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配平及计算
课时
回顾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Fe2O3
+3
高温
CO== 2 Fe+
3 CO2
方法:观察法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缺点:只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耗时!
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一、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只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三大原则:
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
练一练
题型一:氧化剂还原剂比例
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
还原剂比为( C)
A.8∶3 C.2∶3
B.3∶2 D.2∶1
例3、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பைடு நூலகம்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 全转化为Cl-离子,则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2N—A
A.+2 B.+3 C.+4 D.+5
4、在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 比为1:3,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 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0
+5
3 Cu + 8 HNO3
+2 +5
+2
3Cu(NO3)2 + 2NO + 4 H2O
化合价降低3 ×2
练习: KMnO4 + HCl —— MnCl2 + Cl2↑ + KCl + H2O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 ppt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 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思考与交流
在我们生活的大气圈中,最具反应活性的物质是什 么?它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C + O2 == CO2 S + O2 == SO2 CH4 + 2O2 == CO2 + 2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氧化反应
观察我们周围的物质,有哪些是被氧化的产物?
复分解反应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是否 有电子转移分 非氧化还原反应
学与问
1、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和有单 、有人说置换反应、 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 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尝试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 、尝试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画出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 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Fe2O3 + 3CO == 2Fe + 3CO2 CuO + H2 == Cu + H2O 2NaBr + Cl2 == Br2 + 2NaCl CH4 + 2O2 == CO2 + 2H2O
化合反应 按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种类和类别分 化 学 反 应 按反应中是否 有离子参加分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 ×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2×e-
思考与交流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1、CaCO3+2HCl=CaCl2+CO2↑+H2O 、 2、CaO+H2O=Ca(OH)2 、 3、C+O2=CO2 、 4、CaCO3=CaO+CO2↑ 、 5、2KClO3=2KCl+3O2↑ 、 6、NaOH+HCl=NaCl+H2O 、 7、BaCl2+K2SO4=BaSO4↓+2KCl 、 8、MnO2+4HCl=MnCl2+Cl2↑+2H2O 、 9、2H2S+SO2=3S+2H2O 、 10、H2S+Cu2+=CuS↓+2H+ 、 ,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既要复习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者。

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课件(共28张PPT)
知识层面
2
具备自主预 习,发现、 分析问题能
力。
能力层面
3
运用已有知识 提升对新知识 的学习兴趣。
情感层面
四 教法学法分析
探究学习 做学一体
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为辅” 与学生共同获 取知识解决问 题,让学生 “学会”。
以学生为主,自 主学习、合作学 习、探究学习, 体验科学探究的 历程,让学生 “会学”。
能量
转换
拓展 视野
应用
【设计意图】
联系实验所演示的铜锌原电池 反应,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再 次前后呼应,便于理解。
四 教法分析


1. 视频激趣法,


, 层
2. 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引导归纳总结


增强学生的探究 意识和协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
体验氧化还原反 应概念演变,用 发展的眼光看问 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的 观点以及电子转移 的观点来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 的特征与本质
三学情分析
1
具备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的 直观概念,四 大反应类型, 元素化合价,
分类思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说课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 课标要求: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氧化还原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 课标解读: • 1、由表及里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 2、关注生产与生活与化学的关系。
说课主要流程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谢谢指导!
氧化还原 概念的建构
氧化还原 与其他概念 关系建构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等。
巩固练习
1.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 A.CaCO3 → CO2 C.Zn → ZnCl2 B.NaCl → NaNO3 D.CuO → CuSO4 (C)
(C)
2.下列反应中,SO2作还原剂的是 A.2H2S+SO2=3S↓+2H2O
口诀: 降—得—氧(氧化剂) —还(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产物)
升—失—还(还原剂) —氧(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
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2H2S + SO2 == 3S ↓ + 2H2O
CuO + H2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失去2×e- ,被氧化
失去 6× 2e2KClO3 === 2KCl + 3O2 ↑

得到 2×6e-
方法总结:
1. 标出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2. 两根线桥; 3. 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4. 箭头起止于同种元素; 5. 必须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并指明 “得”、“失”。
还原性:还原剂失电子的性质(或称还原能力)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主讲人 :邓艾梅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例.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 产物和还原产物.
H2O + C = H2 + CO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二、氧化还原反应
1、什么叫氧化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即凡是 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2、特征: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依据)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剂 反 应 物
(具有氧化)
被还原
还原产物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来越弱 简单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来越强
结论:
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 弱,反之,亦然。
⑵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越弱,反之,亦然。
2、得失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一定和氧化 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一般应用与有关计算。 3、转化律----只适用于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反应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 近而不交叉----也就是还原剂不可能将氧化剂还原成与还 原剂的价态一致,同样,氧化剂也不可能将还原剂氧化 成与氧化剂的价态一致。
6.4FeS2+11O2=2Fe2O3+8SO2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及一般规律
1.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四、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定义 氧化剂: 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 记忆方法: 还原剂: 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 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 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用双线桥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 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都必须对应与发生化合价 发生变化的同种元素。

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提出了以下要求: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为了在完成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题需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作为探究活动,将实验探究、微观分析、认知模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内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是高中化学中基础且典型的概念原理类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中初始阶段便在必修一第二章向学生介绍氧化还原的本质,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基础性知识应用范围广,且对后续知识(如电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学好“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帮助学生从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发展学生的宏观变化、微观认识、符号表示三重表征的化学学习思维。

除此之外,此时正是高一新生树立信心的重要阶段,打好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期待,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第一课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日常中存在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探究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综合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食品脱氧剂作用的探究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阶段(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汽车尾气绿色化处理方案的讨论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18
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反应物所含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得e-→ 发生还原反应 →是氧化剂→表现氧化性→
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12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剂? 哪些是还原剂?
Cu + Cl2 == CuCl2 还原剂 氧化剂
Zn + H2SO4 == ZnSO4 + H2↑ 还原剂 氧化剂
CaCO3+ 2HCl == CaCl2+H2O+CO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
旧知回顾
初中阶段,我们知道:
点燃
2Mg + O2 = 2MgO
氧化反应
△ CuO + H2 = Cu + H2O
还原反应
点燃
H2 + Cl2 = 2HCl
得氧、失氧
2
思考与交流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独立进行的吗? CuO + H2 =△ Cu + H2O
非氧化还原反应
Cl2 + H2O== HCl + HCl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3
〖思考〗
下列几个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那一种?
化合价 Cu+Cl2 =△== CuCl2
有变化
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 2
CaCO3=高=温=CaO+CO2 ↑

2KClO3===2KCl+3O2 ↑
2Na + Cl2 == 2NaCl
氧化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4
〖小结〗
化 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 二 章 化 学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第 三 节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复习与思考1
请例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讨论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是同时发生? C:发生氧化反应
2CuO+C===2Cu+CO2
CuO:发生还原反应
③高价金属氧化物:MnO2、PbO2等。 ④酸类:HNO3、H2SO4(浓)、HClO等。 ⑤盐类:KMnO4、KClO3、K2Cr2O7等。
常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Na、Mg、Al、Fe、Ca等。 ②某些非金属:H2、C、Si、P等。 ③非金属阴离子:S2-、I④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H2S、Na2S、HI、NH3、CO、 SO2、Na2SO3 、FeCl2等。
F,Cl ,Br ,I,S
单质(原子)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增强
(3)根据使其他物质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进行比较 如:2Fe+3Cl2=2FeCl3,
点燃
Fe+S=FeS
可以判断单质的氧化性:Cl2>S
(4)利用价态规律 处于最高价态 ——只具氧化性 同种元素
处于最低价态 ——只具还原性
(1)标明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2)连接反应前后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 (3)线桥跨越等号。 (4)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失去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CuO + C
+2
0
高温
2 Cu + CO2
0
+4
得到2× 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双线桥
分析:
价升高 失3×4e- 被氧化
3S + 4HNO3 = 3SO2 +4NO +2H2O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化 学反应有密切关系
元素的化合价 的升降与电子转移 密切相关
我们从微观的角 度来认识电子转移与 氧化还原的关系
从电子得失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失去 2e0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1 -1
2Na + Cl2 = 2NaCl 得到 2e被还原 元素化合价数等于该元素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C元素化合价升高
H元素化合价降低
H2O+C === H2 +CO
H2O:发生还原反应

H2:发生氧化反应 H元素化合价升高
CuO+H2===Cu+H2O
CuO:发生还原反应
Cu元素化合价降低
总结
与拓展
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 2、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 3、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二 . 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 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讨论:以下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否符合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高温
Fe2O3+3CO MnO2+4HCl(浓)

2Fe + 3CO2 MnCl2+Cl2 +2H2O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
+3 +2
高温
0
+4
价降低 得4×3e被还原 价升高 失2×e- 被氧化
0
+5
+4
+2
MnO2+4HCl=MnCl2+Cl2↑+2H2O
注意
+4
-1

+2
0
价降低 得2e-
被还原
分析说明参加反应的4分子HCl中,只有2分子HCl被氧化.
单线桥
氧化还原反应的变化过程还可用单 线桥表示
含义:表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电子转移方向和 数目! 画法:A.连接化合价变化的不同元素;B.线桥不 跨过“=”只在左边从失电子指向得电子;C.写出 得失电子的总数。 示例:
练习4
4.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 游离态,则该元素( C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D.化合价降低为0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与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与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化合价能升高的: 具有还原性 如:Fe、Fe2+、CO
化合价能降低的: 具有氧化性 如:H+、Fe3+、Ag+ 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的: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如:S、Cl2、H2S 常用氧化剂的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标出电子 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 以及还原产物并指出反应类型。
化合价升高,失去2 × e-被氧化
+2 --1 +4 4HCl(浓)+MnO2===MnCl2 +
0 Cl2↑+ 2H2O 被还原
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2e-,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Fe2O3+3CO
2Fe + 3CO2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
+4 -1 +2 0
MnO2+4HCl
MnCl2+Cl2 +2H2O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并指出它们是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1)2Na+Cl2=2NaCl •(2)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3)2HgO=2Hg+O2 (√)分解反应 •(4)CaO+H2O=Ca(OH)2 (×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5)3Fe+2O2=Fe3O4 •(6)BaCl2+H2SO4=BaSO4+2HCl (×)复分解反应 •(7)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4e高温
2CuO + C
2 Cu + CO2
课堂练习1 用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电子得失
失去2×3e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0 0 +3 -1
课堂练习
2 Fe + 3 Cl2 = 2 FeCl3
得到3×2e-
且起止为同一元素。 注明得与失。
用单线桥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
2×3e- (或 6e-)
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
从Na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 得失.
化合价降低,
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过程
共价化合物HCl 的形成过程
H Cl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0
+1-1
H2 + Cl2 H Cl
===
2 H Cl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
化合价升高2,失去2×3 ×2 e- 被氧化
2KClO3====2KCl + 3O2↑
MnO2 化合价降低6,得到2 × 6e被还原
+5 -2
-1
0
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常见的氧化剂
①非金属单质:F2、Cl2、Br2、I2、O2等。 ②金属阳离子:Hg2+、Ag+、Fe3+、Cu2+等
终点为得电子元素。
2 Fe + 3 Cl2 = 2 FeCl3
0
0
+3 -1
不标得与失。
课堂练习2 用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电子得失
失去2×3×2e-
课堂练习
-1 +5 -2 0 2 KClO3 = 2 KCl +3 O2
得到2×6e-
用单线桥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
12e-
-1 +5 -2 0 2 KClO3 = 2 KCl +3 O2
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本质
反应过程中有电子
转移(得失或偏移) 的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3Fe3O4 + 8Al Ba(OH)2 + H2SO4 K2MnO4 + MnO2 + O2
高温
是 是
4Al2O3 + 9Fe
BaSO4 + 2H2O
不是
双线桥表示方法
高温
复习与思考2
C:发生氧化反应
H2O+C === H2 +CO
H2O:发生还原反应
H2:发生氧化反应

高温
CuO+H2===Cu+H2O
CuO:发生还原反应
分析与归纳
C:发生氧化反应
2CuO+C===2Cu+CO2
CuO:发生还原反应
高温
高温
C元素化合价升高 Cu元素化合价降低
C: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的化合价 发生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 是否发生变化来分类 元素的化合价 没有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