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赵林样卷答案整理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克里特文明1【单选题】克里特文明开始突然衰落是从公元前(C)以后。
A、14世纪B、16世纪C、15世纪D、13世纪2【单选题】根据考古发掘,西方文明是起始于(A)左右以前。
A、45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源头?(A)A、克里特岛B、埃及C、罗马D、以上都对4【判断题】爱琴文明不是最早的希腊文明.(×)5【判断题】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希腊文明.(√)迈锡尼文明1【单选题】被称为“英雄时代”,是希腊文明中的(D)。
A、克里特文明时代B、希腊文明时代C、迈锡尼文明时代D、黑暗时代2【单选题】以下关于迈锡尼文明时期,北方入侵的三支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B)A、第一、二支是暴力入侵B、第一支浪潮是和平渗透C、第一、二支是和平渗透D、第一、三支是暴力入侵3【单选题】按照早到晚顺序将几个希腊文明的阶段进行排序,正确的是(A).A、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希腊文明B、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黑暗时代C、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黑暗时代D、克里特文明、黑暗时代、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4【判断题】迈锡尼文明有对克里特文明的借鉴,也有北方粗狂的特点。
(√)5【判断题】希腊土居最早建立了迈锡尼文明。
(×)爱琴神话1【单选题】以下哪一位是最早编撰古希腊神话的神谱的游吟诗人?(D)A、亚里士多德B、荷马C、柏拉图D、赫西俄德2【单选题】集中在(A)的两个半岛的是希腊最主要的文明。
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3【单选题】最早时期,奥运会是一种(A)。
A、祭祀活动B、体育比赛C、筛选官兵的方式D、娱乐活动4【判断题】神兽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5【判断题】克里特神话包括“阿德涅之线”和“代达罗斯的故事”.(√)赫西俄德与荷马1【单选题】古希腊神话中,大地之神该亚在未经交配的情况下就生下了(D).A、大海之神和动物之神B、天宇之神和星月之神C、动物之神和山河之神D、大海之神和天宇之神2【单选题】荷马和赫西俄德生活在下面哪一时期?(C)A、城邦文明时期B、克里特文明时期C、黑暗时代将尽D、以上都不对3【单选题】认为(A)有血缘关系是希腊神话的特点之一.A、英雄和神B、老百姓和神C、统治者和神D、士兵和神4【判断题】让人关注故事和英雄背后的命运是希腊悲剧的深刻性所在。
尔雅《西方文化概论》部分课后题答案

尔雅《西方文化概论》部分课后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根据考古发掘,西方文明起始于(……)左右以前。
4000年2.克里特文明从公元前()以后就开始突然衰落了。
15世纪3西方文明最早的源头是克里克岛5以下几个希腊文明的阶段,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克,迈,黑,希9最早编撰古希腊神话的神谱的游吟诗人是()。
赫西俄德10希腊最主要的文明集中在()的两个半岛。
南方14希腊神话的特点是认为()有血缘关系。
英雄和神17公元前9世纪,()字母传入希腊文明。
腓尼基18希腊城邦文明最鼎盛时期持续的时间是()。
7,8前半叶19被誉为希腊哲学之父的是()。
泰勒斯21下列关于斯巴达和雅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它们都是希腊城邦文化的代表,斯巴达尚武,雅典崇文,斯巴达是寡头政治,雅典是民主制度。
全对22伯里克利当时著名的“丧葬演讲”是为悼念。
伯罗奔尼撒战争23斯巴达最初的法律包括哪三个方面()不是政治,军事,经济25下列关于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日神是狄奥尼索斯,酒神是阿波罗26古希腊戏剧的诞生与()有关。
酒神29希腊城邦时代,古希腊人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是()。
观看戏剧30古希腊戏剧的主要内容是()。
古代的神话传说33下列戏剧作品是由索福克勒斯创作的是()。
《俄狄浦斯王》34古希腊戏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是()。
《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的普罗米修斯.36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的悲剧能调动我们的()情感。
怜悯和敬畏37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的是()。
阿里斯多芬39在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自然哲学之父的是()苏格拉底40泰勒斯的哲学观点认为()。
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万物又复归于水42西方哲个大数学家也是一个神秘主义倾向的是()。
毕达哥拉斯43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根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不同比例排列组合而成的。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西方文化概论_赵林-复习提纲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 1.出现: 2.*发展:3.结论:(二)*迈锡尼文明二、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1.形成和代表:2.实质:(二)希腊神谱(谱系分明)(三)★《神谱》的文化学意义(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1.荷马史诗:2.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演变(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1.城邦的发展:2.城邦及城邦与殖民地关系的特点:(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1.城邦及城邦政治状况:2.直接民主制:3.君主→僭主→民主:(三)斯巴达的政治文化(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自由精神、宽容气氛)1.直接民主制的实质:2.雅典辉煌的精髓:(五)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1.早期分离主义的产生原因及破坏:2.希波战争:3.伯罗奔尼撒战争:二、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一)希腊的宗教生活1.概况:2.奥林匹斯神话与酒神节的狂欢秘祭:(二)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1.概况:2.★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的区别:(三)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义1.概况:2.★意义:(四)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1.起源与概况:2.唯物主义代表及米利都学派的贡献:(五)希腊的科学(特点):1.早期的希腊科学很难与哲学相区别:2.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六)希腊文化精神1.成就:2.特点:三、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帝国:2.希腊化:3.希腊化的特点和成果:(三)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1.总括:2.具体表现: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1.构成:罗马纳人、塔提恩人(萨宾人)、卢克伦人(二)罗马帝国的扩张(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 (三)*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1.王政时期:2.罗马共和国:3.罗马帝国:(四)*凯撒与奥古斯都1.罗马的衰亡过程:2.★军队的性质的蜕变:(公民兵制→募兵制→雇佣军)二、★罗马文化的特征(一)希腊人与罗马人(二)*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三)罗马的宗教1.罗马宗教的概貌:2.罗马宗教的发展演化:3.★希腊宗教与罗马宗教之比较:(四)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1.哲学:2.文学:3.艺术风格:4.科学:(五)罗马法1.发展过程:2.内容:3.法律规范的范围:4.影响:(六)*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第一节: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一)律法主义的犹太教1.基督教渊源:2.犹太历史:3.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律法书):4.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区别:(二)耶稣与基督教1.产生:(三)基督教与犹太教1.基督教跟犹太教的区别:2.犹太教与基督教特点的具体表现:3.派别:(四)基督教与希腊哲学 1.奥尔弗斯教 2.毕达哥拉斯主义 3.柏拉图哲学 4.斯多葛主义(五)基督教的真正父亲1.表现:2.贡献:(一)*苦难的历程1.时间:2.殉道精神:(二)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1.长期和平时期:2.最后的迫害3.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4.负面效果与教义分歧5.国教化(三)*基督教与异教文化(四)修道运动1.产生:2.目的:3.过程:4.结论:(二)蛮族大入侵与罗马帝国的灭亡1.过程:2.蛮族入侵的原因:3.结果:(三)日耳曼蛮族对基督教的皈依1.蛮族的皈依:2.北非教会的退出:第二节: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一)封建制与庄园经济1.封建制:2.豁免权:3.农奴:4.庄园经济:5.结果:(二)修道院经济1.崛起:2.结果:3.发展:4.结论:(三)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1.表现:2.原因: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一)十字架与宝剑(教俗之争)1.原因及表现:2.过程:(二)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二、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三、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2.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3.罗马教会的衰落:4.教会衰落的原因:(三)*十字军东征 1.背景:2.十字军东征的实施:3.实质:(一)*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二)教会与大学1.产生:2.特点:(三)中世纪的哲学1.发展与概貌:2.教父哲学: 3.经院哲学:(四)骑士文学、哥特式建筑 1.*骑士文学 2.哥特式建筑(一)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赎罪方式的改变)(二)教会的堕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三)宗教裁判所1.产生过程:2.迫害对象:(四)★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1.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特点:第三章: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文化大变革的滥觞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一)*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二)文艺复兴(意大利)1.文艺复兴(Renaissance): 2.表现及后果: 3.范围:(文学艺术)4.★特点:5.局限:(三)人文主义1.来源和创始:2.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3.发展方向:(四)人文主义与罗马教会1.目的:2.存在理由:(五)*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二、★宗教改革(日耳曼)(一)★改革原因:(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三)英国的宗教改革1.新教及其流派:2.英国宗教改革:3.改革成功的原因:4.内容:5.发展: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6.最终形成:(伊丽莎白时代)(四)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简介:2.改革措施:3.加尔文派与路德派的区别:4.加尔文派的禁欲主义:4.*再洗礼派:(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定位:2.★成就:3.★意义:(宗教和世俗两方面)4.弊端:(六)共产主义理想的起源 1.表现:2.路德与闵采尔的区别:3.影响:第二节:新视域与新背景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一)航海活动的时代背景和初始动机1.时代背景:2.航海动机:(二)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1.序幕:葡萄牙王子——亨利(西非南部)2.葡萄牙的航海:3.西班牙的航海:4.瓜分世界的最早协议:(三)*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二、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一)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1.王朝国家:2.民族国家:3.★民族国家的特点:(二)★势力均衡与大国兴衰1.★特点:多元格局2. 15~16世纪的西、法、英3. 17世纪的荷、英、法(三)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1.奥斯曼土耳其:江河日下2.俄罗斯帝国:蒸蒸日上三、★从宗教专制(战争)到宗教宽容(一)★反宗教改革运动与宗教战争1.★反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教会自身的改革运动2.宗教战争:(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宗教宽容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定位: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精神: 3.★宗教宽容:第三节: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一、天才世纪的文化成就(一)怀疑主义与经验主义(二)科学理性的勃兴(三)自然神论与古典主义1. 17世纪的信仰状况2.自然神论及其特点:(四)古典主义(五)人性的觉醒 1.原因:2.结果:自然秩序和天赋观念二、现代化转型的完成(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1.表现:2.结果:(二)基督教信仰与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意义(三)西方的政治文化变革(四)*西方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 1.出现:前2500年,克里特岛1.*经济状况:2.*国际格局:(五)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浪漫主义:2.批判现实主义:(六)西方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就与精神苦恼克里特(米诺斯)文明以及后来的迈锡尼文明统称爱琴文明。
西方文化概论课后题部分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1。
、如何认识古代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24页)地域范围: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时间跨度: 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2。
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24页)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从这方面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城观和自然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
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这方面看,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锲机是神话的有一个特征。
3。
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60页)第一,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这是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希腊人的神是人性的神,希腊人的宗教是人性的宗教.使得希腊人带有很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第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的特征。
自然崇拜主要表现对人的自然形体的崇拜,感觉主义则主要表现对美的事物和现实生活的热爱。
第三,”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希腊和谐之美的文化精神,这一精神成为西方人心中失落而难以复返的精神家园,滋润着被种种功利要求、上帝呼唤和道德命令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灵魂的清纯之泉.4. 希腊悲剧“命运"的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60页)首先,希腊悲剧不是善与恶这两种对立的自由意志,而是自由意志与潜藏在它背后的决定论;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否定,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其次,“命运”作为感性的现象世界背后的一种抽象的本质或规律,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希腊神话和悲剧所无法真正把握的,因而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种不可理解也无法改变的宿命。
《西方文化概论》单选题(含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单选题1.奥运会最早是一种(C )。
A、体育比赛B、筛选官兵的方式C、祭祀活动D、娱乐活动2.被誉为希腊哲学之父的是(D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泰勒斯3.伯里克利当时著名的“丧葬演讲”是为悼念(B )所亡。
A、希波战争B、伯罗奔尼撒战争C、雅斯战争D、雅波战争4.根据考古发掘,西方文明起始于(C )左右以前。
A、3000年B、4000年C、4500年D、5000年5.公元前9世纪,(A )字母传入希腊文明。
A、腓尼基B、线性C、楔形D、拉丁6.古希腊戏剧的诞生与(D )有关。
A、宙斯B、智慧女神C、日神D、酒神7.古希腊戏剧的主要内容是(A )。
A、古代的神话传说B、百姓生活C、贵族生活D、以上都不对8.荷马和赫西俄德生活在(B )。
A、克里特文明时期B、黑暗时代将尽C、城邦文明时期D、以上都不对9.克里特文明从公元前(B )以后就开始突然衰落了。
A、16世纪B、15世纪C、14世纪D、13世纪10.迈锡尼文明时期,北方入侵的三支浪潮中,(A )。
A、第一支浪潮是和平渗透B、第一、二支是和平渗透C、第一、二支是暴力入侵D、第一、三支是暴力入侵11.斯巴达最初的法律包括哪三个方面?(B )A、政治、军事、生活B、政治、生活、经济C、军事、生活、经济D、政治、军事、经济12.西方文明最早的源头是(C )。
A、埃及B、罗马C、克里特岛D、以上都对13.希腊城邦时代,古希腊人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是(C )。
A、听游吟诗人吟唱B、观看斗兽竞技C、观看戏剧D、阅读诗书14.希腊城邦文明最鼎盛时期持续的时间是(D )。
A、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B、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C、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D、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15.希腊城邦制度以(B )作为出现的标志。
A、腓尼基文字的传入B、第一届奥林匹亚竞技会C、第一个酒神节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16.希腊的悲剧和近代悲剧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希腊悲剧以(B )为主题。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5节(罗马文化的特征)

“民法教授” 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
社会职业; 公元2-3世纪,罗马法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产生了以盖尤斯为首的“五大法学家” ,他们的法
学著作成为后世法律的重要理论依据。
罗马法的内容
罗马法已经广泛地涉及到民法、商法、刑法等诸多 领域。罗马的民法体系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备的水平,分为 人法、财产法和程序法等三个部分。 罗马法又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公民法的
岸精神,在基调上一般都具有凄楚阴郁的特点,
既不像希腊宗教那样欢愉明朗,也不像罗马宗教
那样功利冷漠。
罗思想也 不过是希腊哲学的余绪,其特点是把希腊的理性 主义与东方的神秘主义相揉杂。 一直到共和国末期,罗马都没有产生过一位 自己的哲学家。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罗马哲学家 是小伽图、西塞罗和卢克莱修,他们在哲学上的 贡献无非是把希腊的柏拉图主义、斯多噶主义、
罗马万神殿
罗 马 万 神 殿 内 部 ( 油 画 )
希腊文化对罗马宗教的影响
共和国中期以后,由于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杂乱无章的 神灵世界才开始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罗 马神祇都找到了希腊的对应者。
朱庇特与宙斯、玛尔斯与阿瑞斯、弥涅瓦与雅典娜合为一 体,还有一些神则是直接从希腊神话中照搬过来的,只是换了 一个拉丁名字,如维纳斯(阿佛洛狄忒)、卡墨拉姊妹(缪斯 女神)、阿波罗(与希腊同名)等。
罗马法的来源和发展
罗马法的来源非常繁杂,既有公民大会的决议 和元老院的指令,也有执政官的公告和皇帝的政令,
此外还包括法学家们的法律解释和司法案例;
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 第一部成文法;罗马历代法律的最终成果则是公元 6世纪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 样卷答案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通识课试题及答案样卷一、名词解释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3分);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2分)。
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3分);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2分)。
阿维农之囚A、公元1305-1377年,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从此开始了长达70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2分)。
B、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经历的一次奇耻大辱,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绝对权威开始发生动摇,民族国家开始崛起(3分)。
因信称义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2分);B、“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3分)。
弥赛亚运动“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文,希腊文译作基督,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领导犹太人进行反抗运动。
前三头同盟A、前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2分);B、前三头同盟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骑士阶层开始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并且逐渐控制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3分)。
修道运动把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肉体欲望当作魔鬼的陷阱的观点,驱使许多向往崇高道德境界的基督徒隐遁到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去苦修,结果就导致了独身、贫穷、禁欲和修道运动的出现哥特式建筑A、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体现为哥特式教堂建筑(2分);B、哥特式建筑以纤巧诡异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种交织着痛苦与希望的宗教精神,充分展现了基督教的救赎理想(3分)。
西方文化概论 章节测试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希腊文明表现的是一种和谐之美B、罗马文化倾向于较功利,物质方面发展C、西方现代文明包罗万象D、西方现代文明只发展基督教文化正确答案: D2不属于欧洲伸进地中海的三个半岛的是()。
A、巴尔干半岛B、亚平宁半岛C、克里特半岛D、伊比利亚半岛正确答案: C3埃及第一法老王朝大约出现在()。
A、公元前1500年B、公元前2000年C、公元3100年D、约在公元前3100年正确答案: 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B、克里特文明晚于埃及文明C、希腊文明的第一个阶段不是克里特-迈锡尼文明D、克里特文明晚于两河流域文明正确答案: C5十九世纪下下半叶,德国的()考古发掘了克里特文明。
A、莱柯曼B、爱因斯坦C、黑格尔D、施里曼正确答案: D6哪一项不是西方文化的特点?()A、跳跃性B、动荡性C、两极的大跳跃D、平稳、以不变应万变正确答案: D7中世纪出现的基督教文化的特点是()。
A、物质主义B、为灵主义C、纵欲主义的D、关注人间、关注现世的快乐正确答案: B8西方文化发展的跳跃性和动荡性要大于中国。
()正确答案:√9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基督教文化。
()正确答案:×10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克里特文明。
()正确答案:√11克里特文明不受埃及文明影响。
()正确答案:×12西方文明发展的跳跃性和动荡性远远大于东方文明。
()正确答案:√1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是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14古代希腊是大希腊,环爱琴海周边的地区的都叫希腊文化区,它不仅仅限于今天的希腊半岛的一个民族国家。
()正确答案:√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二)1英国考古学家()发掘了1600块刻有克里特铭文的泥板。
A、达尔文B、温特利森C、伊文思D、荷马正确答案: C2最早的希腊人是()。
A、克里特本土人B、罗马人C、多利亚人D、阿卡亚人正确答案: D3对迈锡尼文明说法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概论”通识课试题及答案样卷一、名词解释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3分);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2分)。
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3分);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2分)。
阿维农之囚 A、公元1305-1377年,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从此开始了长达70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2分)。
B、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经历的一次奇耻大辱,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绝对权威开始发生动摇,民族国家开始崛起(3分)。
因信称义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2分);B、“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3分)。
弥赛亚运动“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文,希腊文译作基督,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领导犹太人进行反抗运动。
前三头同盟 A、前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2分);B、前三头同盟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骑士阶层开始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并且逐渐控制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3分)。
修道运动把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肉体欲望当作魔鬼的陷阱的观点,驱使许多向往崇高道德境界的基督徒隐遁到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去苦修,结果就导致了独身、贫穷、禁欲和修道运动的出现哥特式建筑A、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体现为哥特式教堂建筑(2分);B、哥特式建筑以纤巧诡异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种交织着痛苦与希望的宗教精神,充分展现了基督教的救赎理想(3分)。
神人同形同性 A、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多神教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自然宗教的朴素特征,使得希腊诸神具有十足的感性魅力(3分);B、同形是指诸神具有人的形体,同性是指诸神具有人的性情(2分)。
宗教宽容 A、16世纪宗教改革导致了宗教战争,到了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定以后,宗教宽容取代了宗教冲突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2分);B、宗教宽容构成了西方近代科学理性和民主政治生长的温床,宽容精神首先从宗教领域开始出现,继而发展为一般性的宽容,从而使科学和民主的成长成为可能(3分)。
修道运动修道的禁欲主义是起因于反对教会逐渐世俗化,在3,4世纪时兴起。
而更早的潜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一教会及罗马帝国前,因基督教的宽柔政策,所以教会水准偏低、基督徒素质不齐。
驱使许多向往崇高道德境界的基督徒隐遁到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去苦修。
他们把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肉体欲望当作魔鬼的陷阱,持守贫穷、圣洁、顺服的誓言,每天祈祷、工作,有些甚至向外传福音。
自然神论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
又称理神论。
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对未来的资产主义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宗教改革是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茨温利,甚或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等人,分割了新教与旧教。
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天职”观念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用修道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这就是他的天职。
在西方,天职观念将世俗职业看作神所安排的神圣使命,从而使世俗行为有了宗教意义。
二、论述题1、分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差异。
8A、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和谐之美,它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将一切矛盾的东西都融为一体,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尚未发展到对立的程度,因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原始的或童稚的美感(10分)。
B、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多有模仿,但是罗马文化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片面地推向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虽然罗马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极为贫乏(10分);C、基督教文化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从罗马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它的文化精神与罗马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即以一种唯灵主义和彼岸主义与罗马文化相对立。
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这种唯灵主义的理想并未能真正落实到教会实践中,其结果导致了基督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最终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15分);D、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可以看作是对希腊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片面发展,到了近代,西方文化才走向了一个历史的合题,即试图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将三种文化辩证地统一起来(5分)。
2、结合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的具体情况来说明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西方文化变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6A、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分别是德国的路德宗、英国的安立甘宗和瑞士的加尔文宗(5分);B、路德率先发起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格局。
路德通过“因信称义”思想倡导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把信仰变成了个人的事情(10分);C、安立甘宗的改革是由英国国王从上至下地进行的,它把国王的权力提升到罗马教会之上,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和立宪政治的发展,并且通过教产还俗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发展(10分);D、加尔文宗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天职”观念使得日常工作获得了一种宗教意义,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合理主义根据(10分);E、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的上述改革在思想、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改变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状态,客观上导致了西方社会的彻底更新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产生(5分)。
3、论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运动的实质及其对西方近代文化的不同影响。
2A、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发生于南部欧洲拉丁语世界、特别是意大利地区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主张恢复自然人性的尊严和感性享乐的权利,它的基本特点是用人性的东西来取代神性的东西,用世俗生活来取代基督教的天国理想。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一批专门研究“人文学”的学者和艺术家,这些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他们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表现手段,充分讴歌了人间生活和自然人性之美,揭露了罗马天主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腐败虚伪。
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15分)。
B、宗教改革是16世纪发生于北部欧洲即日耳曼语世界中的一场文化变革运动,它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虔诚质朴的德国基督教徒对罗马天主教会腐败虚伪行径的道德愤慨,也有北方日耳曼民族与南方拉丁民族之间由来已久的政治、经济矛盾。
宗教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纯洁信仰和重建道德,但是它同时也导致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世俗经济的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路德宗、安立甘宗和加尔文宗等三大主流教派(15分)。
C、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性的尊严,试图用感性的成份来充实基督教信仰,但是这场运动的结果却主要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其影响层面也仅限于感性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则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导致了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格局的分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世俗经济的发展,并且把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文化基础(10分)。
4、从基督教起源角度看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之间的关系。
1A、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的关系:犹太教为基督教提供了圣教历史、基本律法、一神教信仰和罪孽意识等东西,但是基督教也超越了犹太教狭隘的民族主义藩篱和律法主义限制,突出了唯灵主义、信仰主义和彼岸主义等特点(10分)。
B、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的关系: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奠定了重要的神学基础,使基督教摆脱了犹太教的直观性而成为一种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根基的神学体系,但是基督教却用神秘主义冲淡了希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成份,以神学取代了哲学(10分)。
C、基督教与罗马文化的关系: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苦难史,它以唯灵主义和理想主义来对抗罗马的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虽然基督教在313年以后获得了合法性,但是它与罗马文化之间始终处于格格不入的抵牾状态,这种矛盾甚至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和近代(10分)。
D、综合而言,基督教汇聚了多种文化的因素,它把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复杂地融为一体,并且表现出一种超越性的特点。
因此,基督教文化本身就是各种文化相交融的一个历史结果(10分)。
5.试从基督教道德的演变过程来说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2犹太教的一神教与罗马思想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这就为基督教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起初,罗马人严酷迫害基督教,强调博爱、平等、反抗压迫,故其势力不降反增,并最终成为罗马国教。
在罗马的推广下,基督教遍布欧洲,进而同政权相结合,十分强调本教的一统性,残酷的迫害异教异端。
随着罗马与君士坦丁堡两大基督教中心的不断斗争,到1054年欧洲的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派。
这一时期,基督教强调教会的神圣性和权力,基督教的衰落和腐败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