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0年美国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变化

合集下载

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王贺平连续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36期[摘要]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其发病的影响因素与糖尿病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水平有关。

这个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较大。

DKD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各种发病原因中占据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近几年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出现及应用,给DKD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也是延缓病情的关键一步。

本文就SGLT-2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的肾保护机制、SGLT-2抑制剂联合ACEI类药物的肾保护机制,SGLT-2抑制剂不良反应、局限性及总结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终末期肾脏疾病[中图分类号] R587.2;R6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6-0189-04Research progress of SGLT-2 inhibitor in treating diabetic kidney diseaseWANG Heping LIAN Xu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Abstract]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is a common microangiopathy in diabetes mellitu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KD onset are related to the dur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the levels of blood sugar,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complex and its clinical treatment is tough. DK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In recent years,the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inhibitor have brought new dawn to the treatment of DKD patients and are also a key step to delay the disease. In this article,the overview was done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nal protection of SGLT-2 inhibitors,ren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ren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SGLT-2 inhibitors combined with ACEI drugs,adverse reactions,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SGLT-2 inhibitors.[Key words] Diabetic kidney disease;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End-stage renal disease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治疗以改善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及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延缓終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进程,但仍有40%以上通过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面临着进展为ESRD的风险[1]。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解读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诊治新进展——解读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关于HbAl 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1997年的
专家委员会报告中就提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的患病率开始增高时的HbAlC水平为6.0%一
7.0%。一项对Borch—Johnsen等的研究资料¨1及 1997年专家委员会报告中提到的3项研究数据分 析表明,对于糖尿病较特异的“中等程度”视网膜病 变,其患病率开始增加时的反映血糖水平的HbAlc 水平是6.5%。基于已有的流行病学资料,2009年 专家委员会指出,HbAlcI>6.5%用于诊断糖尿病是 比较合理的,因为该切点也正是视网膜病变风险开 始增加的临界点,对于确定糖尿病人群具有足够的 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然而,国内大部分医院目前仍以血糖作为糖尿 病诊断的指标,HbAlc主要用于随访监测病情。不能 采用HbAIc作为诊断标准的主要障碍,是全国
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准确性问题。此外,对于
国内大部分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早期)患者而言,其 血糖增高主要以餐后为主,因此HbAlc 6.5%的切点 是否适用中国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2.“糖尿病高危类型”取代“糖尿病前期”,并 增加了HbAlc的界定值:与“糖尿病前期”相比, “糖尿病高危类型”能更好地表达糖尿病进展过程 中的中间高血糖状态,并意味着该种状态并非一定 发展为糖尿病,从而加强了临床预防糖尿病的信心。 目前,除了空腹血糖受损(IFG,FPG mmol/L)和糖耐量减低(IGT,75
万方数据
史堡垒赶匡!匝盘查垫!Q生!Q旦筮!鲞星!Q魍£蝤!』壁!堕垡:Q!鲤鲢!!!!Q:!!!:!:塑!:!Q
(91%)之和最高。其他研究表明,HbAlc为5.7%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性与糖尿病预防计划 (DPP)临床研究中的高危受试者相当。 此修订增加了HbAlc指标项将显著扩大糖尿 病高危人群的范畴,使糖尿病防线前移,有利于及早 发现潜在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高糖尿病及心血管病患病 风险,甚至部分患者已经伴微血管及心血管病。因 此,应重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时发现高危 个体,同时加强教育、及早干预。 二、妊娠糖尿病(GDM)的筛杳与诊断 GDM是指在妊娠过程中首次发现或发生的葡 萄糖不耐受或糖耐量异常,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 一。由于其发生率高,严重危害母婴健康,近年来对 GDM的筛查与诊断越来越萤视。目前,“指南”对 GDM筛杏与诊断仍采用ADA在2004年制定的标 准,但同时强调ADA正打算与美国产科组织讨论采 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的标准作为 GDM的筛查和诊断标准。IADPSG推荐所有无糖尿 病史的妊娠女性均应在妊娠24~28周时行75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相关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相关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迅速增加,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年龄和性别与各种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一、年龄与糖尿病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们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加重他们的死亡风险。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

随着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增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10年内,约有50%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1.2 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1.3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病的风险要比一般人群高出两到四倍。

研究表明,年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1.4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影响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并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神经病变的风险也会增加。

二、性别与糖尿病并发症除了年龄,性别也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2.1 糖尿病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男性患有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然而,女性患糖尿病后一旦发生并发症,其对健康的影响则比男性更严重。

比如,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而男性则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2.2 糖尿病妊娠并发症糖尿病妊娠是指孕期新发的或已经存在的糖尿病,在妊娠期间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糖尿病的流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些国家投巨资,并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世界著名的两大实验:美国DCCT(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研究历时10年;英国UKPDS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研究历时20年。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初诊入选时糖尿病患者已有下列并发症:心脏病8%,单眼的微血管瘤或者较严重的视网膜病变37%,微量白蛋白尿18%,临床蛋白尿4%,跟腱反射消失13%,高血压或已接受降压治疗39%。

结果证明,以药物干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并发症总危险度下降12%,视网膜病变下降21%,白内障减少24%,尿微量白蛋白的发生率下降33%,微血管病变降低25%。

但并不能减少对大血管并发症病变的危险性。

常规(单纯靠药物)治疗方法无一能够阻止大血管并发症的进程。

仅靠药物干预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控制糖尿病,这一结果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的关注。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进行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中等规律性运动)可使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者向糖尿病转变率降低58%,而采用药物(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可使IGT 、IFG 向糖尿病转变率降低31%。

可见,要想提高治疗糖尿病效果,必须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综合治疗。

芬兰是糖尿病高发国家之一。

由于受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影响,全国有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1998年,公民保健所在芬兰5个城市实施为期3年的糖尿病防治计划,结果发现,接受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其糖尿病发病率比不采取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者降低50% 。

根据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初诊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率分别为:高血压(HT)34.2-54.2%;冠心病(CHD)9.32-38%;脑血管病(CDV)5.23-11.04%;糖尿病肾病(DN)19.1-54.70%;视网膜病变(DR)16.6-63.5%。

糖尿病肾病规范化诊疗10

糖尿病肾病规范化诊疗10

N Engl J Med. 2014 Apr 17;370(16):1514-23. doi: 10.1056/NEJMoa1310799.
NM0008
事件率/10,000例糖尿病患者
结果显示:ASCVD并发症风险大幅降低, ESRD风险降低甚微
急性MI 卒中
下肢截肢
急性MI:↓ 67.8% 卒中: ↓ 52.7% 下肢截肢: ↓ 51.4% ESRD: ↓ 28.3% 高血糖危象死亡: ↓ 64.4%
1 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2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3 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Gray RP & Yudkin JS. In Textbook of Diabetes 1997. 5Mayfield J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CKD显著增加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主要终点
非CKD组
CKD组
事件率/年(事件数) 事件率/年(事件数)
HR
CKD组相对非CKD组的HR
(95%CI)
次要终点
非致死性心梗
卒中
非致死性卒中
全因死亡
CVD死亡 血运重建/非致 死性心衰
重大冠脉事件
心衰
CKD组更优
非CKD组更优
纳入ACCORD研究队列中的10142例已知肾功能数据的T2DM患者,其中6506例患者基线时无CKD,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ppt课件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ppt课件

Diabetes 7King’s
Self-Management-2002 Fund. Counting the cost.
UThpedaretea.lEinmdpoaccritnoefPnroanct-i2n0s0u2lin;8(dseuppepnl1d)e:4n最0t-d8新i2a.b编ete辑s. pLopnt don:
British
Diabetic
Association,
1996.
2
8Mayfield J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大血管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CAD)
80% 约
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PAD)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Medical Guid最elin新es编fo辑r tphpet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The AACE
最新编辑ppt
12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
美国内分泌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crinologist)2007年报告
百分比(%)
NA
/odonnell/2008_summer/engl10最10新_0编1辑0/pdpitabetes.htm
2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3The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J Hypertens 1993; 11:309–31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管理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管理

29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 肾病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神经病变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30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概况
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指 下肢动脉病变
• DM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 风险较非DM患者明显增加
• 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年龄 更早、病情更严重、病变更 广泛、预后更差
• 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 塞
改碱、山 莨菪碱、钙拮抗剂和活 血化瘀类中药等
改善代谢紊乱:如醛糖 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 等
其他:如神经营养,包 括神经营养因子、肌醇、 神经节苷酯和亚麻酸等
甲钴胺和α-硫辛 酸
传统抗惊厥药 (丙戊酸钠和卡 马西平等)
新一代抗惊厥药 (普瑞巴林和加 巴喷丁等)
成型术
外科手术
鼓励进行常规的运动锻炼,改善其血液流变 学特征,提高无痛性步行距离
如前列腺素E1、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己 酮可可碱和盐酸沙格雷酯等
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使用
可以选择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包括经皮球囊 血管成型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
➢ 采取降糖、降压、降脂 (主要是降低LDL-C)和 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 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 变的发生
三级预防
在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 长和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 的患者中,
➢ 要充分平衡血糖控制的利弊, 在血糖控制目标的选择上采 用个体化的策略
➢ 采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 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 的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疾病反 复发生和死亡,并减少糖尿 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的风险
3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
治疗目的 控制PAD的危险因子
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 降低心脏病发作、卒中、截肢和死亡的风险

UKPDS 研究结果全解读

UKPDS 研究结果全解读

郭艺芳教授深度剖析:您完全了解UKPDS 研究吗?2016-03—05 07:35来源:丁香园作者:郭艺芳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是人类抗争糖尿病征程中的一座丰碑,为我们认识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

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过去没有、将来也很难有其他研究与之抗衡。

然而近20 余年来,很少有人关注该研究的全貌,许多医生认为UKPDS 研究只是证实降糖获益的一项随机化临床试验而已。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UKPDS 系列研究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全面了解UKPDS 研究内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降糖治疗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合并症发病风险的影响。

本文简单归纳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研究内容,供参阅。

1. UKPDS 7(1990 年)以3044 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论证了控制热量摄入与减轻体重对于降低空腹血糖的重要性。

2。

UKPDS 9(1993 年)以672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N- 乙酰葡糖胺酶、尿蛋白排泄率与空腹血糖之间的关系。

3。

UKPDS 10(1993 年)以585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饮食干预对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及其与高血压、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

4。

UKPDS 11(1994 年)以507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研究了受试者生化危险因素(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胆固醇、LDL- 胆固醇、尿蛋白、N- 乙酰葡糖胺酶、C 肽等)的分布特点。

5. UKPDS 13(1995 年)采取多中心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520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单纯饮食控制以及在控制饮食基础上分别加用氯磺丙脲、格列本脲、胰岛素或二甲双胍(肥胖患者)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结果显示各种药物的降糖效果相似.6. UKPDS 14(1995 年)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缺失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2010年美国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变化摘要背景最近数十年来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预防保健大幅改善。

我们研究了1990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趋势。

方法我们使用国民健康访问调查、全国医院出院调查、美国肾脏数据系统以及美国国家生命统计的相关数据比较了1990年和2010年期间下肢截肢、终末期肾病、急性心肌梗塞、中风和高血糖危象所至死亡的发生率,按2000年美国人口进行了年龄标准化处理。

结果1990年至2010年间所有五种并发症比例均有所下降,下降最快的是急性心肌梗死(-67.8%,95%置信区间[CI],-76.2至-59.3)和高血糖危象所至死亡(-64.4%,95%CI,-68.0至-60.9),其次是中风和截肢,都下降了约一半(分别为-52.7%和-51.4%);下降最慢的是终末期肾脏疾病(-28.3%,95%CI,-34.6至-21.6)。

绝对病例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每10,000人减少95.6例;95%CI,76.6至114.6),绝对病例下降最慢的是高血糖危象所至死亡人数(-2.7,95%CI,-2.4至-3.0)。

成人糖尿病患者比无糖尿病人群下降幅度更大,从而导致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相对风险的降低。

表达所有人群患病率时,患病率的变化也影响并发症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和高血糖危象所至死亡发生率下降(每10,000人分别减少2.7及0.1例),但截肢、中风或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率没有下降。

结论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过去二十年大幅下降,但由于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增加,疾病负担仍然沉重。

(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资助。

)二十一年前,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表明,加强血糖控制可以降低1型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

随后的研究表明,严格控制成人2型糖尿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可充分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将糖尿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来关注,通过临床护理(例如风险因素管理)、卫生系统(例如医疗组织)、健康促进(例如支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社会(如烟草控制政策)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来改变。

这些研究使糖尿病治疗、自我管理行为和风险因素控制得到了持续改善,推广了有效新药以及医疗过程(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鉴于这些重要的趋势,我们综合了糖尿病相关发病率四个标志指标及全国代表性数据系统中糖尿病相关死亡率的一个指标的数据,来研究过去20年糖尿病并发症的范围如何发生变化。

方法数据源国民健康访问调查(NHIS)是一个多阶段概率调查,每年平均采取57,000位成人样本来评估美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残疾程度以及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全国医院出院调查(NHDS)是全国50个州239至474所非联邦医院短期住院的一个概率统计调查,收集出院病人的信息包括七项诊断、四种手术方法及患者年龄、种族、性别和婚姻状况。

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是从提交给Medicare和Medicaid服务中心的临床和索赔数据报告中抽取的终末期肾病全国登记数据。

全国生命统计系统(NVSS)是全美死亡登记数据,包括死者年龄、种族、性别、居住地(州)和主要死亡原因的信息。

NHIS和NHDS 数据进行加权,以评估美国一般人群人口特征的代表性。

USRDS和NVSS是总人口登记,因此不需要加权。

这些数据集和变量定义的详细情况以及有关方法的进一步资料,之前已有说明,具体可见补充附录。

这些分析数据由全国卫生统计中心和USRDS协调中心收集处理。

所有作者可证实本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义我们确定了五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病例:下肢截肢,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终末期肾病,高血糖危象(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所至死亡。

我们使用国际疾病分类法第九版临床修订版(ICD-9-CM)确定出院记录病例。

1999年以前发生的死亡用国际疾病分类法第九版(ICD-9)确定,1999年或1999年以后发生的死亡用第十版(ICD-10)确定。

所用具体代码如下:下肢截肢,ICD-9-CM程序代码84.10至84.19(其中包括大腿、小腿、脚踝、脚和脚趾的截肢),排除创伤性截肢(ICD-9-CM代码895至897);急性心肌梗死为第一诊断,ICD-9-CM代码410;中风为第一诊断,ICD-9-CM代码430至434和436至438;高血糖危象所至死亡,ICD-9编码250.1和250.2,ICD-10编码E10.0,E10.1,E11.0,E11.1,E12.0,E12.1,E13.0,E13.1,E14.0和E14.1。

如果上述任何诊断中包含糖尿病(ICD-9-CM:250),则这里的每一种结果就被认为是糖尿病并发症。

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率根据已进行透析或肾移植且糖尿病被列为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的病例数量而定。

数据分析为了分析五种并发症(下肢截肢,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终末期肾病,高血糖危象死亡),我们用两个分母计算了1990至2010年间每5年间隔的发病率:确诊糖尿病的大于等于20岁的美国人口(以受访者回答NHIS调查问题医生是否告诉他们患有糖尿病为基础),及美国人口普查确定的大于等于20岁的所有美国人口。

使用第一个分母得出成人确诊糖尿病的平均发生率,使用第二个分母得出普通美国成年人口中一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糖尿病患病率的改变可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了评估医疗检测或诊断大幅增加的潜在影响,我们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在推测检测线性增加的假定条件下,新确诊糖尿病人从分母中排除。

具体地说,我们使用NHIS数据来估算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患有糖尿病的人数,且患病时间分别不超过3个月、1年、1.5年及2.0年;用这些估值减去分母的大小;然后重新计算成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一分析提供了后几年并发症发生率的极端上限,弥补了由于检测率提高分母随时间变大的情况。

为了研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相对风险趋势,我们还用无糖尿病的人群作为分母(根据NHIS数据估计),相同诊断代码但没有糖尿病的联合诊断作为分子来估计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终末期肾脏疾病、下肢截肢的发生率。

所有患病率均表达为每年每10,000人的事件数量,以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年龄处理,使用四个年龄组:20岁至44岁,45〜64岁,65〜74岁,大于等于75岁。

我们用SUDAAN软件中的Proc RA TIO程序10.0版本(三角研究所)获得点估值和标准误差,用它们来计算调查的复杂抽样设计。

用t检验比较1990年和2010年的患病率和趋势的线性测试,以检验整个20年间患病率的变化;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提高精确度,我们用3年的数据来计算1990年和2000年(如1989年、1990年和1991年数据来估计1990年数据)的估值,2年的数据来估算2010年(2009年和2010年)的估值;2011年NHDS数据分析时没有使用。

结果糖尿病患病率1990年到2010年期间,确诊糖尿病的成人数量增加了两倍多,从650万增加至2070万,而美国成年人口的整体增长约27%,从1.78亿增加至2.26亿。

(补充附录中表S1显示诊断糖尿病人群的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分布)。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病率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所有五个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990年至2010年间显著下降(表1和图1A)。

据观察1990年至2010年间绝对患病率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每年每万人减少95.6例,95%可信区间[CI],76.6到114.6),中风(每万人减少58.9例,95%CI,41.6至76.2),以及下肢截肢(每万人减少30.0例,95%CI,17.4至42.6),其次是终末期肾病(每万人减少7.9,95%CI, 5.5〜10.2)和高血糖危象所至死亡(每万人减少2.7例,95%CI,2.4〜3.0)(表1和图1A)。

1995年首次观察到这些并发症下降,此后这种下降一直持续。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大幅降低与中风发生率相似,与截肢、终末期肾脏疾病和高血糖危象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生率的差异缩小了。

用病例的绝对数量(即,不考虑人口规模改变)表达时,1990年到2010年期间每年中风、截肢和终末期肾脏疾病增加的病例分别为59703、22703和32434例,而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减少了4379例,高血糖危象死亡人数减少了529例(表1和图1A)。

*成人定义为大于等于20岁的个人。

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和下肢截肢发生率的分子从全国医院出院调查数据中得到,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率分子从美国肾脏数据系统数据中得到,高血糖危象死亡发生率分子从国家生命统计系统数据中得到。

分母来自国民健康访问调查。

患病率已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数据进行了年龄标准化处理。

CI表示置信区间。

据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和高血糖危象死亡下降幅度相对最大,两者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二(心肌梗死,-67.8%,95%CI,-76.2至-59.3;高血糖危象死亡,-64.4%,95%CI,-68.0至-60.9%),其次是中风和截肢,各下降了约一半(分别为-52.7%,95%CI,-64.4至-40.9;-51.4%,95%CI,-68.2至-34.5,)。

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下降幅度最小(-28.3%,95%CI,-34.6至-21.6)。

然而,如果从1995年而不是1990年开始测量,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下降幅度便更接近其他并发症。

敏感度分析也显示了并发症发生率的下降(表S2补充附录中),在这项分析中我们修改了后面调查的分母,以计算后几年检测的潜在增加。

图1:趋势的美国成年人有和没有诊断为糖尿病,1990-2010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年龄标准化率。

心肌梗死、中风和截肢的发生率的分子从全国医院出院调查数据得到;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率的分子从美国肾脏数据系统数据得到,高血糖危象死亡发生率的分子从国家生命统计系统数据得到。

分母来自国民健康访问调查(A组)和美国人口普查局(B组)。

圆的大小与病例绝对数成正比例(例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数从1990年的140,122例到2010年的135,743例,高血糖危象死亡病例数从1990年的2890例到2010年的2361例)。

图A显示糖尿病患者趋势,图B显示有糖尿病或无糖尿病人群趋势。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下降最快的,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是75岁或75岁以上的老年人,终末期肾脏疾病情况除外(补充附录中表S3)。

因此,到2010年,老年人截肢率与年轻人相似,年轻人高血糖危象死亡率比老年人高。

此外,年轻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生率的差异大大缩小。

这些年龄相关的趋势中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个例外,年轻人的发生率下降(20至44岁及45至64岁),但老年人没有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