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浩气长存∣岭南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浩气长存∣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版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岭南版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版画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岭南版画作品图片、版画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颜料、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岭南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通过版画制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岭南版画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岭南版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教师演示版画的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题材进行版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版画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岭南版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岭南版画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版画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版画的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五年级美术教案(下)(岭南)(表格)

五年级美术教案(下)(岭南)(表格)章节一:岭南建筑的特点与描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建筑的特点,如骑楼、灰塑、蚝壳墙等。
2. 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岭南建筑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岭南建筑的特点。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岭南建筑特有的装饰元素的描绘。
2. 画面构图与色彩搭配。
【教学准备】1. 岭南建筑的图片资料。
2. 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展示岭南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讲解岭南建筑的装饰元素及其描绘方法。
3. 学生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相互评价。
章节二:岭南园林的布局与描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园林的布局特点,如庭院、亭台楼阁、假山等。
2. 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岭南园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岭南园林的布局特点。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岭南园林中景物的描绘。
2. 画面构图与色彩搭配。
【教学准备】1. 岭南园林的图片资料。
2. 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展示岭南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布局特点。
2. 讲解岭南园林中景物的描绘方法。
3. 学生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相互评价。
章节三:岭南木雕艺术的认识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木雕艺术的特点,如题材、雕刻技法等。
2. 培养学生用木雕的方式创作岭南木雕作品。
【教学重点】1. 岭南木雕艺术的特点。
2. 木雕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岭南木雕特有的雕刻技法的掌握。
2. 创作构思与表现。
【教学准备】1. 岭南木雕作品的图片资料。
2. 木雕材料与工具。
【教学过程】1. 展示岭南木雕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2. 讲解岭南木雕的雕刻技法。
3. 学生木雕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相互评价。
章节四:岭南剪纸艺术的认识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剪纸艺术的特点,如题材、剪纸技法等。
2. 培养学生用剪纸的方式创作岭南剪纸作品。
岭南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

欣赏、设问
范例作品欣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感受外国美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有什么特征?
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有什么异同?
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感受、讨论
感受外国美术作品的表现技法和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
分小组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运用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了人物的情感是通过描绘人物的表情、动态等方面来表现的。
课 题
第2课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 学
目 的
欣赏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及情感表现;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从中了解美术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和艺术是无国界的。
、探讨哪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再画面中的象征性。
鸽子、儿童、少女等。
三、(作业:学生构思一幅以和平为主题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看:
说一说:
找一找:
想一想。
作业要求:1、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些建筑和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和艺术特色,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2、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事迹。
②欣赏版画《战场》,与上一幅油画对比讲解。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压抑、沉闷,深埋着一股仇恨的力量,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③欣赏现代作品《越南战争印象》,注意意向、抽象的表达。
通过欣赏感受,增强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抒发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2.活动二:战争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
烽火岁月
作业要求:1、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些建筑和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和艺术特色,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用线条、色彩画感觉-岭南版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用线条、色彩画感觉-岭南版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画派的特点及其代表画家2.掌握用线条、色彩表现山水、花卉、禽鸟等自然元素3.通过创作,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表现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岭南画派的介绍及代表作品欣赏2.用线条、色彩表现感觉的技法3.按主题,创作符合岭南画派特点的作品教学难点1.如何选取适当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感觉和气氛2.如何用线条和色彩配合创作出具有层次感的画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教学内容1.介绍岭南画派,讲解其风格特点及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2.通过PPT进行展示,配以图片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岭南画派教学方法1.讲解法2.图片展示法教学重点1.岭南画派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了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难点1.学生初次接触岭南画派,对于其特点理解不深2.因此,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图片了解岭南画派的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强调感觉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认识线条和色彩在创作中的作用3.展示用线条、色彩表现水、山、树、花卉、小鸟等自然元素教学方法1.观察演示法2.讲评法教学重点1.线条与色彩的结合在创作中的作用与表现2.通过观察欣赏画作,理解岭南画派的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取材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线条和色彩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认识2.学生在初次使用线条和色彩时,可能难以组织出具有层次感的画作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讲解画作构图时,要考虑形状和大小关系、画面主体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设计2.配合季节,设计出合适的主题作品,可选择“春暮”、“秋牛”、“夏枕”、“冬菊”等教学方法1.个别辅导法2.讲解演示法教学重点1.选取合适的主题并进行画面构图设计2.通过自主创作,锻炼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构图让画作更具层次感2.如何让画作更加生动形象,表现感觉和气氛第四课时:总结教学内容1.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2.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分析欣赏名画等,增强学生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教学方法1.分组展示法2.朗诵欣赏法教学重点1.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特点2.学会欣赏和鉴赏美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教学难点1.一些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能有一定难度2.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作业布置1.按照季节,自主选择一个主题,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对主题的感觉。
新版岭南版五级美术下册教案【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新版岭南版五级美术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第2课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第二单元关注社会与生活
第3课浩气长存
第4课烽火岁月
第5课和平年代
第6课做个胸卡送老人
第三单元写实与抽象的世界
第7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第8课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第9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第四单元“构成”艺术宫
第10课变幻的色彩
第11课重复的渐变
第12课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
第五单元有趣多变的造型乐园
第13课生动的纸造型
第14课别致的灯饰
第15课博古架
第16课我为奥运做贡献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五年级下册美术整册教学设计|岭南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整册教学设计|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册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
(3)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美术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自信心。
(2)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本册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画、手工、欣赏三个部分。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绘画: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如线描、水彩、水粉、油画等,以及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
2.手工: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方法,如剪纸、泥塑、布艺、环保手工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欣赏: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绘画技法的掌握和应用。
(2)手工制作方法的掌握和创新。
(3)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绘画技法的灵活运用。
(2)手工制作的创新设计。
(3)美术作品欣赏的深度理解和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美术作品欣赏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讲解美术基本概念、技法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手工、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实践:让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整册教案|岭南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整册教案——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美术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美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2. 使学生掌握岭南地区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岭南地区的美术特色:介绍岭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让学生了解岭南美术的背景。
2. 岭南地区美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讲解岭南地区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3. 岭南地区美术作品欣赏:欣赏岭南地区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作品。
4. 美术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岭南地区美术的特色、表现手法和技巧、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创作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作品,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岭南地区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岭南地区著名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演示法:示范岭南地区美术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技巧。
4.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岭南地区的美术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岭南地区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讲解岭南地区美术的背景、表现手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欣赏岭南地区美术作品:展示岭南地区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作品。
4. 演示美术创作过程:示范岭南地区美术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技巧。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岭南文化——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艺术形式;2.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具有岭南特色的作品;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岭南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艺术形式;2.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具有岭南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岭南文化的图片和介绍,激发学生对岭南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岭南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艺术形式,如岭南建筑、岭南石雕、岭南绘画等。
并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岭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示范与指导(20分钟)教师示范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如水彩画、中国画、剪纸等,创作具有岭南特色的作品。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岭南文化中的元素,并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4.实践与创作(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所学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具有岭南特色的作品。
教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5.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根据作品的创意、技法运用和表现力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教学资源:1.岭南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水彩画颜料、画笔、宣纸等;3.学生的作品展示区。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创作表现;2.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技法运用和表现力;3.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岭南文化相关的展览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岭南文化;2.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实践,拓展他们的艺术表现方式;3.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才华。
七、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美术教案第一课:《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第一课时:《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学习目标: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2.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学习要点:重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欣赏活动1.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A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 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活动三:体验与评价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现情感?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 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第二课时:《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学习目标: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2.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学习要点:重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欣赏活动1.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A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活动三:体验与评价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现情感?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第二课:《关注社会与生活》第一课时:《浩气长存》学习目标:1.认识纪念革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能欣赏感受革命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和意义,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要点:重点:了解纪念历史任务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
难点:介绍史实,艺术手法的简明性,作业联系的可行性。
课前准备:相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课前预习关于辛亥革命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赏有关辛亥革命的影视片段。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简单说说辛亥革命,你知道多少辛亥革命中的革命领导人或英雄烈士?有谁参观过纪念辛亥革命的有关建筑或展览,能说说吗?这些建筑有什么艺术特征?当时的服饰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事件时发生在我们的家乡?二、欣赏1.观察欣赏《广州黄花岗公园拱门牌坊与七十二烈士墓》:a你看到了什么?b该建筑主要是用什么材料来建成的?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c纪念性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而建?d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2.欣赏中山纪念堂与南京中山陵有何感想?他们的建筑有何异同?3.观赏建筑浮雕作品《武昌起义》的艺术美,并从中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欣赏感受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艺术美设计理念。
5.欣赏了解南京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及深刻含义。
三、表现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纪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四、小结学生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烽火岁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
2.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学习要点:重点: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和王和平的想法。
难点: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相关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战争题材美术作品第欣赏。
A.欣赏油画《淮海大战》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来表现战争场面?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
8月,国民党何基沣、张克侠率部队2万余人战场起义。
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区。
经过10天逐村恶战,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并击毙了敌兵团司令黄百韬。
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邓小平为数极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第二阶段,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的第十二兵团。
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推却。
12月1日,敌弃徐州往西南逃窜。
4日,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
经过激战,至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生俘黄维。
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
第三阶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律明,击毙邱清泉,李尔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史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是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3.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勇猛及雷霆万钧之势的歼敌大场面,从中体会人民解放战争的强大力量与正义的伸张。
画面构图饱满,动感强烈,表现了人民战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柯勒惠支的版画《战场》的造型表现如何?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来表现战争场面?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4.欣赏感悟悲壮的“人性美”:从反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以版画技法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与场景,虚实结合,突出重点,表现了一种悲壮的人性美。
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压抑、沉闷,埋藏着一股仇恨的力量,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增强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抒发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第三课时:《和平年代》学习目标:1.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2.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3.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学习要点:重点: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难点: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课前准备:发明应战争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及表现和平环境的图片,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战争电影片断喝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学生思考,联系自己收集的新闻图片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出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想。
二、讲授新课:1.欣赏范例作品,蒋介作品的含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探讨哪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感受线描装饰手法: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
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儿童与鸽子:感受对角构图手法:以中国画形式表现的儿童与鸽子,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作品用对角线构图,平衡中有动感。
和平少女:以雕塑形式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
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鸟:感受国画写意手法:齐白石的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
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2.画家简介:齐璜(1863--1957),字濒生。
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
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
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
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