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失语家人配合治疗方案
运动型失语症的介绍

运动型失语症的介绍
运动型失语症,对于这种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是很少听说过的吧,其实在近几年,它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上,也慢慢被我们所熟悉了,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主要是患者朋友的大脑左半球额受损,让患者朋友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我们主要是从饮食上面和心理方法来对付这种病症。
大脑左半球额叶损伤,即大脑S区损坏。
导致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患者仍保留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
得了这个病首先就是要安慰好病人,让他坦然接受,
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在治疗上我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就是注意日常的科学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低糖低盐低脂,戒烟少酒戒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胡萝卜、黑木耳、燕麦片、燕麦粉、大枣、西红柿、红薯等、猪肉和海鲜不能吃,多喝水。
睡前醒后大约半个小时都喝上一杯开水,要保持心情开朗和情绪稳定,多和大家聊天沟通、说说笑笑,情绪不要过于波动,不要经常生闷气,饭后多走走,适量活动身体,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最大活动量,记住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情绪稳定多喝水。
其次,就是进行身体的康复功能训练,要你父亲从口型和发音练起,开始每天练习说话,家人在身体要多鼓励他,不要着急,慢慢练习,从一个字到一个词,到成语到短句,坚持每天练习,有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
我们从上文也知道,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一般得先安
慰好病人的情绪,在饮食方面上也要引起重视才行,少吃糖分较高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到户外进行运动,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快的摆脱运动型失语症的影响。
失语症语言训练方法

失语症语言训练方法失语症是指由于脑部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语言障碍,患者难以理解、表达和使用语言。
为了帮助失语症患者恢复语言功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语言训练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经验共享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能够产生简单的语句或单词,但在意义和语法方面存在困难的情况。
在这种方法中,治疗师会与患者一起探讨不同主题,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回答来帮助患者逐渐增加他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 语音和听觉训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在发音和听觉方面存在困难的情况。
语音训练可以包括练习正确发音的音素,例如辅音和元音。
听觉训练可以包括课程中使用音频材料,帮助患者增加对不同声音的辨别能力。
3. 形式化语言训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在语言结构和语法方面存在困难的情况。
治疗师会使用一系列结构化的练习,帮助患者建立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的理解。
这可能涉及到使用图片、卡片或其他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和制作语法正确的句子。
4. 符号理解和使用训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在理解和使用符号方面存在困难的情况。
治疗师可以使用符号系统,例如图片、图表或符号牌,来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特定的含义。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一起研究和解释不同符号的含义,以及使用这些符号来进行真实情境中的交流来实现。
5. 认知训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困难的情况。
治疗师可以使用一系列认知训练练习,例如注意力和记忆练习,帮助患者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这对于恢复语言功能非常重要,因为语言处理需要大量的认知能力支持。
6. 情境模拟训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在不同情境中使用语言存在困难的情况。
治疗师可以与患者一起模拟真实情境,例如购物、就医或社交场合,并通过一系列练习来帮助患者逐渐增加他们在这些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除了上述的训练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技术和策略可以帮助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例如,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来提供视觉和听觉反馈,辅助通讯设备(AAC)来帮助患者表达他们的想法和需要等等。
失语症家庭指导

失语症家庭指导
以下训练请家属陪同,以便给予示范和口头反馈指导,部分患者借助手机、电脑自行训练。
所有训练可围绕同一主题和同一内容,反复强化。
训练需家庭营造良好训练氛围(安静、轻松)。
1.听理解执行训练。
需家属配合,并结合家务活一起做,即把日常生活中实际需要的动作使用较长的句子放慢速度并重复多次说出,以便患者听懂、记住并执行,如:请把毛巾和衣服拿到阳台晾起来。
2.出声读训练。
购买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书籍,或故事书,或报纸,进行朗读,并脱稿讲述给家属。
3.看图写故事。
漫画或寓言图画,把故事内容讲出来并写下来。
4.计算练习。
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可列竖式。
5.镜像左右训练。
与家属面对面,进行镜像的左右指认,可双重、三重指令。
6.系列语言命名练习。
例如1分钟说出水果(或动物、或家用电器等)。
言语训练过程中家属需给予适当反馈,但反应不能激烈。
言语康复路漫长,但希望就在前方,最好最大的治疗效果就是长期坚持努力的结果,需自己、家人、言语治疗师一起合力,我们一起加油!
康复治疗室。
经络导平治愈运动性失语一例

经络导平治愈运动性失语一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针灸科陆新华
陶捷,男,9岁,宝山区盘古路小学学生,1990年6月16日初诊。
住院号:36514。
代主诉:患者于90年6月4日下午头部被砖头从高空落下击伤,昏迷、恶心呕吐、双侧瞳孔(+)、左侧偏瘫、急诊入院。
经脑外科在全麻下施行急诊手术。
血肿清除,抽出250ml 左右瘀血、行减压术,双侧粉碎性颞骨清除。
术后第五天发现有失语现象。
6月16日脑外科请求导平会诊。
检查:患者头部用绷带包扎、已拆线、两侧颞部有波动感”痛苦面容、表情淡漠、左侧肌力Ⅳ级。
行动跌冲步态。
哭闹不停,烦燥,不能回答问题,只能用书写回答。
1 治疗方法
处方:
上廉泉(-)哑门(-) 50’双足三里(+)双合谷(+)
第一次治疗中患者情绪烦燥、哭闹不止、治50分钟后,患儿回到病房,大约过了一小时左右,病人能轻微发音,突然呼喊“爸爸、妈妈”但声音低微。
第二天继续作导平治疗50分钟。
发音基本正常”即告痊愈。
于6月29日出院。
二个半月后随访、病人一切正常。
2 体会
运动性失语是由于脑外伤引起的。
脑实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脑细胞受损、神经细胞同样发生变化,引起大脑功能障碍。
祖国医学认为:脑外伤后,大多数导致经络受阻、气滞血瘀,脑失所养。
患者由于双侧颧骨粉碎性骨折而引起语言区的功能受损导致失语。
经络导平仪可以疏通经络中的壅滞、调整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从而使气滞得到改善、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失语症治疗

(3)复述
用在患者面前摆放好的图片或文字做为提示,此种情 况适用重症患者,轻症患者可直接由治疗师说出由 患者复述。
(4)阅读理解:
常用的方式有词图匹配或图词匹配,具体方 法可以摆放5至10张图片,把词卡交给患者 做1/5的选择,这是词与图的匹配,图与词 的匹配与之相反,轻症患者可以让他读句子 或者文章,由供选择的答案之中选出正确的 答案。
2. 形式 原则上以一对一训练为主,有时要进行集体 训练,可请心理治疗,作业治疗,社会工作者 一起参加,这种训练可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和兴趣。
语言治疗概论
3、治疗次数和时间 可以根据训练者和患者人数而定,一般一次 半小时至一小时,住院患者每周3-5次,门诊 的患者可以间隔长一些时间。为使患者更好 的康复,还应对患者家属提供指导。
进行下一课题的治疗。
(4)反馈
反馈可巩固患者的正确反应,减少错误反应。当患 者正答时采取肯定患者的反应,重复正答、将答案 与其它物品或动作比较,以扩大正确反应,以上这 些方法称为正强化。当患者误答时要对此反应进行 否定并指出正确的,但要注意不要用生硬的态度和 语气进行否定,否定错误回答并指出正答的方法称 为负强化。其他患者保持注意,对答案进行说明描 述和改变控制刺激条件等。
语言治疗概论
4.卫生管理 训练时经常接触患者的身体和唾液,所以一 定要预防各种传染病,手指有伤时要特别注 意,训练前后要洗手,训练物品要定期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口腔或皮肤的检查训练物品, 要尽量用一次性的。
语言治疗概论
(四)语言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反馈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反馈”是指训练过程中,患者 对自己的反应有意识的认识(如指出图片或 发出声音等。有两种意义,一是对自己所进 行的活动有意识客观地把握,另一个是能认 识到反应正确与否)。
运动性失语的治疗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灶
• 病灶部位: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Broca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特征
流畅性 口语理解 复述 命名 阅读 :朗读
理解 书写
非流畅 相对好,对长句和复杂指令理解困难 发音启动困难,有错语主要为语音性错语 障碍,可接受语音提示 常有障碍,比谈话好 相对好 有构字障碍、镜像书写,语法错误
临床特征
• 读: 阅读理解相对较好,但是对一些结构和
成分复杂的句子分不清,如“一张纸比一 本书厚”对不对,患者分不清。还有些双 重否定句及被动句患者也不理解,如“他 不是不来”的意思是来还是不来。大多数 患者有朗读困难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康复治疗方法
• 描述训练: 这种方法适合于轻症患者。方法是给患
者出示有情景的卡片用句子描述画面上的 内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康复治疗方法
• 命名训练:
失语症的命名障碍主要是由于两种原 因引起的:1大脑损伤后引起病人词汇量 的减少;2物品和物品相对应的词的联系 中断。而运动性失语的命名障碍是由于回 忆词的这种功能丧失,所以治疗的方法就 是刺激患者回忆词的能力,如“杯子”我 们可以描述它的功能,或者用手势和词头 音甚至口型来诱导患者正确命名。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2008年08月10日星期日 08:58言语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病人不能说话,或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
因此,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32例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和对照组比较,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明显。
1 临床资料1.1 对象训练组32例,为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住院的能够接受语言训练(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
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一个疗程(20 d)的语言康复训练。
3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6例脑梗死后1周内入院,6例病后20 d~30 d入院;训练开始时间:患者入院后2 d~3 d。
对照组30例,为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的住院病例,均为意识清楚、理解力正常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
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0岁~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5例脑梗死1周内入院,5例病后20 d~30 d入院;入院后仅接受常规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共20 d左右)。
1.2 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程度,将运动性失语分为两类。
1.2.1 完全失语不能自发和复述言语。
1.2.2 不完全失语自发言语或(和)复述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依据其程度又分为轻度:语量51字/min~99字/min,说话略费力,可复述长句;中度:语量<50字/min,说话费力、含糊不清、可说短语名(<3个字),可复述某些词组、短语;重度:患者仅能用同样的几个字回答任何问题;能复述部分字词。
2 语言康复训练方法2.1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在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
头舌针配合治疗运动性失语92例

( 南 中 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 0 0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1 0 1— 1 R4. 4 B 10 — 4 X(0 2 0 — l 3 0
【 关键词 】 运动性失语
接 受
参 考 文 献
达 到 5 %以 上 治 疗 后 总 分 有 1 %~ 0 0 0 2 %的进 步 : 效 为 总 分 有 进 有
步但未达到以上两项成绩; 效为治疗后总分无明显变化。 无
2 结 果
[ ] 李 胜 利 . 语 治疗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8 2 3 1 言 M]北 人 20 : — 2 2
中华 实 用 中西 医 杂 志 ,0 5 1 ( ) 12 — 4 6 2 0 ,3 8 :4 5 1 2 .
阳心经之穴 , 心气 、 心开 窍 . 通 清 主治 “ 喑 不 言 ” 又 有 “ 跷 照 暴 ; 阴 海膈 喉咙” 说 , 之 照海 为是 少 阴 肾经 之 穴 , 八 脉 交 会穴 , 此 不 为 针 但 有 利 肢 体 康 复 , 且 可 促 进 语 言 功 能 改善 。 总 之 , 灸 治 疗 具 而 针 有 活血 通 络 、 窍 醒 神 、 咽 补 咽 、 脑 益 智 之 用 , 代 研 究 认 开 利 补 现
卒 中患者 9 2例 , 中 男 性 6 其 2例 , 性 3 女 0例 ; 龄 2 ~ 1 脑 梗 年 28 ; 死 3 6例 . 出血 5 脑 6例 ; 程 05个 月 至 4 辨 证 分 型 肝 阳上 亢 型 病 . ; 3 8例 , 痰 阻络 型 3 风 5例 , 虚 血 瘀 型 1 气 9例 。 1 治 疗 方 法 予 头舌针 治疗 , . 2 取百会 、 骨 、 门、 完 哑 四神聪 、 言语一 区 、 二 区、 言语 金津 、 玉液 、 穴。 廉泉 头针选用 l1 ~5寸毫针 , 消毒后手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这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故事,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运动性失语是大脑皮层S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说话,也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可以写字可以看懂文字那要如何来有效治愈、?有方法么?
运动性失语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
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
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
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
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口语的中枢,受损时丧失口语表达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第一颞横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出现对别人的语言不能理解,即感觉性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无法用文字书写来表达,是失写症;角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文字的字音及不知其意义,是失读症;第一颞回与角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枢,病损时讲不出所见的人物名称,是命名性失语症。
引起失语症的疾病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完全性失语时,患者完全不能用评议表达思维活动,甚至个别的字、词、音节都不能发出。
多数患者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由语音构成词句,也不能将语言排列成必要的次序,以致这些评议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
有的患者可能保存下来最熟悉的一个单字、词或句子的片断,通常的感叹词,如“不”、“好”、“吃”、“坐”、“就是”、“再见”、等。
但患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说出保留下来的简单词句,由于语言共济运动无障碍,患者说出词句仍有相当抑扬,密切接触者根据其语调可能理解患者表达的意思。
更轻的患者往往仍有相当丰富的词汇保持不变,但由于丧失对虚词和冠词的应用,说话只能用几个主要词汇来表达,构成电报式语言。
语言重复症也很多见,一个词或音节说出后,强制地、自动地重复,不自主地进入下次语言产生的过程。
较轻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保留写字和默诵的能力。
2.感觉性失语症:又称感受性失语Wenicke失语症等。
病灶位于Wenicken氏区和听觉联络区,它与言语中枢联系中断后,阻碍了听觉性词“图象”的激活而致。
特点为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他人评议的意义,虽有说话能力,但词汇、语法错误紊乱,常答非所问,讲话内容无法使人真正了解,但常能正确模仿他人语言。
“口语领悟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不能理解要求其伸舌、张嘴、闭眼等简单语句,患者模仿能力亦减退。
患者自己的言语功能也有重大障碍,用词错误百出,紊乱无序,且语不成句,语法关系混乱,并对自己的言语错误无所觉察,自发性语言常增多。
轻症患者能理解日常生活常用词语短句,但不能理解较复杂的句子。
患者可保存模仿言语、诵读、写字和口述默写能力。
3.失读症:病变主要位于角回,特点为患者无视力障碍,看到原来认识的文字符号却读不出字音,亦不知其意义,多伴有失写、失算、体象障碍、空间失认等。
单纯性失读症其它语言功能正常,可自动发言、复述口语、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文字,所以朗读默读能力丧失,亦不能抄写。
单纯性失读智力及计算能力正常。
4.失写症:单纯的失写症很少发生,且是否可单独出现至今尚有争论。
一般认为是位于额中回后部的Exner氏区受损所致,患者虽能听懂别人语言,但自动书写能力丧失,默写和抄写亦不可能,给予文字的模型碎块,也不能拼凑成完整的文字。
5.命名性失语症:又称记忆缺失性失语症,特点是患者言语、书写能力存在,但词汇遗忘很多,物体名称遗忘尤为显著。
如让患者说出指定物品名称则更显困难,如经人提示可立即将该物名称说出,但不久又迅速遗忘。
命名性失语症受损部位为枕叶和颞叶交界区,主要是Brod-mann37区及21区、22区的后部。
[编辑本段]诊断(一)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急性起病的失语症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大多是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分支病变的结果,右利手患者一般伴右侧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