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除杂质,怎样思考!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_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执教者《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过滤、蒸发等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也有了有关酸碱盐和溶液的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粗盐的提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学习重结晶法提纯物质,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自己看书便能找到答案,但是这样是不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更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解决生活和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即将旧知识进行巩固,又学习了新方法。

效果分析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取典型的的事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讨论、交流、辩论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比较熟悉,本实验的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比较明显,任务完成情况应该较好。

能够顺利完成,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本课时学习的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主要目的是通过粗盐中的难容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渗透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除应用到一些溶液的知识外,还用到了前面学过的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和酸、碱、盐的有关知识。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领悟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能力目标: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中学会过滤和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参与粗盐中难容性杂质的去除的过程,养成耐心、细致的使用习惯。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评测练习1. 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

除杂初中化学总结《除杂初中化学总结》整体感受说起初中化学的除杂,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找出那个走错队伍的家伙,还得小心翼翼,不能把原本好的伙伴也给弄没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感觉这就像是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大量练习,也慢慢摸到了些门道。

具体收获首先,我们要遵守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

这就好比你打扫房间,要把不要的东西扔出去,可不能一边扔一边又带进来新的垃圾。

比如去除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就不能选用硝酸,因为用硝酸的话会生成新杂质硝酸钠。

其次,要依据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像溶解性,要是有一种物质不溶于水,另一种可溶性杂质,就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化学性质方面,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就可以利用置换反应除去杂质金属,像除去铜里面的铁,就可以用稀硫酸或者硫酸铜溶液。

重要发现现在想想,原来是除杂试剂的状态也很关键。

如果要除去气体中的杂质,那除杂试剂通常要是液态,并且气体的进出导管的长短顺序可是有讲究的,长进短出是常见的情况。

还有我们要考虑反应后的产物状态,要容易分离才行,等等,还有个重要的点,如果杂质和要保留的物质都能与除杂试剂反应,那肯定不能用这个试剂去除杂了,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在大量二氧化碳存在下,一氧化碳难以燃烧完全,而且会引入新的氧气杂质。

反思我反思自己有时候会忘记考虑除杂后的剩余物质是否容易分离,光想着把杂质反应掉就好了。

还有就是没有非常透彻地记住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这就导致做题容易纠结和选错除杂方法。

像本来可以利用物理性质除去杂质的,却老是想复杂了从化学性质角度去考虑。

启示原来如此,除杂这一块一定要把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记得特别牢,还有那几个除杂的原则要像烙印一样刻在脑子里。

每个实际的题目就像是一道谜题,得根据这些原则和性质去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答案。

然后就得细心仔细,每一步都考虑周全,特别是产物和剩余物质的情况。

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及应用:化学实验除杂质

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及应用:化学实验除杂质

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及应用:化学实验除杂质第一,要知道除杂质的原那么,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生成新的杂质。

第二,要背得物质的溶解性表,这样才干很好、很快的找到构成沉淀的离子例如氢氧化钠忠混有碳酸钠,阴离子不同,而碳酸根与很多的阳离子都能构成沉淀,常用的可以是氢氧化钙。

这样,反响后就将碳酸钠除掉,生成了氢氧化钠,也不生成新的杂质。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区分失掉较纯真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别。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取得纯真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罕见题,它灵敏多变,可以综合调查先生的解题才干。

现罗列几种方法:1 物理方法1.1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经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中含有大批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失掉固体氯化钙。

假设要取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濯烘干。

练习1以下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别的是: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ClO3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依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向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别。

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渐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清楚增大,温度降低,大局部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得不清楚,所以大局部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经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以下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别的是: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2. 化学方法:原理〔一〕、参与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响,不与原物反响。

化学除杂题解题技巧

化学除杂题解题技巧

化学除杂题解题技巧
化学除杂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除杂原则:在除杂过程中,不应引入新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并且杂质应便于分离。

2. 掌握除杂要领: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质方法,并选择适宜的试剂。

3. 熟悉除杂方法:除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转纯法和吸收法等。

这些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 分离混合物:对于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5. 审清题目要求:在解答题目时,应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确保答案与题目要求吻合。

综上所述,要解答化学除杂题,需要掌握除杂原则、要领、方法,熟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审清题目要求。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更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

化学中除杂解题思路

化学中除杂解题思路

化学中除杂解题思路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化学题目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除杂!别慌,我来教你们几招,保证让你对付除杂题目轻轻松松!做除杂题目就像是大扫除,咱们得先知道家里都有啥脏东西需要清理。

拿到题目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出混合物里都有啥杂质。

就像侦探一样,仔细看题目中给的条件和暗示。

比方说,题目告诉你一块生铁里含有碳、硅、锰这些杂质,这就相当于告诉你家里的灰尘、蜘蛛网、垃圾都在哪儿。

知道了对手是谁,咱们才好想办法对付它们!除杂的方法可多啦!就像打扫卫生有扫帚、拖把、吸尘器一样。

化学中常用的除杂"武器"有:物理法比如磁选、重选,化学法酸溶、碱溶、氧化还原。

选择哪种方法,得看杂质和主体的性质差异有多大。

来个实例吧!假如你有一堆铁粉,里面混了沙子和木屑。

这就像是一锅大杂烩,该咋分离呢?咱们可以这么干:先用磁铁把铁粉吸出来铁粉最听话,一下子就跑到磁铁那儿去了,剩下的沙子和木屑再用水来分离,木屑漂在水面上,沙子乖乖沉底。

瞧,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就被咱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遇到难题别着急,就像破案一样,要讲究方法和顺序。

有时候要先处理容易除掉的杂质,就像打扫房间先收拾大件垃圾一样。

处理完简单的,再来对付那些难缠的杂质。

还有个重要的小窍门:看清楚题目要求的纯度。

有时候不需要把杂质全部除掉,就像打扫卫生,不是非要一尘不染,及格就行。

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省时省力!做除杂题目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

温度、压强、浓度这些都得掌握好,就像煮饭一样,火候太大太小都不行。

反应时间也要把握好,别着急,也别拖拉。

计算题中涉及除杂,一定要搞清楚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

这就像是记账,要把进货出货都算清楚。

特别是那些参与反应的物质,一个都不能放过。

有时候一种方法除不干净,那就多来几种方法组合使用。

就像顽固的污渍,可能需要先用清洁剂泡一泡,再用刷子刷一刷,最后再用水冲一冲。

化学除杂也是这个道理!做题时遇到不会的地方,就想想生活中的例子。

《第五章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五章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沉淀法的原理及其在去除粗盐中杂质离子中的应用。

2. 掌握常见杂质离子的化学特征及如何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它们。

3. 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沉淀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 掌握常见杂质离子的化学特征及其如何被化学沉淀法去除。

2.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化学沉淀法的原理去除杂质离子。

* 实验操作中准确控制反应条件和观察沉淀的生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试剂瓶等。

2. 试剂与材料:粗盐、纯盐、氢氧化钠、氯化钡、硝酸银等。

3. 课件和视频:展示化学沉淀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课前安置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1)通过一些平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例如:自来水中的杂质、水壶中的水垢等。

(2)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化学方法去除杂质离子。

2. 讲解化学沉淀法原理(1)介绍化学沉淀法的观点和基本步骤。

(2)讲解各种杂质离子的性质以及如何用化学方法去除它们。

(3)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粗盐提纯(1)分组实验:每组学生取少许粗盐进行实验。

(2)实验步骤: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等。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验结果分析(1)展示各组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效果。

(2)教师点评,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课题延伸(1)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沉淀法应用实例,例如:水处理、废水处理等。

(2)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化学沉淀法应用到平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去。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程内容。

7. 课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掌握如何选择适当的试剂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除杂高中化学总结

除杂高中化学总结

除杂高中化学总结高中化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杂质,而除杂就成为了化学实验和应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除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化学实验的准确性,确保所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总结高中化学中的除杂方法。

一、实验方法1. 溶解法:当我们需要将混合物中的某种物质分离出来时,可以利用溶解法进行除杂。

首先,将混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通过过滤、蒸发、结晶等方法将目标物质提取出来。

2. 气体法:对于气体混合物的除杂,可以利用气体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离。

例如,通过液体吸附剂吸附气体混合物中的某种气体,然后再通过蒸馏或者减压等方法将目标气体从吸附剂上除去。

3. 离心法:对于固体颗粒较大的混合物,可以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颗粒沉淀下来,然后再用溶剂进行洗涤,最后通过干燥将目标物质分离出来。

二、实验技巧1. 使用合适的实验器材:在进行除杂实验时,需要使用适当的实验器材。

例如,选择合适的滤纸、漏斗、过滤瓶等来进行过滤操作,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来进行蒸发和减压操作。

2. 注意操作的顺序:在进行除杂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的顺序。

一般来说,先进行溶解操作,然后再进行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操作要细心:在进行除杂实验时,需要细心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或者结果不准确。

例如,过滤操作时要保持滤纸的整齐,避免出现漏斗堵塞或者过滤不彻底的情况。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除杂实验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要正确佩戴实验室安全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2. 遵守实验规范:在进行除杂实验时,要遵守实验规范,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随意更改实验条件和步骤,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垃圾分类:在进行除杂实验时,要注意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

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

以题理知,以归成规—《物质的提纯》的教学感悟化学是初三的启蒙学科,概念多、知识点零散,学生普遍感到好学难记、难用。

复习阶段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能使学生灵活应用。

在复习《物质的提纯》这个专题时,我采用了以题理知,以归成规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质的提纯,即物质的除杂,是除去物质中混有杂质的过程。

我先让学生练习: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你写出所用的试剂或方法(尽可能多)。

(1)NaCl(泥沙);(2)CO2(水蒸气);(3)KNO3 (NaCl);(4)铜粉(铁粉);(5)CO(CO2);(6)Cu (CuO) ;(7)FeCl 2 溶液(CuCl2) ;(8)NaCl溶液(Na2CO3) 。

小组讨论的要求:选择方法的依据以及不同方法的比较的原则。

一、归纳、生成在自学、互学、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方法的选择依据性质的差异,可以是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可以是化学性质的差异。

概括起来就有两种方法:(1)物理方法:如过滤、结晶(依据物质溶解性的差异);吸引(磁性的差异)、吸附(吸附性的差异)等。

(2)化学方法:选择试剂和杂质反应,将杂质转化。

可以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也可将杂质转化为与主要成分不同状态的物质。

方法的比较依据除杂的原则:①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即尽量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③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④易得:即除杂试剂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二、提升、再生成在方法、原则小结之后,我再让同学们思考:第(7)、(8)小题的实质是除什么,将它转化成什么,使化学方法更细化,并用形象化的比方“上天入地”,学生理解更到位;第(7)、(8)小题,对所加试剂的量有无要求,如果要除尽,所加试剂的量应满足什么要求,带来的杂质怎么办等等。

用化学方法除杂质,所加试剂通常是只和杂质反应,有没有例外呢?我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除去氯化铁中含少量氯化钠,同学们通过讨论、合作,采用逆向思维解答,我给同学们归纳为“先退再还原”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晶体
结论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之 后,得到的固体仍然不是纯净的食 盐,可能混有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Na2SO4等),接下来, 我们通过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些杂质
P6实验1-2
SO42-的检验方法:
操作: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可溶性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Na2CO3
引入了新的离子: CO32-
NaOH
OH-
BaCl2
Ba2+ BaCO3↓
HCl
为了能完全除去杂质离子,加入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NaCl
食 盐 水
BaSO4
过量BaCl2 过滤 NaCl MgCl2 过量NaOH 过滤 CaCl
2
MgCl2
CaCl2 Na2SO4
BaCl2→ Na2CO3 → NaOH →HCl NaOH →BaCl2→ Na2CO3 →HCl 1、只要Na2CO3加在BaCl2之后便合理 2、最后加入的盐酸必须适量
钡盐(BaCl2)溶液。 现象: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BaSO4)。 P10第7题 结论:存在SO42- 。
注意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
思考 ·交流 对于粗盐水(NaCl)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怎样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CaCl2、MgCl2、Na2SO4 Ca2+ Mg2+ SO42- P7资料卡片
第二课时
我们吃的食盐是怎么来的?
蒸煮 晾晒 提纯
海水、盐湖 盐井、盐矿
粗盐
精盐
如何提纯? 杂质 可溶性:MgCl2、CaCl2 、硫酸盐 不溶性:泥沙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回顾: 粗盐提纯实验
(1)过滤 主要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
滤纸、铁架台(带铁圈)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 主要仪器:玻璃棒,蒸发皿、 酒精灯、铁架台。 蒸发操作注 2/3,搅动,余热 意事项:
结晶
(1)原理: 利用不同固体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将其分离开来。 (2)结晶的方法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要得到高纯度晶体可进行重结晶。
思考 ·交流 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这三个步骤得到的是纯净的NaCl吗? 可能还有什么杂质?
粗盐
溶解 悬浊液(泥沙、NaCl、MgCl2、CaCl2、硫酸盐) 过滤 不溶性杂质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溶液
Mg(OH)
2
NaCl CaCl2
纯净NaCl固体
蒸 发 结 晶 NaCl 溶液
适量盐酸
BaCl2 CaCO3 BaCO3 NaCl NaOH 过量Na2CO3
Ba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NaOH
过滤
Na2CO3
思考 ·交流
除杂时加入的试剂可以交换顺序吗?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 BaCl2→NaOH
► ►
→Na2CO3 →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