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祺同志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

合集下载

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安排

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门诊安排
凌运兰 林明楷 黄晶晶 杨文辉 刘玉华 郑丹莹 朱斯平 黄文勇 柳夏林 张新愉
李加青 黄新华 邹玉平 朱晓波 胡洁 丁小燕
李加青 黄新华 胡洁 朱晓波 邹玉平
罗益文 龙崇德 何丽文
邓大明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全天 上午 下午 下午 全天 全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二三四
下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பைடு நூலகம்上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周一至周五 上 午
上午 全天 下午 上午 全天 全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全天 上午 上午
上午 全天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上午
上午
上午
下午
眼底外科
李春芳
下午
上午
黄素英
上午
眼肌
陈国策 麦光焕
上午
上午
屈光
余荣志
上午
下午
眼整形
刘金陵
上午
上午
眼底内科
胡兆科
上午
下午
葡萄膜炎
谢楚芳
上午
中医眼科、中 医葡萄膜炎
李勋赤
上午 下午
温树东
全天
小儿·遗传
陈又昭
上午
上午
黄斑病
吴乐正
上午
神经眼科
顾欣祖
下午 上午
注: ① 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如有变动,以挂号处的通知为准。门诊咨询电话: 020-87330000

林浩添,从小眼科走进大世界

林浩添,从小眼科走进大世界

林浩添,从小眼科走进大世界他是患儿眼中的“林叔叔”,看诊时准确地叫出患儿的姓名,查房时亲切地抱起熟识的患儿。

他是科研领域的“拓荒者”,以眼科为突破口,在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屡创第一。

他是团队的“头儿”,用智能语音每天提醒大家规律作息,督促科研“小白”学习英文论文,带领大家幸福向前冲。

他就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

守护光明,是很酷的事星期二,是林浩添在儿童眼病门诊出诊的日子。

在506诊室,他向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和生活细节,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病情变化和孩子眼睛的发育状况。

在患儿临走前,他还不忘提醒家长:“让孩子多点户外活动,做做穿珠子、捡豆子等精细手工。

”每次给患儿检查前,林浩添都会准确地叫出孩子的姓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边交流边评估。

查房时,为了让患儿放下心里的戒备,他总是会抱起患儿,跟他们交朋友。

患儿亲切地叫他“林叔叔”。

“来我这里看病的,多数都是复杂的病例。

每名患者都有不同的病情和需求,深入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我父亲也是医生,他从前也是这样,实实在在地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

”林浩添出生在广东揭阳农村一个三代从医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外公都是“赤脚医生”。

他回忆说,一次,家里来了一位老人,全身都是病,身上只带了5毛钱。

他父亲不仅免费给老人详细检查诊断,还送给他很多药。

林浩添清晰地记得父亲说的话:“乡亲们都不容易,我们能做的不多,能帮一个是一个。

”从小耳濡目染,林浩添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9年的高考,他以揭阳一中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眼科学是中山大学最好的医学专业之一。

“在眼睛上动刀、守护光明,是很酷的事。

小眼科可以带领我走进大世界,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动脉、神经组织等全身器官系统的很多问题。

”在二级专业上,他毅然选择了眼科。

挑战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当时,老年人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挑战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人比较少。

林浩添说:“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名单1994-2012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名单1994-2012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
工作单位
评选
时间
1
赵雪芳

1937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1994年
2
方圻

1920
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
1995年
3
耿士英

1937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胸外科主任
1995年
4
郭维淮

1929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名誉院长
1995年
5
南忠

1952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卫生防疫站站长
2012年
47
王万青

1944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2012年
48
王军志

195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2年
42
王建安

196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2012年
43
刘晓林

1957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2012年
44
徐克成

1940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2012年
45
杜丽群

1965
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2012年
46
邓前堆

1964
云南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2000年
17
李国桥

1936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
2000年
18
韦加宁

1938

08第08章 角膜病

08第08章 角膜病

– 其他 • 糖尿病体质衰弱 •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滥用广谱抗菌素激素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区别
革兰氏阳性菌所致角膜溃疡
➢ 圆形或椭圆形局灶性脓肿病灶 ➢ 伴有边界明显灰白基质浸润 ➢ 可导致严重的基质脓肿和角膜穿孔
革兰阴性菌性(绿脓杆菌)角膜溃疡
角膜基质快速发展的液化性坏死、 基质变薄、大量前房积脓。
角膜病中致盲率占第一位,全球可能有 超过1千万HSK患者。
原发感染病史 Ⅰ型 主要感染眼部、口腔、唇部 Ⅱ型 侵犯生殖器,偶可侵犯眼部
病毒潜伏于神经节、角膜组织 容易复发
免疫力降低 、感冒发热, 应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 紫外线损伤。
临床表现
原发性感染:发生幼儿。 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 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假膜性结膜炎 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 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110%0%
后部多形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为 20p11.2-q11.2染色体位点发生突变所致。
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
地图-点状-指纹状营养不良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基质层线条状混浊
总结
• 角膜的解剖、生理特点 • 角膜炎的病变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 • 常见角膜炎的诊断及处理
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 用药步骤:视病情而定 • 怀疑感染扩散到巩膜和/或眼内
表面用药、结膜下注射、静脉点滴
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选择
病原菌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球菌
抗生素
头孢唑啉 万古霉素 克林霉素 青霉素G 头孢他啶
滴眼液浓度 结膜下注射剂量
50mg/ml 50mg/ml
100,000u/ml 50mg/ml
1g/6h 3~7mg/(kg.d)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青光眼发病新机制与诊疗的系列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秀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总体设计者。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实施和统筹协调,是本研究主要科学技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本项目论文成果的通讯作者,及著书的第一作者。

2.黄文彬(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项目的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负责课题的部分设计和实施;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炎症因子的分布状态以及血氧代谢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50%。

是项目中1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3.王伟(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5%。

是项目中15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4.周民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影像学研究、难治性青光眼系列研究、青光眼循证医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40%。

是项目中9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5.陈士达(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完成单位:中山眼科中心)。

主要贡献:为本项目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热点问题研究、青光眼影像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

本人在该项目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总工作量的百分比约为35%。

是项目中7篇论著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提出,致盲眼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之疾患。

而青光眼疾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且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它给人类的光明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表皮干细胞分化结膜上皮细胞基因检测的实验研究。

表皮干细胞分化结膜上皮细胞基因检测的实验研究。

S n e t h r a e e we e e p e so f e e e a 2 mi r g o u i n e a i n t e e p rme t l r u , n n t eff n ic het id d y t r r x r s i n o n sb t 一 - c o lb l a d k r t 1 i h x e i n a o p a d o h t a d h g n n 3 g9第7 0年月 4 2 1 1 卷 期
表 干 胞 化 膜 皮 胞 检 实 研 术 皮 细 分 结 上 细 基因 测的 验 究
孟繁剑 1 陈家祺 2 (. 1广州市红十字会 医院眼科, 东广州 50 2 ; . 广 1 2 0 2 中山大学 中山眼科 中心, 广东广州 50 6 ) 10 0 【 摘要 】目的 通过实 时 R ~ C T P R方法 检测 经定 向诱导分化 的表皮干细胞分子生 物学特性 , 探讨 干细胞疗法用 于眼表重建 的可行性 。方法 实验组 细胞 以结膜上皮细胞 为饲 养细胞进行共培养 , 并设立空 白对 照组细胞培养相 同时间 , 分别 于第 1 、 3 5 7天取各 组细胞提 取 R A进行实 时 R — C 、、 N T P R定 量检测 Bz 球蛋 白、 一微 角蛋 白 K1 3基因 的表达 水平 。结果 实验 组 细胞 共同培养 3 d后 出现 B2 球蛋 白、 一微 角蛋 白 K1 3基因 的表达 , 5 7天 的表达 量显著提高 ( 第 、 P< 00 ) .1 。结论 经本 实 验方 法定 向诱导分化后 表皮干细胞可表达 与正常结膜上皮细胞相类 似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 关键词 】 皮肤干细胞 ; 结膜上皮 细胞 ; 实时 R — C TP R 【 中图分 类号 】 3 9 R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 3 9 0 2 1 ) 7 1 — 3 17 — 7 1( 0 1 2 — 0 0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李晓文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1年第02期1996年5月,一架从美国飞来的波音747客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阔别家乡10年整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生物化学助理教授李万程终于踏上了故土。

他此番回国有两个目的:一是探望父母家人、恩师和故交好友;二是接受母校湖南师范大学聘请他为发育生物学教授的聘书。

回家之前,他顺道看望在美国相识、已经回国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的朋友。

两人在一起吃饭时,李万程开玩笑说,如果哪天选择回国工作,就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来。

没想到戏语成真。

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新泽西医科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医科大学任教20多年后,如今的李万程已关掉在美国的实验室,正式成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眼发育和分子病理机制课题组组长。

作为眼睛晶状体研究领域首位获得美国眼科学基金会白内障研究杰出成就奖的华人,李万程的加盟,无疑将把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眼睛晶状体发育和眼睛重大眼疾之一——白内障的分子机制基础研究推向国际最前沿,并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入国际双一流注入强劲动力。

“做科学研究的人最忌夸夸其谈,我不敢说我将来会给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带来多大的成就,但凭借在国外多年脚踏实地的研究积累,认认真真做研究的态度,再加上中心近年来为建成世界一流眼科中心在引进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努力,我相信有这么多秉持同样认真态度的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山眼科中心会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30余年埋首眼睛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走过多个大大小小的世界科学研究殿堂,经历过无数场学术交流与辩论,李万程的经历正应了著名诗人李白的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破楼兰终不还李万程1960年出生于湖南衡山一个农民家庭。

他能完成中学的学业,除了仰仗父母亲和姐姐的辛勤劳动,姑母和舅母等人的经济支持,还得益于多位尊师(刘德象、黄周秀、李炎明、戴清海、聂东楚、胡粹娥、尹立雁等)的帮助。

干眼的诊疗新进展与相关疾病ppt课件

干眼的诊疗新进展与相关疾病ppt课件

只治疗急性结膜炎不治疗干眼的结果
本试验只治疗感染,不使用干眼治疗药物
细菌感染患者应用抗菌滴眼剂治疗。 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
本试验没有应用治疗干眼药物,急性结膜炎合并 干眼的症状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可以缓解。
Ting Huang et al:Investigation of tear film change after recovery from acute conjunctivitis,Cornea.Vol.26,2007
口服药
眼睑闭合困难 手术
角结膜上皮损伤
外伤 糖尿病
戴隐型眼镜
结膜松弛
睑板腺炎
手术源性干眼
指接受眼部或其他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状,并伴 液分泌异常或泪膜稳定性下降的眼表疾病。
可引起医源性干眼的手术几乎涵盖大部分眼科 角膜移植、LASIK、眼睑手术、结膜手术、白内 术、 青光眼外过滤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眼肌手术
过敏性结膜炎与干眼
过敏性结膜炎的分型及流行病学
过敏性结膜炎的分型:
1、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2、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3、春季角结膜炎; 4、特应性角结膜炎; 5、巨乳头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
1、约5%以上人因过敏性眼病就诊,其中50%为过敏性结膜炎; 2、各种亚型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 3、总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 4、常年过敏性结膜炎及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最高, 5、儿童以春季角结膜炎为主(常于青春期起病,持续5~10年,
临床检查所见:
1、SchirmerⅠ减少、BUT明显缩短 2、荧光素染色阳性、角膜上皮受损伴有泪液分布不均。 3、和正常人相比,所有检查项目的数值均为 P<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家祺同志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我国著名角膜病学专家。

1938年7月出生,广东东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

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从事临床教学工作。

曾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角膜病学组组长等职务。

现任教育部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眼库主任、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家祺同志从事眼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多年来,立足本职、扎根临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他视工作为生命,爱岗敬业,至今已为眼病患者施行角膜移植及眼表手术4万多例,是我国角膜移植手术例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医生之一,有力推动了我国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

他视患者为亲人,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酷暑严寒,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从无怨言。

他从不收受病人的“红包”和礼品,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任与爱戴。

他视学生为挚友,言传身教,甘为人梯,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学生的尊敬。

他为官勤政、廉洁自律,在担任中山眼科中心领导职务的10多年中,为医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他勤于钻研,勇攀医学高峰,在角膜病的诊疗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血无私奉献给党的医疗卫生事业,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行医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是值得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陈家祺同志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两次)、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南粤杰出教师等多项殊荣。

陈家祺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政治觉悟,展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大医精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大力宣传学习陈家祺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教育和引导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正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推进卫生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之一。

为此,省卫生厅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广泛开展向陈家祺同志学习活动。

省卫生厅号召,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要学习陈家祺同志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岗位奉献上,体现在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中。

学习他视病人如亲人,几十年如一日,把救死扶伤作为天职,把廉洁行医作为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对工作满腔热忱,对眼科专业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精益求精,善于学习,刻苦攻关,永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扎实苦干、严谨求实的务实精神;学习他甘于清贫,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

省卫生厅要求,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向陈家祺同志学习的活动,把开展向陈家祺同志学习活动与“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迅速形成热潮;要认真学习陈家祺同志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争做人民满意的共产党员和优秀医务工作者;要广泛宣传陈家祺同志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示范、引导作用;要把学习陈家祺同志先进事迹与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推动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省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