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①、居住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始终。——家国同构

②、政权与神权相结合。——政教合一

③、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政德合一(以德治国)

④、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始终。——精英化(少部分人掌握政权)

⑤、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官本位

⑥、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等级制度(把不平等当原则)

⑦、实行“因俗而治”的实用主义政治制度,而从未上升至“法理”层面的理想主义政治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式的政治思想家,从而未能出现宏观理念和价值观念,没有政治智慧。——庸俗政治

3、封建(分封建制):即西欧封建时代那种分封式的世俗君主制和封建主与农奴共存的社会制度。即封土地、建诸侯

主要包括: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的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君封臣制度相适应的封土制度;

③、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4、服内:夏代的统治区域分为服内与服外两个部分。服内是夏后直接控制区,也就是夏族自己的城邦国家。服内设官统治,有六卿、六事、牧正等,由族内贵族担任。

5、服外:是指其他方国。服外分为同族方国和异族方国,所有的方国均需参加宗主国组织的会盟,交纳一些象征性的贡物和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

6、夏代三个统治阶层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的统治地位?

夏代的统治阶层分为王族、宗教贵族与军事贵族。

①、夏无常备军。遇有战事,所有能打仗的成年男子全体出征,武器和农具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军事专业化程度不高,那些战功卓著的家族往往世袭军事首领的职位,形成军事贵族,只有军事贵族拥有精良的武器。

②、君主凡有重大事务,必须经过专人卜筮,以占凶吉,由于卜筮是一种掌控符号的专门技术,所以其技术往往由一些特定的家族内部继承,在外人看来只有他们能够与鬼神想通,因此形成特殊的宗教贵族。

③、三个阶层共同构成了夏的统治结构,三者也有交叉,特别是王族往往兼任军事领袖,有时也可以自己占卜。

7、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贵族?

①、在蒙昧时代,文字与宗教是连在一起的。掌握宗教的人就是掌握文化的人,具有解释

文化的权力。在那个时代,人们不能解释自然的许多现象,只能由巫师占卜来解释。

②、夏商周三朝,君主凡有重大事务,必须经过专人卜筮,以占凶吉,由于卜筮是一种掌控符号的专门技术,所以其技术往往由一些特定的家族内部继承,在外人看来只有他们能够与鬼神想通,因此形成特殊的宗教贵族。

8、纯粹的政治宗教很难产生许多文物?

9、商朝王族宗法制的确立

①、正庶之分:商代跟夏代比,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宗法制度,王的配偶有了正庶之分,所以王的后代也有嫡庶之分。

②、嫡长继承:王权在王族中传承,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但最终要传给兄的嫡长子,嫡长继承成为一种原则。

③、大小宗族:嫡庶之分导致族内大宗、小宗的分野,每个分组依然有大小宗之分。

④、宗法结构:大小宗族由此逐渐形成了王族树根状的宗法结构,商的直辖区域的贵族以及同姓诸侯之间,构成了宗法网络。在一定时间区内,强化了王国的凝聚力。是由血缘纽带构成的政治架构。

10、为什么宗法制盛行?

其本质是分封建制。

①、分封与宗法结合更紧密:周朝的建立,在礼仪制度上多承袭商朝,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其分封的诸侯,更多的是在积极的宗亲,而其他归附者较商为少,宗法制度也更加严整。

②、分封与军队以来更紧密:王朝军事力量更强大,拥有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三支直属军队。

③、分封与意识形态更紧密:意识形态方面突出天神崇拜,教育在贵族中得到普及,巫的低位下降,王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④、分封与王权巩固更紧密:有利于王权强化巩固,反过来有利于分封制的发展。

11、商的兵制:商朝的军队与夏有本质的不同,它实现了部落兵制向职业兵制的转化,军队的正式成员一般由低级贵族武士担任,每个武士一般都配有仆役,负责保护和照顾武士。

西周的意识形态

①、基本命题:天。在周朝,天的地位比商朝进一步提高,对抽象的“天”的尊崇,构成了西周意识形态的基本命题。天浴天明还被用来对王朝的统一做合法性说明。

②、周人虽然保留了祖先崇拜,但对于一般的自然神却持怀疑态度。敬鬼神而远之。所以,巫的地位较之商朝进一步下降,在政治事务中,采取更世俗化的态度,看重行为的效果和作用。

13、春秋初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

当时旧的政治秩序逐渐崩溃,新的秩序也在逐步建立。主要表现在:

①、王室对诸侯间的秩序失去掌控,诸侯互相攻杀兼并。王室衰微,诸侯间的战争激烈,征战不断。

②、礼乐制度紊乱。诸侯、大夫甚至士僭用礼乐的现象非常普遍,诸侯的定期朝见制度基本废止。

③、在诸侯间秩序打乱的同时,诸侯内部的宗法秩序也出现混乱。嫡长子继承制难以遵行,乱臣贼子越来越猖狂。

14、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怎样解决春秋五霸的混乱局面)

①、齐桓公和晋文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维持诸侯间的秩序,多少有些效果,但他们的着眼点是维护自己的霸业,政治理念已是霸道而非王道,所谓存亡继绝的努力,更多的只是一种表演。

②、秦穆、楚庄以及稍后登台的吴、越两国,实质上不过是在做新的改朝换代的尝试,连“尊王攘夷”的旗号都不屑于打了。

15、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①、士阶层的崛起:宗法制的破坏,使得原来由血缘和宗法位置决定政治地位的规则形同虚设,在宗法结构中处于相对卑微地位的贵族,尤其是底层贵族——士,有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旧的秩序破坏必须要有新的阶层的新起。

②、新型官制的出现:私学兴起而官学式微与士阶层的崛起互为表里。士的崛起从根本颠覆了原来那样世卿世禄的官制,开始向国君雇佣官僚转化。

16、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

①、战国七雄均先后进行了法家意义上的政治改革,涌现了一些代表人物:李悝、申不害、商鞅等。变法基本上衣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为标志,目标是建立专制君权与编户齐民并存的绝对主义国家。

②、经过变法,各国均建立起了军事化的行政网络,各国官僚机构都有所发展,地方郡县体制普遍建立;由平民和奴隶转化而来的农民成了编户齐民,是君主制的基石;各国的贵族势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失去了对自己封地的军事统治。

17、春秋战国的政治文化

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①、春秋战国是一个旧秩序消亡。新秩序渐生的时代,时代不仅为各种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空间,而且提供了足够的压力与温床,人们既需要解释时代社会的变化,更需要建构未来社会的框架。

②、儒家的各学派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修正的礼治国家,也有相应的处世和为政的基本方式。

③、墨家和农家则提倡一种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农民王国。

④、道家虽然鼓吹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但却也为现实的政治提供了高妙的权利技术。兵家则将这种权利技术发扬光大,变成了战争艺术。

⑤、在法家语境里,王权被强化到极致,国家形成了半军事化的动员体制。思想文化上的渔民和禁锢,伴随以不讲人情的严刑峻法,使法家学说成为具有立竿见影实效的政治思想。

18、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强大的国家都采用法家的思想?(历史选择了法家)

①、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法家思想政治改革需要符合历史的发展,不必拘泥于传统,这种思想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法家主张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地主阶级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

固。

②、在那个时代法家学说由于具有冲决过去到的束缚的朝气,所以体现了相当的政治活力。(但其政治主张透出的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特色,也给中国政治的发展打上了阴冷的印记,是政治文化充满了阴谋色彩。)

19、为什么百代皆行秦政治?(其先进性)

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积极作用和影响: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补充点秦朝政治制度的内容)

20、罢黜百家与焚书坑儒哪个更加破坏政治制度文明?

(1)、“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秦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统一的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因此,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秦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刚刚建立,一些儒生攻击郡县制度,儒家思想不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

(2)、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

(3)、个人认为罢黜百家的危害更大,焚书焚的是天下书,所有的百家经典在秦朝的书库都有储存备份,是后来项羽一把火烧掉了咸阳王宫,后导致所有的藏书均消失了,而且坑儒坑的大多数是那些方士,术士,儒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罢黜百家却是从政策上遏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最终导致儒家一家独大。长期的独尊儒术使中国变成的羊性文化(引自狼图腾)和酱缸文化(引自丑陋的中国人)。焚书坑儒倒不是把儒学者给坑了,儒是指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等的学派书生,而推崇法家。这是一种文化高压,使知识分子不敢说真话,对国家治理造成离心、不合作的结局。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某一种理论定性为真理,思想变得狭隘,没有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那样丰富、进步,同样有碍于国家发展。21、儒家的劣处

(1)、重视德治和人治,没有法治。仅仅是从道德层面上告诉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应该要怎样做,没有说若不这样做将会受到什么惩罚,而往往形成道德绑架。

(2)、儒家思想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传统,孔子法先王,从周礼,他的思想有很浓重的复古倾向。不重视或者说是抵制创新思想,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重政治、轻经济,过分强调义利之分,片面要求人们舍利取义,克制私欲,清心寡欲,省吃俭用,安贫乐道,逆来顺受,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4)、“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以及三纲五常的君臣观、父子观、夫妻观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

22、法家的施政要旨:

(1)、富国强兵的任务: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此,他主张把“农战”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只要抓好这两件事,就可以富国强兵。

(2)、抑制贵族的政策:为君王的利益,而缺失了为“人的自由幸福”这个目标,欲削弱贵族的势力,必然走君主独裁的路线。

(3)、变法维新的理想:法家重实际的事功,极力摆脱传统,倡言改革、创新,法家重实际的事功,故提出变古的历史观。

23、皇帝制度的确立

(1)“皇帝”的由来:嬴政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合“三皇五帝”的称号为一,自称为“始皇帝”,以超越上古,独尊天下。从此,“皇帝”便成为中国历代帝国君主专用的最高称号。

(2)皇帝制度的特点:①皇权独尊: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②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③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24、秦朝的官制

(1)、中央官制:第一层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这是所谓的三公。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互相牵制,防止专擅、独大,从而保障了君权的绝对权威;第二层由奉常、郎中令、廷尉、治粟内史、典客、宗正、卫尉、太仆、少府,即所谓的九卿组成,职务上基本是围绕着皇帝和皇家事务设置的;第三层则由更低一层次的官员组成,即列卿。

(2)、地方官制: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施行郡县制度,秦国设县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25、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1)、分封与郡县并存:西汉吸取秦的教训,刘邦建国以后,部分地恢复了封建制,将大片的土地分封给宗室亲族。西汉初年的疆土,2/3是分封的,1/3依旧实行郡县制。恢复封建制是一个王朝的败笔,本质上与大一统的帝国格格不入。

(2)、削藩与郡县确立:推恩令在层层分封上,使得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被削得很小,甚至没有能力反抗朝廷。进一步架空了诸侯,将王国的所有权利都交给了朝廷派去的相,直接听命与皇帝。诸侯国跟郡实际并无区别了,所以那时的奏章,就将郡国并称。至此,郡县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6、后宫制度:皇后与嫔妃称号、皇后官署、皇太后官署等对后宫女人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和

制度。后宫的黑暗也从此登台了。

27、东宫制度:皇帝预先确定继承人,即预立太子、配备官署的制度。因太子所居之地称为东宫而得名。东宫制度的核心是皇位的继承。

27、宦官制度:给宫里的阉人安排官职,设立相应的机构。宦官是在皇宫内待奉帝王及其家属的男人的总称。宦官从外戚手里夺取权力,因公而成为主宰朝廷的势力,形成宦官专权。是东方专制王权体制的衍生物。

28、汉代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1)、学校系统:汉代公立学校的设立是从设立博士弟子员开始的。公元前124年成立太学,太学加上地方的郡国之学和一定数量的私学,构成了两汉的学校系统。

(2)、教授内容:教授的内容几乎主导方向都是经学,与官方的导向有关。在那个时代一个读书人如果不把自己变成儒生,就很难进入仕途。(“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独尊儒术:汉武帝是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随着王朝历史的演进,统治者逐渐感受到儒家思想和文化体系对统治的好处,发现这种思想和文化对解决政治效忠问题,有着莫大益处。汉武帝好大喜功,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所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确立了其主流地位。

29、汉代的监察制度

汉代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台,御史台的组织机构:御史大夫之下,御史台的实际负责人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下辖两丞,分别负责御史台的两个部分,一是侍御史组合,有15人,负责对中央各级官员特别是对他们上朝时的礼仪监察。二是御史组合,有30人,负责对军队和地方的监察。

监察系统的功能: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二是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三是作为王朝权利结构的制衡因素,这是最根本的功能。

30、门阀政治:东晋士族与皇权共治,是一种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门阀政治则是士族由幕后走上了台前,家族之中不断有人身居重要职位以维护家族利益,不止一个门阀势力出现,与皇权平等视之,由于矛盾的复杂,需要相互之间的平衡,使得皇权即成为不同门阀势力平衡的工具。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31、九品中正制:

(1)、九品中正制是为了重新建构儒家意识形态,削平门阀,重整官僚体系,针对察举——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病,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是要讲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2)、考察方法: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以供史部选官参考。中正负责访问与编定士人等级。

(3)、中正的编定在技术上分为两种:一是“家世”,即祖父和父亲姓甚名谁,任何官职、任职状况,即家庭背景;二是“状”,即本人的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

(4)、缺点问题:公正性丧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现象,不仅没有能实现官僚体系的重整,重新确立皇权至上的地位目的,反而成了门阀政治的催化剂。

32、户调式:规定王公贵族和官僚们占田和荫客的数额,借此抑制豪强门阀兼并农户的势头,为国家多增加编户齐民,加剧了整个社会贵族化的倾向。

33、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形成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的六部行政部分,每部下辖四个司。各部所辖的司,均跟本部事务有关,形成一个整体。

34、集体宰相制:三省的掌管是正式的宰相。唐代进一步完善三省宰相制度,为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日常所有政务,都集中讨论,讨论的结果送交皇帝裁决即可。

35、科举制度(什么是、时间、影响)

(1)、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2)、时间:科举制从隋代隋炀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3)、影响:①、积极:扫荡了东汉以来门阀世族的势力,在客观上改变了社会文化面貌,唐朝诗歌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与进士的诗赋考试有关;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消极: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学校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旗帜,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再者,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最后,科举之学以经学为主,制约了思想,讲话了文化,泯灭了创造精神和动力。

36、科举制度发展的标志性时代有哪些?

隋朝——唐宋——明清

⑴、创立:隋炀帝年间创立了科举制,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从此中

国的官僚制走上了通过考试补充人员的道路。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⑵、发展:唐宋时期,科举制得到很大发展。唐朝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其基本特征;科

举分常科和制举,在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唐朝科举制已形成固定的程序。武则天时期还设了殿试,但没形成制度。宋朝则正式确立了殿试制度。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⑶、鼎盛: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顶峰。明朝正式确立了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形式,

四书成了主要考试内容,清承袭明制并大兴文字狱。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预示着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37、武化结构与秩序:

武化结构是指五代十国时期,建立在武人及武力基础上的一种政体和权力结构。五代十国实质上都是武装割据政权,具有鲜明的军事化色彩,对外依赖军队守御,对内也需要军人的控制与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武治为主,文治没落,藩镇以血缘、地缘以及武力威慑维系内部秩序。

武化的原因:藩镇割据。中唐以后,实际上已经开辟了五代政体的先河,藩镇武装割据政

权。分裂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

结构秩序:藩镇集团维系内部的制度形式:①、通过血缘、地缘纽带,维系部众;②、通过掌握亲卫军进行武力威慑。

38、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文的字的时代、政治制度繁芜,低效率)重点看看这章

1、两宋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

⑴、宰相及其官属。在北宋初100多年,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属衙,有别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单独存在。

⑵、三司使。三司是五代军阀体制下的产物。三司,即所谓的铁盐、度支、户部,以加强征收赋税和财政收入管理的职能,也就是加强对民间的搜刮。三司的负责人即三司使,三司使权利加重,有时甚至超过宰相,被人称为“计相”。

⑶、三省六部。自唐朝三省长官集中政事堂办公、形成事实上的宰相衙门之后,六部就成为主要的行政执行机关。宋朝的三省六部是齐全的,但在宋初百年中,基本没什么事可做。三省虚置还情有可原,但六部无事可做,是制度的一大退步。

⑷、枢密院。枢密院的长官为枢密使或者知枢密院事,副长官为枢密副使、同直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

2、宋代官制的特点

⑴、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比如三省之外,再设外省,有了六部,还要设与六部职权雷同

的各种院。

⑵、权利分散,职能混淆。明明已经职能分工相当明晰的归口职权,却被分割,谁都可以

管,谁都不负责。

⑶、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各种机构只要有个衙门口,人员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权力

大,待遇好的机构人就更多。

⑷、事权不一。部门官不管本部门的事,部门长官纸上一种官衔,只有挂上“判某事”,

才算有了具体负责的地方。

⑸、对官员不信任,很少给予全权。各部门长官,往往以“知”甚至“权知”的方式任命,

往往给官员一种暂时代管的暗示,令人难以尽心尽力。

3、高薪养士:宋代实行了厚禄政策,对各级官员尽可能地照顾,让他们裹上优裕的生活。

不是高薪养廉,而是高薪养士。只要有官员反映俸禄低,就会导致新一轮的加薪。

4、宋朝军队的分类和局面

⑴、宋朝的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是皇帝的亲卫军禁军,地方军厢兵、乡兵和蕃兵。

⑵、蕃兵招自内附的少数民族,主要用于以夷制夷,防范边境少数民族的骚乱。编制不定,多数情况下只给一个名义和少量补助。乡兵是地方有急务时,临时招募的士兵,一般不脱离本地的乡土网罗,编制不定,事毕则散。厢兵才是正经的地方军队,但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老弱病残,仅用于衙役,根本不能用来作战。

39、猛安谋克制度:猛安谋克原是女真人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平时放猎牧打猎种地,战时则编队出征。大体谋克为百夫长,统三百户,统辖的单位也叫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

安为千夫长,统辖的单位也叫猛安。女真人入主中原,将汉人编为保甲,使之依附于猛安、谋克组织。

40、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

(1)、在大都的元朝皇帝,始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蒙古国的大汗,又是元朝的皇帝。皇帝是要必须经过带有传统汉人仪式的认可。但是对于前者,他则是蒙古人的王,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忽里台”大会的推举,履行特殊仪式,才具有合法性。

(2)、对于元朝的列位皇帝来说,蒙古大汗的位置要高于元朝的皇帝。自忽必烈开始,他们都是先到上都,召开忽里台大会,继承蒙古大汗,然后回到大都,做元朝的皇帝。

40、怯薛集团:怯薛又叫怯薛歹,是蒙古大汗的亲卫。所有蒙古部落那颜(首领)必须将自己的儿子中的一个派到大汗身边做卫士。怯薛地位高,待遇好,他们都忠于大汗,便成了铁卫军。

41、草原帝国的特点

(1)、农业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优势,与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之间,往往能实现某种平衡。

(2)、草原帝国相对容易有民主制度。

42、投下分封制:蒙古人在草原的时候,实行的是领主分封。分封带有强烈的军事意味。“投下”实际上都含有分封和食邑的意思。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一个个大封建领主的存在,投下对于封地,具有绝对权力。

43、元朝的社会等级和政治文化

元朝的四等人:(1)、蒙古人最高贵,居于顶层。(2)、色目人(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次之,这两等人人数最少,属于统治民族。(3)、汉人(北方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原来金统治的人)居第三。(4)南人(南方汉人,即最后降服的南宋人)处在底层。

十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44、元朝行省制度的含义及其来历

(1)、元朝的疆域在历代是最广阔的,也是最粗犷的,集中表现在行省的设置。在蒙古草原之外的统治区域,除大都周围的“腹里”外,元朝设置了十个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

(2)、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和县三级行政区划。路设总管,府设府尹,州设州尹,县设县尹。不过,三级政府在最高长官之上均设达鲁花赤,一般由蒙古人担任,具有最后的裁决权。元代不仅行政区划的层级混乱,而且统辖不一,是历代最混乱的地方行政体制。

45、明朝的内阁

(1)、从四辅官到殿阁学士。由于朱元璋的猜忌,他废除丞相,找来几个老成的儒者,任其为四辅官,春夏秋冬各一,按季节值班。四辅官实际上是内阁的先声,但由于儒者没有能力,朱元璋只有撤掉,设立殿阁学士。

(2)、殿阁学士有了办公处。定都北京之后,朱棣在新建皇宫的东阁开辟了一个办公处,他们不仅为皇帝出谋划策,还教育太子,实际上成为最核心的智囊团。到此,内阁的雏形已经具备了。

(3)、内阁制度的最后形成。内阁获得了“票拟权”,使得内阁掌握了朝政的处理大权。

(4)、明代内阁的特点。是朱元璋之后的皇帝对宰相体制的部分恢复。内阁的作用往往受

皇帝个人性格差异与气质的影响,取决于皇帝对司礼太监的依赖程度。更取决于皇帝对内阁成员的信任程度。

46、为什么明朝会出现东西厂宦官专权的现象。

司礼监:宫廷宦官的一个机构,负责宫廷里的礼仪宾飨等事宜。还负责掌握东厂和锦衣卫。

秉笔太监:伺候皇帝的笔墨和茶水,原本只是皇帝的书童。后来成为宦官的关键环节。

原因:(1)、日常的公务很多,免不了让伺候笔墨的太监代劳。

(2)、由于秉笔太监的地位突出,司礼监的实际负责人就改为秉笔太监,并且机构也逐渐扩大,权利也越来越大。

(3)、皇帝不愿见大臣,司礼监太监得了一项特权,传达皇帝旨意。

(4)、由于常年不见大臣,皇帝的疑心加重,开始依赖于特务机关锦衣卫、东厂,对朝臣加以控制。使宦官地位得到了立体化上升,可以公开地主宰朝政。

(5)、中枢决策中心的内阁与司礼监这双轨机构,权利的不平衡是决定性的因素。

47、明朝的特务机构

猜忌心过重的明朝皇帝公开设置特务机构,昭示他们队朝臣的不信任。

(1)、明朝最初的特务机关是锦衣卫。锦衣卫是朱元璋建立的,具有皇帝身边侍卫的性质。逐渐演化成实际上的朱元璋迫害功臣的工具。

(2)、锦衣卫负责监视群臣,缉捕叛逆。凡事他们认为可疑的人,可以不经司法机关,自行抓进监狱审讯。锦衣卫的成员犯法,只有皇帝能够处置,所以,锦衣卫等于是政府之外的政府。

(3)、明朝类似的特务机关还有“厂”。厂是太监主管的特务机关。有东厂、西厂、内行厂之分。东厂是个常设机关,性质都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由司礼监管辖。东厂有特权,可以监视各个衙门的公务处理过程。

(4)、锦衣卫和东厂都是明朝皇权绝对化的产物。它们代表了传统政治最黑暗最冷酷的一面——监视、告密。秘密刑讯以及滥杀无辜。

48、留守政府:明朝制度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在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保留了一整套政府班子。与北京的班子一样,有六部和各个监寺。但是基本上都无事可做,管辖只限于留都,还要受北京政府的干预。

49、明朝省级政府的架构及其变化

(1)、承宣布政使司。负责民政和财政;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从二品,属于省级最高长官。

(2)、提刑按察使司。负责一省的刑狱和监察,设按察使一员,正三品。副使两员,正四品。担任分巡地方的任务。

(3)、都指挥使司。又称都司。负责一省驻军的管理,设立指挥使一名,武职正三品,同知二名,武职从二品;位事四名,武职正三品。

(4)、“三堂”,巡抚和总监。文臣出镇地方成为定制,镇守总兵、中官和文臣因为都是中央派出官员,因而凌驾于三司之上,号称三堂。

巡抚体制在明朝有点混乱,分为四类:

①、省级最高长官;②、准省级建制的最高长官;③、南方少数民族特区;④、战时非常

时期的变态形式,设巡抚强化抵抗。

巡抚最初的职责有两个:

①、强化军事;②、整理地方吏治,但很快就变成了实际上的地方最高长官。

50、明朝的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51、清承明制:清朝的制度,基本上模仿明朝,不仅大的框架类似,某些细节没有多少变化。大明律和大清律一脉相承,基本上是照抄的,连理应修改的部分,原封不动的照搬。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架构,明清大体一致,只是中央各部的权限有所变化。清朝实行了满汉双轨制。52、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

(1)、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①、八贝勒,满族开始建立的后劲政权,实际上是一人领导下的各旗旗主(八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最高决策实行的是议政制。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了皇太极时代,八贝勒共治转化为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内三院、内阁。早在皇太极时代,满人已经开始学习汉人皇帝,为自己安排秘书班底,设置内三院。

④、南书房。皇帝读书的南书房,逐渐成为另一个更受皇帝欢迎的秘书处。

⑤、军机处。雍正上台后,处于对西北用兵的需要(对付准噶尔),建立办理军机处,以便快捷的办理西北军事事宜。军机处成为清朝的决策中枢。军机处在性质上跟明代的内阁一样,仍然是属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只是比南书房正式一点。军机处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类办事人员,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主要成员,原本都有自己的本职,进了军机处,本职事务依然不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皇帝发问的时候,提供咨询。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一样,也是从各个衙门抽调的,俗称“小军机”。

军机处有以下几项工作:1、与皇帝商议重大事务;2、秉承皇帝的旨意,草拟诏书;3、对皇帝发下来的奏章处理。

(2)、清代皇帝的决策核心地位。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皇帝亲掌国家的司法大权,死刑犯要报皇帝勾决;清代皇帝,对意识形态抓得特别紧,大兴文字狱。

(3)、翰林院在中枢的特殊位置。是承袭明代的机构,理论上所有著作,制造、图书、修史,经筵之事都归它负责。

作用:1.进入决策圈的高级官员,大多翰林出身;

2.翰林院的成员,大都是负责皇子教育的老师的当然人选,当中有些人会被皇帝选中,进入南书房陪读,在政治决策中发挥特别的作用。

53、秘密建储制:皇帝预先将选中的继承人的名字写进密诏,放在锦盒里,然后把锦盒放在乾清宫顺治手书的“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皇帝亲选的顾命大臣会同诸王公大臣一道,当众取出密诏宣布。

54、清代的太监机构

(1)、清代管理太监的机构是敬事房。敬事房属内务府掌仪司管辖,是内务府唯一的一个由宦官管理的部门。敬事房设首领太监若干,其中有总管太监、宫殿监督、领侍、正侍等,负

责内廷所有太监的管理。

(2)、内务府管理内廷事务,使得太监机构只限制在“服务”的领域,最大可能地剥夺了以往宦官拥有的传统权利,是的宦官即使得宠,也难以有借以扩张势力的阵地。

55、清朝晚期政治格局的转变

(1)、清朝的政治格局一向有两个特点:满重汉轻;内重外轻。这种格局所导致的清朝政府缺乏弹性,难以应付地方突发事件的特点。

(2)、根本性的转机来自于清朝崩盘的威胁。1851年起源于广西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冲出广西后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汉族士大夫对太平天国的抑制和反抗,救了奄奄一息的清朝政府的命,也彻底改变了清朝延续700多年的政治格局。

(3)、太平天国后,一大群以军功起家的汉族士大夫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封疆大吏。太平天国之后的督抚,在兵、财和人事几方面,都有了从前都不敢想的权力,原来内重外轻的局面倒了过来,变成了外重内轻。被称为督抚专权的时代。

(4)、太平天国之后的局面,清朝自己称为“中兴”,所谓的中兴名臣们也是专权的督抚,中兴的最大标志,是中国开始了“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

56、总理衙门: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坚持不肯跟礼部和理藩院打交道,一个全然不同于以往政府部门的机构诞生了,这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或总署。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

57、总税务司:旧中国统管各口岸主管海关税务和海关的行政事务。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均有英国人担任。

58、戊戌维新变革的制度意义

(1)、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2)、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其救亡图存,反对“瓜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在思想上启蒙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是他们变成了思想上的康党。

(4)、从旧营垒分裂出来的士大夫,经过几年的板报、结社和对西方政治的了解,也经历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

(5)、经过戊戌政变和庚子年的房东后,不仅中国自我改革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得过于恶劣,而且清朝政府经此反复,犯下大错,历史留给朝廷的合法性空间也很小了。

59、清末新政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3、清代官缺制度 4、淮军

中国政治制度复习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酋邦。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BD 。 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C.宦官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 2、汉代有 ABC 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A.女御长 B.宫长 C.宫中学事史 D.尚宫 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 ABC 等朝代。 A.西汉 B.东汉 C.唐 D.明 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ACD 朝为最。 A.东汉 B.隋 C.唐 D.明 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 AB 的权力。 A.批阅奏本 B.传宣旨意 C.阁票 D.听讼 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 BCD 。 A.二十四衙门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 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 ABD 。

A.大司空 B.大司马 C.大司徒 D.丞相 8、三国时的“三公”是 ABC 。 A.太尉 B.司徒 C.司空 D.司马 9、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 ABC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省 10、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 BCD ,他们并无实权。 A.太尉 B.太师 C.太傅 D.太保 1、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战国是“客卿制度”。 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3、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使台。 5、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6、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 60 岁都要服兵役。 。 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 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5、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司务,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45年,成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6、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7、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约法》《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 10、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 ABC 为代表的经世派。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王韬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总结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45年,成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场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 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宫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史,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郡国并行制。 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 60 岁都要服兵役。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 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一、选择题1、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2、商朝时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3、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4、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5、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6、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 7、府兵制最为完备。 8、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 9、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朝廷直接统领的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10、清朝八旗兵采取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

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二、判断题1、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错) 2、西周军事制度中,军队编制以军为最高级别,总体编制为:军--师--旅--卒--两--伍。(对) 3、西周还有完整的军事礼仪规定,周礼中即有军礼一项。(对) 4、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对) 5、秦朝军队中守边的称\更卒\,守京师的称\正卒\,在地方衙门听差服役的称\戍卒\。(错) 6、西汉军队分南军和北军二大类。(错) 7、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错) 8、元朝时的新附军主要北方汉人,在中原的契丹人等组成,以步兵为主。(错) 9、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错) 10、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单项选择题题库

《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单项选择题题库(省考课) 之一。( B) A、财产继承B、皇位继承C、姓氏继承D、后宫 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其中的“台阁”,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将尚书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扩大机构,赋予更大的权力,时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它的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之世只是一千石,但掌握国家实权。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A)A、尚书台B、中书省C、尚书省 D、门下省 3、《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B) A、议事堂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 4、《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条款,实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于1914年4月29日完成三读程序,5月1日以大总统()名义公布。( A) A、袁世凯 B、孙中山 C、冯国璋 D、黎元洪 5、《新约法》颁布及袁世凯对行政机构进行改组后,袁世凯变成了终身总统,已成为实际上的皇帝。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下令承认帝制,首先宣布独立的,是()省。( B) A、贵州B、云南C、四川D、湖北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约法,于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由()以临时大总统身份正式公布。( B) A、袁世凯B、孙中山C、冯国璋D、黎元洪 7、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最初主要是一个办理()的机构。( B ) A、 B、外交 C、工商行政 D、地方事务 ()兼任。( B) A、两江总督B、直隶总督C、两广总督D、四川总督 9、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已成为参与决策的宰相机构,其长官侍中已成为宰相之一。(A)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尚书 ()成了真宰相。(A)A、中书令B、尚书令C、中书监D、侍中 11、曹魏时期,侍中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已与尚书一同“综理万机”。晋代,侍中寺进而发展成为(),主管政事范围也不断扩大,侍中的地位大体与尚书、中书比肩。(A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尚书台 12、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 B) A、新政B、预备立宪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13、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D ) A、宪政公会B、自治会C、宪政筹备会D、国民宪政会 14、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康有为及其同道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学会、办学、办报、演说、上奏章、著书立说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社会的支持。在天津,()于1897年10月创办了《国闻报》。( 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黄遵宪 15、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 B) A、黄帝与炎帝的战争B、黄帝与蚩尤的战争C、禹对三苗的战争D、舜对“四凶”的战争 16、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 C ) A、舜对三苗的战争B、禹对三苗的战争C、舜对“四凶”的战争D、尧与三苗的战争 17、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 A ) A、黄帝与炎帝战争 B、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C、黄帝与荤粥的战争 D、颛顼与共工的战士均可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C)。A、乡试B、会试C、廷试D、北闱 19、东汉,进一步加强中央监察系统。在公卿朝见皇帝时,时称“三独坐”,不包括(D)。A、御史中丞B、尚书令C、司隶校尉D、御史大夫20、东汉班固所著的(《》),列《礼乐志》、《刑法志》,上承《史记》,下启历代正史之写作体例。( B) A、《史记》B、《汉书》C、《通典》D、《通志》 21、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称“考课”。秦已初具规模,汉朝则更完备,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当时对地方官的考核,主要由()负责。( D ) A、 B、各部侍郎 C、吏部尚书 D、丞相 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A)A、制诰B、策书C、制书D、诏书 23、汉代,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是()在《史记》中专辟《礼书》、《乐书》。( A ) A、司马迁B、班固C、杜佑D、司马光 24、汉高祖二年,立刘盈为太子,以大儒叔孙通为太子太傅,负责其教育。从此,()制度称为定制。选立皇太子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 A) A、太子预立 B、秘密备储 C、禅让 D、推举 25、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及大批亲胡官员,进而废除(),并宣布“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 A ) A、宰相制度 B、翰林院制度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 26、宦官在古籍中称寺人、宦者、中官、内侍、内官、阉人、内监等,唐代以后称太监。宦官是()制度的派生物。( B ) A、职官B、后宫C、皇帝D、宰相 27、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A)。 A、 B、竞争机制 C、禅让制 D、推举制 28、谏官在秦汉为加官,无定员。曹魏设侍中寺作为专门的言谏机构,设侍中四人。因侍中寺官员常随天子左右,参与国家政务机要机会较多,故在西晋时期逐渐发展成为(C)。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御史台 29、九品中正制始于()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正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B) A、秦汉 B、曹魏 C、隋唐 D、明清 30、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 《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C )。A、公侯子B、卿大夫、士、庶民C、公侯伯子男 )年废止的。( C ) B、1805 C、1905 D、1911 )时期,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士族把持政局,庶族很少有机会跻身上层职官。( A) A、西晋B、秦汉C、隋唐D、宋元 33、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真正拉开了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表明()战争的惨败,刺激了改良主义思潮迅速转变成社会运动。( B )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两汉时期,官吏的俸禄一般都发给粮食,按月领取,以()为单位。 A、石 B、斗 C、斛 D、升 参与朝廷决策,门下省的主要职权包括:献纳、()、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 C) A、出命B、执行C、封驳D、审核 36、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但最终没有阻止宦官干政在明代重演。明朝重用宦官始于()时期。(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宪宗 D、武宗 37、明朝建立之初,沿用元制,以()为中枢机构,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相权有所增大。( A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南北面官 38、明朝军队的基层单位为(D)。A、府兵B、八旗兵制C、绿营D、卫所 39、明朝内宫,建立了完善严密的宦官组织系统,计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共有()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在十万以上。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1 一、选择题 1、夏朝立国,从此中国进入家天下的阶段。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 ) A.占卜 B.分封制 C.禅让 D.世袭制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3、下述政治制度中有利于维护政治统一性与联系性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为保证将黄册作为对人民进行赋役管理的依据,明政府推行了( ) A.里甲制 B.关津制 C.土司制 D.卫所制 二、名词解释 1. 大元帅制 2. 洪宪帝制 3. 世公世卿制 4. 三省制 5. 藩镇割据 三、简答题 1. 清末新政的内容 2. 明代内阁制的确立过程 3. 两税法的内容 四论述题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结合材料,论证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 一、选择题: D B C A 二、名词解释: 1. 大元帅制:是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的政治体制。1923年2月,孙中山在陈炯明叛乱失败后由 沪南下,重入广州,组织大元帅府。大元帅府之大元帅,被赋予极大的政治及军事权力:(一)一切重要政务,由大元帅处理;(二)各总司令、司令、军、师等军队,由大元帅指挥调度;(三)政府机关之组织、各机关之增设与裁并及重要官吏之任免,皆由大元帅为之;(四)大元帅得公布条例,发布命令; 条例之由各部公布者,须经大元帅之核准。由此可知,孙中山这次确立的大元帅制度,实是具体而微的制度。他经南北军阀多年之排挤,已感到欲有所作为,必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2. 洪宪帝制:1915至1916年袁世凯进行的复辟封建帝制的活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 帝位,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同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列强也撤回了对袁的支持,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3. 世公世卿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吏,世卿世禄中的“卿”不仅指卿,还泛指卿、大 夫、士等一系列官吏,“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制即是指西周时期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传子,世袭此职,世代享有该职俸禄。有学者认为世卿世禄制开始于商朝,但并无确切的资料提供证明,可考的世卿世禄制见于西周时期。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册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而在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和各诸侯国内,则进一步册封卿为治国的官员,卿下面则为大夫,再下是士。 4. 三省制:三省制是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共同行使宰相职务的制度,萌芽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宋因之而成熟,元废。三省是皇帝的最高辅助机构,通常以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并共同商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定。三省制反映了君权的加强。并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关系上的平衡 5. 藩镇割据:藩是保卫,镇是军镇。唐王朝设置军镇的初衷是维护唐朝的统治,但军镇发展到唐中叶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提要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提要 一、名词解释(5×5分) 官僚政治、兵刑合一、内外服官、三老五更、改土归流、猛安谋克制、羁縻府州、四格八法、九品中正制、京察大计。 二、简答题(4×10分) 1.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2.专制政体的普遍意义及矛盾 3.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 4.谏诤的作用及特点 5.监督、弹劾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6.中国古代政治中,两个要点和三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7.皇权的行事方式 8.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及其消亡过程。 答题模式举例:1.士人的身份 2.士人特点 3.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4.P66、67 三、论述题(1×25分,二选一) 1.试述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2.古代多种途径并存的选拔人才的必然性及特点

3.试述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题要求:要有自己的看法、特点要突出、总结要明确,利弊分明。 名词解释部分 官僚政治: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僚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及上级负责,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草菅人命,残民以逞。 兵刑合一:将暴力统治赤裸裸地显示出来,镇压新、旧的反抗,实质是巩固“礼 乐崩坏”后所出现的社会新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制度的合法化问题显得突出。成文法的颁布是在这种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尤其是李悝的《法经》的出现,改变了原来以“五刑之属三千”的以刑定罪的传统,确立了根据罪行大小判刑轻重的法律体系,实现了从“刑”向“法”的转变。 内外服官:商代的国家机构有“内外服”之分,在朝廷和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担任官吏的称为“内服”;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及地方官吏称为“外服”。“内服”官主要有宰、卿事、多尹、御事、事、师长、多亚、巫、卜、臣等,号称“百僚庶尹”,说明官员的数量由少到多,官制由简渐繁。 三老五更:“三老”是“道成于三,谓天地人也。老者,旧也,寿也”。“五更”是“训于五品”,“五世长久更相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己也”。显然,这些具有辅政性质的官都是重要的宗亲贵族,他们都是世袭的。 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对西南部分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即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改土归流政策虽然有利于这些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文武将吏在执行此政策时,往往滥杀无辜,焚毁村寨,引起了少数民族的不满和反抗。猛安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议会)及(县参议会)。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会)。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一、选择题 1、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夏朝)时期。 2、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3、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4、(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5、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6、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府兵制) 7、(唐代)府兵制最为完备。 8、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宦官)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 9、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由朝廷直接统领的(禁军)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 10、清朝八旗兵采取(世袭)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 二、判断题 1、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错) 2、西周军事制度中,军队编制以军为最高级别,总体编制为:军--师--旅--卒--两--伍。(对) 3、西周还有完整的军事礼仪规定,周礼中即有军礼一项。(对) 4、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对) 5、秦朝军队中守边的称"更卒",守京师的称"正卒",在地方衙门听差服役的称"戍卒"。 (错) 6、西汉军队分南军和北军二大类。(错) 7、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 (错) 8、元朝时的新附军(又称南军)主要由北方汉人,在中原的契丹人等组成,以步兵为主。(错) 9、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错) 10、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如八旗兵。(对) 11、唐安史之乱后至两宋时期以募兵制为主,辽、金、元以征兵制为主。(对) 三、名词解释 1、"都试":西汉地方军队称郡国军,凡入选郡国兵均需经一定训练并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都试"。 2、"世袭领兵制":在三国孙吴政权中,还有一种将领,即不但士兵世代相传,领兵的将领位置也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一种保护江南世家大族利益的特殊制度。 3、部落兵制:北魏初期实行,拓跋氏部落有三十六姓,八大部,由部大人统领,凡部落成员壮年者均为士兵。 4、怯薛军:"怯薛",蒙语,意为番直宿卫)为成吉思汗时期即已创建,由蒙古平民子弟组成的亲军组织,兵力约万人左右。 5、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时创立的一种新的军事制度。军队编制分卫所两级制,大体以5600人为一卫。 6、"军户":明代卫所士兵皆自立军籍,称"军户"。军籍世袭,世代为兵,卫所士兵装备由所在地方负责治办,军队给养主要是通过军屯获得。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4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6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x 7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8关于国家的定义,冲突论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暴力工具。√ 9部落战争不仅导致更大范围内部落的合并,而且还在各个方面促成国家的产生。√ 10群对的组成原则是基于“血缘”。X 11王权起源于巫术。X 12尧舜禹时代官职的名称大多体现原始思维的痕迹,似乎与原始五行观念相联系。√ 13尧舜禹时代中央政府的官职可能被较大的部落分享。√ 14将酋邦作为原始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的过渡形态,事实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论证√ 15塞尔维斯勾画的早期人类社会的演进图式是“群对——部落——酋邦——国家——帝国”。√ 16中国学界在解释国家起源动力时较正统的观点主要是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的。√ 17关于国家的定义,融合论强调,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保障,在其权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和秩序。√单选 1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物C、太昊、少昊 2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什么性质B、假说 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A、王 4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B、后 5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 6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酋邦 7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河南山东 8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黄帝、炎帝 9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B、世袭制 10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频繁出现对战争的记载。是什么引起中国先民部落之间的战争呢()D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压力。 11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纳言”负责()。A了解下情 12中国国家起源的“标志”是()?C一个长期的过程 13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A《通典》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的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B相对恶劣 15商代“郊”的含义是什么?B城邑之外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B《周礼》 17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所建构的分析模型。C摩尔根 18苗蛮集团的活动区域是()。A河北、山东以及河南交界处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C白钢20部落是由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力量。A血缘 21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A大约存在了471年 22在部落酋长制演变为王权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战争 23商代“邑”的含义是什么?A聚落、城 24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虞”负责()C山林管理 25颛顼“绝地天通”意味着什么()?A 26.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典乐”负责()。B宗教活动 27按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的传说人物。B部落阶段 28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后稷”负责()。A农业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