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刮痧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疾病,但是感冒的类型不止一种,有着较多的类型。

而中医认为感冒的类型有两种,一种为“风寒感冒”另一种为“风热感冒”,其不仅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并且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尽早的治愈,恢复健康。

那么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一、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1、根据导致病人感冒的原因来鉴别如果病人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因为受寒着凉而诱发的感冒,那么病人得的就是风寒感冒。

另外,如果病人淋雨后或者过度吹空调后而诱发了感冒,那么也是风寒感冒。

如果病人是因为吃了较多容易导致人上火的食物或者因为感染了风热而诱发的感冒,那么就是风热感冒。

由此可以看出,诱发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原因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可以从诱发病人感冒的病人来准确的鉴别病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2、从病人鼻涕的颜色来鉴别病人之所以会得风寒感冒,多数情况下都是风邪、寒邪侵犯了病人身体,得了风寒感冒后,病人通常会鼻塞、流鼻涕,鼻涕的颜色要么呈现透明状、要么呈现为白色,性状如同水一样。

当然风热感冒也会导致病人鼻塞、流鼻涕,但是鼻涕的颜色一般为黄色,并且较为粘稠,类似浓痰,一些病人的鼻涕还不容易挤出来。

所以说,中医会根据病人鼻涕的颜色来鉴别病人得的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3、从病人的发热情况来鉴别如果病人得了风寒感冒,通常都是低烧,虽然会发烧,但是温度一般较低,体温不会超过38℃。

如果病人得的是风热感冒,那么一般发烧会比较严重,因为很多风热感冒的病人都存在扁桃体发炎的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病人高烧。

所以,中医可以通过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来鉴别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4、从病人的舌苔来鉴别如果病人得的是风寒感冒,病人体内的寒气就比较重,所以病人的舌头泛白并且比较薄,舌头也会变胖一些。

但是病人通常不会出现咽喉干燥、口渴的情况。

如果病人得的是风热感冒,体内存在有湿热,火气比较中,所以病人的舌头发红,并且舌苔较为黄腻,同时病人还会感觉咽喉部位疼痛、口干舌燥、口渴等。

农村六项中医适宜技术

农村六项中医适宜技术

一、感冒疗法刮痧、放血、拔火罐一刮痧治感冒1.适应症:用于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的感冒症状,包括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的辅助治疗;2.刮拭部位及顺序:1脊背与肩胛;2胸部;3四肢;3.主要经穴:风池胆经;大椎督脉;风门膀胱经;中脘任脉;孔最肺经;合谷大肠经;足三里胃经;4.刮痧手法:手拿刮板,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度进行刮痧;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5.刮拭方法:1脊背与肩胛: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2胸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3四肢:先刮拭上肢再刮拭下肢,分别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6.注意事项l刮痧板一定要消毒,2必须使用专业刮痧板和专门的刮痧油;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4凡刮治部位有外伤、炎症、溃疡、瘢痕或肿瘤者禁刮痧; 5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6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不宜刮痧; 7刮痧后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二放血疗法治感冒1.适应证:用于有头痛、高热、咽喉肿痛症状的感冒;2. 针具的选择:一般选用由不锈钢制成的三棱针,分为粗细两种;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3.针刺方法:常用点刺法,即: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郁血积聚;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立即出针,再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4.治疗部位与方法:1头痛:取穴太阳和耳尖;太阳穴放血,点刺2-3针,上罐,出血大约2-5毫升;耳尖放血,点刺1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的耳廓,挤出血液5-10滴;2高热:取穴大椎和十宣;大椎放血,点刺3-5针,上罐,大约出血5-10毫升;十宣放血,捏住手指第一关节处,快速点刺1针,挤出血液5滴左右;3咽喉肿痛:取穴少商和商阳;少商放血,捏紧拇指尖,快速点刺1针,挤出血液5-10滴左右;商阳放血,捏住食指尖,快速点刺1针,挤出血液3-5滴左右;5.注意事项1放血针具和放血部位必须严格消毒;2点刺时手法宜稳、准、轻,进针深度一般以1-3毫米为宜;3 -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1-3次为一疗程;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4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5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三拔火罐治感冒1.适应证:用于风寒、风热和暑湿型感冒,临床表现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等症状;2.罐具的选择:拔罐的种类有玻璃罐、竹罐、陶罐、抽气罐等,拔罐时常用玻璃罐;一般根据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皮肤面积小、肌肉薄处用小型罐具,皮肤面积大、肌肉厚处用大型罐具;3.吸拔方法:常用闪火法,即:左手握住罐体,将罐口朝右下方向,右手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伸入罐内燃烧1-2秒钟,快速取出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左手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4.治疗部位与方法:1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的感冒,选穴大椎、肺俞、合谷、列缺,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2风热感冒: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的感冒,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3暑湿感冒: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的感冒,选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17岁以下只吸拔肺俞、神阚两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5.注意事项:1罐具术前要清洁消毒,治疗部位必须擦洗干净且用消毒纱布擦干;2留罐时间不宜过长,大罐每次可留罐5-10分钟,中罐每次可留罐10-15分钟,小罐每次可留罐15-20分钟;3拔罐次数不宜太频繁,一般每天拔罐1次或隔日拔罐1次;4要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5对患有各类禁忌症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二、高血糖疗法苦荞面、黄芪乌梅汤、苦瓜生姜汤食疗一苦养面1.配方用量:每剂苦荞面粉3-4勺约15-20克,每天使用一剂;2.制备方法:取苦荞面粉适量可根据盛装容器和保存时间确定,先盛入耐高温容器中,再放到笼屉内干蒸3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或焙干;3.服用方法:每次取蒸制好的苦荞面粉3-4勺约15-20克,用温开水冲调成糊状服食,每天3次,饭前服;二黄芪乌梅汤1.配方用量:每剂黄芪50克、乌梅30克,每天使用一剂; 2.制备方法:取黄芪50克、乌梅30克洗净,加入500毫升水后浸泡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煮约30分钟,清出汤汁;再在药渣中再加入500毫升水,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煮约30分钟后,将汤汁清出并与第一次的汤汁混合;3.服用方法:将制备的黄芪乌梅汤分为两等份,早晚饭后各服一半;连续服用两周后,可交替服用苦瓜生姜汤;三苦瓜生姜汤1.配方用量:每剂苦瓜150克、生姜3-4片,每天使用一剂;2.制备方法:取苦瓜150克洗净,切碎或榨汁后加水800毫升,烧开后煮10分钟,再加入生姜3-4片煮5分钟,清出汤汁; 3.服用方法:将制备的苦瓜生姜汤分为两等份,早晚饭后各服一半;连续服用两周后,可交替服用黄芪乌梅汤;三、高血压疗法芹菜汤、芹菜红枣汤食疗一芹菜汤1.配方用量:每剂芹菜250克,每天使用一剂;2.制备方法:取芹菜250克洗净,切碎或榨汁后加水500毫升,烧开后煮15分钟,清出汤汁;3.服用方法:将制备的芹菜汤分为两等份,早晚饭后各服一半;连续服用;二芹菜红枣汤1.配方用量:每剂芹菜250克、红枣30克,每天使用一剂; 2.制备方法:取芹菜250克、红枣30克洗净,将芹菜切碎或榨汁、红枣撕开后加水500毫升,烧开后煮15分钟,清出汤汁; 3.服用方法:将制备的芹菜红枣汤分为两等份,早晚饭后各服一半;连续服用;四、高血脂疗法洋姜菊芋、萄粉食疗一洋姜菊芋食疗1.用量:每次用洋姜菊芋鲜根30-60克,每天至少一次;2.食用方法:取洋姜菊芋鲜根30-60克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煮成粥后食用;或素炒、凉拌后食用;可长期服用;二菊粉食疗1.用量:每次用菊粉15克,每天至少一次;2.食用方法:取菊粉15克,用温开水冲服;可长期服用;五、腹泻、肠炎疗法煨大蒜、料姜石粉药疗一熳大蒜1.用量:每剂大蒜5-10瓣,每天1剂;可根据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确定用量;2.制备方法:取带皮的大蒜5-10瓣,用黄泥包裹成团后放到火上烧,待泥巴颜色发白时取出,敲碎后剥出蒜瓣;3.服用方法:将制备的煨大蒜趁热嚼服,小孩每次吃3-5瓣,成人每次吃5-10瓣,老人每次吃4-8瓣;每天1次,连续用3-5天,病愈即止;二料姜石粉1.用量:每剂料姜石3-5克,每天一剂;2.制备方法:取单独成块的料姜石l块,除去附着的泥沙、杂石,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消杀灭菌处理;3.服用方法:将制备的料姜石粉末称量为3-5克的不同等份,每次3-5克小儿酌减,每日1次,用水冲服,病愈即止;六、寒性关节炎、胃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胆囊炎、盆腔炎、附件炎疗法盐布袋热敷法一材料大颗粒粗盐2斤,花椒、小茴香各100克;二制作布袋缝制一大一小两个布袋,一般用厚粗棉布缝制,也可用旧的牛仔裤腿改制;布袋以长方形为宜,小布袋的大小以能装下2斤大颗粒粗盐为准,大布袋的大小以能装下3种材料为准;缝制时留下一端作为开口,使用时用绳子扎住;三粗盐加热将大颗粒粗盐放入铁锅里,点火加热;刚加热时每隔1分钟左右翻动1次,炒到后面时翻动时间间隔可以短一点;等加热到粗盐有响声大约5-8分钟,即可盛出装袋;也可将大颗粒粗盐放到微波炉中加热,微波加热大约3-4分钟后即可盛出装袋;四装袋把炒热的粗盐装在缝制好的小布袋里,把茴香、花椒装在大布袋里不用炒摊平,再把小布袋放入大布袋里,使小布袋平铺在茴香、花椒上面,然后扎紧大布袋的开口端;五热敷将装有热粗盐和茴香、花椒的大布袋调节平整,使装有茴香、花椒的一面向着热敷部位,然后将其覆盖在需要热敷的部位,用手轻轻按压,让大布袋紧紧贴住需要热敷的部位;每次热敷1-2小时,每天可以热敷3-4次;为保证热敷效果,可做两组布袋交替使用,同时可在盐布袋和热敷部位的上面覆盖毛巾或塑料布等东西,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六注意事项1.皮肤破损部位不能热敷:2.局部红肿较重部位避免热敷:3.热敷后,病人可在室内散步,但暂时不得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

感冒鼻塞刮痧刮哪里 这些位置一定要熟悉

感冒鼻塞刮痧刮哪里 这些位置一定要熟悉

感冒鼻塞刮痧刮哪里这些位置一定要熟悉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容易好发的疾病,通常以鼻塞为主要症状之一,那么对于感冒鼻塞的患者该怎样刮痧呢?一、风寒感冒鼻塞风寒感冒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刮痧位置项丛刮、项三带、肩胛环、膻中刮、风池、大椎、足三里刮痧技巧1.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首刮项三带,以泻法刮之,因为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肩井处可加拔罐;大椎处也需要加强大,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以出痧为度。

2.再刮项丛刮,以平补平泻手法刮拭,风池穴需要加强。

3.接着刮肩胛环重点肺俞、肩胛部。

4.然后膻中刮,手法要轻柔;最后刮拭足三里,刮拭面尽量拉长。

二、风热感冒鼻塞风热感冒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刮痧位置项丛刮、项三带、肩胛环、风池、风府、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足三里风热感冒刮痧技巧1.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项丛刮,以平补平泻手法刮拭,风池穴和风府穴需要加强。

2.再刮项三带,以泻法刮之,因为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肩井处可加拔罐;大椎处也需要加强大,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以出痧为度。

3.然后刮肩胛环,以纵五带为重点刮拭,第一带督脉宜轻刮之,余用泻法,在肺俞、肩胛骨内侧缘加强。

4最后刮拭上肢曲池、尺泽、外关、合谷,结束时刮足三里。

5.四肢部穴位要求刮拭面尽量拉长,可于合谷,足三里处行点、按、揉复合性手法,以加强疗效。

三、暑湿感冒鼻塞暑湿感冒症状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

刮痧位置肩胛环、膻中刮、三脘刮、尺泽、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沟、膻中暑湿感冒刮痧技巧1.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肩胛环,以纵五带为重点刮拭,第一带督脉宜轻刮之,余用泻法。

2.再刮膻中刮,手法要轻柔。

感冒刮痧的技巧

感冒刮痧的技巧

感冒刮痧的技巧
感冒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拭皮肤达到刺激经络、排除风寒的效果。

以下为感冒刮痧的技巧:
1. 工具准备:选择适合的刮痧工具,如牛角刮痧板、玉石刮痧板等。

同时准备一些刮痧油或者温水。

2. 准备工作:先将身体部位擦拭干净,以减少皮肤摩擦时的不适感。

可以涂抹少许刮痧油或者在温水中浸泡,以增加刮痧的顺畅度。

3. 刮痧方向:从上至下、从内向外进行刮痧。

可根据具体部位选择适合的方向,如背部可从脊椎两侧向外刮,胸部可从乳房周围往外刮。

4. 刮痧力度:刮痧时要注意力度,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调整刮痧的力度,一般应该有适度的刺激感,但不应该太痛或太轻。

5. 刮痧时间:每个部位刮痧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调整刮痧的时间。

6. 完成后注意事项:刮痧后身体会有一些红肿和淤血,这是正常的反应。

刮痧后应及时擦拭干净,避免受凉,适当保暖。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对于感冒等疾病只是一种辅助疗法,不能完全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

在刮痧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确保安全和有效。

刮痧治疗感冒发热100例

刮痧治疗感冒发热100例

刮痧治疗感冒发热100例感冒以发热、咳嗽、流涕、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症状,为极其常见病症,却无特效药治疗,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本人运用民间独特疗法——刮痧,结合自已经验治疗感冒发热10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

<3岁31例,3~10岁47例,10~16岁11例,>16岁11例。

病程:发热<1天65例, 2天以内22例,3天以上13例,发热2小时~22天。

体温<38℃30例,38~39℃56例,>39℃14例,其中最高41.2℃。

中医分型:风寒型41例,风热型17例,寒包热型22例,暑湿型20例。

感染性发热及感冒合并感染性发热因配合抗感染治疗,不在本组选取范围。

治疗方法取背部两太阳经经部,病人取腑卧位或坐位,暴露全背,用水牛角刮痧板刮痧。

风寒型用30%姜汁(即生姜汁30ml+开水70ml)为介质;风热型以薄荷液(薄荷10g加开水50ml泡,10分钟后取浸出液);暑湿以藿香正气水为介质;寒包热以大青叶液(如薄荷液法泡制)为介质。

以中等力度手法刮两背部,以出痧为度。

(注意:①天冷注意保暖;②妇女经期勿刮痧;③局部有皮损、肿块勿刮痧;④病情较重者,注意配合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结果刮痧后停30分钟测体温。

体温在正常范围者57例,较治疗前降低>1℃但仍高于正常者34例,无明显变化者9例。

总有效率93%。

付论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历史优久,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同针灸、推拿、拔罐、放血等治法一样,具有操作简单、运用灵活、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经济安全、患者易于接收等优点。

刮痧疗法民间较流行,其多用手指扯、拧、挤的手法或用调羹、瓷片刮。

现有专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刮动、磨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

刮痧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制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感冒发烧怎么刮痧呢

感冒发烧怎么刮痧呢

感冒发烧怎么刮痧呢很多人都以为秋冬季节的时候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但是夏天的时候也是非常容易感冒的,而且夏天感冒是非常不容易痊愈的,因为夏天基本上都是热感冒,更何况现在因为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的了解,感冒发烧很少有人去挂水等,很多人都喜欢刮痧治疗感冒,那么感冒发烧怎么刮痧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头颈部:太阳、四神聪、天柱、风池、风府、大椎,背部:肺俞,上肢部:尺泽、经渠、支沟、合谷.2.病人反坐于椅子上,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将正红花油涂于患部,用手紧握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斜度,从上至下,由内而外顺穴用力均匀柔和而刮。

每次治疗时间为15分钟左右。

凡有病源之处可见皮肤上有红点和紫红色、紫黑色斑块或青黑块疮,称之为痧,二三日可自行消退。

治疗后嘱患者喝生姜汁糖水250毫升,用温水泡手脚,以促进四肢及全身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帮助新陈代谢。

多数病人经两次治疗可痊愈。

3.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

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

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4.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

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

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 20下。

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以上介绍了感冒发烧怎么刮痧的步骤,从以上的说明中我们也知道了刮痧的步骤其实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要想选择刮痧治疗感冒,那么这时候最好选择一些正规的养生机构比较好,同时在感冒的时候也要注意自身的饮食问题。

多多的锻炼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感冒高发期刮痧见奇效

感冒高发期刮痧见奇效
②方向
由上向下刮。
③顺序
先刮背部正中,自大椎穴一直刮至命门穴,重点刮拭风池、大椎穴;再刮两侧,从大杼穴往下刮至肺俞穴;接着刮双臂,双侧曲池、合谷穴;发热伴头项胀痛的,可加刮外关、列缺穴,如伴有咽痒咳嗽,加刮天突穴。(不明白?图附后)
④力度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天突穴用力稍轻;膀胱经、督脉可重些,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特别是病人的耐受度,来决定用力的大小。
刮痧后,大多数感冒症状会得到缓解,也会慢慢退烧。若刮痧1小时后,体温仍没有下降,可能是刮痧的力度不够,痧出得不够透(无紫红色痧点)。但如果痧出得很透,体温仍居高不下,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了。
感冒高发期(秋季)汗,达到退烧治感冒的效果。
在感冒之时,整个人有气无力,此时刮一刮,虽说当时有点疼痛难忍,但过后却感到神清气爽,异常舒畅。用刮痧来治疗感冒,以刮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膀胱经、督脉为主。
①准备
在上肢和整个背部涂上刮痧油(红花油、万花油及按摩乳等润滑剂均可)。
⑤时间
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为度,但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⑥善后
刮后多喝水,可适当盖被捂汗。
刮痧退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包括3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婴幼儿的皮肤很娇嫩,在刮痧过程,力度要轻一点,只需把皮肤刮至潮红即可。成年人的刮痧,以刮至皮下有紫色淤点、淤斑为度。

风热感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详解

风热感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详解

西药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等
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 氨基酚、布洛芬等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等
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 乙酰半胱氨酸等
增强免疫力药物:如转移 因子、胸腺肽等
针灸疗法
针灸穴位:选 取风池、大椎、
曲池、合谷等 穴位
针灸方法:采用针 刺、艾灸等方法
针灸时间:每次治 疗时间约15-20分
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跑步、 游泳、瑜伽等,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装备: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 运动服等,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运动后护理: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避 免脱水、低血糖等不适症状。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0 4 适量摄入蛋白质:增强免疫力
05
避免烟酒:减少刺激,保护呼吸道 健康
运动保健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 游泳、瑜伽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避免在早晚 温差大、空气污染严重的时间段进行户外运动。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 当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鉴别诊断
症状:发热、 头痛、咽痛、 咳嗽、流涕等
体征:舌红、 苔黄、脉数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 蛋白、病毒检 测等
鉴别诊断:与普 通感冒、流感、 上呼吸道感染等 疾病进行鉴别诊 断
01
0 2
03
04
病情评估
症状:发热、头痛、咽 痛、咳嗽、流涕、鼻塞

体征:舌红、苔黄、脉 浮数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病毒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 CT等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 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热感冒刮痧疗法
风热感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热性疾病,而且这种病症的临床表现也是有不少的,一旦患上风热感冒就会特别的难受,有人问,刮痧可以治疗风热感冒么,如果治疗的话,具体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对这些常识问题多了解一些,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

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

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

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

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风热感冒刮痧疗法,只要按着刮痧的方法,对治疗风热感冒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如果患上了风热感冒,不妨可以尝试一下。

对风热感冒真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在刮痧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希望,这些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