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完整word版)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完整word版)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多数固体制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粒子加工以改善粉体性质,从而满足产

品质量和粉体操作的需求。粉体技术能为固体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等诸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因此,对粉体技术的了解对于制药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粉体技术对固体

药物制剂的影响,并介绍了近年来两种粉体新技术的发展,内容翔实,有助于读者对粉体技术的进一步了解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好地应用。

——编者按

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使制剂过程中的粉体操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经验化,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GMP规范化的广泛实施,粉体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不断地被引入固体物料的各种单元操作中,使固体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从盲目性和经验模式走上量化控制的科学化、现代化轨道,引起了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

■粉体性质与制剂质量关系密切

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重量差异、混合均匀度、片剂的强度等多与粉体操作有关,而崩解、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则与药物处方中各种物料的粉体性质有关。

★孔隙率增大促进崩解

固体制剂的最终命运是崩解、释药和被人体吸收,其中崩解是药物溶出及发挥疗效的首要条件,而崩解的前提则是药物制剂必须能被水溶液所润湿。因此水渗入片剂内部的速度与程度对崩解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又与片剂的孔隙径、孔

隙数目以及毛细管壁的润湿性等有关。片剂的孔隙率不但与物料性质有关,即易产生塑性变形的物质压片后孔隙率小难以崩解,弹性变形的物料压缩后孔隙率较大,易于崩解;还与压缩过程有关,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压力越大,压缩时间越长,片剂的孔隙率越小,越难以崩解。物料的润湿性很差,将很难使水通过毛细管渗入到片剂内部,则片剂难以崩解。

常用于润滑剂的硬脂酸镁具有较强的疏水性,用量不当会严重影响片剂的崩解度,必要时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片剂的润湿性,促进水的渗入而加快崩解速度和溶出度。如用阿拉伯胶作黏合剂,喷雾干燥,可提高水杨酸的溶出度;磺胺药物加泊洛沙姆可显著增加溶出度;脂溶性药物同乳糖混合,也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降低粒径提高溶出度

药物的溶出度除与药物的溶解度有关外,还与物料的比表面积有关,一定温度下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与其比表面积成正比。而比表面积主要与药物粉末的粗细、粒子形态以及表面状态有关,对片剂和胶囊剂来说与崩解后的粒子状态有关。因此药物粒度大小可以直接影响药物溶解度、溶解速度,进而影响到临床疗效。例如,微粉化醋酸炔诺酮比未微粉化的溶出速率要快很多,在临床上微粉化的醋酸炔诺酮包衣片比未微粉化的包衣片活性几乎大5倍。

对难溶性药物或溶出速率很慢的药物来说,药物的溶出过程往往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的粒径降低时其比表面积增大,药物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

将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溶出速度,因此降低粒径是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灰黄霉素是溶解度很小的药物,超微粉化与一般微粉化的

灰黄霉素制剂相比较治疗真菌感染,其血药浓度高且用药剂量小。

很多药物是多晶型的,在粉体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晶型改变,其溶解度、稳定性、疗效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应多加注意。

★减小粒度增强疗效

临床上,药物不论以何种形式给药,药物粒径的大小都会影响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进而影响到疗效。在改善药物崩解和溶出的同时,药物的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均可得到较好的提高。

对气雾剂而言,雾化后药物粒子的大小是药效的主要决定因素。气雾剂混悬液中粒径在微米以上的粒子存在时限很短,无法达到有效的局部治疗效果;但若粒子太小则不能沉积于呼吸道,易于通过呼气排出。所以一般认为,起局部作用的气雾剂粒子范围以3~10微米为宜;欲发挥全身作用,则粒子宜在1~45微米。国外学者研究了3种不同粒度的双香豆素胶囊抑制正常凝血酶原的活性作用时间面积和血药浓度-时间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粒度、溶解速度与疗效三者之间有

一定的关系:即粒度小,溶解速度快,疗效好。

有人研究了非甾体类抗炎药萘普生的不同粒径对大鼠胃肠道的刺激性及吸收

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萘普生的粒径从20微米减小到270纳米时,避免了大粒子在黏膜黏附而导致的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可以显著地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能有效的提高药物的疗效。

■粉体新技术促进制剂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粉体技术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和制剂现代化的发展,粉体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和应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粉体技术如中药的超细粉体技术、纳米粉体技术等。

★超细粉体技术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疗效

超细粉体技术又称超微粉碎技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是近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物料加工高新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纯物理过程,它能将动、植物药材从

传统粉碎工艺得到的中位粒径150~200目的粉末(75微米以下),提高到中位粒径为5~10微米以下,已逐渐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细粉体技术加工出的药材超细粉体,粒径<10微米,药材的细胞破壁率≥95%。因细度极细及均质情况,其体内吸收过程发生了改变,各组分会以均

匀配比被人体吸收,有效成分的吸收速度加快,吸收时间延长,吸收率和吸收量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而用常规粉碎方式由于粉碎粒度较大,混合均匀度偏低,不同性状的药物成分会因其细度、细胞溶胀速率、从细胞壁的迁出速度、B值及对肠壁吸附性的差异而在不同时间被人体吸收,其吸收量值也会不一,由此可能会影响复方药物的疗效。而且,由于在超细粉碎过程中存在“固体乳化”作用,

复方中药药粉中含有的油性及挥发性成分可以在进入胃中不久即分散均匀,在小肠中与其他水溶性成分可达到同步吸收。这与以常规粉碎方式进行的未破壁药材的吸收和疗效会大相径庭。

孙晓燕等考察了不同粉碎技术对当归极其制剂溶出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归超细粉溶出时间比普通粉缩短了近1/3,且溶出量也明显高于普通粉;而且超

细粉制成的微丸在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方面均优于普通粉制成的微丸。苏瑞强等分别进行了超微粉碎技术提高六味地黄丸和愈风宁心片溶出度的研究,结果均证明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制剂的溶出度。

另外,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得的药物粉末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直接造粒,因

为药材中的纤维达到超细程度,具有药用辅料中成形剂的作用,所以易于成形。

★纳米粉体技术改善制剂多种性质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10-9~10-7米)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物质。国际上公认0.1~100纳米为纳米尺度空间,在药剂学领

域一般将纳米粒的尺寸界定在1~1000纳米。药剂学中的纳米药物基本可以

两类:纳米载体系统和纳米晶体药物。纳米载体系统是指通过某些物理化学方法

间接制得的药物-聚合物载体系统(即纳米粒),如纳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囊、

纳米球等。纳米晶体药物则是指通过纳米粉体技术直接将原料药物加工成纳米级

别(即纳米粉),这实际上是微粉化技术、超细粉技术的再发展。

将药物加工成纳米粒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溶解度,还可以增加粘

附性、形成亚稳晶型或无定形以及消除粒子大小差异产生的过饱和现象等,从而

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在表面活性剂和水等存在的条件下可以

直接将药物粉碎成纳米混悬剂,适合于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吸收或靶向性,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射给药;也可以通过适宜的

方法回收得到固体纳米药物,再加工成各种剂型,如活性钙的纳米化,可大大提

高吸收率,我国已能大量生产。

通过对附加剂的选择还可以得到表面性质不同的微粒。国外学者Koichi

ITOH等将4种难溶性药物N-5159、Griseofulvin、Glibenclamide和Nifedipine分

别与不同比例的PVP和SDS混合粉碎,得到的固体粒子在200纳米以下,大大

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经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药物均以晶体形式存在并且稳定

性良好。

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微波技术将胃药蒙脱石纳米化,粒径达到20~300纳米,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试验,药效至少是国外该药物制剂“思密

达”的3倍。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等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V-304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机砷化合物——雄黄对其增殖作用影响的尺寸效应。他们研究了不同粒

径的雄黄颗粒对EV-304细胞存活率、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粒径100~500 纳米的雄黄,凋亡率按粒径从小到大逐渐降低。他们还研究了“纳米石决明血清

微量元素药效学”,以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观察不同粒径的石决明(纳米、微米、

常态)的时效变化以阐明血清微量元素药效学。结果发现处于纳米状态(≤100

纳米)的石决明性质与微米粒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GMP的广泛实施,粉体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也对

粉体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伴随着当前中药现代化和纳米技术的发展高潮,粉体技术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

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完整版)药物制剂技术题库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577小题,每小题1分,共577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于时间() A.1951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E.1956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 A.国家颁布的药品集 B.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 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 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法典 E.国家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3、我国2000年版药典,施行时间() A.2001.1.1 B.2000.12.31 C.2000.7.1 D.2000.1.1 E.2000.3.1 4、目前,可参考的国外与国际药典是() A.国际药典Phlnt B.日本药典JP现行版ⅩⅢ改正版 C.USPⅩⅩⅡ版 D.英国药典BP1980年版 E.以上均是 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A.《佛洛伦斯药典》 B.《神农本草经》 C.《太平惠民和济局方》 D.《本草纲目》 E.《新修本草》 6、药师审查处方时发现处方有涂改处,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绚师向上级药师请示批准后,在涂改处签字后即可调配 B.让患者与处方医师联系写清楚 C.药师向处方医师问明情况可与调配 D.药师与处方医师联系,让医师在涂改处签字后方可调配 E.药师只要看清即可调配 7、药品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准入证() A.GMP B.GSP C.GLP D.GCP E.GAP 8、最先实施GMP的国家和年代是() A.法国,1965年 B.德国,1960年 C.加拿大,1961年 D.英国,1964年 E.美国,1963年 9、对全国医药行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卫生部 C.国家技术监督局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10、组织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法定专业技术机构是() A.药品审评 B.新药评审中心 C.药品检验所 D.药典委员会 E.药品认证委员会 11、进入90年代,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为() A.药学服务 B.天然药物开发 C.计算机应用 D.临床药学 E.药物经济学应用研究 12、在药学学科中,直接面对临床并为病人服务的是() A.商业药学 B.社会药学 C.医院药学 D.临床药理学 E.药事管理学 13、下列对处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制备拒绝剂的书面文件 B.患者购药必须出具的凭证 C.用药说明指导 D.就医报销凭证 E.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14、处方的组成应包括自然项目签名和() A.日期 B.病历号 C.处方正文 D.处方编号 E.处方剂量15、处方具有的意义() A.法律和经济上意义 B.法律和使用上意义 C.法律和法规意义 D.社会和经济上意义 E.使用和财务上意义

【精品】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习题集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剂教研室 二OO八年二月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及药物制剂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地评价。药物制剂技术实验课程对药学专业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知识和技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习题集是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以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药物制剂技术》为基础,参考各类相关资料,经过两年的教学验证后编写出来。本习题集实用性强,适用于本校药学专业专科学生使用,突出药物制剂技术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书中尚存在不足与错误之处,请师生提出批评和改 正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正提高。 药剂教研室 2008年2月

1、以下关于药物制成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B、一种药物只可制成一种剂型 C、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性质有关 D、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临床上的需要有关 E、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应用的剂型 2、《中国药典》的英文缩写词为() A、USP B、BP C、JP D、Ch.P E、GMP 3、由药典、部颁标准收载的处方称()。 A、医师处方 B、法定处方 C、协定处方 D、验方 E、单方 4、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 A、方剂 B、药物剂型 C、药剂学 D、调剂学 E、药物制剂 5、按形态分类,软膏剂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药剂学-第22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生物技术药物 2.生物活性检测 3.蛋白质分子得构象 4.BCA测定法 二、判断题(正确得划A,错误得打B) 1.生物技术药物结构稳定,不易变质。( ) 2.生物技术药物对酶比较敏感,而且不易穿透胃黏膜,故一般只能注射给药。( ) 3.蛋白质得肽链结构包括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排列顺序、肽链数目、末端组成、二 硫键得位置及其空间结构。( ) 4.蛋白质结构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其中一、二级结构为初级结构,三、四级结构为高级结构。( ) 5.形成稳定得蛋白质分子构象得作用力有氢键、疏水作用力、离子键、范德华力、二硫键与配位键。( ) 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中仅螺旋与B折叠得作用力就是疏水键。( ) 7.圆二光谱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得二级结构。( ) 8.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RESS)系将药物与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将此溶液与液态二氧化碳混合,载有药物得高分子材料则析出形成微球。( ) 9.超临界气体反溶剂技术(GAS)系将药物与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将此溶液与液态二氧化碳混合,载有药物得高分子材料则析出形成微球。( ) 10.鼻黏膜给药常会产生肝脏首过效应。( ) 11.两个氨基酸缩合成得肽称为二肽,由三个以上氨基酸组成得肽称多肽。( ) 三、填空题 1.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与。2.生物技术药物主要有、与类药物。 3.蛋白质分子旋光性通常就是,蛋白质变性,螺旋结构松开,则其增大。 4.由于共价键引起得蛋白质不稳定性主要包括、、 与。 5.蛋白质类药物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与。 6.液体剂型中蛋白质药物得稳定剂有、、与 等类型。 7.蛋白质类药物冻干过程中常加入某些冻干保护剂,如、、、等,以改善产品得外观与稳定性。 8.PLGA叫作,其结构中改变与得比例或分子量,可得到不同时间生物可降解性质得材料。 9.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得非注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等给药。 四、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种不就是常用得蛋白类药物得稳定剂 A.吐温80 B.蔗糖C.阿拉伯胶D.聚乙二醇 2.蛋白质得高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得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一般由_国药准字_、_1位字母_和8位数字组成。其中,化学药品使用字母_H_,中药使用字母_Z_。 2. 常用的包衣方法有_糖包衣_、_薄膜包衣_和压制包衣法。 3. 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_明胶_;市售硬胶囊一般有_8_种规格,其中_000_号最大。 4. 片剂的辅料分为_稀释剂和吸收剂_、_润湿剂和黏合剂_、_崩解剂_和润滑剂。 5. 润滑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能起到_助流性_、_抗粘合性_和_润滑性_作用。 6. 乳剂型软膏基质是由_水相_、_油相_和_乳化剂_三部分形成,可分为_01W___ 型与_W10___型两类。 7.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_熔和法_、_研和法和_乳化法_三种。 8.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__内毒素__,是由_磷脂___、_脂多糖___和_蛋白质___组成的复合物。 9. 当前输液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即_染菌___和_热原反应___问题 10. 眼用溶液剂包括_滴眼剂___、洗眼剂和眼用注射剂。 11. 目前我国的制剂名称种类有__通用名__、_商品名____和__国际非专利名__ 三种,其中_____须采用国家批准的法定名称。 12. 片剂的制备方法有__湿法制粒__、干法制粒压片法和_粉末直接___。 13. 淀粉浆为片剂制备中最常用的_粘合剂___,常用浓度为__8%__~_15%___。 14. 散剂中分剂量的方法有_容量法___、_目测法___、__重量法__。 15. 颗粒剂可分为__可溶__、_混悬___、_泡腾___、肠溶颗粒剂和缓控释颗粒剂等。 16. 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有_滴制法___、__压制法__。 17. 常用的软膏基质可分为_乳剂型机制___、_油脂性___及__水溶性__三种类型。 18. O/W型乳膏基质的外相为水,在贮存过程中容易霉变,故需加入_防腐剂__;又因水分易蒸发失去而使乳膏变硬,故需加入_保湿剂____。 19.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主要有_皮内注射___、_皮下注射___、__肌肉注射___、_静脉注射___和_动脉内注射___五种。 20. 安瓿的洗涤方法一般有_喷淋式___、__气水喷淋式___、_超声波____。 二、名词解释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招收高中毕业生(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较强药物制剂、分析检测、药物化学等实验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药物制剂生产现场操作与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药品技术研究与开发、产品营销能力,能够在药品生产、研究与开发、药品经营与管理等相关单位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操作、分析检测、技术与质量管理、技术开发与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综合素质的要求 1、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去认识世界、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探索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去设计自己的成长道路,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3)身体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 (1)职业道德 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认真公道。 (2)职业行为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择业就业能力,尊重用户、吃苦耐劳、文明生产、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二)职业能力的要求 1、通用能力 (1)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熟练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能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信息、下截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药物制剂技术》期考末试试卷( A 卷) 考核形式(闭卷) 1、旋覆花、枇杷叶煎煮时适宜( )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烊化 2、碘化钾在复方碘溶液中作为( ) A 、助溶剂 B 、溶剂 C 、主药 D 、抑菌剂 E 、着色剂 3、益母草膏属于( ) A 、混悬剂 B 、煎膏剂 C 、流浸膏剂 D 、浸膏剂 E 、糖浆剂 4、浸出药剂的治疗作用特点是 ( ) A 、副作用大 B 、疗效显著 C 、具有综合疗效 D 、作用单一 E 、作用剧烈 5、下列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是 ( ) A 、煎膏剂 B 、浸膏剂 C 、合剂 D 、口服液 E 、糖浆剂 6、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 A 、质量检查 B 、粉碎 C 、过筛 D 、分剂量 E 、混合 7、青霉素皮试属于( ) A 、皮内注射 B 、皮下注射 C 、肌内注射 D 、静脉注射 E 、穴位注射 8、一般配置眼用散剂的药物需过( ) A 、五号筛 B 、六号筛 C 、七号筛 D 、八号筛 E 、九号筛 9、注射剂的PH 要求与血液相等或接近,一般控制在( ) A 、4-9 B 、4-6C 、6-10 D 、7-10 E 、3-9 10、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 A 、吹散与内服散 B 、内服散和外用散 C 、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D 、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E 、溶液散与煮散 11、下列又称为一步制粒的方法是 ( ) A 、挤出制粒 B 、湿法混合制粒 C 、流化喷雾制粒 D 、喷雾干燥制粒 E 、泡腾颗粒剂制粒 12、在挤出法制粒中制备软材程度判断的标准为( ) A 、手捏成团,轻按不散 B 、手捏成团,按之不散 C 、手捏成团,重按即散 D 、手捏成团,轻按即散 E 、手捏成团,重按不散 13、制备颗粒剂时,当湿粒干燥后应进行什么工序 ( ) A 、灌装 B 、检验 C 、混合 D 、整粒 E 、加辅料 14、下列片剂服用无首过作用的是 ( ) A 、控释片 B 、缓释片 C 、分散片 D 、舌下片 E 、口服泡腾片 15某批药物需制成片剂100万片,干颗粒重250kg ,加入辅料50kg ,则每片的重量为 ( ) A 、0.25g B 、0.60g C 、0.40g D 、0.80g E 、0.30g 16、维生素C 注射剂中加入了二氧化碳,其作用是 A 、主药 B 、抗氧化剂 C 、PH 调节剂 D 、增溶剂 E 、抑菌剂 17、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的溶剂或稀释剂的是( ) A 、饮用水 B 、纯化水 C 、灭菌注射用水 D 、注射用水 E 、蒸馏水 18、热原的本质是( )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E 、菌体 19、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要的灭菌时间是( ) A 、F B 、Z C 、Z 0 D 、D E 、F 0 20、压片时的润滑剂,应在哪个过程加入( ) A 、制粒时 B 、药物粉碎时 C 、混人黏合剂或湿润剂中 D 、颗粒整粒后 E 、颗粒干燥时 21、用煎煮法需加防腐剂的是. ( ) A 、煎膏剂 B 、酊剂 C 、合剂 D 、流浸膏剂 E 、浸膏剂 22、一般制备片剂不必加用的辅料为 ( ) A 、崩解剂 B 、湿润剂 C 、黏合剂 D 、吸收剂 E 、润滑剂 23、淀粉浆作为黏合剂,最常用的浓度是( ) A 、10% B 、20% C 、30% D 、25% E 、40% 24、薄荷水属于( ) A 、溶液型药剂 B 、混悬型药剂 C 、乳浊液 D 、合剂 E 、胶体溶液 25、肥皂是哪一型表面活性剂 ( ) A 、阴离子型 B 、阳离子型 C 、非离子型 D 、两性离子型 E 、以上都不是 26、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按大小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 A 、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B 、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C 、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 D 、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 E 、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 27、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 ( ) A 、只可作为外用 B 、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 C 、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 D 、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 E 、在水中不解离 28、需经蒸罐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 ) A 、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药料 B 、含有大量黏性成分的药料 C 、含有大量粉性成分的药料 D 、含有动物的皮、肉、筋骨的药料 E 、含有大量贵重细料的药料 29、《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药物细粉是指 ( ) A 、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B 、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C 、全部通过4号筛,并含能通过5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D 、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E 、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30、关于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含毒剧药酊剂每100ml 相当于原药材10g B 、一般酊剂每100ml 相当于原药材20g C 、可以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制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附录ⅩⅠⅩ 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原料药或一批制剂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10 000片,胶囊剂至少应为10 000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 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 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行以下试验。当试验结果发现降解产物有明显的变化,应考虑其潜在

第十六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习题

第十六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现代生物技术是() A.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及具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B. 以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核心的基因工程 C. 以细胞工程为核心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D.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细胞工程 E. 以细胞工程为核心的基因工程 2.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A. 细胞工程 B. 发酵工程 C. 酶工程 D. 基因工程 E. 克隆技术 3.以下不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是() A. 分子量大,不易吸收 B. 结构复杂 C. 易被消化道内酶及胃酸等降解 D. 从血中消除慢 E. 在酸碱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失活 4.1982年,第一个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是() A. 乙肝疫苗 B. 重组人胰岛素 C. 白细胞介素-2 D. EPO E. 尿激酶 5.关于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 A. 蛋白质大分子是一种两性电解质 B. 蛋白质大分子在水中表现出亲水胶体的性质 C. 蛋白质大分子具有旋光性 D. 蛋白质大分子具有紫外吸收 E. 保证蛋白质大分子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主要是由强相互作用,如肽键来维持的6.通过注射给药的蛋白多肽类药物可以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A. 溶液型注射剂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B. 溶液型注射剂和混悬型注射剂 C. 缓释微球和缓释植入剂 D. 注射用无菌粉末与缓释微球 E. 普通注射剂与缓释控释型注射给药系统 7.蛋白质药物的冷冻干燥注射剂中最常用的填充剂是() A. 甘露醇 B. 氨基酸 C. 十二烷基硫酸钠 D. 氯化钠 E. 麦芽糖 8.被FDA批准,可用于制备缓释微球注射剂的生物降解骨架材料是() A. PLGA B. 壳聚糖 C. 淀粉 D. 乙基纤维素 E. HPMC 9.蛋白多肽药物的非注射制剂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口服制剂与黏膜制剂 B.黏膜制剂与经皮制剂 C.鼻腔制剂与经皮制剂 D.肺部制剂与口腔制剂 E.口服制剂与直肠制剂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1.属于生物技术药物的是()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

绪论 1、以下关于药物制成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药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B、一种药物只可制成一种剂型 C、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性质有关 D、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临床上的需要有关 E、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应用的剂型 2、由药典、部颁标准收载的处方称(B)。 A、医师处方 B、法定处方 C、协定处方 D、验方 E、单方 3、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 E ) A、方剂 B、药物剂型 C、药剂学 D、调剂学 E、药物制剂 4、按形态分类,软膏剂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 A、液体剂型 B、固体剂型 C、半固体剂型 D、胶体溶液型 E、乳剂型 5、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不可选用下列剂型中的( A)剂型。 A、肠溶片剂 B、舌下片剂 C、透皮给药系统 D、气雾剂 E、注射剂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部药典的时间是( C ) A、1950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E、1955年 7、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A) A、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B、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C、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 D、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 E、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 8、组织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法定专业技术机构是( D ) A、新药评审中心 B、卫生部 C、药品检验所 D、药典委员会 E、药品监督管理局 9、药房调剂师按处方配置散剂0.3克×6包授于病人,属于:( C ) A、药剂 B、制剂 C、方剂 D、成药 E、剂型 10、药厂按药品标准规定处方治成复方阿司匹林片,属于:( B ) A、药剂 B、制剂 C、方剂 D、成药 E、剂型 11、有关最新版本《中国药典》正确的叙述是(A) A、由一部、二部和三部组成 B、一部收载西药,二部收载中药 C、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有索引、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D、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由凡例、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E、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由凡例、索引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12、《中国药典》最新版本为(E ) A、1995年版 B、2000年版 C、2002年版 D、2003年版 E、2005年版 1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 B ) A、GMP B、GSP C、GLP D、GAP E、GCP 14、不具法律性质的是( E ) A、药典 B、部颁标准 C、GMP D、地方标准 E、制剂规范 1、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是(C)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 一、药物制剂质量研究 由于制剂剂型很多,在研究新药制剂时,应遵循药典相应制剂通则规定及制剂的特性要求。本原则主要对口服固体制剂通则及注射剂进行讨论。 1.性状制剂的性状项下,应依次描述样品的外形和颜色,如片剂是什么颜色的压制片,或包衣片(包薄膜衣或糖衣),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片子的形状,如异形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也应描述,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如实记述。胶囊剂内容物的颜色、形状,是否有粘连,结块等均应记述。注射液一般应为澄明液体(水溶液),但也有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都要特别描述清楚,对注射液的颜色应根据颜色色号相应描述,以黄色标准比色液为基础,浅于1号或稀释一倍的1号的为“无色”,浅于2号的为“几乎无色”,浅于4号的为“微黄色”,浅于6号的为淡黄色,浅于8号的为“黄色”。贮藏过程如性状有变化,应予以说明。 2.鉴别制剂的鉴别试验,其方法要求同原料药,所以除尽可能采和与原料药相同的方法外,还应注意: ①由于多数制剂中均加有辅料,不宜用原料药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作为鉴别,也不宜直接用红外吸收光谱作为鉴别,必要时应增订能与同类药或化学结构近似药物相区别的鉴别试验。 ②有些制剂的主药含量甚微,必须采用灵敏度较高,专属性较强,操作较简便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等。 ③由于制剂中辅料的干扰,应分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用溶剂将主药提取出来后,除去溶剂,残留物照原料项下鉴别。 ④由于制剂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含量测定的最大可吸收波长或特定波长下吸收度或吸收度比值作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也可以其保留时间作为鉴别。 ⑤对异构体药物应有专属性强的鉴别试验。 制剂的鉴别试验如采用原料药项下的鉴别时,其文字叙述应根据不同的剂型如何除去辅料进行描述。 3.检查各种制剂的检查项目,除应符合相应的制剂通则中的共性规定外,还应根据其特性、工艺及稳定性考察,制订其他项目,如口服固体制剂(以片剂、胶囊剂为主)应制订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有关物质(或已知杂质)等检查。注射剂应制订pH值、颜色(或溶液的颜色),有关物质(或已知杂质)、注射用粉剂或冻干品的干燥失重或水分,大输液的重金属与不溶性微粒等检查。 ①含量均匀度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片剂、膜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剂等制剂中的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中国药典对含量均匀度应用的指导原则是: (ⅰ)主要适用于规格含量小于10mg(含10mg)的品种。 (ⅱ)用于单个制剂(片、个或支)主药含量少,辅料较多且难混匀(主药含量在5%以下)的品种。 (ⅲ)用于急救、毒剧药品或安全范围小的品种。 (ⅳ)主要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的品种。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时取样数量,和当含量测定与含量均匀度所用方法不同时的

药剂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考点归纳

第十八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特点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利用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或其组成部分(包括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器等)发展各种生物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含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及具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才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以示与传统的生物技术相区别。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运用DNA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类药物,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绝大多数是生物大分子内源性物质,即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副作用少,很少有过敏反应。但这类药物稳定性差,在酸碱环境或体内酶存在下极易失活;分子量大,时常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很难透过胃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层,故吸收很少,不能口服给药,一般只有注射给药一种途径,这对于长期给药的病人而言,是很不方便的;另外很多此类药物的体内生物半衰期较短,从血中消除较快,因此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短,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概况 生物技术药物多数易受胃酸及消化酶的降解破坏,其生物半衰期也普遍较短,需频繁注射给药,造成患者心理与身体的痛苦。即使皮下或肌内注射,其生物利用度也较低。另外多数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不易被亲脂性膜所摄取,很难通过生物屏障。因此生物技术药物的新剂型发展十分迅速,如对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制成前体药物,应用吸收促进剂,添加酶抑制剂,增加药物透皮吸收及设计各种给药系统等。 主要方向是研究开发方便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新剂型:①埋植剂缓释注射剂,尤其是纳米粒给药系统具有独特的药物保护作用和控释特性,②非注射剂型,如呼吸道吸入直肠给药、鼻腔、口服和透皮给药等。研究和开发新剂型也是解决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生物技术药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 为了研究生物技术药物制剂或新的给药系统,必须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能。 (一)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根据电荷不同分为正电性与负电性氨基酸。 蛋白质结构中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与非共价键,前者包括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氨基酸的羧基失水而成的酰胺键)和二硫键(二个半胱氨酸的-SH脱氢而成的-S-S-键),后者则包括氢键、疏水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配位键等。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四级。 一级结构(初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二级结构为多肽链的折叠方式,包括(螺旋与(折叠结构等;三级结构是指螺旋或折叠的肽链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每条多肽链都具备固有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四级结构则是指二个以上的亚基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统称为高级结构,主要是由非共价键和二硫键来维持。 (二)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大分子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水中表现出亲水胶体的性质,还具有旋光性和紫外吸收等。蛋白多肽药物结构复杂,特别是保证其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主要是由弱相互作用来维持的,因此了解蛋白质的

药物制剂工程习题-练习1

药物制剂第一组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 1.常用的粉碎机有锤击式粉碎机、球磨机、振动磨、______和内分级涡轮粉 碎机. 2. 2.在医药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制粒方法可分为湿法、干法、流化和_____四大类. 3. 3.一般,药品的灭菌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无菌操作法三类,其中物理灭菌法 又分为_____、湿热蒸汽灭菌法、射线灭菌法和滤过除菌法. 4. 4.冷冻干燥机由冻干箱、冷凝器、_____、真空泵、加热装置和阀门电器控制 元件等组成. 5.生产系统的组织机构、生产体系的文件系统、_和物流管理构成了药物制剂 生产工程体系. 6.药品包装常用玻璃仪器,《美国药典》收载的玻璃类型有Ⅰ类硼硅玻璃、Ⅱ 类表面经水与SO2处理过的钠-钙玻璃、Ⅲ类表面未经处理的钠-钙玻璃、Ⅳ类______. 7、质量控制最常用的五种数理统计方法有____、质量控制图、因果关系图、相关图和直方图. 8、人们现在用Olf作为定量污染源的单位,它表示_____________. 9、空气洁净度是指洁净环境中空气含尘和含_____的程度,是无量纲的. 10、纯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24h,注射用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_____. 答案 1. 气流粉碎机 2. 喷雾法 3. 干热灭菌法 4. 冷冻机 5. 生产设备 6. 普通的钠-钙玻璃 7. 正态频率分布 8. 一个标准人舒适状态下污染量用1 Olf定量 9. 微生物 10. 12h 二、判断改错(10分,每题2分) 1.滴制胶丸是将胶液与油状药液两相通过滴丸机喷头按不同速度喷出,使一定量的明胶液将定量的油状液包裹后,滴入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剂中,借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球形,并逐渐凝固而成胶丸,常称为滴丸。() 答案:√ 2.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也可用于注射剂。()答案:×不可用于注射剂 3.Z的物理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D值为降低一个lgZ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 ) 答案:× D的物理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Z值为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练习题 1 、名词解释:药剂学、制剂、药典、处方、、 2 、什么叫剂型?为什么要将药物制成剂型应用? 3 、按分散系统和形态分别将剂型分成哪几类?举例说明。 4 、药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什么? 二、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中国药典》正确的叙述是() A 、由一部、二部和三部组成 B 、一部收载西药,二部收载中药 C 、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有索引、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D 、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由凡例、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2 、《中国药典》最新版本为() A 、1995 年版 B 、2000 年版 C 、2002 年版 D 、2003 年版 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 A 、 B 、 C 、 D 、 4 、下列关于剂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药物剂型必须适应给药途径 B 、同一种原料药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制成不同的剂型 C 、同一种原料药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制成同一种剂型的不同制剂 D 、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应用是相同的

5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新修本草 D 、佛洛伦斯药典 (二)配伍选择题 A 、剂型 B 、制剂 C 、药剂学 D 、药典 E 、处方 1 、最佳的药物给药形式() 2 、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3 、药剂调配的书面文件() 4 、阿斯匹林片为() 5 、药品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三)多项选择题 1、药典收载()药物及其制剂 A 、疗效确切 B 、祖传秘方 C 、质量稳定 D 、副作用小 2 、药剂学研究内容有() A 、制剂的制备理论 B 、制剂的处方设计 C 、制剂的生产技术 D 、制剂的保管销售 3 、有关处方正确的叙述有() A 、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均称为处方 B 、有法律、经济、技术上的意义 C 、法定处方是指收载于药典中的处方 D 、协定处方指由医师和医院药剂科协商制定的处方 4 、我国已出版的药典有()

(完整版)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 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 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 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4.根据stoke’s 2)g / 9 1- 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 2为介质的密度; 1为粒子的密度;r为粒子的半径,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试卷3答案

玉溪师范学院2006至200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药物制剂技术》(编号:0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 题,每空0.5分,共 21 分) 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是指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 值)后,能显著增加其他物质的(溶解度)的作用。 ⒉散剂的的制备过程包括粉碎、过筛、( 混合)、( 分剂量 )、质检等工序。 ⒊鱼肝油胶丸属于(软胶囊)剂,其制备方法有(压制法)、(滴制法)二种。 ⒋对热敏感的小剂量药物,在制备片剂时,可采用(结晶压片法)法或(粉末直接压片法)法。 ⒌软膏剂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吸收)三个阶段。 ⒍维生素 C 是易氧化的药物,在制备注射剂时可采取(充填惰性气体)、(调节药液PH 值)、(加抗氧化剂及金属螯合剂)等措施来防止其氧化。 ⒎PVA 是(膜剂)最常用的膜材,其水溶性由(聚合度)和(分子量)决定。 ⒏常用的栓剂有(肛门栓)和(阴道栓),栓剂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热熔法)。 ⒐HLB 值是指(亲水亲油平衡值),作增溶剂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其 HLB 值要求为(13-18),作 O/W 的乳化剂的 HLB 值要求为(8-18)。 ⒑胶囊剂囊壳的主要原料是(明胶)、为避光可加入(二氧化钛),囊壳有(8)种规格。 ⒒滴制法可用于制备(滴丸剂)和(软胶囊剂)二种剂型。 ⒓剂型按形态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气体剂型﹚。 ⒔《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包括:﹙凡例﹚、﹙正文﹚、﹙ 附录 ﹚和﹙ 索引 )。 ⒕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 乳浊型 ﹚和﹙ 无菌粉末﹚四类。 ⒖﹙汤剂﹚系指以中药饮片或粗颗粒为原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⒈片剂 片剂(Tablets )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外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⒉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是指制剂中的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程度和相对速度,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⒊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药物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此外,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应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去污、杀菌、消泡和起泡等应用性质,这是与一般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区别。 请 考 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试卷答案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试卷 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玉溪师范学院2006至200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药物制剂技术》(编号:0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 题,每空0.5分,共 21 分) ⒈中药片剂按药材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全粉末片)、(半浸膏 片)、(浸膏片)、(有效成分片)四种。 ⒉在片剂制备过程中,压片条件对片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压力过大易 导致(裂片),而压力过小易导致(松片)。 ⒊为保证输液的质量,从生产到灭菌一般不超过(4)小时,通常采用 (热压灭菌)法灭菌。 4.作为片剂的润滑剂一般均有(润滑)、(抗粘)、(助流)三种作 用。 ⒌注射剂中不能加抑菌剂的有二类,分别为(静脉注射剂)和(椎管注 射剂)。 ⒍胶囊剂按外观形态分为(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二种,囊壳的主 要原料为明胶,加入甘油的作用是(增加可塑性、弹性)。 ⒎制片物料必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 )性。 ⒏气雾剂由(药物与附加剂)、( 抛射剂 )、( 耐压容器 )、 ( 阀门系统 )四部分组成。 ⒐粉末直接压片法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制片,为改善粉末的流 动性,可加入助流剂(微粉硅胶),同时需要加入兼可作粘合剂 、崩解 剂和稀释剂的(微晶纤维素)。 请 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⒑在注射剂生产中,一般采用低温间隙灭菌的注射剂、(多剂量容器的 注射剂)、(用虑过灭菌法生产的注射剂)及(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 射剂)需要加抑菌剂。 ⒒为防止药物水解,在制备液体药剂时可采用(调节Ph值)、(制成干燥固体)、(改变溶剂)等措施。 ⒓药物剂型中,由于容纳量小,一般只适用于小剂量强效药物制备的是(微囊)剂和(膜剂)剂。 ⒔测定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有(尿药累计排泄量浓度法)和(血药浓度法)。 ⒕药剂学中灭菌与无菌技术可分为三类:﹙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和﹙无菌操作法﹚。 ⒖液体制剂中,常用的矫味剂包括﹙甜味剂﹚、﹙芳香剂﹚、﹙胶浆 剂﹚和(泡腾剂)。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4 分) ⒈栓剂 栓剂(suppositories) 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 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 ⒉膜剂 膜剂(films)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成膜材料中或包裹于成膜材料中,制成的单层或多层膜状制剂,供口服或黏膜外用的固体制剂。 ⒊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着 下降的物质。此外,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应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去 污、杀菌、消泡和起泡等应用性质,这是与一般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区别。 ⒋滴丸剂 滴丸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⒌生物利用度

药物制剂技术 综合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培养课课练(新授课)试题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一课时:平行和垂直 1、如下图所示,小明从A处出发到河边打水,并把水送到B处,请画图表示他怎样走路程最短。 2、在下面的平行四边形中分别画出一个最大的长方形和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第二课时:画垂线、点分别作30°,请过OAB=长度相等,∠、、如图,线段1ABACA 是多少度?的垂线,做完后,量一量∠ACBOC 2、如下图所示,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将边长为3cm的正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则空白部分的面积的差等于多少厘米?

第三课时:平行线、垂线的性质;画长方形 1、在一个长方形中画两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三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应该怎么画?有几种画法? 再在长方形里画一条线段,3厘米的长方形;宽2、画一个长5厘米,把它分成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下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有几个梯形?

1 2、在下图中,你能找到几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第五课时:梯形1、李大爷在院子内围了一块梯形的鸡舍,鸡舍的上底长3米,下底长5米,两腰各长4米,他只用了11米长的篱笆。你知道他是怎么围的吗?画一画。 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米,上底是15米,下底比上底长度的2倍少3米,它的一条腰长多少米? 答案 第一课时:平行和垂直 1、作A点关于河岸的对称点A′连接BA′交河岸于P点,小明沿AP →PB路线走路程最短。如图所示。

2、 第二课时:画垂线°BOC=1501、∠大正㎡)c,㎡),小正方形面积9((、大正方形面积:24×4=16c因为二者共同占有遮住=空白部分的面积差。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16-9=7(c部分,相减抵消,由此空白部分的面积差: 第三课时:平行线、垂线的性质;画长方形:把两条211、有两种画法。方法:把两条长边平均分成三份。方法长边平均分成三份。、略2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 1、各有3个 2、ABGF BDGF CEGF 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