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练习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课堂练习
观看视频动画,解释出现的情况
答案
作业: 课后练习:五、六、七
反应需要加热
浓盐酸易挥发
反应前固体与液体分离
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3、气体的收集
排饱和食盐水法
4、气体的检验
(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色、 态、味); (2)润湿淀粉KI试纸(变蓝); (3)润湿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浓氨水(白烟)
5、尾气吸收
氯气有 ,不能直接排放。 用NaOH溶液吸收。
8、气体的净化
⑴有哪些杂质?
MnO2+4HCl(浓) MnCl2 + Cl2↑ +2H2O
⑵如何除去水蒸气?如何除去HCl?应该先除去哪个?
饱和食盐水
小结:根据 后选择合适的洗气装置
浓H2SO4
反应物的性质和气体制取的环境确定杂质,然
9、? MnO2 + 4H+ +2Cl- Mn2+ +Cl2 +2H2O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作课人:范县一中
计庆国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 实验室制取气体通常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反应原理、所用药品、仪器装置、实验操作、 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尾气吸收。
1、反应原理:Cl-
得2e-
Cl2
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
失2e-
反应要求条件是“浓HCl”和“微热”
[练习]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 ①用含有HCl 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 ②用87gMnO2与足量的浓HCl反应,则所得Cl2的量 (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高中化学氯水、氯气的制备练习题

高中化学氯水、氯气的制备练习题1.将新制氯水滴入以下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B.硝酸银C.氢硫酸D.石蕊解析:选A 氯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实验现象不明显,A正确;硝酸银与氯水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B错误;氢硫酸与氯水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C错误;石蕊遇到氯水先变红后褪色,D错误。
2.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B.液氯与氯水均有酸性C.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D.液氯是无色的,氯水呈浅黄绿色解析:选C 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液氯不具有,A错误;液氯中不存在H+,则没有酸性;氯水中存在H+,则有酸性,B错误;液氯为纯净物,而氯水为混合物,C 正确;液氯是黄绿色的,氯水呈浅黄绿色,D错误。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解析:选C 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光照条件下次氯酸分解生成氧气,A不符合题意;新制氯水呈酸性,NaHCO3与氯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不符合题意;氯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不会生成气体,C符合题意;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D不符合题意。
4.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又褪色的是( )①Cl2②盐酸③氯水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⑤木炭⑥Na2O2A.①③④ B.①②③⑥C.②③④ D.①③④⑤⑥解析:选A ①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②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不能褪色;③氯水中含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后褪色;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后褪色;⑤木炭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⑥Na2O2与水反应生成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5.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解析:选D 新制氯水中含有“三分子四离子”[Cl2、HClO、H2O、H+、Cl-、ClO-、OH -(少)],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有Cl2,A正确;加入AgNO3溶液有AgCl沉淀生成,说明有Cl-,B正确;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有H+,C正确;氯水中氯元素主要以Cl2分子形式存在,Cl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D错误。
氯的练习题及答案

氯的练习题及答案氯的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氯气的物理性质例1、(2015 吉林一中期末考)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思路点拨】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在水中溶解性不大,易液化。
【答案】A【解析】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所以A正确;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B错误;氯气可以溶于水,收集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C 错误;氯气在低温和加压时会变为液体,称为液氯,是一种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D错误。
【总结升华】对于氯气的物理性质,不仅要记住,还要会应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性质在氯气制取中收集方法的选择上的应用。
举一反三:【变式1】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
①密度比空气大②易液化③能溶于水④有毒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灌洞类似于“灌水”利用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消灭田鼠,利用了氯气的毒性。
启示: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当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应逆风往高处“跑”。
【变式2】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和氯气不是同种物质B.标准状况下Cl2的密度为3.17 g·L-1C.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气能导电,是电解质D.液氯是混合物,氯气是纯净物【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Cl2的密度约为:71g/(22.4 L·mol-1)= 3.17 g·L-1【变式3】(2015 江苏徐州期末)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少量的氯气B.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弱酸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Cl2既被还原,同时又被氧化【答案】C【解析】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正确;次氯酸是弱酸,B项正确:常温下铁与氯气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C项错误;氯气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Cl2既被还原,同时又被氧化,D项正确。
高三化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练习与评测试题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一、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Cl2的正确组合是( )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③NaClO和浓盐酸混合④K2Cr2O7和浓盐酸混合⑤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⑥KMnO4和浓盐酸混合A.①②⑥B.B. ②④⑥C. ①④⑥D. ①②③④⑤⑥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进行有关Cl2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全部消耗B. Ⅱ图中:闻Cl2的气味C. 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 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3、实验室中用足量的MnO2和含有4 mol溶质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制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共消耗1 mol MnO2,生成1 mol氯气B. 为了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杂质气体,可以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碱石灰C. 在该反应中MnO2作氧化剂,浓盐酸作还原剂D. 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二、答案1、D解析:①实验室制取氯气,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备,故①正确;②NaCl与浓硫酸共热制备HCl,然后MnO2再与HCl反应生成Cl2,故②正确;③发生ClO-+Cl-+2H+=Cl2↑+H2O,故③正确;④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盐酸中Cl氧化成Cl2,故④正确;⑤发生KClO3+6HCl KCl+3Cl2↑+3H2O,故⑤正确;⑥发生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故⑥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2、B解析:A、二氧化锰只跟浓盐酸反应,不与稀盐酸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时,会出现盐酸变稀而导致反应中止的情况,因此A中浓盐酸不可能被全部消耗,故A错误;B、Cl2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中,故B正确;C、Cu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故C错误;D、若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就会鼓起,故D错误。
高一化学氯气的制备及化学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氯气的制备及化学性质练习题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Cl 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 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3.常温下,下列卤素单质中为紫黑色固体的是( ) A.氟 B.氯 C.溴 D.碘4.下列物质里,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NaCl 溶液B.新制氯水C.漂白粉D.液氯5.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白雾的是( ) A.铁在氯气中燃烧B.磷在氧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氧气中燃烧6.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 FeCl 2B. Na 2OC. CuCl 2D. HCl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 .变红 B .先变红后变白 C .变白 D .不变8.如下图所示,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3KClO 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
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KSCN 的2FeCl 溶液变红 2Cl 具有还原性B 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 2Cl 具有酸性 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2Cl 具有漂白性9.下列试剂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硫酸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漂白粉密封避光保存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10.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有Cl 2分子和H 2O 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Cl 2C.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D.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11.某同学利用含有HCl 杂质的2Cl 及下列装置探究2Cl 能否与水反应,其正确的组装顺序是( )A.c →d→a→b→eB.d→c→a→b→eC.d→a→c→b→eD.d→c→b→a→e 12.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稀盐酸:+2232+2H =H O+CO CO -↑ B.钠投入水中:+-22Na+H O=Na +OH +H ↑C.Al 2(SO 4)3溶液中滴入过量稀氨水:3+32242Al +4NH H O=AlO +4NH +2H O -+⋅ D.氯气溶于水:+-22Cl +H O=H +Cl +HClO13.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Ⅰ:若二氧化锰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B. 图Ⅱ:仅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C. 图Ⅲ:产生了棕黄色的雾D. 图Ⅳ: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l 2与水反应:Cl 2+ H 2O = 2H ++ Cl -+ClO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 3NH 3·H 2O= Al(OH)3↓+3 +4NH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金属钠:3Na+ Fe 3+=3Na ++FeD. 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2 2AlO -+ CO 2+3H 2O=2Al(OH)3↓+ 23CO -15.如图所示,A 处通入干燥的2Cl ,打开B 阀后,C 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关闭B 阀时,C 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则D 瓶中装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NaOH 溶液D.饱和NaCl 溶液16.某温度下,将2Cl 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O 、3NaClO 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和-3ClO 的浓度之比为1:3,则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二、填空题17.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新制的氯水分成三份:①向第一中滴入AgNO 3溶液,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第二份中滴入NaHCO 3溶液,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第三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堂基础练习卷:氯气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氯气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1.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l2(光气)和氯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B )A.水B.AgNO3溶液C.NaOH溶液D.KI溶液解析:氯仿氧化后生成COCl2(光气)和HCl,因此,用AgNO3溶液检验HCl中Cl-的存在即可判断氯仿是否变质。
2.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D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解析:可能有C、S等的干扰,A错误;加入盐酸,引入Cl-,B、C错误;硝酸酸化排除C等其他离子的干扰,加硝酸银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为AgCl,由此说明原溶液中有Cl-,D正确。
3.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反应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Cl2中的HClC.用NaOH溶液吸收Cl2,反应中Cl2只作氧化剂D.将湿润的有色布条伸入集满Cl2的集气瓶中,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解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故A正确;氯气和水反生成盐酸,盐酸再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应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Cl2中的HCl,故B错误;用NaOH溶液吸收Cl2,Cl2+2NaOH NaCl+NaClO+H2O,反应中Cl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故C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故D错误。
高三化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三、氯离子的检验2
检验溶液中的Cl-,可用HNO3酸化 的AgNO3溶液来检验。
硝酸的作用是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省 份: 河北省 工作单位: 河北孟村回民中学 通讯地址: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民中学 邮 编: 061400 姓 名: 吴英杰
!所以整个l场的气氛显得十分热烈高涨……在场地中央悬浮着一片几乎透明的巨大弹头形草坪,草坪上盛长着厚羊绒般柔软而富有弹力的暗黑色的桃毛雾冰草和墨 黑色的枣眼夜柔花,还有亮黑色的梅腿霞嫩草……远远 http://www.bsdkz.vip 刻公章 看去,整 个场地中央的花草被修剪得如锦缎一样光华美丽……微风吹来,三种 细软柔滑的花草,就像三种梦幻的湖波漪涟向八方漾去。放眼看去,l场东南方的看台之间暗黑色的小胸谷和浅红色的圣心桃,其中还有片片亮黑色的梅腿霞嫩草, 就像仙女绚丽的长裙在风中飘舞。再看场地西南方的看台之间,那里生种植橙白色的雄胆桐和深橙色的松泪樱,中间还夹杂着纯黑色的豺臂藤,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幅 美妙的立体油画在波动。l场的西北向,那里生长着暗黑色的小胸谷和浓黑色的桑头神丝花,另外还有一些纯黑色的豺臂藤,给人的感觉犹如一片宁静而神奇的海洋 。再看l场的东南方,那里生种植墨黑色的晨脸麦和纯黑色的蟹筋榕,还有浅灰色的狼耳蕉,其间各种美丽的动物和鸟儿时隐时现,那里真的美如一片天然的园林。 在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辉煌夺目、高耸入云的超大巨藤体,这个超大巨藤体由九十个玉米形的高低错落的米黄色 和一座高达三百多米的,灰蓝色的飞角浪的骨架构 成。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雄浑的超大巨藤体上,让洒满金辉的超大巨藤在乳白色的天空和亮黑色的云朵映衬下越发怪异夺目。远远看去。超大巨藤的底部,六十根 墨灰色的狗眉桐和很多粗大的淡绿色弯月形龙骨将超大巨藤高高托起,超大巨藤周围五弧水滴形的灵香水晶雕塑闪着美丽的奇光。超大巨藤中部的举体,全部用飘散 着一种极珍贵的朦胧清香并能传出奇妙风声的,浅绿色冬球蛋形的千光绿翡翠镶嵌。而豪华气派的框架则采用了散发着一种珍稀的浓浓花香并能发出好听泉声多棱螺 旋形的荡云纯金制成。超大巨藤顶部是一个硕大的,淡绿色的冬球蛋形的千光纯
高中化学-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练习题知识点一:氯气的性质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B.氯气常用于制备漂白粉等杀菌消毒剂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解析: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A正确;氯气常用于制备漂白粉等杀菌消毒剂,B正确;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C 错误;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D正确,答案选C.答案:C2.关于干燥氯气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C.漂白性B.氧化性D.黄绿色的气体解析:氯元素可以失去电子,氯气有还原性,A正确;氯元素可以得到电子,氯气有氧化性,B正确;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C错误;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D正确,答案选C.答案:C3.要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应当使气体通过()A.浓硫酸C.固体氢氧化钠B.干燥的石灰D.碱石灰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A正确;干燥的石灰能与含有水蒸气的氯气反应,B错误;固体氢氧化钠能与含有水蒸气的氯气反应,C错误;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与含有水蒸气的氯气反应,D错误,答案选A.答案:A4.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C.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D.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处布条褪色,湿润处布条不褪色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氯气不反应,则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A 正确;氯气有毒,则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故B正确;装置C中NaOH吸收尾气,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C正确;B中干燥布条不能褪色,而湿润处布条褪色,故D错误,故选D.答案: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①C.①和④B.①和②D.①②③④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雾,①错;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产物是氯化铜,②错;液氯是液态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不是液氯,③错;Cl2+H2O照,2HCl+O2↑,所以久置的氯水,剩下的是盐酸,④错.答案:D知识点二:氯水6.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l2)C.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解析:氯水中氢离子与碳酸氢钠反应,则含H+,有无色气泡,故A正确;氯气为黄绿色,溶于水,则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正确;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含H+、HClO,故C错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Cl-,故D正确,故选C.答案:CHCl+HClO、2HClO光知识点三:漂白粉7.漂白粉的成分主要是()A.氯化钙C.氯化钙与次氯酸钙B.次氯酸钙D.次氯酸解析:漂白粉的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选项C正确.答案:C8.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有漂白、杀菌的性能,其原理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编号).解析:(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即有漂白、杀菌的性能,方程式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4)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1).答案:(1)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2)Ca(ClO)2(3)Ca(ClO)2+CO2+H2O===CaCO3+2HClO(4)(1)知识点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9.某学生设计如图实验装置用于制备纯净的Cl2.(1)装置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更正后的装置图中,洗气瓶(净化气体)中的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实验原理上来说,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不能用稀盐酸,因稀盐酸还原性弱,与二氧化锰不反应且浓盐酸应通过分液漏斗滴加;制得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将其除去;因氯气有毒,应用尾气吸收装置,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因氯气比空气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1)①用长颈漏斗错误,应用分液漏斗②不能用稀盐酸,应用浓盐酸③没有加热装置,应用酒精灯加热④盛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应更换位置⑤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中的进气导管未插入液面,出气导管不应插入液面(2)①除去混在氯气中的HCl②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水蒸气③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1.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的性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图中:即使MnO2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消耗B.Ⅱ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C.Ⅲ图中:生成棕色的烟D.Ⅳ图中:水可以充满试管解析: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当浓盐酸浓度变稀时,反应会停止,故盐酸不会消耗完,A项正确;湿润的Cl2有漂白作用,在酸性环境下NaClO,KMnO4可以代替MnO2制备Cl2,B项正确;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C项正确;Cl2可溶于水,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Cl2,故水不会充满试管,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充满试管,如HCl、NH3等,D项错.答案:D2.当氯气泄漏时,作为消防干警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解毒;④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A.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①氯气有毒,为避免中毒,应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故正确;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易避免中毒,故正确;③氯气可与碱反应,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解毒,故正确,④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故正确;⑤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且远离污染源,故错误,故选B.答案:B3.某化工厂用氯气与石灰乳生产漂白粉,该厂出厂产品说明书如下:使用说明书【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氯化钙【用途用量】取漂白粉2至3 g,水1 000 g,配成溶液,将病人用具浸泡其中5至10分钟.如需要,浓度可提高,时间可延长.【注意事项】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随配随用,有腐蚀性,少与手接触.(1)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写出漂白粉变质过程中涉及的2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实验室研究员将完全变质后的漂白粉溶于水,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 mL 气体,则该漂白粉中所含有效成分的质量为________.(假设漂白粉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稀硝酸反应)解析: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一起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光照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2HClO=====2HCl+O 2↑;CaCO 3+2HNO 3===Ca(NO 3)2+CO 2↑+H 2O;二氧化碳的量为448×10-3/22.4=0.02 mol;根据方程式关系,消耗碳酸钙的量为0.02 mol,Ca(ClO)2的量为0.02 mol,质量为0.02×143=2.86 g.答案:(1)①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光照②2HClO=====2HCl+O 2↑(2)2.86 g4.为了探究和验证氯气的性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MnO 2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氯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 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了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p1与烧瓶中的气体压强p2的关系为p1________(填“>”“<”或“=”)p2,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3)已知氯气与冷水的反应为Cl2+H2O HCl+HClO.①你认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什么物质?________.②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假设、操作方法和推论.解析:(1)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得Cl2经过浓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的Cl2,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故乙中干红布条不褪色,丙中湿红布条与Cl2反应会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故丙中湿红布条褪色.(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气体压强p1与烧瓶中的气体压强p2相等,便于分液漏斗里的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3)①根据反应Cl2+H2O HCl+HClO可知,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应是HClO.②氯水中存在Cl2、H2O、HCl和HClO,H2O是不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可能是Cl2、HCl或HClO,通过对照实验来验证Cl2、HCl、HClO是否具有漂白性.答案:(1)干燥的红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布条褪色(2)=有利于分液漏斗里的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3)①HClO②假设:氯气、盐酸或HClO使有色布条褪色.实验验证方法:a.干燥的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本身没有漂白作用.b.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滴加盐酸,结果没有褪色现象,说明盐酸及水没有漂白作用. c.在干燥的有色布条上滴加新制氯水,结果有色布条褪色.推论: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说明HClO有漂白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堂练习
1、如图是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
性质实验的装置;装置中C、D
均为洗气瓶;E瓶中有干燥的红布条;
F管中有铜丝,右端导管口处放有
脱脂棉;G瓶为集气瓶;H为尾气
吸收装置。
试回答:
(l)C中试剂是,作用是,
D中试剂是,作用是。
(2)E中的现象是,F中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是;脱脂棉的作用是,
G中现象是。
(3)H中的试剂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氯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验证是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实验之一,结合所给的装置图Ⅰ、Ⅱ、Ⅲ,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有毒气体时,通常使用“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五部分装置。
在图Ⅰ中E、F属于尾气处理装置,其中E的作用是。
(2)写出图Ⅰ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在F中,通常盛放的试剂为,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结合图Ⅱ,描述该实验的实验现象。
(4)将装有饱和氯水的烧瓶倒置于水槽中,放置在阳光直射处,如图Ⅲ所示。
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室温下就能很快地制得氯气,由此可以比较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中氧化性较强的是 ,写出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回答有关氯气制备的几个问题:
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OH)2制取少量漂白粉,现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
4.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1:
(1)装置F的名称是______;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3)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图2装置是洗气瓶,该装置在化学实验中除洗气外,还有多种用途,试再写出其一种用途:______.
(5)实验室有时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若15.8g KMnO4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则有______mol HCl 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