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墓武侯祠

合集下载

四川武侯祠简介

四川武侯祠简介

四川武侯祠简介
四川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与大慈寺、锦里、锦里相邻。

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景区。

武侯祠是成都三国遗迹博物馆,是成都三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因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它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原名武侯祠,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武侯祠内主要建筑有亮影亭、昭烈庙、诸葛武侯塑像等。

武侯祠内现有古建筑10余座,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亮影亭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建。

整个祠宇以三国时的砖木结构为主,与清代的建筑风格相结合。

祠宇前有石阶数百级,下临深坑百余米,相传为诸葛亮与诸将登楼眺望的地方。

祠内有三国时诸葛亮像一尊及历代塑像数十尊。

祠前有两株古柏,一棵为柏树王,一棵为罗汉松,其中罗汉松高约15米,冠幅15米×15米。

—— 1 —1 —。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的简介介绍
武侯祠(即诸葛亮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

武侯祠原是纪念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的专祠,明万历年间改为知府衙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
府杨慎在此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

诸葛亮生前曾在此隐居,死后
也安葬于此。

祠内古柏苍郁,碑石林立,环境幽静。

原有建筑分
前后两院,前院有飞虹阁、昭烈庙、拜将台等。

后殿内诸葛亮塑像,高约7米,身着战袍,手持羽扇,神态安详。

祠院东南有
“三顾堂”,堂中祭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塑像。

东配殿内
祭祀关公。

西配殿为诸葛亮故居。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中期,历代
均有修葺,现仅存祠院部分建筑。

祠内现存殿宇13间,建筑面
积1005平方米。

其中拜将台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一座三层木
结构建筑,高6米多;另有两座碑亭和一座望月亭。

武侯祠前原
有一座六角形古亭——昭烈亭。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备
“三顾茅庐”之地就在此处。

—— 1 —1 —。

天水武侯祠介绍

天水武侯祠介绍

天水武侯祠介绍
天水武侯祠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一座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庙。

该祠始建于公元22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整的诸葛亮纪念地之一。

天水武侯祠占地约40亩,整体建筑呈现出明清时期的风格。

祠内共有三个大殿,分别为正殿、寝殿和配殿。

正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塑像,塑像上方高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横匾,体现了诸葛亮忠诚勤政的一生。

寝殿内则供奉着诸葛亮夫人的塑像,展示了诸葛亮家庭的和睦与恩爱。

配殿内则展示了一些有关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壁画和文物,以及后人赞颂诸葛亮的诗词作品。

祠内还有一座诸葛亮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展览,以及与诸葛亮相关的书籍、拓片、字画等文物。

此外,馆内还收藏有大量关于诸葛亮的诗词、楹联、碑刻等文化作品,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天水武侯祠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还是弘扬诸葛亮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了解到诸葛亮的伟大事迹,领略到他的忠诚、智慧和勤政精神。

如今,天水武侯祠已成为一处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历史趣谈后世纪念 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与武侯墓

历史趣谈后世纪念 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与武侯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后世纪念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与武侯墓
导语:后世纪念武侯祠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武侯祠,1991,经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
后世纪念
武侯祠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武侯祠,1991,经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为刘备死后的谥号)。

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蜀中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始建于魏晋时期,是投魏之蜀汉故将黄权在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建而成的是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陕西省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诸葛亮墓
诸葛亮之墓武侯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诸葛亮墓,每年,勉县的人在清明节的那天都要去拜谒诸葛亮游览定军山;2008年10月,在勉县还举行了三国文化节。

武侯墓,即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因诸葛亮曾获封武乡侯而得名武侯墓。

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

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
生活常识分享。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北郊三国古遗址武侯祠大街。

它是纪念中国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刘备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成都武侯祠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祠”之一。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又名孔明庙,在四川成都南郊,有“一座武侯祠,半部三国史”之说。

自公元220年刘备在此定都以来,诸葛亮一直被尊为蜀国臣子的正神。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据《汉晋春秋》记载,武侯祠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220年),为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墓地。

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或整修之物。

祠内主建筑有照壁、山门、武侯祠大殿、拜殿、神厨、配殿和东西配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 —1 —。

武侯祠武将廊介绍

武侯祠武将廊介绍

武侯祠武将廊介绍
武庙武侯(武侯祠)是成都武侯祠内祭祀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也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诸葛亮的祠庙。

武侯祠位于成都锦江区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刘备像、汉昭烈庙、惠陵、武侯祠堂、三义庙等组成。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的祭祀活动,是成都三国文化旅游的核心项目。

武庙武侯(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昭烈帝刘备“三顾茅庐”之际,历代皇帝均有祭祀诸葛亮的记载。

武侯祠自宋至清历代修葺扩建,至清咸丰年间殿宇全部毁坏殆尽。

1949年成都解放后,
武侯祠得到了修复和扩建。

现有殿宇22座,包括武庙、文庙两
殿以及东西配殿、左右厢房等。

武庙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
檐歇山顶。

殿内正中供奉刘备、诸葛亮及后主刘禅塑像。

塑像高约6米,是全国最高的三国人物塑像。

殿内还悬有两块清代乾隆
皇帝御笔“汉昭烈皇帝”、“武侯祠”匾额。

武庙(武侯祠)除供奉诸葛亮外,还奉祀蜀汉大将关羽、张飞、马超等武将塑像及众多的历代文臣、武将。

—— 1 —1 —。

成都武侯祠景点讲解

成都武侯祠景点讲解

成都武侯祠景点讲解
武侯祠位于成都武侯祠大街,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它的前身为刘备死后修建的昭烈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年间(326-334)。

北宋开宝五年(972),宋太宗赵光义为纪念刘备和诸葛亮,在昭烈庙基础上扩建,赐名“武侯祠庙”。

后几经兴废,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的。

武侯祠大门上悬“汉昭烈庙”匾,大门左右两侧是一对大石狮。

大门内有一副对联:“遗像昭垂千古;忠魂永驻万家”。

这是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郑绍勋所书。

武侯祠内有三绝:一是古树名木之多,二是刘备先师之高,三是书法之精。

进山门,迎面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碑文为宋太祖所赐“汉昭烈庙”四字。

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碑”的《出师表》碑。

此碑系明正德年间成都知府汪思济所刻。

此碑高4.45米、宽2.44米、厚0.18米,碑额篆书“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行楷书,计1277字。

—— 1 —1 —。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介绍
武侯祠诸葛亮殿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内,是祭祀三国
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汉族,南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早年曾任汉中郎将,与刘备桃园结义。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辅佐
刘禅,并屡出奇计,于刘备死后主持“蜀汉大业”。

其一生为蜀
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

诸葛亮殿内有“三绝”:对联、碑刻和壁画。

一绝:
隆中对(联)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二绝:
定军山与七擒七纵,刘备称帝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三绝:
木牛流马,诸葛连弩。

诸葛亮一生所使用的军事发明创造数
不胜数。

其中最为杰出的有木牛流马、八阵图、孔明灯等。

木牛
流马是诸葛亮在魏将钟会伐蜀之时发明的运输工具;八阵图是诸
— 1 —
葛亮在曹魏将领张郃攻打祁山时发明的防御工事;孔明灯是诸葛亮在蜀国灭亡后设计制作的一种大型燃火照明工具。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墓武侯祠
地理位置:在勉县城西4公里的川陕公路边上,与武侯墓隔汉江(古沔(念mian三声)水)遥遥相峙,自成一体,各具特色。

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年,刘禅才下诏立祠。

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殿内景观: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

后檐柱悬挂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

”大殿正中神龛上端坐诸葛亮塑像,极显慈祥睿智。

他左手持六韬兵书,右手抚膝。

琴童书童待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

龛下关兴、张苞护卫在侧。

神龛上方蓝底金字匾额上“忠贯云霄”4个楷体大字为清代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皇帝领琰御书于皇宫,“驿发”到勉县,由钦差工部侍郎来勉县代表皇帝将匾悬挂于此的。

大门两侧有联道:“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

”此联道出了诸葛亮临终时的旷古遗憾。

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

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

在众多石碑中,首数唐贞观十一年(公元795年)沈迥刻立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一碑最为珍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