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 氧 硫 氮 磷 硅 硼

合集下载

p区元素概述与卤素解析

p区元素概述与卤素解析

第十二章
第二节 卤素
12-2-1 卤族元素通性 卤素,希腊文原义为成盐元素
ⅢA
2
B硼
3
Al 铝
4
Ga 镓
5
In 铟
6
Tl 铊
ⅣA C碳 Si 硅 Ge 锗 Sn 锡 Pb 铅
ⅤA
ⅥA
N氮
O氧
P磷
S硫
As 砷
Se 硒
Sb 锑
Te 碲
Bi 铋
Po
ⅦA F氟 Cl 氯 Br 溴 I碘 At 砹
0 He 氦 Ne 氖 Ar 氩 Kr 氪 Xe 氙 Rn 氡
12-2-2 卤族单质
氟(F2) 氯(Cl2) 溴(Br2) 碘(I2)
集聚状态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均为双分子 (∵具有稳定的8电子构型及较高的键能) 熔点/℃ -219.6 -101 –7.2 113.5
沸点/℃ -188 -34.6 58.76 184.3
1.物理性质
在周期表中,整族是双原子分子的只有卤素 熔、沸点升高
E (Fe3+/Fe2+)=0.779V
[1]与H2反应
2.化学性质
氧化性
1
2
F2 > Cl2 > Br2 > I2
X2 + e- → X-
X2 + H2 → 2HX
卤素 F2 Cl2 Br2 I2
反应条件
阴冷
常温 强光照射
常温 600C
高温
反应速率与程度 爆炸、放出大量热
缓慢 爆炸
不如氯 明显
缓慢
非金属元素还具有负氧化数
ⅢA
2
B硼
3
Al 铝
4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残留物为膨松状物大多为暗绿色少数呈暗褐色密度小如果加浓盐酸后者难溶可能与固体受热反应不均匀所致
实验十四、P区非金属元素(二) (氮族、硅、硼)
[实验目的]
1、 试验掌握不同氧化态N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 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 掌握硅酸盐、硼酸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实验内容]
铵盐的热分解 1 NH4Cl ==NH3 + HCl 色) (PH试纸由蓝→黄→红
2 (NH4) 2SO4 == NH3↑ + (NH4)HSO4 ↓ NH3 +H2SO4 3(NH4)2Cr2O7 ==Cr2O3+N2↑+4H2O 铵盐热分解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阴离子碱性越强, 该铵盐对热越不稳定。分解产物和阴离子对应的酸 的氧化性、挥发性有关,也和温度T有关。
在3中,分解剧烈,易取少量药品。残留物为膨 松状物,大多为暗绿色,少数呈暗褐色(密度 小),如果加浓盐酸,后者难溶,可能与固体受 热反应不均匀所致。 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H2SO4+2NaNO2==2HNO2+Na2SO4 最好二者同时冷却5min以上,倾倒时宜慢,有溢出 倾向,溶液显淡蓝色,试管底部有小部分溶液显 淡黄绿色。从冰水中取出会看到气泡较多并迅速 溢出,试管上部有红棕色气体。 2HNO2==NO2↑+NO↑+H2O
2、亚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2 NO2 -+2I-+4H+==2NO+I2+2H2O 没有硫酸酸化之前,无现象。滴加3M的硫酸, 立即发生反应。经试做,KI少量时,溶液由无色→ 橙红色(浅黄色、红棕色),并有大量无色气体放 出。KI量大时,溶液由无色→黑色浑浊↓,并有大 量无色气体放出。试管口也看不到红棕色气体,可 能是NO溢出太快,未被氧气氧化。引导学生检验 产物I2(△,或2%淀粉)。 ②5NO2-+2MnO4-+6H+==4NO3-+2Mn2++3H2O 现象:酸化后紫红色立即消失,并有较多无色气 泡溢出,应是HNO2分解产生的NO。

实验20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20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20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一、实验目的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

掌握H2O2的某些重要性质。

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二、实验前应思考的问题1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氯气时,试纸先呈蓝色,当在氯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时,蓝色褪去。

为什么?2 长久放置的硫化氢、硫化钠、亚硫酸钠水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情况?3 实验中硫代乙酰胺的作用是什么?三、实验用品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离心机、电炉、玻璃棒固体药品:二氧化锰、氯酸钾、过二硫酸钾液体药品:HCl(浓、2mol·L-1)、H2SO4(3mol·L-1、1mol·L-1)、HNO3(浓)、KI(0.2mol·L-1)、KBr(0.2mol·L-1)、KMnO4(0.2mol·L-1)、K2Cr2O7(0.5mol·L-1)、Na2S(0.2mol·L-1)、Na2S2O3 (0.2mol·L-1)、Na2SO3 (0.5mol·L-1)、CuSO4 (0.2mol·L-1)、MnSO4 (0.2mol·L-1,0.002 mol·L-1)、Pb(NO3)2 (0.2mol·L-1)、AgNO3 (0.2mol·L-1)、H2O2 (3%)、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乙醚、品红、硫代乙酰胺(0.1mol·L-1)材料:pH试纸、火柴四、实验内容1 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的还原性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和卤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查出有关的标准电极电势,说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和卤离子的还原性顺序。

2 卤素含氧酸盐的性质⑴次氯酸盐的氧化性取四支试管分别注入0.5mL的次氯酸钠溶液。

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是我们理解化学元素的基础,它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分类排列。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金属元素外,还存在着一类特殊的元素,即非金属元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元素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性。

一、氢 (H)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其原子核只含有一个质子。

氢的密度很低,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无毒的气体。

它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石油开采、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

此外,氢还是燃料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转化为电能,并且排放的是无害的水蒸气。

二、氮 (N)氮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元素,它占据了大气中的78%。

氮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不会直接支持燃烧。

氮广泛应用于肥料、火药、炸药、化肥等领域。

此外,氮还是生物体中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氧 (O)氧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八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工业、燃料等。

氧还是许多氧化反应和燃烧反应的重要参与者,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火焰。

四、碳 (C)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元素,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碳的存在形式包括钻石、石墨和无机碳酸盐等。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是生命的构成要素。

我们广泛接触到的有机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等都是由碳构成的。

五、硫 (S)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六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着丰富的硫化物。

硫具有黄色,气味刺激的特征,不溶于水。

硫广泛用于药物、化肥、制草剂等领域。

此外,硫还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工业原料,用于生产硫酸等化学品。

六、磷 (P)磷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

磷是一种黄色固体,具有高反应活性。

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

磷是肥料生产中的重要成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七、氯 (Cl)氯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七元素,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表

非金属元素活动性顺序表

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一‎大类,在所‎有的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2种‎。

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属于p区。

‎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砷、硒‎、溴、碲、‎碘、砹、氦‎、氖、氩、‎氪、氙、氡‎。

[1]8‎0%的非金‎属元素在现‎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降‎低,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例如: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P‎>Si。

‎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明显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例如:第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H <‎L i<Na‎<K<Rb‎<Cs,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F>‎C l>Br‎>I。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作出简‎明的结论:‎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下方,‎元素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金‎属是Cs;‎越向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属越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例如‎:金属性K‎>Na>M‎g,非金属‎性O>S>‎P。

‎二、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化学反‎应3中的表‎现的关系‎一般说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对‎于的碱的碱‎性也越强。

‎例如:金属‎性Na>M‎g>Al,‎常温时单质‎N a与水能‎剧烈反应,‎单质Mg与‎水能缓慢地‎进行反应,‎而单质Al‎与水在常温‎时很难进行‎反应,它们‎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N‎a OH>M‎g(OH)‎2>Al(‎O H)3。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3学时)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3学时)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3学时)
卤素是无机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由海德兰(Heldelberg)系统中的17种元素构成,
这些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氙(Xe)。

在常温常压下,它
们分别以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式存在。

除了碘外,卤素之间互相极其易溶,但已知性质
又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卤素具有高的电负性,它们能够通过组装到多种特定的构型中形成电离软下化合物,如盐和硫酸盐。

因此,它们不仅可以提供对多种非金属元素的易溶性,还可以提供其
他种类的化学反应。

卤素最初发现于18月,由爱因斯坦(Einstein)等人发现,被称为“阿里斯王子”(Prince Albert)。

在20世纪开始以来,卤素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放射性元素
提取等领域,包括催化芳烃反应、用合成药物等。

此外,卤素还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与其他物质(如氧、硫等元素)结合时,能够
丰富和改善空气质量。

例如,氯可以与水混合形成消毒剂,用于净化水;溴可以与水混合
形成净化剂,可用于净化工厂污水、污泥等;硫也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用于降低空气污染。

由于其许多特性,卤素对当今社会至关重要,它给改善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带来巨大
的贡献。

因此,在未来,卤素将继续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并将一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
元素。

实验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 P 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一、实验目的1、学习氯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制备方法。

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

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2、掌握H2O2 的某些重要性质。

3、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4、掌握气体发生的方法和仪器的安装。

二、实验用品仪器:铁架台、石棉网、蒸馏烧瓶、分液漏斗、烧杯、大试管、滴管、试管、表面皿、 离心机、酒精灯、锥形瓶、温度计。

固体药品:二氧化锰、过二硫酸钾。

液体药品:HCl(浓、6mol/L、2mol/L)、H2SO4(浓、3mol/L、1mol/L)、HNO3(浓)、 NaOH(2mol/L)、 KOH(30%)、KI(0.2mol/L)、KBr(0.2mol/L)、 K2Cr2O7(0.5mol/L)、 KMnO4(0.2mol/L) 、 Na2S(0.2mol/L) 、 Na2S2O3(0.2mol/L) 、 Na2SO3(0.5mol/L) 、 CuSO4(0.2mol/L)、 MnSO4(0.2mol/L、 0.002mol/L)、 Pb(NO3)2(0.2mol/L)、 AgNO3(0.2mol/L)、 H2O2(3%)、氯水、溴水、碘水、CCl4、乙醚、品红、硫代乙酰胺(0.1mol/L)。

材料:玻璃管、橡皮管、棉花、冰、pH试纸、滤纸。

三、实验内容:(一)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分液漏斗装有30mL浓盐酸; A管装15mL30%的KOH, 蒸馏烧瓶内装15g二氧化锰,并置入70~80℃的热水浴中; B管装有15mL2mol/LNaOH, 置入冰水浴中; C管装15mL 水;D装2mol/LNaOH溶液(目的吸收多余的氯气),并在瓶口覆盖用硫代硫酸钠溶液 浸过的棉花(目的除氯气)。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2H2O3Cl2 + 6KOH(热) === 5KCl + KClO3 +3H2O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Cl2 + H2O === HCl + HClO注意:(1)装置的气密性;(2)滴盐酸要缓慢而均匀;(3)A 管溶液由黄变无色 时,停止加热氯气发生装置,反应停止往蒸馏烧瓶中加入大量水;(4)冷却 A管溶液, 析出氯酸钾晶体,倾析法倾去溶液,晶体置入表面皿,滤纸吸干;(5)注意观察各管 实验现象,做好记录;(6)注意通风。

P区元素性质小结

P区元素性质小结

He
Ne、Ar、 Kr、 Xe
卤素及氢
N=7 ,8-N=1,所以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这一点也许出乎意料: 碘还能形成线性的I3 , 进而生成负一价多碘离子 [(I2)n(I )]。含有这种多碘 离子的固体有导电性,导 电机理可能是电子或空穴 沿多碘离子链跳移,也可 能是I 在多碘离子链上以 接力方式传递:
p区元素性质小结
非金属元素数量虽不多(22种,基本 都在p区),但所涉及的面却很广。 p 区元素性质小结主要是对非金属元素 的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含氧酸盐的 结构和性质、以及p区元素的某些特殊 性进行小结。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
蓝框内是p区元素(30种) 折线上方是非金属(22种)

13 IIIa
气体整个一列都是非金属元素,其余非
金属元素很有规律地占据了右上角区域。
一、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8-N法则)
非金属原子相互以共价单键结合时,周围
通常会配置 8-N个原子,非金属间化合物配位
也是如此。N 是元素的族数(按罗马数字编号系
统),这就是格里姆-索末菲法则,即8-N 法则。
稀有气体
N=8 ,8-N=0,所以, 分子是单原子分子。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下:
O、S、 Se、 Te
氧族元素N=6,8-N=2。但O2有些特殊,每个O 只与一个原子配位形成双原子分子,因为O2中 化学键并非单键,8-N法则不适用:
臭氧O3中有34,
中心O为二配位,
两端的O则不然:
氧族其余元素符合8-N法则。尽管元素可能 有各种同素异构体,但每种原子的成键方式、配 位情况、键长、键角等数据基本保持一致或有限 的几种情况。这是非金属元素化学的又一特征:
石墨结构(红、灰色球均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 氧 硫 氮 磷 硅 硼一、实验目的1.掌握卤素离子及S2-的还原性;2.掌握氯和氮的含氧酸、含氧酸盐的氧化性、热稳定性;3.掌握H2O2的氧化还原性和不同价态硫的化合物的性质;4.掌握磷酸盐的重要性质;5.掌握硅酸、硼酸的重要性质。

二、实验原理卤素(氟、氯、溴、碘)、氧、硫、氮、磷、硅、硼均为P区非金属元素。

卤素单质都是强氧化剂,其氧化性顺序为F2 > Cl2 > Br2 > I2;而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恰好相反,为F-< Cl-< Br-< I-。

相关标准电极电位如下: 电对F2/F-Cl2/Cl-Br2/Br-I2/I-E°/V 2.87 1.36 1.065 0.535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和X-1的还原性请同时参考“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实验。

氧的性质活波,形成为数众多的化合物,它们是元素化学的重点。

过氧化氢是经常使用的氧化剂,其水溶液比较稳定,但光、热、金属离子的存在或者增加溶液的碱性都可以加速其分解。

除具有氧化性外,过氧化氢又有还原性。

把过氧化氢加入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中得到一种美丽的蓝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可以被乙醚萃取而得到稳定。

蓝色化合物为过氧化铬Cr(O2)2O,可以与溶液中的过量的过氧化氢反应而被分解。

2Cr(η2-O2)2O + 7H2O2+ 6H+= 2Cr3+ + 7O2 + 10H2O硫单质表现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磷单质则基本表现为还原性。

由于S2-具有较大的变形性,所以和多种金属离子生成颜色不同,溶解度不同的金属硫化物。

例如,Na2S可溶于水;ZnS(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CdS(黄色)不溶于稀盐酸,易溶于较浓盐酸;CuS(黑色)不溶于盐酸,可溶于硝酸;HgS (黑色)不溶于硝酸,可溶于王水。

依据金属硫化物溶解度和颜色的不同,可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在含氧酸和含氧酸盐中,卤素(氟除外)和氮的含氧酸及其盐都具有相当强的氧化性和热不稳定性,因而许多氯酸盐、次氯酸盐、亚硝酸盐都是常用的氧化剂.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较硫、氮、磷更易于进行,这是卤素的一个重要性质。

将氯气通入冷的碱溶液中生成次氯酸盐;通入热的碱溶液中则生成氯酸盐:Cl2 + OH-= Cl-+ ClO-+ H2O3Cl2 + 6OH-= 5Cl-+ ClO3-+ 3H2O卤素和氮的含氧酸盐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较低氧化态比较高氧化态的氧化性较强。

例如,亚硝酸盐的氧化性比硝酸盐的氧化性强,次氯酸盐的氧化性比氯酸盐的氧化性强。

次氯酸盐在碱性溶液中就是强氧化剂,而氯酸盐在酸性溶液中才能表现出明显的氧化性。

8KClO3 + 24HCl(浓) = 9Cl2 + 8KCl + 6ClO2(黄) + 12H2O 这些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性与它们对热不稳定性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亚硝酸只有在较低温度下才能存在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的热稳定性都较差,加热易分解放出氧。

和卤素、氮的含氧酸及其盐不同,硫的含氧酸中只有浓硫酸才具有强氧化性。

过硫酸及其盐有强的氧化性,但其原因是分子中的过氧健所至。

在Ag+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过二硫酸盐可将Mn2+氧化成MnO4-离子。

2Mn2+ + 5S2O82-+ 8H2O = 2MnO4-+ 10SO42-+ 16H+硫的其它含氧酸及其盐中,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都是常用的还原剂。

例如Na2S2O3能将I2还原为I-,而本身被氧化为连四硫酸钠。

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中间氧化态的含氧酸及其盐,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这要看与之相反应的还原剂或氧化剂的相对强弱。

例如,NaNO2既可作氧化剂将I-氧化成I2,又可作还原剂被MnO4-所氧化;Na2S2O3虽为常用的还原剂,但又可将更强的还原剂H2S氧化而生成S。

磷的含氧酸及其盐不具有明显的氧化性。

正磷酸中等强度的酸性。

磷的氧酸盐种类较多,较常用到的有磷酸盐、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不同磷酸盐表现不同的性质(参见表7-3-1)。

表7-3-1 磷酸盐的性质磷酸盐 PO43-P2O74-PO3-AgNO3Ag3PO4↓淡黄色 Ag4P2O7↓白色 AgPO3↓白色胶状蛋白溶液 不变化 不变化 凝固硅酸是一种几乎不溶于水的二元弱酸,容易发生缩合作用。

所以,硅酸从水溶液中析出时一般呈凝胶状,经过烘干脱水得到干燥剂硅胶。

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硅(IV)物质是硅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俗称水玻璃。

大多数硅酸盐均不溶于水。

硼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其离解反应如下:B(OH)3 + H2O = H+ + B(OH)4-硼酸与其他Lewis碱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

例如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与硼酸反应可以生成稳定的配离子[B(OCH2CH(O)CH2OH)2]-,使其水溶液呈现强酸的性质。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硼酸和醇可以生成挥发性的硼酸酯。

硼酸酯的蒸汽在燃烧时具有特征的绿色火焰,以此可以鉴定硼酸根。

三、仪嚣与药品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烧杯、酒精灯、点滴板、离心机。

液体试剂:以下括号中的数字是浓度值,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为mol·L-1。

HCl(6)、HNO3(2、浓)、H2SO4(1、3)、硫代乙酰胺 (0.1)、H3PO4(0.1)、HAc (2)、NaOH(2)、Na2CO3(0.5)、KI(0.1, 0.2)、KMnO4(0.01、0.2)、K2Cr2O7(0.5)、Na2SO3(0.1)、Na2S2O3(0.1)、NaNO2(0.1、1)、20%Na2Si O3、Pb(NO3)2(0.2)、Na3PO4(0.1);NaH2PO4(0.1)、Na2HPO4(0.1)、NaPO3(0.2)、K4P2O7(0.1)、AgNO3 (0.1)、MnSO4(0.002)、BaCl2(0.1)、3%H2O2(1%)、CCl4、氯水、碘水、乙醚、95%乙醇、品红溶液、鸡蛋白溶液固体试剂:KNO3、K2S2O8、KClO3、MnO2、硼酸,硫黄粉。

其它:pH试纸、醋酸铅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四、实验内容1.卤素、氮的含氧酸及含氧酸盐的性质(1) 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往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氯水,逐滴加入2mol·L-1NaOH至溶液呈碱性为止 (用pH试纸检验)。

将所得溶液分成三份,分别与浓盐酸、碘化钾溶液、品红溶液作用,并设法证明气体产物,记录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反应式。

(2) 氯酸钾的氧化性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KClO3晶体进行下列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浓盐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颜色(如反应不明显,可微热);在另外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使KClO3溶解,然后加入l mL0.1mol·L-1KI 溶液和0.5mL CCl4,振摇试管,观察水层和CCl4层颜色有何变化,再在试管中加入2 mL3mol·L-1H2SO4,振摇试管,观察有何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比较次氯酸盐与氯酸盐的性质,可得出什么结论?试用标准电极电势解释之。

(3) 亚硝酸盐的氧化还原性分别试验0.1mol·L-1NaNO2溶液在酸性介质中与0.01mol·L-1KMnO4,0.1 mol·L-1KI溶液的反应。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式。

(4) 硝酸的氧化性在少许硫粉中加入l mL浓硝酸,水浴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几滴清液,检查有无SO42-。

写出反应式。

2.H2O2的性质(1)H2O2的分解和氧化还原性用3%H2O2、0.2 mol·L-1 Pb(NO3) 2、 0.2 mol·L-1 KMnO4、0.1 mol/L 硫代乙酰胺、3 mol·L-1H2SO4、0.2 mol·L-1 KI、MnO2(s)设计一组实验,验证H2O2的分解和氧化还原性。

(2)H2O2的鉴定反应在试管中加入2mL 3%H2O2溶液、0.5mL乙醚、1mL1 mol·L-1 H2SO4和3-4滴0.5 mol·L-1的K2Cr2O7溶液,振荡试管,观察溶液和乙醚层的颜色有何变化。

3.硫的含氧酸盐的性质(1) 硫代硫酸钠的性质用氯水、碘水、0.1 mol·L-1Na2S2O3、3mol·L-1H2SO4、0.1 mol·L-1AgNO3设计实验说明:Na2S2O3在酸中的不稳定性;Na2S2O3的还原性,以及氧化剂强弱对Na2S2O3氧化产物的影响;Na2S2O3的配位性。

由以上实验总结硫代硫酸盐的性质,写出反应式。

(2) 过二硫酸盐的氧化性往试管中加入5mL l mol·L-1H2SO45mL蒸馏水和4滴0.002mo1·L-1MnSO4溶液,加一滴0.1mo1·L-1AgNO3溶液和少量K2S2O8固体,微热之,观察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写出反应式。

根据以上实验试总结P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有何规律。

4.硝酸盐的不稳定性。

在干燥的小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KNO3,加热熔化,使其分解,设法检验气体产物。

写出反应式。

5.磷酸盐的性质(1) 正磷酸各种钠盐的酸碱性分别检验0.1mo1·L-1Na3PO4、NaH2PO4、Na2HPO4溶液的酸碱性。

(2)PO43-、P2O74-、PO3-的性质分别往0.1mo1·L-1H3PO4(用0.5mo1·L-1Na2CO3溶液调至微酸性),0.1 mo1·L-1K4P2O7和0.2mo1·L-1NaPO3溶液中加入0.1mo1·L-1AgNO3溶液,有何现象发生? 试验沉淀与2mo1·L-1HNO3溶液的作用。

在H3PO4、K4P2O7、NaPO3溶液中各加入2 mo1·L-1HAc和1%鸡蛋白水溶液,有何现象发生?(3) 磷酸的配位性取0.5 mL 0.1mo1·L-1CuS O4溶液,滴加0.1mo1·L-1K4P2O7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写出反应式。

7. 硅酸和硅酸盐(1) 硅酸水凝胶的形成取2 mL 20%Na2Si O3溶液,微沸后,滴加6 mo1·L-1HCl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式。

(2) 硅酸盐的水解取1 mL 20%Na2Si O3溶液,加入2 mL饱和NH4Cl溶液,有何现象?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气体(必要时可加热),写出反应式。

8. 硼酸的性质与鉴定反应(1) 硼酸的性质取少量硼酸晶体,加入一些水加热溶解,应用pH试纸测定pH,然后向溶液中加入几地甘油,振摇,再测定pH,解释酸度变化的原因。

(2) 硼酸的鉴定反应在干燥的蒸发皿中,放入少量硼酸晶体,加入95%的乙醇和几滴浓硫酸,搅拌后用明火点燃,火焰呈何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