(化学分析)其他成分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香精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香精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香精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香精是一种用于调味和香气提取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香精中的成分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香精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分离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香精成分含量测定中。

该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仪,将香精样品中的成分分离并定量。

首先,将香精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稀释、提取等,得到待测物质的溶液。

然后,将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成分的滞留时间和峰面积,可以计算出每种成分的含量。

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原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香精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将香精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分离并定量。

首先,将香精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稀释、萃取等,得到待测物质的气体样品。

然后,将气体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成分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每种成分的含量。

四、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红外辐射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香精中含有特定官能团的成分的含量测定。

该方法利用红外光谱仪,通过测量香精样品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官能团,并定量分析含量。

首先,将香精样品制备成固体样品或液体样品,然后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测量,根据吸收峰的强度和峰面积,可以计算出每种含有特定官能团的成分的含量。

五、质谱法(MS)质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的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香精成分含量测定中。

该方法利用质谱仪,将香精样品中的成分分离并定量。

首先,将香精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稀释、萃取等,得到待测物质的溶液。

然后,将溶液注入质谱仪中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成分的质荷比和峰面积,可以计算出每种成分的含量。

六、总结香精成分含量的测定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是常用的香精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成分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2.有害物质检测:食品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添加剂等。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测这些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微生物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4.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5.农药残留检测: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其残留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以确保食品安全。

6.兽药残留检测:兽药在养殖业中用于防治疾病,但其残留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兽药的残留量,以确保食品安全。

7.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除了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外,还有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光谱分析等,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以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效率。

总之,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卫生。

习题及方法:1.习题:如何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解题方法:可以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该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经过消解处理,使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然后用硫酸铜溶液滴定测定氨基酸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习题:如何检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解题方法:可以使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

该方法将食品样品与溶剂混合,通过加热提取脂肪,然后将提取液蒸发至干燥,再进行称重,从而计算出脂肪的含量。

测合金成分的实验报告

测合金成分的实验报告

测合金成分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合金的成分,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分析手段,确定合金中不同元素的含量。

实验原理:合金成分的测定通常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滴定法。

滴定法主要利用溶液中可滴定的反应物与待测物质之间的定量反应,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的合金样品粉碎,确保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

2.溶解样品:将一定量的合金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解剂中,通常选用的溶解剂有稀硝酸、王水等。

3.滴定反应:根据待测元素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和滴定剂。

如测定铁含量通常采用铁铵盐作为指示剂,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作为滴定剂。

4.滴定过程:将溶解样品中加入的滴定剂滴加到待测元素完全反应所需的滴定点,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

5.计算结果:根据滴定剂的滴定量,结合滴定剂的浓度和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测定了待测样品中X元素的含量为X%(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根据实验现象和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合金中的成分。

合金中的其他成分可以采用类似的实验步骤进行测定。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断合金样品中X元素的含量为X%。

该实验方法可用于测定其他合金的成分,并为合金制备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1] Smith, J. A.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Aluminum: Determination of Impurities in Aluminum and Its Alloy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0, 77(6), 774-777.[2] Johnson, R. E.; Johnson, D. K. Copper Determination in Brass:A Spectrophotometric Stud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0, 77(12), 1635-1637.。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内容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内容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内容一、引言含量测定是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来说,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内容。

二、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概念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数据处理来证明所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精密度,并且能够满足特定产品的质量要求。

三、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验证所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2. 实验原理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3. 实验仪器和试剂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4. 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根据所需测试成分及其适宜检测范围制备样品。

(2)实验前准备:按照所选检测方法规范进行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试剂、样品的准备和标准曲线的制定等。

(3)实验操作:根据所选检测方法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样品处理、试剂添加、反应时间、温度等条件的控制和数据记录等。

(4)数据处理:按照所选检测方法规范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和统计分析等。

5.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所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否满足特定产品质量要求。

四、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指标1. 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所得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验证含量测定方法时,需要通过对已知浓度溶液进行测试来评估其准确性。

通常采用回收率或误差百分比来表示。

2.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时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常采用相对标准偏差或方差来表示。

3.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能够检测到目标成分最小可检测限。

通常采用信噪比或线性范围来表示。

4. 特异性特异性是指所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成分,而不受其他成分的干扰。

通常采用交叉反应或选择性系数来评估。

五、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注意事项1. 样品制备要精确,避免样品中其他成分对目标成分的干扰。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对于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来准确测定其成分含量。

一、氧化钙的分析方法。

氧化钙是水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滴定法。

首先将水泥样品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酚酞指示剂进行滴定,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记录所耗的盐酸体积,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氧化钙的含量。

二、二氧化硅的分析方法。

二氧化硅是水泥中另一个重要的成分,其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重量法或者光谱法。

在重量法中,首先将水泥样品与氢氟酸和硝酸混合,然后加热至干燥,最后通过称重的方法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

而在光谱法中,则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或者紫外光谱的方法来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

三、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分析方法。

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通常采用滴定法或者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滴定法中,将水泥样品溶解后,用酚酞指示剂和二酮肟试剂进行滴定,通过记录所耗试剂的体积来计算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

而在分光光度法中,则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

四、其他成分的分析方法。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水泥中还包含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如钛、镁、锰等,其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都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水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综上所述,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涉及到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多种分析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泥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水泥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服支持。

(完整版)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完整版)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一、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

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

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1.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

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

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

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

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虽然可定量进行的沉淀反应很多,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而应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并不多,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银量法。

含量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和技术手段,对某种物质中所含成分的数量进行准确测定的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在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研究成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之一是光度法。

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透射或发射等特性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通过测定光的强度变化,可以推断出物质中所含成分的含量。

光度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物质、生物分子等的含量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其次,滴定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

滴定法是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直至化学反应达到终点,从而推断出待测溶液中所含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滴定法通常用于酸碱、氧化还原等反应的含量测定,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

另外,重量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重量法是通过称量待测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变化,推断出待测物质中所含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重量法广泛应用于固体、液体等物质的含量测定,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含量测定方法,如色谱法、电化学法、质谱法等,它们都在不同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含量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含量范围进行选择。

其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和质量控制,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最后,及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合理的结论。

总之,含量测定方法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实验6-材料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实验6-材料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实验6材料氧化物含量的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出材料(包括原料、辅助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化学组成。

测定的项目通常为:SiO2、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和灼减量(I.L,%);除上述项目外,对于一些材料(如色釉料等)还必须分析ZrO2、MnO、CuO、CoO、Cr2O3、NiO、ZnO、PbO、SnO2、BaO、P2O5和S(总硫量),有时还需分析Li2O、F和B2O3等。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测定材料中灼减量、SiO2、Al2O3含量。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分析的方法。

其他化学成分可参考有关化学分析书籍。

二、实验准备1.取样由于所取材料的性状不同,取样方法有所区别。

但总体上要求具有代表性,采用四分法取样,取样量不小于50g。

粉体材料混匀后直接取样;其余形状的材料,从一件或几件有代表性的样品上取样,打碎后备用;矿石类原料应根据批量、颗粒粗细和均匀性等具体情况取样;取生坯式样,因泥料均匀,只需在一件完整的未施釉生坯上取样即可;泥浆或釉浆材料取样前要充分搅拌均匀,在105~110℃下烘干粉碎后取样。

2.制样粉样材料样品在105~110℃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备用。

所取其他材料的样品全部进行粉碎、磨细,再以四分法逐次缩分到20~40g,每次取7~8g 放入玛瑙研钵中,充分磨细至200目后再装入烘干器皿中,置于105~110℃烘箱内烘2h,取出冷却至室温备用。

将称量后的试样,按规定取一定量(0.5g),采用碱熔法,再用水稀释,制成250ml试样溶液,以备测定SiO2、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等化学组成时使用。

同时需要并行地保留一份原样(10~30g),供以后仲裁或查对分析结果时用。

3.准备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准备实验用化学器皿、化学试剂(除注明以外,均为分析纯(A.R))、蒸馏水等。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详见化学组成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8
20
总酸度的测定(中和法)
中和法——以碱滴定,以消耗的碱的体积数计算 出总酸的含量。这种方法需要指示剂显示终点。
1. 方法原理
用标准碱液滴定食品中的酸,中和生成盐,用酚 酞做指示剂。当滴定终点时,根据耗用的标准碱液的 体积,计算出总酸的含量。
反应式:RCOOH+NaOH→RCOONa+H2O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单宁含量
说明:
(3)单宁易氧化,样品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测定。同时要注 意控制加热温度,加热过程中要间歇摇动数次,以使反应 完全。
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单宁含量
基本原理:
单宁可被高岭土吸附和被高锰酸钾氧化,根据吸附前后氧 化值差即可计算样品中的单宁含量。指示剂靛红(靛蓝二 磺酸钠)被高锰酸钾氧化,从蓝色转变为黄色,从而指示 终点。
(约 25 g,精确至 0.01 g)最后用碱量≤5 ml, 最好10 ~15 ml,用 150 ml 水将样品移入250 ml 容量瓶中,在75 ~80 ℃水浴上加热半小时,冷却 加水至刻度,用干燥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水解类单宁可被酸、碱、酶(如鞣酶tannase、苦杏仁酶 emulsin等)催化水解。
(2)缩合类:又称儿茶素类,在植物界存在更普遍,结 构更复杂。果实中所含的单宁目前所发现的均是缩合类 单宁。儿茶素类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主体,也是茶叶 具有多种功能的主要功能分子。
儿茶素的主要功能有: 油脂抗氧化剂: 自由基清除剂: 色素保护剂: 天然除臭剂: 抗菌、抗病毒及改变人体肠內微生物分布: 防止感冒: 防齲齿,临床证明儿茶素类可减少菌斑及牙周指數。 抑制血压上升
(2)单宁易溶于水,微溶于丙酮、乙醇、乙醚等,略带酸 性,在果实中含量低时感觉清凉,含量高时则有强烈的涩 味。
(3)单宁具有收敛性涩味,对果蔬及其制品的风味起重要 作用。
(4)单宁与白明胶等蛋白质作用,可生成沉淀或形成混浊 液,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浓度为0.01%的溶液中检出单宁。在 食品加工中可利用这一性质进行果汁的澄清。
单宁类物质的一般性质:
(1)酚类物质易在空气中氧化,果蔬组织中的儿茶素单 宁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形成褐色或黑色物质,从而使 果蔬及其制品的品质劣变(酶促褐变)。
酶促褐变的要素:底物(多酚类物质)、酶、氧、金属 离子。 酶促褐变与食品加工:
防止酶促褐变:果汁加工、果蔬保鲜等; 利用酶促褐变:茶叶加工、可可烘焙等; 酶促褐变的防止方法: (1)钝化酶:水煮或蒸汽处理; (2)改变酶作用条件:改变pH,加入酸类; (3)隔绝氧: (4)酶的抑制剂:SO2 (5)金属离子熬合剂
2. 试剂 ⑴ 0.1 mol∕L NaOH标准溶液,(可按GB 601配制)
注意:正确配制、准确标定、妥善保存。 ⑵ 1%酚酞指示剂
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 ml 95%乙醇中。变色范围 pH(8.2~10.0)。
3. 测定步骤
(1)样液的制备
① 固体样品、干鲜果蔬、蜜饯及罐头样品用粉碎机 或高速组织捣碎机粉碎,混合均匀。取适量样品
在柿、李等果实未成熟时,由于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单 宁物质,所以有涩味。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单宁被过氧化 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过氧化物,或凝集成不溶于水的胶 状物质,而使涩味消失。生产上用乙烯利处理柿子,即 可脱涩转红。
根据单宁的化学组成,可分为:
(1)水解类:又称没食子类,是由葡萄糖分子与一定数目
的没食子酸(或逆食子酸)结合而成的酯类或苷类混合物。
一、啤酒花单宁含量的测定
➢酒花始用于德国,1079年,德国人首先在 酿制啤酒时添加了酒花,从而使啤酒具有 了清爽的苦味和芬芳的香味。从此后,酒 花被誉为“啤酒的灵魂”,成为啤酒酿造 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
➢酒花的化学组成中对啤酒酿造有特殊意义 的三大成分为,酒花精油,苦味物质和多 酚。在这三大成分中,啤酒的苦味便是来 源于苦味物质。
➢它是提供啤酒愉快苦味的物质,在酒花中 主要指α—酸,β—酸及其一系列氧化、聚 合产物,过去把它们统称为“软树脂”。
➢1、使啤酒具有清爽的芳香气、苦味和防腐力。 酒花的芳香与麦芽的清香赋予啤酒含蓄的风 味。啤酒、咖啡和茶都以香与苦取胜,这也 是这几种饮料的魅力所在。由于酒花具有天 然的防腐力,故啤酒无需添加有毒的防腐剂。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单宁含量
基本原理:
根据单宁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沉淀的性质,在样品提 取液中加入过量的标准Zn(Ac)2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再用 EDTA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Zn(Ac)2,根据EDTA的消耗量计 算样品中的单宁的含量。
样品测定程序:
说明:
(1)指示剂为铬黑T;
(2)单宁遇Fe3+会发生颜色反应,因此处理样品时不能与铁 器接触,切碎样品应用不锈钢刀。
说明:
(1)由于单宁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无法用准确的分子式 表示,测定结果以没食子酸表示,每ml 0.1000mol/L的高 锰酸钾溶液相当于4.157mg单宁。
二、酸的测定
酸是发酵制品(白酒、啤酒等)成品的质量指标。 酸的测定对微生物发酵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因为发酵的中间产物需要控制一定的酸度,发酵中产 生的酸较多,有脂肪酸、羟基酸等。其中挥发酸有甲 酸,乙酸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而非挥发酸有乳酸 、柠檬酸等高碳链的脂肪酸。
(5)生物碱及某些重金属盐类可使单宁生成沉淀。
(6)单宁遇某些金属发生颜色反应如遇铁变黑;与锡长时 间加热呈玫瑰红色,遇碱则变为蓝色等。因此,在果蔬加 工中应注意所用器皿的选择。
比色法测定单宁含量
基本原理: 单宁在碱性溶液中将磷钨钼酸还原,生成深蓝色化合物, 其颜色与单宁的含量成正比,可与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比较定量。 样品测定程序: 说明: (1)样品处理要快,以免单宁氧化; (2)维生素C也能与F-D试剂(磷钨钼酸溶液)产生蓝色, 因此若样品中含有VC需要校正,1mg维生素C相当于0.8mg 单宁酸。
➢2、形成啤酒优良的泡沫。啤酒泡沫是酒花中 的异律草酮和来自麦芽的起泡蛋白的复合体。 优良的酒花和麦芽,能酿造出洁白、细腻、 丰富且挂杯持久的啤酒泡沫来。
➢3、有利于麦汁的澄清。在麦汁煮沸过程中, 由于酒花添加,可将麦汁中的蛋白络合析 出,从而起到澄清麦汁的作用,酿造出清 纯的啤酒来。
单宁
单宁又名鞣质,是一类有机酚类复杂化合物的总称,广 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在蔬菜中含量较少,但在果实中 却普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