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
柞水县互助资金试点情况的调查报告

柞水县互助资金试点情况的调查报告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中部,既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革命老区县。
全县辖16个乡镇,120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8万人。
2008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0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
柞水自确定为全省“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县以来,按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管理规定,在全县民风淳朴、资源优越、有产业依托、村民发展愿望强烈的贫困村中,通过竞争演讲的形式,经反复筛选,2008年确定了营盘镇朱家湾村、乾佑镇马房子村、石瓮镇东甘沟村、柴庄乡枣树坪村、红岩寺镇掌上村、田口村、瓦房口乡街垣村、九间房乡中庙村、蔡玉窑镇银碗村、马房湾村等10个村进行试点。
试点村共有2423户9573人,有贫困人口3912人,其中低收入人口3034人,绝对贫困人口878人,2007年人均纯收入1590元(全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34元),2008年人均纯收入为2350元。
2009年确定了营盘镇秦丰村、下梁镇明星村、老庵寺村、小岭镇常湾村、杏坪镇中台村、铁炉村、柴庄乡银川村、红岩寺镇立王沟村、瓦房口乡磨沟村、马家台乡金狮村、九间房乡农林村、老庙村等12个村进行试点,项目覆盖3768户13693人,其中贫困人口4381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60元。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农户积极性高,借款操作规范,资金运行良好,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带来了福音,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截止9月30日,全县22个试点村共投入财政扶贫互助资金306万元,吸收入会农户1360户,入股资金77.9万元,协会资金共计达到383.9万元,其中向贫困户赠股68户3.45万元。
全县共组建互助联保小组46个,累计发放扶贫互助资金252户90.5万元,其中贫困户借款175户67.1万元,主要投向畜禽养殖、农家乐、豆制品加工、贩运等产业。
一、试点工作主要作法在贫困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他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访问了多个地区的农村合作社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
1. 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合作社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
2.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
农村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农村合作社也成为了政府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扶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农村合作社组织结构不够健全、经营理念滞后、服务范围有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引导其更好地服务于
农民,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农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农民增收、农业结构优化、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政府应继续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互助资金运行情况及自查整改报告

互助资金运行情况及自查整改报告健旺村互助社自运行以来,基本能按照四川省贫困村互助资金操作指南进行操作,也为村民,特别是低收户提供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村民不同程度增加了收入,互助社自身也得到了壮大。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按照操作指南进行对比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自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作汇报。
一、农户退社现象严重在当初入社时,农户入社积极性较高,经过几年的运行,一部分村民认为占用费率过高,与当地其他金融部门相比有一定差距自认为不划算。
还有一部分村民自身就不缺资金,把股金投到互助社,又没有分红及利息,没有经济效益,因此就要求退社。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理事会认真进行分析,找到了原因。
决定找到其中的骨干分子,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由他们去给那些正在想退社的社员做工作,其效果一定会好些。
二是抓住村社干部及部分入社党员,要求他们以全村的利益为重,站稳立场真正起到带头作用。
二、出现整借整还与操作指南不相符经过我们自查,从20XX年互助社营业以来,共发生整借整还100笔,涉及金额505100元。
整借整还中还未还款19笔,金额68500元其中三笔为逾期未还,金额6000元)在借款的过程中,产生整借整还的原因:有部分村民觉得借到资金第三个月就开始还部分本金和利息,认为借款搞种植业或者是养殖业,从时间上算,根本还没有结果或出栏,还不起钱。
另外一些用于资金周转的农户认为每月来还款结息太麻烦。
当时理事会就根据这些现实情况,认为资金库存大也是不符合的,觉得借出比库存要好些,只要拿准借款对象就可以实施。
经过自查,我们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不管什么原因和目的,只要与指南不相符的,都不可以操作。
认真对待每笔借款、严格纪律、维持好操作指南的可行性和合法性,确保互助社资金安全。
三、逾期借款性质严重互助社运行以来,我们都严格审查、检查,认真核对。
可还是出现了三笔总数量为七千元的逾期借款,其中一笔是农户借款后,户主得疾病而病故,另外两笔是借款搞养殖,结果牲畜死亡,无法按期归还。
甘肃省平凉市农村扶贫资金互助组织情况调查

为 目标 , 以创新扶贫机 制为抓手 , 坚持 民政局 已注册 , 但还没有明确的管理部 续 。宽松 的条件总是伴 随着高风 险 , 加
“ 民主 、 捷 、 额 、 期 、 效 、 动 发 门 , 便 小 短 高 滚 请省办统一协渊 。j是 目前村级发 之贫 困家庭的经济 基础十分脆 弱 , 天 展” 的资 金 营 运 方 式 , 极 扶 持 和 指 导 展互助 资金 协会工作 量大 ,前期 宣传 灾人 祸返 贫 , 积 必然会 导致部分借款存在 各 村 成 立 了村 级发 展 互 助 资 金 协 会 。 至 费 、 动 费 高 , 作 经 费 紧张 , 约 了工 不 能按 时 回 收 的风 险 。 启 T 制 四是 优 质 高 效 服
21 0 0年 上 半 年 ,4个 互 助 协 会 发 展 会 作 的深 入 细 致 的开 展 。 3 四是 互 助 资 金 总 务 与服 务 成 本 支 出 的矛 盾 。试 点 证 明 ,
员 l l ,互 助 资 金 总 量 达 到 349 量较 小 , 4人 8 6. 导致借 款盖覆 面较小 , 能充 要 确保互助 资金为农 户提供 优质 高效 不
万元。累计借款 1 9 人 ( )发放借 分 满 足 广 大 贫 困群 众 发 展 生 产 , 加 收 的服 务 , 少有 三项 管 理 支 出 是必 不 可 1 次 , 2 增 至
农 前 开 款 1 9 2万 元 , 占 互 助 资 金 总 额 的 入 的需 求 。五 是 财 政 扶 持 资 金 偏 小 , 少 的 : 期 启 动 费 用 ; 户 行 的 服 务 费 9. 3 管 5 . , 益 人 口 70 9人 。 助 资 金 的 户 入 股 资 金 有 限 ,滚 动 发 展 规 模 不 大 。 用 ; 理人 员 的补 助 。在 没 有 产 生 收益 46 受 % 9 互 发 放 , 贫 困 乡村 群 众 开发 产 业 、 展 省上确定每个 试点村 , 为 发 财政扶持 资金 为 之前 , 为了保证 工作 正常开 展 , 为农 户 0万 农 股 0 不能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 生产 、 改善基础条件提供 了及 时便捷 的 l 元 , 户 最 多 入 1 5 0元 , 应适 当预算开办经
最新整理关于互助资金协会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互助资金协会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
关于互助资金协会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扶贫办:
根据县扶贫办会议安排,我们xxx镇主管领导带队,抽调扶贫、财政、果业专干对xxx村的互助资金协会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度规范。
协会机构健全,人员符合章程要求。
章程制度及管理人员职责已上墙,有办公场所,有法人登记证、法人代码证、开户许可证。
二、资料完备,进展顺利。
政策宣传到位,群众知晓率85%,会员入会资料完备,会员证发放到位,会议培训记录全面。
会员有联保小组,有联保协议,会员借款申请表、借款合同齐全,审批资料完备。
有借款花名册,报表按时填写,并能向会员和村民定期公开。
三、工作细致,管理严格。
财务帐表、会计科目设置规范、完备,协会印章、印鉴齐全,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
协会所有资料档案齐全,存放、装订规范整齐。
协会的资金风险得到很好的控制。
四、存在的问题
xxx村互助资金协会的办公场所在干部家里,没有在村委会;协会的入户率只有51%。
五、解决的办法
抓紧时间建设阵地,力争年内在两委会阵地内设立专门的互助资金办公
室,进一步宣传互助资金协会的有关政策,吸收会员,于6月15日前确保群众入会率达到85%以上。
特此报告。
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模式调研情况

四、主要模式
❖ 资金来源 政府资助+互助金 政府资助+农户入股 政府资助+农户入股+储蓄 政府资助+农户入股+金融机构借款
❖ 法人地位 民政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工商注册合作社 没有取得法人地位
❖ 45个互助资金试点村仅占全省1011个贫困村的 4.45%,到2009年末,45个村互助资金总额达 2719.7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00万元),参 与农户5435户,其中低收入贫困户2812户,占 51.7%,累计发放借款3746.04万元。
❖ 江西省从2006年开始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 点工作,到2009年末,全省共在19个重点县125 个重点村开展试点工作。
道德风险随资金额度的增大显著增加 没有解决大额拖欠的有效手段(法律和经济手段) 拖欠的传染性比机构性贷款大很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迅速瘫痪 出现风险缺乏化解能力(单个互助资金非常脆弱) 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低
❖互助资金真正能做好的是为得不到机构性信贷服务的农户(中低 收入农户)提供不断循环的小额的资金需求
❖ 2010年“互助资金”项目第一批300个试点村任务 和7500万元资金计划已下达,使得全区参与互助 资金试点的贫困村达728个,资金总量达2.85亿 元。
❖ 目前,互助资金已覆盖全区1404个贫困村的 51.9%,并计划在明年实现全覆盖。
❖ 江苏互助资金从2007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底共 在7个县、40个贫困村中开展,除沭阳县财政另 外安排5个试点村外,试点村均为国务院扶贫办、 财政部安排的。
市扶贫办关于某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扶贫办关于某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市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从XX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五年,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引进试验,有哪些成绩和好的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巩固提高,笔者根据市扶贫办工作安排,于XX年8月下旬在吉县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吉县地处我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黄河中游东岸,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总面积1777 平方公里。
全县辖3 镇5 乡79 个行政村567 个自然村,总人口1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
是山区农业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和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
苹果生产专业合作社众多,产业化经营颇具规模。
该县于XX年正式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现在全县试点行政村已经发展到25个,资金总额达到483.37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34.5万元,社会捐赠5万元,农户缴纳互助金27.61万元。
1235户农户加入互助资金,受益人口5226人。
累计1742人次借款857.64万元,其中贫困户借款653.59万元,累计还款521.33万元,资金回收率达99%以上。
扶持农户发展果园4380亩、笼养鸡1.6万只、养猪960头、养牛166头、种植土豆1200亩,发展个体经商和运输98户,实现农民增收168.23万元,借款户人均增收960元。
全县25个试点行政村涌现出大量典型案例。
例如:吉昌镇大田窝村果农贾续安全家6口人,妻子常年有病,生活困难。
过去因资金短缺投资不足,果园管理差、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收入一般。
XX年借款5000元,养殖肉猪20头,并将猪粪投入果园,形成以猪带果、以猪养园的生态循环模式,果园效益大幅增加。
年底仅果园一项收入达3.5万元,快速摆脱贫困。
屯里镇庄子村村民张心红全家3口人,XX年春播时资金困难买不起化肥,申请借款XX元应急。
因为没有延误农时,秋后收成可观,玉米总产8000余斤,谷子XX余斤,粮食较上年增产20%以上,增收XX余元,人均纯收入700元。
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整改情况调查报告

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整改情况调查报告镇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自运行以来,基本能按照《县村级互助资金规范运行管理培训资料》*作,也为村民,特别是低收户提供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村民不同程度增加了收入,互助资金协会自身也得到了壮大。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认真地自查,按照培训资料进行对比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自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作汇报:一、互助资金协会总体情况我镇有13个行政村,常住农户2894户。
项目村主要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了13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
项目村入会农户为674户,共组建互助小组54个。
现已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3个。
全镇互助资金协会均在村委会设立固定办公场所,有桌、椅、柜简易办公设备。
互助社章程、各项制度和人员分工岗位职责明确上墙。
档案专人保管资料基本齐全。
二、互助资金运行情况全镇13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共吸纳互助金312万元(每村2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73万元(每村21万元),入会会员缴纳互助金39万元。
截止2017年6月底,全镇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累计发放借款230万元,其中,2017年发放借款12万元。
经查,我镇村级互助资金协会严格按照互助协会成员推荐,理事会集体考查项目研究确定,落实责任人完善担保措施报镇*,全部实行打卡发放,未存在违规行为。
无人情贷、关系贷、借富不借贫现象、无1万元以上大额借款。
无逾期借款情况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和镇*的全程监督下,各村村级扶贫互助基金协会整体发展运行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会员借款相互联保。
村协会借款联保手续不规范,存在借款人员既是借款人,也是担保人的问题。
二是协会资料不全,账务设置与记载不规范。
村协会均不同程度存在协会资料和借款资料不全,会计账务不健全、科目设置不规范、记账不及时的问题。
四、整改措施1、针对会员借款相互联保问题,我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互助资金协会借款人员不能既是借款人,也是担保人,借款人比较有协会其他非借款成员担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报告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六个一号文件都无一例外地阐述了“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的相关政策,。
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本文对省市和省市、市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情况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兴起以及苏浙地区的试点情况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在农村信用社逐渐异化、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以及农业银行商业化并逐渐疏远“三农”的背景下,农民为解决农村“微型融资”严重不足而自发创建,并逐步得到党和国家政策支持和确认的社区互助性“微型金融服务组织”。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贫困地区先行开展发育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
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7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紧接着2月4日又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以下简称《示范章程》),并确定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开展试点。
3月8日,按照新规则正式注册的吉林梨树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业。
这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同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抓紧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
”这两份中央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由农民自发阶段进入到政府推动阶段。
随后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监发〔〕13号以下简称《意见》)。
截至7月底,省已有6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其主体形式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信用合作。
同期,地区有农民资金互助社107家,包括三种类型:其一,主体形式是在乡镇范围内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正在试点的有90家,共吸收农民社员万户,吸纳社员股金及互助金亿元,投放互助金余额亿元;其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信用合作,目前已发展12家;其三,在贫困地区,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由财政扶持性融资15万元,村经济合作社再按照1∶1或者1∶2配套,组建资金互助社,目前,此类互助合作社在滨海县已建成5家。
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基本类型及典型案例苏浙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基本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依托合作社组建的资金互助社,其主体形式是在专业合作社内部组建资金互助社,另外一种方式是在贫困地区,依托村级集体合作经济组织,由政府扶持性融资而组建的资金互助社;二是不依托合作社,在乡镇或行政村范围内组建的农村社区性资金互助社。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组建的资金互助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的资金互助社中,含“1+1”(在一个专业合作社内,由核心成员作为发起股东成立资金互助社),“1+2”(在一个专业合作社内,根据社员出资额,形成不同圈层的合作金融机制,如组建资金互助社,另外组建风险救助基金)模式,以及合作社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之间形成以赊销赊购为纽带的融资互助机制。
从试点情况看,农民合作社内部发展的资金互助社,目前大多尚未登记注册,还不具备合法地位或法人资格,运行和管理都比较困难。
案例1:“1+1”模式:市婺雅花木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婺雅花木专业合作社由8户花木种植大户发起,于2月28日经婺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
社员发展到230户,合作社四次到工商局重新登记注册,注册资金为万元。
目前,该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35户,人口1100人,种植面积8000余亩,示范基地三处,面积130亩,品种60多种,现有花木估价约8233万元。
三年多来,该社相继被评为市先进专业合作社,省林业示范专业合作社。
9月,在市农业局支持下,该专业合作社开始筹建资金互助社。
资金互助社采取股份制:按照该资金互助社章程的规定,凡是本合作社社员,均可自愿加入资金互助社,每个社员入股金额起点为1000元;合作社内的小企业社员可以自愿入股加入资金互助社,入股金额起点为2万元。
单个农民社员或单个农村小企业社员入股金额不得超过本社股金的10%。
社员持有的股金和积累可以转让、继承和赠予(限于本合作社内),但是理事长、监事和经理持有股金和积累在任职期限内不得转让。
为保证资金互助社的资金稳定,社员退股必须同时满足本社当年盈利、退股后本社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等多个条件。
该专业合作社有43名社员自愿参加资金互助2页社,共吸收基础股金48万元,加上该专业合作社集体股东的20万元,共计基础股68万元,另外,向合作社社员吸收存款余额76万元。
累计向本社社员贷出互助金118万元,主要用于扩大苗木种植、承包绿化工程、营销流动资金等项目。
调查当日,该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库存现金27万元。
案例2:“1+2”模式:瑞安市梅屿蔬菜合作社的风险救助和资金互助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是跨乡镇的专业合作社,4月成立,1月1日施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后重新注册登记,注册资金30万元。
600余户社员分布在7个乡镇42个行政村,主要种植番茄,面积2850亩。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先后被评为省示范先进专业合作社、市示范性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该社建有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
该社设有两种互助资金:一,风险救助基金。
基金会由本合作社社员自愿入股参与,参与成员按照蔬菜种植面积,每亩每年出资30元方能享受救助资格。
目前共筹集基金15万元,其构成是:合作社成员出资12万,农业局拨款1万元,慈善会出资2万元。
风险救助金存入信用社慈善会账户。
设立风险救助金目的在于稳定合作社成员,主要是对合作社成员在蔬菜生产中遭受自然灾害后的救助、风险补偿,以及业务担保。
二,资金互助社。
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于6月27号召开动员大会,开始筹建资金互助社。
截止调查当日,该资金互助社已筹集资金70万元,主要来源于以下途径:一是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向农业银行融资贷款33万,以合作社集体股东名义入股资金互助社;另由合作社法人担保,各社员可贷5万元,其中3万元作为社员入股金或作他用,剩余的2万元作为集体入股;二是合作社65户核心成员入股11万元(65户每户固定股600元,计万元,核心成员共种植150亩蔬菜,每亩出资500元,计万元);三是非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资金互助社筹资26万元。
社员入股最多不超过总股份的20%,最少200元/股。
社员贷款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股金的社员贷款,根据贷款金额的不同,需要3人-5人联保,期限为一年;另一种是有股金的社员贷款,以股金担保,按股金1∶1贷款,也可借用别人的股金抵押(即内部股金可以互相抵押)。
目前,资金互助社已贷出6万元,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案例3:以“赊销赊购”为纽带的融资活动:苍南县太昌养蜂专业合作社苍南县太昌养蜂专业合作社成立于,目前合作社成员270户,调查报告。
养蜂业季节性强,成本投入集中在年底,一般的养蜂户每年总投入约需15万元左右。
这么大的投入,特别需要合作社的融资服务。
一般而言,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和核心成员,都在专业农产品的经销上占据优势,并以此为纽带连接专业户,因此具备向成员提供融资服务的条件。
其办法是:合作社领头人及核心成员一次向蜂农出借资金2万-3万元的无息借贷,同时取得向借款人赊购蜂蜜产品的权利;蜂农承诺来年向出资人赊销蜂蜜产品而取得融资资格;蜂蜜产品最终销售后,翌年底,出资人和借贷人再进行资金结算,补齐余缺。
(二)在乡(镇)或行政村范围内组建的农村社区性资金互助社不依托合作社,而以乡(镇)或行政村地域范围为边界,以“进入自愿、退出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民担风险”为原则组建资金互助社。
市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采取这种形式,比如建湖县冈西镇农民资金互助社、阜宁县新沟镇丰庆农民资金互助社、东台市三仓镇农民资金互助社。
这种资金互助社以乡镇或者行政村为单元,10名以上发起人发起,由上级农办或农业部门审批同意并作为主管单位,然后再到县级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它的发起人资格和机构设立条件都符合《暂行规定》,按照《示范章程》运营;其不是经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而是经过上级主管单位批准;不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而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机制及其评价(一)机构设立基本符合银监会的《暂行规定》上述案例中,无论是的专业合作社内的资金互助社,还是市以乡镇或者行政村为地域边界组建的资金互助社,其发起人的条件、注册资本、社员资格以及吸纳互助金的办法等基本符合《暂行规定》,如“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在农村地区的乡(镇)和行政村以发起方式设立”。
“有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章程;有10名以上符合本规定社员条件要求的发起人;……在乡(镇)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在行政村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为实缴资本……”。
“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其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资金互助社股金总额的10%,超过5%的应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社员入股必须以货币出资,不得以实物、贷款或其他方式入股。
”但是,资金互助社没有“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也不是在工商局注册的“独立的企业法人”。
(二)股金设置的多样化从全国的资金互助社而言,一般设有四种股金,即资格股(基础股)、投资股、流动股、国家社会公共股。
但在苏浙地区一般为互助金基础股、核心成员的投资股和社员储蓄金(流动股)三种,尚未确立国家社会公共股的位置。
如《瑞安市梅屿树菜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章程》规定,本社农户成员资格股为200元/股;单户的投资股不得超过本社总股金的10%,发起人的股金在发起时最高可达20%,在五年内达到10%的比例。
资格股在两年后方可申请退股,投资股在一年后方可申请退股,流动股按约期支付,同时承担经营风险责任。
股金决算后分红。
(三)风险管理制度的设定一是社员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本人股金的5倍。
如果借款额度5000元及5000元以下,且借款额度不超过其股金的社员可进行信用贷款;超过股金额度的借款。
单笔投放资金一般5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10万元。
投放期3个月、6个月不等,最长的不超过1年。
充分体现了“小额、短期”的特点。
二是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
确保资金充足率不低于8%,资产投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备付金比率不低于15%。
严格互助金投放手续程序及回收责任制;建立内部稽核制度,监事会负责本社内部稽核工作;定期进行债权债务及财产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