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杜牧,汉族,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多年为官。杜牧的诗 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 在晚唐成绩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纭,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借问:请问。
5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 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 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 十分和谐美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域优美。本 诗从篇法来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 环境、气氛,是“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学们再见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 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 节良辰,便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故乡的兄弟, 按照重阳节的风俗登高时,他们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 跳跃,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是千古名句。
除夕之夜,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仰望天空的 一轮,不由吟诵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 演变成放鞭炮。
2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3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 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 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 人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故乡亲人 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我会写
佳节
jiā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佳作 渐入佳境 造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 愿全国小朋友快乐成长。
佳
书写指导:上边土字的中 竖要长,两个土字上边三 横都稍向上拉,最下横平 直有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 日情景?(核心问题)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
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 情景?(串珠问题4)
年。 送来暖暖春意。
家家户户。 大年初一。
一年已尽。
【千门万户】
【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旧符
jiù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日 组词:破旧 喜新厌旧 造句:妈妈这件衣服已经 陈旧了。
旧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 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 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清明】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请问。
【欲断魂】
【借问】
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串珠问题3)
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 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 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
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
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
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 5)师生交流。
教学 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第一课时
1. 会认“屠、苏”等 2 个字,会写“旧、符”等 2 个字。
教学 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 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 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
伸( 分钟
)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 日”,迁移学习,让学生
师生读)
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
2. 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内容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4.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 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 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 意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 (课件出示 10):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9.古诗三首【第2课时】

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
交代了时间、场景、心情。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找个地方避
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描写的是一个浑身已经被雨水打湿的中年 男人站在路边,满脸疲惫,向着远方的路面眺望,恰巧有一个小牧 童骑着牛走过来,这个人急忙上前打躬作揖请教哪儿有店家可以休 息喝酒的?这个牧童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只是抬手指向远处杏花盛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 日情景?(核心问题) 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
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雨纷纷
清明 欲断魂
酒家杏花村
悲伤中 充满希望
课文主旨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
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鬼 组词:灵魂 神魂颠倒 造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会写
借问
jiè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借钱 借题发挥 造句:“借光,请问小明家住在 哪儿?”。
借
书写指导:昔字上边要 宽扁、第二横和第二竖 都要长,日字要窄小。
我会写
酒家
jiǔ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酉 组词:白酒 酒足饭饱 造句:路边这些酒家饭菜做的都 很好。
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
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学习目标
1. 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 的词语。(重点) 2. 能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词 语,进而理解古诗。(重点) 3. 学习一组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感受节日的气 氛,传承祖国文化。(难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最新】

中线上。
品读古诗
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
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
诗意: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
一年,饮着醇(chún)美的屠苏酒,感受到
了春天的气息。
品读古诗
赏析:
这两句诗紧扣题目,写了人们在阵阵鞭炮
声中辞旧迎新的景象,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
活动展示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吃饺子放爆竹拜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吃汤圆赏花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饮桂花酒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农历腊月三十守岁吃年夜饭贴春联谢谢观看9古诗三首元元日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畅饮美酒的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春风送暖
入屠苏”描写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
饮屠苏酒的景象,欢乐祥和的情景跃然纸上。
品读古诗
形容太阳出来后
天色渐亮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
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
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
春联的前身。
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
喜欢刻画宁静幽美的境界。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瞑》《竹
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初读古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
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
xiōn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wéi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bèi
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品读释疑
一、诗人在去“三衢”的路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人看到了杨梅黄了、天晴、小溪、山,绿阴不减,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品读释疑
二、诗人在去“三衢”的路途中心情有哪些变化? 1.梅子黄时日日晴 江南梅雨时节遇好天,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2.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 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不减来时路,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
添得黄鹂四五声。情状也跃然纸上。
我会写
三衢道中
méi xī
【宋】曾几
梅溪
梅子黄时日日晴,
泛 减 小溪泛尽却山行。 fàn jiǎn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课后小练
《三衢道中》这首诗第一句点明了此行 的 时间 ,第二句交代了诗人先走___水__路____, 再走山路,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 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 诗人__舒_畅__愉__悦__的情怀。
预习检测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A.诗仙
√B.诗圣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所以说“迟日”。
春风花草香。 泥土湿软。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 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 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 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 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 春意盎然。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

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9.古诗三首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7.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译文在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春联取下,换上新的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最新)

自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我知道:惠 崇是个和尚,宋 代画家。《春江 晚景》是惠崇的 画,此画已遗失。
自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绝句 [唐]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妙解课文
绝句
“绝句”是一
[唐]杜甫
种诗歌形式,一般 是四句,每句五字
或七字。诗人没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给这首诗命题,直
接用诗歌体例“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句”为题。
想一想:
诗人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又叫气鼓鱼,当遇到外敌时,它的 腹腔就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 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河 豚味美,但内脏有剧毒,不能随意乱吃。
遇到危险后
画家惠崇仅用竹 子、三两枝桃花、鸭 子、蒌蒿满地、芦芽 短寥寥几笔,就勾画 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 画面,可见他的“画 中有诗”。
诗意:燕子衔着湿泥飞来飞去忙着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春天多雨,土地湿润,燕子们忙着衔泥筑巢, 在空中不断地飞来飞去。日照沙暖,鸳鸯便惬意地 睡在沙洲上,相亲相近,羡煞旁人。此二句是工笔 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 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你读懂这首诗了吗?
这是苏轼的一首著名的题画诗。这 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学们觉得这首诗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 (言之有理即可)
纷纷:写出了春雨的特点——细 欲断魂: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惆怅。 遥:不远不近的距离,引人遐想。 杏花村: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添 了诗的美感。
句意: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 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 人口稠密。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 渐亮的样子。
句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 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首句渲 染节日气氛
次句写 出节日习俗
热闹欢乐的节日氛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用标点符号。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欠 笔画:11 组词:食欲 贪欲 欲望 随心所欲 造句:王小亮的求知欲很强,对什么
都很感兴趣。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鬼 笔画:13 组词:诗魂 花魂 销魂 魂不守舍 造句:阔别多年,他终于回到了魂牵
梦萦的故乡。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笔画:10 组词:借口 借助 借故 借题发挥 造句:当我们借了别人的东西时要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十分伤感。
句意: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 的人都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请问。 遥指:指着远方。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 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 店名。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清 明》。(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弄清三首诗分别写的 是什么节日,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难点)
屠苏 牧童
断魂 兄弟
酒家 双倍
屠
苏
魂
酒
牧
兄
倍
符欲魂借酒 何 牧兄独异佳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 笔画:11 组词:符合 相符 符号 音符 造句: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正确使
优异的成绩。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笔画:8 组词:最佳 佳话 佳节 才子佳人 造句: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
中秋佳节。
多音字
原文示例
(少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
(多少) 少( )一人。
在我少 年时代的夜空中,闪烁着
多少
美丽的梦想啊!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
《元 日》
宋·王安石
探究读
象征美好 光明的未来。
表现出万象 更新的景象。
与“总把新桃换旧符”有相同意思的是
诗中哪一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诗中写到了哪些过春节时的习俗? 你家在过春节时还会有哪些习俗呢?
诗中:燃炮竹、饮屠苏酒、换桃符
其他:剪窗花、守岁、拜年……
请你试着说一说这首古诗的大意吧! 诗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 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 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 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 桃符。
特点 元日
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状物 言志
光明美好 万象更新
《清 明》
唐·杜牧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同学们觉得这首诗中的哪 些字词用得好。(言之有理即 可)
朗读指导
朗读这首诗的前两句,要读出诗人 雨中继续前行时的振奋希望之情。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节日特点?抒发了 作者什么精神?
《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节日特点?抒发了 作者什么精神?
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元日》通过对春节热闹欢乐气氛的描写, 形象地表现了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同时,也表 达了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 的情感。
点爆竹
饮屠苏
挂桃符
通过题目你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
元日,农历正月初 一,即春节,所以这首 诗描写的是春节时的情 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逝去。 一岁除:一年已尽。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 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句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 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 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时归还。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笔画:10 组词:白酒 酒精 醉酒 灯红酒绿 造句:经常大量饮酒对身体有害。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笔画:7 组词:任何 何必 为何 无可奈何 造句: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动摇我
们前进的步伐。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牛 笔画:8 组词:放牧 牧场 牧童 牧守一方 造句: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了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这首诗中的老百姓过春节都会 做些什么?
朗读指导
这首诗文笔轻快、明朗,寓意 深刻。朗读时,语气欢快,语调昂 扬向上。表现出春节来临,万象更 新的景象。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中的老百姓过春节都会做些什么?
郊区的牧场。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口 笔画:5 组词:兄弟 兄长 兄台 称兄道弟 造句:他们兄弟俩失散多年后又团聚
了。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犭 笔画:9 组词:唯独 孤独 独立 独一无二 造句:音乐课上小亮独唱了一首歌。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巳 笔画:6 组词:奇异 怪异 异常 异想天开 造句:他平时勤奋好学,所以取得了
9 古诗三首
传统节日 源远流长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 史悠久。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 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接下来让我 们一起去欣赏诗人笔下的浪漫节日吧!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 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 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 精华。主要有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 中秋、重阳等七大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