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设计
厨房排水立管设计标准

厨房排水立管设计标准厨房排水立管设计标准是指厨房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和安全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厨房排水立管设计标准:1. 管道材料:常用的厨房排水立管材料包括PVC、铸铁和不锈钢。
这些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和耐压等优点,适合于长期使用。
2. 管道直径:厨房排水立管的管道直径应根据使用需求和流量来确定。
通常,主管道的直径应为100毫米至150毫米,分支管道的直径应为50毫米至75毫米。
3. 布置方式:排水立管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在厨房内,以确保各个排水设备的排水顺畅。
排水立管应尽量减少弯曲和倾斜,以保证水流畅通。
4. 斜度:排水立管应设置适当的倾角,以确保水能够自由流动。
通常,立管的倾斜度应为1:50至1:100。
5. 排气系统:厨房排水立管应设有适当的排气装置,以防止排水时产生的负压。
排气装置通常包括排气管和排气阀。
6. 排水设备连接:厨房排水立管与排水设备的连接需要使用密封材料,以确保不会出现漏水和气味。
7. 防臭系统:排水立管应设有防臭设施,如S排气弯管和水封装置,以防止污水的恶臭气体进入室内。
8. 排水管道保护:排水立管应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防备措施,如防锈、防腐和防结垢等,以延长使用寿命。
9. 排水系统运行检查: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运行检查,确保排水立管和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解决任何问题。
总之,厨房排水立管设计标准是为了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避免漏水、防止污水倒流,确保厨房卫生和人员健康。
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经过专业人员的验收和检测,以确保设计和施工质量。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和环境卫生,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
应注重管网结构的合理布局,保持供需平衡,能够为用户提供合格的水质和满足他们的用水需求。
2.可靠性。
争取设计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完善的功能,通过系统化、现代化、自动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保证给水水质卫生、排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3.保护环境。
建设现代化的给水排水管理系统,要从源头上清除现有的污染,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费用,保护城市环境和水资源。
4.可持续性。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可以被替代的技术、材料和处理方式,用更加环保、经济和健康的方式来满足需要,使供水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二、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和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预测,确定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路线和布置,明确技术标准和科学指导,确定所需投资,制定设计方案。
2.工程勘察和评审。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勘查,进行技术和设计方案的评估,以确定最佳的输送、过滤、加药和处理方式。
3.设计计算和软件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道模型设计和计算,帮助确定管道直径、压力和流量,并进行模拟测试,找出优化策略。
4.方案设计和绘制。
根据最终确定的方案,进行相关的工程绘制,包括施工图、预制图、电力布线图、开挖图和剖面图等。
5.标准备案和批准。
在设计项目结束时,要进行标准化备案,批准相关部门审批,确保在施工、安装和运行阶段的顺利推进。
三、具体要点1.选取优质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防腐性能,特别是对于排水管道,应选择耐酸碱和耐化学腐蚀的材料,避免污染物的渗漏和腐蚀。
2.在设计管网系统时,应以供能平衡为原则,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同时注意调配沉积物和防止管道堵塞。
3.管道的选型和设计应该是标准化的,能够轻松维护和更换;阀门的密封性和应急排放能力要保证。
4.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设计中,应该考虑面对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可能影响,例如排水管道的地下水位、雨量和地形。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管道设计的相关规定、要求和标准。
设计应符合《城市给水排氷工程设计规范》(GB50014-2006)及其指南的要求,还应参照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一、管道弹性结构设计1、管道几何尺寸和结构参数设计:运用一定规定的分析方法,根据管道的运行条件,确定管道的几何尺寸和内径,并选定符合设计要求的内壁几何形状,如管道主件的截面形状、壁厚及折弯半径等。
2、管道弹性计算:应对管道重复使用承受压力而产生的变形、应力及应力集中等进行弹性计算,确定特定荷载作用时管道的变形、应力集中及其损坏情况,以保证管道的安全性能。
3、管道材料设计:根据管道设计参数和管道运行条件,确定管道应用的材料及材料的性能,以便满足管道运行要求和安全性能要求。
二、管道稳定性设计1、管道布置设计:在给定的地形半径及管道穿越形式情况下,确定管道施工布置方案,采用合理的参数组合,使管道运行时化解外力效应,达到管道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2、管道支撑及连接设计:确定管道的支撑及连接结构,以保证管道正常运转,防止管道断裂以及其它可能的损坏情况。
3、支撑构件布置设计:根据管道设计需要确定支撑构件的布置方案,以保证支撑构件上管道的安全性能。
三、管道维护设计1、管道防腐设计:根据管道使用环境、渗漏风险和携带的介质等因素,合理选择防腐材料,有效地防止渗漏或侵蚀。
2、管道保温设计:根据管道使用环境,合理选择保温材料,有效降低管道的损耗和损坏。
3、抗震设计:根据遗传抗震规范及相关文件,确定管道的抗震设计要求,并进行抗震计算分析,确保管道在发生地震时不受到损坏。
四、安装构造及技术要求1、安装构造设计:根据管道运行条件,确定管道的安装构造,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
2、技术要求:安装构造应符合管道敷设规范和技术要求,保证管道正常使用,并防止出现可能损坏管道的现象。
以上是关于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的详细介绍,有助于保证给水排水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从而起到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作用。
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排水管道设计规范排水管道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内部污水或雨水的滞留和积聚,保证建筑物正常的排水功能和卫生环境。
下面介绍一些排水管道设计的规范。
首先,排水管道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设计规范的遵守可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排水管道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排水需求。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排水方式和设计参数上有所不同,如住宅区、商业综合体、学校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管道的直径、坡度和布置方式。
再次,排水管道设计应合理确定排水管道的材料和规格。
常用的排水管材料有铸铁管、塑料管、玻璃钢管等,要根据排水量、压力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以保证管道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此外,排水管道设计还应考虑维修和清洁的方便性。
管道的布置要避免盲管,尽量减少死角和弯曲处,便于排水和维修。
同时,在排水井、雨水篦、沉砂池等设施的设计上也要合理设置,方便清理和维护。
另外,排水管道设计还要考虑防止污水倒流和异味的要求。
可以在管道中设置止回阀、排气阀等装置,以保证污水不会倒流到建筑物内部,同时通过排水规划和管道布置来减少排放异味。
最后,排水管道设计要注意材料的保护和耐久性。
排水管道的设施应具有耐腐蚀、耐久性强的特点,可以采用涂层、防腐层等措施来延长使用寿命。
设计上也要考虑到管道的自由膨胀和收缩,避免管道开裂或破裂。
综上所述,排水管道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遵守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排水需求,确定合适的材料和规格,设计方便维修和清洁的管道布置,防止污水倒流和异味,保护管道材料和提高耐久性,可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卫生环境的良好状态。
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设计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设计规范要求在市政工程中,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雨水和废水安全有效地引导到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施。
为了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共卫生,设计和建设排水管道时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设计规范要求以及其重要性。
一、设计准则和标准1. 管道材料选择在排水管道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管材非常重要。
常见的排水管道材料包括混凝土、钢铁、铸铁和塑料等,每种材料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预算限制,选择适当的材料。
同时,应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
2. 管道布局和坡度管道布局的合理性对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管道的布局合理、直线段长度适宜,并避免过多的弯曲和拐角,以减少水流阻力和堵塞的可能性。
此外,管道的坡度也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水能够自然流动而不产生死角。
3. 排水口设计排水口是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其设计准则和标准需要被严格遵守。
排水口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排污能力和抗堵塞性能。
为了确保水流畅通,用户必须选择合适尺寸的排水口,并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适当的数量和位置。
4. 防臭和防腐处理在设计排水管道时,需要考虑防臭和防腐的措施。
穿越居民区、办公场所或其他公共空间的排水管道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恶臭气味的扩散。
此外,排水管道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二、重要性和意义遵循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设计规范要求具有以下重要性和意义:1. 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合理的排水管道设计可以减少水流阻力和堵塞的可能性,确保水能够顺利流动。
通过遵循规范要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将得到提高,减少水体积聚和溢出的风险。
2. 保护公共卫生和环境排水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可以减少污水泄漏和外溢的风险,保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
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污染,并减少臭味的扩散,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通过遵循规范要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将得到保证,降低维修和维护成本。
城市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城市排水管道设计规范一、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制定规范、规程与标准,以确保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讨论城市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二、排水管道设计原则1. 管道布置:根据地形、工程需求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2. 断面设计:根据设计流量、排泥要求和排水对象,科学确定排水管道的断面尺寸,以防止堵塞和积水。
3. 排水斜度:根据管道材料特性和设计流量,合理确定排水管道的斜度,保证水流顺畅。
4. 管道材料:根据环境条件和排水对象,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耐腐蚀、耐压性能。
5. 排气设计: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的气体排放装置,以防止管道内气体积聚引发爆炸。
6. 排水口设计:根据需要,设置合适位置的排水口,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排放。
三、城市排水管道材料标准1. 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道材料:根据国家标准 GB/T 19472-2004,HDPE排水管道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冲击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2. 聚氯乙烯(PVC)排水管道材料:根据国家标准 GB/T 5836.1-2018,PVC排水管道的材料应具有耐腐蚀、耐压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3. 玻纤增强聚酯(FRP)排水管道材料:根据国际标准 ASTMD3262-18,FRP排水管道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水性。
四、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流程1. 方案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综合考虑地形、建筑布局、地下管线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排水系统方案。
2. 断面计算:根据设计流量、排泥要求和排水对象,进行排水管道的断面计算,确定合适的断面尺寸。
3. 斜度计算:根据设计流量和管道材料,计算和确定合适的排水斜度,以保证水流顺畅。
4. 排水口设置: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排水口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排放。
5. 管道支撑设计:根据管道材料和管段长度,设计合适的管道支撑方式,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规范室外排水管道是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负责排放雨水和废水,并将它们导入下水道或其他处理设施。
正确的室外排水管道设计能够防止排水系统堵塞、泄漏,提高水质和公共卫生水平,并确保垃圾和废物被妥善处理。
因此,设计室外排水管道应该遵循以下一些规范。
1.鉴定出室外排水系统的主要安装要素室外排水管道系统主要由排水渠和下水道管道组成。
排水渠应具备能力满足流量、速度和坡度;下水道管道应能够排放事先规定的量的废水。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应考虑这些要素,以保证系统工作正常有效。
2.计算准确的控制面积按照规范计算出控制面积,它是指每个排水口负责排放的面积。
通过计算控制面积,可以确定需要多少排水口。
如果控制面积计算不准确,则排水口的数量可能太少或太多,导致排水系统的泄漏和瘫痪。
3.正确估算水流量在考虑排水口设计时,水流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
根据需要排放的水量计算出水流量,以确保排水口设计的正确性。
如果需要排放的水量高于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力,则可能会导致淹水和其他损坏。
4.保证排水口和管道直连在设计排水系统时要确保排水口和管道直接相连而不是通过别的设施进行连接。
在排水口和管道之间使用配件连接可能会导致泄漏、堵塞和其他问题,因此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5.确定排放材质选择排放材料时应避免使用易堵塞、腐蚀、易泄漏的材料。
PVC 管道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优良的物理性能。
此外,海绵油墨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也会影响室外排水系统的性能。
6.确保排水口和下水道通畅排水口和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避免杂物和垃圾堆积,容易导致排水阻塞,水不能顺利流走。
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应对排水口和下水道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
此外,如果排水口或下水道需要更换,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综上所述,设计室外排水管道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系统的设计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从计算控制面积、确定水流量到选择排放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建筑物排水管道设计标准

建筑物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建筑物排水管道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内外排水畅通,有效防止积水和渗漏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排水管道设计的标准要求和相关技术细节,旨在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进行排水系统设计。
一、排水管道的选材标准排水管道选材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材质选择:排水管道可采用聚氯乙烯(PVC)、铸铁、钢管、不锈钢等材质。
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和排水要求,选择适当的材质。
2.强度要求:排水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压力和负荷。
3.阻燃性能:排水管道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4.耐腐蚀性:排水管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等物质的侵蚀。
5.密封性:排水管道的连接应采用密封材料,确保无渗漏。
二、排水管道的布置标准排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坡度:排水管道应设置合适的坡度,以保证排水流向畅通。
地面排水管道坡度一般不小于1%,屋面排水坡度不小于2%。
2.通风:排水管道应设置通风装置,以防止管道积压气体引起的异味和压力变化。
3.间距:水平布置的排水管道应尽量保持平行,垂直布置的排水管道应与墙面或结构物保持一定的间距。
4.管道直径:根据排水量和流速要求,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
5.支架:排水管道的支架应牢固可靠,用适当的材料和方式进行固定,以防止管道下垂或变形。
三、排水管道的施工和维护标准排水管道的施工和维护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施工工艺:按照排水系统设计图纸,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可靠性。
2.施工标准:排水管道的施工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连接方式、管道铺设深度和固定方式等。
3.防水处理:建筑物内部排水管道的连接部位应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以防止渗漏。
4.定期检查与维护:建筑物排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清理管道内的杂物,修复或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管道部件。
结语建筑物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直接影响建筑物排水系统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设计流速
——与设计流量和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污水平均流速。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发生淤积的流速, 与污水中所含杂质有关;国外很多专家认为最小流 速为0.6-0.75m/s,我国根据试验结果和运行经验确 定最小流速为0.6m/s。 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破坏的流速, 与管道材料有关;金属管道的最大流速为10m/s, 非金属管道的最大流速为5m/s。
(4)最小设计坡度
(1)
(2)
(3)
——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为最小设计坡度,最 小设计坡度是保证不发生淤积时的坡度。
规定: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
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管径400mm 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15。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四、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温度与地层深度关系图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 污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有保温 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距离可以加大。
国外规范规定:污水管道最小埋深,应根据当 地的养护经验确定。无养护资料时,采用如下数值: 管径小于500mm,管底在冰冻线上0.3m;管径大于 500mm,为0.5m。
【例 1】 倒虹管进水井上游沟道中流量 qV=500 L/s,口径 D =1000 mm, 坡度 i=0.00062, 流速 v=0.78 m/s, 充满度 h/D =0.75,水面高程+0.75 m,沟底高程±0.00m。倒虹管出水 井下游沟道中的各水力学要素数值与上游沟道相同, 试设计 直管式倒虹管,并求下游沟道沟底高程。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地面
管道的埋设深度有两个意义: 决定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 的因素有哪些? 地面荷载 冰冻线的要求
管道
覆 土 厚 度 埋 设 深 度
满足街坊管连接要求
L Z1 Z2 h
H
Δ
街道污水管
出户管 连接支管 街坊污水管
H=h+iL+h1-h2+Δ h
式中:H——街道污水管网起点的最小埋深,m; h——街坊污水管起点的最小埋深,0.6~0.7m; h1——街道污水管起点检查井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 h2——街坊污水管起点检查井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 i——街坊污水管和连接支管的坡度; L——街坊污水管和连接支管的总长度,m; Δ h——连接支管与街道污水管的管内底高差,m。
在特殊情况下,下游管段的管径小于上 游管段的管径(坡度突然变陡时,可能出 现这种情况),而不能采用管顶平接或水 面平接时,应采用管底平接以防下游沟 段的管底高于上游管段的沟底。 为了减少管道系统的埋深,虽然下游管 管管径大于上游沟管管径,有时也可采 用管底平接。
总之, 沟段的衔接是以尽量减少管道埋深
通常,同管径沟段往往是下游沟段的充 盈深大于上游沟段的允盈深,避免上游 沟段中形成回水而采用水面平接。
在平坦地区,为了减少沟道埋深,异管 径的沟段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或充满度 0.8处平接。
当异管径沟段采用沟顶平接而发现下游 沟段的水面高于上游沟段的水面时(这种 情况并不常见),应改用水面平接。
第一节 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第二节 水力学计算基本公式 第三节 水力学算图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 第五节 管段的衔接 第六节 管段水力学计算
沟道水流情况
重力流:沟道中水流动时,水上方是大气, 具有自由表面,而其它三个方向受到沟道 固体界面限制,这种水流方式叫重力流又 叫明渠流. 管流:沟道有时在水压力流动这时水流方 式叫管流又叫压力流.
h ——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起端的最小埋深,m;
i ——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和连接支管的坡度-
L——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和连接支管的总长度,m
h1 ——街沟窨井处地面高程,m;
h2 ——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起点窨井处地面高程,m。
管段的衔接
窨井上下游的管段在衔接时应遵循下述 原则: 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 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 尤其重要; ②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 积; ③不允许下游管段的沟底高于上游沟段 的沟底。
第一节 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不溢流 不淤积 不冲刷沟壁 要注意通风
第二节
水力学计算基本公式
qv Av
1 v R I n
2 3 1 2
第 三 节
水 力 学 算 图
算图分类
不满流圆形管道
满流圆形管道 满流矩形管道
明渠流
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 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沟底的内壁到地面 的距离。
管段的衔接方法通常采用:
沟顶平接
水面平接 沟底平接(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采
用)
乘插式
企口式
平口式
§排水管道的基础
一、排水管道基础的组成
管道 管座 基础 垫层
地基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三、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
设计充满度(h/D) 设计流速(v) 最小管径(D) 最小设计坡度(i)
(3) 倒虹管数量 ① 越河道的倒虹管,一般敷设2条工作 管道; ② 过小河、旱沟和洼地时,可敷设1条 工作管道; ③ 过特殊重要构筑物(如地下铁道)时, 应敷设3工作管道,2条工作1条备用。 (4) 水平管的管顶距规划河底一般不小 于1m
水位差
v2 H iL 1.5 0.05(m) 2g
管道的埋设度对整个沟道系统的造价和 施工影响很大,沟道愈深,则造价愈贵, 施工期愈长。
所以,管道的埋设深度小些好,并有一 个最大限值,这个限值称做最大埋深。 沟道的最大埋深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指标 及施工方法决定。 在干燥土壤中,沟道最大
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在 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
管道的覆土厚度是指沟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管沟道埋深小些好,但是,沟道的覆土厚度有
v2 H iL 1.5 2g
12 H 0.0014 50 1.5 0.146 ( m) 2 9.81
采用 0.2 m(相当于增加 0.054m),以改善倒虹管水力学条件。 下游沟底高程=0.75-0.20-0.75=-0.2(m)
【例 2】 已知最大流量为 510 L/s, 最小流量为 120 L/s, 倒虹管长为 100 m, 共 4 只 15°弯头,倒虹管上游管流速 1.0 m/s,下游管流速 1.24 m/s。求倒虹管 管径和倒虹管的全部水头损失。 解:(1) 考虑采用三条管径相同而平行敷设的倒虹管线,每条倒虹管的最 大流量为 510/3=170 L/s,查水力计算表得倒虹管管径 D=400 mm,水力坡度 i=0.0065,流速 v=1.37 m/s,此流速大于允许的最小流速 0.9 m/s,也大于上游 沟管流速 1.0 m/s。 (2) 在最小流量 120 L/s 时,只用一条倒虹管工作,此时查表得到流速为 1.0 m/s > 0.9 m/s。 (3) 倒虹管沿程水力损失值: iL=0.0065×100=0.65 m (4) 倒虹管全部水力损失值:H1=1.05×0.65=0.683 m (5) 倒虹管进、出水井水位差值:H=H1 + 0.10 = 0.683 + 0.10=0.783 m
***国内一些城市污水管道长期运行的情况说明, 超过上述最高限值,并未发生冲刷管道的现象。
(3)最小管径
1、为什么要规定最小管径?
街坊管最小管径为200mm,街道管最小管径为300mm。
2、什么叫不计算管段?
在管道起端由于流量较小,通过水力计算查得的管径 小于最小管径,对于这样的管段可不用再进行其他的水力 计算,而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这样的管 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下游管道的埋深,也有人建议在充满为
0.8处平接。
沟底平接是指在水力学计算中,要使上 游沟段和下游沟段的沟底内壁的高程相 同
在一般情况下,异管径沟段采用沟顶平 接。
有时,当上下游沟段管径相同而下游沟 段的充盈深小于上游沟段的充盈深时,
(由小坡度转入较陡的坡度时,可
能出现这种情况),也可采用沟顶平接。
为前提,而且在窨井处不应发生:
①下游管底高于上游管底。
②下游水位高于上游水位。
(1)设计充满度(h/D)
——指设计流量下,管道内的有效水深与管径的比值。
h/D =1时,满流
h D
h/D <1时,非满流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最大充满度为:
管径(D)或暗渠高(H) (mm) 最大充满度(h/D)
沟段设计步骤:
(1) 确定主要矛盾,定计算方略; (2) 查表格适合之管径、管坡 (A) 沟管口径一般不跳级增加; (B) 在地面坡度变陡处,沟道管径可以较上 游小1或2级。 (3) 决定衔接方式(从比较管坡和地坡入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计算沟底高程;
(5) 检验上下段水面高程; (6) 确定最佳计算数据组;
200~300 350~450 500~900 ≥1000
0.55 (0.60) 0.65 (0.70) 0.70 (0.75) 0.75 (0.80)
为什么要做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
1、预留一定的过水能力,防止水量变化的冲击, 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
2、有利于管道内的通风;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H——进水井和出水井间的水位高差; iL——沿程阻力损失; 1.5v2/2g ——进口、出口、转弯等局部阻力损失; 1.5 ——进口、出口、转弯等局部阻力系数; v ——倒虹管内污水流速,m/s; 0.05——进水井与出水井间的水位高差 H 应稍大于全部阻力损失值, 一般取 0.05~0.10m。 局部阻力损失也可按沿程阻力损失值的 5%~10%考虑。 当倒虹管长度大于 60 m 时,采用 5%;等于或小于 60 m 时,采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