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学
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特征与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特征与功能土壤是支撑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不仅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各种生物体生存、繁殖和生态过程发生的重要场所。
因此,土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
一、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特征1.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基础要素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环境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而土壤则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基础要素。
它通过提供生物体支撑、提供养分、调节水分和温度等方面,对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是一个生命体系,其中生活着各种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
它们在土壤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同时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
3.土壤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土壤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部分。
不同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的转化,让后代生物得以存活,同时还能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以供其他植物和微生物利用。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1.提供生物物质生产和分解功能土壤为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空间,同时也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生活环境。
通过物质的生产和分解,土壤使植物能够生长、繁殖,进而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能量转移作用。
2.提供水分和养分调节功能土壤能够调节水分的供应和分配,并将含有养分的水分供给植物进行生长。
此外,土壤还能够吸附和释放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将它们转化成植物可以利用的形式,供给植物进行生长。
3.维持和改善土地质量土壤是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力的改善和保持,促进土地的持续利用和发展。
4.调节气候和环境土壤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有机物含量等具有调节作用。
通过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吸附、转化和储存,也能够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总之,土壤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生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
通过不同层次的互动,它为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土壤生态学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全部生物以及和它们相关的自然环境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和它所在的生态环境综合而成的系统.土壤生态学: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及环境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土壤动物:是指生活史的活动阶段全部或大部分在土体内或土表枯枝落叶层内度过的动物,不包括生活史中仅仅不活动阶段的动物和仅在土壤中短暂居住的脊椎动物。
真菌:是土壤中主要负责有机残余物分解的异养生物。
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微型节肢动物:是土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强烈影响 (尤其森林生态系统)分解过程和养分矿化。
原核生物界:为原核细胞生物,包括一切细菌在内;原生生物界:由具有真核细胞的单细胞生物构成,包括营光合作用的藻类和原生动物;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根系:植物根的总合称为根系。
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区别,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出生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在胚轴和茎基部的节上生出许多粗细相等的不定根,再有不定根上生成侧根,即须根系。
胚根和主根::植物种子胚中与胚芽对应的原根称为胚根, 种子发芽后胚根伸长便形成主根;不定根:除种子外,植物茎、叶部也可形成根,这些根统称为不定根,包括节根和冠根;侧根:主根和不定根伸长并分枝后形成侧根;根际:是指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
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菌根:是指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伸入根皮层细胞间形成菌丝网,同时在根表蔓延形成菌丝套,替代根毛的作用,吸收养料和水分。
内生菌根:真菌菌丝进入植物根皮层细胞内,只有少数菌丝伸展到根外面。
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一、简介土壤生态学是研究土壤作为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组成和互动关系。
目前,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生态学所研究的课题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二、研究现状1. 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土壤生态系统是由土壤、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组成的,其中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
微生物的存在和生长对土壤质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其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土壤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并且在土壤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以通过对土壤环境的改变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种类,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3. 土壤质量和环境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土壤养分循环和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状况。
因此,发展土壤生态学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研究发展方向1. 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生态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并支持循环经济的目标。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如何提高土壤质量、强化养分循环、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土壤微生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微生物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体,其在土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以加深我们对土壤生态系统及其作用的理解。
3. 土壤与其它生态系统的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与其他的生态系统如湖泊、森林和草原等关系密切,研究其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维持生态平衡,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总的来说,土壤生态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都十分重要。
在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发展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加深我们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土壤,作为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之所。
土壤生态学,便是研究土壤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过程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在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过去,我们对土壤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了解有限,但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群落。
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们在土壤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关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土壤具有保持水土、养分循环、净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将氮、磷、钾等养分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还能够过滤和吸附污染物,减少其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这些功能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再者,土壤生态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之一,其碳储量远远超过大气和植被中的碳含量。
土壤中的有机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呼吸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也会部分储存在土壤中。
因此,研究土壤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对于预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壤生态过程的研究方面,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土壤水分的运移和保持等,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为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生态学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如轮作、休耕、绿肥种植等,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生态学课件 第七章 土壤生态分区概述

土壤生态区划与农业区划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 初 第一节 土壤生态分区的依据 第二节 土壤生态分区的系统与原则及地带分异特点 第三节 土壤区域分异特点——土壤生态区、片与样板列举
第一节 土壤生态分区的依据
根据土壤生态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异特点可以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即微域、 中域、地区域与广域四级 一、微域变异 土壤生态微域变异可借用土被结构不同形状单元土区来描述,单元土区是 土被结构的最小单元,也是土壤生态空间分布上的最小单元(或称土壤生 态胞体) 弗氏将单元土区形状划分四种(见图) 常见单元土区类型(见图)
第二节 土壤生态分区的系统与原则及地带分异特点
进行土壤生态区划既要考虑区划依据,也要研究分级原则; 要考虑三层结构即水热条件、植物群落与土壤样块特点 分为宏观、中域与微观三种尺度进行依次续分与命名 现把土壤生态区划分为5级:即土壤生态样块、土壤生态片、土壤生态区、 土壤生态地区与土壤生态带或地域。
四、土壤广域空间分布
1、我国地带分异,以沿海湿润地区的南北变化最为明显,由北而南热量 变化,出现不同土壤带; 2、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随着沿海到内陆水分的减少,也分别出现了不 同的植被与土壤的变化 3、我国多山国家,垂直带普明显,尤其在青藏高原南坡出现由红壤带开 始,向上一直达到雪线的景观变化。
1、土壤水平地带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主要是热量,见图表 2、地域性变化 地域变化决定于降水量多寡。 3、垂直地带变化 我国多山,垂直地带性明显。
第三节 土壤区域分异特点——土壤生态区、 片与样板列举
1、珠江三角洲水稻土赤红壤农林果生态区
2、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棕壤稻渔生态区
3、黄淮海潮土盐土农果生态区
4、三江平原黑土白浆土林农牧生态区
土壤生态学的发展及研究展望

1 土壤生态学的发展及研究展望
1.1 土壤学发展简史 1.2 生态学发展简史
1.3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体系和领域
1.4 土壤生态学研究展望
1.1 土壤学发展简史
1)土壤学的知识积累时期(←1500年) 2)土壤学的学派分化时期(1500 -1800年) 3)土壤学的发展时期( 19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 4)土壤生态系统时期 ( 20世纪70年代→)
2)生态学的创立及发展时期(1866年-19世纪末)
查尔斯· 罗伯特·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
生态适应 与进化
生态适应
林 蛙
塘 蛙
有关生态学的研究
R Boyle →动物生理生态的开始 Reaumur →研究积温与昆虫发育生理的先驱 Al.deCandolle →现代积温理论 cL Willdenow ;T.Humboldt → “植物群落”、“外 貌” 等概念,并指出“等温线” T.Malthus → “种群生态学” Haeckel →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C.Darwin →《物种起源》 E Warming →《植物生态学》 A F.W Schimper →《植物地理学》
4 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及其功效 4.1 土壤生物类型与生物多样性 4.2 土壤生物生态 4.3 土壤生物功效 4.4 人类活动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4.5 土壤生物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 5 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通则 5.1 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5.2 稻田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点 5.3 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土壤生产力 6 土壤碳库的形成与转化 6.1 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累积 6.2 影响土壤库中有机质分解与积累的因素 6.3 有机质对土壤库的影响 7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流传递特点 7.1 农业生态系统投能结构 7.2 农业土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7.3 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学中的森林与土壤生态学

生态学中的森林与土壤生态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森林与土壤生态学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森林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而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森林植被的生长和生存。
因此,对森林和土壤生态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森林生态学森林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复杂也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生态学中,森林被视为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之王”。
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许多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
另外,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和水,以及吸收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尤为重要。
森林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它可以吸收和存储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水循环和物质循环的平衡。
另外,森林还可以作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包含了大约百分之七十的陆地生物物种。
森林中栖息着各种类型的动物和植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和植物等。
这些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和水资源。
它可以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碳 dioxide,从而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此外,森林还可以净化水源,缓解因农业和工业活动而导致的土壤侵蚀和水污染问题。
森林的保护和管理需要我们的全力以赴。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森林的伐木和采伐。
这些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将来,应该采取更加可持续的方法来管理森林资源,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土壤生态学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森林植被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
土壤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包括了许多层次的生态系统。
它是由生物、非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土壤生态系统的最上层是有机质层,这个层中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的遗骸,这些遗骸可以为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作出贡献。
土壤中还存在一些重要的生物群落,如细菌、真菌和昆虫等。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学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学作为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土壤在支持着全球各地的植被生长、供应着人类的粮食和能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即土壤微生物则被认为是维持土壤生产力、生态系统运转和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从微观层面来看,对于微生物而言,土壤不仅是它们生长、繁殖和代谢的场所,同时也是它们与其他微生物、植物、动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台。
在许多方面来说,土壤生态学被认为是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因为微生物在土壤中是广泛分布的,并且在许多环境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养分循环、原始物质降解、免疫调节等。
事实上,近年来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在迅速发展,不仅在解释土壤生产力提高的机制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同时也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热点问题方面有了重要的贡献。
1.微生物在土壤生态过程中的作用微生物是土壤生态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它们的活动对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们充当着土壤养分循环的主要性质。
无论是有机养分还是无机养分都是需要微生物的逐步转化和降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氨氮,从而促进植物的氮吸收;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其次,微生物还在土壤的有机质分解、碳循环和矿物质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们对酸碱度、温度、氧气以及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状态都非常敏感,这也决定了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
另外,微生物还能够在土壤的水收集和储存中发挥作用,维持土壤的透水性和抗旱性。
一些研究表明,与那些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低的区域相比,微生物数量多的土壤有更好的渗透性和持水能力,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2.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随着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在土壤系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数量和功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人类活动(大型工程、农药、化肥、耕作制和植被破坏等)对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⑦不同土壤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措施研究。
①土壤生态系与农业生态区建设的关系研究; ②生态农业建设区内土壤生态系统水热资源充分利用的潜力估 算研究; ③防护林、旱坡地治理、低产田土改良和水利设施完善对土壤 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 ④耕作制度改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土壤肥力变化及能流、物流 循环的模式研究;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
土壤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
①光热资源的生态分布研究, 探讨近地层大气、水热分布对土 壤生态系统和光热资源的利用的影响;
②母质-土壤-植物系统的有机内在联系研究, 诸如微生物区系 的生态分布、根际环境的动态平衡、土壤肥力演化与植物遗传 性的保持等, 探讨典型土壤生态系统的特有功能; ③品质元素的类型、循环和积累规律研究, 探讨不同植物产品 的品质元素的作用机制; ④光肥平衡与高产优质研究, 探讨作物营养性物候学和生殖性
化的机制与防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总之,
今后土壤生态学将是十分活跃的学科之一。
参考文献
章家恩,徐琪.土壤生态研究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向.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 tze Valley.1996,5(3):278~282. 徐琪,董元华.土壤生态学.地球科学进展.1991,6(3):83~84. 杨万勤,宋光煜,韩玉萍.土壤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及其研究领域.生态 学杂志.2000, 19(4)∶53 -56 吴珊眉,土壤生态学及其发展近况. 吴珊眉,土壤生态学研究趋势,生态学杂志,1991 ,10 ( 4 ) : 42 ~47.
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目的, 也是土壤生态学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由于土壤生态学的发展是在为 解决经典土壤学和生态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背景下才被重视的,所 以土壤生态学的发展一开始就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表现为较强的应 用性和针对性。因此, 加强应用部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土壤生态学若按其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分,则可划为三个层次:
物候学的最佳土壤生态条件;
⑤水热平衡与高产优质研究, 探讨作物生理生态和光合生理特 征的最佳土壤生态条件。
①土壤生物相生相克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②生物多样性对于提高、平衡土壤养分的生物效应研究; ③土壤生态条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 ④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研究; ⑤生物遗传性改变的土壤生态环境研究;
注:在这 时期( 19世纪末以 前) 土壤生态学的形成 阶段( 19世纪末~ 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土壤生态学的发展 阶段( 20世纪70年 代后期—— )
研究领域
1 2
3 4 5
名、特、优农产品的最佳土壤生态环境研究
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土壤生态工程研究
①土壤生态系统产生温室气体的种类、释放量和释放机制
的研究; ②不同土壤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草原等)与全球气候 变化的关系研究; ③人类活动对产生温室气体的影响, 尤其是不同耕作制、 大型工程和植被破坏造成的影响。
理论体系
理论土壤 生态学
应用土壤 生态学
土壤生态学可分为
前者主要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态现象(如土壤生物的 区系组成、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生物与非生命环境因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和生态过程(如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所遵循的总体 规律。后者主要根据土壤生态学的原理,研究解决生产实践和一系列 区域性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诸如名、特、优植物产品的区域生 态系统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壤管理, 灾害(自然和人为)对土 壤生态系统的破坏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等, 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服务。
⑤再生资源、农村能源、有机肥的开发与土地集约化经营。
①土壤生态系统退化的表征和危害程度研究;
②土壤生态系统退化的(物理、化学、生物)机理研究, 特别重 视农药、化肥、工业“ 三废” 等污染物质及大型工程和不合
理的经营模式等对土壤生态退化的作用特点和机制研究;
③洪、旱、风、虫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土壤退化表征及对系统的 影响; ④新垦区、复耕地、移民区土壤生态的环境容纳量、生态阈值 及系统的功能评价研究; ⑤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物技术措施; ⑥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政府行为研究减少排污、综 合治理、政策倾斜和教育等。
土壤生 物个体 生态学
土壤生 物群体 和群落 生态学
土壤生 态系统 生态学
土壤生物个体生态学主要研究土壤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环
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规律, 也包括土壤生物的生长发 育和繁殖规律等。 土壤生物群体生态学主要研究土壤生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结 构和功能及其与区域土壤肥力及环境要素的关系等。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土壤生 态学的主流, 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土壤生态学的代名词。
土壤生态学
Content (目录)
概念 发展 研究领 域 理论 体系
发展趋 势
地位
概念(简介)
土壤生态学是研究土壤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以 土壤为中心, 把土壤-生物-环境作为统一体(或综合体)为对象, 揭 示它们之间的能流、物流的内在联系, 并应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 方法, 重视与社会环境结合, 为从根本上整治国土以永续利用土壤 生产力服务。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1)是一个可 解剖的样块或实体; (2 )是一个开放系统(3)是一个能量转换 器。 土壤生态学是介于土壤学、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和环境科 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它以土壤生物为中心, 把生物、 土壤和环境作为一个有机功能整体土壤生态系统, 研究系统的组成、 结构及功能特点, 探讨系统内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过程和作用 机制, 探讨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并与生产实践和一系列区域性 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的科学。它应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 究领域, 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边缘学科。
前面关于土壤生态学的概念实质上就是从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学
的角度定义的, 得到较多学者的支持。
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土壤生态学的最高层次 和主流
地位
•土壤生态系统是可解剖的实体
•土壤是陆地生物所需水分的枢纽 •土壤是能流的转化机 •土壤是生物养分库 •土壤是消毒净化器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性五大危机的日趋严重, 土壤生态学的地位会 越来越高, 必定会推动其自身的飞速发展。在理论上可能会 逐渐引进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 而在应用上将会更加活跃, 如土壤系统在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变化上的作用、土壤系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