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流程图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流程图及详细答案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流程图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

三氯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所示:(1)硅属于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写出上述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非金属 SiO2(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SiHCl3+H2Si+3HCl 置换爆炸 HCl 【解析】(1)根据元素的名称分析解答;(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属于氧化物的物质,写出化学式;(3)分析流程中最后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特点分析类型;(4)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解答;(5)根据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解:(1) (1)硅的名称中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合物,化学式为:SiO2;(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高温Si+3HCl,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会形成氢气和氧气的混合体,点燃时易引起爆炸;(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Cl。

2.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一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滤渣的成份有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流程图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流程图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溶质主要含NaCl 和MgCl 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1)工业生产中,加入试剂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②的名称为______; (2)写出无水MgCl 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答案】MgCl 2+Ca (OH )2=Mg (OH )2↓+CaCl 2 稀盐酸 MgCl 2通电Mg+Cl 2↑ 分解【解析】【分析】流程图题,由图分析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通常加入氢氧化钙,通过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可实现分离;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水氯化镁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1)、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氢氧化钙进行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MgCl +Ca(OH)=CaCl +Mg(OH)↓;结合流程图分析,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因此试剂②为稀盐酸;(2)、由流程图可知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Cl +Mg ↑电解熔融;该反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故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为流程图题,解题时认真观察流程图,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选择合适的试剂,再正确书写方程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物质的分离。

需要注意的时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时,加入碱液实现转化,工业上通常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溶液,成本比氢氧化钠要低,再利用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得到无水氯化镁之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单质镁和氯气。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强环保意识,倡导垃圾分类,已逐渐被大众接受。

2020-2021【化学】化学流程图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2020-2021【化学】化学流程图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溶质主要含NaCl 和MgCl 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1)工业生产中,加入试剂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②的名称为______; (2)写出无水MgCl 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答案】MgCl 2+Ca (OH )2=Mg (OH )2↓+CaCl 2 稀盐酸 MgCl 2通电Mg+Cl 2↑ 分解【解析】【分析】流程图题,由图分析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通常加入氢氧化钙,通过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可实现分离;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水氯化镁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1)、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氢氧化钙进行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MgCl +Ca(OH)=CaCl +Mg(OH)↓;结合流程图分析,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因此试剂②为稀盐酸;(2)、由流程图可知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Cl +Mg ↑电解熔融;该反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故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为流程图题,解题时认真观察流程图,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选择合适的试剂,再正确书写方程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物质的分离。

需要注意的时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时,加入碱液实现转化,工业上通常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溶液,成本比氢氧化钠要低,再利用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得到无水氯化镁之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单质镁和氯气。

2.CaCO 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流程图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流程图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还含有少量这三种金属的氧化物。

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Zn( OH)2溶于NaOH等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回答相关问题:(1)滤渣I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____。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去含铜化合物的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除杂"环节中,先将Fe2+转化为Fe3+,再加入NaOH溶液除去含铁化合物,写出除去含铁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图示中“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这一过程中,用 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CuSO+Zn = ZnSO+ Cu 【答案】Cu(或铜)避免反应产生的氢气遇明火发生爆炸44Fe(SO)+6NaOH = 3Na SO+2Fe(OH)↓复分解反应过量的NaOH会使Zn(OH)2溶243243解在表面皿上放一小段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等显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读出pH【解析】【分析】【详解】(1)Cu与稀硫酸不反应,滤渣I中一定有Cu(或铜)。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有易燃性气体氢气生成,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避免反应产生的氢气遇明火发生爆炸,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去含铜化合物的作用,铜化合物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硫酸铜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CuSO+Zn = ZnSO+ Cu。

式: 44(3)图示“除杂"环节中,先将Fe2+转化为Fe3+,再加入NaOH溶液除去含铁化合物,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O)+6NaOH = 3Na SO+2Fe(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2.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曲线描述的是()A.甲:铜、锌的混合物乙:稀盐酸B.甲: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氯化钡溶液C.甲: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乙:稀盐酸D.甲: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乙: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锌和稀盐酸反应一开始就会生成大量的气体,故A错误;B、由于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故B错误;C、向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与曲线所示不一致,故C不正确;D、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盐酸的存在,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既无气体也无沉淀;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至氯化铜完全反应为止;与曲线所示一致,故D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流程图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流程图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在北方多年抗击雪灾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的成分是由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组成)。

﹙2﹚请写出在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有关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

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

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_______。

A.氯化钠氯化钙 B.尿素硝酸钙硝酸镁C.氯化钠醋酸钙镁 D.氯化钠氯化镁【答案】氯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和硝酸钠;氯化镁、氯化钠和硝酸钠MgCl2+2NaOH== Mg(OH)2↓+2NaCl NaCl+AgNO3==AgCl↓+NaNO3B【解析】﹙1﹚融雪剂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故肯定不含硫酸铜,然后加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剩余三种物质只有氯化镁与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确定一定含有氯化镁,加的是适量的氢氧化钠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含有原来的氯化钠,滴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融雪剂一定含有氯化钠,另外硝酸钠和实验中的物质都不反应.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氯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和硝酸钠;氯化镁、氯化钠和硝酸钠。

﹙2﹚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②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3﹚植物需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试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CO2不能直接与BaCl2和MgCl2发生反应。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__。

(3)滤渣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________。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玻璃棒 CaCO3、Mg(OH)2(填名称也可) BaCO3(填名称也可)排除硫酸钡沉淀的干扰,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 CaCO3、BaCl2、Na2SO4、NaOH(填名称也可)【解析】【分析】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

【详解】(1)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故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样品加水溶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得到滤渣a,则滤渣a中可能含有硫酸钡、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滤渣全部溶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假设1.4g滤渣a均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式为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则1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0.44g二氧化碳,滤渣a的质量大于1g,说明滤渣a中含有氢氧化镁,故滤渣a的成分是CaCO3、Mg(OH)2;滤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BaCO3。

2020-2021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流程图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流程图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

三氯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所示:(1)硅属于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写出上述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非金属 SiO2(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SiHCl3+H2Si+3HCl 置换爆炸 HCl 【解析】(1)根据元素的名称分析解答;(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属于氧化物的物质,写出化学式;(3)分析流程中最后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特点分析类型;(4)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解答;(5)根据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解:(1) (1)硅的名称中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合物,化学式为:SiO2;(3)上述流程中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高温Si+3HCl,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4)如果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会形成氢气和氧气的混合体,点燃时易引起爆炸;(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Cl。

2.已知在某化肥K2SO4样品中可能混入了NH4Cl、NH4NO3、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推测混入的物质种类,现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常温下,气体B水溶液的pH 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下图为工业利用石灰石和食盐水制作漂白粉的流程图。

(1)石灰石高温燃烧得到的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步骤Ⅰ涉及到的能的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操作A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0)2,其中Ca(Cl0)2中氯元素的化学价是_______。

(4)步骤Ⅴ采用低温蒸干,由此你推断出漂白粉的成分可能具有一定性是____________。

【答案】CaCO3CaO+CO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烧杯Ca(OH)2+1热不稳定性(合理解释即可得分)【解析】(1)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生成氯气涉及到的能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溶解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步骤Ⅲ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Ca(OH)2;(3)在次氯酸钙中,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2=0,所以x=+1;(4)步骤Ⅴ采用低温蒸干,所以漂白粉的成分可能具有的一点性质是热不稳定性。

2.如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1)A的名称是_____,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_____作用;(2)说出物质Z的一个用途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答案】双氧水或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做导线等 CaO+H2O = Ca(OH)2CuSO4+2NaOH=Na2SO4+Cu(OH)2↓ 3种【解析】【分析】已知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碳酸钙,最后得到了蓝色沉淀,由此可以推出D为氢氧化钙,则可想到是生石灰和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又因为已知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可以推知B是水,A是双氧水,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水和氧气,所以X是二氧化锰,C是氧气,最后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则往前推一下可知H是硫酸铜,再往前推测可知E是氧化铜,则Z是铜。

【详解】(1)A的名称是过氧化氢溶液,在反应①中,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物质X起催化作用;(2)物质Z是铜,它的一个用途是做电线;(3)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 Ca(OH)2;(4)反应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5)反应①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水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③是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都是化合反应,④⑤⑥都是复分解反应,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3种.3.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物质KCl K2SO4NH4Cl(NH4)2SO4溶解度/g(20℃)34.211.137.275.4(1)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3)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最好用下列_______(填序号),选择该试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BaCl2溶液b.饱和NH4Cl溶液c.冷水d.饱和K2SO4溶液【答案】增大CaCO3接触面积,加快后续实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CaCO3(NH4)SO4+2KCl===2NH4Cl+K2SO4↓略d洗涤时可防止K2SO4晶体溶解2【解析】(1)将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2)观察上述流程,发现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故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CaCO3;(3)由于反应Ⅲ加入氯化钾生成氯化铵和硫酸钾,所以M为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2KCl=2NH4Cl+K2SO4↓;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Ⅲ中虽没有不溶物,但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在生成物中会以沉淀的形式出现,故反应可以进行;(4)a、由于BaCl2与K2SO4反应,所以不能用BaCl2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b、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但不意味着不溶,K2SO4会溶解在饱和NH4Cl溶液中,所以不能用饱和NH4Cl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c、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但不意味着不溶,K2SO4会溶解在冷水中,所以不能用冷水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d、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防止K2SO4的溶解,所以能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

4.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以工业碳酸锶(SrCO3质量分数为98.5%,极少量Ba2+,微量Fe2+)为原料制备Sr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SrCl2难溶于酒精,SrCl2·6H2O在61.5℃会失去结晶水,生成SrCl2·2H2O。

②降温结晶速率太快,会导致晶体细碎,夹带溶液,导致晶体不纯。

③SrCl2溶解度曲线及结晶装置图如下:(1)酸浸时,搅拌的作用是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为____,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

(2)沉淀A 为____(填化学式...),沉淀B 为红褐色,是____(填化学式...)。

调节pH 时,最好选用的试剂是____。

A NaOHB Ca(OH)2C Sr(OH)2(3)流程中,“……”为一系列操作..,分别为蒸发浓缩→____→过滤→洗涤→烘干。

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

夹套式玻璃结晶器的夹套内是冷却水,可由外接计算机程序精确控制进水的温度,进水口为____(填“a ”或“b ”)。

(4)洗涤SrCl 2·6H 2O 晶体适宜..选用的试剂是____。

A 0℃时蒸馏水B 常温SrCl 2饱和溶液C 热水D 无水酒精(5)SrCl 2·6H 2O 晶体烘干的适宜..温度为___。

A 50 ~ 60℃B 70 ~ 80℃C 80 ~ 100℃D 100℃以上(6)常用锶转化率衡量工艺水准,本工艺使用100吨工业碳酸锶,最终得到176.9吨SrCl 2·6H 2O ,则本工艺中的锶转化率约为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答案】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快更充分 3222SrCO 2HCl=SrCl H O+CO ++↑复分解 否 因为要制备SrCl 2·6H 2O ,使用稀硫酸会引入杂质硫酸根离子 BaSO 4 Fe(OH)3 C 冷却结晶 漏斗 a B A 99.5%【解析】【分析】【详解】(1)酸浸时,搅拌的作用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快更充分。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为3222SrCO +2HCl=SrCl +H O+CO ↑,具有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填否.,理由是:因为要制备SrCl 2·6H 2O ,使用稀硫酸会引入杂质硫酸根离子。

(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沉淀A 为BaSO 4,沉淀B 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OH)3)。

调节pH 时,最好选用的试剂是Sr(OH)2,以免引入钠离子和钙离子。

故选C 。

(3)流程中,“……”为一系列操作..,分别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夹套式玻璃结晶器的夹套内是冷却水,可由外接计算机程序精确控制进水的温度,进水口为a ,有利于充满装置,冷却效果好。

(4)洗涤SrCl 2·6H 2O 晶体适宜..选用的试剂是:常温SrCl 2饱和溶液,以免晶体损失。

故选B 。

(5)SrCl 2·6H 2O 在61.5℃会失去结晶水,生成SrCl 2·2H 2O 。

SrCl 2·6H 2O 晶体烘干的适宜..温度为50 ~ 60℃,不超过61.5℃。

故选A 。

(6)常用锶转化率衡量工艺水准,本工艺使用100吨工业碳酸锶,最终得到176.9吨SrCl 2·6H 2O ,则本工艺中的锶转化率约为88176.9100%=58.3267⨯⨯吨吨,8810098.5%100%=58.6148⨯⨯⨯吨吨 58.3100%=99.5%58.6⨯吨吨。

5.制备波尔多液。

某农场需要大量的波尔多液,农场工人就地取材,利用农场废弃的铜渣(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化工厂的废硫酸和农场附近山上的石灰石来制作波尔多液。

下面是制作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图(注:所加试剂及操作均省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流程1~6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流程图中的数字编号)。

(2)喷洒波尔多液后,果农的手上和衣服上会残留一些用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在家中洗去衣服上蓝色斑点的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高温CaO +CO2↑ CaO+ H2O=Ca(OH)2 H2SO4+Fe=FeSO4+H2↑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 Ca(OH)2 +CuSO4=Cu(OH)2↓+C aSO4⑤⑥碱用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解析】【详解】1、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原理:CaCO3高温CaO +C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2、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H2O=Ca(OH)2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3、铜渣中含有少量铁,用稀硫酸将铁除去:H2SO4+Fe=FeSO4+H2↑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属于置换反应;4、铜加热变为氧化铜:2Cu+O2∆2CuO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5、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原理:CuO+H2SO4=CuSO4+H2O,符合“化合物+化合物=新化合物+新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分解反应;6、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原理:Ca(OH)2 +CuSO4=Cu(OH)2↓+CaSO4符合“化合物+化合物=新化合物+新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分解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⑤⑥;(2)喷洒波尔多液后,果农的手上和衣服上会残留一些用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是氢氧化铜,属于碱性物质,在家中洗去衣服上蓝色斑点的是方法是:用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6.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