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

院系:电信学院计算机系

班级:计算机08本(1)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2010 年12月4日

成绩评定

一、指导教师评语

二、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题目]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

[问题描述]要求能够按先序遍历的次序输入二叉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中序遍历的序列,以及指定结点的路径

[基本要求]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输入函数、输出中序遍历的函数,以及输出指定结点路径的函数

课程设计的需求和规格说明

1、定义二叉树的存储结构,每个结点中设置三个域,即值域、左指针域、右指针域。要建立二叉树T的链式存储结构,即建立二叉链表。根据输入二叉树结点的形式不同,建立的方法也不同,本系统采用先序序列递归建立二叉树,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叉树。应该在程序运行窗口的主控菜单后,先选择“1”并回车,紧接着在程序运行窗口中提示信息“输入二叉树的先序序列结点值:”之后,采用以下字符序列:ABC@@DE@G@@F@@@(以@替代空格)作为建立二叉树T的输入字符序列并回车,窗口出现: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建立完成!

图1 二叉树的图形结构

2、二叉树的遍历。本系统采用非递归中序遍历算法进行中序遍历,这意味着遍历右子树时不再需要保存当前层的根指针,可直接修改栈顶记录中的指针即可。需要在程序运行窗口的主控菜单中选择“2”并回车,程序运行窗口会出现以下中序遍历序列: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是: CBEGDFA

3、求二叉树的指定结点路径。在程序运行窗口的主控菜单中选择“3”并回车,在程序运行窗口中提示信息“输入要求路径的结点值:”输入“G”并回车,会得到结果为:→A→B→D→E→G如果输入“I”并回车,会得到结果为:没有要求的结点!

设计

设计思想:

我们知道,在二叉树上无论采用哪种遍历方法,都能够访问遍树中的所有结点。由于访问结点的顺序不同,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都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但采用后序遍历二叉树是可行的,因为后序遍历是最后访问根结点,按这个顺序将访问过的结点存储到一个顺序栈中,然后再输出即可。因此,我们可以非递归地后序遍历二叉树T,当后序遍历访问到结点*p时,此时栈中存放的所有结点均为给定结点*p的祖先,而由这些祖先便构成了一条从根结点到结点*p之间的路径。

设计表示:

为实现上述的设计思想,首先要定义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我们采用二叉链表的方式,相应的类型说明为: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nTNode,*BinTree;

函数调用关系如下图所示:

函数接口说明:

Status CreateBiTree(BinTree &bt) /*按照先序遍历次序递归建立二叉树*/

Status Inorder(BinTree bt) /*二叉树非递归中序遍历算法*/

Void NodePath(BinTree bt,BinTNode *ch) /*求二叉树根结点到给定结点*p的路径*/

实现注释:

二叉树的创建模块: 按照先序遍历次序递归建立二叉树,通过读入的字符,分配存储空间生成新结点后再逐个构建根结点、左子树和右子树。程序代码可参见参考文献[1]P131

算法6.4语句注释见附录代码。

二叉树中序遍历模块:采用非递归中序遍历算法,先逐步扫描二叉树的左子树,并压入堆栈,如果栈不为空,左子树为空,则弹出栈顶的一个元素并输出。然后再扫描右子树,

然后再重复上面的步骤扫描该分支的左子树,直至整棵二叉树都扫描完成。此时输出的序列便是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语句注释见代码。

二叉树指定结点路径模块:该模块由NodePath、FindBT、Findx三个函数体构成,main 函数通过先调用Findx函数来查找结点,Findx又通过逐步调用FindBT函数遍历查找结点的路径,最后main函数再通过调用NodePath函数得到给定结点的路径。该模块需定义全局变量p和found以方便查找,否则容易出错,出错情况见调试报告。语句注释见代码。

调试报告

编程的最初阶段,在case3语句中,缺少p=NULL;和found=0;两个语句,得到的结果不管查找的结点是否存在,其结果均显示为G结点的路径,后经设置断点、调试,发现p指针在更换查找结点时,指向的地址始终与第一个查找的结点(即G)的地址相同,导致结果出错,所以应在ch1=getchar();获取新结点之后令p指针为空。

在编程的后期,暂未考虑到found为全局变量,因此即使加上p=NULL;这条语句,得到的结果为第一次查找G结点正确、第二次查找I结点也正确,此后继续查找不管是否存在的结点,其结果均与第二次的结果一致,显然此为错误的结果。经过调试判断后,得出found为全局变量,第一次查找存在的结点时,found被赋值成1,所以导致接下来的查找过程中在FindBT函数中:if((bt!=NULL) && !found),因为found已被赋值为1,所以,直接跳出查找退出FindBT函数,也就是没进行查找,显示的结果均为没有找到!实际上根本就没进行查找!所以应补充语句found=0;以恢复初值。到此,程序正确!

附录

a.源程序清单和结果: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um 100

#define OK 1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nTNode,*BinTree;

int found;

BinTNode *p;

Status CreateBiTree(BinTree &bt)

{//按照先序遍历次序递归建立二叉树,参见教材P131算法6.4

//ABC@@DE@G@@F@@@ 对应于教材P127图6.8(b) char ch;

printf("ch=");

scanf("%c",&ch);

getchar();

if (ch=='@') bt=NULL;

else

{

bt=(BinTNode *)malloc(sizeof(BinTNode));

bt->data=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b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b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return OK;

}

Status Inorder(BinTree bt)

{//二叉树非递归中序遍历算法

BinTNode *p,*s[100]; //定义数组栈

int i=0; //初始化栈

p=bt;

do

{ while(p!=NULL)

//扫描根结点及其所有的左结点并将其地址入栈{ s[i++]=p;

p=p->lchild;

}

if (i>0) //判断栈是否为空

{ p=s[--i]; //出栈

printf("%c\t",p->data); //访问结点

p=p->rchild; //扫描右子树

}

}while(i>0||p!=NULL);

return OK;

}

void NodePath(BinTree bt,BinTNode *ch)

{//求二叉树根结点到给定结点*p的路径

typedef enum {FALSE,TRUE}boolean;

BinTNode *stack[num]; //定义栈

int tag[num];

int i,top;

boolean find;

BinTNode *s;

find=FALSE;

top=0;

s=bt;

do

{

while(s!=NULL)

{//扫描左子树

top++;

stack[top]=s;

tag[top]=0;

s=s->lchild;

}

if(top>0)

{

s=stack[top];

if(tag[top]==1)

{

if(s==ch)

{//找到ch,则显示从根结点到ch的路径

for(i=1;i<=top;i++)

printf("->%c",stack[i]->data);

find=TRUE;

}

else

top--;

s=stack[top];

}//endif

if(top>0 && !find)

{

if(tag[top]!=1)

{

s=s->rchild; //扫描右子树

tag[top]=1;

}

else

s=NULL;

}//endif

}//endlif

}while(!find && top!=0);

}

void FindBT(BinTree bt,DataType x)

{

if((bt!=NULL) && !found)

{

if(bt->data==x)

{p=bt;found=1;}

else

{

FindBT(bt->lchild,x); //遍历查找左子树

FindBT(bt->rchild,x); //遍历查找右子树}

}

}

BinTNode *Findx(BinTree bt,DataType x)

{//按给定值查找结点

int found=0; //用found来作为是否查找到的标志

BinTree p=NULL; //置空指针

FindBT(bt,x);

return(p);

}

void main()

{

BinTree bt;

char ch1;

int xz=1;

while(xz)

{

printf("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n");

printf(" 欢迎光临\n");

printf("===========================\n");

printf("1.建立二叉树的存储结构\n");

printf("\n");

printf("2.求解二叉树的中序遍历\n");

printf("\n");

printf("3.求二叉树指定结点的路径\n");

printf("\n");

printf("0. 退出系统\n");

printf("===========================\n"); printf("请选择:(0-3) \n");

scanf("%d",&xz);

getchar();

switch(xz)

{ //输入:ABC@@DE@G@@F@@@

case 1:printf("输入二叉树的先序序列结点值:\n");

CreateBiTree(bt);

printf("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建立完成! \n");

printf("\n");

break;

//输出: CBEGDFA

case 2:printf("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是:\n");

Inorder(bt);

printf("\n");

break;

//查找指定结点路径

case 3:printf("路径的节点值是:\n");

ch1=getchar();

p=NULL;

found=0;

Findx(bt,ch1);

if(p!=NULL)

NodePath(bt,p);

else

printf("没有要求的节点!\n");

printf("\n");

break;

}// switch

}// while

}

实验结果截屏:

图3.指定节点路径的查找图1.创建二叉树

图2.求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图4 退出

b.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严蔚敏,吴伟民等.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3]苏仕华等.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4]杨秀金.数据结构.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5

[5]张乃孝.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数据结构二叉树习题含答案

2.1 创建一颗二叉树 创建一颗二叉树,可以创建先序二叉树,中序二叉树,后序二叉树。我们在创建的时候为了方便,不妨用‘#’表示空节点,这时如果先序序列是:6 4 2 3 # # # # 5 1 # # 7 # #,那么创建的二叉树如下: 下面是创建二叉树的完整代码:穿件一颗二叉树,返回二叉树的根 2.2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分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这三种遍历的写法是很相似的,利用递归程序完成也是灰常简单的: 2.3 层次遍历 层次遍历也是二叉树遍历的一种方式,二叉树的层次遍历更像是一种广度优先搜索(BFS)。因此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利用队列来完成是最好不过啦,当然不是说利用别的数据结构不能完成。 2.4 求二叉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 树中的叶子节点的个数= 左子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 右子树中叶子节点的 个数。利用递归代码也是相当的简单, 2.5 求二叉树的高度 求二叉树的高度也是非常简单,不用多说:树的高度= max(左子树的高度,右子树的高度) + 1 2.6 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儿子 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儿子,可以先交换根节点的左右儿子节点,然后递归以左右儿子节点为根节点继续进行交换。树中的操作有先天的递归性。。 2.7 判断一个节点是否在一颗子树中 可以和当前根节点相等,也可以在左子树或者右子树中。 2.8 求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 求两个节点的公共祖先可以用到上面的:判断一个节点是否在一颗子树中。(1)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在根节点的右子树中,则最近公共祖先一定在根节点的右子树中。(2)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在根节点的左子树中,则最近公共祖先一定在根节点的左子树中。(3)如果两个节点一个在根节点的右子树中,一个在根节点的

二叉树课程设计

实验6.1 实现二叉树各种基本运算的算法 编写一个程序algo6-1.cpp,实现二叉树的各种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主程序完成如下功能(T为如图所示的一棵二叉树): (1)以括号表示法输出二叉树T。 (2)输出H结点的左、右孩子结点值。 (3)输出二叉树T的叶子结点个数。 (4)输出二叉树T的深度。 (5)输出对二叉树T的先序遍历序列。 (6)输出对二叉树T的中序遍历序列。 (7)输出对二叉树T的后序遍历序列。 提示:创建二叉树的算法参见书上131页的算法6.4。按先序序列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一个字符),#字符表示空树。输入序列: ABD##EHJ##KL##M#N###CF##G#I## 以括号表示法输出二叉树的结果为: A(B(D,E(H(J,K(L,M(,N))))),C(F,G(,I)))

程序段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define OK 1 //?t2?ê÷á′±í′?′¢?á11 typedef struct btnode { char Data;//?áμ?êy?Y?úèY struct btnode *Llink;//×ó×óê÷????struct btnode *Rlink;//óò×óê÷????}btnode,*btreetype; //11?ì???t2?ê÷ int InitBiTree(btreetype &T) { T=NULL; return OK; } //?¨á¢?t2?ê÷ void CreatBiTree(btreetype &T) {char ch; scanf("%c",&ch); if(ch==' ')T=NULL; else { T=(btreetype)malloc(sizeof(btnode)); if(!T)exit(-1); T->Data=ch; CreatBiTree(T->Llink); CreatBiTree(T->Rlink); } } //ê?3??áμ?μ?×óo¢×ó void LeftChild(btreetype &M,char e) {

数据结构二叉树实验报告

实验三二叉树的遍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二叉树的结点类型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掌握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算法。 3、加深对二叉树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 运行C或VC++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 1、依次输入元素值,以链表方式建立二叉树,并输出结点的值。 2、分别以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二叉树的方式输出结点内容。 四、设计思路 1. 对于这道题,我的设计思路是先做好各个分部函数,然后在主函数中进行顺序排列,以此完成实验要求 2.二叉树采用动态数组 3.二叉树运用9个函数,主要有主函数、构建空二叉树函数、建立二叉树函数、访问节点函数、销毁二叉树函数、先序函数、中序函数、后序函数、范例函数,关键在于访问节点 五、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typedef struct TNode//结构体定义 {

i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TNode *lchild,*rchild; // 指针域包括左右孩子指针 }TNode,*Tree; void CreateT(Tree *T)//创建二叉树按,依次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 { int a; scanf("%d",&a); if(a==00) // 结点的值为空 *T=NULL; else // 结点的值不为空 { *T=(Tree)malloc(sizeof(TNode)); if(!T) { printf("分配空间失败!!TAT"); exit(ERROR); } (*T)->data=a; CreateT(&((*T)->l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构造左子树 CreateT(&((*T)->r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构造右子树 } } void InitT(Tree *T)//构建空二叉树 { T=NULL; } void DestroyT(Tree *T)//销毁二叉树 { if(*T) // 二叉树非空 { DestroyT(&((*T)->l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销毁左子树 DestroyT(&((*T)->rchild)); // 递归调用函数,销毁右子树 free(T); T=NULL; } } void visit(int e)//访问结点 { printf("%d ",e); }

数据结构第六章树和二叉树习题及答案

习题六树和二叉树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直接前趋 B. 线性结构中的一个结点至多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C. 树形结构可以表达(组织)更复杂的数据 D. 树(及一切树形结构)是一种”分支层次”结构 E. 任何只含一个结点的集合是一棵树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一棵二叉树中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为2 B. 任何一棵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都为2 C. 任何一棵二叉树中的度肯定等于2 D. 任何一棵二叉树中的度可以小于2 3. 讨论树、森林和二叉树的关系,目的是为了() A. 借助二叉树上的运算方法去实现对树的一些运算 B. 将树、森林按二叉树的存储方式进行存储 C. 将树、森林转换成二叉树 D. 体现一种技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4.树最适合用来表示() A. 有序数据元素 B .无序数据元素 C.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 D .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 5.若一棵二叉树具有10个度为2的结点,5个度为1的结点,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是()A.9 B .11 C .15 D .不确定 6. 设森林F中有三棵树,第一,第二,第三棵树的结点个数分别为M1, M2和M3与森林F 对应的二叉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的结点个数是()。 A.M1 B .M1+M2 C .M3 D .M2+M3 7.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 A.250 B .500 C .254 D .505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8. 设给定权值总数有n 个,其哈夫曼树的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 B . 2n C . 2n+1 D . 2n-1 9.二叉树的第I 层上最多含有结点数为() I I-1 I-1 I A.2I B .2 I-1 -1 C .2 I-1 D .2 I -1 10.一棵二叉树高度为h, 所有结点的度或为0,或为2,则这棵二叉树最少有()结点A.2h B .2h-1 C .2h+1 D .h+1 11. 利用二叉链表存储树,则根结点的右指针是()。 A.指向最左孩子 B .指向最右孩子 C .空D .非空 12.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为()。 A.CBEFDA B .FEDCBA 13.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 ABCDEF中序遍历结果 为 C .CBEDFA D dabec, 中序遍历序列是 CBAEDF则后序遍历的结 果 .不定 debac , 它的前序遍历是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程序源代码

09级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程序源代码#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num 10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RIGHT 1 #define LEFT 0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DataType; int found;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nTNode,*BinTree; BinTNode *p; int CreateBiTree(BinTree *bt) { char ch; scanf("%c",&ch); if(ch=='@') (*bt)=NULL; else { (*bt)=(BinTNode *)malloc(sizeof(BinTNode)); if(!(*bt)) return ERROR; (*bt)->data=ch; CreateBiTree(&(*bt)->lchild); CreateBiTree(&(*bt)->rchild); } return OK; } int Inorder(BinTree &bt)/{ BinTNode *stack[num]; //定义栈数组 int top=0; //初始化栈 stack[top]=bt; do { while(NULL!=stack[top]) { //扫描根结点及其所有的左结点并入栈 top=top+1; stack[top]=stack[top-1]->lchild; } top=top-1; //退栈 if(top>=0) //判断栈是否为空 { printf("%c",stack[top]->data); //访问结点 stack[top]=stack[top]->rchild; //扫描右子树

课程设计二叉树

安徽理工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二叉树的遍历集成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01 月 9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教研室 2014年 12 月 18 日

目录 1.需求分析 (1) 2、总体设计 (1) 2.1 程序目录 (1) 2.2 算法流程 (3) 3、详细设计 (3) 3.1 界面设计 (3) 3.2 详细代码设计 (5) 3.3 调试分析 (10) 4、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代码详述 (16)

1.需求分析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它不仅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而且也成为其他理工类学科必修课程,所谓”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结构,结构一般有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本程序所做的就是树形结构的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和线索化查找. 本程序使用VC6.0++编写,具体实现功能有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递归算法以及非递归算法.另外本程序还有可线索化二叉树的功能,由此可以得到二叉树某个节点的前驱和后继. 题目要求为: 1.实现二叉树的各种遍历。包括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递归和非递归算法、以及层次遍历。 2.要求能查找任一结点在某种遍历序列中的前驱和后继。 3.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可采用菜单或其它人机对话方式进行选择。 由小组一起制作,本人做小组汇总工作,并在基础上加了查找某个节点是否存在二叉树,以及求二叉树总节点数等一些简单功能 2、总体设计 2.1 程序目录 (1)typedef struct node 二叉树的定义,包含数据域data,左孩子lchild,右孩子rchild,若二叉树为空,则头结

树和二叉树实验报告

树和二叉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征,以及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掌握用指针类型描述、访问和处理二叉树的运算。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 2.上机运行本程序。 3.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4.按照二叉树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 行结果。 三、实验内容 1.输入字符序列,建立二叉链表。 2.按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二叉树(递归算法)。 3.按某种形式输出整棵二叉树。 4.求二叉树的高度。 5.求二叉树的叶节点个数。 6.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子树。 7.借助队列实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8.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试上述算法。 为了实现对二叉树的有关操作,首先要在计算机中建立所需的二叉树。建立二叉树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二叉树的性质5来建立二叉树,输入数据时要将节点的序号(按满二叉树编号)和数据同时给出:(序号,数据元素0)。另一种方法是主教材中介绍的方法,这是一个递归方法,与先序遍历有点相似。数据的组织是先序的顺序,但是另有特点,当某结点的某孩子为空时以字符“#”来充当,也要输入。若当前数据不为“#”,则申请一个结点存入当前数据。递归调用建立函数,建立当前结点的左右子树。 四、解题思路 1、先序遍历:○1访问根结点,○2先序遍历左子树,○3先序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1中序遍历左子树,○2访问根结点,○3中序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1后序遍历左子树,○2后序遍历右子树,○3访问根结点 4、层次遍历算法:采用一个队列q,先将二叉树根结点入队列,然后退队列,输出该结点;若它有左子树,便将左子树根结点入队列;若它有右子树,便将右子树根结点入队列,直到队列空为止。因为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后出,所以能够达到按层次遍历二叉树的目的。 五、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100

二叉树求节点数

二叉树求节点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函数状态码定义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1 #define INFEASIBLE -2 #define NULL 0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int T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T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 *BiTree; Status PrintTElem(TElemType e) { printf("%d ",e); return OK; } Status CreateBiTree(BiTree &T){ TElemType e; scanf("%d",&e); if(e==0 )T=NULL; else{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if(!T)exit(OVERFLOW); T->data=e; CreateBiTree(T->lchild); CreateBiTree(T->rchild);

} return OK; } Status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Status(*visit)(TElemType)) { if(T){ if( (*visit)(T->data) ) if( PreOrderTraverse(T->lchild,(*visit)) ) if( PreOrderTraverse(T->rchild,(*visit)) ) return OK; return ERROR; } else return OK; } int NodeCount(BiTree T){ //递归法统计所有结点的个数 int n; if(T==NULL)n=0; else n=1+NodeCount(T->lchild)+NodeCount(T->rchild); return n; } void main() { BiTree T; CreateBiTree(T); printf("二叉树T的先序输出序列为:"); PreOrderTraverse(T,PrintTElem); printf("\n"); printf("二叉树T的叶子节点数为 %d\n",NodeCount(T)); }

建立二叉树并求指定结点路径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um 100 #define OK 1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nTNode,*BinTree; int found; BinTNode *p; Status CreateBiTree(BinTree &bt) {//按照先序遍历次序递归建立二叉树,参见教材P131算法6.4 //ABC@@DE@G@@F@@@ 对应于教材P127图6.8(b) char ch; printf("ch="); scanf("%c",&ch); getchar(); if (ch=='@') bt=NULL; else { bt=(BinTNode *)malloc(sizeof(BinTNode)); bt->data=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b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b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return OK; } Status Inorder(BinTree bt) {//二叉树非递归中序遍历算法 BinTNode *p,*s[100]; //定义数组栈 int i=0; //初始化栈 p=bt; do { while(p!=NULL) //扫描根结点及其所有的左结点并将其地址入栈{ s[i++]=p;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遍历查找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专业09计算机一班班级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排序二叉树的遍历 完成期限:自2012 年 1 月 2 日至2012 年 1 月 6 日共 1 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 一、设计目的 熟悉各种数据结构和运算,会使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设计要求 (1)重视课程设计环节,用严谨、科学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课程设计的每一项任务; (2)按照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独立地完成各项任务,严禁抄袭;凡发现抄袭,抄袭者与被抄袭者皆以零分计入本课程设计成绩。凡发现实验报告或源程序雷同,涉及的全部人员皆以零分计入本课程设计成绩; (3)学生在接受设计任务后,首先要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进程表; (4)认真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设计内容 排序二叉树的遍历(用递归或非递归的方法都可以) 1)问题描述 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建立排序二叉树,对建立的排序二叉树进行层次、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并统计该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2)基本要求 (1)用菜单实现 (2)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和叶子结点的数目。 四、参考文献

1.王红梅.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红梅.数据结构学习辅导与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3.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um; //-----------排序二叉树节点--------------// struct tree //定义二叉树节点结构 { int data; //节点数据域 tree *right,*left; //右,左子树指针 }; //-----------排序二叉树类----------------// class Btree { tree *root;//根节点 public: Btree()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的实验报告doc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的实验报告 篇一:二叉树的建立及遍历实验报告 实验三:二叉树的建立及遍历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先序序列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过程。 (2)掌握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算法。 【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建立,并实现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如:输入先序序列abc###de###,则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叉树。 并显示其先序序列为:abcde 中序序列为:cbaed 后序序列为:cbeda 【实验步骤】 1.打开VC++。 2.建立工程:点File->New,选Project标签,在列表中选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再在右边的框里为工程起好名字,选好路径,点OK->finish。至此工程建立完毕。 3.创建源文件或头文件:点File->New,选File标签,在列表里选C++ Source File。给文件起好名字,选好路径,点OK。至此一个源文件就被添加到了你刚创建的工程之中。

4.写好代码 5.编译->链接->调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T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BiTNode,*BiTree; Status CreateBiTree(BiTree &T) { TElemType ch; scanf("%c",&ch); if (ch=='#') T= NULL; else { if (!(T = (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

二叉树的遍历与求结点路径

课程设计项目研究报告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2) 1.1课题设计背景 (2) 1.2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1.3课题的内容 (2) 2、课程设计计划表 (3) 2.1人员分配表 (3) 2.2课程设计完成进度表 (3) 3、总体设计 (4) 3.1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论证 (4) 3.2主要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4) 3.3模块的划分及功能描述 (4) 4、程序设计 (5) 4.1程序流程图 (5) 4.2重要函数 (6) 4.3程序详细分析 (7) 5、源程序 (16) 6、程序运行及结果 (21) 6.1程序运行环境 (21) 6.2运行结果 (21) 7、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4) 8、参考文献 (24)

《数据结构》是一种基于C程序建立的一种专业的算法技术,是一门基础的结构知识,是为了解决抽象问题设计的一种数学模型的算法,然后进行运行调试,以达到目的。这是一门基础课,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这要求我们能够掌握并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在《数据结构》课程一学期中的学习成果,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巩固。 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根据课本中的实现思想及算法编写程序,体现以课本知识的应用为主,在学习了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树和图等结构的基础上,以能够更加熟练的应用所学知识,并能更为深刻理解数据结构的内涵,熟悉它们各自的应用场合及方法。有些在平时做实验报告中没有掌握的内容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都是先通过看课本学懂了,然后再在课程设计中加深印象,实现算法的应用和扩展。这次的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程序来实现课本中所学习的算法的应用。我们主要做了建立二叉树以及对二叉树的遍历与求结点路径这个课题。 本文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先序建立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以及对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以及对指定结点路径的输出。 树结构的应用主要模块:建立二叉树、对二叉树的不同方法进行遍历、求指定结点路径等,以及对指针数组的应用为基础对树结构的操作和应用。 几个功能模块已经通过全面的测试,能够很好的运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关键字:数据结构二叉树遍历结点路径

二叉树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1) 1.1课程设计题目 (1)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2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2设计要求 (1) 1.3课程设计思想 (2) 1.4软件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2) 第二章概要设计 (3) 2.1 数据结构 (3) 2.2 所用方法及其原理说明 (3) 第三章详细设计 (4) 3.1详细设计方案 (4) 3.2 模块设计 (4) 3.21二叉树定义 (4) 3.22 树状显示二叉树设计 (7) 3.22 主函数设计 (10) 第四章调试和操作说明 (11) 4.1 调试 (11) 4.2 操作说明 (12)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12) 5.1本文的主要工作 (12) 5.2 存在问题 (12) 5.3心得体会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课程设计题目 树状显示二叉树: 编写函数displaytree(二叉树的根指针,数据值宽度,屏幕的宽度)输出树的直观示意图。输出的二叉树是垂直打印的,同层的节点在同一行上。 [问题描述] 假设数据宽度datawidth=2,而屏幕宽度screenwidth为64=26,假设节点的输出位置用 (层号,须打印的空格数)来界定。 第0层:根在(0,32)处输出; 第1层:因为根节点缩进了32个空格,所以下一层的偏移量(offset)为32/2=16=screenwidth/22。即第一层的两个节点的位置为(1,32-offset),(1,32+offset)即(1,16),(1,48)。 第二层:第二层的偏移量offset为screenwidth/23。第二层的四个节点的位置分别是(2,16-offset),(2,16+offset),(2,48-offset),(2,48+offset)即(2,8),(2,24),(2,40),(2,56)。 …… 第i层:第i层的偏移量offset为screenwidth/2i+1。第i层的每个节点的位置是访问第i-1层其双亲节点时确定的。假设其双亲的位置为(i-1,parentpos)。若其第i层的节点是其左孩子,那末左孩子的位置是(i,parentpos-offset),右孩子的位置是(i,parentpos+offset)。 [实现提示] 利用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算法实现。利用两个队列Q,QI。队列Q中存放节点信息,队列QI中存相应于队列Q中的节点的位置信息,包括层号和需要打印节点值时需要打印的空格数。当节点被加入到Q时,相应的打印信息被存到QI中。二叉树本身采用二叉链表存储。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21 课程设计目的 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强有力手段,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算法的编写、类C语言的算法转换成C(C++)程序并上机调试的基本方法,还要求学生在完成程序设计的同时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设计报告。严格实施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养的培养和软件工作者工作作风的训练,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1.22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每组一题,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2、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3、设计语言C(C++)不限; 1

二叉树实验报告及代码

重庆交通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姓名姚远学号 631106060113 班级:计信息一班 实验项目名称:二叉树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实验所属课程:数据结构 实验室(中心): 407机房 指导教师:鲁云平 实验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10 日

一、实验目的 1. 建立二叉树 2. 计算结点所在的层次 3.统计结点数量和叶结点数量 4.计算二叉树的高度 5.计算结点的度 6.找结点的双亲和子女 7.二叉树的遍历 8.二叉树的输出等等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二叉树的结点结构,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由学生自由选择和设定 2.实验完成后上交打印的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与前面所给定的实验模板相同 3.将实验报告电子版和源代码在网络教学平台提交 三、实验设备及软件 VISUAL C++软件 四、设计方案 ㈠题目(老师给定或学生自定) 二叉树的应用 ㈡设计的主要思路 在计算机科学中,二叉树是每个结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有序树。通常子树的根被称作“左子树”(left subtree)和“右子树”(right subtree)。二叉树常被用作二叉查找树和二叉堆或是二叉排序树。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不存在出度大于2的结点),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二叉树的第i层至多有2的i -1次方个结点;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 -1个结点;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如果其终端结点数(即叶子结点数)为n0,出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 =n2 + 1。 ㈢主要功能

实现二叉树的各项操作。 五、主要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inTreeNode //二叉树结点类定义 { char data; //数据域 BinTreeNode *leftChild, *rightChild; //左子女、右子女链域 }*BTree; BinTreeNode *p,*q,*f; int NodeNum,Leaf; int NodeDu,nodeloc=1; void CreateBinTree(BTree &T); void preOrder(BTree T); void inOrder(BTree T); void postOrder(BTree T); int TreeNodes(BTree T); int LeafNodes(BTree T); int TreeNodedu(BTree T,char ch); void NodeLoc(BTree T,char c,int nodeloc); int Height(BTree T); BTree Parent(BTree T,char c); BTree NodeRC(BTree T,char c); BTree NodeLC(BTree T,char c); void CreateBinTree(BTree &T) {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各种题型详解及程序

树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数据结构,尤其是二叉树。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在二叉树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一般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或左孩子和右孩子),并且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任意颠倒。二叉树是递归定义的,因此,与二叉树有关的题目基本都可以用递归思想解决,当然有些题目非递归解法也应该掌握,如非递归遍历节点等等。本文努力对二叉树相关题目做一个较全的整理总结,希望对找工作的同学有所帮助。 二叉树节点定义如下: structBinaryTreeNode { intm_nValue; BinaryTreeNode* m_pLeft; BinaryTreeNode* m_pRight; }; 相关链接: 轻松搞定面试中的链表题目 题目列表: 1. 求二叉树中的节点个数 2. 求二叉树的深度 3. 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4.分层遍历二叉树(按层次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5. 将二叉查找树变为有序的双向链表 6. 求二叉树第K层的节点个数 7. 求二叉树中叶子节点的个数 8. 判断两棵二叉树是否结构相同 9. 判断二叉树是不是平衡二叉树 10. 求二叉树的镜像 11. 求二叉树中两个节点的最低公共祖先节点 12. 求二叉树中节点的最大距离 13. 由前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重建二叉树 14.判断二叉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详细解答 1. 求二叉树中的节点个数 递归解法: (1)如果二叉树为空,节点个数为0 (2)如果二叉树不为空,二叉树节点个数= 左子树节点个数+ 右子树节点个数+ 1 参考代码如下: 1.int GetNodeNum(BinaryTreeNode * pRoot) 2.{ 3.if(pRoot == NULL) // 递归出口 4.return 0; 5.return GetNodeNum(pRoot->m_pLeft) + GetNodeNum(pRoot->m_pRight) + 1; 6.}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二叉树的一系列操作主要练习了二叉树的建立、四种遍历方式: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序遍历以及节点数和深度的统计等算法。增加了对二叉树这一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了使用c语言对二叉树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关键字:递归、二叉树、层序遍历、子树交换 一、程序简介 本程序名为“二叉树基本操作的实现”,其主要为练习二叉树的基本操作而开发,其中包含了建立、遍历、统计叶子结点和深度等一系列操作。其中定义二叉链表来表示二叉树,用一个字符类型的数据来表示每一个节点中存储的数据。由于没有进行图形界面的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程序中的遍历二叉树一功能来查看操作的二叉树。 二、功能模块 2.1功能模块图 2.2功能模块详解 2.2.1建立二叉树

输入要建立的二叉树的扩展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来建立二叉树,建立成功会给出提示。 2.2.2遍历二叉树 执行操作之后会有四个选项可供选择: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序遍历。 输入对应的序号即可调动相关函数输出相应的遍历序列。 2.2.3统计叶子节点树 执行之后输出叶子结点的个数。 2.2.4求二叉树深度 执行之后输出二叉树的深度。 2.2.5子树交换 交换成功则会给出提示,用户可通过遍历二叉树来观察子树交换之后的二叉树。 三、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 3.1二叉链表的设计 1.typedef struct BiNode { 2.char data; 3.struct BiNode* lchild; //左孩子 4.struct BiNode* rchild; //右孩子 5.}BiTree; 用一个字符型保存节点数据,分别定义两个struct BiNode类型的指针来指向左孩子和右孩子。在BiTree.h中实现相关的功能。 3.2队列的实现 1.typedef struct { 2. ElemType* data; 3.int head;//队头指针 4.int tail;//队尾指针 5.} SqQueue; 队列主要用于二叉树遍历过程中的层序遍历,从根节点开始分别将左右孩子放入队列,然后从对头开始输出。队列的相关操作封装在SqQueue.h中,包括入队、出队、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等操作。

二叉树实验报告

题目: 编程实现二叉查找树的建立、中序遍历、元素查找等功能,要求解释实现过程及演示实际例子的运行结果。 算法描述: 首先创建二叉树结点类,其主要包括:二叉树结点数据域,指向左、右子树的指针,构造函数,设置当前结点左、右子树、数据域以及判断当前结点是否为叶子结点等。然后进行二叉树类定义,其私有部分为定义二叉树根结点指针,公有部分主要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判断二叉树是否为空树、先,中,后序遍历的递归与非递归、二叉树删除、层序遍历以及二叉树搜索等。接下来将对一些重要函数算法进行描述: 1、isLeaf函数:若该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都为空,则为叶子结点。 2、isEmpty函数:根结点为空则为空树。 3、Parent函数:首先判断给定结点是否有双亲,根结点和空结点一定无双亲,初始化一个临时变量,用于跟进查找双亲结点,查找到后其保存的便是双亲结点。先递归在左子树中查找,如果找到,便结束递归且返回双亲结点指针;如果没有找到,再递归在右子树中查找。如果都没有找到,说明给定结点的双亲结点不在该二叉树中。 4、LeftSibling(RightSibling)函数:首先找到当前结点的双亲,然后判断双亲结点左右子树是否为空,其中必然有一个不为空,返回另一个子树指针即可。 5、DeleteBinaryTree函数:首先判断是否为空树,若为空,则返回,然后递归删除左子树,递归删除右子树,最后删除根结点。 6、PreOrder函数:首先判断是否为空树,若为空,则返回,然后访问根结点,递归遍历左子树,递归遍历右子树,结束。 7、PreOrderWithoutRecusion函数:使用栈来模拟递归过程,首先申请栈,用于保存结点指针序列,申请指针pointer保存当前根指针,然后判断栈是否为空,若栈为空且pointer为空,跳出函数,否则若pointer不为空,访问pointer所指结点,pointer入栈,pointer指向其左子树;若pointer为空,弹出栈顶元素赋给pointer,pointer指向其右子树,结束。 8、CreateTree函数:采用先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设‘0’为空结点,输入非‘0’数,生成新结点,递归创建左子树和右子树。 9、Search函数:采用先序遍历查找给定元素是否在二叉树中,首先判断树是否是空树,若是空树,则返回空指针。然后初始化临时指针temp,查找成功后temp即为所给元素所在

(完整版)求二叉树结点路径.docx

求二叉树上结点的路径 要求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的二叉树上。以 T 指向根节点, p 指向任一给定的结点,编程实现如下功能: (1)建立一棵二叉树存储结构; (2)求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 (3)求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4)求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5)求给定的结点的路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odeNum 100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TNode,*BTREE; void VISIT(char e)//--------- 输出语句 { printf("%c",e); } void BUILDBT(BTREE &T) //------ 利用前序遍历构建二叉树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T=NULL; else { T=(BTREE)malloc(sizeof(BTNode)); T->data=ch; BUILDBT(T->lchild); BUILDBT(T->rchild); } } void PREORDER(BTREE T)//------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 if(T!=NULL) { VISIT(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void INORDER(BTREE T) { //------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if(T!=NULL) { INORDER(T->lchild); VISIT(T->data); INORDER(T->rchild); } } void POSTORDER(BTREE T) { //------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 if(T!=NULL) { POSTORDER(T->lchild); POSTORDER(T->rchild); VISIT(T->data); } } void AllPath(BTREE T,char item) { //----- 求得定路径结点BTREE STACK1[NodeNum],p=T; char STACK2[NodeNum],top=-1,flag; if(T!=NULL&&T->data!=item) do //---- 定义一个堆栈,保存所找到的结点//----- 假如所找的结点不是根结点 { while(p!=NULL) { STACK1[++top]=p; STACK2[top]=0; p=p->lchild; } p=STACK1[top]; flag=STACK2[top--]; if(flag==0) { STACK1[++top]=p; STACK2[top]=1; p=p->rchild; } else { if(p->data==item)

二叉树遍历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目录 一.选题背景 (1) 二.问题描述 (1) 三.概要设计 (2) 3.1.创建二叉树 (2) 3.2.二叉树的非递归前序遍历示意图 (2) 3.3.二叉树的非递归中序遍历示意图 (2) 3.4.二叉树的后序非递归遍历示意图 (3) 四.详细设计 (3) 4.1创建二叉树 (3) 4.2二叉树的非递归前序遍历算法 (3) 4.3二叉树的非递归中序遍历算法 (4) 4.4二叉树的非递归后序遍历算法 (5) 五.测试数据与分析 (6) 六.源代码 (6)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一.选题背景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指针建立二叉树中结点之间的关系。二叉链存储结构的每个结点包含三个域,分别是数据域,左孩子指针域,右孩子指针域。因此每个结点为 由二叉树的定义知可把其遍历设计成递归算法。共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可先用这三种遍历输出二叉树的结点。 然而所有递归算法都可以借助堆栈转换成为非递归算法。以前序遍历为例,它要求首先要访问根节点,然后前序遍历左子树和前序遍历右子树。特点在于所有未被访问的节点中,最后访问结点的左子树的根结点将最先被访问,这与堆栈的特点相吻合。因此可借助堆栈实现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将输出结果与递归结果比较来检验正确性。。 二.问题描述 对任意给定的二叉树(顶点数自定)建立它的二叉链表存贮结构,并利用栈的五种基本运算(置空栈、进栈、出栈、取栈顶元素、判栈空)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三种遍历,输出三种遍历的结果。画出搜索顺序示意图。

三.概要设计 3.1.创建二叉树 3.2.二叉树的非递归前序遍历示意图 图3.2二叉树前序遍历示意图3.3.二叉树的非递归中序遍历示意图 图3.3二叉树中序遍历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