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_范围与分类_张谊生

合集下载

汉语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汉语程度副词研究综述

┊┊┊┊┊┊┊┊┊┊┊┊┊装┊┊┊┊┊订┊┊┊┊┊线┊┊┊┊┊┊┊┊┊┊┊┊┊第1章绪论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副词。

虽然各家在副词小类的划分上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承认存在程度副词这一类,可见它在整个副词大类中地位稳固。

如王力把程度副词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并直接阐述了“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绝对程度副词”两大定义,后续学者根据王力先生所给出的依据,在语言教学等方面不断的探索进取;朱德熙先生也曾在《语法讲义》(2002)中,根据程度副词的特性,在程度副词的语法应用上给出了一定的依据和理论,为后世的语法教学的实践中铺垫道路。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向我们表明,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语研究的迅速发展,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研究早已成为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各家的研究主要以语法和语义比较等几个方面而展开的。

1.1程度副词的范围研究汉语中的程度副词数量并不多。

但是在各语法著作中涉及到的程度副词数量各不相同:如丁声树等所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列举了16个程度副词,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则列举出17个,刘月华等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常用的程度副词就有27个,这些都是少数的;在著作中列举程度副词数量多的著作也有不少,如夏齐富在《程度副词分类试探》中就列举出65个,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列出了89个,所列举的程度副词迄今为止最多的要数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所统计得出的。

这样的论著繁多,在此也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有一点相同的就是,在各著作所提出的程度副词中,都有“很、最、更、太、比较、”等这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些词不会出现在究竟属不属于程度副词之类的问题上,但在夏齐富的文章所提出的“才、竭力、甚至于”等词,是否属于程度副词,我们深表疑惑。

夏文认为“‘程度’这个概念是个容量不小的概念,还涉及时间的长短、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语气的强弱等等。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新角度定义及分类】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新角度定义及分类】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新角度定义及分类】一语气副词的语法意义语气副词归属及分类历来存在争议或差异,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对语气副词判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另一方面,词类本身就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地位不相等,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副词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也、又、都、还”分别在命题世界、认识世界和言语行为场景三个不同层面上操作,表示不同的意义,既有客观意义,又有主观意义,既有语气功能,又有篇章连接功能。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这样对语气副词进行定义:“语气即说话者对所述事件的态度,属于主观范畴。

有些词如:难道、究竟、其实、大概、的确、居然、毕竟等,通常出现于句首或句中谓语前,用于表达句子的语气,因而通常将它们归入副词中的语气副词。

此类词有表达语气的功能,如‘难道、岂、何必’用于反问,‘万万、千万’用于祈使,‘何等、多么’用于感叹,更多的是只能用于陈述,如‘的确、果然、也许、居然’等,可以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断言、释因、推测与总结,可以视为现代汉语传信范畴意义表达的主要手段。

”因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词汇语义上也有褒贬的区别。

因此语义划分不能成为评价类副词的区别特征。

词类是语法意义的分类,某一语法意义必然有其对应的语法形式,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找出语法功能和词类语法意义对应的关系。

关于语气副词的定义,应从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及语法分布三个方面来考虑。

语气副词的语法意义,就是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感意义的一类副词,或者说表示对命题、听话人及提议的主观态度或评价的副词。

二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及句法功能判定一个词是否是语气副词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标准:1 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语法分布:含有语气副词的谓词短语,一般只能充当表述性成分谓语和补语,而不能充当修饰性成分的定语和状语。

即语气副词与被修饰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一般是动态的句子层面上的组合,而不是静态的短语层面的组合。

至于补语之中语气副词,只能出现于组合式补语的前面,不能出现于粘合式补语的前面。

试析评注性副词“终究”

试析评注性副词“终究”

试析评注性副词“终究”评注性副词“终究”主要是一个低位谓语,对述题进行主观评注,常出现在动态的句子层面。

本文将从语法意义、句法分布、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评注性副词“终究”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标签:终究评注性副词低位谓语一、引言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00)将副词分为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三大类,并把评注性副词定义为:“在句法上可以充当高层谓语;句中位序比较灵活,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首;主要表示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的副词。

”[1](P50)《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终究”一词的释义是:“副词,毕竟;终归”,举例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对“终究”的释义是:“[副]①毕竟;总归。

表示强调事物的本质特点不会改变,事实不可否认。

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用于评价意义的陈述句。

a.用在“是…”之前;b.用在一般动词性词语之前。

②最终;终归,常用于助动词之前,表示预料、期望或肯定要发生的事情必然发生。

”[2](P686)王静在《副词“终究”的形成和发展》(2014)一文中引用史金生(2003)的观点,“‘终究’发展至明代,修饰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其后被修饰的谓词性成分逐渐复杂化,使用频率较前朝也有了明显上升,‘终究’的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用法均已出现。

从产生时间的先后来看,时间副词产生在前,语气副词位列于后。

由动作的“终了、穷尽”到时间上的“最终”义是一个隐喻的过程,是空间域向时间域的映射,而由时间的“最终”义又引申为强调事物的性质特点(强调事情的结果),是时间域向性质域的映射。

”[3](P39)可见,“终究”一词经历了一个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再到性质域的典型的隐喻过程。

二、“终究”的语法意义(一)表示强调事物的性质、特点不因出现某种新情况而改变,常用在“是……”之前。

(1)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徐主任——现在应该叫徐局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不愉快。

副词的界定问题评述

副词的界定问题评述

副词的界定问题评述【摘要】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语法的核心问题是句法问题。

因此,副词的界定问题既是词类问题,又是句法问题。

就目前国内外的副词研究状况来看,副词还是一个没有严格界定的词类范畴。

意义的界定标准没有达到“共性”的要求,功能标准的术语界定又不清,这使得划分出的副词总是“有理无据”。

副词界定的关键在于厘清副词和句子的关系。

【关键词】副词;状语;附加语;句子学界通常认为,由于没有形态变化。

造成了汉语划分词类的困难,汉语副词在这方面问题尤甚。

因为它是虚词中数量最多、内部最不同质的一个类别,不管是从功能分布上,还是从语义上都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

吕叔湘不经意间说了句“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几乎成了汉语副词研究圈内耳熟能详的名言。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汉语语法学界关于副词界定问题的普遍迷惘心理。

张谊生曾指出“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副词相比。

汉语的副词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词类”。

其实,不光是汉语副词,即使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它的副词研究也并非因此而“万事大吉”。

一、“大杂烩”不只是汉语副词的专利在很多语言里,副词可以跟其他词类如形容词、名词、动词等同形、同音、同义(除了功能差别)。

Napoli引进的语言学术语“adveehves”,意思就是指意大利语中既可以作形容词又可以作副词的词,具体区别只能借助一定的上下文。

Comrie认为“Advectives”在不同语言里广泛存在。

在德语里,副词和相应的形容词一样,没有曲折变化。

在德国基础学校教学中,他们用“Eigenschaftswort”这个词来分别指副词和形容词。

日语的副词与名词、动词、形容动词、接续词、感叹词、连体词、接尾词以及连语等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许多无法归类的词或词组都划归到副词了,因此有日本学者也说副词是“日语词汇的垃圾箱”。

铃木一彦认为,今天所谓的副词乃是句(词+辞),并非词,一个词同时具有词与辞的性质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不承认副词是一个词类。

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_张谊生

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_张谊生
1 .3 .2 理解性推论 理解性推论表示依照上文提供的事实和情况 , 具有如此的结果是 不足为奇的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相关的副词及副词性短语主要有 :难怪 、无怪 、怪不得 、无 怪乎 、无怪于 、怨不得等 。 例如 : 26)她突然发现 , 阿虎睡的姿势很特别 , 身体向右侧弯曲着 , 胳膊支撑着全身的重量 ,
是不平衡才使人生变得那么丰富多彩 、那么富有意味 。(许朋乐 :归宿后的失落) 29)我也同大多数老三届人的经历一样 , 经受过无数的失望和痛苦 , 承受过许多苦
难 , 然而 , 最使我心灵受到震憾的 , 却是无数个普通人的梦的破灭 。 或许正因为目睹了这 些梦的破灭 , 才使我有了表现和书写他们的欲望 。(魏继新 :血污泥淖中站起来的一代)
那老日头 。只五姨脸上怅怅 , 像有病似的 , 也从不跟人谈“少剑波” 。(李佩甫 :红蚂蚱绿蚂 蚱)
21)被子自然是一条 , 要到学校里和同学通腿睡 。 口食自然是玉谷糁子 , 要交到学校 伙房换饭票 。 独干粮是上品 , 妈妈蒸的面馍 , 蒸好后又切成片片 , 放在大铁锅里烤成黄干 焦脆 , … …。(张宇 :家丑)
作 、执行纪律要得当 。(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7)现在 , 在一些音乐会上 , 报幕员先报演唱者名字 , 作词作曲者几乎听不到了 。 更
有甚者 , 连节目单上 , 作者也被抹掉了 。(北京晚报 :1985 年 1 月 9 日) 1 .2 .3 极端型追加 极端型追加表示后加的人 、事 、物是同一类别中最为重要 、尤为突
1 .2 .0 表追加 追加义是以事物 、事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 , 它反映了相关事物 、事件 之间联系的方式及主次关系 。 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 , 可以分为并存型追加 、主次型追加 、极 端型追加 、例外型追加四类 。

限定副词“只”、“就”、“才”的句法、语义分析

限定副词“只”、“就”、“才”的句法、语义分析

限定副词“只”、“就”、“才”的句法、语义分析摘要:“只”、‘‘就”、‘‘才”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限定副词,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对等。

本文主要讨论限定副词“只”、‘‘就”、“才”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异同。

首先从三个副词的基本语义着手,分析其语义特征,找出三者差别;接着结合语义指向,归纳三者的句法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限定副词;范围;只;就;才范围副词是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中的重点,其中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外国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在很多工具书在释义方面都认为它们意义相同,用法相近,差别不大。

如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关于范围副词“就”的释义为:“限定范围;只”;而对另一个范围副词“才”的解释为:“表示数量少,程度低;只”。

“语法教学时如果类属、规则、意义等关系太抽象概括,学习者的类比和衍推就容易出现问题”。

在范围副词的习得中,由于缺乏语言实践操作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外国学生很容易发生误代偏误。

例如:(1)学习汉语就能一点一点地学,不能着急。

(正:学习汉语只能一点一点地学)(2)才你一个人去,可以吗?(正:只你一个人或就你一个人)(3)我们不要做就说不干的人。

(正:只说不干)本文拟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从具体语料入手,对限定范围副词“只”、“就”、“才”进行句法、语义考察,分析它们的使用条件及规律,增强对三者的解释力,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

一、语义特征考察1、“只”、“就”、“才”的语义特征本义是引申义产生的依据。

限定副词“只”、“就”、“才”都是由古汉语实词虚化而来的,要想区别三者的语义特征,就有必要追根溯源,找出它们的本义,梳理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揭示词义的系统性,从而更科学、全面地概括其语义特征。

综合各种工具书和语法著作的释义,我们对三者的词义解释如下:只:本义表示鸟一只,随后引申为单一,接着又进一步虚化为限定范围、确定范围,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具体分为:限制与动作有关的事物;限制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可能性;同时还限定数量和程度,表示数量少,程度轻。

12汉语副词的程度

12汉语副词的程度

汉语副词的分类和程度的表达副词是汉语词类中很受关注的一类词,历来研究者众多,成果显然。

近年来,副词研究方面的进展尤其值得重视。

比如郭锐《现代汉语词类》通过穷尽性的调查统计,以语法分布为标准,运用严格的分析方法,对现代汉语各类词作了分析,其中包括对副词的严密而系统的考察。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对汉语副词的系统和副词内部分类等方面,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这些研究,大大推进了汉语副词的研究的深入。

不过,在副词的研究方面,尤其是面对自然语言人工处理的方面,汉语副词的研究现状仍然不足以解决现代技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需要,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深入空间。

汉语副词的类别,尤其是汉语副词内部的分类标准,在反映不同副词的语法特点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和解决的地方。

壹、汉语副词的分类一、意义在副词内部分类时的作用副词的立类,是建立在它的句法功能之上的,只能作状语或主要作状语,是我们判断副词的主要依据。

问题在于,当我们根据这一标准把副词与其他词类区分出来以后,副词的内部分类就不可能再使用原有的标准,于是,在很多时候,副词的内部分类采用或者依据的是语义标准。

对于语义应该辩证对待,一个词所含的意义是复合的,可以分析为多个义素。

义素决定词的意义,也对词的语法属性有影响,在词的多个义素中,有一个义素是核心义素,其他的都是附属义素。

词的核心义素决定一个词的意义类别,也决定词的语法类别,词的附属义素反映词的各方面特征。

我们在分析词类时,如果参考的是核心义素的话,就是采用了词的语法意义来作分类,分析所得的类别就能反映它们的语法属性;反之,所得的分类虽然表面上看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实际上它们并不属于一个语法类别,比如公认度很高的“否定副词”,就不是一个从语法角度分出的类别,而是一个以否定特征义为标准获得的副词次类,把它作为一个副词的次类,影响了副词的次类分析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本文认为,属于同一类别的词,应该有相同语法条件下替换的可能,词义间的差异,只导致组合后的语义差异,不能改变组合后的句式或结构类型变化。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一、副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具体分类如下:(1)表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2)表范围: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只有、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尽、净、就、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切、一味、统统、唯独。

(3)表时间: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赶紧、终于、老(是)、总(是)、早就、起初、原先、一向、从来、偶尔、随时、忽然、永远、始终。

(4)表频率: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偶尔、又、再、还、也、屡次、经常、不断、反复、曾经、仍然(5)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6)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大概、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却、倒、必定、或许(7)表示情貌: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3、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

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

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不能说“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