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共23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共23张PPT)教育课件
①“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包括交响乐、舞蹈、越剧、 古琴大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 式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此次演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演出节目共9
个:《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 《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 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这些艺术作 品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试问:
这天下,那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那一片庄稼不是人们栽,哪一间房屋 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造,哪一件商品不是人民产......没有人 民群众,何来天下!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直接创造 了精神财富。书籍、影视、文艺作品、科学技术等,无一不是人民的杰作!
从古至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 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完成导学案P87知识体系梳理
2 固学案:P43——1、2、3、4、5
P44——1、2、3
凡 事都 是 多棱 镜 ,不 同 的角 度 会看 到 不同 的 结果 。 若能 把 一些 事 看淡 了 ,就 会 有个 好 心境 , 若把 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 会 有个 好 心情 。 让聚 散 离合 犹 如月 缺 月圆 那 样寻 常 ,












































社会历史的主体(最新版)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

社会历史的主体(最新版)高二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4)

直击现场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发 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
[特别提醒] 区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基础;而群 众路线则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与体现。
(2)地位: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 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3)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 力量,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 讲话语重心长、情深意长:“疫情防控是我 最关注的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 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评价:
(英雄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是唯物史观,正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 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社会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首先 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思考: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吗? 哪些是人民群众?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一、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 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二、党的群众路线:
基本出发点和 最终归宿
基本要求和力量源泉
(1)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 法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如生产商品、提供服务等,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 ,如艺术、文化、科学等。这些财富的创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组织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 和利益,对社作用,是实现社会 目标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组织主体具有规范性和效率性,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国家主体
国家主体是指国家政权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社会历史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 体。
04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演进 。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中,主体通过创新和改革,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历史的主 体》课件
目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 •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的定义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9张P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9张P

(三)新时代的基本要求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 体地位。 2.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 证人民当家作主, 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
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其中,劳动C群:劳众动是群主众体部分。在我国现 阶 社段 会D ,主全义体的C社爱会国主者B义、劳拥动护A者祖、国社统D会一:脑主和力义致劳事力动业于者的中(建华知设民识者族分伟、子大拥)复护 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人民群众的地位


社会历 史是人
的实践 活动史
C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
④坚持了群众观点,做到了一切为了群材众料无涉及“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些提法的总结
1.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是什么? 2.社会历史的起点?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谁是谁的反映? 4.什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完全同步么? 6.什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什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社会形态的更替? 8.什么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9.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什么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 强大动力?
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变革生产关系的主力军 ④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施行三十多年的全国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2024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2024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引言: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影响和驱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这些因素和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社会历史的主体,展示了社会历史中的五个重要影响因素和力量。

正文:一、政治体系1. 政治制度:各种政治制度的兴起和变迁对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2. 政府和行政组织:不同政府形式和组织结构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 政治家和领导人:个人的影响力和决策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轨迹。

4. 政治动态:政治冲突、政治变革和政治成熟度等因素对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5. 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二、经济体系1. 经济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结构的变迁对社会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

2. 经济政策和制度:不同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3. 经济活动和产业变革:商业、贸易、技术创新等经济活动影响着社会历史的演进。

4. 经济问题和挑战: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经济问题对社会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5. 经济思想和理论: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历史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三、文化体系1. 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塑造了社会历史的基本框架和行为准则。

2. 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传统和习俗对社会历史的稳定和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3. 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和知识体系的普及和发展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革新起着重要作用。

4. 文化创作和艺术表现:文化创作和艺术表现对社会历史的审美和文化形态产生影响。

5. 文化交流和对话: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多元和融合发展。

四、社会组织1. 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 组织和团体: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对社会历史具有塑造和引领作用。

3. 社会运动和抗争:社会运动和抗争对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共16张PPT)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共16张PPT)

-11-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Fra bibliotek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温馨提示正确区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区别 二者对 “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何 者为第一性 ”问 题的回答不同 (最根本区别)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会 出现各种变化的根本原 因 ,是社会意识决定社 会存在 ,而不是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
-4-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 杰出人物在一定历史发展 区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阶段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 别 决定力量 推动作用 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 联 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 系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人民 群众,才能有所作为
-8-
第一框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哲学依据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二者的区别。 ①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 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

02
组织通过制定规则、政策和计划,协调和推动 社会的发展进程。
04
组织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受到政治制度、经 济环境和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家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国家是具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在社会 历史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国家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受到 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国际 政治和经济格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造力,在各 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社会 进步。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因个人素质、能力和贡献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群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体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合体 ,他们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 受到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文化 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的主体
$number {01}
目 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互动关系 • 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展望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主体的定义
社会历史主体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主要力量,通过其行动和决策影响社 会发展进程。
02
科技创新驱动
03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提高社会历史主体的 核心竞争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 会历史主体的长期繁荣。
THANKS
群体通过共同的目标、信仰和价 值观,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变革 和发展。
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力和作 用力取决于群体的规模、组织结 构和行动能力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道理?材料三说明什么道理? 2、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 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 步和发展。
小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又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体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 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 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都不能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 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 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 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 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4.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 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 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 )
A
A.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是否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是否承认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 用
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分析上述三段材料如 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 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 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 材料三: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 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 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C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
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 啥?没有劳动者,你喝啥? 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3、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 产……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河北定兴第三中学 曹继贤
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
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 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鲁迅: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
“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 伟,然而不要忘记他身后跟着许多兵。 1、这两种观点那种观点正确? 2、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 就举世瞩目的业绩么? 3、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5.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 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 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探寻从“国富”到“民富”转 变的理论依据。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 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虽然发展, 但也存在发展不够协调、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社会存在的发 展变化,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更加注重“国富”到“民富”的社会意识变化。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 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 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从“国富”到“民富”的转 变,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 现。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主体 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反对英雄史观。
1、李克强总理指出,2015年我们要努力工 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 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李克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 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 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 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收入是民生之源,要 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社保是民 生之基,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材料一:《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
字的小说。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书中的很多故事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 来自于作家自己、亲人和朋友的亲身经历。可以说,脚踩坚实 的黄土地,是路遥创作成功的基础。 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有 什么样的实践意义?
•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 利的重要保证, •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习总书记关于人民群众的言论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 民 通过 实践 创造 群 众
物质财富创造者 历史 精神财富创造者 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要 求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方法论) 意 义 两个重要保证
总 结 : 人 民 群 众 是 历 史 的 创 造 者 原 理 和 方 法 论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 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 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
——人民群众是(实践 )的主体, 历史 )的创造者!
2、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 A念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 推动作用的 )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 也包括(杰出人物 )。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劳动群众) 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人 民 群 众 全 体 公 民
劳动群众
A
2、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 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 动群众。”这段歌词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主要启 示是 A.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 B.创造人类幸福完全靠个人奋斗 C.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 D.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材料二:鲁迅说:“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 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 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 ——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见南山’的诗呢?” 条件。 材料三: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 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 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表 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景观、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 历史的动力。——毛泽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 ( 人的实践活动 )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 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 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强 调社会历史首先是( 物质生产发展 )的历史, 是( 人民群众 )创造的历史。
3.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亿万农民完成 六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 业、村民自治、农民工进城、专业合作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主要说明了( )
C
A.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D.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劳动群众
思考:
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 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 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 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 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 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 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 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修建 红旗渠过程也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 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 神。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 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哲学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