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汽车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简介汽车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汽车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1. 汽车制造业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不断增加,汽车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1 全球汽车市场规模扩大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汽车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由传统燃油车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趋势。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研发电动汽车技术,推动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1.3 智能化与互联网融合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和安全。
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汽车制造业的格局。
1.4 环保和节能要求日益提高随着全球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节能减排的呼吁,汽车制造业不断加大对环保和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成为汽车制造业的新的发展方向。
2. 汽车制造业的挑战汽车制造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应对和解决。
2.1 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全球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为了在市场中立足,汽车制造商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不断创新和升级。
2.2 需求黏性下降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汽车需求的黏性下降,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
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
2.3 新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2.4 人才和科技创新汽车制造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业务发展,但人才储备和培养仍然是一个挑战。
汽车制造商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3.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面对挑战,汽车制造业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成熟,预计未来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主流,推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以下是汽车行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有数千万辆汽车被销售。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技术革新: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互联网车联网等。
这些新技术将重塑汽车行业的格局。
3.环境压力: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汽车行业持续面临着减少尾气排放的压力。
政府对于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竞争加剧: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
同时,科技公司如谷歌、特斯拉等也进入了汽车行业,提升了竞争的强度。
5.供应链改革:汽车制造商正寻求改变传统供应链模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他们正在探索合作模式,加强与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
二、行业趋势1.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以及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2.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
随着技术的成熟,有望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升交通安全性和便捷性。
3.车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已逐渐渗透到汽车行业。
车联网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实时导航、信息娱乐等。
4.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
共享汽车的兴起减少了对于个人汽车的需求,推动了汽车使用模式的转变。
5.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引擎。
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发展策略在面临如此多的变革和挑战之下,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并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
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中,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抓住机遇,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一、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面对未来,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汽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中国本土化的条件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汽车产业有较为明显的短板,需要不断加强。
二、智能化和电动化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智能化和电动化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新热点,智能化技术已经在深度融入汽车制造业。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同时,电动化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随着能源环境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增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流。
三、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和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加剧,中国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问题,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主要瓶颈。
同时,中国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此外,加强品牌建设,提高附加值,同时发展细分市场,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未来展望未来,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产品质量、营销渠道、管理水平、环保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同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进行加强,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普及,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加强技术创新,发扬创新精神,顺应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潮流,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汽车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领域之一,但是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机遇。
一、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汽车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长,最初的时候由于受到技术和质量上的限制,国内的汽车生产与发展主要依靠引进合资技术及生产线进行加工组装。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汽车企业开始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逐步建立起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整车生产线。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汽车保有量居世界第一。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181.6万辆,年增长率为0.6%,仍然保持着稳定发展的趋势。
二、面临的挑战1.环保问题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都在面临环保压力。
汽车行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行业之一,车辆的排放对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保的力度,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制执行高排放车辆淘汰等政策。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还未完全普及,传统燃油汽车的数量仍然占据主导,环保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2.产能过剩目前很多车企参与了汽车行业竞争,生产车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但是市场需求并没有跟随增长,导致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部分车企未能赚到足够的利润,进一步导致行业整体不景气,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产能亏损。
3.国外品牌垄断当前主要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国外品牌的垄断。
在高端车市场,国内品牌汽车几乎完全被国外品牌占据,这使得国内品牌难以获得高利润。
一些高端车品牌的推出将会提高整个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三、应对的机遇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机遇。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的逐渐普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大势所趋。
2.自主品牌的崛起虽然国外品牌占据了高端车市场,但是随着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技术不断升级,自主品牌汽车将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重要玩家。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汽车产业也面临着不少机遇和挑战。
机遇之一:政策支持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五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支持。
政策的落实将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改造,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提升。
同时,政策还鼓励创新和科技领域的投入,将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前景。
机遇之二:市场扩张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世界最大,而且逐年增速仍在持续加快。
汽车消费群体受众广泛,同时消费质量也逐渐提升。
这促进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机会。
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合资车企逐渐减少,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这说明我们国内汽车品牌开始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挑战之一:缺乏核心技术尽管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张带来的机遇,但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仍显不足。
在传统燃油汽车技术领域,我国企业还存在着诸多短板。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市场上核心技术和专利同行业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如零件设计、发动机技术、电子控制等方面。
如何加快技术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挑战。
挑战之二:环保监管加强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环保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汽车行业面临的环保监管压力也不断上升。
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形成了潮流。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大规模普及,我们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力度。
结论总的来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机遇看,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张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领先地位的重要机遇;从挑战看,缺乏核心技术和环保要求加强是发展汽车产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注重技术创新和环保监管,以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前景

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前景【第一篇】近年来,汽车行业一直是国内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汽车产业链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汽车制造、销售、维修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其现状及前景备受关注。
首先,就汽车行业的现状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购买汽车的能力和需求。
这促使国内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许多汽车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然而,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环境问题。
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对汽车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了冲击。
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如智能驾驶、智能导航等。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汽车行业的前景依然充满了希望。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政府对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汽车制造企业也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此外,智能化也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
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将极大提升汽车行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车联网将成为现实,汽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汽车行业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
通过持续创新和突破,结合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汽车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环保、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汽车行业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
中国在汽车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一、背景介绍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然而,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二、技术方面的困难和挑战1.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汽车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模仿和跟随的状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瓶颈之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制造商在研发和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 新能源汽车技术落后尽管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我国汽车产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充电设施建设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等方面,还有待我国汽车产业加大投入和研究。
三、市场方面的困难和挑战1. 价格竞争激烈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这导致了汽车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低价竞争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也影响了汽车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2. 品牌建设滞后与发达国家汽车品牌相比,我国汽车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很多我国汽车品牌在品质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这会影响用户对我国汽车品牌的信任度。
四、环境方面的困难和挑战1.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汽车产业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汽车尾气排放、废旧汽车处理等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 能源短缺和依赖进口我国汽车产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特别是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不少困扰。
能源短缺和对进口依赖也增加了我国汽车产业的不稳定性。
五、解决困难和挑战的建议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我国汽车产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推动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实现由“跟随者”向“创新者”的转变。
2.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以及国际竞争等方面,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市场需求驱动下的机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的人拥有能力购买汽车,这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
此外,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发展新业态和生产新产品的机会。
二、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机遇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这些科技创新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智能化的汽车系统让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安全和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推广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而共享汽车的兴起则使得出行更加灵活和经济。
中国汽车企业积极引入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机遇。
三、环境保护驱动下的挑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问题也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政策支持力度。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做出调整和改进,加快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传统内燃机车辆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标准,推进车辆生产和使用的生态环境改善,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四、国际竞争驱动下的挑战汽车产业是全球性竞争激烈的行业,国际竞争力成为衡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的激烈竞争。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树立品牌形象和文化,让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总结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需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国际竞争等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实的市场基础 形成规模经济和主导产业 避免大范围、长时间的泡沫
•
以汽车制造业为先导,按照投入产出的关联关 系,相应形成了汽车的高增长产业群 合成材料工业 轮胎制造业 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 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
•
“汽车族”行业与汽车工业存在密切“共生”关系
2.由于采取了控制汽车污染措施,在汽车保有量大幅 增长的情况下,汽车排放并未同步增长。这说明汽车 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尽管大型车、出租车、公交车数量并不多,但它们 造成的污染却最重
4.北京、广州等个别大城市已开始从煤烟型污染向汽 车尾气型污染转化
•
中国汽车排放污染大的成因分析
汽车性能差,单车排放量大 在用车保养状况差 汽车使用年限过长 汽车排放标准落后 车用燃油品质差 交通状况欠佳 公共汽车、出租车污染严重 管理体制不畅
•
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去年以来的爆发式增长原因何在 进口车价下调?
收入水平上升? 消费政策调整? 进入管制的放松,加入WTO的积极结果 品种增加,价格下降 生产和消费初步进入良性循环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潜力
汽车在经济增长中龙头或主导地位的确 立,将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10—20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比如7—8%)搭建基础平台。
三个条件正在具备:企业体制、开放性研发、研发 自主权
6、内资为主的大企业有可能逐步形成
中国市场的广阔 内资为主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 其他竞争性行业的经验
•
三、面临的挑战
市场可能解决什么问题
产业集中、技术进步、零部件配套、“民族产 业发展”、出口等 政府要致力与培育和维护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
各国汽车排放标准实行时间表
•国家 countries
•95 •96 •97 •98 •99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欧盟 EU
•Euro 1 •Euro 2
•Euro 3
•Euro4 •Euro 5
•香港 Hong K•韩on国g Korea
•Euro 1 •Euro 2
中国石油储量总体上处于“收支平衡,略有赢余”,尚 处在壮年期,未来走势取决于东部老油区与西部、海 上两个较新油区之间的战略接替关系。
•
•2001年世界剩余可采储量为1427亿吨,世界储采比 的平均水平为40.6,中国为14。
•未来30年世界已探明储量有翻番的可能,21世纪的 前20-30年是石油供应的“安全期”。
•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CO)
•Toxics 有害物质
-Diesel particles • 柴油颗粒 -Benzene 苯 •- Chromium 铬 •- Asbestos 石棉
•
北京市氮氧化物浓度变化情况
•
广州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浓度变化情况
•
汽车排放与城市大气污染
1.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区,汽车排 放对大气污染的分担率较高。尽管工业源目前仍是我 国城市大气质量的第一大污染源,但机动车也已经成 为影响城市大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机动车在交通干 线及交通密集区域的污染尤为严重
•
可能的趋势和特点
1、随着竞争的加剧,汽车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将趋 于下降,尽管总体上还可能高于某些行业
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虽然还会有企业进入,但企业分化将会逐步展 开
越是高增长的行业企业淘汰率越高 退出的企业不一定是不成功的企业 对投资者来说,选择企业可能比选择行业更重要 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格局远未“大局已定”
•燃油效率(km/L)的国际间对比:
•
•中国 •欧洲 •美国 •日本
重量1360kg,排量1.8L 重量1550kg,2.8L
10.25
8.1
11.8
9.8
10.6
9.6
13.0
10.5
•我国燃料经济性水平要比欧洲水平低10-15%,比美 国水平低5-20%,比日本低20-25%。
•
挑战之三:环境保护的压力 与排放标准的提高
•
可能的趋势和特点
3、“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将遇到严峻挑战 ,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专业化分工的全球趋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加强
4、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 ,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
地方政府驱动的行政性汽车制造项目风险加大
•
可能的趋势和特点
5、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将趋于增强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 势与面临的挑战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一、汽车产业已经 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要不要发展汽车产业的争论已经结束
作出结论的不是理论而事实 汽车产业的增长状态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增 长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
新主导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前三季度 宏观经济好形势的主要拉动力量
•
挑战之四:政府管理体制的落后与改革
我国汽车产业现行管理体制的问题与成因
•
生产环节的管理职能分配
•汽车共用技术和先导技术的研发
•长期规划、产业政策 •投资审批
•技术改造贴息 •产品公告认证 •进口零部件配额 •国有资产管理
•科技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国资委
体制低效的成本 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低效率的旧体制制约 国内汽车企业的“非生产性成本” 大大增加 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寻租”活动难以抑制,行政部门的•廉政风险大大增
低效管理体制形成的成因
法律体系不健全(车辆法、技术法规、与国际惯例不符 旧体制的惯性(横向管理和职能管理) 旧观念的束缚 汽车产业的“吸引力”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急待加强。
•Euro 3 •Euro2
•Euro3
•新德里 New Delhi
•E1
•Euro 2
•Euro 3
•印度 India
•大城市 M•全e国troEsntire country
•Euro 1 •Euro 2
•Euro 3
•Euro 1
•Euro 2
•E 3
•中国 C•新hi加na坡 Singapore •台北 Taibei
•中国道路交通用油需求
•Road Transport Oil Consumption •道路交通用油消费
•百万吨
•占总油类消费量的比例
•Source: Tsinghua University数据来源:清华大学
•Road transport oil demand will be over 50% of the total by 2020, and almost 90% by 2030,
•交通基础设施 •汽车尾气排放、噪声污染防治 •强制认证、质量、标准化管理
•汽车报废
•交通和城市规划部门
•环保部门
•技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汽车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
•
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 多头管理、多环节管理、重复管理 “经济性管制”职能较强,“社会性管制”职能相对 较; “横向管制”、“职能管制”和“分散管制”过多, 缺乏必要 的“纵向管制”、“产品管制”和“集中 管制” 行政权利与责任不对等,行政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
(一)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来源
•Greenhouse Gases •温室气体
• - CO2, methane •CO2, 甲烷
•Haze •雾
•Ozone•臭氧
•(ROG + NOx)
•Particles (PM10/PM2.5) ••(NOx, S悬O浮x, 颗RO粒G, ammonia) •(NOx, SOx, ROG, 氨气
前三季度GDP增长8.5%,在经受非典疫导产 业的推动
•
•假定维持在2000年的比率,或者说,没有这几个产业的更 快增长,今年1—8月的工业增长率将至少降低2。5个百分 点,并相应降低GDP增长率1至1。3个百分点。
•
汽车产业增长的特点
•Euro 3
•
控制汽车污染的对策建议
提高汽车性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针对交通路网规划、交通管理体系等涉及汽车运行状况的 因素,提出改进办法,为汽车使用创造好的环境 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减少汽车油耗,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 源 利用减少汽车污染的激励政策以及其它经济手段,引导大 家控制汽车污染 上述四方面的措施是配套使用的,缺一不可
• making it the principal source of oil demand and oil imports at that time.
•到 2020 年,道路交通用油将超过总需求量的 50%,而到 2030 年,将几乎占到 90%,
•这将使其成为那时用油和石油进口的主要需求来源。
•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来源 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大约有120到200种不同的化 合物,但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二氧 化碳(CO2 )、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 合物(HC),此外还有铅尘和烟尘等污染物 。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后,有时会发生复杂的光 化学反应,形成臭氧(O3 )、过氧乙酰硝酸 脂(PAN)和醛类等危害更大的物质。
•
2001年中国石油地质储量为217.59 亿吨,可采储量为 62.04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 24.08亿吨。
剩余可采储量的情况看,经历了一个高—低—高的过程 ,1988年为23.8亿吨(峰值),1995年为22.3亿吨 (谷值), 2000年为 24.6亿吨(新的峰值)。2001 年为1988年的102.1%。
按照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一个大国在进入汽车 大众消费阶段后,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 0年的快速增长 国际经验:美国经济曾经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以 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