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综述

合集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国内特殊教育分层教学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国内特殊教育分层教学研究综述

由表 2可知 ,国内有关分层 教学 的 2 9 篇 论 文 研 究 者 所 在 区 域 涉及 我 国 的 l 3个 省 ( 直辖 根据图 1 的趋势 线 可 以发现 , 1 9 9 3 — 2 0 1 3年 市) , 经济 发达地 区发表 的论 文多 , 西部 地 区发 表 国 内特 殊教 育领 域发 表 的关 于分 层教 学 的论 文 的论 文少 。江苏省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 , 为8 篇, 数量 总体 呈 上升趋 势 , 前 十 年 的研究 较 少 , 后 十 其 次是 上海 、 山东 、 福建 , 为3 篇, 浙江、 北京 、 河 年 的 研 究 开 始 增 加 。2 0 0 3 — 2 0 0 6 年 以 及 北为 2 篇, 湖北 、 辽宁、 四川等 地 区都 只发 表 了 l 2 0 0 8 — 2 0 1 3年 论 文 数 量 比较 多 , 1 9 9 3 — 2 0 0 2 论 文 篇 。 由此 可知 , 论 文发表 地域可能 与本 地 区特殊 数量 比较少 ,只有 1 9 9 4 、 2 0 0 1 年 期 间有 1 - 2篇 , 教 育发展情 况紧密相 关 , 特殊教育发展 迅速 的地 其它 时 间段都 没有 相关 文 献发 表 。在 近二 十 年 方, 研究文献也相对 多。 间 ,论 文数 量发 表数 量最 多 的是 2 0 1 1 年 ,为 6 4 . 论 文类型 篇; 其 次是 2 0 1 2年 , 为 5篇 ; 论 文发 表最 少 主要 将 国 内公 开 发表 的有 关分 层 教学 论文 类 型 集 中在 1 9 9 3 — 2 0 0 2年 间 , 为 0篇 , 这说 明 当时 特 分成 理论 型 、 实践 型进行研 究 , 结 果发现 近 2 0 年 殊教育领域的分层教学研究非 常薄弱 。 国内发表 的相 关论文 以实践性居 多 , 有2 2 篇, 主 2 . 论文研究机构 要来 源于一线 教师 的教学经验 总结 或实践探 索 , 将分层教 学论文 的作者单位 按高校 、 一线学 理论 型论文 仅有 7 篇, 则 主要是高校教 师进行理 校、 特教 指导 中心 、 合作 机 构 ( 前 三者 的合 作 ) 四

基于文献计量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84-2022年间知网中收录的关于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发文数量与机构、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了解到近40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作战模型上,方法从常微分方程到随机微分方程,从理论研究到仿真模拟,对未来作战模型研究有待从内容的持续性、纵深程度及著者机构的合作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兰彻斯特方程;文献计量法;文献综述兰彻斯特方程是由英国汽车工程师兰彻斯特(nchester)于1914年提出的,他是第一个对战斗过程中对抗双方的力量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地数学分析的科学家。

兰彻斯特方程详细考虑了战斗过程中的各种可量化的因素,用反映连续变量特点的一组微分方程描述战场系统的变化,揭示双军交战过程中,战斗力损耗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用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微分方程统称为兰彻斯特方程。

兰彻斯特方程基本形式有兰彻斯特线性律、平方律和抛物律。

目前兰彻斯特方程相关的文献研究主要是构建作战模型,模型从常微分方程到随机微分方程。

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从解放军到武警部队,从无人化作战到信息化作战,如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离散化的现代海战效能研究、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模型分析、无人机协同作战兰彻斯特方程设计与作战进程预测、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信息战模型改进研究等。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所选取的162篇文献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检索条件:主题为“兰彻斯特方程”,时间区间是1984-2022年,期刊来源类别是“CSSCI”,检索方式为“精确”,检索更新时间为2022 年4月5日。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并进而探讨其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对下载文献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在描述外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发展背景,对研究视角与热点等进行动态追踪,把握研究脉络,思考未来发展。

全球绿绒蒿属植物研究势态文献计量学综述

全球绿绒蒿属植物研究势态文献计量学综述

2520-2530草 业 科 学第 37 卷第 12 期12/2020PRATACULTURAL SCIENCE Vol.37, No.12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210石凝,王金牛,宋怡珂,何家莉,魏彦强,Niyati Naudiya,吴彦. 全球绿绒蒿属植物研究势态文献计量学综述. 草业科学, 2020, 37(12): 2520-2530.SHI N, WANG J N, SONG Y K, HE J L, WEI Y Q, NIYATI N, WU Y. A bibliometric review of global research status of Meconopsis.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20, 37(12): 2520-2530.全球绿绒蒿属植物研究势态文献计量学综述石 凝1,王金牛1, 2,宋怡珂1,何家莉1,魏彦强3,Niyati Naudiya1,吴 彦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3.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绿绒蒿(Meconopsis)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和传统药用植物,具有极大的经济利用价值。

本文基于CiteSpace V软件,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1980−2019年期间与绿绒蒿研究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源,对国内外绿绒蒿的文献势态进行综述,揭示了绿绒蒿的文献年际分布、主要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

结果表明,绿绒蒿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章的被引频次在各年份间波动较大。

中国科学院及下属机构发文量最多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绿绒蒿的世界地理分布。

中国计量学校文献综述

中国计量学校文献综述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吴鹏晖学号:0930333222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信092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VQ神经网络的人脸朝向识别算法研究指导教师:李向军系:信息工程系2013年1月3日基于LVQ神经网络的人脸朝向识别算法研究文献综述一、人脸识别概述人脸识别作为一个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识别领域的各种方法在这个问题上各显所长,而且发展出了许多新方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模式识别方向。

人脸识别、检测、跟踪、特征定位等技术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人脸识别是人脸应用研究中重要的第一步,目的是从图像中分割出不包括背景的人脸区域。

由于人脸形状的不规则性以及光线和背景条件多样性,现有的人脸研究算法都是在试图解决某些特定实验环境下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人脸识别位置和形状都有一定的要求。

而在实际应用中,大量图像和视频源中人脸的位置,朝向和旋转角度都不是固定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人脸识别的难度。

在人脸识别领域的众多研究方向中,人脸朝向分析一直是一个少有人涉及的领域。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谈及了人脸朝向问题,但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希望在人脸识别过程中除去人脸水平旋转对识别过程的不良影响。

但是,实际问题要复杂的多,人脸朝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此,对于人脸朝向的判断和识别,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鉴别技术中研究最多和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已经在身份认证、安全检查、罪犯查询、人机交互等广泛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在人脸检测研究中,构建快速而精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人脸识别研究中,如何克服获取图像光线、表情、视角等变化的影响,提高识别率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以彩色和灰色正面人脸静态图像为研究对象,将模式识别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基于LVQ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肤色像素检测和基于模板匹配的人脸精确检测方法,以及基于小波包分解(WPD)和(2D)2PCA的不同变化条件人脸图像的识别方法,为建立快速精确的人脸识别系统提供技术依据。

大学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

大学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

社会民生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大学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侯硕严吴耀宏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大学评价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期刊分布、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呈现研究总体进展。

在大学评价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目的-过程-结果”三方面分析与阐述大学评价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评价研究重点多关注大学学科与科研评价、大学教育质量与绩效评价、大学综合性评价等主题,呈现大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客体化、评价体化的趋势。

研究通过文献计量系统梳理大学评价理论研究,以期为实践高质量发展导向的大学评价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评价;大学评价;文献计量―、弓I言大学评价作为推动大学教育改进与提高的重要力量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叫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重视质量,在此过程中“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政文的岀台,推我国大学评价的与发展寸,新的模式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也断对大学评价进与重代大学评价受政的高关注,也大量学的关注。

我国对大学评价的来于该领域学入,阶段的教学与学等视发在变的中大学评价程高论与用确的叫大学评价与重为此文采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大学评价研究进行与进为大学评价的论与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基于关键文献通常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刊上叫因此选取CNKI 中的CSSCI数据库作为研究文的数据来源。

本文聚焦于大学评价的相关旨在探究其研究重点问题与因此“大学评价”“大学评估”“高校评价”“高校评估”为主题词在CNKI的CSSCI数据库中进检索,共检索到4206篇文献,时间跨度为1998-2019年。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文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文于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如“高校图书馆”(600余篇)主题并非文主要对象,将此类相关性较低的文及非相关文进行剔除,最终共获得3415篇效文作为样三、我国大学评价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作者简介:侯硕严(1996-),男,河北邢台人,2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
在情报学领域,文献计量学可以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在科学学领域,文献计量学可以用来研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科结构,为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此 外,文献计量学还可以应用于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
02
文献检索与整理
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明确研究主题和关键词
02
03
归纳比较法
逻辑分析法
将文献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评 估其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
通过对文献的逻辑结构、推理过 程进行分析,评估其学术价值和 可信度。
混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法
将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文献的学 术价值和影响力。
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数学变换将多个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以 更全面地反映文献的学术价值。
主题分析法
总结词
主题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文献主题来研究学科领域发展动向和趋势的方法。
详细描述
主题分析法利用文献主题来分析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通过对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可以揭示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热点和前沿领域等。
内容分析法
总结词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文献内容来研究 学科领域发展动向和趋势的方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文献计量学概述 • 文献检索与整理 • 文献评价方法 • 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 文献计量学软件工具 • 文献计量学研究案例
01
文献计量学概述
文献计量学的定义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信息的学科。它以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文献的数量、分布、流动和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文献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研学旅行研究综述与展望一、概述1. 研学旅行的定义与背景研学旅行是一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和实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它起源于古代的游学传统,如今已发展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学旅行的背景在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创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全面、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

研学旅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学旅行实践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研学旅行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目前,关于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尚不统一,实践模式也多种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需要通过文献计量方法等手段,深入研究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为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

已有研究表明,研学旅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学生背景等。

需要通过文献计量方法等手段,系统分析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研学旅行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也是研究的热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研学旅行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需要通过文献计量方法等手段,深入探究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研学旅行的定义、背景和研究现状,为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文献计量方法在研学旅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文献计量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工具,在研学旅行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与技巧1. 引言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或学术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它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从而揭示出某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2.1 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进行文献综述的第一步,它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图书馆目录、学术搜索引擎等方式进行。

在选择检索数据库时,需要考虑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库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学科检索工具,如PubMed、Google Scholar等。

2.2 文献筛选在进行文献筛选时,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如时间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步筛选。

一般情况下,初步筛选时可以对标题和摘要进行阅读,将符合研究主题和目标的文献保留下来。

2.3 文献阅读与分析进行文献阅读与分析时,需要对所选文献进行细致的阅读,并从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提炼出相关的数据、结论和观点,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此外,还可以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如文献同被引分析、共现分析等,进一步挖掘和发现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2.4 文献综合与归纳在文献综合与归纳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将所阅读的文献进行整合,并提炼出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此外,还可以根据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从而形成综述性的文章。

3. 研究技巧3.1 精读文献在进行文献阅读时,研究者需要进行精读,即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重要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摘录和标注,以便后续的整理和分析。

3.2 组织文献为了更好地组织文献,研究者可以使用文献管理工具,如EndNote、Zotero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文献进行分类、排序、标注和引用,从而提高文献的查找和使用效率。

3.3 注意文献质量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计量学综述一、起源及发展早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开始对文献进行定量化研究,但是当时文献计量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直到1969年,英国著名情报学家阿伦.普理查德首次提出术语“ Bibliometrics ",这一术语的出现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

三阶段:萌芽、发展和分化萌芽(1917-1933)这一时期文献研究人员首创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解剖学和化学专业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研究都为文献计量学的诞生与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1934- 1960)年注重理论研究与规律发现,著名的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基本定律中的布拉德福定律以及齐普夫定律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到成熟与分化阶段全面发展与分化时期(1960年至今)这一时期文献计量学已由狭隘的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广阔的应用研究和指标的研究,同时涉及的领域和主题也越来越多。

迁移衍生:”"专利计量学文献计量学------- 网络计量学政策计量学二、概念界定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研究方法,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可以定量地揭示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文献计量分析已被看作总结历史研究成果、揭示未来研究趋势的一种重要工具。

学科交叉使得文献计量研究内容体系日益丰富。

数学中的图论、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物理学中的复杂网络等理论与方法均被移植到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体系中。

三、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该定律描述文献分布规律,利用刊载某专业论文的数量来确定该专业的核心期刊,应用于指导文献情报工作和科学评价。

齐普夫定律该定律用以统计文献中的词频,通过文献的词频分析可确定学科或行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洛特卡定律该定律描述著者人数与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科学论文著者分布平衡的规律,在宏观的科学著作活动中,少数作者写出了大量文章,大多数人的著作还是很少的。

依此定律推论出“杰出科学家数目仅是科学家数目的平方根” 。

从表面上三大定律的统计对象各异,其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研究方法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事实上它们属于同一个分布体系。

该体系被称为布-齐-洛体系。

如果把期刊、字词、书籍、文章等称为信息发生源,将作品、论文、字词的出现、书籍的使用、文章的被引等称为产物,那么文献计量学的规律可认为是发生源数量与产物数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四、主要研究方法:引文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传统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分为3类:①基于引文的计量方法,如引用频次统计、文献同被引分析、文献耦合分析等; ②基于作者的计量方法,如作者同被引分析、合著分析等; ③ 基于词汇的计量方法,如词频统计、关键词共现分析等; (引文分析)近年来趋势是①基于两种对象的交叉共现计量方法。

如使用双向聚类方法应用此方法文献计量学领域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例如,高被引论文和引用文献的双向聚类可以反映出被引文献和引用文献的对应关系,甚至是同时实现同被引聚类分析和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引文耦合分析; 作者(或单位)和主题词的双向聚类可以反映作者(单位)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研究特色; 作者合著(或单位合作)和相应文献的双向聚类分析可以反映出作者(单位)合作的具体论文和成果等。

②引文分析结和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操作,更直观且准确的反应出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1、引文分析:作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时,常以尾注、脚注、文中注和参考文献的形式标明所引用的概念、理论、方法、文献资料等等的来源出处,为自己的论述提供佐证和依据,形成被引文献记录即引文(Citation )。

追寻这种引证联系,可以找到一系列内容相关的文献,从中可以找出某些学术观点的演化发展脉络,某一领域的研究动态、走向和规律,某一学科的核心作者群,学术研究中的启承转合关系,以及某一名词、概念、方法出现的时间、频次和衰减情况。

引文数据库可以提供以引证关系为特征的特殊的文献检索方法,客观准确地揭示文献之间跨时空、跨学科、多领域的网状联系。

在科研评价中,引文数据库可以从文献的“数量”(科研产出率)和“质量”(成果影响力)方面提供有关学科分布、作者、机构、期刊和地区的多项统计数据和指标。

引文分析包括耦合分析、同引分析和引文数量分析。

多篇论文引用同一篇文献,这些多篇论文之间的关系称为耦合,耦合关系的强弱由共同引用的参考文献的篇数测定,揭示学科的内部结构,通过耦合分析可以在学科内部划分出耦合度较高的论文簇。

同引分析是指两篇文章同时被后来的文献引用,可用以跟踪学术前沿,映射研究领域。

引文数量分析,用于对期刊和论文学术价值的评价,目前,引文分析技术日趋完善,应用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文献计量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引文分析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测定学科或主题的影响和重要性:通过文献引用频率的分析研究可以测定某一学科的影响和某一国家某些学科的重要性。

(2)研究学科或主题的结构: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划定某学科的作者集体;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

(3)研究学科或主题信息源分布:通过文献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分析某学科(或专业)文献的参考文献的来源和学科特性,不仅可以了解该学科与哪些学科有联系,而且还能探明其信息的来源及分布特征,从而为制定本学科的信息管理方案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4)确定核心期刊:引文分析方法是确定核心期刊的常用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期刊的,比较客观。

加菲尔德通过引文分析,研究了文献的聚类规律。

他将期刊按照期刊引用率的次序排列,发现每门学科的文献都包含有其它学科的核心文献。

这样,所有学科的文献加在一起就可构成一个整体的、多学科的核心文献,而刊载这些核心文献的期刊不过1000种左右。

利用期刊引文的这种集中性规律可以确定学科的核心期刊。

(5)研究文献老化规律:目前,有关文献老化的研究一般是从文献被利用角度出发的。

D.普赖斯曾利用引文分析探讨文献的老化规律。

通过对“当年指标”和“期刊平均引用率”的分析,他认为期刊论文是由半衰期绝然不同的两大类文献构成的,即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

科学文献之间引文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引文的时间序列。

对引文的年代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可以测定各学科期刊的“半衰期”和“最大引文年限”,从而为制定文献的最佳收藏年限、对文献利用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同时,一个学科的引文年代分布曲线与其老化曲线极为相似。

这有力地说明文献引文分布反映了文献老化的规律性。

因此,从文献引用的角度研究文献老化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6)研究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利用引文分析方法进行信息用户研究是一种重要途径。

根据科学文献的引文可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

一般来说,附在论文末尾的被引用文献是用户(作者)所需要和利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献。

因此,引文的特点可基本反映出用户利用正式渠道获得信息的主要特点,尤其是某信息中心对其所服务的用户所发表的论文的引文分析,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同一专业的用户所发表的论文的大量引文统计,可以获得与信息需求有关的许多指标,如引文数量、引文的文献类型、引文的语种分布、引文的时间分布、引文出处等。

(7)评价人才:在人才评价方面,常采用引文分析方法。

这是因为某著者的论文被别人引用的程度可以是衡量该论文学术价值和影响的一种测度,同时,也从科研成果被利用的角度反映了该著者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和地位。

因此,引文数据为人才评价提供了定量依据。

从对历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来看,物理学、化学、医学领域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其论文被引次数最高者( ndan )为1888次;最低的也有79次(J • H • D • Jen sen );只有六名低于200次。

可见,这些科学界的精英的论文的引用次数是很高的。

近年来,引文评价方法的研究重点不再局限于定量指标的直接测算与简单排名,而是转移到引文影响力指标的总结与优化、引文数据源的覆盖率与可用性、引文现象的复杂性对引文频次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

除了期刊论文的结构属性之外,引文分析研究逐步拓展到论文的正文。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分词等方法。

这些研究将促使引文分析作为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不断地去面对新的议题,逐渐完善定量评价方法的指标、数据与理念。

2、数据可视化: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化为图形或图象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

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 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操作步骤:分类-估计-预测-相关性分析-聚类-描述和可视化(复杂数据类型挖掘)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3、可视化操作:采用高级检索,检索条件选择“主题”,具体检索词为“创新生态系统”,检索途径选择“精确”,时间跨度为2003 /10 /01 —2015 /10 /01 (绩效考核or 绩效评价or绩效评估or绩效考评and政府财政预算)从CNKI导出数据(RefWorks)或者利用litespace软件将来自SCI或SSCI等数据库的软件进行格式转化,将数据导入Citespace或TDA、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进行统计和可视化操作一一将小类别按照主题自行分为大类别,不同聚类代表不同类别,如主题,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等——(依据各类引文指标了解学科或某一主题的研究现状,趋势、热点判断,改进建议) 。

使用软件CNKI\SCI\WOS数据库)+ Tableau \Citespace \TDA (可视化操作软件)图例某领域发文数量,期刊名称,数据源(来自何种数据库)■ 1«E • i. •i■■律fr1 ifa档3-■b Q s o f i fc f t *,区域分布W JCMLI1A3«JNilUWUJiFJL KM.电■1HLJM SCH JE nJOOS, PI文献计量学领域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时间序列twdaJL Ik TWt.RO. 19SF V BRH MED J -文献计量学领域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领域研究前沿和趋势五、代表性应用1、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对于科研创新评价,基本上是沿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关于科研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探讨或是构想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