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 氯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氯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制取方法及工业应用;
2. 掌握制取氯气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氯气的制取方法及工业应用;
2. 制取氯气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
1. 掌握制取氯气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演示视频,介绍氯气的应用领域,引出氯气的制取。
2. 实验操作(30分钟)
1. 确定实验器材,放入足量的氢氯酸和二氧化锰;
2. 打开氢氯酸瓶塞,使氢氯酸流入漏斗中,注意观察过程中的变化;
3. 观察气体的产生情况,感受氯气的气味和毒性;
4. 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公式和原理。
3. 总结(5分钟)
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氯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的氯气制取实验操作简单易行,但需要特别注意操作安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强调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同时,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和总结能力。
氯气教学设计反思

氯气教学设计反思氯气教学设计是一节教学内容较为复杂的实验课,我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实验室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考虑。
首先,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的说明,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过程。
其次,我选择了一些简单易得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以降低实验操作的复杂度和风险。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等。
首先,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我向学生介绍了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解释了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然后,我利用实验演示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气味和溶解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氯气的生成过程和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我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并提出相关问题。
然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方面的欠缺,例如有的学生未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或者未能注意到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重视实验操作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另外,我也发现在课堂讲解环节中,有些学生对于氯气的性质和应用领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讲解不够清晰或者讲解内容过于简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需要更全面地介绍氯气的性质和应用,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设计和反思,我对氯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一、教材分析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第四章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
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对气体的制备模型有了初步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对氯气的制备进行探究。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氯气的性质,这就为氯气的收集、尾气的处理打下了基础。
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的净化过程,并且已经具备了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收集装置的能力。
另外,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是很扎实,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仍需要教师引导。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实验室中制备氯气的基本原理,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注意事项并能正确选择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掌握实验室制取氯气过程中尾气处理方法。
2. 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和流程的模型,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3. 能其他气体的制取原理选择正确的实验装置。
【评价目标】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完成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理解实验室气体制备的选择原则,形成从问题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化学核心素养。
2.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氯气制取过程中氯气的尾气处理和吸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化学家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责任。
3.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完成气体制备模型的构建后,通过分析其他气体的制备原理能正确地给出制备装置并适当的创新,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氯气的制备;气体制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
2.教学难点:装置的选择依据。
氯气的制备教案

篇一:氯气的制备教学设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范县一中计庆国137****2028一、教学内容分析氯气的应用非常广泛,学习氯气的制法是必要的。
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安排在实验室制法之前,作为学习制法的知识基础;而学习制法又是对性质的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
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学习cl2的实验室制法进一步完善学生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近年来化学高考试题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的题目分析,化学实验部分考查的重点:l.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这几点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是今后实验试题的命题方向。
氯气是高中化学中气体物质制备之一,涉及很多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同时氯气制备有很多实验设计和处理的发散点,所以高考命题人常常在这里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处理的能力,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在上节课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和用途,为学习cl2的实验室制法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生对实验一般不动脑筋思考其原理,但对实验和多媒体授课形式大多很感兴趣,只要加以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应该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室中制备氯气的基本原理、方法、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完善学生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3、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作风。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四、实验准备:二氧化锰、浓盐酸(37%)、高锰酸钾、氯化钠、硫酸(浓)、表面皿五、教学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中制备氯气的基本反应原理。
六、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以实验装置为载体,逐个突破难点,使用实验装置图片,讲述装置选择,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易于接受;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优化课堂效率。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与反思

.。
(3)收集方法:通常用排空气法,若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可用法。
(4)净化方法:由于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通常用,干燥氯气用。
(5)尾气处理:由于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通常用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NaOH+Cl2===NaCl+NaClO+H2O)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应用部分
[例1]3.铁钉和石墨棒用导线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浸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电解,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石墨棒附近产生OH-②铁钉上放出氢气
③石墨棒上放出氢气④石墨棒上放出氯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例2]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4.课堂上没有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还可以有其它的方法。比如不放视频,直接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分组实验。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学生对基本内容都已掌握,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解决深入探究性习题。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二)、探究部分
一、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下:
二、实验室制备氯气
5.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探知部分
一、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演示教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掌握氯气实验室制法。
3.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2.氯气与酸碱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1)材料:浓盐酸、氯化锰、锌、鼻咽管。
(2)步骤:① 实验前,将锌粉加入浓盐酸中,静置几分钟,以除去表面的氧化锌。
② 取一个装有6g氯化锰的蒸发皿,上面盖一张滤纸(或过滤网),将鼻咽管的一端接在滤纸(或过滤网)上,另一端伸入氯化锰的深处。
③ 将鼻咽管的另一端嘴巴轻轻吹气,使其内部湿润,并使氯化锰中的空气被排出。
然后,将盛有浓盐酸和锌的容器的口和鼻咽管口紧密连接,注意不要管子倾斜。
缓慢地倾斜盛有浓盐酸和锌的容器,酸和锌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进入氯化锰中,使之还原,产生氯气。
用滴定管接收氯气即可。
(3)注意事项:① 操作时,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实施,戴上防毒面罩,操作人员应注意防护眼睛、呼吸道和皮肤。
② 操作时,不要让盛有浓盐酸和锌的容器倾斜,以避免酸和氯化锰接触,产生热而引起的烧弄。
③ 操作时,不要将管子倾斜,以免管子中的氯气液化和生化,产生危险。
④ 操作完毕后,要将余下的氯气燃烧掉,否则会造成室内空气中氯气的超标。
四、教学过程1.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相信同学们对氯气都不会陌生,不但可以用于水处理、制药、有机合成、漂白等方面,还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不过,氯气也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气体,所以在实验操作时,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实施。
”2.教学内容呈现(2)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展示,讲解氯气实验室制法。
(3)分组实验,督促学生掌握实验方法。
(4)提醒注意事项,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3.课堂互动(1)测试学生对课前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讨论氯气的使用范围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安全规程及措施。
4.课堂作业(1)回答文献阅读题:《安全生产法》中对有害因素的分类及有关措施。
高中化学_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氯气制备的原理,进一步了解制备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2.能够分析评价实验方案,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科学素养。
3.以绿色化学思想为指导制备氯气。
4.了解氯气的发现史,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及勤于钻研的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5.将新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真正体现智慧校园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与装置设计三、教学难点:1.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2.以绿色学习思想为指导,设计制备氯气的创新装置。
四、教学设计1.新课引入:以氯气的制备与发现史的视频引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进步与发展都是需要科学家们付出艰辛努力的师:大家通过视频的观看有何感想呢?可以获取哪些信息?生甲:氯气是绿色的。
生乙:科学家们研究非常的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生丙:氯气是由软锰矿和浓盐酸制备的。
……师:任何的科学进步与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可能需要摆脱传统思想和固有思维的禁锢,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家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只有努力,才会成功,高考的道路亦是如此,大家加油!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氯气是如何制备的?生:二氧化锰和浓盐酸2.氯气的制备原理结合氧化还原知识的学习,推测氯气制备原理方程式的书写师:盐酸中Cl由-1到0价,做的是还原剂,二氧化锰就应到做氧化剂,化合价应该降低到+2价,找同学写一下生: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师:请大家把以上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并标一下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氯气实验室制备装置的选择与连接师:我们在了解了氯气制备的原理后,大家来思考一下若要制备氯气,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呢?这些装置适用于氯气的制备和收集吗?(展示初中学过的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生:不适合。
应选择固液加热装置,采用向上排气法收集师:请大家自己选择装置进行连接(将课件装置图发送到学生平板,学生通过拖动,自行组装;选择个别同学的图进行展示,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师:我们通过这样的一套装置收集到的氯气是否纯净呢?生:不纯净,有HCl和H2O师:如何除去?生:饱和碳酸氢钠,浓硫酸师: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选择饱和碳酸氢钠,行吗?生甲:不行,两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师:除杂的原则是什么?除去杂质气体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尽量减少制备气体的损失,实验表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6.5g/L,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是 4.26g/L,因此我们选择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精品教案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学习目标】1. 通过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能够正确判断所用试剂及所选仪器,能够解释反应及收集方法,净化除杂,尾气处理的原理。
2. 通过完成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装置图的拼接,能够准确解释实验装置的选择原理,并尝试对装置进行评价或改进。
3. 通过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组装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
【学习过程】(一)实验原理环节一:情境设疑,探究原理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但产生的氯气总比理论值低,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可以用其他氧化剂来代替二氧化锰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装置环节二:对比归纳,装置选择1.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根据什么原理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得的氯气如何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收集的氯气该如何验满呢?4.实验室制氯气是否需要进行尾气吸收?如果需要,那该用什么吸收氯气呢?5.收集到的氯气哪些杂质?如何除去?先后顺序?(三)小结环节三:课堂小结,拓展应用1.实验室还可用KMnO4代替MnO2制取氯气,那实验装置又该如何设计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实验室要一瓶干燥纯净的SO2,你能否根据反应原理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效果】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氧化剂B.HCl表现还原性和酸性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4Cl-=MnCl2+2H2O+Cl2↑D.该方法是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2.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与反思
5.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探知部分
一、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1.海水中氯化物的存在形式主要为____ ____,其次是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等。
二、氯气的生产原理
1.氯气的工业制法
(1)氯碱工业:以__________ __的方法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生成的氯气是色,有气味的体
(二)、探究部分
一、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下:
二、实验室制备氯气
(1)反应原料
实验室常用MnO2或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
不能使用,因为稀盐酸的还原性比浓盐酸,不能被MnO2氧化,不能生成氯气。
(2)制备气体的类型:。
应选择的仪器有:
. 。
(3)收集方法:通常用排空气法,若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可用法。
(4)净化方法:由于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通常用,干燥氯气用。
(5)尾气处理:由于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通常用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NaOH+Cl2===NaCl+NaClO+H2O)
(三)、应用部分
[例1]3.铁钉和石墨棒用导线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浸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电解,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石墨棒附近产生OH-②铁钉上放出氢气
③石墨棒上放出氢气④石墨棒上放出氯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2]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如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