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类的起源(1)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笔记电子版七年级下册

初中生物笔记电子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

2、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化石3、人类的发展(1)环境的变化。

(2)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等等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2、生殖过程新生儿胎儿胚胎怀孕开始的标志8周左右胎盘二氧化碳,废物氧,营养物质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废物母体子宫第三节青春期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源:饮用水、蔬菜、水果无机盐◆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成分◆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成分。

第二节消化与吸收1、消化。

(1)人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2)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3)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的消化腺)、胰腺、肠腺消化器官消化腺消化液流入部位消化酶消化结果口腔唾液腺唾液口腔唾液淀粉酶一部分淀粉麦芽糖胃胃腺胃液胃胃蛋白酶一部分蛋白质多肽肝脏胆汁储存在,胆囊,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不含消化酶(乳化作用)脂肪微小的脂肪颗粒胰腺胰液十二指肠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淀粉麦芽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小肠肠腺肠液小肠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多肽氨基酸(4)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① 麦芽糖葡萄糖②多肽氨基酸③脂肪脂肪颗粒甘油+脂肪酸2、吸收。

(1)营养物质的吸收。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合理营养(1)全面——营养物质、种类齐全(2)平衡——营养物质的量适合,与身体的需要平衡。

唾液 肠液、胰液 胃 小肠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 咽呼吸系统 呼吸道 喉 气体进出的通道气管 支气管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 ”形环状软骨组成,既有弹性又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七年级生物下人类的起源

七年级生物下人类的起源

人类进化的证据
01
02
03
化石记录
人类进化的证据主要来自 化石记录,科学家通过研 究化石可以了解人类进化 的历程和特征。
生物特征
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也表 现出进化的痕迹,例如人 类的直立行走、智力和社 交能力等方面。
遗传学证据
通过遗传学研究,科学家 可以了解人类基因组的变 异和进化,进一步揭示人 类进化的历史和机制。
05
人类起源的启示与意义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人类起源的探索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 的生物学特征和演化历程,从而更好 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生理和心 理等方面。
人类起源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人 类文化、社会和行为的起源和发展, 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自身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
通过研究人类起源,我们可以了解人 类在演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晚期猿人
大约2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能 人、直立人和智人等晚期猿人, 他们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火, 并开始形成简单的语言。
现代人类的出现
现代人类的起源
大约1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解剖学 上现代的人类,他们逐渐向外迁徙, 并取代了其他地区的晚期猿人。
文化与技术的进步
随着现代人类的出现,人类文化和技 术开始迅速发展,出现了农业、畜牧 业、金属冶炼等技术,人类社会也逐 渐形成了复杂的组织和制度。
科学与宗教的对话
科学解释
科学通过研究和发现,解释了人类起源的自然过程。科学认 为人类是从其他动物进化而来的,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自然选 择和演化。
宗教回应
一些宗教在面对科学解释时,尝试重新解释或解读其教义, 以适应科学发现。另一些宗教则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观念,认 为科学并不能解释一切关于生命和宇宙的问题。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背诵版班级:姓名: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次背诵)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研究人类进化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指石化了的遗体、遗物和遗迹)4、从猿到人的进化:环境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标志)→制造和使用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二、人的生殖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在输卵管处进行。

5、胎儿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38周)。

6、分娩是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孕妇妊娠约持续38周(266天)。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8、新生命诞生的标志: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怀孕的标志: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新生儿诞生的标志:分娩。

三、青春期(第二次背诵)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发育的其他特征:①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③出现第二性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 、维生素六类。

2、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3、几种无机盐及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4、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虽然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无可替代。

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二、消化和吸收(第三次背诵)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课件 (共22张PPT)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课件 (共22张PPT)

人类进化图
小试身手
思维拓展
比较发现,现代猿和现代人的枕骨大孔在头骨上的位置明显不同,你 能说出这一差别的原因吗?
脑容量
直立行走
现代猿头骨
现代人头骨
谢谢!
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
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
• 埃及古猿的门齿(切 牙)小,类似于人
• 犬齿(尖牙)、前臼 齿和臼齿(磨牙)都 比较大,类似于猿, 开始用手进食
图16-13 埃及古猿头骨化石
云南省禄丰县也发现了类似的古猿化石
合作二: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南方古猿化石
能人
• 脑容量比南方古猿大,
脑的沟回与人的相似.
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 力 • 生活在距今大约300
万~100万年间
于196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能人” 这一名称是达特向路易斯建议的,意思是“手巧的人”, 因为推测发现于这个时代的工具就是他们制造的。
直立人
——人类进化史关键的一个阶段
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 化大约分为:
南方古猿 阶段
能人阶段 直立人阶段
智人
图16-15 脑容量变化示意图
进化阶段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人类进化历程表
生活年代
500万~400 万年
300万~100 万年间
200万~30万 年间
——最终进化人人类 埃及古猿的门齿(切牙)小,类似于人 已具有人的一些特征(如短脸、牙齿结构等),带一些猿的特征:弯曲的指骨、突出的犬牙和较小的脑颅。
这个黑猩猩和人像吗?
母子亲昵
合作一:
指导: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张PPT)

猩猩
黑猩猩
亚洲的加丽曼丹
非洲中部和西
和苏门答腊的热
部的热带森林
带森林中。
中。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森林古猿 及其生活 的想像图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 1.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 存; 2.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影 想响一下想,:东非大大量裂的谷森地林区变原成先了的稀热树带草丛原林,,对有那一里
部 的—分森—变林使成 古得了猿一稀会部树产分草 生森原 什林么。古影猿响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稀树草原
森 地形
林 变化

气候 变化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直古立人行类走)→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臂行) →类人猿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达__尔__文___
2、人类起源于__森__林__古__猿_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____ 4、证据___化__石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提出人猿共祖的是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 2.证据:地质学资料——环境的改变;
用两条腿走路,老了三条腿走路?
说说看:最早的“他” 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
知道哪些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
1.神创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
达尔文 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的分布: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 部和东部

人类起源教案:初中生物人的由来

人类起源教案:初中生物人的由来

【人类起源教案】第一部分人类起源的概述人类起源的研究始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诞生,伴随着每一次发现化石、研究遗传变异的进展,我们对人类起源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

以下是人类起源的概括:1.人类是哺乳动物之一,属于灵长目,智人的祖先为直立人。

2.人类起源树是复杂的分支系统,智人和直立人是其中两个分支。

3.人类进化是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头脑、行动、力量、社交和生育行为等多个层面。

第二部分直立人和智人的起源1.直立人的起源直立人是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在约700万年前的撒哈拉非洲,经历了几次分支、灭绝和合并的过程,直到新热带草原的出现,人类才逐渐从树上下到地上,实现了直立行走。

最有名的直立人为奥斯特拉利皮特库斯,它很可能是智人的共同祖先。

2.智人的起源智人起源于约20万年前的非洲,这时候人类的外貌已经基本与现代人相似,进入了智人时代。

智人的发展包括灭绝许多其他人种和迁徙至不同的区域,最后成功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第三部分人类起源的驱动因素1.环境因素:生命的起源是因为适应环境的需求,如气候变化和资源分配等。

2.基因突变:人类的智慧和语言本能是因为在基因突变过程中出现了优势基因的变异。

3.文化进化:人类的思维、行为、道德、价值观等都被文化进化影响,这种进化是人类智慧的标志。

第四部分人类起源的争议1.人类起源的起点:无法确定原始生命形式具有哪些特征、性质,因此无法准确地确认其起点。

2.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点:从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仍存在这样的争议,如何确定历史上最终触发智人进化的因素,也是人类学上久远的争议。

3.多个人种交配的结论:近年来的新技术让人们重新评估人类演化史,它表明不同人种之间有过交配和杂交,这在过去是没有得到承认的。

总体来说,人类起源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发展,我们可以像一个科学家一样理性、客观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来推动人类对未知的深入探索。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重难点分析(1)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人类起源的时间、引起人类进化的诱因、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形态、体质的变化,文化的发展,行为特征(如火和工具的使用、制造等)变化等方面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进化的几个核心问题。

(2)四个阶段古人类的主要特征。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阶段,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的四个阶段知识,如距今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的变化、文化遗物是必要的。

章节地位和作用本节中与细胞色素C和DNA分子杂交的知识与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中蛋白质和核酸,及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DNA分子的结构等内容密切相关。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人类的起源”与“人类的发展”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人类的起源这部分教学着重介绍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及从古猿进化到人的两方面内容。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高中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把教学侧重点放在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上。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人猿间的亲缘关系,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即“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人猿间亲缘关系的模拟实验”。

关于从古猿到人的过渡,教材先介绍了人类起源的特殊环境条件,如世界气候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减少等;进而介绍人类在这种特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些重要特征,如两足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发达的大脑、语言和社会。

(2)人类的发展主要介绍了人类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为使学生对人类的进化历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古人类的,即:化石的发现和分布、重要的体质特征、文化特征(如制造工具、使用火)、各阶段古人类主要的原始特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