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法-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
烟气脱汞新思路

烟气脱汞新思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燃料能源,其平均含汞量在0.10 ug/g。
虽然其含汞量较低,但由于其消耗量巨大,我国每年因燃煤向大气中排放的汞达到数百吨之多。
汞及其化合物大多有剧毒,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会造成神经性中毒和深部组织病变,而且其在生物和人体中具有累积性。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都对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控制工作做了安排,相关试点已启动。
目前,燃煤电厂还没有一项成熟的脱汞技术,最常用的是烟气中喷入活性炭,但该技术费用过高。
因此,开发出一种价廉脱汞效率高、联合脱除NOx、SO2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烟气中的汞有气态单质汞(Hg0)、气态二价汞(Hg 2+)、颗粒态汞(Hg p)3种形态。
现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协同脱汞1)、除尘装置目前,我国火电厂主要使用电除尘器(ESP)和布袋除尘器(FF)。
有研究表明,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同时使用,烟气汞脱除效率为34%~87%。
布袋除尘器由于在脱除高比电阻粉尘和亚微米级颗粒方面有独特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气态汞的排放量,对气态汞的排放量可减少70%-90%。
但是,袋式除尘器自身存在滤袋材质差、寿命短、压力损失大、运行费用高等局限性,限制了其使用。
2)、湿法脱硫装置(WFGD)烟气脱硫装置温度较低,有利于Hg0的氧化和Hg2+的吸收,是目前除汞最有效的净化设备。
特别是在WFGD中,由于Hg2+易溶于水,容易与石灰石或石灰吸收剂反应,因此WFGD可以将烟气中80%~95%的Hg2+除去,但对于不溶于水的Hg0捕捉效果不显著。
3)、烟气脱硝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是两种常用的脱硝工艺。
该两种工艺能够将Hg0氧化成Hg2+,而增加后续烟气脱硫设施对汞的去除率,一般前者应用较多。
目前,我国火电行业基本已全部完成SCR脱硝改造。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

某地区采用电子束联合袋式除尘器的方法,通过优化参数和流程,成功将烟气中的汞含量降低30%, 有效控制了汞的排放。
烟气脱汞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一
某些脱汞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设备投资 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解决方案一
通过优化设备设计和流程,降低投资和运 行成本,提高设备的性价比。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成本高
设备占地面积大
目前烟气脱汞技术普遍存在投资成本和运行 成本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广 泛应用。
部分烟气脱汞技术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占用 较大的厂区空间。
运行维护困难
汞的二次污染
烟气脱汞技术的运行维护涉及到复杂的化学 反应和物理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 作和维护。
部分烟气脱汞技术可能存在汞的二次污染问 题,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和汞的回收利用。
效率、吸附剂寿命等。
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 不同脱汞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 件,同时对影响脱汞效率的关键 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了燃煤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最佳方案和未 来研究方向。
04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应用
烟气脱汞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燃煤电厂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进行烟气脱汞,经过改造后,烟气中的汞含量降低了60%,效果显著。
电化学法
利用电解原理,将汞离子在阴极上 还原成金属汞,再收集利用。
国内外烟气脱汞技术发展现状
国外
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烟气脱汞技术方面研究较早,已成功开 发出多种高效脱汞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国内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内燃煤电厂开始逐步引进或研发烟 气脱汞技术,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差距。
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

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1燃煤电厂汞的排放煤作为一次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燃烧,其燃烧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全世界发电用煤量巨大,燃煤电厂是导致空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在煤燃烧造成的污染物中,除SO2、NO X和CO2外,还有各种形态的汞排放。
汞是煤中的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痕量元素,具有剧毒性、高挥发性、生物体内沉积性和迟滞性长等特点。
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汞总量约为5000吨,其中4000吨是人为的结果,而燃煤过程的汞排放量占30%以上。
由于我国一次性能源以煤炭为主,原煤中汞的含量变化范围在0.1~5.5mg/kg,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22mg/kg,是世界范围内煤中平均汞含量的1.69倍。
根据相关报道,预计2010年中国电煤总需求量为16亿t,以煤炭含汞量为0. 22mg/kg,电厂平均脱汞效率为30%计, 2010年燃煤电厂汞排放量约为246. 4 t。
因此燃煤所造成的环境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其排放控制不容忽视。
2 烟气中汞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2.1 汞的存在形式烟气中汞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3种:单质汞(Hg0)、化合态汞(Hg+和Hg2+)和颗粒态汞。
其中单质汞(Hg0)是烟气中汞的主要存在形式。
烟气中汞的存在形态对汞的脱除有重要影响。
不同形态汞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如化合态汞易溶于水,并且易被烟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因此易被湿法脱硫设备或除尘设备脱除。
颗粒态汞也易被除尘器脱除。
相反单质汞挥发性高、水溶性低,除尘或脱硫设备很难捕获,几乎全部释放到大气中,且在大气中的平均停留时间长达半年至两年,极易在大气中通过长距离大气输送形成广泛的汞污染,是最难控制的形态,也是燃煤烟气脱汞的难点。
2.2 影响汞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2.2.1 燃煤种类的影响燃烧所用煤种不同,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也不同。
烟煤燃烧时,烟气中Hg2+含量较高,Hg0含量偏低;而褐煤在燃烧时,烟气中Hg0的含量却较高。
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研究现状

大 部 分 的 现 有 烟 气 处 理 设 备 对 汞 的 减 排 都 具 有 一 定 的
作用. 但不 同的设 备对 烟气 中不 同形态 的汞 的捕 捉能力 有所 不同. 因而单 独的 除汞能 力相 对有 限 . 或者 需要 比较 苛刻 的 条 件才 能保 证较好 的汞去 除效果 。因此 , 用设 备联用 的方 采
能
把煤 中 的汞 转移 到了废液 中 . 煤后产 生的浆 液 的处 理是个 洗 新 的问题 . 同时该 方法无 法有效 去除煤 中与有机 碳结 合在一
起 的 汞 热处理 技术 是利用汞高 挥发性 的特 点 . 高 温环 境下把 在 222 脱 硫 设 备 协 同 除 汞 ..
唬
脱 硫设 备在 控制 燃煤 电厂烟 气 S , 0 排放 中发挥 着重 要 的作 用 。由于烟气 中的 H 极易 溶于水 或者其 他吸 收液体 ,
例 在 3 %左 右 的燃煤 烟气 .经过 E P后其 浓度 平均 可 以降 0 S 至5 %左右 。高洪 亮等 [ 8 ] 研究 发现 , 燃用 石煤 产生 的烟气通 过 E P后 气 态 汞 的 含 量 约 降低 13 ( 中 Hg 的下 降 最 为 明 S / 其  ̄ 显) .颗 粒汞 下 降 9 .%, S 65 E P对 烟气 中汞 的脱 除效 率 可 达 5 .% 可 以看 出 . S 97 E P的除汞能力 在很大程 度上受 到飞灰 含 量、 粒径 以及含 碳量 的影响 。美 国电科 院( P I对 干式 电除 E R) 器之 后增加 一个湿式 电除 器( S 的工艺进行 小 型试验后 WE P)
烧 烟煤的 电厂 飞灰可捕 捉烟气 中 3 %的汞蒸气 赵永椿等 _ 0 6 _ 在研究 燃煤 飞灰 的吸 附脱 汞能力后发 现 . T > 0 C L 10和 C S > TR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探讨及适用性探讨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探讨及适用性探讨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深,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些气体在破坏大气层,使得紫外线的强度很大这才导致全球变暖。
而那些气体大多数都是些酸性气体比如二氧化硫和一些氮氧化物,这些气体的超标排放有一部分是因为燃煤的气体产生的。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体系的核心还是以煤炭能源为主,但是煤炭这种能源排出的气体污染程度最大,在这些有害成分中有一种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重金属汞。
所以现在对于煤炭的清洁方法层出不穷,为了使得煤炭这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能源达标,对于燃煤烟气必须脱汞。
本文通过对脱汞技术的探讨从现在用的一些方法,比如氧化吸收法,催化氧化法等的研究现状和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得出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希望可以从中给出一些建议来最大程度的降低燃煤烟气中的重金属汞的含量。
标签: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探讨;适用性我国的能源体系不是那么复杂,煤炭能源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始终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我国的山西等地方,煤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可以挖到,所以山西也凭借煤炭大省发展迅速。
而且煤炭能源开发成本很低,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阶段,这种能源无疑为我国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推动作用。
1 我国燃煤电厂的现状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我国对于环境问题也开始重视起来,那么由于我国初期对于煤炭的处理很简单,导致燃煤烟气中的很大一部分有害物质都严重超标,比如一些酸性气体的排放,我国一些燃煤工厂所排放的酸性气体比安全的含量都超标了好几十倍。
而且燃煤烟气中存在一种对于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成分,重金属汞。
重金属会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极大的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重金属中毒基本上是没有治疗手段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低汞的排放量,使其达到一个安全的含量。
2 对于酸性气体的控制设备对汞的脱除有协同作用现在由于我国开始对于酸性气体的控制,使得煤炭能源中所含有的硫元素和氮元素含量都大大降低。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探讨及适用性探讨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探讨及适用性探讨燃煤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排放。
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之一就是汞。
汞是一种高毒的重金属,它在环境中的存在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研究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探讨其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流的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有湿法脱汞和干法脱汞两种。
湿法脱汞主要包括氧化吸附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氧化吸附法是通过将汞氧化为水溶性的汞离子,然后利用吸收剂吸附汞,最后通过控制吸收剂中的pH值或添加还原剂来实现汞的脱附。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则是利用选择性催化剂将气态中的汞转化为固态颗粒,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将固态颗粒捕获。
干法脱汞技术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和氯化法。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将烟气中的汞气体吸附在活性炭上,进而将活性炭回收,在高温下进行脱附处理,实现汞的去除。
氯化法则是将烟气中的汞与氯化气体反应生成氯化汞,然后通过吸附剂将氯化汞捕获。
这些烟气脱汞技术各有优势和适用性。
湿法脱汞技术工艺相对成熟,处理效果较好,适用于大部分燃煤电厂烟气的脱汞需求。
干法脱汞技术则具有简单、节能、低废水排放等特点,适用于一些小型燃煤电厂中,但对于高浓度汞含量的烟气处理效果较差。
原煤中的汞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烟气脱汞技术的应用效果。
高汞含量的煤炭会使得烟气中的汞含量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脱汞技术的难度和成本。
在选择燃煤供应商时,应优先选择低汞含量的煤炭,这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汞的排放。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也需要考虑。
不同的脱汞技术在设备投资、能耗和副产品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的脱汞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探讨以及适用性的研究对于减少烟气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脱汞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场景,需要根据燃煤电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减少煤炭中汞的含量以及提高燃煤电厂的汞排放标准也是防治烟气汞污染的有效手段。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研究与应用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研究与应用1. 概述烟气中的汞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厂作为汞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其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当前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2. 电厂烟气汞排放特点电厂烟气中的汞主要来自煤炭燃烧过程,其化学形态复杂,分为元素态汞、无机汞和有机汞。
煤炭的硫、氯含量、燃烧方式、烟气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烟气中汞的排放。
电厂烟气中汞的浓度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3.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分类目前,电厂烟气脱汞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化学添加剂法和湿法脱汞法。
物理吸附法主要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烟气中的汞;化学添加剂法通过向燃烧系统添加氯化物或硫化物来提高汞的捕集效率;湿法脱汞法包括湿式电除尘、湿式脱硫和湿式脱硝等,可以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但操作复杂且能耗较大。
4.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新型吸附材料如硫化纳米粒子和纳米杂化材料等提高汞的捕集效率;利用化学添加剂如活化炭、金属氯化物和氨水等改善汞的脱附效果;研究湿法脱汞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其脱汞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5.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应用现状目前,电厂烟气脱汞技术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美国采用了大量活性炭吸附技术来控制烟气中的汞排放;中国也在不断推广应用湿法脱汞技术,如利用半干法和湿式电除尘系统对烟气进行处理。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成本高、废弃物处理难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6. 电厂烟气脱汞技术展望未来,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将继续深入。
首先,应加强对电厂燃煤过程中汞生成与迁移行为的研究,为脱汞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可以探索多技术联合应用的方式,提高脱汞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还需要加强对脱汞技术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

利用特定的膜材料,选择性地将烟气中的汞分离出来。该技术具有高效 、节能的优点,但膜材料的耐久性和成本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种脱汞技术的优缺点
活性炭喷射技术优点
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缺点:活性炭消耗量大,二次污染风险 高。
氧化吸收技术优点
脱汞效率高,适用于高浓度汞排放源。缺点:氧化剂和吸收剂选择 和配方关键,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
利用活性炭对汞的吸附作用,将活性炭 喷入烟气中,从而实现对汞的去除。此 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
VS
新型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如锰氧化物、铁氧化物等,这些吸附剂 具有较高的汞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未来烟气脱汞技术的挑战
汞的低浓度与复杂性
01
烟气中汞的浓度通常较低,且存在多种形态,对脱汞技术的效
技术的运行成本和环境风险。
智能化监控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 测烟气中汞的浓度、分布和脱除 效果,为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
03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 应用
燃烧前脱汞
煤洗选
通过洗选的方式去除燃煤中的汞,降 低燃烧过程中汞的释放。但此方法对 煤中汞的去除效果有限,通常只能去 除部分表面的汞。
02
烟气脱汞技术概述
现有烟气脱汞技术简介
01
活性炭喷射技术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喷入烟气中,吸附其中的汞。该技术
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活性炭的消耗量大,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02 03
氧化吸收技术
通过氧化剂将烟气中的汞氧化为易溶于水的形式,再利用吸收剂将其从 烟气中分离出来。该技术的脱汞效率较高,但氧化剂和吸收剂的选择和 配方是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05- 05; 修回 2007- 07- 20 基金项目: 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2007G60G2070039) 作者简介: 况敏( 1982- ) ,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电话) 0574- 87600550( 电子信箱) kmwust2000@yahoo.com.cn。
Carey[15] 对 5 种 经 过 汞 吸 附 饱 和 的 活 性 炭 进 行 了热脱附试验, 结果表明, 活性炭脱附速率高峰时 的温度比飞灰的低很多, 活性炭类吸附剂在较高的温 度 (200℃和 370℃) 下 热 再 生 后 , 吸 附 的 汞 可 以 从 活 性炭表面溢出, 脱附率低于初始吸附量的 40%, 再 生 后的活性炭重新进入吸附循环后汞吸附能力可恢复 30% ̄50%。
第 31 卷 第 5 期 2008 年 5 月
环境科学与技术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Ma
31 y第
3N210o0卷.58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
况敏, 杨国华, 胡文佳, 陈武军
(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 燃煤汞污染近些年来被世界公认为继燃煤硫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 燃煤汞排放控制方法的研究开发将是 21 世纪最 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开发出有效低成本的脱汞技术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 此方面的研究, 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 对未来燃煤电厂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式, 每脱除 453.6g 汞需耗资¥14200 ̄70000; 如果采用 活 性 炭 吸 附 床 , 每 脱 除 453.6g 汞 需 耗 资 ¥17400  ̄ 38600。这么大的脱汞成本不具有现实意义。 1.2 活性炭吸附再生法
为了寻找技术经济上切实可行的脱汞方案, 研究 者们还研究了活性炭的再生问题, 期望通过吸汞活性 炭的再生循环使用, 减少活性炭的消耗量, 大幅度地 降低烟气脱汞成本。吸汞活性炭再生的基本原理是基 于汞的低蒸气压和低脱附温度。但迄今为止有关吸汞 活性炭热脱附再生的基础研究非常少。
T.C.HO[12]应 用 微 波 加 热 方 式 对 活 性 炭 进 行 了 汞 脱附试验, 脱附反应器分别呈流化床和固定床, 并应 用传质学基本原理结合试验结果, 对脱附过程进行了 数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提高脱附温度和传质速率 (在流化床状态下)可显著提高脱附速率。
Despina[13]用 内 径 为 35mm 的 固 定 床 反 应 器 进 行 了活性炭的汞吸附和脱附试验。试验先以氮气为载体 携带 Hg0 穿过床层 , 使吸附剂吸附饱和 , 然 后 关 闭 汞 气, 在保持床层温度与吸附时相同的情况下, 使吸附 剂脱附, 直至达到脱附平衡。试验发现, 在床温为 120℃下吸附, 汞与活性炭之比 ω为 0.06, 同温下脱附 ω变为 0.048, 脱附率为 20%, 在 150℃下吸附, ω为 0.018, 同温下脱附为 0.015, 脱附率为 16.67%。
燃煤汞污染近些年来被世界公认为继燃煤硫污 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 尤其是燃煤电站汞排放控 制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1 国内外有关汞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燃煤电站汞排放控制研究范围包括: 烟气组分中 汞 的 形 态 分 布 与 转 化 、燃 煤 过 程 及 烟 气 中 汞 的 单 相 和 多 相 反 应 机 理 、汞 形 态 的 测 量 、烟 气 中 汞 的 脱 除 技 术 等。任建莉等[4]研究发现, 煤燃烧时汞大部分随烟气排 入大气, 进入飞灰和底灰的只占小部分。飞灰中汞约 占 23.1% ̄26.9%, 烟气中汞占 56.3% ̄69.7%, 进入底灰 的汞仅占约 2%。飞灰和底灰中的汞在环境中稳定性 较好, 不易溢出, 危害性小, 而以气相随烟气进入大气 中的汞, 特别是单质汞, 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或通 过干、湿沉降大范围地污染土壤和地表水体, 通过食 物链进入人体, 危害健康。因此, 控制燃煤汞污染, 关 键是控制烟气中的汞向大气中排放。
汞是煤中的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痕量元素, 汞污染 对人类及生物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全球每年排放到 大气中汞总量约为 5000t, 其中 4000t 是人为的结果[1], 而造成汞环境污染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矿石燃料的燃 烧 、汞 矿 和 其 他 金 属 的 冶 炼 、氯 碱 工 业 和 电 器 工 业 中 的使用汞等, 其中份额最大的来源于燃烧。以美国为 例[2], 各类燃烧排汞量占 87%, 其中电站燃煤汞排放所 占比例最大, 达到 33%, 生活垃圾 焚 烧 汞 排 放 量 占 19%, 工业锅炉汞排放占 18%, 医疗垃圾焚烧汞排放占 10%。可见燃煤导致的汞污染是最为严重的。
世界范围内煤中汞含量一般在(0.012 ̄33)mg/kg, 平均汞含量约为 0.13mg/kg, 我国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 0.22mg/kg[3]。可见我国燃煤汞含量普遍偏高, 燃煤汞 的排放控制不容忽视, 燃煤所造成的环境汞污染形势 不容乐观。燃煤过程汞的排放, 特别是大型燃煤电站 锅炉的汞排放, 在局部汞循环中具有相当的危害性, 其危害性不仅具有隐蔽性而且具有潜在性, 即汞的生 物累积作用难以消除, 应当引起重视, 并且把治理汞 污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控制, 将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
为了提高脱汞效率, 又充分利用这些设备, 一种 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与吸附法结合。研究表明, 很多物 质能吸附烟气中的汞, 如活性炭、含有未燃尽碳的飞 灰 、钙 类 物 质( CaO、Ca (OH)2、CaCO3、CaSO4·2H2O) 、 矿石类物质( 沸石、蛭石、高岭土、膨润土等) 、钛类物 质( TiO2) 、贵 重 金 属 类 物 质( 如 金 银 等) , 都 能 不 同 程 度地吸附烟气中的汞, 而且经过一些化学改性和催化 处理, 还可显著改善对汞的吸附特性。这方面的研究 是近年来汞污染控制的研究热点, 研究成果很多。然 而综合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看来, 就吸附剂性价比而 言, 仍是活性炭最有前途。 1.1 活性炭吸附法
目前用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汞可以通过两种方 式, 一种是向烟气中喷入粉末状活性炭 PAC, 另一种 是将烟气通过颗粒活性炭吸附床 GAC。PAC 将活性 炭直接喷入烟气中, 粉末活性炭吸附汞后由其下游的 除尘器( 如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 除去, 此法投资 小, 但活性炭与飞灰混杂在一起, 不能再生, 且汞浓度 很低, 汞与活性炭颗粒接触机会少, 活性炭利用率低, 耗量大, 脱汞成本很高。GAC 一般安排于脱硫装置 ( FGD) 和除尘器后, 作为烟气排入大气的最后一个清 洁装置, 除汞效果好, 但当颗粒尺寸较小时会引起较 大压降, 且需要增加设备、占地和初投资大。
第5期
况敏, 等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
67
电等离子体法[5- 6]、电催化氧化联合处理法[7]等。 利用现有脱硫或除尘装置除汞, 投入资金最小,
但脱汞效率不高, 如湿法脱硫装置(WFGD)可以将烟 气中 80% ̄95%的可溶于水的 Hg2+除去, 但对于不溶于 水 的 Hg0 捕 捉 效 果 不 好 。 据 美 国 能 源 部 ( DOE) 和 EPRI 在电站的现场测试, WFGD 对 烟 气 中 总 汞 的 脱 除率在 10% ̄80%范围内[8]。烟气中的飞灰、HCl 和 NOX 能够影响 Hg0 转化为 Hg2+的转化 率 , 由 此 影 响 FGD 的除汞能力[9]。除尘装置可以部分捕集飞灰中的汞, 捕 集效率取决于除尘器对微粒颗粒的捕集率, 因为飞灰 中 90%以 上 的 汞 存 在 于 <0.125mm 粒 径 的 飞 灰 微 粒 上[10]。因此单靠现有脱硫和除尘设备脱汞效率不高。
比较上述的众多控制方法和此两种活性炭脱汞 法, 目前被认为最接近于应用的技术是烟气中喷入活 性炭颗粒脱汞, 美国目前已将该技术用于垃圾焚烧炉 汞污染的控制, 在中等碳汞比时脱汞率>90%。但这项 技术若应用燃煤电站还是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考虑: ( 1) 燃煤电站烟气量很大, 汞浓度很低;( 2) 除尘器前 活性炭颗粒的停留时间很短;( 3) 活性炭可吸附其它物 质且易被灰污染。这些因素造成了该法活性炭消耗量 很大, 运行成本很高, 电站难以接受, 美国 EPA 和 DOE 估算结果表明[11]: 燃煤电站如选择活性炭喷入方
T.C.HO[14]用 内 径 为 25.4mm 的 固 定 床 反 应 器 进 行了活性炭和钒土的汞吸附和脱附试验。吸附试验时 吸附剂床层厚度为 250mm, 床层温度从底部的 60℃ 渐变到床层上部的 30℃, 用空气携带 Hg 或 HgCl2 通 过吸附床, 使吸附剂达到汞吸附饱和, 得到 4 种达到 饱和的汞- 吸附剂对: HgCl- 钒土、Hg0- 钒土、HgCl2- 活 性炭, Hg0- 活性炭。在脱附试验中, 对上述 4 个饱和的 汞- 吸 附 剂 对 分 别 在 100℃、200℃、300℃下 进 行 热 脱 附, 经过不同脱附时间后, 取出吸附剂, 分析残留于吸 附剂的汞含量。结果表明, Hg0 比 HgCl2 更易脱附, 而 在不同温度下脱附后, 残留于吸附剂的 Hg0 汞量都较 HgCl2 少, 且在较高温度下, 残留于活性炭的汞量较残 留于钒土的汞量低。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汞; 脱汞技术 中图分类号: X70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504(2008)05- 0066- 05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Technology for Removing Mercury from Flue Gas
KUANG Min, YANG Guo- hua, HU Wen- jia, CHEN Wu- 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