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题素材1

合集下载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迁徙和进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其中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中,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丰富了科技、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城邦制为基础,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印度文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各种革命运动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政治制度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经济制度一般包括农耕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社会(统治阶级)、中层社会(小资产阶级)、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

这三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和矛盾。

3.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近现代历史上,各种国家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改革等。

4.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看你横行到几时》素材(1)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看你横行到几时》素材(1)

《看你横行到几时》张仃(1917-2003),辽宁人.在张光宇等人的帮助下他成为职业漫画家。

上述漫画《看你横行到几时》创作于1936年,发表于《中国日报》。

画面中一只身披膏药旗、头戴日军钢盔的螃蟹正在横行,面前出现了一只写着“中华民族”的炸弹。

表明日本侵略者即使再横行霸道,在中华民族面前迟早会粉身碎骨,日本末日必临。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仃投身“抗日宣传队",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

他同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在一起,通宵达旦地谈论艺术和时事,疯狂地创作,为《扶轮日报》和《中国日报》画时事漫画.当时不足20岁的张仃以凝重的笔触,画出了一大批颇具“现实主义精神”的漫画。

如《春劫》(1936年)、《看你横行到几时》(1936年)、《野有饿蜉》(1937年)、《日寇空袭平民区》(1937年)、《蹂躏得体无完肤》(1937年)、《战争病患者的末日》(1937年)、《兽行》(1937年)等便是代表作品。

这些漫画寓意深邃,斗志昂扬,冲击力极强。

在抗战时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舞作用,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问题:1.指出漫画中的螃蟹代表谁?你是如何判断的。

2.观察漫画,作者是如何描绘螃蟹的?漫画家对螃蟹的行动持何种态度?3。

根据漫画,中华民族对螃蟹的行为作出何种反应?请列举1931至1945年间的重要史实加以说明。

4。

结合史实,指出螃蟹横行了多久?它为什么能够横行这么久?5。

为什么螃蟹在中华民族面前迟早会粉身碎骨?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6。

请给漫画重新起个新标题,并给出理由。

7.查找其他反映抗日战争的漫画作品,并撰写100字左右的介绍词介绍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历史文化的素材

历史文化的素材

历史文化的素材以下是 6 条关于历史文化的素材:素材一:嘿,你知道不,历史文化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想想看啊,古埃及的金字塔,那多神奇啊!就像一座巨大的神秘城堡矗立在沙漠之中。

咱就说,那些建造金字塔的人得多厉害呀!他们咋就能把那么大的石头堆得那么高呢?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技艺,简直让人惊叹不已!这不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嘛!每一块石头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呢。

素材二:哎呀呀,中国的历史文化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得很呐!就拿古诗词来说吧,那些优美的诗句,不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吗?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塞,多有气势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多么有情怀啊!这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呀!难道你不想去深入了解一下吗?素材三:历史文化有时候就像是一部超级精彩的电影!比如古希腊的神话故事,那情节多吸引人呀!像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这是多么伟大的行为!他就像是黑暗中的那束光,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那些神话里的人物和故事,不就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吗?绝对能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素材四:你瞧,印度的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呢!他们的宗教和舞蹈,就如同色彩斑斓的画卷。

那华丽的服饰和动感的舞姿,是不是就像一阵热情的风扑面而来?想想看,在古老的庙宇前,人们跳着传统的舞蹈,那场景该是多么令人难忘啊!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魔力呀,能把你瞬间拉回到过去的时光。

素材五:历史文化也可以是一道美味的佳肴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是这样一道大餐。

达芬奇的画作,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那可都是艺术史上的珍宝啊!就好像你品尝到了世间最美味的食物,让你回味无穷。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去品味一下这样的文化盛宴吗?素材六:嘿呀,日本的历史文化也很有意思哟!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充满了坚韧和力量。

那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礼仪,不正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美好吗?就好像漫步在一个宁静的小镇,处处都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呀!结论:历史文化就是这样神奇而又迷人,它让我们领略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值得我们永远去探索和珍惜。

30个满分作文素材(5大主题)

30个满分作文素材(5大主题)

作文素材|30个满分作文素材(5大主题)一、“进与退”话题1.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超然的姿态面对名利,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退却。

他们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超脱和自由。

比如,那些在东篱下采菊、悠然望向南山的人,他们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退却;那些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的人,他们以一种狂放不羁的方式退却;还有那些不愿屈服于权贵、保持高傲激情的人,他们以一种高傲的姿态退却。

面对名利的诱惑和世界的污浊,他们选择了退却。

2.陶渊明不愿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选择了归隐田园,因此世上少了一个权谋的官员,多了一个在人境中结庐、远离尘嚣的隐者,一个为后世隐士树立精神典范的五柳先生。

李白,这位满身傲骨的诗人,仕途不顺,愤然辞官,骑着白鹿游历名山大川,世上少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小吏,多了一个流传千古的诗仙。

司马迁忍受屈辱,身受腐刑,却立志完成《史记》,于是人们的书架上多了一部“史家之绝唱”,而非一个被遗弃的孤魂。

他们都是在进取不成后,退却中取得成就的典范。

3.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放弃,平和地退一步,欣赏更广阔的天空和更清淡的云彩。

听,秋水边垂钓的智者谈论“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听,那位在东篱下采菊、悠然望向南山的诗人谈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听,那位与梅为妻、鹤为子的先生歌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们离开了官场,放弃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世界,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

正如诗人郭小川所说:“能做擎天柱就做擎天的柱,能做摇船橹就做摇船的橹。

”4.退却并不是战场上的溃败,不是面对困难时的退缩,不是性格上的软弱,也不是能力上的不足。

相反,退是一种“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魄,是一种为血脉报仇的勇气;是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智慧,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

因为退却,曹操在典韦被杀后愤怒地班师回城;因为退却,诸葛亮在卧龙岭上高谈阔论,吟唱旷达之歌……历史上少了一个尽职尽责却愚昧的忠臣,却多了一个推动历史的名相;历史上少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对决,却换来了魏国的强盛;世间少了一个奔波求职的文人,却多了一个被万世景仰的军神形象。

著名人物素材摘抄(一)

著名人物素材摘抄(一)

著名人物素材摘抄(一)著名人物素材1. 词语相关摘抄•激情纷飞:这位著名人物以他激情纷飞的演讲风格而闻名天下。

•创造历史:作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创造了历史。

•智慧独到:他智慧独到,总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影响深远:他的影响力深远,不仅在本国,也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句子相关摘抄•“我们不能等待机会的到来,我们必须创造机会。

”他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这位杰出的人物用他的智慧独到和影响力,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的言辞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理想。

3. 段落相关摘抄追寻梦想的启示他是一位著名的创业家,他的成功故事鼓舞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我们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曾经说过:“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内心,激励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

领导者的智慧作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他的智慧独到,总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他用他的智慧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本国,也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引领团队走向成功的道路。

演讲的魅力这位著名人物以他激情纷飞的演讲风格而闻名天下。

他的演讲总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激情。

他常常用一些简短而有力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人们深思。

他曾经说过:“我们不能等待机会的到来,我们必须创造机会。

”这句话成为了无数人奋发向前的动力和启示。

他的演讲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冲击,也为我们树立了追求卓越的榜样。

以上只是对著名人物素材中部分相关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摘抄,这位著名人物的影响不仅限于以上内容,他的精彩言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梦想、追求卓越,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如生产商品、提供服务等,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 ,如艺术、文化、科学等。这些财富的创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组织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 和利益,对社作用,是实现社会 目标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组织主体具有规范性和效率性,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国家主体
国家主体是指国家政权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社会历史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 体。
04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演进 。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中,主体通过创新和改革,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历史的主 体》课件
目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 •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的定义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历史故事作文素材1:垓下之战

历史故事作文素材1:垓下之战

历史故事作文素材1:垓下之战历史故事作文素材1:垓下之战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

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

刘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

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

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

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

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

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

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

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

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

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

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汉军参战兵力已超过60万人,十二月(前202年初,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走进新课: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示教材92页的课堂探究
学习新课:
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发现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学生阅读教材93页正文和“专家点评”,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探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第一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七张幻灯片(见课件)
思考探究(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从探究中发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首先分析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继续探究第二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九张幻灯(见课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三层论证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结合学生的课堂反映设计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随机调整和更换
在探究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三个层次: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探究问题:94页教材插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发现: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探究第三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十一张幻灯——小岗村今昔对比,探究发现: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此处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设计相关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

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探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此处多媒体展示第十一张、第十三张幻灯,根据学生的反映设计相关问题,分如下三层次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总结新课: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七、练习反馈巩固知识点
作业设置:探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以“感动”为中心话题,写一篇小论文。

八、板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含义: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地位:历史的创造者
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