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摘要:文化自信作为国家重点战略理论,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该战略理论实现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群体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还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文化自信提出的背景,深入阐述了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及本质,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前言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包含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孕育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光来自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发展,更来自于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盎然生机,来自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融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把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中要重视青年的力量,让更多的青年投入到文化自信的建设中,并在工作中树立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践行者,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培养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1文化自信的内涵

自信原是描述人们在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时的一种自然心境的心理学概念。人们可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的经验和知识,轻松应对生疏的环境挑战,即是自信。自信不是傲慢,也不是自傲,而是适度的自我肯定。自信的人的人对自己所持有的观点持乐观态度,并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这与《当代汉语词典》中“相信自己,信任自己”的解读相呼应。在英语语境中,自信的解释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毫无疑问。虽然英语中的自信释义比汉语中的更具体,但二者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是认识到一个人对所持观点和能力的肯定性评价。当自信的对象指向文化时,就构成了文化自信。然而,文化自信并不是简单的把文化和自信相加,而是在把握文化发展史、了解文化基本内容、明确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积极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是在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基础上,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肯定和信任。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但应该指出的是,文化自信并不是依靠传统优势,倡导文化复辟的傲慢自大;也不是凭借经济实力取得文化霸权的唯我独尊;而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用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正视自身的优点和劣势。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化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与侵略者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蓬勃发展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文化自信既要不忘初心,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先烈留下的精神遗志,又要立足现实,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既要充分肯定文化,又要对文化现实和未来充满信心。坚定文化自信,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2文化自信的依据来源

1.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文化在近代以来的国运沉浮中艰难发展。中国文化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提出了全盘西化的思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文化从此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获得了新生机,还在与马克思主义具体的、历史的结合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论是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文化体制改革,都诠释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文化也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体系,它们都是以实践为基础,源于生活,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中国具体的文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无论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的凝练都是对文化实践的科学总结。为此,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理应成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依据。

1.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内在的根源,文化之根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抛弃根本,就等于否定了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根据,切断了文化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文化动荡的根基,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据。它记录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智慧、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这些思想具有的现代价值和精神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诚然,传统文化中还存在一些被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糟粕需要摒弃,但这不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我们需要用批判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并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做到古为今用。因此, 中华文化历史之悠久,

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厚,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难以比肩的;其思想之丰富、体系之完备,也是独一无二的,理应使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1.2.3经济实力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也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阐述了资本主义文化具有的世界意义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资产阶级之所以相信其文化的价值在于其强大的经济支持。相比之下,在中国,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因为贫困落后而失去了对民族文化的信心,甚至出现了文化自卑感。可见,经济实力的强弱,不仅对文化竞争力、影响力有决定性作用,还决定着人们的文化心态。自从新中国成立,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中国人为之自信与自豪的客观依据。当然,文化自信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物质支撑,还取决于自身的“软实力”。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巩固文化自信的根基。

1.3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

1.3.1文化自信具有主体性特征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主要指人)对其作为客体的文化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并被其客观活动所信服和肯定。作为一种生命个体,人既是物质性存在,又是社会精神性存在,人存在于社会中,也就是存在于某种的文化中。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客观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了人类对其文化世界的精神建构。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类精神追求和创造的产物,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核心。

1.3.2文化自信具有指向性特征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主体的价值选择性在实际的人类社会实践中是统一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人具有能动性和价

值指向性。虽然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取向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这种统一的实现并不是自发的。随着人们理解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当历史主体的价值指向性更加明显时,人们越来越自觉与自信地实现了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取向的高度统一。在人的本质力量的非客观活动中,文化自信实质上是文化主体在文化选择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诉求。文化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体现了个体在文化选择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文化自信作为个体理性精神价值的追求,是以个体的显性价值取向为基础的。

1.3.3文化自信具有象征性特征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肯定和确信。这种文化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狭义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指的是知识、价值观、思想和思想的抽象精神存在。自民族文化出现以来,它本身就是抽象的,只能用民族风俗、民族伦理、民族价值观等具体思想来表达。这些象征意义的具体形式显示了国家成员的共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传统。可以说,人所创造的具有象征符号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标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需要中华民族及其成员的文化符号,通过社会实践的对象来获取民族文化的对象形态,并以客体文化的形式存在于文化主体上,成为理性的态度,是文化主体自身的愿望和价值观。因此,文化主体通过象征符号实现了自我精神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1.3.4文化自信具有包容性特征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过渡以来, 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进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后冷战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文化意识得到了恢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加显著。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上的、政治上的或经济上的差异,而是文化差异。基于此,自信心的培养不仅需要审视自己的文化目的的民族文化,文化和民族的异质性过程的文化主体与世界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以理性的态度和精神,客观地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为了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任何一种文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化成

就。因此,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对话、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赋予了文化主体以包容性的理性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自信具有包容性的现实张力和本质特征。

2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2.1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2.1.1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文化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相互交流和融合与相互渗透与互补民族文化,不断突破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走向世界,继续改变区域资源共享的文化,为人类共享资源。具有民族文化自信是追求文化认同最基本的前提。实际上, 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却有所缺失,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不够重视。受多元文化中低俗文化的消极影响,不少学生热衷于从语言到行为、从现实生活到虚拟世界的低品位文化。二是对传统民族文化在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大学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他们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认识和以及国文化认同的基础。

2.1.2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认同

当代大学生还有一部分受西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他们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优越于东方文化,并且是全方位的,中国无法超越西方,所能做的就是学习、复制、追逐西方文化;而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性文化的缺失,无法满足中国现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没有足够的文化基础为了支持未来的更大的文化成就。因此,他们在做研究时把西方的东西都看做是真理,凡事必称“国外如何如何”,一切研究都要以西方的研究成果为根据,任何与西方思想不一致的成果都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读书必须读外国书籍,外国作品被视为经典,在中国的大胆创新被嘲笑为异端;甚至于观看影视作品时,也向欧美影片看齐,对宣扬本土传统文化的影片大加批判。因此,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没有充分认识,分析不够理性,就此表现出盲目崇拜的倾向。

2.1.3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关注不够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基本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当代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捍卫者和传播者,肩负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历史重任,更应该用中国先进文化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尽管当代中国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上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政治立场。不过,还是有部分大学生热衷于非主流文化,如:短信文化、寝室文化、课桌文化等。事实上,当代中国大学生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不仅是因为非主流文化涉及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如:从课堂到宿舍,从语言到行为,从现实生活到虚拟空间,这对当代大学生先进文化的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非主流文化品位不高,其中掺杂着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生活信念,会对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正是受高校非主流文化的激烈冲击和消极影响,他们思想素质低下,以自我为中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感兴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认同感。

2.2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

2.2.1 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的发展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 文化的繁荣发展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的经济发展意识相对高于文化发展意识,因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当代大学生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发现之间有差距,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尽管经过文化百花齐放及2011年文化大发展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文化产业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西方大量的文化和文化产业输入下,一些大学生文化观容易受到迷惑或冲击,从而削弱了文化自信心。

2.2.2教育的影响

(一)初级与中级教育开展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教育,但由于过于强调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中华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培育不够。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成熟,是大学生传承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培育文化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文化辨别与文化自信形成的绝佳时期,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多数高校过多注重培养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性人才,缺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深入的学习研究以及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无法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二)当代大学生的家长是在市场经济的初期成长起来的,经济意识较强而文化意识薄弱,家庭的文化氛围看重的更多是考试成绩,忽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的关注或教育,导致学生进入大学时对民族文化意识尚未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大学人群的文化自信心。

2.2.3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了很多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年龄、心智等方面的因素,他们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文化自信意识正在逐渐苏醒,但又恰好是他们自觉打开眼界接纳新鲜事物和文化学习的时段,会不自觉地主动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科技、生活等多方面。而传统文化缺乏大学生所喜欢的感官化和娱乐化, 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学习, 当然就不会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从而减弱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3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3.1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对于人类自身、社会和国家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文化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起着重大的支撑作用。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文化,我们都生活在文化当中。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有知识,但这个人不一定有文化,而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没知识的人,他不一定没有文化。一个人观察事物是透过文化这个眼镜决定的。我们做事情、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与我们的文化

观念密切相关。

毋庸置疑,在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样的情况下,最终决定这个国家能否继续上升的关键因素就是文化。然而,要想保持国家的发展、持续进步,就必须拥有文化上的自信。只有对本国的文化有自信,才能获取坚守住这份自信的从容,才能鼓起勇气发挥创造力。以中国为例,从百家争鸣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近代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好几次的鼎盛与衰落,但是对国人影响最大、停留在国人心中的最深刻伤痛是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的那段历史。直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年间,屈辱与压迫对中国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人格的伤害,以至于长期无法从这种低落的情绪中和阴影中走出。也因此,中国人长久的憎恨与屈辱感使得我们没有正面、理性地去分析中国被长期侵略的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人缺少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文化上的自信。中国人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怀疑是中国继续向前发展的沉重包袱,想要尽早抛开这种包袱,必须重塑文化自信。在中国崛起、中国梦的伟大建设进程中,我们都太需要文化上的自信作为保证。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的情况却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广泛传入,加之中国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轻文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引发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相对薄弱。一些人过分地注重中华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因于中华文化,从而盲目地推崇和模仿西方文化,贬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连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都被认为是过了时的观念。这种民族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可怕的,它可以让一个民族失去传统,改变一个民族社会的主流文化。各种社会因素导致中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并对盲目推崇外来文化。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是国本。而作为一个拥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的中国人,尤其是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继承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们,我们更应该对我国的文化有自信。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只有对本国文化有自信,才能鼓起勇气,获得更大的进步,创造更灿烂的辉

煌。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坚守自己、吸收外来,有了今天这样有特色的灿烂文明与辉煌成绩,不正是因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吗?因此,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活力、永不消亡的根本之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为我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3.2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途径

基于此,笔者认为,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应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主要渠道。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中国现代史纲要”课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人生观;第二,高等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如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保护、中西文化的对比等课程;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如组建文化社团、举办校园文化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第四,参加校外文化实践活动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如组织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组织参加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等;第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如创建主题教育网站、举办有益的网络文化活动等。

总之,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现实的、必然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引领者,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4结语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全社会弘扬和继承,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担负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些因素,营造更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良好环境,进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童萍.文化民族性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 [J].红旗文稿, 2010, (16) .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

[5]漆玲.从人的发展看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J].道德与文明,2011,(6).

[6]薛玉成.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养研究[D].南华大学,2014.

[7]朱永民.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8]项久雨,吴海燕. 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2016,(10):18-2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0]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21.

[11]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

究,2016,(04):21-24.

[12]陈一收.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

刊,2016,(07):51-54.

[13]赵付科,孙道壮.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论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16,(05):9-15.

[14]杜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 探索,2017,(02):163-168.

[15]石文卓. 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17,(05):43-47.

[16]邵献平,詹鹏. 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向度[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2):117-120.

[17]刘建军. 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J]. 文化软实力,2016,1(01):49-53.

[18]张远新. 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有关论述[J]. 兰州学刊,2016,(10):27-36.

[19]邸乘光.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OL].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15(2017-10-31).

[20]柏欣.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育问题思考[J]. 工程技术研究,2017,(04):231-233.

[21]周利娟.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育路径探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2):107-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