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固体废物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固废培训PPT

38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在发 生改变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相应调整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 ①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类别发生变化的; • ②危险废物产生数量超过预计的百分之二十或者少于预计
的百分之五十的; • ③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备、工艺发生变化的; • ④委托他人进行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受托方变更
的土坑,但其长期利用这些浅坑漫流渗排危险废物,达到与利用渗坑 排施、倾倒危险废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样的危害。因此,应认定其 通过渗坑排污。
22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危废管理相关制度
“十二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江苏省实施方案(苏环办〔2013 〕145号)
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苏环规〔2012〕2号)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 易燃性、反应性、毒性物质含量。
(四)两高司法解释重点解析 •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2013年《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将14种情形界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2013年6月19日起正式施行。
9
• (一)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危险物 质的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共50大类)
确定为危险废物的流程如下: 是否为固废—是否在危险废物名录—是否具有任何一种危 险特性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 废物名录》 :
(1)具有腐蚀性、毒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 种危险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 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在发 生改变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相应调整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 ①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类别发生变化的; • ②危险废物产生数量超过预计的百分之二十或者少于预计
的百分之五十的; • ③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备、工艺发生变化的; • ④委托他人进行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受托方变更
的土坑,但其长期利用这些浅坑漫流渗排危险废物,达到与利用渗坑 排施、倾倒危险废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样的危害。因此,应认定其 通过渗坑排污。
22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危废管理相关制度
“十二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江苏省实施方案(苏环办〔2013 〕145号)
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苏环规〔2012〕2号)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 易燃性、反应性、毒性物质含量。
(四)两高司法解释重点解析 •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2013年《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将14种情形界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2013年6月19日起正式施行。
9
• (一)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危险物 质的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共50大类)
确定为危险废物的流程如下: 是否为固废—是否在危险废物名录—是否具有任何一种危 险特性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 废物名录》 :
(1)具有腐蚀性、毒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 种危险特性的;
(2)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 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固废培训课件

我国固废管理现状
固废产量和种类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其 中以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为主。
固废处理处置方式
我国固废处理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等,其中填埋是最常用的方式 。
固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各地区固废管理水平和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详细描述
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回收利用、堆肥化、焚烧发电、生物发酵制氢等,其具 体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需根据不同的废弃物种类和性质进行合理设计。
03
固废法律法规与标准
国家固废法律法规与标准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该法于1995年实施,旨在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固废填埋技术
总结词
固废填埋是一种将废弃物进行土地填埋处置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 等优点。
详细描述
填埋技术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两种类型,其具体操作方法、填埋场地 的选择和建设标准等需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规范。
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总结词
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的技术,具有降低环境污染、提 高资源利用率等优点。
固废处置场的运营管理
1 2
固废处置场选址要求
处置场应选址在地质条件适宜、环境容量充足 、生态影响最小的地区。
固废处置场设计要求
处置场应科学设计,结构安全、环保设施和设 备应先进可靠。
3
固废处置场运营要求
处置场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运营管理,对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进行有效处理和控制 。
04
固废管理现状及问题
提高技术水平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培训课件

污染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现状
•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6700多家,已登记注册回收网点23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 的回收网点有近6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厂5300多家,从业人员190万人。
• 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为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整合有 限的资源构造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近 几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回 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为4亿多吨,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6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2007年回收利用 再生资源1.82亿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 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我国的再生资源回 收行业从1997年才开始起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朝阳产业,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 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与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的利用情 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不能或暂不能利用的要 按规定建固废贮存、处置设施、场所,安全分类 存放,或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危 险废物的有关规定
•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须按规定处置危险废物, 不处置的由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不改由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指定部门代为处置,费用由该单位出具。
(《世界经济展望》,2011,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 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现状
•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6700多家,已登记注册回收网点23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 的回收网点有近6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厂5300多家,从业人员190万人。
• 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为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整合有 限的资源构造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近 几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回 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为4亿多吨,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6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2007年回收利用 再生资源1.82亿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 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我国的再生资源回 收行业从1997年才开始起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朝阳产业,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 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与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的利用情 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不能或暂不能利用的要 按规定建固废贮存、处置设施、场所,安全分类 存放,或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处置危 险废物的有关规定
•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须按规定处置危险废物, 不处置的由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不改由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指定部门代为处置,费用由该单位出具。
(《世界经济展望》,2011,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 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
固废培训课件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责任:终身责任制
√ (固体废物)产生者责任制 √ (商品)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
未来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向
★进入自然界物质循环 ★维持生态平衡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
污染控制重点:二次污染
污染控制关键技术:
★再生过程的污染控制:防止或达标处理 新产生的污染物质 ★再生产品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和污染控制
从浙江省卫生厅应 急办获悉,4月20日下 午4时30分,浙江寿尔 福化学有限公司在公司 内将100只废铁桶出售 给安徽省宿州市人陈永 齐。因废铁桶体积庞大, 运输不便,陈永齐将 100只废铁桶运到缙云 县东渡镇雅村村边的空 地(离最近的村民住宅 约10米左右)进行拆解, 由于废铁桶内残留有苯 酚、三溴苯胺等危险废 物,在拆解处置过程中, 因残留物的挥发泄漏引 发了中毒事件。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减量化,减少最终处置的难度 ★热能利用:焚烧处理的副产品 ★易于产生烟气污染:如产生二恶英等
固体废物管理
—— 填埋 污染控制重点:渗滤液污染 填埋处置的目的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
★贮留:固体废物的堆存 ★隔断: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处理: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威胁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主要污染形式
√视觉污染:心理影响 √土壤污染:渗滤液;污染物沉降; 破坏土壤结构 √水体污染:渗滤液;废水;直接污染 √大气污染:粉尘;气味;燃烧烟气 √产生新的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方式
√无害化管理 ---包括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处置和 再生各个环节的全过程无害化控制 √源头控制---以避免产生减少产生量和有害成 分为重点
课程入门认识固废.ppt

plastic waste
infectivity waste
chemistry waste
biologic waste
druggery waste
radwaste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三 来源与分类
固体废物分成四大类:
(1)城市生活垃圾:请同学们列举几例 (2)工业固体废物:请同学们列举几例 (3)农业固体废物:请同学们列举几例 (4)危险废物:请同学们列举几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二、固体废物的特征
1、时间性
今天的废弃物可能成为明天的有用资源,科学技 术在发展。
2、空间性
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可用作另一过程的原料, 称之为“放在错误地方的原料”。
3、持久危害性
多数不具流动性,在降解过程中只能通过释放渗 滤液和气体而“自我消化”,这个过程是长期的 、复杂的和难控制的。其污染危害比废水、废气 持久。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三 来源与分类
分类标准
类
别
固 体
化学性 质
➢有机固体废物&无机固体废物
废 物
污染特 性
➢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一、固体废物的概念
• 是指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 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 抛弃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弃物第6章PPT课件

该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处理、处置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 基本原则和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该办法主要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 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该条例旨在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保护环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03
智能监控与预警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实时监测系统,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
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智能监控与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
相应措施,保障处理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该条例针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全过程的管 理做出规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国际管理政策与法规
《巴塞尔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这是一项国际条约,旨在控制危险废物的 跨国转移和处置,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危害。
该公约的目标是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 度,以防止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 成重大影响。
04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可能渗透到土壤中,导致 土壤污染。
土壤结构破坏
长期大量堆放固体废弃物, 可能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 影响土壤的通气、排水和 保水能力。
土壤肥力下降
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 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土壤 中的氧气和氮素,导致土 壤肥力下降。
特点
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和 资源性双重特性,既可能 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可能 成为可利用的资源。
产生来源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工 业、农业、城市生活等领 域,以及矿业、医疗、商 业等行业。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该办法主要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 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该条例旨在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保护环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03
智能监控与预警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实时监测系统,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
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智能监控与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
相应措施,保障处理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该条例针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全过程的管 理做出规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国际管理政策与法规
《巴塞尔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这是一项国际条约,旨在控制危险废物的 跨国转移和处置,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危害。
该公约的目标是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 度,以防止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 成重大影响。
04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可能渗透到土壤中,导致 土壤污染。
土壤结构破坏
长期大量堆放固体废弃物, 可能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 影响土壤的通气、排水和 保水能力。
土壤肥力下降
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 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土壤 中的氧气和氮素,导致土 壤肥力下降。
特点
固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和 资源性双重特性,既可能 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可能 成为可利用的资源。
产生来源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工 业、农业、城市生活等领 域,以及矿业、医疗、商 业等行业。
固体废弃物处理PPT课件

实例分析
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采用焚烧和填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焚烧处理占比 到达70%,具有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优点,但存在投资大和环 境影响的问题。
某农业废弃物处理
采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实现了 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污染的目标,但存在处理周期长和卫生条 件差的问题。
04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规范市场秩序
政策与法规可以规范固体废弃 物处理市场的秩序,提高行业 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引导资源化利用
政策与法规可以引导企业加大 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力 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与法规可以推动固体废弃 物处理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 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方
向发展。
政策与法规的完善建议
将废金属经过分选、熔炼 、浇铸等工序处理后,重 新制成金属制品,用于替 代新的金属制品。
废金属材料再利用
将废金属作为原材料用于 制造机械零件、建筑材料 等产品。
废金属热能利用
将废金属通过高温熔融, 生成金属液态或气态的能 源,实现废金属的能源化 利用。
废电池的资源化利用
废电池再生利用
将废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等处 理后,提取其中的有用物质,如铅、 镍、钴等,进行再利用。
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未来固体废弃物处理将更加重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高处理效 率和管理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 化性较好的固体废物,如农业废弃物、粪便等。生物处理法需要注意微生物活性、反应条件和产物处 置,防止产生有害气体和恶臭。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培训课件

材料提取
从固体废弃物中提取有价值的材料,如 稀有金属、稀土元素等。
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减少产生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环保材料 等方式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分类收集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便于 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防渗漏措施
在填埋场底部和侧面采取防渗漏措 施,防止污染物渗漏。
灭菌消毒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灭菌消毒,消除 病菌、病毒等生物污染物。
热解法
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将固体废弃物加热分解,获得可燃气体、 液体和固体。此方法能回收能源,但技术要求高,投资大。
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再生资源化 将固体废弃物中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
用,如废钢铁、废塑料等。
能量资源化
将固体废弃物焚烧产生热量或热解获得 可燃气体,用于供热或发电。
土地改良
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土地改良,如污泥、 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
日本的垃圾分类:日本通过细致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了 垃圾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全球固体废弃物防治提供了借 鉴。
企业固体废弃物防治的实践经验
某大型制造企业
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采用回收、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 术和设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该企业还与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合作,确保废弃物的 合法、安全和环保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未来趋势
政策引导
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固体废弃 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推 动企业采取更环保的处理方 式。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固体废弃物 处理技术将更加高效、环保,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念将更深入人心,企业 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
(2)运输车辆运营证
(3)运输车辆驾驶员证
(4)押运员证
20
危险废物管理环节——运输过程
21
危险废物管理环节——处置过程
各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企业(单位) 在处置 危险废物时必须确定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合法单位对 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并按照危险废物五联单管理执行。
➢ 目前主要的危险废物处置方式 • 以焚烧为代表的减量化技术 • 以综合回收利用为代表的资源化技术 • 以填埋为代表的无害化技术
23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 (1)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产生工序编号及名称: 废物编号及名称:
产生情况
转移情况
产生 产生 废物 废物 容器 产生 转移 转 废 废物 废物运
腐蚀液体危险废物 收集
感染型危险废物 收集
有毒有害型危险废物 收集
8
危险废物管理环节——贮存过程
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贮存。
1. 废物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 2. 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3. 贮存液态或半固态废物的,还设置泄露液体收集装置;装载危
9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分类贮存
分区贮存
单独贮存 10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11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 除了“防雨、防渗、防漏”外 • 警告标志和标签的规范化
❖ 《环境保护图形标 志—固体废物贮存(处 置)场》 ▪ 标志牌必须保持清 晰、完整,距离污 染物排放口(源)较近 且醒目处,并能长 久保留,标志牌上 缘距离地面2米
日期 时间 数量 材质 个数 部门 日期 移 物 产生 输部门
及容
经签
时 去 部门 经办人
积
字
间 向 签字 签字
废物去向填写废物转移的去向(如废物贮存部门的名称)。
24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 (2)危险废物贮存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废物编号及名称:
入库情况
出库情况
入 库 日
入 库 时
废 物 数
容 器 材 质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废物编号及名称: 废物内部利用/处置设施名称:
废物 接收 日期
废物 接收 时间
废物 来源
废物 数量
容器 材质 及容 量
容器 个数
废物 处置 利用 方式
废物 利用 处置 完毕 日期
废物 利用 处置 完毕 时间
废物 内部 利用 部门 签字
12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13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危险废物标签:字体为黑色,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
必须填写开始贮存的 日期
14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危险废物类别共分为:爆炸性、有毒、易燃、有害、助燃、 腐蚀性、刺激性、石棉八大类
15
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
16
危险废物不合规贮存
17
这里有哪些问题?
18
这里有哪些问题?
3
•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为: •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
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
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4
易燃性
腐蚀性 感染性
毒性 有害性 5
险废物的容器完好无损; 4.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及标签,消防设施以及管
理制度。 5. 危险废物分类堆放(油桶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
空间),废油桶不能倒放。 6. 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
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批准。
• (3)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 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 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6
危险废物管理的四个环节 ➢(一)收集 ➢(二)贮存 ➢(三)运输 ➢(四)处置/利用
7
危险废物管理环节——收集过程
产生单位将危险废物按照不同危险 特性的进行分类收集、分类管理, 禁止与不相容的容器混合。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H理可分为三大类: ➢工业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垃圾) ➢危险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
2
什么是危险废物?
➢英文名称:Hazardous waste
2005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危险废物的定义:“是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 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 固体废物”。
容 器 个
容 器 存
废 物 运 送
废 物 贮 存
出 库 日
出 库 时
废 物 去
废 物 贮 存
废 物 接 收
期间量及数放部部期间向部单
容 量
位 置
门 签 字
门 签 字
门位 签签 字字
内部自行利用/处置的,填写内部利用/处置部门的名称;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 的,填写外单位的名称、许可证编号、转移联单编号及处置利用方式代码。 25
19
危险废物管理环节——运输过程
1、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治环境污染措施,并遵守国 家有关危险废物运输的相关规定,禁止危险废物与旅客在 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2、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 写一份联单,每车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每一类危 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3、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必须“四照齐全”:
废物来源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前存放的位置(如废物贮存部门名称); 废物利用处置方式,填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参照《危险废
第一联产生 单位自 留存档
第二联交移 出地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
部门
第三联交付运 输单位随危险 废物转移运行。
第四联接受 单位将第四 联自留存档
第五联接 受单位将 第五联自 接受危险 废物之日 起二日内 报送接受 地环境保 护行政主 管部门
22
危险废物管理环节——处置过程
➢ 危险废物处置的“三原则”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危险废物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 (1)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 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
• (2)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 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 险性事件; 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 致癌、致畸、致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