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天宁寺地区历史街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案例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案例研究引言: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风险。
因此,保护和更新规划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策略和实践。
一、案例一:北京胡同保护与更新规划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胡同是北京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胡同面临着被拆除和改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胡同的独特魅力,北京市政府制定了胡同保护与更新规划。
该规划强调保护历史建筑风貌,恢复胡同的原貌,并将其作为文化街区进行开发。
通过保护和更新规划,北京的胡同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二、案例二:巴黎蒙马特地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巴黎蒙马特地区是法国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该地区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流失的问题。
为了保护蒙马特地区的独特性,巴黎市政府制定了保护与更新规划。
该规划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的原始风貌,限制商业化开发,并鼓励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入驻。
通过规划的实施,蒙马特地区得以保留其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历史韵味。
三、案例三:东京浅草寺周边保护与更新规划东京浅草寺是日本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也是东京的重要旅游景点。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浅草寺周边的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商业化侵蚀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浅草寺的历史文化,东京市政府制定了保护与更新规划。
该规划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商业街区,限制高层建筑的建设,并鼓励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的发展。
通过规划的实施,浅草寺周边地区得以保持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四、案例四:伦敦科文特花园保护与更新规划伦敦科文特花园是英国最古老的花园之一,也是伦敦市中心的绿地宝藏。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科文特花园面临着被商业化开发和城市化侵蚀的威胁。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幸福社区周边地区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幸福社区
周边地区为例
崔怡冉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2(19)21
【摘要】为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北京老城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北京幸福社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位于北京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区内,针对北京幸福社区的多种问题,提出老旧社区活力提升、品质提升的改造设计,基于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微改造、开放街区理念,对社区服务设施、微社区空间、步行系统、新建住宅、文化创意园区、社区活动中心六个领域进行了重点的提升与设计。
坚持老城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不断改善社区周边景观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通过多个方面的建设,实现社区活力的提升。
【总页数】5页(P171-174)
【作者】崔怡冉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研究r——以安徽省宁国市河沥溪小溪口历史街区为例
2.城市更新背景下大运河沿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以江苏仪征城
南大码头街区为例3.城市更新背景下
社区居民对建筑遗产认同的变化
——以广州荔湾历史文化街区为例4.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5.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以济南商埠区“一园十二坊”及周边地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文物局关于天宁寺大殿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项目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天宁寺大殿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项目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9.01.31•【文号】文物保函〔2019〕128号•【施行日期】2019.01.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天宁寺大殿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项目的意见文物保函〔2019〕128号浙江省文物局:你局《关于要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大殿保护区划内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的请示》(浙文物发〔2019〕1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天宁寺大殿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环境整治项目。
一、所报方案需作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一)加强历史研究,明确天宁寺原有历史格局、变迁工艺、做法和形式,补充拟实施围墙坎墙修复、地面铺装等项目的历史依据。
(二)结合文物影响评估,进一步细化保护范围内后期建筑物拆除改造措施,补充相关设计方案图,补充说明大礼堂保留理由。
(三)细化工程措施,围墙整治尽量统一风格;明确广场、道路铺装的具体材料及做法,铺装工程应结合排水系统一并考虑;明确院内古树名木数量及位置,不得随意移植;进一步说明坎墙残损状态,细化加固措施,不宜大规模更换。
(四)充分考虑工程施工对文物的影响,明确工程实施中的文物保护措施、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项。
施工期间应做好对文物本体的防护措施,控制粉尘及施工垃圾等对文物本体及环境的污染。
二、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根据以上意见对所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后实施。
三、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有文物遗存等重要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研究,提出调整方案。
专此函复。
国家文物局2019年1月31日。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案例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案例咱今儿个就来说说北京的南锣鼓巷。
这地儿啊,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历史街区。
一、保护的方面1. 建筑外观南锣鼓巷保留了大量的四合院建筑。
这些四合院可是老北京的宝贝啊。
你看那灰墙青瓦,古色古香的。
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保护的时候,可没少下功夫。
那些老墙要是有了破损,都是按照传统的工艺来修复的。
比如说补砖,用的砖都得是那种和原来风格一致的老砖,可不能随便拿个现代的砖头就往上糊。
而且,四合院的门脸儿,什么雕花啊,门墩儿啊,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
就像守护着老北京的记忆之门一样。
2. 历史文化元素这里面的胡同名字那都是有故事的。
像雨儿胡同,当年齐白石老爷子就在这儿住过。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元素,在胡同里就有各种小牌子,上面写着这些胡同的历史典故。
游客们一边走,一边看这些牌子,就好像穿越回了过去。
还有那些传统的老北京手艺,像捏面人儿的、吹糖人儿的,也都保留了下来。
你走在巷子里,就能看到老师傅们熟练地摆弄着手里的材料,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出来了。
这可不仅仅是手艺,更是老北京的文化传承呢。
3. 空间格局南锣鼓巷的胡同格局那是相当规整。
东西两面各有8条平行的胡同,就像鱼骨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
这种空间格局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没有被破坏。
政府通过规划,限制了一些大型建筑的建设,保证了胡同的宽度和四合院之间的间距。
这样一来,走在胡同里,你不会觉得拥挤,还能感受到那种老北京的宁静和悠闲。
二、更新的方面1. 功能转换以前啊,这些四合院就是普通居民住的地方。
现在呢,一部分四合院被改造成了特色小店。
比如说有的四合院变成了文艺范十足的咖啡馆。
你想啊,坐在四合院的院子里,喝着咖啡,晒着太阳,周围是老北京的建筑,这种感觉多棒啊。
还有的四合院变成了民俗博物馆,把老北京的生活用品、传统服饰都展示出来,让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老北京的生活方式。
2. 商业活力注入南锣鼓巷的商业那是相当繁荣。
各种各样的小吃店、特色纪念品店琳琅满目。
不过呢,这商业也是有规划的。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6.07.18•【文号】建办规函[2016]681号•【施行日期】2016.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办规函[2016]68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委(规划国土局、规划局),北京农村工作委员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提出的“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要求,我部制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6年7月18日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要求,我部决定对全国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按照“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总体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重要性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对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核查所有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中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基本情况和保护情况,公布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单。
2023年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考试真题

2023年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考试真题场地设计:历史街区更新规划设计某城市历史街区总平面示意如图,街区西侧地块为古塔公园,南侧、北侧、东侧地块均为居住用地。
街区内原有建筑为地方特色传统民居。
通过本次更新设计,塑造尊重环境,功能复合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一、设计条件1.主要街巷单元格尺寸为35m*35m,街区内街巷宽度分别为5m和2.5m。
2、街区内有名人故居和古树游园各一处,东南角已建成地铁出入口及其附属广场。
3.图中填充街巷单元已完成更新及保护性修缮,不可拆改,原有街巷不得减少或改变。
4.图中未填充街巷单元可根据设计要求,规划广场、游园、建筑用地及新增街巷。
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街区周边环境要素,场地信息及下述要求,在历史街区内规划游览路线及建设用地。
(1)连续的主要游览路线一条,可转折,可利用新增街巷。
(2)连接主要游览路线和北侧城市支路的次要游览路线两条,均不可转折。
(3)连接主要游览路线和南侧城市支路的次要游览路线一条,不应转折。
2.选择适合地块,规划建筑用地四处:(1)文化广场用地一处,尺寸30m*30m;(2)街区更新展示馆用地一处,尺寸30m*30m;(3)街区休闲广场用地一处,尺寸30m*12.5m;(4)临南侧城市支路,设小游园用地一处,面积约400m2。
三、作图要求1.用粗实线绘制主要游览路线,粗虚线绘制次要游览路线,并标注名称;2.用细虚线绘制新增街巷,并标注名称;3.用租实线绘制文化广场用地、街区更新展示馆用地、街区休闲广场用地和小游园用地轮廓线,并标注名称。
建筑方案设计:湿地公园服务中心某湿地公园内新建服务中心一栋,功能为餐饮服务、科普展示及配套用房。
建设用地位于景区道路与湿地水体之间,道路红线、用地红线,标高等条件见图。
一、设计要求1.新建建筑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900m2,房间组成与建筑面积见表,主要功能和流线关系见图。
2、建筑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均不小于6m。
历史街区建筑更新改造使用后评估——以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为例

考察与研究 | 新建筑 2/2021 93[作者单位] 黄也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意大利)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通讯作者(E-mail:**********************)历史街区建筑更新改造使用后评估——以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为例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Building Renovation in Historic Districts: A Case Study of No. 7 Courtyard, Yinding Bridge Hutong, Shichahai, Beijing摘 要 基于住建部通过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方法流程和标准模板,结合历史街区的建筑特点及相关导则,建立了历史街区建筑更新改造使用后评估指标体系。
进而以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为例,对后评估体系及方法进行验证,从场地、单体、专项、经济及社会五个维度进行评估,梳理现有更新成果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经验,同时为日后同类更新改造项目的前期策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建筑更新改造 使用后评估 指标体系 什刹海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ndard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template of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 POE system for building renovation in historic districts consider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guidelines. It then takes the No. 7 Courtyard of Yinding Bridge Hutong in Shichahai, Beijing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is system, assessing this project from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 site, building, specific desig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nclusion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 building renovatio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hichahai DOI 10.12069/j.na.202102093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959(2021)02-0093-05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315)黄也桐 庄惟敏*HUANG Yetong ZHUANG Weimin一 问题的提出使用后评估(P O E)是对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进行严格、系统的评估,内容包括建筑性能表现、使用情况等[1]。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与
文化。
因此,对于街区风貌的保护与更新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设计导则,以确保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性。
一、保护
1. 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对于历史城区的
整体风貌至关重要。
在保护上,要求对于历史建筑进行加固和修缮,
同时要进行保护、修复和改善历史街区的空间、道路和景观。
2. 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如手工艺、宗教信仰、节日
活动等,对于历史城区的文化内涵的传承至关重要。
在保护上,要求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提升历
史城区的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
3. 保护城市空间:保护历史城区的城市空间,如路网、广场、
市场等,对于城市形态和气质的传承至关重要。
在保护上,遵循保持
原貌、再现历史、开拓创新的原则,合理保护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
和自然特征,以确保城市风貌的连续性。
二、更新
1. 更新历史建筑:历史建筑的更新应考虑其历史价值、建筑结
构和使用功能。
设计方案应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现代化需求,并保留历史性、美学性及个性化元素。
2. 更新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更新应考虑现代化的需要,如城市
绿化、交通流线等,同时要尊重历史和文化,在更新中提高城市品质。
3. 更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更新应当以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
为载体,融入时代精神,以适应现代传媒及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广传
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以上是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应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