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的化学反应小结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20XX年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学难学,其实只要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还是很好学的。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一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劝斥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①水通电②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再通过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二1. 水的电解了解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如图)注意: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应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实验步骤及观察内容:1)注入水,关闭活塞,注意正负极2)接通电源,仔细观察A. 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C. 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正):2(负)D. 验证:让两种气体采用不同的方法:①用带火星的木条②点燃E. 出现的不同的现象: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水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反应原理:2.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例题:1. 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和组成的。
高考化学水解知识点大全

高考化学水解知识点大全水解是高中化学较常见、也是较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说到底就是和水发生的复分解或取代反应。
那么你知道高考化学水解知识点有哪些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化学水解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考化学水解知识点1.概述:水解是高中化学较常见、也是较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说到底就是和水发生的复分解或取代反应。
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
2.实质:被水解是物质,在水分子作用下断键后,其阳性基团结合水分子中的阴性基团OH,阴性基团结合水分子中的阳性基团H,可表示为:3.分类:⑴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水解: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作催化剂)生成醇。
⑵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醇和酸;酸做催化剂可逆,碱作催化剂不可逆,(油脂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
⑶蛋白质的水解:生成氨基酸,酸或碱均可作催化剂,且均不可逆。
⑷多糖的水解:蔗糖水解得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得两分子葡萄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纤维素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他三个水解用稀硫酸作催化剂。
⑸一些特殊金属化合物水解:①碳化物:CaC2+2H2O=Ca(OH)2+C2H2↑,Al4C3+12H2O=4Al(OH)3+3CH4↑,②氮化物:Mg3N2+6H2O=3Mg(OH)2+2NH3↑,③硫化物:Al2S3+6H2O= 2Al(OH)3+3H2S↑,④非金属卤化物:PCl5+4H2O=5HCl+H3PO4,ICl+H2O=HCl+HIO,⑤氢化物:NaH+H2O=NaOH+H2↑⑹盐类的水解: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酸和碱。
除少数强烈双水解外,通常都十分微弱。
处理该部分问题需要牢记: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4.延伸⑴醇解,⑵氨解,⑶酯交换等盐类的水解第一片:概述1.概念: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水电离的H+或OH_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水的组成》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接通直流电。) SHAPE\*MERGEFORMAT [提问]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两支玻
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回答]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
璃管里汇集了气体,液面降低,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比 负极产生的气体少。
[提问]片刻后,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 积。
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到了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观 教学策略选 念”,并学习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进 择与设计 一步加深物质分类的思想,从而了解物质分类的多样 性。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 教学过程 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 常密切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 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以用点燃气体来检验,
若气体燃烧则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提问]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
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 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氢气的验纯方法: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若氢气中 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而点燃氢气前一定 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 指堵住,移近火焰,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很小的"噗"的一声,表明 氢气已纯。
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
教材分析 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
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
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2%~4.3% 含碳量0.03%~2% 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 + 酸→ 盐+ H2↑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水的分解

5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7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 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练习]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水分子 ,保持 不变的粒子是氧原子 和氢原子 ,生成的新微粒是 氧分子 和 氢分子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以 再分, 原子 不能再分。 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C )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 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2、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B ) A、水原子 B、水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氧分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F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 能再分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E、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F、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 隔等变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 物质的化学反应,叫 做分解反应。
通电 水 氢气 H2 + 氧气
H2 O
O2
分解反应判断方法:
1:必须是化学变化 2:一变多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C )
A、食盐水——水+食盐 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氧气——水
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那么保持氧气化学 性质的粒子就是氧分子;铜由铜原子构成 ,那么保持铜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铜原 子;氯化钠(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 成,那么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 钠离子和氯离子。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与水有关反应小结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与水有关反应小结【摘要】:紧张而又忙碌的高中三年级高中化学与水有关反应小结如下: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1)、水作氧化剂水与钠、其他碱金属、镁和其他金属反应生成氢和相应的碱: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水煤气: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水作为还原剂水与f2的反应:(3)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电解:(4)水既不用作氧化剂,也不用作还原剂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2.涉及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1)、水合、水化: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结合形成酸。
(它能与二氧化硅结合吗?)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
(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氨水化、无水硫酸铜水化(变色,可检查液体有机物中是否有水)、浓硫酸吸水、生石灰吸水工业酒精,然后蒸馏生成无水酒精,乙烯水化生成乙醇(2)、水解: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水解(酸水解或皂化反应)、水和电石与乙炔的反应、盐水解、氮化物水解、糖水解、氢化钠水解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二),水溶液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Cl-、oh-)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浓硝酸和浓盐酸的王水混合物(1:3)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三)其他汞、汞晶体——SiO 2、水煤气、Co、H2混合物、硅酸钠、Na 2SiO 3溶液【总结】高中化学与水有关反应小结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好好复习,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更多亮点:高三备考:氮族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三有机化学教学重点与难点综述。
聚焦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以《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为例

聚焦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以《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为例李莹玮【摘要】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微观模型,从分子模型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物质和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年(卷),期】2018(000)024【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水的组成;实验探究;核心素养【作者】李莹玮【作者单位】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100095【正文语种】中文一、研究背景《自然界的水》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水的组成学生在元素和分子原子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所以在本节课设计上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化学史实贯穿于始终。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们的氢气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探究分析获得的。
通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守恒观念,初步了解推断化合物组成的思维方法。
二、课堂教学实施环节课题引入:水是我们身边的重要物质,你知道水的组成吗?证据是什么?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领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明确本节课的主题。
1.环节一:揭秘水的组成阅读资料:18世纪末,普利斯特里把空气和“易燃空气”(氢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
不久另一位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
学生活动1:请自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的证据是什么?设计意图:该环节由科学史引出问题,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思路,收集相应的证据解释氢气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水,利用元素守恒观念可以推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整理推断水的组成的方法(从宏观角度):由合适的化学反应、定性实验、元素守恒、定性组成。
2.环节二:探究水的组成演示实验:电解水。
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
水环境化学3---氧化还原反应(11.18)

铁体系的pe-pH图 铁体系的pe-pH图 pe
(s)与 (s)的边界 (5)Fe(OH)2(s)与Fe(OH)3(s)的边界
Fe(OH)3(s)+ 3H+ = Fe3+ + 3H2O K1 Fe(OH)2(s)+ 2H+ = Fe2+ + 2H2O K2 K1 = 9.1×103; K2 = 8.0×1012 pe = 13.05 - lg[Fe2+]/[Fe3+] = 13.05 - lgK2[H+]2 / K1[H+]3 pe = 4.1 - pH
问题: 问题: 近年来,水化学中为何不用E而常用 pe表示氧化还原电位?
解释
(a) pe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pe= -lg[e]表示电子 的相对活度。
(b) pe每变化一个单位,[Red]/[Ox]变化10倍 便于比较。 (n=1时) (c) pe把数据拉开了便于比较。
Pe与△G 的关系 与
标准态: △G0=-nFE0 △G0=-2.303nRTpe0 任意态: △G=-nFE △G=-2.303nRTpe ( E0=2.303RT/F · pe0 E=2.303RT/F · pe)
问题:
水中主要还原剂为? 主要氧化剂为?
天然水体的pe 天然水体的pe
水中物质存在的形态
还原态 CH4 H2S Fe2+ S NH4+ NO2- ,有机物等; 氧化态 CO2 Fe(OH)3 SO42- O2 NO3- 等;
天然水体的pe 天然水体的pe
(一)决定电位
若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它体系高得多,则此 时该单体系电位几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 称决定电位。 一般情况下,天然水中溶解氧 溶解氧是决定电位,有 溶解氧 机物积累的厌氧环境中,有机物 有机物是决定电位。 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复习:有关水的反应小结
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
(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
(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