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观察植物的种子

合集下载

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_1

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_1

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一.实验器材及用品: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试验步骤: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对照组试验组种子膨大12小时 20小时种皮破裂16小时 36小时出现根3天不成活出现叶一星期不成活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对照组试验组种子膨大12小时 24小时种皮破裂16小时 32小时出现根3天 5天出现叶一星期11天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对照组试验组种子膨大12小时 12小时种皮破裂16小时 16小时出现根3天3天出现叶一星期一星期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结论经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一)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二)氧气: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三)温度: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可以从5-3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四)光: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篇二:种子萌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幼儿园动手实践: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案例

幼儿园动手实践: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案例

幼儿园动手实践: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动手实践,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培养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其中,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是一项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它能够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动手实践中的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案例,并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背景介绍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是一项常见的幼儿园动手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们亲身参与,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还能引发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这个实验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老师首先向幼儿们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然后组织幼儿们一起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种子、土壤、水杯等实验器材。

2.播种:幼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轻轻拍实,然后用水喷雾器给种子浇水。

3.观察:幼儿们将播种好的种子放在室内或室外的适当环境下,并定期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幼苗的生长速度等。

4.记录:幼儿们在观察过程中,用绘画、摄影或文字记录下种子的发芽过程,并与老师和同伴分享观察结果。

三、实验意义通过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幼儿们能够深入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规律。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参与种子的播种和观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学会了用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这对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有益。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的观点中,植物种子发芽观察实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幼儿园动手实践活动。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不仅可以学习植物生长的知识,还能培养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实际操作中,幼儿们能够亲身参与,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观察结果,这将对他们的认知和心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物教案: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

生物教案: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

生物教案: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一、引言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进行生物实验,以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培养对观察力的锻炼,并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2. 观察和记录植物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萌发情况;3. 探讨外界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4. 培养学生们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 纸巾- 透明盖玻片- 密封塑料袋/培养皿2. 实验材料:- 各类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如大豆、小麦等)- 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纸巾折叠成适当大小的薄片,并用水稍微湿润。

b. 将植物种子分别放置在纸巾上,然后小心地将其包裹起来。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a. 将纸巾包裹着种子的部分放置在透明盖玻片上。

b. 将透明盖玻片放入密封塑料袋或培养皿中。

c. 在盖玻片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保持一定湿度。

d.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注意观察种子是否有生长、发芽、根系伸展等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结果:学生们应该观察到不同植物种子的不同萌发速度和方式。

有些种子可能较快地出芽和生长,而其他种子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开始发芽。

此外,学生们还应该观察到根系伸展和茎发育等有关植物生长的现象。

2. 讨论问题:a. 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速度有所不同?b. 植物种子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成功萌发?c. 为什么在适宜湿度下,种子能够迅速生长?这与植物的生理特点有关吗?六、实验拓展1. 探究其他因素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可以改变水温、光照强度或者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来观察其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2. 进一步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种植容器,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自己收集到的不同植物种子,进一步观察和记录整个生长期间植物的变化情况。

7.1(实验1实验3)观察种子的结构

7.1(实验1实验3)观察种子的结构

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一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材第4节]实验梳理实验目的:1.认识菜豆(双子叶植物种子)和玉米(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2.学会用工具辅助观察,并用碘液检验淀粉。

实验器材:浸涨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若干,解剖盘,解剖刀,镊子,放大镜,碘液。

实验步骤:1.观察浸涨的菜豆种子:(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

(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菜豆种子的胚。

(3)在菜豆的剖面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

【答案】(3)变蓝色【解析】【分析】【详解】(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

(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菜豆种子的胚。

(3)菜豆种子胚的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子叶中含有淀粉等营养物质,因此在菜豆的剖面滴上碘液,能看到剖面出现蓝色。

2.观察浸涨的玉米种子:(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胚。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

以上的变化说明了▲。

【答案】(2)变蓝色玉米种子的胚乳中都储存有淀粉等营养物质【解析】【分析】【详解】(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胚。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的胚也是由胚芽、胚轴、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2)根据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的特性,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这个实验说明了玉米种子的胚乳中都储存有淀粉等营养物质。

3.根据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尝试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比较。

结构名称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种皮无色透明种皮与果皮愈合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答案】有有有 2 片 1 片无有【解析】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实验报告一、引言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之一,种子的萌发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萌发过程,并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可以更好地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a. 纸巾b. 盐水c. 温水d. 黑豆种子2. 实验方法:a. 准备5片纸巾,分别用盐水、温水和普通自来水浸湿。

b. 将每片纸巾上均匀放置5颗黑豆种子。

c. 将纸巾轻轻卷起,放入3个标有盐水、温水和自来水的小盘中。

d.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包括种子的发芽率、根的生长情况等。

三、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1. 种子的发芽率:a. 盐水组:在第二天,2颗种子发芽,发芽率为40%。

b. 温水组:在第三天,4颗种子发芽,发芽率为80%。

c. 自来水组:在第四天,3颗种子发芽,发芽率为60%。

2. 根的生长情况:a. 盐水组: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速度较慢,根长约为1cm。

b. 温水组: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根长约为2cm。

c. 自来水组: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速度适中,根长约为 1.5cm。

四、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的生长受到不同处理条件的影响。

1. 盐水对种子的影响:通过将种子浸泡在盐水中,我们观察到盐水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盐水中的高浓度盐分对种子的生理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2. 温水对种子的影响:温水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常见的条件之一,我们观察到用温水浸湿的纸巾能够促进种子的发芽和根的生长。

温度的提高可能有助于种子内部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3. 自来水对种子的影响:自来水是一般情况下种子的生长环境,我们观察到自来水组的种子发芽率和根的生长速度介于盐水组和温水组之间。

这表明自来水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的生长受到处理条件的影响,盐水抑制作用,温水促进作用,自来水适中。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

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日期光照下的种子发芽情况黑暗中的种子发芽情况照片文字描述照片文字描述10.1 长出胚根长出胚根10.2 露出子叶露出子叶10.3 子叶长出子叶长出10.4 胚轴稍微变长胚轴变长,有真叶10.5 有真叶真叶变大10.6 上胚轴变长,有几根才长出真叶上胚轴变长10.7 一株比较成熟,其他的继续生长继续生长,都比较成熟四、实验结论:1、我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如果用手触碰幼胚,它就会停止生长。

一.教学内容: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植物的繁殖发育二.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重点)2、知道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对生物个体的形成和种族延续的重要意义,并学会运用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难点)3、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知道开花、传粉,能说明传粉方式和受精的过程。

(重点)4、列举花、果实和种子的主要结构,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观察植物的种子教案

观察植物的种子教案

观察植物的种子教案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③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的胚是新植物体的与幼体。

三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②学生准备:自愿准备感兴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种子和果实。

四教学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谁来回答上面提到的三种植物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们在上节课学过知识的基础下回答。

教师纠正,总结: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落地上的阴湿处。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和比较潮湿的环境中。

所以这三种植物必须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

从结构上来看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藻类植物的结构很简单,没有分化根,茎,叶。

苔藓植物具有茎,叶,没有真正的根。

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并且根,茎,叶内有专门的输到组织。

上面提到的这三种植物都有一个特征:它们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来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平时吃的粮食,瓜果蔬菜,绝大多数都是结种子的,并且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

我们这些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

那么,种子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呢?这节课我们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2.讲授新课:观察种子下面我们举常见的两种植物的种子,观察,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报告单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报告单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豌豆种子、水、培养皿、湿纸巾、尺子、放大镜。

实验步骤:
1. 将玉米种子和豌豆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用湿纸巾盖住种子,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

2. 将培养皿放置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3. 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第一天:玉米种子和豌豆种子表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二天:玉米种子开始发芽,豌豆种子仍未发芽。

第三天:玉米种子的芽长出并向上生长,豌豆种子也开始发芽。

第四天:玉米种子的芽继续生长,豌豆种子的芽也在向上生长。

第五天:玉米种子的芽长势良好,豌豆种子的芽也在快速生长。

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种子的萌发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首先种子在充分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开始发芽,然后芽向上生长,形成幼苗。

种子的萌发过程受到光线、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线和温度是种子发芽生长的重要条件。

结论:
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我们了解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过程,也更加深入了解了种子的发芽机制及影响因素。

种子的发芽不仅仅是植物生长的起点,更是生命的延续和传承。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对种子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
指导教师: 孙晓卿
实验目的: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器材: 放大镜,白纸,解剖刀,植物的种子 (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黄豆、马铃 薯、蚕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种子的内部结构
• 实验步骤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 征(形状、大小、颜色,等)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 的内部结构。 3.用解剖刀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向日葵、花生、小麦、玉米、黄 豆等,他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各不相同。 实验结论: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形状、 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