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引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设计、建设和维护这些管网系统,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和排水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书旨在介绍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的整体内容和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针对一个虚拟城市进行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
我们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城市的居民提供稳定的供水,并保证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设计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以确保城市的排水能力,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正常运作。
3.最大限度地减少给水排水管网的漏损,提高系统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三、设计方案1. 给水系统设计1.1 水源选择根据城市规模和周边地理条件,我们选择了地下水作为主要的给水水源。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水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1.2 水厂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现代化的水处理厂,采用了多级过滤、消毒等工艺,以确保供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输水管网设计我们根据城市的布局和用水需求,设计了一套输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布局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压损失和泄漏。
2.1 排水收集系统我们设计了一个完善的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我们还考虑了分流和临时排水的问题。
2.2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了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等,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我们还考虑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的问题。
根据城市的地形和排水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排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坡度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管网系统的可维护性。
3. 系统优化和可扩展性为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故障排除。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前言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
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
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
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
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目录1 设计任务 (1)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课程设计内容 (1)2 一区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3)2.1 供水方式的选择 (3)2.2 基本数据的确定 (3)2.3 设计用水量计算 (3)2.3.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 (3)2.3.2.工业用水量 (4)2.3.3市政用水量 (4)2.3.4 管网漏失水量 (5)2.3.5城市的未预见水量 (5)2.3.6最高日用水量 (5)2.3.7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5)2.4 清水池调节容积 (5)2.5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6)2.5.1集中流量的计算 (6)2.5.2给水管网平差1 (6)2.5.3给水管网平差2 (9)2.5.4给水管网平差3 (11)2.5.6二级泵站扬程 (14)3 二区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5)3.1居民综合生活用水 (15)3.2市政用水量 (15)3.3管网漏失水量 (16)3.4城市的未预见水量 (16)3.5最高日用水量 (16)3.6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16)3.7 清水池调节容积 (16)3.8给水管网平差1 (17)3.9给水管网平差2 (18)3.10给水管网平差3 (18)3.11 二级泵站扬程 (19)4 污水管道设计 (21)4.1排水体制的确定 (21)4.2 设计要求 (21)4.3 污水计算书表 (21)5 雨水管道计算 (23)5.1 雨水管网的定线 (23)5.2设计参数 (23)5.3 雨水计算书 (23)6 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排水管网初步设计书

湖北工程学院给排水管网设计书初步设计康晨2014-11-15目录第一部分原始资料1.2 资料分析 (2)第二部分给水设计1 水厂和水源选址 (4)2 给水管网定线说明 (4)2.1本给水管网图纸特别说明 (4)3 基础数据计算说明 (4)4 清水池的计算 (5)5 给水管网平差计算 (6)6 给水管网的设计水泵扬程 (10)7 给水管网的消防校核 (10)8 给水管网的事故校核 (10)第三部分污水设计1 污水厂的选址和排入污水管网的水质要求说明 (15)2 污水管道排布敷设说明 (15)3 本污水管网的特别说明 (16)4 基础数据计算 (16)5.污水管网的设计流量计算表说明 (17)第四部分雨水设计1 管道敷设说明 (19)2 本雨水设计特别说明 (19)3 雨水管网基础计算 (20)4 雨水管网计算表及内容说明 (21)第五部分附表 (22)第六部分设计总结 (24)一、设计原始资料(1)城区平面图1张(电子版)(2)城区及人口情况:该城区为广东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位于珠江的下游。
设计人口数为15万。
城区生活用水的最小要求服务水头为40m。
(3)火车站污水量为320 m3/d,均匀排出。
(4)城区工业企业分布及用水量情况见表1。
表1表2 居住区用水量百分数(5)城市自然状况①城区土壤种类为粘质土。
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
年降水量为936mm。
城市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0.5℃,年平均温度为20.4℃。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②城区中各类地面与屋面的比例(%)见表2。
表1.2①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为90m,97%保证率的枯水位为80m;常水位为85m。
最大流量为3500m3/s,97%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为12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680m3/s。
流速为1.5~5.2m/s。
最低水位时河宽64m。
河水水温最高为30℃,最低为2℃。
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2154(1+0.55lgP)(t+8)0.68t=t1+mt2m=2 t1=10min1.2资料分析本管网设计的地点是广东省某大城市的一个城区,设计人口为15万人。
给水排水管路设计(给水部分)讲解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给水部分)一、给水系统的布置(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
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
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
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
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
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
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
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
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
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供水供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在给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保障城市供水供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1. 环保原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之初,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原则。
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排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2. 经济原则设计给排水管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设计既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又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运行成本。
3. 安全原则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原则,要确保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预防管网爆裂、污水外泄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对于供水管网,需要保证水质清洁、管道坚固,避免发生供水中断和水质污染的情况。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确保设计方案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的给排水管网不仅要满足当前需要,还要能够适应未来城市规模扩大和需求增加的情况。
二、方法1. 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管道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管道、铸铁管道、钢管道等。
在选择管道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强度、耐腐蚀性、运行成本等因素。
2. 合理布局管网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管道网,确保管网的畅通和运行效率。
要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管网连接方式,避免管网交叉错综、管线重叠等情况。
3. 控制管网水力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管网的水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管道的横截面积和坡度,确保管网的水流速度和水力压力符合要求,避免管网水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

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一、引言在城市的建设中,给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给排水管网进行毕业设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素和方法。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城市人口规模、用水量、排水量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参数,如管道直径、流量、水质要求等。
三、管网布局管网布局是给排水管网设计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用地规划、道路网等因素。
合理的管网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
四、管道材料选择在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中,管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例如,对于供水管道,一般选择耐腐蚀、耐压力的材料,如钢管或塑料管。
而对于排水管道,一般选择耐腐蚀、抗压能力强的材料,如混凝土管或玻璃钢管。
五、水质处理在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中,水质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供水水源的选择和处理,可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对于排水系统,也需要考虑到污水的处理和回用。
合理的水质处理方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管理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给排水管网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七、风险评估在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中,风险评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对于地震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抗震设计措施来保证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八、结论综上所述,给排水管网毕业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1、名称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2)选择管材;(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1)给水系统布置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学生学号: 201001042学生姓名:杨招明指导老师:王宝山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给水排水系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甘肃省礼县城区室外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二、设计的目的与任务给水管道设计的目的是巩固所学课程内容并加以系统化,联系工程实际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具体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使用规范、查询资料和运用设计手册机器其他工具书,提高计算机水平和绘图能力。
给水管网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给出的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计算用水量,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并将计算结果用文字与图纸表达说明。
三、设计内容1、计算最高日用水量2、计算最高时秒流量3、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6、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四、设计原始资料1、县城平面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292 人/公顷设计,远期按342 人/公顷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给排水设备,无淋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85 %,远期90 %。
居住区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1.5 。
注:每班8小时3、浇洒道路用水: 60 m 3/d ,绿地用水: 140 m 3/d ,4、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算。
5、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按规范要求确定。
6、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气象资料(1)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 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 年平均降雨量: 800mm(4) 最大积雪深度0.4m ,最大冰冻深度1.0m (5) 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m -3.8m 粘沙土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6) 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地下坡度:0.2%(7) 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 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518.0)4()lg 04.11(434++=t P q(9) 地面径流系统φ=0.31;0.38;0.40;0.45;0.50 (10) 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 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31.5 (2)最低水位 27.5 (3)常水位 29.09、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五、设计技术参数 1.用水量确定2.给水系统的选择和管网定线3.最高时工况设计节点流量、管段流量及管径、管材的选择4.最高时工况管网水力计算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一)用水量计算1.居民用水量计算按街道建筑层次及卫生设备情况,肯据规范采用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用加权平均计算出居民区的每人每日用水量,并应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居民区的最高时流量Q1。
居民用水量计算街区编号面积近期人口远期人口近期用水量Q(m3/d)远期用水量Q(m3/d)1 1.11 324 379 58.32 68.222 2.03 593 695 106.74 125.103 0.183 54 63 9.72 11.344 1.04 304 356 54.72 64.085 2.1 614 719 110.52 129.426 1.13 331 388 59.58 69.847 0.703 206 241 37.08 43.388 1.5 438 513 78.84 92.349 1.61 470 551 84.6 99.1810 1.23 360 421 64.8 75.78 11 1.8 526 616 94.68 110.88 12 0.6 176 206 31.68 37.08 13 2.27 663 777 119.34 139.86 14 1.56 456 534 82.08 96.12 15 1.24 362 423 65.16 76.14 16 2.12 620 725 111.6 130.50 17 2.45 716 838 128.88 150.84 18 2.36 690 808 124.2 145.44 19 2.03 593 695 107.926 126.49 20 1.83 535 626 96.3 1126.68 21 1.88 549 643 98.82 115.74 22 2.87 839 982 151.02 178.724 ∑35.654610419121991876.6062086.68411i1i h1186.4N q k Q f ⨯⨯=1h k ------时变化系数,取1.5;iq1------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用水量定额,180 L/(cap ·d );i N 1----设计年限内城市各用水区的计划用水人口数,cap ;1f ----用水普及率,近期取85%,远期取95%;近期 i N 1=292人/公顷⨯35.6546公顷=10412人最高时1Q =1.5⨯292⨯10419⨯0.85/86400=45.00L/S2.工业企业用水量工厂作为集中流量,根据所提供的最高日平均流量及工作班次,变化系数,确定近期单位最大秒流量。
用水单位生产(m3/d)生活(m3/d)班次时变化化系数平均时(m3/h)最高时(m3/h)最高时秒流量(L/s)化肥厂400 25 2 1.8 26.56 47.81 13.3磷肥厂350 25 2 1.4 23.44 32.82 9.12 化工厂400 30 3 1.5 17.92 26.88 7.47 发电厂500 30 3 1.7 22.08 37.54 10.43 橡胶厂200 35 2 1.3 14.69 19.1 5.31 陶瓷厂250 30 1 1.3 35 45.5 12.64 汽修厂300 35 2 1.9 20.94 39.79 11.05 水泵厂200 20 3 1.2 9.17 11 3.06 仪表厂200 20 1 2 27.5 55 15.28 洗煤厂400 35 2 1.4 21.19 29.67 8.24 ∑218.49 345.11 95.9 所以近期单位最大秒流量Q2近=95.9L/s。
Q2远=132.26L/s。
2. 市政用水量Q3及未预见用水量Q4 浇洒道路用水=q4a×N4×af4a=60m3/d 绿地用水=q4b×N4b=140m3/dQ3=60m3/d+140m3/d=210m3/d=2.31L/s Q4近=20%×(Q1+Q2近+Q3)=28.64L/sQ4远=20%(Q1+Q2远+Q3)=36.45L/s3.最高时用水量Q h 近=Q1+Q 2近+Q3+Q 4近=171.85L/s Q h 远=Q1+Q 2远+Q3+Q 4远=231.42L/s 4.水厂供应70%70%×171.85=120.30L/s 其余由高位水池供应 171.85-120.30=51.57L/s(二) 选择给水系统及输水管定线1、根据县城平面图、地形、水体、街坊布置情况,绘制等高线。
2、用水厂和高位水池联合供水。
3、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对管段、节点进行编号;将管网模型化 并绘制管网图。
4、管段配水长度确定原则:两侧供水等效管长等于实际管长,单侧供水等效管长等于实际管长的一半,两侧不供水等效管长为零。
(三) 计算最高时工况点下节点流量,管段设计流量,确定管段直径1.计算比流量 q s =∑-ih lq Q 2=9.261095.75=0.029L/(s ·m) 2.计算沿线流量ql1-2=qs·l1-2=9.35L/sql2_3=qs·l2_3=9.50L/sql1_4=qs·l1_4=6.17L/sql2_5=qs·l2_5=11.27L/sql3_6=qs·l3_6=6.88L/sql4_5=qs·l4_5=11.83L/sql5_6=qs·l5_6=9.20L/sql4_7=qs·l4_7=8.12L/sql5_8=qs·l5_8=7.32L/sql7_8=qs·l7_8=7.88L/s3.计算节点流量集中流量可以直接加到所位于的节点处;沿线流量一分为二,分别加到两端节点上;供水泵站或高位水池的供水流量也应从节点进入管网系统,其与用水流量方向不同,应作为负流量。
节点设计原则:有集中流量处,管道连接处,在一定的距离上。
最高时集中用水量节点设计流量计算4.按照既定流量平衡条件,依据供水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初步分配各管段设计流量。
(1)从水源或者多个水源(指供水泵站或水塔等在最高时供水的节点)出发进行管段设计流量的分配,使供水流量沿较短的激励扩散到;l整个管网的所有的较短上去,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目的性。
(2)在遇到要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设计流量时,向主要供水方向(如通向密集用水区或大用户管段)分配较多流量,想次要供水方向分配较少的流量,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经济学。
(3)确定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平行的主要供水方向,并且在平行的主要方向上分配相接近的交大流量,垂直主要供水方向的管段上也要分配一定流量,的、使得当主要供水方向上管段损坏时,流量可通过这些管段绕道通过,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可靠性。
管段设计流量初分配结果:最高时工况点下管网水力计算1.采用哈代-克洛斯平差方法,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得出各段实际流量、水头损失、管段流速及格节点压力水头、自由水压。
1)采用Excel表格平差,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允许比合差0.5m,家定(1)为控制点。
平差:第一次平差环1 s q hnsq0.852q h nsq0.8521 1231.01 10.1 0.247 45.455 6.350 0.104 30.610 3 106.42 32.64 0.188 10.675 28.890 0.150 9.621 -41482.67 8.36 -0.210 46.602 12.487 -0.442 65.595 6 524.83 16.82 0.271 29.927 9.480 0.093 18.3610.497 132.659 -0.093∆q -3.749环2 s q hnsq0.852q h nsq0.852-2 906.28 5.09 -0.051 18.664 4.712 -0.044 17.480 -5 1811.42 12.45 -0.537 79.936 12.072 -0.507 77.868 7 41.45 72.4 0.320 8.197 72.774 0.323 8.233 4 1482.67 8.36 0.210 46.602 8.737 0.228 48.387-0.057 153.400-0.0002∆q 0.377 环3 s q hnsq0.582q h nsq0.852-6 524.83 16.82 -0.271 29.927 9.480 -0.093 18.3619 288 21.35 0.231 20.122 24.939 0.309 22.97110 63.07 28.41 0.086 5.621 31.999 0.107 6.220 -8 2139.47 11.73 -0.568 89.740 8.140 -0.288 65.737-0.521 145.411 0.0333.589平差结果如下:管段编号管径(mm)实际流量(L/s)水头损失(m)节点编号压力水头(m)自由水头(m)地面标高(m)1 200 6.35 0.10 1 62.80 28.00 34.802 200 4.71 0.04 2 62.70 28.98 33.723 350 28.89 0.15 3 62.66 29.26 33.404 200 12.48 0.44 4 62.22 28.33 33.895 200 12.07 0.50 5 61.72 28.98 32.746 250 9.48 0.094 6(水泵)61.22 30.27 30.957 400 72.78 0.32 7 61.13 29.53 31.608 200 8.14 0.29 8 60.81 29.99 30.829 300 24.94 0.3110 350 31.10 0.110 250 28.90 0.56 9(水池)-3.84 65.5固由表可知水泵扬程为30.27m,流量为120.3L/s,2)控制点的确定在水里分析时,首先假定(1)为控制点,经过水力计算,节点(1)满足控制点要求,,固确定(1)为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