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学判断问题》归纳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掌握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对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高中生物遗传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遗传物质指的是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每个核苷酸由糖、磷酸和一种碱基组成。

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互配对(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间有两个氢键,鸟嘌呤和胞嘧啶之间有三个氢键),形成DNA的空间结构。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翻译等过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2. 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的观察,总结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些规律包括:单因素遗传定律(即一个性状受一个基因控制)、分离规律(即经过自交或杂交后,基因在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自由组合规律(即不同基因的互不干扰地组合遗传)。

(2)连锁不连锁和重组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位于同一染色体上,通过连锁的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连锁的存在会影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导致某些特定的基因组合频率高于预期。

然而,通过重组(染色体的交换)可以改变连锁基因之间的组合,增加基因重新组合的可能性。

(3)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指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方式。

在多基因遗传中,基因的组合和互作产生丰富的表型变异。

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的例子包括人类血型、皮肤颜色等。

3.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是DNA和RNA。

其中,DNA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RNA则负责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为蛋白质。

这个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1)转录转录是指RNA分子根据DNA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在细胞核中,RNA聚合酶能够将DNA模板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转录为对应的mRNA (信使RNA)。

生物遗传学答题10种题型汇总

生物遗传学答题10种题型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学大题10种题型汇总一、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④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告诉你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高中生物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高中生物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高一生物遗传题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遗传题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遗传题知识点归纳遗传学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生物在繁殖和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遗传变化。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是高一生物遗传题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一、遗传基因的概念和特点1.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着生物体内各种性状的遗传。

2.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DNA分子是由四种碱基(A、T、C、G)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不同的基因具有不同的碱基顺序。

3. 基因具有遗传的不变性和变异性,在遗传传递中可以保持稳定,也可以发生变异。

二、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 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即在杂合条件下,每个亲代个体的基因组合在生殖过程中可以分离,子代能够以一定比例表现出亲代个体的性状。

2.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合条件下,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相互独立组合,子代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组合的结果。

三、遗传的显性和隐性1. 显性和隐性是指不同基因在控制性状上的表现形式。

2. 显性基因在控制性状时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只有在没有显性基因的情况下才能表现。

3. 有时候,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组合可以呈现出中间性状,这就是不完全显性。

四、基因的连锁和基因图谱1. 基因的连锁是指在染色体上距离较近的基因往往会同时遗传,因为它们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无法通过基因重组发生独立分离。

2. 基因图谱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重组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测定基因重组频率来推测基因的相对位置。

五、基因突变和变异1.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造成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种形式。

2. 变异是指生物群体中基因的新组合和新变异出现的现象,变异是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

六、遗传的交叉和基因重组1. 交叉是指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相互交换部分基因片段,导致基因的重组。

交叉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题型总结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题型总结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一、基础知识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C.雄配子∶雌配子=3∶1D.雄配子A∶雌配子a=1∶3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

请回答:(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最新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最新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高中遗传学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遗传学判断问题》归纳汇总例1:经鉴定,玉米的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

请你用某株玉米果穗上的红粒与黄粒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鉴定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解析:方案一自交法:若子代全部表现为黄粒或红粒,可认定黄粒或红粒为____种;再让________和________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性状。

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___________为显性, _________为隐性。

方案二杂交法:若后代表现出某一亲本性状,则该性状为______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_____性状。

若后代表现出两种亲本性状,可再进行__ __交,出现性状分离的为显性性状,未出现性状分离的为隐性性状。

方案三将红粒和黄粒种植形成后的花粉粒进行________育种,取其____ _和______(均为纯种时行杂交,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_____ ___为隐性。

变式练习、将纯种黄色玉米种子搭载“神州五号”飞船进行失重和宇宙射线处理。

将从太空返回的玉米种子种植后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红粒”性状。

那么这一性状的出现是______结构改变引起的。

经鉴定,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

可通过自交或杂交的方法,用穗上的红粒与黄粒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鉴定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选用自交方法时行实验时,若黄粒的子代全部表现为黄粒,红粒的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粒,可认定黄粒和红粒为_______;再让子代黄粒和红粒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____;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___ ______。

例答案:方案一纯子代纯种黄粒红粒显性隐性亲本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方案二显性隐性自交方案三单倍体黄粒红粒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变式练习答案:基因纯种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三、判断某基因所在的位置1、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方法: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2核移植构建重组细胞法方法:A细胞核+B细胞质→重组细胞甲 B细胞核+A细胞质→重组细胞乙若重组细胞甲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重组细胞乙无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核中。

若重组细胞乙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重组细胞甲无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质中。

若重组细胞甲和乙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若重组细胞甲和乙形态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发挥作用需要细胞自身的核质互相作用。

2、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应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即可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如果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是常染色体的遗传;如果后代的某一性状(或2个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是伴X遗传。

方法: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例4: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请选择交配亲本表现型。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答案: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特殊题型正反交法分析真核生物果实、种子的胚和胚乳的性状遗传①正反交与果实的性状遗传这里所说的果实的性状是指由被子植物雌蕊子房壁发育而形成的果实中的果皮(果肉部分的大小、色泽、口味、形态等特征,这些特征完全由母本的遗传物质决定,与父本无关。

但杂交种子的胚由母本和父本共同决定。

例5:已知玉米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马齿粒与硬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白色马齿粒玉米与黄色硬粒玉米隔行种植。

收获时发现在白色马齿粒玉米的植株上结出白色马齿粒玉米与黄色马齿粒玉米,在黄色硬粒玉米植株上结出的玉米全是黄色硬粒。

正确的解释是(A.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质遗传B.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核遗传,马齿粒与硬粒属于细胞质遗传C.玉米的黄色与白色,马齿粒与硬粒的遗传,属于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定律遗传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隐性,马齿粒对硬粒是显性都属于细胞核遗传答案:B例6:现有纯种紫色种皮和纯种白色种皮菜豆品系。

请回答实验设计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证明菜豆这一性状是由核基因还是质基因控制的实验方案:①杂交时,应选用的亲本组合是、。

收获种子时,观察到种皮颜色是:前者为色,后者为色。

因此实验结果(可以/不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因是。

②将上述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分别种下去,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无论,如果F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性状都只表现为紫色或白色的一种,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

如果F1代产生种子的种皮性状只与亲本组合中的,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

(2若这一对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则求证紫色与白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预测实验结果、说明相应结论。

①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②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如果,则;如果,则。

参考答案:(1①♀紫×♂白、♀白×♂紫紫白不可以,种皮是母本植物的结构②正交和反交核基因母本相同质基因(2①P:♀紫色×♂白色(或P:♀白色×♂紫色↓↓F1 F1↓×↓×收获种子收获种子②如果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紫色,则紫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如果F1产生种子的种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紫色为隐性性状。

例7:某种植物表现红花、有托叶的甲个体(有L基因与表现白花、无托叶的乙个体(有H基因进行杂交实验,若以甲为母本,F1(正交表现为红花有托叶,若以乙为母本,则F1(反交表现为白花有托叶。

请确定实验中花色和有无托叶依次属于的遗传方式及正交和反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细胞质基因用字母L和H表示,核基因用A和a表示A.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L(Aa、H(AaB.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H(Aa、L(AaC. 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L(Aa、H(AaD. 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H(Aa、L(Aa4、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例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显隐性,可以分别用B、b表示其控制基因。

请你根据以下事实分别判断。

⑴红眼雄蝇和白眼雌蝇交配,子代雄蝇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则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

⑵红眼雄蝇和红眼雌蝇交配,子代雌蝇全是红眼,雄蝇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则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

例9: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

请利用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研究表明,金鱼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金鱼培育专家培育的珍贵品种----“蓝剑”,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该金鱼所以珍贵,其原因之一是“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这是因为;“蓝剑”的产生可能是亲本中在减数分裂第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的。

⑵基因A、a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

①两只金鱼杂交,若子代出现A :aa=1:1,B :bb=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两只金鱼杂交,若子代出现A的性状:a的性状=1:1,B的性状:b的性状=3:1,并且子代中雌鱼全表现B的性状,雄鱼既有表现B的性状又有b的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⑶如果已知金鱼眼睛的性状甲和乙是一对相对性状,并且控制甲、乙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甲性状雌、雄金鱼和乙性状雌、雄金鱼适量,请你设计一次实验判断甲、乙性状的显隐性。

你选用鱼的性状和性别。

你预测结果与结论是:参考答案:例 8.⑴红眼XBY与XbXb 金鱼作为亲本交配,观察子代金⑵红眼XBY与XBXb 例 9⑴“蓝剑”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雄性(父本)二⑵①AaBb×aaBb ②AaXBY×aaXBXb 或 aaXBY×AaXBXb ⑶方法一:甲性状雄性和乙性状雌性①子代雌金鱼全部表现为甲,雄金鱼全部表现为乙,说明甲对乙显性;②子代雌雄金鱼全部表现为乙,说明乙对甲显性;③子代雌雄金鱼都出现甲、乙两种性状,说明乙对甲显性。

方法二:乙性状雄性和甲性状雌性①子代雌金鱼全部表现为乙,雄金鱼全部表现为甲,说明乙对甲显性;②子代雌雄金鱼全部表现为甲,说明甲对乙显性;③子代雌雄金鱼都出现甲、乙两种性状,说明甲对乙显性。

例 9: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基本定律。

(1)种群中个体的繁殖将各自的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解析: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