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编目基础理论
分类编目基本知识

类目涵义受上位类的限定
? K313 日本 K313.0 通史 K313.8 民族史志 K313.9 地方史志
? K516 德国 K516.0 通史 K516.8 民族史志 K516.9 地方史志
文献标引的方式
? 1)分类标引——以文献内容的学科、专业属性 为主要依据进行标引。(以分类表为依据 —— 《中图法》)
? 2)主题标引——以文献研究的对象为主要依据 进行标引。(是说明文献主题构成因素之间关 系。以主题词表为依据 ——《汉语主题词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我馆图书分类的一些具体规定(1)
类目关系及其显示
? 类目纵向关系的显示
– 并列关系
类目的并列关系指处在同一划分层次上的不 同类目的关系。由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 组下位类互称同位类,一组同位类总称为一 个类列。在一个类系中,类级相同,又不属 同一个上位类的类目称同级类,同位类之间 和同级类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类目关系及其显示
? 类目横向关系的显示
涉及多重列类标准的著作入最后编列的类。
TN949.1 电视:按体制分 TN949.11 黑白电视 TN949.12 彩色电视 TN949.13 立体电视 TN949.2 电视:按功能、用途分 TN949.21 工业电视
《中图法》的编制理论
? 类目涵义的划分与辨识
– 类目名称常常不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概念,其涵义受多方面的限定,与其在分类 体系中的位置密切相关
? 判断类目涵义要符合逻辑推理 ? 没有单独列类的主题概念如何确定在分
文献分类编目

2013-7-14
USMARC例子 :
HEA| |01111cam 2200313 a 4500 001| |022004001642 003| |CAL 005| |20040628095319.0 008| |010216r20032002cc a 001 0 eng d 010| |□a 2001021285 020| |□a7505390708 040| |□aSJT□cSJT 041|0 |□aeng□bchi 050|00|□aTK5102.9□b.V35 2002 082|00|□a621.382/2□221 093| |□aTN911.72□24 099| |□aCAL 022004032981 100|1 |□aVan de Vegte, Joyce.
2013-7-14 15
Ⅳ.索引
索引:使用类名字顺轮排方法:实行题 内关键词切分。
双栏显示,根据题内关键词找类号。
是分类人员的辅助工具。
2013-7-14
16
第三节 图书分类举例说明
例1 日本现代推理小说 分类步骤: I3/7 各国文学(依世界地区表分) I313 日本文学 I313.4 日本小说 I313.45 日本现代小说 I313.456 日本现代推理小说
第一部分 文献分类
分类法介绍
中图法》编制结构 (重点) 图书分类举例说明
2013-7-14
5
出版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57年文化部主持下组织人员编写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965年自然科学部分问世; 1971年以北图(国家图书馆)为主的36个单位决定共同编制了 一部分类法 1975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1版问世,同时有3个版本: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中图法简本(二级类目) 1980年第2版面世,只对政治方面的类目作少许更改; 1990年第3版面世,新增类目一万多条; 1999年第4版面世,将中图法和资料法合成一部,更名《中国图 书馆分类法》,同时面世的还有机读版、简本、期刊版、少儿版、 分类主题对照版。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专业课考试大纲(图书资料专业基础与图书资料专业实务)

图书资料专业基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内容1.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环境,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国外关于图书馆对象的认识:第一阶段:整理说,技术说,管理说第二阶段:社会说,知识社会说第三阶段:交流说,新技术说第四阶段:信息资源说我国图书馆界的认识:1、要诉说。
五要素:图书、读者、领导干部、建筑设备、工作方法2、矛盾说.“藏书与利用”或“管理与利用”的矛盾3、规律说.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规律的科学4、交流说。
文献交流说、知识交流说、文献信息交流说5、信息资源说结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大致可以如下描述:(1)普通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发展机制.此外,普通图书馆学还包括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2)专门图书馆学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极其特点的图书馆学分支学科。
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等的工作原理、特点、任务极其特殊的性质、职能,以及他们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发展趋势等(3)比较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事业。
它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体制、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比较,目的在于了解并掌握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对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得出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准则。
主要有3种形式:地域研究、跨国研究、实例研究(4)应用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的环节、程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也成为狭义应用图书馆学。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一、选择题(一)基础理论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文献)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
请问:叙录的意思是 (提要 )。
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
4.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有文字的文献(甲骨文)。
5.属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书籍形式是(羊皮纸书)。
6.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
7.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 美国国会图书馆 )。
8.根据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5)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9.下列不属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是:( 儿童图书馆)。
10.不属于图书馆效益的特点的是(利润性)。
B.外向性C.模糊性D.潜在性11.为了防止竹简虫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这一道工序叫(汗青)。
12.以下哪项属于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潜在经济效益)。
13.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有机结合。
14.(信息内容)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是文献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15.(载体材料)是指能够记录知识、信息的各种物质实体,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
16.在我国,通常使用的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标准有()A.按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B.按馆藏文献范围划分C.按用户群划分D.以上都是17.总分馆制可以实现(abd)。
a资源共享 b通借通还 c经费共享 d资源共建18.在国际图书馆界,国家图书馆的类型不包括下列哪类:(专业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A.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B.国会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D.科学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
19.国际图联1975年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为(abcd) a保存人类文化遗产;b 开展社会教育;c传递科学信息;d开发智力资源。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历史学B. 文学C. 信息学D. 管理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范畴?()A. 文献的收集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编辑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的分类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分类方法?()A. 主题分类法B. 作者分类法C. 年代分类法D. 地区分类法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促进文献的传播B. 促进文献的保存C. 促进文献的利用D. 促进文献的创作答案:C5. 文献检索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检索工具?()A. 目录B. 索引C. 摘要D. 书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答案:收集、整理、利用2.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书籍、期刊、档案3. 文献分类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主题、年代、地区4.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5. 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确定检索词、选择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学科,而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学科。
文献学为图书馆学提供了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学则为文献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
2. 说明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学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次,文献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文献学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最后,文献学支持了学术研究和决策制定。
中小学图书馆文献编目

一、图书馆目录的一般知识 编目的结果是形成目录,进而 形成目录体系,向读者揭示和报道 馆藏,供读者识别和选择文献,以 满足读者的各种检索要求。因此接 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目录的 一般知识。
(一)、名词解释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凡是用文字、图形、 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和信息的 一切载体,统称为文献。它的载体形式包括甲骨、金石、 牍、帛、纸、唱片、胶卷、磁盘、光盘等。 著录:编制文献目录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文献的形式 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方法和过程。 款目: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某一具体文献的内容和形式 特征所做出的一条记录。它是文献目录的基本组成要素, 指引文献的检索途径(检索点)。
2、图书馆目录的性质 图书馆目录的性质主要有检索性、馆藏性、学术性、 思想性。
3、图书馆目录的作用
A:是读者了解馆藏的工具。 B:具有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的功能。 C:是读者检索文献的工具。 D: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4、图书馆目录的种类
图书馆目录是多种多样的,它取决于读者和图书馆业 务工作的需要。无论是读者的查检途径,还是管理员开展 基础工作和读者服务,均需不同的目录来指导。因此按照 不同的标准,图书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可分为以下几种:
③目录组织。将各种不同性质款目,分别组 织成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主题目录、分 类目录。 ④目录的维护与宣传利用。
图书馆文献编目的工作过程图示:
描 述 编 目 文献著录
(著录法)
通用款目
规范数据款目
规范文档 目 录 组 织 ( 排 检 法 ) 题名目录 责任者目录 主题目录 分类目录
主 题 编 目
Ⅰ.书名 Ⅱ.责任者 Ⅲ.主题 Ⅳ.分类号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ppt

是否满足出版发行环节 书目著录需求
在修订中有专家提出本规则应该不仅 适用于图书馆和文献机构,还应该适用于 文献生产(出版社)传递(书商)与网站 等机构。因为这些机构都在做文献编目工 作,也都要使用著录规则,从更大范围的 信息资源共享考虑,还是统一考虑为好。
标目法部分
这次修订对标目法部分改动比较大, 主要原因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原规则标目法 部分内容比较单薄,没有把书目的规范控制 置于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基于当时处于卡片目录向机读目 录的转型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机读目录规范 控制的解决办法。
二是缺乏规范数据的实践。
修订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适用范围:
标目法部分
这次标目法部分的修订,在结构和内容上 进行了比较大的补充与修改,对许多规则进行 细化,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得益于一些大型图 书馆在规范数据库建设中大量实践。
近几年国家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制作和积累了 大量的规范数据,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一些典型 的个案,为这次修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修订原则
修订要坚持与国际接轨,依据ISBD / 1992年版、GB3792.1最新AACR2R/2002 年版等;考虑网络环境下电子资源的特点, 注重计算机编目的特点;注意规则的连续 性,在修订中尽可能原结构体例保持一致, 在内容上应尽量采纳国际标准。
修订总原则
既遵循ISBD的规则,参照 AACR2 的做 法,又要体现中国文献编目特色,不机械照
适用范围
在修订中也有专家提出编目规则不 仅涉及文献著录,还应涉及在文献生产 过程中著录。
能否满足到电子或自动编目的书目著 录需求。
浅述郑樵的文献编目与辨伪理论

郑 樵 ( 14 16 ) 字 渔 仲 , 于 南宋 , 称 夹 10 — 12 , 生 世 潦先 生 , 别号 西溪遗 民 , 建路 兴化 县 ( 福建 省 莆 福 今 田县 ) 。他 出生 于书 香 门第 , 人 自幼 受 到 熏 陶 , 虽 后 家道 中落 , 然从 未动摇 过读 书治学 的志 向 , 一生 勤奋 治学 , 以一 己之 力 , 终 四十年 治 学之 功 , 出上 千 卷 写 著作 , 留下煌 煌 巨著 《 志 》 成 一 代 史 学 大 家 和 文 通 , 献学 大家 。郑 樵搜 求 文献 的认识 和方 法 、 校勘 文 献 的要求 已多有 专家 论 述 , 文献 编排 著 录的方 法 与 而 原则 、 献辨伪 理论 这两个 方面 尚少人研 究 , 文 故笔 者
如 何 对待 难 辨 真 伪 的 文 献 的理 论 。 关键 词 : 樵 ; 献 编 目; 献 辨伪 理论 ; 郑 文 文 目录 学
中 图分 类 号 :14 3 文 献 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0 6 5 (0 0 0 - 6 - Z 2 . A 10  ̄12 2 1 ) 3 0 6 3 0 0
存书 。郑樵在 《 编次 必谨类 例论 》 中说 : 类例 既 分 , “
学术 自明 , 以其 先后本 末具 在 , 图谱者 可 以知 图谱 观
之所始 , 观名教 者可 以知名 教之相 承 ; 纬之学盛 于 谶
东都 , 韵之 书传 于 江左 ; 注 起 于汉 魏 , 音 传 义疏 成 于
隋唐 ; 睹其书可 以知其 学之 源流 , 旧无其 书而有 其 或 学者 , 为新 出之 书 , 是 非古 道 也 。 … 这 段 话 指 出 ” 了文献 分类 与 “ 章 学 术 , 辨 考镜 源 流 ” 间 的 关 系 , 之 明学 的作用 , 呼之欲 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分类----信息资源分类------信息标引 文献编目-----信息资源编目-----信息描述 面对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信息排序 文献编目包括文献著录和目录组织
信息组织: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和
信息排序 (图书分类编目学)
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对信息资源的形式特征和部分内容特 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其结 果是一条由若干个信息描述项组成的 有关该信息资源的书目数据记录。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2) 主题编目
包括文献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表,通过分析文献所叙 述的学科内容去揭示其内容特征的学科系统;
主题标引:依据一定的主题表,通过分析文献所反
映的主题内容,去揭示其内容特征的研究对象。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目录组织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各种款目进行有序的组 织排列(在机读目录内机器自动组织排列)。
1、文献编目范围不断拓展(馆藏文献--网络资源;机读数据---信息资源深层次开 发、精加工) 2、文献编目组织向联机编目网络化方向发 展 3、数字化的信息加工使文献编目向资源整 合转变(元数据---资源共享标准格式) 4、编目技术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公开化和 国际化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一、基本概念
认识文献
封底里 正文 扉页 封里
封底
封面
30
书脊
1. 文献编目工作的含义
文献编目是指以一定的目的和使用对象,按照相应的方法及其 规则为各类型文献编制目录的工作。 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通常指编制图书馆目录工作。 主要任务:对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组织、 报道文献信息,使每份文件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思考
前我们面临更多的是什么----???? 网络信息资源:即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 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电、 磁等非印刷形式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以通信 手段,用计算机或信息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信 息资源。 按照信息加工层次网络信息资源可分为:网络资 源指南、搜索引擎、联机馆藏目录、网络数据库、 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参考工具书和其他动态信 息;
对每种入藏文献进行的详细登记,包 括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单价、 来源等。
3、图书分类
根据文献的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 法,确定其所属类目并给予分类号 我国图书馆文献分类是依据〈中国图书馆 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进行 的——共分22个基本大类,大类下面进一 步细分为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分别 用字母或数字代表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2)检索馆藏文献职能 从读者角度来看,编制图书馆目录是建立检索系统 的重要环节。 3)管理馆藏文献职能
●
管理文献的职能 (配合采购、分编、典藏等)
管理目录的职能 (适应网络、在版、集中编目 需要)
●
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的核心,是建立 书目数据库——机读形式的馆藏目录。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总的来说,目录可分为人读目录和机读目录
人读目录按目录的载体形式分:书本式目录、卡片 式目录、活页式目录、缩微目录、影片目录等。 卡片式目录是指将目录信息(款目)手写或印刷在 纸质卡片上、并按一定规则排检的目录。主要优 点是便于及时更新,长期积累,目录组织灵活, 可供多人同时使用。缺点是目录柜所占空间大且 地点固定,目录不便维护与使用。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之一 基础理论
图书馆工作流程
文献搜集 文献登记 图书分类
主题标引 读者服务
组织目录
组织藏书
1、文献搜集
购买方式: 订购、选购、邮购、复制 非购买方式:
呈缴、调拨、征集、交换 、捐
赠
2、藏书登记
总括登记
个别登记
对一批入藏或剔除的文献进行的总登 记,反映这批文献的总数、总价值。
● ●
组织排列方法:字顺组织法和学科系统组织法。
字顺组织法:按款目的标目字顺将款目组织成字顺 目录(题名、责任者、主题);
学科系统组织法:按款目揭示的文献学科体系的标 识(分类号)将款目组织成分类目录。
按目录排检的文献信息特征划分为四种基本目录
( 1 ) 题名目录 是指根据文献信息题名的字顺组织起来的目 录,满足人们从题名途径检索的要求。 ( 2 )责任者目录 是指根据文献信息责任者名称字顺组织起 来的目录,满足人们检索特定责任者的特定文献信息的需 求。 ( 3 )主题目录 是指根据文献信息所属主题的主题词并按字 顺组织起来的目录。 ( 4 ) 分类目录 是依文献内容的学科体系,并按文献机构所 采用的图书资料分类法组织而成的目录。
目等。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款目与标目
●款目是根据一定的著录法对某一文献的形式持征
和内容特征进行记录,并提供检索点,以组成检索
工具(二次文献)的基础。其作用在于揭示文献的特
征;指引文献的检索途径;提供文献的索取号、代
号等。
●标目是以文献的某一形式或内容的特征,指引目
录排检线索的项目。其作用在于决定款目的性质; 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位置;提供检索途径。
在图书馆工作流程中,核心工作
图书分类:分类 主题标引:标引 组织目录:编目
为什么要编目?
编目的最高原则是为了方便用户,实现目录的功能:
1.利用资源的属性或关系进行检索,查找(find) 馆藏中的书目资源; 2.识别(identify)一种书目资源或责任者 (即,确认记录所描述的实体对应于所查找的 实体,或者区分具有相似特征的两个或多个实 体); 3.选择(select)一种适合用户需要的书目资源 (即,选取一种在内容、物理形式等方面能满 足用户要求的资源,或拒绝一种不适合用户需 要的资源 ;
思考
那么:传统的文献分类、文献编目能否对 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处理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前提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所搜集、整理的对 象已经延伸到了网络中的虚拟馆藏, 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了图书馆重要的信 息资源。“文献编目”无论从内涵还 是从外延上讲都无法涵盖现有的图书 馆编目对象和编目内容。于是出现了 “信息描述”、“信息组织”的概念。
书特征进行描述。
学习目标
6、组织藏书
书库划分
传统二级制(半封闭,全封闭)和三线 典藏制(按流通情况和利用率:一线开架、 二线半开架、三线闭架借阅)
藏书排列
内容排架法和形式排架法
7、读者服务
读者教育与培训
图书外借 馆际互借
阅览
参考咨询 文献检索 定题情报服务 情报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图书馆目录无论对于广大读
者还是图书馆工作者,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 工具。正如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家沈祖荣 教授所说:“夫图书馆活动全持目录,目录 者如网之纲,如丝之绪,绝对不可少也。馆 中书籍若无适当目录,即欲阅览,无从问津, 欲谋阅书人之便利,可以永久使用,除目录 外,别无他法。故人谓目录为知识宝库之钥 匙也。”
机读目录( Machine-readable
Catalog 简 称MARC)是指以代码形式与特定结构记录 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用计算机识别与处 理的目录,也称机读目录数据库、书目数 据库。加之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及 Z39.50 检索协议 , 形成了检索网络 , 实现联机检索。 机读目录的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 OPAC 实现 的。
中文文献编目工作培训
2.图书馆目录的意义和作用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检索和管理馆藏文献的工具。
1)揭示馆藏文献的功能
从馆员的角度。即通过对文献的正确完整的著录来 实现的著录来实现,即通过各种款目(题名、责任 者、主题、分类)准确地将文献形式和内容特征描 述出来,向读者提供各种文献的目录学知识,帮助 他们了解馆藏内容
按目录的使用对象分为公务目录和 读者目录
公务目录:也叫工作目录或勤务目录,是专供图书馆工作 人员在进行图书资料的补充查重、分类编目、典藏等业务 工作时使用的。这种目录是反映全馆全部收藏的,应是最 完整的,是全馆的总目录。公务目录的款目上还有较完备 的业务标记。中小学图书馆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公务目 录也可供读者使用。 读者目录:又称公共目录,是专门供读者使用的目录, 在图书馆目录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 和图书馆的特点,还可细分为公开目录和内部参考目录。 在中小学图书馆,还可根据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编排成教师用目录和学生用目录
4.取得(acquire)或获得(obtain) 访问所描述的单体(即给用户提供信息, 使用户能够通过购买、借阅等方式获取某 一单体,或者以电子方式通过联机连接远 程资源访问某一单体),或者获取一个规 范记录或书目记录; 5.导航(navigate)目录。这就是,沿着 书目信息的逻辑排列和明确的路径表示 (包括著作、表示、形体和单体 之间的各 种关系的表示)各处移动。
总之,图书馆目录是图书馆对馆
藏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客观描述, 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组织而成的鉴 别、选择和利用文献的工具。
编目目录划分
图书馆目录的职能
揭示馆藏资源
馆际互借的桥梁
开展各项工作的工具
检索文献信息 15
推荐书刊资料
为什么要设置目录
读者的检索习惯和图书的组织排架不一致,决定 了必须设置目录。 文献内容的复杂性和图书组织排架的单一 性,决定了必须设置目录。 文献的外借流动性与读者查找文献的检全 要求,决定了必须设置目录。 目录的汇集功能解决读者需要的多样性 机读目录提供更多的规范检索点是读者利 用文献的金钥匙。
一、文献、文献著录、文献目录
文献:中国古代:文献是指以书籍和文书为主体的一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