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关系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至关重要。
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依存,而且是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食物、药物、气候调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食物植物是人类最基本的食物来源,无论是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还是坚果种子等,都离不开植物。
粮食作物如小麦、稻谷、玉米等提供了人类所需的主要能量和营养物质。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对维持人体健康很重要。
坚果种子如花生、杏仁、核桃等则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植物不仅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味蕾需求,美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植物的贡献。
二、药物植物不仅是我们的食物,也是我们的药物。
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许多物质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中药是世界各地人们广泛使用的传统药物,它以植物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许多现代药物的原始植物来源于中药材,如阿司匹林、青蒿素等。
此外,植物中的许多物质还被用于生产化妆品和保健品,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三、气候调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调节大气中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释放水蒸气,参与气候的水循环过程。
植物的存在和生长对降低温度、改善空气质量以及维持水资源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环境保护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根系能够稳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植物的生长还能够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负荷,并创造出适宜的生态环境。
植物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持了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对人类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离不开植物的食物和药物,植物还通过调节气候和保护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植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植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在地球上,植物与人类这两个生命体早已建立了紧密的依存关系。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食物和药物等等,都与植物息息相关。
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而且还对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产生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从食物供应、氧气产生、药物疗效和心理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
无论是谷物、蔬菜、水果还是肉类,都离不开植物的参与。
农作物如小麦、大豆等提供了我们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而蔬菜和水果则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植物生长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太阳能和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从而构成了食物链的底层。
人类从植物中获取的食物不仅满足了我们的生理需求,还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提供了无数的美食享受。
其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必需的氧气。
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地球大气层的氧气再生过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氧气是人类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在植物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呼吸新鲜的空气,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此外,绿化植被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我们生活的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第三,植物的药用价值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从古至今,人类就开始利用植物的药用价值治疗疾病。
许多草药和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制成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现代医学中使用的许多常见药物,如阿司匹林、紫杉醇等,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
植物的药用价值不仅丰富了医药领域,还为我们提供了自然、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健康。
最后,植物对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也具有重要影响。
大自然中的植物能够给人带来平静、安宁和舒适的感觉。
许多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和植物可以减轻压力、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
在绿色环境中散步、观赏花草、参与园艺活动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增强幸福感。
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也给我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3)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2025届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大单元知识清单学案

第十三单元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2.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则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5.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3)实例:6.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7.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8.过程✓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摘要: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植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植物就不可能有人类。
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与动植物有关,离开了动植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环境中的生物链》当前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
我们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而破坏了动植物世界。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关键词:动植物生物链生存关系Summary:Scientists believe the future human existence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day's earth in ecological aspects has overload. In the new century, mankind must a mor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water, energy,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In modern life, plants and animals with human relations can say is inseparable. People were also found in plants and animal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life. ----from INTERNE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words: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important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资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地球变暖、酸雨的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步步紧逼、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难、大气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种各样的有关环境方面灾难性的消息报道令人类惶惶不可终日,大有坐在即将喷涌爆发的火山顶上等待一蹴而灭的恐惧、惊愕。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在古代,人类依靠捕猎采集和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生计。
随着时代的推移,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是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却从未中断。
首先,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资源。
动物提供了肉类、蛋类、奶类等丰富多样的食品,而植物则提供了主食、蔬菜、水果、坚果等多种营养丰富的食材。
此外,植物还可以提供木材、纤维、燃料等各种资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支持。
其次,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动物天然肌肉线条的曲直结构、景观美的颜色,而此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动物隐蔽身体的保护elements。
这些隐蔽的保护 elements,使得动物能够在生态系统中有效地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免受捕杀。
同样地,植物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也能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高度和树干宽度,保证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平衡。
如果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充分发展,也会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推广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养殖和繁殖技术,大规模地破坏了自然环境,甚至导致了某些物种的灭绝。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动物权益和保护环境,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变不平衡的局面,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总之,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这种关系,倡导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动植物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是指人类与动植物通过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共同生活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系统平衡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氧气、食物和天然资源等基本生活所需,同时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排放氧气来调节大气成分。
例如,森林中的树木不仅能够净化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还可以稳定地积存水分,减少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发生。
此外,动植物的存在还能够维持生态链条,促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转。
二、经济发展动植物对人类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农业作为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依赖于动植物的种植和饲养。
动植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纤维和能源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动植物也是药物的重要来源,许多医学研究都基于对植物和动物的研究,不仅能治疗疾病,还可以开发新药。
此外,动植物的美观价值也为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文化传承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也体现在文化传承中。
许多文化都以动植物为主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
动植物不仅是文学、绘画和音乐的创作灵感,也成为人们进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中国的龙、狮和凤凰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精神图腾。
四、心灵慰藉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还在心理层面提供了一种心灵慰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工作压力和心理困扰。
与动植物的接触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
研究表明,与动物互动可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同时,与自然相处也使人们更加关注环保和生态保护,促使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之,人类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不仅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心灵慰藉。
简述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简述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植物与人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密切的关系,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之一,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和福利。
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之一,大约45亿年前,植物就开始出现在地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进化成了各种形态和功能,成为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食物:植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生产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大部分食物,
包括粮食、蔬菜和水果等。
植物的种植和收获是人类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
2. 提供氧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这是人类呼吸所需的主要氧气来源。
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对于大气氧气含量的平衡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维持水源:植物是地球上最大的浮游生物之一,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并维持水源的分布和平衡。
植物的种植和生长对于水源的保持和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4. 提供木材和纤维素:植物可以产生各种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是人类的重要药用物质和建筑材料。
植物的种植和采集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5. 保护环境:植物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种植和森林的开发可以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植物的种植和采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植物认识和利用的深入,植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提升。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十分复杂而又紧密的。
一、人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在地球上,植物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最为紧密的。
植物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衣物和住所,同时还能够为人类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保持生态平衡。
通过人类的耕种和保护,植物得以繁衍生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人类与动物的共生关系人类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劳动力,同时还能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伴侣、保护和娱乐。
人类通过驯养和保护动物,使得动物得以繁殖和生存。
同时,人类还通过科学研究和保护行动,保护濒危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三、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微生物是生物界中最微小的生物体,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关系。
一方面,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等,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使用微生物制药、生物肥料、生物能源等,将微生物的价值最大化。
四、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人类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能够繁荣生长,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和资源。
总结: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通过与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共生,人类获得了丰富的物质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
然而,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也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不引起环境安全的理由:
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 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 了农药的使用量。 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 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 田的土壤环境。 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 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 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 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 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 全性。 如我国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 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思,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
环境污染对植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1. 影响环境Ph值,减低环境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 2. 污染物质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减低营养物质 吸收。 3. 污染物质抑制菌根形成,减低了植物吸收器官 的有效面积。
利用植物防治环境污染
1. 2. 3. 4.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粘附和固定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 植物对污染物的分解 植物对污染物质提取 生长快生物量大 污染物质较低时也有较高的积累能力 体内能够积累较高浓度的污染物 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质
污染对植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利用植物防治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植物转换太阳能的能力降低 有机物的合成减少 二氧化硫的影响: 抑制相关的酶,抑制光反应,从而影响ATP合成, 光合速率降低。 重金属的影响: 破坏叶绿体的结构,影响光合作用。
缺锰 引起花卉叶脉间变成枯黄色,叶缘及叶尖向下 卷曲,花呈紫色。症状由上向下扩展。一般发生在碱 性土壤中。 锰毒 引起叶脉间黄化或变褐。
第13章 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关系
1 人类优化植物生存环境,扩大植物分布
2 环境污染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3 植物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4 转基因植物的释放及生态风险
人类优化植物生存环境,扩大植物分布
植物的引种
1万年前就开始了植物进行人工种植。 5千年前开始广泛引种
300年前地球上任何区域可以种植任何植物
讨论: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评估
1. 2. 3. 4. 5. 对农业生态系统 增加杀虫剂的使用 产生新的杂草 产生新病毒 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对非目标害虫产生伤害
讨论:转基因植物释放的风险评估
1. 2. 3. 4. 5. 6. 7. 对自然生态系统 侵入新的栖息地 丧失物种遗传多样性 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生物多样性丧失 营养循环和地球化学过程的改变 初级生产力的改变 增加土壤流失
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时 间有限。
a.引起环境安全的理由:
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 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 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 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 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 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 质可通过蜜蜂进入蜜蜂,再 经过食物链传递,有可能 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植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
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
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
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
引种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引种 ( Introduction )
生物安全
1.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完影响植物的遗传性。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完整性
水葫芦(凤眼莲)
生态杀手: 加拿大一枝黄花
三裂蟛蜞菊
外域病虫害的入侵使得本地植物 受到严重危害
美洲斑潜蝇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
菊 花 锰 毒 百 日 菊 缺 锰 向 日 葵 缺 锰
香 豌 豆 缺 锰
紫 罗 兰 锰 毒
百 日 菊 锰 毒
环境污染对水分代谢的影响
1. 2. 3. 4. 5. 根部的水分外渗 污染引起根部Ph值升高或降低影响水分吸收 污染导致呼吸障碍,不能产生足够能量物质 污染损伤叶片,影响蒸腾作用 污染与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导致生物膜的通 透性发生变化。
中华十大名花的引种 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花、 兰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
植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气候相似性原则
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积温,温周期 安全原则 不能带来重大病虫害
环境污染与植物生态关系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污染对水分代谢的影响
卑鄙的肉搏招术
有时候,入侵种为了成功地在 新殖民地安家落户,必须与土著种 作直接的“武力对抗”。这时候就 不能不提北美入侵性杂草 Centaureadiffusa了。它采取的是 “种间抑制”的手段来完成征服历 策略五:卑鄙的肉搏招术 程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杂草在 原产地亚欧大陆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进入北美后却泛滥成灾,排挤了许 多土著种。原因就在于在原产地, 与C.diffusa共存的植物,其根系分 加拿大一支黄花 泌物可以抑制C.diffusa根系对磷的 吸收并抑制其生长;然而,新栖息地的类似植物,其生长反被 C.diffusa根系的分泌物所抑制。目前,我国的科学家们也发现, 加拿大一支黄花的根系同样能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 质,通过这种卑劣的手段去挤占原属于土著种的领地。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
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他们
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就叫引种。
中国栽培的农作物有600多种,其中373种来 自世界其他地方。 小麦、玉米、水稻、咖啡、马铃薯、西红柿、 椰子、香蕉等 龙柏、黑松、赤松来自日本,池杉、落叶松、 湿地松、香柏、绿干柏、广玉兰、刺槐来自 北美,桉树、银桦、木麻黄来自大洋洲,橡 胶树、金鸡纳树、来自热带北美。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一种生物 既能够在冰天雪地里生长,又能在 炎炎烈日下定居;无论是面对盐碱 的土壤还是干燥的沙漠都毫不介意; 对于食物更是从不挑肥拣瘦,又特 别能挨饿……那么它在哪儿不能 “出人头地”呢?空心莲子草正是 凭借这一横练多年的“铁布衫”功 夫,才能如此得意地作威作福:它 抗逆性超强,不但不畏严寒酷暑, 而且就算死亡了,只要植株没有完 空心莲子草 全腐烂,待到时机成熟,依然 会复活为害;为了侵占尽可能大的地盘,它更是演化出水生、陆生两种生态 型,入侵时可以由陆至水,顺水而下,再由水至陆,是地地道道的“水陆两 栖江洋大盗”
多子多福
水葫芦采用的又是另外 一种策略了。水葫芦拥有极 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甚至能 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衍 后代,而在入侵的早期,无 性生殖更是主要的:每逢春 夏之际,水葫芦依靠匍匐枝 与母株分离的方式,每5天就 能克隆出一个新植株,用不 水葫芦 了多少时间它就能铺满整个 水域,在江南水域为祸不小。有诗语:“接天莲叶无穷碧”, 只可惜此“莲”非彼“莲”。水葫芦手拉手、根连根,喜欢 “聚众滋事”,形成绵延数十公里长的“绿岛”,淤塞河道、 影响通航,所以是当之无愧的“河道杀手”。
a.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 种植区以外,成为杂草 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入 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 其他生物的生存 外源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 因生物的某些细菌获病毒 杂交,重组出对人类或其 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不 掉的“超级杂草”
b.不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扩散到种植区以外的转基 因农作物很快死亡。 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新性状, 必须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 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 农作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松材线虫
生态经济问题
1. 耕地上的杂草导致农作物减产成本上升 2. 杂草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3. 把外来植物引进到天然区域以外的区域,使得 景观受到破坏,减低旅游观光价值 4. 农作物、畜牧和森林病虫害造成减产和防治费 用增加。
转基因植物的释放及生态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潜在影响
1. 2. 3. 4. 5. 本身可能变成杂草 转基因植物可能使其野生近缘种变成杂草 转基因作物非目标效应 “终止子”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 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的入侵与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外来种Alien Species 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
基本概念
外来种: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 通过人为或非人为的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特定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 入侵种:那些对当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外 来种,有时候也叫做“外来入侵种”。对于入 侵种而言,特指那些有害的外来种。 生物入侵:外入侵种的形成过程:传播、定居、 扩散、暴发危害等。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基因一旦被改动,一方面可能引起 生物体内一系列未知的结构与功能 的变化;另一方面,转基因操作对 生物体的影响会通过遗传传递。
外源基因引入后,是否会影响其他重要的调节基因, 甚至会激活原癌基因?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是否会导致难以消灭的新病原物 出现? 是否会造成生态学灾难? 人类摄食大量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影响人类及其后代的 健康?
3 植物入侵带来的生态问题
入侵杂草的生态属性
生物安全
生态经济问题
入侵杂草的生态属性
1. 2. 3. 4. 5. 6. 具有r-选择者或杂草种的生活史策略 进化灵活度高,能适应各种环境 传播体的产量大,且传播力强 无性再生能力强 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具有他感作用,能抑制其他生物生长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植物的入侵与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