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苍术道地药材(DOC)

合集下载

茅苍术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茅苍术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茅苍术药材名称:茅苍术拼音名称:MAOCANGZHU别名:茅术、南苍术、穹窿术科属:为菊科植物茅苍术的根茎。

产地: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性味:[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辟、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中成药:共有1种中成药使用茅苍术:万灵片采收储存: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茎直立或上部少分枝。

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无柄;下部叶常3裂,有柄或无柄。

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叶状总苞一轮;总苞圆柱形,总苞片6~8层;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

瘦果被黄白色毛。

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坡灌丛、草丛中。

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性状: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

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

气香特异。

味微甘、辛、苦。

备注:同属植物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的根茎同作苍术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

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

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茅山地区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士已有千年历史,曾在宋代和元代达到鼎盛时期。

该地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药用资源而著名,其中最为重要的药用资源就是茅苍术。

茅苍术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养血补气、祛湿止痛等功效。

茅苍术的种植技术是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

一、种子筛选:茅苍术的种子应从正常成熟的母株中选择,颜色应为褐色,略带灰色。

在收获后,茅苍术的种子应进行干燥和筛选。

二、持种:种子干燥后,应及时进行持种,以避免因储存时间过久导致种子失去活力。

种子应放在清洁、干燥、通风且避光的地方,储存条件温度应在4~8℃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

三、筛选杂质:在进行繁苗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将杂质去除,为繁殖提供良好的基础。

选择分离种子膜、坏种子、虫蛀种子、泥沙等。

四、发芽:繁殖时,茅苍术种子应进行温水发芽。

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进行水洗、晾干。

将种子和等量的细沙混合,放在不透水的砂盘中,保持盘面湿度,放在室内通风良好、保持温度的地方,约10~15天后,种子就开始发芽了。

五、育苗:种子发芽后,应及时进行育苗。

在育苗箱内待苗,苗期要适当增加灌溉次数,保证土壤湿度,以利于苗的生长。

六、移栽:茅苍术的移栽期通常在10月份,此时茅苍术的生长力达到最高点,也是最适合移栽的季节。

移栽前必须要进行整地、施肥和灌水,以保证土壤的肥沃和湿润。

七、保护:移栽后,应对茅苍术进行适当的保护和管理。

在茅苍术生长初期,要避免日照过强和风吹干燥,防止茅苍术叶片卷曲、枯黄。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技术,可以提高茅苍术种子的繁殖率和苗期生长情况,为茅苍术的优质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苍术——流传千年的良药

苍术——流传千年的良药

苍术——流传千年的良药▲苍术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茎。

茅苍术又称南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以江苏茅山一带产者质量最佳,故名茅苍术。

茅苍术以个大、坚实、无毛须、气芳香、内有朱砂点、切开后断面起白霜者为佳。

▲茅苍术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地。

北苍术以肥大、坚实、无毛须、气芳香为佳。

▲北苍术▲北苍术北苍术较茅苍术体轻质松,油腺少,切断面不析出白霜样结晶,香气较弱,所以其质量普遍不如茅苍术。

各色苍术的质量差别除了主流的茅苍术、北苍术外,有些地区也以同属植物东苍术(又称关苍术)作苍术入药。

▲关苍术但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苍术质量差别也很大。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苍术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等挥发油、苍术酮、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及菊糖等。

以挥发油的含量为例:茅苍术含挥发油为7.1%,北苍术含挥发油5.4%,而东苍术含挥发油仅1.5%,所以无论是传统的道地药材还是现代药理实验,都认为茅苍术为苍术中疗效最佳者。

正应《本草正》中所言:“惟茅山者,其质坚小,其味甘醇,补益功多大胜他术。

”苍术,按《六书本义》,“术”字篆文象其根干枝叶之形,根呈老姜状,皮为苍色故名。

苍术入药历史十分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术,一名山蓟。

味苦,温,无毒。

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

止汗,除热,消食。

作饵煎,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生山谷。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只言术,并非像现代一样区分白术苍术,这是什么原因呢?▲白术白术,苍术之分其实不止《神农本草经》,从现存的汉代医书来看,《素问》、《居延医简》、《武威汉代医简》和《五十二病方》等均只有术,从无白术苍术之分。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首次从名称和性状上区别了白术、苍术,此时的苍术被称为赤术。

▲苍术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强等人的考证:宋朝之前在宋朝之前,苍术的使用盛行,医家比较普遍地认为古方中的术是指苍术。

苍术道地性考证

苍术道地性考证

苍术道地性考证
1、茅苍术因产于江苏茅山(南京附近句容,金坛等县)而得名,江苏茅山是历史地道产区。

明代以来茅苍术作为贡品,仅句容县即年贡200担。

1915年茅苍术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曾获金奖。

但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茅苍术药材商品锐减,已无法为国内外市场提供货源。

以后,由于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地区的英山、罗田等县人工规模化种植茅苍术,加上当地野生资源亦相当丰富,因而茅苍术的主产区已逐渐移至湖北大别山东部,大洪山-荆山一带。

为考察茅苍术产地变迁情况,课题组于2010年9月下旬曾去江苏茅山地区的句容,金坛等地进行考察,并走访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及当地药材收购部门和药农,写出了调研报告。

2依据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资料,基地选址位于苍术药材生产最佳区划内,为全国苍术药材传统地道产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成熟的栽培和加工技术及丰富的经验。

茅山寻觅茅苍术

茅山寻觅茅苍术

茅山寻觅茅苍术古代苍术、白术不分,《神农本草经》只载“术”:”术,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一名山蓟,生山谷“。

至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术分为赤白两种“术乃两种,白术叶大有毛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

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

苍术的产地,陶弘景认为“今处处有,以蒋山、白山、茅山者为胜“。

陶弘景常年隐居茅山,炼丹修道,曾以茅山苍术制作术煎、术蒸赠于友人。

后代本草典籍也多以茅山所产为佳,特称之“茅苍术”。

泰同和本草工作室加工的平胃散,四种原料中,厚朴已在湖北恩施有固定渠道;陈皮一直是广东新会十五年左右的老陈皮,这几年虽然价格涨了不少,但采购没有太大困难;炙甘草只用内蒙阿拉善野生甘草炮制,目前的小批量使用,这几年供应也还稳定;苍术最早是用河南野生苍术,去年开始使用湖北英山GAP基地的英山苍术(也有批次会是英山野生品)。

一直有一个愿望,如果能再把苍术升级为道地茅苍术,就可以加工出”顶配“版的平胃散了。

但几年下来,通过各种渠道,都没有找到茅山所产苍术,有人告诉我,茅山苍术作为商品,已绝迹多年。

难道,加工顶配版平胃散这个愿望,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了?2016年元旦,利用假期,我专门来到茅山,一方面休息游玩,一方面实地考查,希望能找到传说中的茅苍术。

茅山古称句曲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离南京、镇江都不太远,为道教名山,被列为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相传在汉代,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此采药炼丹,济世救民,故后世称做茅山。

东晋葛洪曾在茅山抱朴峰修炼,著成《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曾在这里隐居40余年,梁武帝常派使者来向其请教国家大事,有”山中宰相“的美名。

这几天天气不太好,全国各地都是重度雾霾天,这片深山也未能幸免,薄雾蒙蒙。

按照经验,我们沿着山边,顺着偏僻的乡道,希望能找到几个山村,村子里一般会有熟悉当地药材的老人。

不过几十里路下来,没有看到村落,偶而能看到的建筑,多是新开发的房产或养生中心。

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

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

江苏茅山地区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茅苍术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降血压、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领域。

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的主要生产地之一,以下是关于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茅苍术种子繁苗技术的选种和培育茅苍术的良种选育是确保种子质量的基础。

应选择生长健壮、穗长、结实而且容易保存的茅苍术植株作为良种,进行选种。

要定期开展茅苍术的株型评价和生长情况观察,确保选育出质量更好的茅苍术品种。

茅苍术的种子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进行。

在茅苍术开花期间,选取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授粉后需及时加盖纱布袋,防止蓝蓟虫和其他害虫的危害。

授粉后的果实需妥善保存,待果实完全成熟后,取出种子进行后续的繁殖工作。

二、茅苍术种子的收集和保存茅苍术种子的收集要在果实完全成熟的时候进行。

采摘茅苍术果实时,应先将茎叶修剪整齐,再将果实采下。

采摘的果实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后取出种子。

茅苍术种子的保存应选用干燥、通风、避光的条件。

可以将种子放在纸袋或布袋中,同时加入一些干燥剂,确保种子的干燥程度。

种子保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如发现有霉变或虫害,应及时处理。

三、茅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检测和繁殖茅苍术种子的发芽率直接影响后续繁殖工作的进行。

在进行种子的发芽率检测前,需将保存的种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清洗后,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然后将种子撒在湿润的培养土中,覆盖一层薄土。

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定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情况下,茅苍术种子的发芽时间在2-3周左右。

茅苍术种子发芽后,需进行苗期的管理工作。

整地松土、除草、浇水等是苗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同时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

四、茅苍术繁苗的移栽和驯化茅苍术适合在土壤肥沃、黏重透气性好的地区种植。

在茅苍术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移栽。

移栽前,需将待移栽的茅苍术幼苗浇透水,用锄头挖穴,然后将幼苗根系及土块轻轻挖出,放入新的生长环境中。

药用植物茅苍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药用植物茅苍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6, 5(3), 74-82Published Online May 2016 in Hans. /journal/br/10.12677/br.2016.53011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Plant Atractylodes lanceaDan Zhao, Jiayu Zhou, Chuanchao Da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Microbes and FunctionalGenomics, Jiangs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Industrialization of Microbial Resources,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May. 4th, 2016; accepted: May. 21st, 2016; published: May. 30th,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tractylodes lancea is a famous Chinese genuine medicine us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ecause of over exploitation, the storage amount of Atractylodes lancea reduced sharply in recent years.Therefore, A. lancea needs urgent protec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resources of A. lan-cea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medicinal cultiv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biotechnology tools that have been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 lancea,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A. lancea.KeywordsAtractylodes lancea, Genuine Medicine, Tissue Culture, Genetic Engineering, Microbial Engineering药用植物茅苍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赵丹,周佳宇,戴传超*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收稿日期:2016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6年5月21日;发布日期:2016年5月30日*通讯作者。

江苏道地药材

江苏道地药材

蔓荆子食疗作用
• 1、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轻浮升散。 • 2、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主治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 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 拘挛。 • 3、治疗慢性气管炎: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115例, 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显效率为52%左右。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 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 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高。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2.
抗菌及抗真菌作用:Matsuura H.等“’I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 北沙参中所含香豆素及聚炔类的最低抗菌 浓度(MIC),结果表 明聚炔类成分法卡林_二 醇具有很强的抗格兰氏阳性菌的活 性
抗氧化作用:北沙参的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 均有显 著抑制过氧化物的生成。北沙参水 提取物可显著抑制红细 胞溶血,而正丁醇 提取物则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江苏省 道地药材
20160459001 20160459002
2018
江苏省 简介
• 江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苏”,省会南京, 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 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 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 地理环境: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 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 面积 7 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 70% 以上,比例居中国各 省首位。 • 气候: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 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茅山苍术道地药材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苍术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生境要求、植物学性状、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标志、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苍术道地药材的鉴定、生产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010版《中国药典》。

《中国道地药材》(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茅苍术产于江苏茅山及周边产区的苍术道地药材。

3.2.茅苍术道地产区指苍术道地药材主产地,位于江苏茅山及周边产区。

4.来源及植物学性状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药用部位为根茎。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肥大呈结节状。

茎高30~5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

叶革质,无柄,倒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1.5~2.5厘米,不裂或3~5羽状浅裂,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有不连续的刺状牙齿,上部叶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

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1厘米,长约1.5厘米,基部的叶状苞片披针形,与头状花序几等长,羽状裂片刺状;总苞杯状;总苞片7~8层,有微毛,外层长卵形,中层矩圆形,内层矩圆状披针形;花筒状,白色。

瘦果密生银白色柔毛;冠毛长6~7毫米。

苍术道地药材原植物叶稍革质,卵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下部叶不裂或3-5裂,顶裂片大,无柄或稍有柄,常于开花前凋落,中部叶全缘或3-7羽状浅裂,无柄,上部叶较小,全缘,无柄;北苍术叶片较宽,革质,茎中下部叶匙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钝,边缘3-5裂,茎上部叶椭圆形至卵园形,3-5羽状浅裂至不分裂,无叶柄。

头状花序茅苍术较北苍术大,单性花一般为雌花,退化雄蕊完全分离,先端略卷曲,北苍术退化雄蕊先端圆,不卷曲。

5.历史沿革苍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图经本草》(苏颂)第一次记载了苍术的道地产区,“(苍术)今处处有之,以蒋山(今南京钟山)、白山(今江宁县东三十里,与蒋山相连)、茅山(江苏西南部)者为胜”。

蒋山、白山、茅山就是现在的南京、句容的茅山地区。

当地苍术被也称茅苍术。

江南通志载:“茅山苍术为天下第一”。

茅苍术在历史上一直被作为贡品。

6.质量要求6.1.基本要求符合《中国药典》对苍术所有质量要求。

6.2.性状特色苍术多为疙瘩状或圆柱形,长4-9cm,直径1-4cm。

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

质较疏散,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

香气较淡,味辛苦。

苍术道地药材多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

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俗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6.3.化学成分特征茅苍术挥发油主要组分的含量明显不同于非道地苍术。

与非道地苍术挥发油相比,茅苍术总挥发油含量较低,其归一化百分含量大于1%的组分数目较高,苍术酮加苍术素的含量较高,而茅术醇加β-桉叶醇的含量较低。

茅苍术道地性在挥发油中的表现主要是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及苍术素呈现出的一种特定配比关系,即(0.70-2.00):(0.04-0.35):(0.09-0.40):1。

7.生境特征苍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

生山坡灌丛、草丛中。

主要分布地带气候类型基本相同,但年降水量差别明显,在850-1560之间。

土壤均为酸性,pH5左右,偶为弱碱性。

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石英岩和石灰岩。

野生苍术多生在北向山坡或偏北坡。

茅苍术一般分布在海拔40-400米的丘陵山区,主要生长在40-150米的区域内,野生于向阳山坡疏林边缘的干燥草丛,喜丛生在疏松的砂质壤土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茅山地区生境特征为:年均温高于15℃,冷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1℃,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平均在32℃左右,极端低温-17~-15℃,旱季约为1~2个月之间,年降水量约为1000~1160mm。

8.栽培、采收及产地加工特色炮制:麸炒。

9.包装、标志及运输9.1.包装苍术道地药材包装以布袋或透气纤维袋为宜,每袋不宜超过20kg。

9.2.标志苍术道地药材应附标签,标签应表明产地、采样时间、批次和采样人,标签应符合GB 20464的规定。

9.3.运输苍术道地药材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受潮、发热及冻害。

10.检验方法根据商品标签鉴定产地。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依据经验鉴定法检查药材性状。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提取甲法提取苍术挥发油,GC-MS鉴定挥发油的归一化百分含量,SPSS计算挥发油中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及苍术素的配比。

11.检验规则11.1.抽样苍术道地药材检验应按批次取样,每批取样不少于10个样品。

11.2.质量判定规则根据商品标签,如果产地不在江苏茅山,即不是苍术道地药材。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药材性状有一条不达到6.1,即不是合格的苍术道地药材。

5个苍术样品中,有两个或以上样品挥发油中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及苍术素的配比达不到6.3规定,即不是合格苍术道地药材;有一个样品达不到6.3规定,需要重新检测,如果仍有一个或以上样品达不到6.3规定,即不是合格的苍术道地苍术。

如果所有样品都达到6.3规定,则为合格的苍术道地药材。

附件:《茅山苍术道地药材标准》编制说明1. 编制概况1.1目的《茅山苍术道地药材标准》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道地药材标准通则”的标准编制模式要求,以苍术为研究对象,建立苍术道地药材标准,并验证道地药材标准通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工作简况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课题组,总结了道地药材苍术在种植、生产加工、运输、检验、鉴别等古籍文献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相关内容要求,根据《道地药材标准通则》,编制、完善了《茅山苍术道地药材标准》。

1.3受到的课题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道地药材标准示范研究”(ZYYS-2008-0025),2008-200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道地药材标准通则”(2011-2012)中日合作项目“苍术生态种植研究”。

2011.4-2014.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科研专项“20种道地药材特色栽培及加工技术整理、规范及应用”(201107009)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环境胁迫下AM影响苍术质量的机理研究”(30672616)2007- 200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课题“苍术适宜性区划研究”(2006BAI09B02)2007-200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苍术等道地药材鉴别特征提取”,200707014,2007.7-2010.61.4标准起草单位及人员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兰萍、黄璐琦、桑滨生、李钟军、周奇、陈敏、张小波、郝庆秀、张燕、杨光。

2.标准主体结构说明2.1范围规定了申报标准和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苍术道地药材的鉴定、生产和销售。

2.2规范性引用文件茅山苍术道地药材标准主要引用的文献包括《中国药典》(2010版)、《中国道地药材》(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上述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3术语和定义为了避免误解和矛盾,对茅苍术及其道地产区进行了定义。

2.4来源及植物学性状准确描述苍术植物学形状,为道地药材鉴别奠定基础。

2.5历史沿革提供了苍术道地药材历史沿革考证信息,历史沿革考证著作主要包括:《神农本草经》、《图经本草》、《江南通志》。

2.6质量要求2.6.1基本要求符合《中国药典》对苍术所有质量要求。

2.6.2性状特色描述苍术肉眼观察到的性状,提供了苍术道地药材经验鉴别方法。

2.6.3化学成分特征比较苍术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化学成分,茅苍术挥发油主要组分的含量明显不同于非道地苍术。

2.7生境特征与非道地产区自然环境比较后,对苍术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土壤、气候等生态主导因子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描述了茅山地区生境特征。

2.8栽培、采收及产地加工特色炮制:麸炒。

2.9 栽培、采收及产地加工按照苍术道地药材贮存特性,规定了利于保存的包装材料、规格及运输过程中的要求。

2.10检验方法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提供了经验鉴别和技术鉴别的方法。

2.11检验规则本标准对检验抽样原则和质量判定规则提出规定,以此作为被判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