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归纳复习-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归纳复习-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归纳复习-部编版1. 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2024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
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 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 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 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 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 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 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
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 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 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5页 ( 数 一 数 ) 教学目标: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 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 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一单元总课时节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一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二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二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三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三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三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三单元总课时节1 32 23 1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再自由读(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6)练习4的组成。

2、学习5的组成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 5 5 51 423 3 24 1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练习5的组成。

(猜数游戏、对口令)三、巩固运用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三单元总课时节科目数学年级一备课人执教人第三单元总课时节一、复习准备看图填数○○○○○○○○○()()二、探究发现出示25页主题图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

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2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5”又表示什么?三、巩固深化1、完成做一做第1、2题:先看图说图意,再在全班交流,说算式,你是怎么算的?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2、完成做一做第3题:边摆边列算式3、游戏:找朋友3 4 52+3 4+1 2+2 1+2 3+11+2 4+1 1+3 3+24、完成练习五的2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2024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2024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2024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1,2,3……2.0的认识:0是数学中的特殊数字,它表示没有,可以用来占位。

3.数量比较:能比较大小的数或物体的数量多少,可以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例如:5 > 3,3 < 5,5 = 5。

二、数的表示1.数字的读法:练习从0到9、从11到19以及从20到99的数字的读法。

例如:58读作“五十八”。

2.数字的写法:掌握0至100内数字的写法。

例如:23用阿拉伯数字写作“23”,用汉字写作“二十三”。

三、数的运算1.加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加法:将两个数累加起来,结果是两个数的和。

–减法:拿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取走,结果是剩下的数。

2.数量的加减法:掌握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有关数量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小明有5颗糖,他吃了3颗,那么他现在还有2颗。

四、图形1.图形认识:辨认知道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

2.用图形表示问题:掌握用图形表示数量的方法。

例如:有3个小球,可以用3个圆形表示。

五、时间1.时间表达:用“小时”、“分”、“秒”等单位表示时间。

例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2.时间的关系:掌握“早、晚、现在、过去、将来”等词语,能区分时间的先后。

例如:8点是早上,12点是中午,14点是下午。

六、数的分解1.数的分解:将一个数按照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例如:4可以分解为2×2。

2.分解的应用:掌握将一个数按照相乘的形式表示时的应用场景。

例如:36个人,可以分成6行6列,也可以分成9行4列。

七、整体与部分1.整体和部分:学习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例如:2块巧克力可以分成3小块和1大块,3小块和1大块分别是它们的部分,2块巧克力是它们的整体。

2.用整体表示部分:掌握用整体表示部分的方法。

例如:一个大课间有30分钟,其中一半是15分钟。

八、数的排序1.排序概念:学习什么是排序及排序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最新修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最新修订)
2. 数一数,连一连。
问题:你能将物体的个数与相应的小圆点连起来吗?
说一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探究一
探究二
小兔和砖哪个多?哪个少?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把铅笔摆得和蜡笔同样多。
探究一
探究二
小猪和木材也是同样多吗?
探究一
探究二
少 多
探究一
探究二
少 多
探究一
一共有( )个1水0 果,( )个苹果,3( ) 个梨,2( )个香蕉。 5
数一数,填一填
1( )盘苹果
1( )群小鸡
看谁数的准
4 3 3 5
看数画圆圈
3
看数画圆圈
10
数一数,把正确答案圈起来。
234
567
8 9 10
数一数,再照样子画一画。
有5只小兔、5堆萝卜,如果每只小兔吃一个萝卜,挑哪一 堆比较合适?
个含义是起点的意思。
• 最后,我们学习了0的规范书写
猜一猜:和平鸽给我们带来的八 宝箱里装了什么东西?
分一分:
长方体 球
正方体 圆柱
摸一摸,说一说。
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一样,无法 由滚动
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样,无 法自由滚动
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 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你敢挑战吗?每个福娃后面都有一道题,你想挑 战哪一个?
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
()
()
(√ )
()
涂一涂:请你给长方体涂上红色
找朋友:
( 8)个 ( 6)个 ( 3 )个 ( 1)个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本文将对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知识点一:加法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的运算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两个一位数的相加,以及带进位的加法。

知识点二:减法
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值从另一个数值中减去的运算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简单的减法运算,例如两个一位数的相减。

知识点三:数字的大小比较
数字的大小比较是指通过大小关系来判断数字的先后顺序。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知识点四:数的顺序
数的顺序是指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按照顺序排列数字,并通过练巩固这一技能。

知识点五:数的组成与拆分
数的组成与拆分是指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部分,或者将若干
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数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数的分解
与合成,并通过练强化这一技能。

知识点六:数的进位与退位
数的进位与退位是指在加法或减法中,当某一位的和或差大于
等于(小于等于)10时,进位或退位的操作方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进位与退位的概念,并通过练加深理解。

希望以上归纳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部编一年级数
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第五单元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2、“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如:10+5=15 17-7=10 18-10=8(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9、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练习题一、填空1、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19里面有1个()和9个().3、一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5、被减数是16,减数是7,差是().6、15=7+(),5+8=()+5,13-()=10.7、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个数,从左数第6 个数是(),从右数,15排在第()个;其中比12大数有(),比18小的数有().8、将7、10、9、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9、12连续减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10个一和1个十组成();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1、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12、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二、在()里填上“〉”、“〈”、“=”或“+”、“-”.11()6=17 , 17()8=9 , 7+6()13 , 7-2()4.三、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3 6 4 8 11 18 20四、把左边的7 个●圈起来,再从左边数,把第9个●圈起来.●●●●●●●●●●●五、用7、9、16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六、应用题;1、桌上有16个皮球,拿走了9个,还剩几个?2、小华吃了8个苹果,小明吃了9个,他们两人共吃了多少个?3、学校图画组有18个同学,有9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4、老师做了10面小红旗,奖给同学7面,还剩几面?5、小红吃掉8个苹果后,还剩下3个,小红原来有几个苹果?6、停车场停了9辆汽车,开走几辆后还剩下6辆,开走了几辆车?7、小华做了7面小红旗,小红做的和小华同样多,两人一共做了几面小红旗?8、有一些小鸟落在2棵树上,先飞走7只,又飞走6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9、8个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红花,做的黄花和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10、植树节里,三(2)班第一小组6个小朋友栽了8棵小树,第二小组7个小朋友栽了9棵小树.两个小组一共栽了几棵小树;;;。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数字:认识数字0-9,学会识别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2.数的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二、数的运算1.数的加法:学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数的减法:学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三、数的排序1.数字顺序:学习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方法,会根据大小排列数字的顺序。

2.图形顺序:学习根据大小、颜色等特征排列图形的顺序。

四、认识图形1.认识平面图形: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

2.认识立体图形: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

五、认识时间1.认识钟表: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指针,学习读取整点时间和半点时间。

2.认识星期:学习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名称和顺序。

六、认识货币1.认识人民币:认识纸币和硬币的名称和面额,学习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七、认识长度1.认识长度:学习使用尺寸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认识一米的长度。

八、认识重量和容量1.认识重量:学习使用秤称重物体的重量,认识重量的单位。

2.认识容量:学习使用容器测量液体的容量,认识容量的单位。

九、认识几何1.认识平行和垂直:学习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认识对称:学习识别图形的对称性,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总结:以上是____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包括数字认识、数的运算、数的排序、认识图形、认识时间、认识货币、认识长度、认识重量和容量、认识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打好数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数的认识】1. 数数:掌握数数的顺序、方法和技巧,从1到20的数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 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 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 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 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 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 ”
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 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 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 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 会发生变化。
3、 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 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 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 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 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 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 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 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 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 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 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 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 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 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 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 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 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 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 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 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 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 相减(或相加)。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
位置
1、 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 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 指在低处的物体。
2、 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 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 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 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 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 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 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 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一年级
准备课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 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 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 的总个数。
2、 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 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 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 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 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 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 11、12、13、14、15、16、17、18、 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 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 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 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 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 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 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 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 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 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 其中的某一个。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 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 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 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 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 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 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 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 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 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 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 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 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 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 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 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 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 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 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 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有6 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 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 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 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 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 向滚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