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化学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电化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电化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电化心得体会模板一、引言电化作为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有幸参与到了电化项目中的一项工作,在其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在此,我想分享我所学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深入了解项目需求在参与电化项目之前,我首先要了解项目的需求,包括客户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实施方案和时间表等方面的要求。

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只有深入了解需求,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安排。

三、合理规划工作进度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发现规划工作进度非常关键。

首先要确定每个工作节点的时间要求,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和团队成员的能力,合理调整工作进度。

合理规划工作进度可以提高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团队协作在电化项目中,团队协作非常重要。

我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制定工作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也提倡相互学习,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五、注重细节在电化项目中,细节决定成败。

我在项目中注重细节,严谨对待每个环节,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我也鼓励团队成员注重细节,以达到完美的目标。

六、持续学习和提升电化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

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的要求。

因此,我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七、总结与改进在电化项目结束后,我会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查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与改进,我可以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电化事业的发展。

八、结语参与电化项目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宝贵经历,通过这段经历,我认识到电化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团队的协作和个人的努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为电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化心得体会模板(二)电化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利用各种电子设备和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电化心得体会范文

电化心得体会范文

电化心得体会范文电化是指通过电流在物质中引起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一种现象。

电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地运用到电化的技术,电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电化,我不仅从理论上了解了电化的原理和应用,还深刻体会到电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在学习电化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电化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电化的原理是通过电流流过物质时,会引起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通过电流的流动,物质中的原子和分子会发生电荷移动和分解发生反应,从而引起物质的变化。

电化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如电解、电极、电解质等。

电解是指在电解质中,通过电解作用使电荷转移到电极上的过程。

电极是指与电解质接触的导体,其中正极又称阳极,负极又称阴极。

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离子的物质。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我对于电化的原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在电化的实际应用中,我认识到了电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电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电化学电池、电化学腐蚀等。

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液体或气体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造成金属表面的腐蚀。

这些实际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

此外,在学习电化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电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电化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便利。

电化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电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使得交通更加便捷和快速。

电化在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和广泛。

电化也带动了能源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总的来说,电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电化,我不仅从理论上了解了电化的原理和应用,还深刻体会到了电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电化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电化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化技术还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和进步。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心得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心得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心得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是学习电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电化学原理和应用,我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认识到了电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电化学原理主要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过程。

通过在电解池中通电,可以实现正向电流,即从阴极到阳极的方向,这样电子就会从阴极流出,到达阳极完成电化学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阳离子会在阴极电极上被还原成为原子或离子,而阴离子则会在阳极电极上被氧化。

电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中,电解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电镀、电解纯化、电解制氧等过程中。

例如,镀金是通过在电解液中通电,利用溶解的金离子在阴极上被还原成金属金属沉积在物体表面实现的。

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电解水技术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这是一种清洁能源的制备方法。

此外,电解法还可以用于生产氯气、碱液等化学品。

在科学研究中,电化学原理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化学分析法可以用来测定金属离子的浓度、溶液的pH值等。

电化学方法还可以用来研究反应机理、观察物质的电化学行为等。

通过研究电化学现象,可以揭示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规律,对于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电化学原理和应用,我对电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化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是一种实用的技术手段。

它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电化学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电化学与化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

通过深入学习电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现代电子技术专题读书报告

现代电子技术专题读书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文献阅读报告《电力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广泛的节能,保护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生存环境及电网的绿色化,所以电力电子技术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越来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提高用电效率和功率因素,实现最佳用电;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解决潮汐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电站和空间电站中的关键技术;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机车、汽车的电动化等。

1.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电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在电化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个人工作,并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在实验室中,我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电化学的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会了操作电化学仪器和设备,并且掌握了许多基本的电化学实验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并且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这些实验的结果验证了电化学理论,并且增加了我对电化学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反复的尝试和思考。

通过这个过程,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增强了我对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其次,在相关的文献研究方面,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学习。

通过阅读学术期刊和专业书籍,我对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了解了当前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文献研究方面,我还学会了整理和总结文献,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文献综述。

这些文献综述为我的电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最后,在团队合作方面,我积极参与了实验室组织的电化学小组讨论。

在这些讨论中,我与团队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实验经验和研究发现,并且倾听了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团队讨论,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高效地沟通和合作,以及如何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取长补短。

这些团队合作经验对于我的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电化学个人工作,我不仅增加了对电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经验为我今后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在电化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

电化学读书笔记全解

电化学读书笔记全解

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作为化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两类导体(电子导体,如金属或半导体,以及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发生的带电及电子转移变化的科学。

传统观念认为电化学主要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如电解和原电池。

但电化学并不局限于电能出现的化学反应,也包含其它物理化学过程,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反应。

16-17世纪:早期相关研究16世纪标志着对于电认知的开始。

在16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威廉·吉尔伯特花了17年时间进行磁学方面的试验,也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些电学方面的研究。

吉尔伯特由于在磁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被称为“磁学之父”,他的磁学研究为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663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冯·格里克发明了第一台静电起电机。

这台机器由球形玻璃罩中的巨大硫磺球和转动硫磺球用的曲轴组成的。

当摇动曲轴来转动球体的时候,衬垫与硫磺球发生摩擦产生静电。

这个球体可以拆卸并可以用作电学试验的来源。

18世纪:电化学的诞生在18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夏尔·杜菲发现了两种不同的静电,他将两者分别命名为“玻璃电”和“松香电”,同种相互排斥而不同种相互吸引。

杜菲因此认为电由两种不同液体组成:正电“vitreous”(“玻璃”),以及负电“resinous”(“树脂”),这便是电的双液体理论,这个理论在18世纪晚期被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单液体理论所否定。

1781年,法国物理学家夏尔·奥古斯丁·库仑在试图研究由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提出的电荷相斥法则的过程中发展了静电相吸的法则。

1771年,意大利生理学家、解剖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接触金属刀片时候会发生痉挛。

他于1791年发表了题为“电流在肌肉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的论文,提出在生物形态下存在的“神经电流物质”,在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电化学原理》读后感

《电化学原理》读后感

《电化学原理》读后感After reading "Electrochemical Principles,"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ity and chemistry. 读完《电化学原理》后,我被电学和化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所吸引。

This book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lectrochemistry, which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various processes in biology, energy storage, corrosio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这对于理解生物学、能源储存、腐蚀和环境科学中的各种过程至关重要。

The author's clear and concise writing style made it easy for me to grasp complex concepts, and the use of real-world examples helped me to see the relevance of electrochemistry in everyday life. 作者简洁清晰的写作风格使我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而且书中运用了现实世界的例子,帮助我看到了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性。

One of the most intriguing aspects of "Electrochemical Principles" was the discussion of electrode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transfer of electr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electrical double layers.《电化学原理》中最有趣的一部分是对电极过程的讨论,包括电子转移和电双层的形成。

关于电化学的实习报告

关于电化学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化学在能源、材料、环保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我们开展了电化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巧;3. 学习电化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电化学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极、电解质、电流、电动势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电化学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电化学实验(1)电解池实验我们进行了电解池实验,观察了阴极和阳极的反应现象,了解了电解质的导电性、电极反应和电解质浓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

(2)电化学腐蚀实验我们进行了电化学腐蚀实验,观察了金属在不同电解质中的腐蚀情况,分析了腐蚀机理和防护措施。

(3)电化学合成实验我们进行了电化学合成实验,通过控制电解条件,合成了特定的有机化合物,了解了电化学合成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3. 电化学分析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电化学分析方法,如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4. 实验数据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四、实习总结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电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操作对于理解电化学原理的必要性。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科研素养通过电化学实验和分析,我们培养了科研素养,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相互协作、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收获1. 深入理解电化学基本原理;2. 掌握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巧;3. 学会电化学分析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5. 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第 1 页(共8页)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半金属及半导体材料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通常由体积相对较大、不对称的有机阳离子和体积相对较小的无机阴离子组成。

由于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具有高度不对称性,在微观上难以密堆积,结晶受到阻碍,从而使这种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下降,在较低温度下能够以液体的形式存在。

通常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主要有 N ,N-二烷基咪唑、烷基季磷、N-烷基吡啶和烷基季铵4类离子,其中前3类离子应用较多,稳定性最高的是 N ,N-二烷基咪唑离子; 阴离子一般为 Cl -,Br -,4BF -,6PF -,33CF SO -,322()N CF SO -等。

传统电沉积常用的电解液主要包括水溶液体系和有机电解质体系,但均存在缺点。

如水溶液存在析氢反应会影响沉积膜的质量,而有机电解质易挥发污染环境。

离子液体不仅可以克服上述弊端,还具备如下优势: 电化学窗口较宽,电沉积过程中副反应很少,得到的金属层质量更高; 温度范围较宽,高温可达400℃ ,更有利于动力学研究。

离子液体只由离子组成,其溶解性质与水溶液完全不同。

同时,各种溶剂参与的反应也会发生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

离子液体的这些性质不仅允许轻金属、活泼金属及半导体在没有析氢干扰和更宽的温度范围下沉积,同时提供的特殊环境可能引发电沉积过程中新的现象产生。

半金属元素是指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向非金属过渡位置。

半金属性脆,呈金属光泽,电负性在1.8~2.4之间,大于金属,小于非金属。

半金属大多是半导体,有广泛的应用。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可以在离子液体中获得纳米尺度的半金属、半导体薄膜。

随着离子液体在电沉积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半金属、半导体的电沉积已取得一定进展。

以下概述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半金属和半导体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作出展望。

1 半金属的离子液体电沉积1.1 铋金属元素铋具有半金属的特征,有时被归类为半金属。

在 Lewis 酸型离子液体 MBIC-3AlCl ( 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氯化铝)中,对Au(111)上电沉积铋的研究表明:铋的欠电位沉积有形成多重畴结构和形成单轴对称层2 个过程;存在亚稳定中间体结构,4AlCl 和铋发生共沉积; 铋的过电位沉积得到了不同形态的铋晶体,当电位持续扫到 0.6V 时得到了针状结构的铋晶体,而当电位由 1.3V 跳至0.4V 时,得到了超薄的铋膜。

对离子液体BMI 4BF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化硼)中铋在Au(111)表面的欠电位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循环伏安曲线在-0.38~-0.70 V(以铂为参比电极)内存在与铋的欠电位沉积物溶解相关的各个还原峰及氧化峰; 在欠电位沉积之前,3Cl Bi 的可逆吸附会导致一种独特的由六角和三角原子簇组成的自组装结构Au(111)(10×10)的形成;在欠电位沉积开始阶段(-0.5V)会形成由三角形铋原子簇组成的(7×7)R21.8°结构;在-0.6V 时,表面会发生结构的转变,生成一种特殊的“拉锁”状的、由整齐排列的铋三角簇构成的双链结构,每个三角簇中含有6个铋原子; 如果忽略过电位的变化,这种 6 个原子的单位结构就是铋欠电位沉积层的主要结构单元; 这些性质与水溶液中及3AlCl 型离子液体中铋的电沉积过程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1.2 锑水溶液中锑(III)通常水解为+SbO ,其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是不可逆的。

在离子液体中3SbCl ,3SbBr 类化合物可以以分子结构存在,更有利于电沉积锑反应的进行。

含卤化锑(如3SbCl ,3SbBr )的非3AlCl 型室温离子液体 BMI 4BF 中锑在单晶金电极表面欠电位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锑在 Au(111) 和Au(100)表面的电沉积过程具有相似的性质; 3SbCl 会在 Au(111)面发生选择性吸附,3SbBr 会在Au(100) 面发生选择性吸附,在锑欠电位沉积以前以特定结构排列; 在Au(111) 表面会形成十分清晰的3SbCl 超分子簇的集合,在电位接近锑固体沉积电位时会有表面合金生成; 离子液体会影响电极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元素在离子液体中的电沉积过程与水溶液有明显差异。

对锑在酸型离子液体 MBIC -3AlCl 中电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电位1.1V( 以Al/Al( Ⅲ) 为参比电极) 时,吸附的+2SbCl 会排列成特定的结构,并在1.05V 压缩成波纹型图案; 在锑的欠电位沉积阶段可观察到与离子液体 BMI 4BF 中相似的平滑的表面形态,接下来成核并有二维纳米纹结构形成,随着反应的进行锑纳米纹的数量和长度不断增加, 当电位进一步负移时,在密集的锑纳米纹上会形成簇结构; 锑在酸型离子液体中的欠电位沉积过程与中性熔融盐中不同,离子液体的酸性会对锑的电沉积过程产生影响。

1.3 硒常温条件下水溶液中电沉积得到的硒多为结构复杂的无定形的红色硒; 而灰硒只能在温度高于100℃ 时电沉积得到,所以无法在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得。

离子液体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可应用于电沉积制备灰硒。

对在空气和水中稳定的离子液体[BMP ]Tf2N( 1-丁基 -1 -甲基吡咯四氟甲基黄酰亚胺)介质中不同温度下铂电极上硒电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25 ℃时,电沉积得到的薄膜由红色无定形相的硒组成; 当温度高于100℃,电沉积得到的薄膜为单一的灰硒。

在含5%水的[BMP ] Tf2 N 中金电极上硒的电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25 ℃和70 ℃下的循环伏安曲线都有2个阴极还原过程,但灰硒只在70 ℃时沉积得到并在电位-2.5 V 时消失,对应于Se 到2-Se 的还原过程; 沉积硒由斜方六面体和六边形晶相构成,由表面平滑的小于1μm 的球状物组成。

对高温(>100 ℃)下离子液体 EMI 4BF /EMIC(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化硼/氯化物)中三角形硒(t-Se)纳米棒的电沉积研究表明:硒化合物会影响硒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和所得沉积物的相态、形貌和结晶度; 在含4SeCl 的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得到无定形硒(α-Se),而在2SeO 的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得到单晶的三角形硒纳米棒; 温度由100℃升高至160℃ ,t-Se 纳米棒的结晶度也随之提高。

1.4镓以2种不同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对镓在Au(111) 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在含有氯化没食子酸的熔融盐中镓的过电位沉积会在Au(111)的顶部形成Ga-Au 合金层; 在 BMIC-3A lCl 和3GaCl 中,二维的电化学相结构由传统的二维岛状镓的成核生长机制推动形成;在镓欠电位沉积过程之前,会分别发生4GaCl -和4AlCl -的吸附,这可通过可比较的晶格常数的阴离子层结构来描述; 在电位负于欠电位沉积的区域,有三维的镓簇形成,大小在5~30nm;电沉积过程中温度会达到313K,高于α-Ga 的熔点(303 K)。

1.5硅和锗硅和锗纳米晶体具有不同于块状材料的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

传统的硅和锗纳米线沉积条件十分苛刻,通常都需要非常高的真空条件以及危险气体(如4SiH )的参与。

而采用电沉积方法易控制,沉积过程简单; 但是硅和锗的还原电位要高于水的还原电位,所以并不能在水溶液中电沉积。

离子液体的出现为电沉积硅和锗提供了可能。

采用模板辅助电沉积法在离子液体[BMP ]Tf2N 中恒电位电沉积制备锗和硅纳米线的研究表明:将4GeCl 和4SiCl 作为锗和硅的来源溶于离子液体,以轨道蚀刻聚碳酸酯薄膜(PC)为电沉积模板,可制备平均微孔尺寸90~400nm 的纳米线;由于PC 膜具有不同的微孔尺寸及膜厚度,可调控纳米线的尺寸和厚度; 接近10nm 的PC 膜最适宜用于合成量子尺寸的锗和硅纳米线。

离子液体[BMP ]Tf2N 中电沉积锗、硅和SixGe1-x 化合物的研究表明:为了避免锗(IV)对沉积锗的破坏,可以以[BMP ] Tf2N 中电化学还原制备的GeCl2作为锗的来源而不是4GeCl ,这种电沉积过程简单且可重现; 室温电沉积得到的SixGe1-x 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由红色变为蓝色),沉积物带隙至少在1.5~3.2eV 。

2半导体的离子液体电沉积2.1AlInSb在Lewis 酸型室温离子液体EMIC-3AlCl (1-乙基-3-甲基咪唑-氯化铝)中,用铜螺旋线电极检测AlIn ,AlSb 和AlInSb 合金电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在AlSb 二元沉积物中锑的含量决定于电流密度,但在化合物AlIn 中铟的含量却很低,且与电流密度无关;在AlInSb 的电沉积过程中,铟和锑的局部电流密度的变化表明富含铟和锑的第二相的沉积,很有可能是InSb 在高的电流密度时也出现这个现象; AlInSb 沉积物很可能包含不稳定的100x y x y Al In Sb --和无定形的或者纳米晶型的InSb;制备的AlInSb 合金半导体沉积物展现出光催化性质,可以催化水在可见光下的光解作用。

2.22CuGaSe对2CuGaSe 在氯化胆碱-脲的共融盐离子液体中的电沉积研究表明:在钼基材表面共沉积铜和镓,再在硒蒸汽下退火可制备2CuGaSe ;制备Cu -Ga 合金的电沉积效率超过85% ;通过控制铜和镓的比例及沉积电位可调节Cu-Ga 合金的组成; 沉积的Cu-Ga 合金为2CuGa ,退火后产物为2CuGaSe ; 2CuGaSe 吸附膜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质,将其转换为装置,可达到4%的太阳能转换效率。

2.3ZnSb对离子液体3SbCl -BMIC+2ZnCl -BMIC 中Au(111)表面Zn-Sb 的过电位沉积过程的研究表明:锌在电位-1.2 V 下沉积,ZnSb 在接近-1.0 V 下共沉积,而锑在接近-0.6 V 下沉积; 在-0.8 V 下电沉积可以得到锑过量的1x x Zn Sb -合金;沉积的1x x Zn Sb -合金具有明显的半导体性质,其能带隙宽约为0.6eV ,与块状ZnSb 一致。

2.4 CdS以离子液体甲基三丁基膦(P1,4,4,4)甲苯磺酸盐为电解质,在导电玻璃表面以硫代硫酸盐为溶质,控制反应温度为 130~150 ℃,在镉(II)存在的条件下电沉积制备附着的CdS 薄膜,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合成不同厚度(<200nm)的CdS 薄膜;合成的薄膜不仅具有好的附着力,而且均匀、无裂痕;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因素是使用离子液体电解质在高温(130~150 ℃)下反应,同时在设置的电位范围内硫化物的来源能被还原而Cd2+却不被还原。

3. 总结随着光电化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更简便、快速合成半金属和半导体化合物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