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一.1、名词解释:食品法律法规,~制定、~实施、~遵守(食品守法)、~适用、~效力范围答: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制定是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食品相关法律文件的活动/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包括食品法律法规的遵守和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两种方式/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恪守食品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又称食品守法/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行使国家权力,将食品法律法规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专门活动/效力范围指食品法律法规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包括食品法律法规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三个方面2、简述我国食品法规发展历程。
答:(1)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凉饮食物管理暂行办法》(1953)(2)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食品卫生法(试行)》(1982)(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食品卫生法》(1995)(4)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食品安全法》(2009)3、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有哪些?答:法律依据:《宪法》/思想依据: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自然科学依据:食品科学工作的客观规律/物质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政策依据:食品政策4、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原则包括哪些内容?答: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同位阶法具有同等效力/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不溯及既往原则5、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有哪些?答:时间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对食品法律法规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空间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生效的地域范围,即食品法律法规在哪些地方具有约束力/对人的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对哪些人具有约束力6、什么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它是如何进行分类标识的?答:国际标准分类法即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ICS。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课件——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5.标准化的形式(6)综合标准化概念:即整体标准化,是针对不同的标准化对象,以考虑整体最佳效果为主要目标,把所涉及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的标淮化管理方法。是系统工程和标准化相结合的产物:以标准化具体对象系统为研究对象,准确地把握各种相关要求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效果最佳基本特征:系统性、目标性和整体最佳性等
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第一节 标准化和标准
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第一节 标准化和标准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第三节 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第一节 标准化和标准
一、标准化二、标准
一、标准化
1. 标准化的概念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注:1.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2.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一、标准化
6.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原则是揭示标准化活动或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客观规律是开展标准化工作时应遵循的规则八个基本原则:超前预防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统一有度原则 动变有序原则互相兼容原则 系统优化原则阶梯发展原则 滞阻即废原则
二、标准
1.标准的概念标准(standard)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调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注:1.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2.规定的程序指制定标准的机构颁布的标准制定程序;3.诸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由于它们可以公开获得以及必要时通过修正或修订保持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因此它们被视为构成了公认的技术规则。其他层次上通过的标准,诸如专业协(学)会标准、企业标准等,在地域中可影响几个国家
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 ★食品卫生行政机关:
• 卫生行政机关就是依据宪法与行政组织法规定而 设立得履行卫生行政职能得国家行政组织,就是最 主要得食品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 我国得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卫生行政主 管部即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地(市)卫生计生委,县(县级市、 区、旗)卫生计生委与卫生局。
• 一、食品法律法规制定得原则与依据
• 1、制定得基本原则:就是指食品立法主体进行食 品立法活动所必须遵循得基本行为准则,就是立法 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得重要体现。
• 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 (1)遵循宪法 • (2)依照法定得权限与程序,不得随意立法 • (3)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得统一
• 3、部门规章:如《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等。
• 4、其她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 品安全工作得决定》、《食品生产业危害分析与 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等。
• 5、食品标准:就是指食品工业领域各项标准得总 与,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分析 方法标准、食品管理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 品术语标准等。
• ★食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关: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就是 我国食品行政执法主体之一,主管全国质量、计量、 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 物检疫与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 法职能。
• ★工商行政主管机关: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 管理与有关行政执法工作得直属机构。
• 食品法律法规得适用就是一种国家活动,不同于一 般公民、法人与其她组织实现食品法律法规得活 动。
• 具有以下特点: • (1)权威性 • (2)目得得特定性:保护公民得生命健康权 • (3)合法性:有相应得法律依据 • (4)程序性: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 (5)国家强制性:任何当事人都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 (6)要适性:必须有表明适用结果得法律文书
食品标准与法规复习资料

1、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法规:泛指由国家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的总称。
3、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
5、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以法律或政令形式颁布的、对全社会有约束力的权威性规定,它既包括法律法规、也包括也技术规范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法规。
①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层级最高的规范性文件,是制定其他文件的依据。
②行政法规:分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行政法规,按规定的全面系统化课分为条例、规定和办法。
③部门规章:包括国务院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④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也不属于标准等技术规范,如一些通知、决定、管理办法、管理规定等⑤食品标准:标准是生产和生活当中,重复性发生的一些事件的技术规范。
该体系中法律、社会规范等级最低的是规范性文件,不是食品标准。
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原则:(1)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2)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3)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4)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5)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6)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原则; (7)预防为主的原则;(8)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6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规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当不同位阶的食品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应当选适用位阶高的,即效率等级高的法律法规);同位阶的食品法律法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用);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不溯及既往原则(事件发生在法律施用前,则该法不适用,某些特别规定除外)。
食品标准与法规知识要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知识要点1)Haccp 定义2)Haccp七大原理3)食品的3种危害类型?4)食品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是什么?5)何谓食品安全6)何谓风险评估7)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哪三个层次?其中哪个属于强制性标准?它由哪个部门制定发布?8)简述食品生产经营中对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9)生产车间可以带入或存放衣物、食品吗?10)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需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许可吗?11)农民销售自产食用农产品,需取得食品流通许可吗?12)特仑苏(OMP)牛奶违反食品安全法中哪方面的规定?13)请列举食品安全法中的亮点。
14)餐饮场所应距离污染源的距离是多少?餐馆、酒店的家禽饲养和宰杀场地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多少米开外?15)假冒伪劣产品包含哪几个方面?16)产品质量法索赔期限如何规定?17)若某商品包装上明示安全使用期是5年,消费者使用了7年后,产品爆炸致其家人受伤,根据《产品质量法》其是否可以获得赔偿?18)进出口检疫的目的?19)进出口检疫的对象?20)出境检疫需要重新报检的项目?21)过境不再检验的情况?22)国家禁止进境的项目有?23)食品辐照的辐射源有哪些?24)何谓食品辐照的吸收量?25)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哪几个方面?26)我国颁布了哪六大类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27)何谓食品新资源?28)新资源食品分为哪四大类?29)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是什么?30)何谓实质等同性?31)新资源食品的批准文号是怎样的?32)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并列举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33)举例说明转基因食品的功能有哪些?34)简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35)利用转基因玉米加工制成玉米羹,但玉米羹中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我们该如何标识该玉米羹?36)何谓保健食品?37)举例说明功效成分有哪些?38)列举保健食品的功能。
39)保健食品的标签包括哪些特殊要求?40)列举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包装材料中的污染物。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食品及农畜产等各个门类,并贯穿食品及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
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动态发展性包括产生、实施、反馈与更新三个阶段。
一条主线: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市场准入-------认证管理第一章基本知识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稳定,政府和国家形象,尤其是国际形象。
以食品标准为准绳和以食品法律法规为支撑是提升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项战略举措。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1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有效实施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管理监督 3 确保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法规与标准概论一法规与标准的概述(一)相关概念1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结果所做的统一规定、指南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过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共同效益为目的)标准的意义:标准是社会共同意识的体现,是进行社会调查、建立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工具,标准是把双刃剑,还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是一定经济要求的体现,同时标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也有继承性,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法规:由权利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法律,条例,基准等)。
3 技术法规:为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
(二)标准与法规的功能:1促进技术创新 2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 3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4 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5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1法规的研究对象:就是法律和法规(即法规的产生、规定要求、实施以及变化的规律等)。
2 食品法规研究对象:是专门研究与食品法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完整版食品标准与法规考试重点整理

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s and laws第一章绪论一、全球三大权威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二、技术法规的定义及特点定义: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
特点:(1)强制性:只有满足技术法规要求的产品方能销售或进、出口。
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不予销售或进出口。
(2)约束范围广:包括产品的具体特性,生产工艺,生产方法等。
(3)表现形式多样:国家法律,部门条例,政府法令,强制性标准等。
三、我国食品标准与国外食品标准相比存在的问题1.食品标准数量不少,但结构不合理,系统性较差;2.标准的更新滞后,先进性程度和实用性较差;3.食品标准体系不尽完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基本概念(食品法律、食品法规)食品法律:与食品相关的法律,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是所有与食品相关的活动的法律依据,包括食品生产、经营、检验和监督管理等。
《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
食品法规:行政法规、技术法规和部门规章第二章标准化与食品标准一、标准和标准化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定的过程。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常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常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许多人不仅关注食品本身的质量和卫生,也非常注重其来源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因此,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成为了一个拥有日益增长需求的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的内容。
一.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国家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总纲和总则,它既有基本制度,也有针对性的规定。
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同时也规定了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
此外,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以及食品标签的规范化要求等等。
除了国家食品安全法,其他一些法规也很重要。
例如,农药管理法、兽药管理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业性规章和标准,都与食品安全有关。
这些法规和标准涉及到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 .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除了国家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的常识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1.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
首先,所有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必须知道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
其次,对于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物质和环境,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例如,原材料的选择要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对于危险物质要进行安全防范。
再次,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应十分重视,对于不同的食品,应该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卫生操作,以免可能的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2.食品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食品的存储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食品存储方法可以避免食品的变质和生产任何的条件让细菌借机存活和繁殖,从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首先,食品存储的环境要有规范与标准,例如肉类冷藏后的温度应该在2-5℃之间,不能过高或过低。
其次,将各类食物分区存储,不要让不同的食物混在一起,特别是肉类和果蔬类。
此外,需注意食品的保鲜措施,不断检查保鲜性,随时清理过期食品。
3.食品来源的安全性食品来源的安全性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坚持民主立法,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 意见
? (5)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 ? (6)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最大限度保证
食品安全
? (7)预防为主 ? (8)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 2、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
? (1)宪法是食品立法的法律依据 ? (2)保护人体健康 是食品立法的思想依据 ? (3)食品科学是食品立法的自然科学依据 ? (4)社会经济条件 是食品立法的物质依据 ? (5)食品政策是食品立法的政策依据
? 4、法律是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 规范;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在本质上是统一 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 利;
? 5、法律有其确定的体制和表现形式 ;法律 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所确定 的,国家发布的非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的 范畴。
? 三、我国的立法体制与法律体系
? 1、我国的立法体制
? 二、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程序(自学)
? 1、食品法律:立法准备、法律案的提出和 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与公布;
? 2、食品行政法规: ? 立项、起草、审查、通过、公布、备案
? 3、地方性法规、食品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 立法规划和计划编制、草案起草、提出、审 议、表决、通过、批准、公布与备案
第二章 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食品法律与法规概 述
? 一、法、法律和法规的概念
?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
? 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从根本上说 是体现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反映统治阶级 物质利益的意愿和要求。
? 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 义:广义是指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 切规范性文件; 狭义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 3、部门规章:如《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 法》、《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等。
? 4、其他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食品生产业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 定》等。
? 5、食品标准:是指食品工业领域各项标准 的总和,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分析方法标准、食品管理标准、食品 添加剂标准、食品术语标准等。
第二节 法律法规的分类
? 一、法律法规的分类原则
? 1、综合性法律法规: ?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2、各种单项法律法规: ? 针对食品的某一方面所制定的法规,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
? 3、食品标准和管理方法:
? 食品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品安全法》、《标准化法》、有关国际组织 的规定及实际生产技术经验等。
? 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 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 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 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 四、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 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是指以法律或政令形式 颁布的,对全社会有约束力的权威性规定。
? 2、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
? 是指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 社会组织 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 ,行使国家权力 ,将 食品法律法规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 ,用来解决具体问题 的一种专门活动。
? →食品法律的适用范围
? 也称法律的效力范围,它由法律的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三部分组成。
? 1、空间效力:即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可 分为全国和地方;
? 2、时间效力:即法律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 效力和什么时候失去效力。
? 3、对人的效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主要有以下几 种做法:属地原则、属人原则和保护主义原 则。
? 4、食品部门规章: ? 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 ? 5、地方政府食品规章: ? 起草、审查、决定、公布
? 三、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
? 1、概念
?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法律规范在社会 生活中得到 贯彻 和实现 的活动 。
? 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主要有 食品法律法规的 遵守和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 两种方式。
? 二、法律的基本特征
? 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 征包括:
?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具有规范 性、概括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社会规范 ;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对全体社会成员 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并具有 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 1、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
? 2、行政法规:又称为条例、规定、办法。 如《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查处食品标签 违法行为规定》、《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 法》。
? 二、主要食品法律
? 三、主要食品法规
? 包括行政法规、国务院规范性文件、部门规 章、部委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规章
课后习题
? 1、简述法律的定义及法律的基本特征 ?
? 2、我国立法体制中的一元、两级、多 层次分别指什么?
? 3、简述我国的法律体系? ? 4、食品法律的适用范围包括?
第三节 食品法律法规的制 定和实施
? 一元:全国范围内只存在 一个统一的立法体 系;
? 两级:我国立法体制分为 中央立法和地方立 法两个等级;
? 多层次:包括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自治县人 大及常委会,以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具有行政管理只能 的直属机构。
? 2、我国的法律体系
? 一、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 1、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指食品立法主体进 行食品立法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
? 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 (1)遵循宪法
? (2)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不得随意立 法
? (3)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 法制的统一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