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与应用评析

合集下载

结构式家庭疗法

结构式家庭疗法

结构式家庭疗法结构式家庭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心理辅导方法,旨在通过重新定义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关系,促进家庭系统的平衡和和谐。

本文将介绍结构式家庭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并探讨其在促进家庭健康和个人心理成长方面的作用。

一、概念和原理结构式家庭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家庭治疗先驱Salvador Minuchin 提出的。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结构式家庭疗法通过调整家庭中的行为模式和沟通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解决家庭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应用方法结构式家庭疗法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观察:治疗师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模式,了解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2. 家庭重构:治疗师根据观察结果,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定义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3. 家庭调整:治疗师引导家庭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决策,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家庭纠正:治疗师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家庭成员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三、应用领域结构式家庭疗法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 家庭冲突解决: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2. 离婚和重组家庭: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帮助离婚或重组家庭中的家庭成员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3. 子女教育问题: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积极行为和健康心理。

4. 心理疾病治疗: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作为心理疾病治疗的辅助方法,帮助患者理解并解决疾病产生的家庭因素。

四、效果评估结构式家庭疗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结构式家庭疗法可以显著减少家庭冲突和亲子关系问题,并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结构式家庭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家庭和个体。

使用结构家庭治疗技术解决冲突

使用结构家庭治疗技术解决冲突

使用结构家庭治疗技术解决冲突冲突是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场合中,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

解决冲突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结构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结构家庭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解决冲突中的作用。

结构家庭治疗技术是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来解决冲突的一种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成员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的互动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当家庭中出现冲突时,通常是因为互动模式出现了问题,而结构家庭治疗技术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互动模式来解决冲突。

在结构家庭治疗技术中,治疗师通常会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来了解家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他们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角色分配以及权力关系等因素,以确定导致冲突的根源。

然后,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解决冲突的计划,并帮助他们改变互动模式。

一种常用的结构家庭治疗技术是家庭雕塑。

在家庭雕塑中,治疗师会要求家庭成员模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模式。

通过观察这些互动模式,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治疗师还可以通过重新安排家庭成员的位置和角色来改变互动模式,以促进冲突的解决。

另一种常用的结构家庭治疗技术是家庭重组。

在家庭重组中,治疗师会要求家庭成员重新分配角色和责任,以改变互动模式。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总是扮演着支配的角色,治疗师可能会鼓励其他成员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并承担一些决策权。

通过重新分配角色和责任,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协调彼此的需求,从而解决冲突。

除了家庭雕塑和家庭重组,结构家庭治疗技术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家庭规则制定和家庭故事重述等。

这些方法都旨在通过改变互动模式来解决冲突,并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结构家庭治疗技术在解决冲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还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互动模式,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针对家庭系统的心理疗法,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家庭内部存在的问题。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理论并探讨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家庭治疗师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并试图重构这些模式以改善家庭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家庭会谈、观察家庭互动、引导家庭成员互动改变等。

二、结构理论结构理论认为,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庭治疗师根据家庭结构的特点,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规则和界限,并通过调整家庭结构来促进健康的家庭互动。

治疗方法包括重构家庭结构、重新分配家庭成员的角色、引导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界限等。

三、沟通理论沟通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家庭治疗师通过教授沟通技巧和改善沟通模式,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增进相互理解。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非言语沟通、提供积极反馈、教授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等。

四、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思维和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家庭治疗师通过帮助家庭成员发现并改变负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治疗方法包括认知重构、行为技能训练、情绪调节等。

五、故事理论故事理论强调个人和家庭通过故事来建构和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意义。

家庭治疗师通过倾听家庭成员的故事,帮助他们发现新的故事线索,并引导他们重新解释和重塑自己的故事。

治疗方法包括故事收集、故事解构、故事改写等。

综上所述,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有多种,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治疗方法。

在实践中,治疗师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以实现家庭成员的改善和发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更多家庭带来治疗的希望和改变的机会。

理解家庭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理解家庭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理解家庭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个体或家庭内部的心理问题。

它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情感都会相互影响。

因此,要解决个体的问题,就需要关注家庭系统的运作,并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动态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家庭治疗技术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结构家庭治疗、战略家庭治疗和情感焦点家庭治疗。

结构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层次和边界,通过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互动方式来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

战略家庭治疗则注重解决家庭中的问题行为,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模式来解决问题。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则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来促进治疗的效果。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通常会与整个家庭一起工作,而不仅仅是个体。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并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治疗目标。

治疗师还会引导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家庭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解决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家庭冲突、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等。

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支持,改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治疗师需要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掌握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其次,治疗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倾听能力,能够准确地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并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此外,治疗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引导技巧,能够有效地引导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通常是长期积累的,解决它们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改变。

因此,家庭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次会话,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治疗计划,并根据治疗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工作,帮助他们理解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并提供技巧和策略来改善沟通和解决冲突。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1. 结构化治疗结构化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它通过设定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规则,来改善家庭互动。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制定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和期望,并制定日常活动和任务的安排。

结构化治疗适用于家庭中存在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模糊、冲突频发等。

2. 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连接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表达他们的情感需求,并帮助他们建立情感连接。

情感焦点治疗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情感隔阂、缺乏情感支持的情况。

通过情感焦点治疗,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并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3. 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注重解决家庭问题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识别和定义问题,并帮助他们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划。

解决问题治疗适用于家庭中存在具体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沟通困难等。

通过解决问题治疗,家庭成员可以学会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改善家庭互动。

4. 系统治疗系统治疗是一种关注家庭系统和互动模式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并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互动模式。

系统治疗适用于家庭中存在互动模式不健康、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困惑和冲突的情况。

通过系统治疗,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互动模式,并改善家庭关系。

5. 教育和支持教育和支持是一种注重提供信息和支持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向家庭成员提供关于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的知识,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教育和支持适用于家庭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挑战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心理疾病或面临压力等。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及其实用性评析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及其实用性评析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及其实用性评析作者:许威李佳佳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02期〔关键词〕结构式家庭疗法;实用性;家庭结构结构式家庭治疗是由美国的米纽琴(Minuchin)及他的同事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

最初米纽琴是想发展一种理论和一套特殊的干预技术以治疗支离破碎的贫困家庭。

在《贫民窟的家庭》(Minuchin et al,1967)一书中,米纽琴揭示了家庭重组和家庭成员间有效层级形式的需要,为家庭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家庭及家庭治疗》(Minuchin,1974)及《家庭治疗技巧》(Minuchin & Fishman,1981)等书中,米纽琴清楚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巧与方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米纽琴从研究中发现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用于治疗心理生理病例的家庭成功率很高,并著有《心理生理病家庭》(Minuchin & Roseman,1978)一书。

结构式家庭治疗以家庭为治疗对象,通过对标签病人的症状行为进行观察,扰动家庭的固有结构、情感等级、行为模式来帮助家庭扩大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张力、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1]。

它认为患者的问题是家庭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改善症状不能单从治疗个体入手,而应将整个家庭系统作为治疗对象。

同时,结构式家庭治疗与其他家庭疗法一样,把个体问题置于关系之中进行理解,但是它更注重对家庭结构的分析、解构和重建,其目的在于重建家庭结构、清晰界限使家庭成员以自由的、非理性的模式彼此沟通。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结构式家庭治疗法是建立在系统论和控制论基础之上的。

它的核心概念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子系统、界限以及结盟、权力和联盟。

(一)家庭结构(Family Structure)任何一个家庭为了维护自身的稳定性,并在一系列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寻求适应性发展,必然需要某种形式的内部组织,用来规定不同家庭成员独特的位置、角色、权利和义务,并决定怎样、何时以及与谁相关联,这就是家庭结构。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巧与运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巧与运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 技巧与运用
家庭治疗,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着 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 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一、 家庭治疗概述家庭冲突、行为 模式和人格特征的局限,把个人放在家庭系统中 去了解并进行治疗。因而,家庭治疗其实是一种 系统治疗。
手足子系统
家庭里的界限,是指个体、子系统或系统同外部环境分 开的无形的边界线,是一种情感的屏障和距离。界限应为清晰的、半渗透式的、松紧适度的家庭关系介于“疏离性”与“黏密性”中摆荡,清晰的 界限给了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既有“我”的独立感,同 时又有“我们”的归属感,过度偏颇都不好。
家庭界限
僵化的界限则使家庭成员彼此间的人际距离很大,关系 显得较为疏离。在僵化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是 明显地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的成员都不愿意或都不 能进入彼此的世界。由于父母与孩子在需要时不能改变 或越过子系统的界限,虽然成员的独立性保持了,但彼 此的感情交流通常很缺乏。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比 较独立,但代价是孤独,缺乏忠诚和归属感。
亲子子系统
当家庭中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孩子们的第一个同辈团体 就形成了,他们组成了家庭中的手足子系统。兄弟姐妹 关系是人际间存在最为持久的关系,甚至可延续到整个 一生。对孩子来讲,加入到手足子系统中,可以使他们获得与 同辈交往的经验,发展出妥协、合作、竞争与相互支持 的模式。他们会学习怎样去交朋友,怎样去建立联盟, 怎样在屈服时保全脸面,以及怎样让自己被认可。
家庭结构
是由家庭中的个 人、两人或更多一些人组成的家庭中的小团体。
家庭系统借由亚系统来分化与执行功能由辈分、性别、兴趣或功能组成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父子亚系统、母子亚系统兄妹亚系统个体本身也是一个亚系统

第三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

第三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

就本质上而言,结构取向是基于家庭是 凌驾于个别成员之生理心理动力。家庭 成员的关系是根据支配其互动的特定规 则所建立。这些规则虽然通常不会被明 白陈述或辨认,但却形成一个整体—— 即家庭结构。结构的现实不等于个别成 员的现实。 ——MINUCHIN,1974

家庭互动模式调节家庭成员的行为,由两组相抗衡 的张力维持:一般性规则-特殊性规则 家庭功能/角色的互补性使得家庭在维持平衡时完 成其任务 家庭会尽可能尝试维持其偏好的模式——即目前的 结构 家庭结构要有足够的弹性以应对家庭内外的压力
第三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二、结构家庭理论 三、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家庭结构及其弹性决定家庭能否发挥其功 能、决定家庭能否适应外部的改变和其自 身的发展和转折(家庭生活周期)。 个人症状必须在家庭互动模式的脉络中才 能充分了解,要消除症状必须先改变家庭 组织或结构。

观察与倾听:谁听谁,谁先说,谁后说,谁帮谁,谁
提议,谁打断,谁离谁近…...


家谱图
帮助了解复杂的家庭互动模式
(五)结构式家庭治疗师的作用

促使家庭结构的改变 三大任务
创造推动家庭结构改变的情境


如何学习和操作家庭治疗
3.探讨在什么情况下有关,父母过去的经验 (大时代、大背景)对现在互动关系的影 响 4.找出新的可能性——改变结构
(四)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术与工具


参与(Joining)
进入家庭系统 模仿 治疗师调适自己,适应家庭风格



活现(enactment)
将家庭冲突带进治疗会谈中; 使家庭成员展示出平时的互动模式 便于治疗师观察冲突及冲突处理过程,探讨症状与家庭 结构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评析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专业班级心理 072班学生姓名齐长玉指导教师董周法成绩年月日摘要与个体治疗相比,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诠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代表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模式。

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问题根植于内隐而稳固的家庭结构,个人的症状必须在家庭的互动模式中才能充分理解,也必须靠治疗师参与到家庭中去,改变家庭的组织与结构才能消除其症状。

它提出的家庭结构、次级系统、界限、整体性、联盟和个人自主性等概念己经成为家庭治疗常用概念的一部分,一些常用技术,如加入、改变空间、建立界限、家庭重构等也已经成为整个家庭治疗领域的常用技术。

本文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出发,并较详尽地阐述了其产生、其基本理论、其治疗技术。

并以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实际运用中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为触发点,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实际运用做了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技术;实用性;局限性AbstractCurrentl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entered the ranks of aging society, growing aging population.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ighest in the world list, to the whole society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With the advance of population aging, how to achieve healthy ag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content of aged care. The concept of health is not limited to physical health,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Loneliness takes one kind of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feel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elderly proportion of poor tone increasing,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old psychological alone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maintaining the old mental health the first step, so as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chieve positive healthy aging.Key words: aging,;lonely ;elderly ;mental ;health目录第一章、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1、个人背景2、理论背景第二章、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1、关于家庭求助问题2、关于家庭系统第二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框架1、家庭结构2、家庭次系统3、界限第三节、正常与功能失调的家庭1、正常家庭的发展2、功能失调的家庭第三章、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治疗技术第一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治疗理念1、治疗目标2、治疗关系3、治疗策略第二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治疗程序1、形成治疗系统2、搜集材料3、评估与诊断4、家庭结构的重构第三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巧1、加入2、实际演出第四章、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应用评析第一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实用性第二节、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评析摘要:与个体治疗相比,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诠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代表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模式。

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问题根植于内隐而稳固的家庭结构,个人的症状必须在家庭的互动模式中才能充分理解,也必须靠治疗师参与到家庭中去,改变家庭的组织与结构才能消除其症状。

它提出的家庭结构、次级系统、界限、整体性、联盟和个人自主性等概念己经成为家庭治疗常用概念的一部分,一些常用技术,如加入、改变空间、建立界限、家庭重构等也已经成为整个家庭治疗领域的常用技术。

本文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出发,并较详尽地阐述了其产生、其基本理论、其治疗技术。

并以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实际运用中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为触发点,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实际运用做了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技术实用性局限性第一章、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第一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1、个人背景结构式家庭治疗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米纽庆(Minuchin)及他的同僚创立的。

最初米纽庆发展出一种理论和一套干预技术用来治疗一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在其著作《贫民窟的家庭》一书中,他揭示出家庭重构和以及成员间的有效层级形式的需要,奠定了家庭结构理论的基础。

随后米纽庆在《家庭及家庭治疗》和《家庭治疗技巧》等书中较详实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巧与方法,这两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的形成。

2、理论基础2.1 交互决定理论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基于因果的互动增强原理,也即交互决定论。

结构式家庭治疗改变的是结构、是过程而不是去找出最初犯错的人,至少个人已经不是重点。

米纽庆把病症行为看作家庭对压力的反应以及不能适应正在变化的情境的结果。

进而他认为所有家庭成员具有均等的病症性,而不是像家庭努力将问题定在某一位家庭成员上。

以交互决定论的视域来看,家庭内的行为模式并非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循环决定关系。

2.2 建构主义理论个人建构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自己对环境的独特建构来赋予世界意义,诠释和组织事件以及对未来作出预测和与之相应对的行动。

家庭治疗的对象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家庭内部个体及次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微妙的互动。

家庭根据自己所经历或体验到的事件发展着自己的信念,这些建构又反过来组织他们的经验,反过来去影响下一步的行动。

结构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结构性恰恰体现在家庭在面临变化时形成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信念与活动模式,并在随后的各类事件中相互影响,交互加强并最终将某一模式固定下来。

2.3其他理论支撑结构是家庭治疗的理论除了交互决定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其中系统论、控制论、结构功能理论以及依恋理论也在不同程度上对结构式家庭治疗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第二章、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结构式家庭治疗一再突出“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观点。

个体在社会中,会回应他人所给予的刺激,同样也引发他人对他的回应,个人的体验取决于内外两部分。

结构式家庭治疗对家庭求助问题的看法及家庭系统的观点正充分反映着其基本的理念。

第一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1、关于家庭求助问题结构式家庭治疗通常以向家庭询问他们是怎样看待现在的问题的形式去探究家庭。

家庭,甚至包括被家庭内部认定的症状病人自己,会认为家庭某一个成员的症状是接受治疗的根本原因,认为症状是“病人”个人的问题。

结构式家庭治疗师往往会挑战家庭对问题的这种看法,治疗师认为,永远不要十分确信是个人的问题,问题可能在于个体内部,可能在其人际关系的互动之间,也可能在于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之中。

结构式家庭治疗不再视个人为问题中心,而是将焦点集中在家庭的结构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一再强调看待问题的视角必须改变。

在界定家庭求助问题时,要看到个人的精神生活并不都是内化的结果。

家庭是一个系统,个体是这个系统中的次系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不断互动中,每个人都受到彼此的影响,因而要把个体纳入整个系统中去考虑。

另外,家庭结构的改变会带动系统中各成员行为和精神过程也改变。

2、关于家庭系统结构式家庭治疗描述家庭是一群彼此在情绪、行为上相联系的,生活在一个相同的空间内的人,经由相当长的时间,发展出彼此熟识的、且已定型的互动模式以及许多与此相关的规则。

所有家庭成员的认知、情感与行为都是与这个家庭情境互动的产物。

每个成员依此像扮演一定的角色那样,发挥一定的功能.。

他们是借助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和治疗问题家庭的。

家庭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会维护它原貌,抗拒超过其所允许范围的变动,且尽可能保持其所偏好的模式。

家庭的结构使家庭的成员感到相对舒适,培养其成员间的忠诚感,但同样也使家庭按照先前的形式互动以维持家庭的平衡。

恰因如此,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症状来源于家庭结构的不平衡,体现在家庭中功能失常的权利层级和界限和对于改变的适应不良。

家庭治疗师的任务则是去观察、探索、然后评估家庭的互动模式,预期家庭接下来可能的行动,找出这些家庭系统运行的实质。

而其对家庭的治疗目标便是重建家庭结构:改善或改变不良的成员位置,打破不良的互动模式,加强父母次系统的权力层级,建立清楚有弹性的界限,找寻更多替代性的应对方式等。

第二节、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框架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概念,米纽庆将结构界定为一组隐性的功能上的需求,它组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

家庭成员据此产生互动,并对行为之间的反应产生期待,进而预测行为的次序。

这些行为次序的反复出现,致使家庭的互动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而决定家庭中日常生活的信息及能量的流动。

米纽庆指出,家庭是一个借助互动模式运作的系统,而正是家庭的结构奠定了这个系统的根基,也正是这个结构帮助我们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家庭成员在这个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家庭结构包含了诸多家庭运作的隐含规则,它们将一些行为组织成家庭中可预期的系列,操纵着家庭内的互动模式、权力和劳动分工等。

这些互动模式可能会在许多不同内容的领域重复出现。

而某类情况的重复出现使其内在地具有了结构性,结构性具有显隐性之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结构往往更为基本,如果改变了其基本结构,在成员的互动上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

不得不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家庭结构的概念并不是一个静止、保守的概念,它包含的是家庭的动态过程。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就像我们身体的免疫一样有维护系统平衡的功能,它会抗拒超越其所允许范围的改变,且尽可能保持其所偏好的模式。

正因此,家庭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为了维护系统的平衡,有些家庭成员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为“症状病人”。

虽然,一方面家庭在既定结构的改变中会遇到来自家庭的强大阻力,但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改变自身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