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
3.9《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贰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皇帝
军事 太 尉
行政
丞 相
监察 御史 大夫
最高统治者
“三公”
中央的各级 机构和官员 都要遵从皇 帝的指令。
中央政府
“九卿”
贰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方官制)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皇帝个人独裁
主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权VS相权
专
制
中央政府
九卿
中
中央控制地方
央
郡 郡县制
中央vs地方
地方政府
集 权
县
贰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合作探究】探究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并完成下列表格。
周朝 分封制
秦朝 郡县制
相同点
目的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最高统治者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不同点
地方官员的产生
魏 赵 韩 齐燕楚
圆形方孔 半两钱
秦半两
铜量 铜权
①从秦朝开始,圆形 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 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叁 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开凿灵渠。
找到灵渠的位置,指出灵 渠连接的河流。
连接了湘水和离水, 沟通了长江和黄河。
叁 巩固统一的措施
4.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
——柳宗元《封建论》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材料二: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王朝政区范围的确定,为后来中 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一个大模样。这种地方行政管理方式也为后来 两千年的行政定式确定了基本格局。
2024年新教材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 国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
措 文化 施
经济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交通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灵渠;
军事 统一岭南;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课堂练习
1.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
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
秦王嬴政准备充分善用人才
一、秦灭六国
2.秦统一的过程
秦灭六国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燕
赵 齐
秦韩 魏
咸阳
楚
前223年灭楚
秦始皇像
前222年灭燕
前 2 2 1 年 灭 齐 策略:远交近攻
一、秦灭六国
3.秦朝的建立
二、建立中央集权
阅读教材,根据提示,完成表格,秦朝建立怎样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地方
二、建立中央集权
1.在中央
(1)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皇位 0 朕为始皇帝。以计数,二世 世袭 1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权 0 至上 2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伏羲、神农、燧人
皇帝 0
修驰道
开凿灵渠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军事上
修长城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 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 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马......” ——贾谊 《过秦论》
·在原先战国时期秦 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 基础上修建长城。
影响:更好地抵御了匈奴,巩固了边防,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但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加重了百姓负担。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巩固统一的 统一度量衡
措施
统一车轨、修路开渠 修筑长城
课堂练习
1.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D )
A.公元前260年 C.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356年 D.公元前221年
2. 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 )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丞相分管行政
③太尉分管军事 ④御史大夫分管监察
料,说一说: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
形制?
从制造上来说,圆形方孔钱中间的方 孔可以固定在模具上,便于加工整治,打 锉毛边。从使用上来说,圆形的边缘不易 磨损;铜钱中间的孔也为携带和计数提供 了便利。
结构梳理
背景
秦灭六国 过程
意义
皇帝制度
秦统一 建立中央集 中央 三公九卿制度
中国
权制度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目标导航
1. 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掌握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 理解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军事
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认识到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愿望,
是历史的进步。
新课展开
一、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前的社会形势:
皇权 成为秦王朝政治 独尊 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皇帝 权力高度集中的
皆决于上”
至上 标志。
“朕为始皇帝。后世 以计数,二世三世至 于万,传之无穷。”
“家天下”的皇位 皇位 继承制是君主权力 世袭 集中的另一体现。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
小篆
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秦度
秦衡
秦量 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 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车辆和道 路的宽窄,并 修筑贯通全国 的道路,是秦 朝的陆路交通 四通八达。
秦皇古道
作用: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在交通上: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在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自学指导3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在文化上: 在 经济上: 在交通上: 在军事上: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
作用: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圆形方孔钱
作用:统一货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达标检测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国家是(C)
A夏 B商 C秦 D汉 4、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燕
赵 齐
秦 韩魏
楚
嬴政(秦王)
原因:
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 2、商鞅变法,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 件。 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委以重任, 听取建议,积极策划。
时间、过程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随后, 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 咸阳。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材料一:“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①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末—年《最史富记强·的李国斯家列传》 材料二: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识,为得到 这一人才,②下秦令王攻嬴韩政,善迫于使用韩人王,将采韩取非正送确往的秦战国略。战术
二、秦皇新政集君权: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为什么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1: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给嬴政留下了什么启示?
王室衰微
加强君主权力 诸侯争霸
加强中央权力
问题2:嬴政会采取哪家学派的治国建议?
韩 非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法家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1.加强君主权力 ——建立皇帝制度
问题探究二: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核心素 养目标
时空观念
壹
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从“时
空观念”的角度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贰 唯物史观
结合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对
叁
秦始皇的评价,从“唯物史观”的角
度分析秦始皇的功过。
家国情怀
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家国情怀” 的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 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①—皇《位世史袭记》
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 子自称曰“朕”。 —②《皇史帝独记尊》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③皇权至上 —《史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C.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 D.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6.(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
C 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 )
A.因征服越族而制 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巩固了国家统一D.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
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
中央政府 制
“三公”下设九卿,分管财政、宫廷等事务。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太廷 仆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少 府
史
郡
地方政府 县
制பைடு நூலகம்
【视频】郡县制
4、郡县制
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长官 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
材料1: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 树兵也,而求其宁息,皇岂帝不和难朝哉廷!就廷牢尉牢议控是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2:廷尉李斯议曰政:治“、今法海律内、赖军陛事下、神土灵地一及统赋,役皆等为制郡度县推…向…全天国下。无异意,则安宁 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材料3: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
【视频】统一度量衡
2、经济上: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魏秦
齐
赵
统一货币
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圆的状形况方,有孔利于国家 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半地两经钱济的交流。
韩
楚
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 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 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 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20张)

国事繁重
烦恼三:秦王巡游回来后很苦恼:“唉!有些地方路太窄,寡人坐马车 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他既听不懂寡人的话也不认识寡人写的字;到 楚买纪念品,寡人的钱还不能用......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强……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变法强国√
材料二:“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
尺也。”
——《战国策·秦策三》
军事策略√
材料四: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 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中国历史·七上 》
广纳贤才√
材料三: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战争连绵不断,民不
经济
统一币制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交通 军事
统一车轨 开凿灵渠 修筑长城
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 交流沟通。
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有利于当地物资运输, 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能够抵御匈奴的骚扰;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行书 D.草书
2.(2020·四川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B 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而深远的影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总结: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的长期 统一奠定了基础。
3.9《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返回目录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 课程标准
展的过程。
知识梳理
返回目录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返回目录
(1)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
秦 统 一 中 国
__圆__形__方__孔___半__两__钱___作为 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经济
济的交流;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
统一货币。
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统一__度__量__衡____。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返回目录
巩 秦固 统统 一一 中的 国措
施
领域
内容
作用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形成了以__咸___阳___为中心的全国
【示例三】
图3:修筑秦直道。影响:便于交通往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
控制,促进了民族交融。
(措施2分,影响2分,共4分)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返回目录
任务三 【总结规律——形成历史认识】 材料三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
之确立。秦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造成此下二千年中国疆域之大轮
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
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返回目录
巩 秦固 统统 一一 中的 国措
施
领域
内容
作用
统一文字,把__小__篆____作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文化 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秦统一中国(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项古代工程。
2.通过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文字统一的重要作用。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并识记1、2、3题的知识模块。
第3题从文化、经济、思想和军事方面回答。
方法指导二:
用图表标出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来把握本课内容;结合本课提供的货币、文字图来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
方法指导三:
从焚书、坑儒两件事发生的背景、动机、秦始皇采取的手段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欣赏课本导入框中的图片,老师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提出问题:秦王没有被荆轲杀掉,反而最后灭掉六国,他是如何完成统一的?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二秦灭六国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阅读课本P42~43内容,完成第1—2题。
1.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影响。
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秦王嬴政;都城:咸阳;
影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简述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知识模块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自主阅读课本P44~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秦始皇为了巩固和维护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
4.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2)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秦巩固和维护统一的措施。
2.秦统一文字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C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右图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 C )
A.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修筑了万里长城
3.假如有一位秦朝的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整理奏折,最重要的是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位政府官员是( B )
A.丞相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里秦的“政制”主要指( B )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封建等级制
5.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C )
A.铲形币 B.刀形币C.圆形方孔铜钱D.蚁鼻钱
6.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学异形。
”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D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7.下列四本书在秦始皇焚书后还可以查阅到的是( A )
A.《周易》 B.《论语》
C.《道德经》 D.《春秋》
8.2014年是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30周年,为此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 A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2)为了巩固统治,秦王除了修筑“防胡万里城”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派蒙恬抵御匈奴,统一东南、岭南,修灵渠。
(3)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秦始皇一直是众说纷纭,为此网上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
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全面认识: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一个暴君,功大于过。
是千古一帝: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②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③还采取了一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是暴君: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统治残暴,是历史上少有。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秦·嬴政→中央集权→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