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2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5期(总第70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锅炉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燃烧不稳的调查分析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燃油启动锅炉爆燃超压问题分析与解决600MW发电厂启备变跳闸事故分析300MW机组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调整分析及常见故障处理某电厂锅炉引风机叶片损伤原因分析及建议水冷壁烟气侧出现大面积氧化皮的分析及建议某电厂Teleperm XP控制系统非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发电机漏氢事故的处理多专业协作,查找机组雷击跳闸原因二、供电部分某变电站110kV 断路器爆炸事故分析某220kV变电站110kV 4 号母线失压事故分析某500kV变电站TSC支路电容器故障分析某220kV变电站2号主变跳闸事件分析西开LW25-420型断路器分闸抖动情况介绍农网线路覆冰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省公司系统2009年度变压器套管技术监督调研分析一、电厂部分锅炉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燃烧不稳的调查分析近二年来,电厂锅炉多次发生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燃烧不稳的现象,导致锅炉多次MFT,首出原因有炉膛负压高或低动作、全炉膛灭火、汽包水位高或低以及直流锅炉给水流量低等。
锅炉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的燃烧不稳,往往造成锅炉MFT以及机组跳闸,即使机组不跳闸也基本将负荷甩到零,对电网特别是局部电网造成负荷冲击,给电网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此外,大块焦渣掉落还会引起冷渣斗堵塞、碎渣机卡涩与捞渣机卡涩等事故。
锅炉大块焦渣掉落的前提是炉膛存在严重结焦,而炉膛存在严重结焦的主要原因有燃煤结渣倾向较强、锅炉燃烧系统布置不当等。
由于目前电厂燃煤供应较紧张,燃煤价格不断上涨,电厂为扩大燃煤供应渠道、降低燃煤成本,采取了跨煤种采购、掺烧劣质煤、多矿点多地区采购等措施,使得燃煤煤质变化很大且很频繁,在燃煤供应紧张时煤场储量很小,不具备燃煤掺配条件,很多不适合锅炉燃烧的煤种都进入炉膛燃烧,结渣性较强的煤种进入锅炉燃烧成为必然。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09年第4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09年第4期(总第57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某LNG电厂2号机组转子裂纹原因检查分析某电厂1号发电机6号瓦电蚀问题分析锅炉水平烟道和后竖井附近振动及主蒸汽管异音检查分析600MW超临界锅炉大风箱水冷壁密封焊缝与高过进口集箱连接短管焊缝裂纹调查锅炉水冷套A侧疏水管泄漏原因分析某水电厂监控系统故障分析机械搅拌澄清池活性泥渣不能循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机组DCS操作员站因蠕虫病毒导致死机故障分析二、供电部分某500kV变电站通信电源中断事故情况220kV丰金线断线故障情况变电站内部故障导致主变A相中压线圈和部分铁芯烧损分析某热电分厂35kV 线B相电缆头接地事故分析报告550kV H-GIS隔离开关绝缘拉杆闪络分析一、电厂部分某LNG电厂2号机组转子裂纹原因检查分析1.概述某LNG电厂2号机组为引进三菱技术生产的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采用三菱和东方公司联合生产的M701F型燃气轮机,配套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TC2F-30型三压、再热、双缸双排汽汽轮机,余热锅炉为杭州锅炉厂生产的卧式、三压、再热、无补燃、自然循环、露天布置余热锅炉,发电机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生产。
2009年2月该机组出现振动爬升,经判断为压气机转子出现裂纹,需要揭缸处理,电科院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勘察2号机组转子裂纹的情况,并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
2.现场检查情况2号机组于2006年12月28日通过168小时试运后投入商业运行,采用每日起停的调峰运行方式。
2008年8月进行过一次C级检修,更换了燃烧筒,运行至今已起动352次,EOH1为7714h,EOH2为10569h。
2号机组于2009年1月21日启动运行时发现,2瓦2X,2Y振动有了一定的爬升,从原来的50μm左右提升到65μm左右;1月22日再次启动,依然在65μm左右;1月23日,2X、2Y振动再次爬升,最大值达到87μm。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号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3号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2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4号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5〕24号关于印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办法》和《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6〕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8号关于印发《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信息报送办法》的通知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07〕11号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4号关于印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安全〔2011〕74号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公安部〔1999〕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能源电〔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能源部安保安〔1992〕40号防止全厂停电措施水电部〔86〕电生火字第193号文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国电公司2001 水电厂防汛工作检查大纲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护安全技术规程GB 4053-19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6095-1985 安全带GB 6096-1985 安全带检验方法GB 9448-198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2011-2000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GB 17622-1998 带电作业绝缘手套通用技术条件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 50011-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6178-199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规程DL 647-1998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DL 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19-1997 水电厂机组自动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 676-1999 带电作业绝缘鞋(靴)通用技术条件DL/T 687-1999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SG Q7015-2008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程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GB 17621-1998 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GB 50201-1994 防洪标准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GB/T 962-2001 水轮机调速器与压油装置运行规程GB/T 7894-2009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8564-2003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 9652-1997 水轮机控制系统技术条件GB/T 15468-2006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17189-1997 水力机械振动和脉动现场测试规程DL 5180-200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T 556-1994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DL/T 563-1995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619-1997 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 710-1999 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51-2001 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 792-2001 水轮机调速器及压油装置运行规程DL/T 817-2002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5178-20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1-199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 75-1994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224-1998 水库洪水调度考评规定SL 230-1998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40-1999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SL 258-2000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D 335-1989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DJ 278-1990 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JTJ 305-2001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GB/T 19271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第一部分通则3 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09年第1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09年第1期(总第54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300MW汽轮机主汽门裂纹分析和处理某发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DEH跳闸事件分析某厂6号机组DROP16/66控制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某厂2号机高中压缸调节级蒸汽温度测点内套管断裂分析某厂1号机组168后启动过程中后屏过热器爆管分析报告锅炉炉墙局部晃动分析及处理某发电公司机组低加水位故障分析及处理某电厂5号机组增压风机投自动后炉膛压力波动大的原因分析二、供电部分某变电站2号主变故障分析某220kV变电站SF6气体泄漏缺陷分析某变电站110 kV GIS故障分析江苏电站设备缺陷信息二则某变电站3512开关两相短路接地事故分析一、电厂部分300MW汽轮机主汽门裂纹分析和处理某电厂1号机组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型号:N300-16.7/537/537-3;额定功率:300MW;额定进汽量:935t/h;主汽门前额定参数:16.7MPa/537℃;机组累积运行48847.10小时后,在大修期间,经检验发现汽轮机主汽门和主调门均存在裂纹缺陷。
根据裂纹的形貌、分布和性质提出以下意见:1.裂纹及分布情况左侧主汽门发现3条裂纹:A处分流筋根部周围存在一条裂纹,长约120mm;B处离加强筋根部约20mm、30mm高度各有1条裂纹,都长约80mm;右侧主汽门有3处有裂纹:B处有1条裂纹,长约80mm;C处有1条裂纹,长约20mm;D处有1条裂纹,长约30mm;门座A处开裂3/4圆周;2号高调门:位置①一处裂纹,连续长度30mm,宽1~2.5mm,位置②一处裂纹,连续长度50mm、宽1~2.5mm;1号高调门:位置A处存在线型损伤,长约20mm;4号高调门:位置B处存在一条裂纹,长约15mm。
图1 主汽门和主调门俯视图图2 主汽门和主调门裂纹缺陷照片2.裂纹分布特征及其初步分析分析以上裂纹,可以发现裂纹主要分布在门体的进汽温度变化大、过渡段、变截面(厚度不对称)、拐角半径比较小的区域,大多数伴随有原始的铸造缺陷如:砂眼、疏松、孔洞、夹杂物等。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电监安全[2011]2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标准化正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企业: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电监会《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意见》(电监安全〔2011〕9号)的工作部署,电监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化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企业标准化达标,确保一般事故隐患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禁止,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工作重点(一)积极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讲课PPT

2.组织机构和职责(60分)
2.3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20分) 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 机构组成人员是否覆盖厂级、部门、班组三级 ✓ 安监人员数量、素质及设施器材配置是否满足需要 ✓ 安全注册工程师资格证 每月召开安全生产监督网络会议: ✓ 应有月度安全生产监督会议记录 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严格安全生产考核: ✓ 对关键工作、危险工作、重点工作的现场监督的记录 ✓ 纠正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
114项 1500分
119项 1500分
92项 1350分
水电
火电
风电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全面管理原则: 《标准》不仅对电力生产运行、检修和试验等工作作出了规定,而且对电力生产安全管 理、设备设施、职业健康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防台防汛、抗震、交通安全以及消防安 全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2)持续改进原则: 《标准》对构成要素实行了闭环管理,在具体要素的组成上,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四个 方面,按照持续改进实行动态循环管理。
3.2 费用使用(25分)
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 ✓ 安全标志 ✓ 安全工器具 ✓ 安全设备设施 ✓ 安全防护装置 ✓ 安全培训 ✓ 职业病防护和劳动保护 ✓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研究 ✓ 预防事故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等
反事故措施 ✓ 设备重大缺陷和隐患治理 ✓ 针对事故教训采取的防范措施 ✓ 落实技术标准及规范进行的设备和系统改造 ✓ 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改造等
标准涉及十三个方面内容
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 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电网标准化讲解课件

核心内涵点——特点
2 群众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必须参加。 全体员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实际操作者,都要结合各 自的岗位、工种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排 查生产工艺过程、环节和操作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工艺、环节或 操作行为进行改造、改进,实现安全水平的提高。
评审程序——企业自评
4.自评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班组是查评最为基本 的单元,首先在班组进行,对照标准,结合岗位和 工作实际开展自查,班组只查评问题不打分,工区 核实上报打分;牵头部门(或专业查评组)汇总核 分,确认查评结论,然后报达标办公室。 5.达标办公室进行全面汇总,形成自查自评报告, 提交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达标评级领导 小组。
。
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
【必备条件】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和安全 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设备设施管理、 高压电网和中低压电网、电网主设备、电能质量)、作 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管理、信 息报送和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等10项内容。
企业应当根据达标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对本企业 一年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 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评审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其 中:一级得分率应大于90%;二级得分率应大于80%; 三级得分率应大于70% 。
题表三;确认扣分的准确性。不适用项应注明理由。
3、基本条件和必备项目评审,查阅企业提供的基本条
件和必备项目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是否符合?不符合的
2024/6/9 复印件,应督促企业更正。
20
评审程序—现场评审
4、对被评单位现场、设备评审按照抽样方式进行: a、由被评单位提供变电站、线路名单和技改安装、检修、 试验现场名单,评审组随机点名抽查变电站、线路名单和 技改安装、检修、试验现场;与被评单位协商后确定。 b、(330)500kV及以上变电站及线路抽查宜30-50%。 c、220kV及以下变电站(含操作队)及线路抽查宜1030%,而且应包括各种类型、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 输电线路及配电设施(如新建的、运行年数较长的,户内 式、户外式,GIS 、HGIS的,直流的、交流的等)。 d、检修、试验单位、工区、站应抽查相应班组3 开展情况: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五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6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6期(总第71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600MW发电机组转子接地故障分析某LNG电厂除盐水电导率偏高分析发电机封闭母线筒外壳与穿墙隔板局部过热缺陷处理一起做真空严密性试验垮真空跳机的事故分析某电厂2号机组2A高厂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某厂4号炉末级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某发电厂8号机组发电机断水保护动作跳闸分析某厂2号机组1号主汽门活动试验异常的分析报告某电厂机组末再三次泄漏的原因分析与建议某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供电煤耗异常分析二、供电部分干式电抗器多次烧损情况调查报告500kV换流站GIS设备故障分析处理及防范某变电站2号主变中性点间隙保护动作分析某500kV变电站断路器异常分析与处理某110kV变线路TV爆炸的事故分析报告某500kV变电站主变跳闸事故后机网协调分析某供电公司220kV南郊站202开关异音原因分析某风电公司扩建工程35kV箱变电缆终端头故障分析一起主变调压重瓦斯保护动作一、电厂部分600MW发电机组转子接地故障分析1.故障过程某发电厂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型号QFSN-600-2,额定电压20000V,额定电流19245A,转子绕组采用氢气冷却方式。
励磁系统采用瑞士ABB公司生产的Unitrol 5000 励磁调节器,该调节器通过可控硅整流桥控制励磁电流来调节同步发电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
系统配备专门的转子接地保护检测装置UNS3020a-Var.1/2型保护。
该装置可用来检测额定励磁电压为1000V及以下(Var.1)和3000V及以下(Var.2)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的接地故障。
2009年12月30日下午,检修人员对发电机励磁系统进行检查,发现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装置电桥输出电压U+为480mV且在波动,立即对励磁系统交、直流侧进行检测。
交流侧为:U相对地499V,V相对地511V,W相500V,三相对地有2%的不对称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2期(总第67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发电机定子直流泄漏电流异常缺陷的发现与检查机组DEH伺服阀控制器电源保险烧毁原因分析某热电厂机组跳闸保护动作分析与防范机组一级灰浆泵开关事故分析报告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300MW CFB锅炉冷渣器结焦的分析与处理发电机振动分析与处理某电厂3号机组支吊架脱落分析二、供电部分某220kV线路跳闸故障分析某220kV 断路器爆炸事故关于某110kV变电站接地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烟雾的调查报告湖开LW36断路器瓷瓶断裂事件专项排查一、电厂部分发电机定子直流泄漏电流异常缺陷的发现与检查2009年10月,电科院对某发电厂4号发电机进行大修前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按照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的相关要求,试验电压按每级0.5 Un分阶段升高,并记录每段电压的泄漏电流。
试验发现,在2.5 Un的规定试验电压下,B相的泄漏电流为44 μA,而A、C相的泄漏电流均为210 μA左右,与B相的差别远大于规程的不大于100%的规定,经过对接线、定冷水水质和仪表的检查,确认无误后多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没有改变。
之后又进行了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表面对地电位试验,也未发现异常。
最后采用了对A、C相并联加压的方法,结果发现A、C相并联加压的泄漏电流约为B相的2倍,经过电厂和电可高压所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分析,认真现场检查,查看设备实际情况,发现A、C相过渡引线并联块汇水管紧密交叉接触,汇水管接触部位附近有金属环连接,而且接触处严重磨损,如图1所示。
用绝缘纸隔开后对A、C相加压,三相泄漏电流差别符合规程规定,由此发现了导致A、C相泄漏电流偏大的原因。
为进一步探索判断缺陷具体部位的方法,高压所专业技术人员在发电机直流泄漏试验时利用紫外成像仪对发电机进行观测,成功地观察到了缺陷部位明显的放电现象,如图2所示。
通过本次发电机泄漏电流异常缺陷处理,总结出以下2点经验:(1)因制造工艺原因,部分发电机A、C相汇水管存在紧密交叉接触现象,长期运行磨擦后可能造成绝缘磨损,导致A、C相间泄漏电流异常增大。
(2)发电机直流泄漏电流试验配合紫外成像仪观测,可以有效地发现局部电场集中导致的绝缘缺陷。
图1 A、C相过渡引线并联块汇水管紧密交叉接触并磨损图2 紫外成像仪观察到缺陷部位明显的放电现象(内蒙院供稿)返回机组DEH伺服阀控制器电源保险烧毁原因分析1.事故前工况2009年3月19日,某电厂 3号机组负荷240MW,协调投入,炉侧烟风系统、空预器、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双套正常运行,31、32、33、35磨煤机运行,脱硫系统及电除尘系统正常运行。
机侧主机运行正常,高、低加正常投入,汽泵并列正常运行,汽源为低压五段抽汽。
其它系统均正常运行。
2.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23点17分,3号机发MSV1,ICV,CV伺服板故障报警,发电机负荷降低至0;汽机转速下降,31、32汽泵转速下降,主汽压力升高,手动启动电泵。
23点18分,手动锅炉MFT和汽轮机打闸,发电机2203开关断开,厂用电切换正常,其余辅机动作正常。
锅炉吹扫后停运送、引风机闷炉。
0点17分 3号汽轮机投入盘车。
处理过程中未发生设备损坏。
热控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对机组设备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伺服卡,显示灯全部熄灭,通过SOE记录进行分析查找,发现最先报警是DEH多个伺服卡件故障。
对DEH伺服阀控制器电源进行检查,测量伺服卡两路24V 供电电源保险阻值全部为断路状态,更换保险恢复伺服卡24V供电电源,所有卡件显示正常。
然后判断输出回路可能存在接地点,解开所有输出回路端子进行绝缘检查,绝缘检查结果正常且没有松动现象;对就地电缆、接线进行检查,无破损、松动现象,接线正常;检查屏蔽线,正常。
随后对DEH伺服卡24V供电电源回路进行检查,测量第一路DEH伺服卡件供电回路电流为1.6A,第二路显示2.14A;断开第二路供电电源,第一路供电电源回路电流显示为3.8A。
检查供电回路配置的保险管,发现容量为3A、250V。
DEH伺服卡件供电电源设计为2路冗余备用,单路电源应具备为DEH伺服卡件提供足够电源的能力,电源回路保险容量配置应大于3.8A,并应有一定的容量;通过综合分析认为DEH伺服卡24V供电电源保险设计容量小。
随即联系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国电智深派技术人员连夜赶到现场对电液伺服控制器控制电源进行检查,整个供电装置没有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对伺服卡进行测量、计算,按照DEH实际配置情况,确认保险管总容量应为5A,为进一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将DEH伺服卡24V供电电源保险更换为6A。
恢复电液伺服控制器24V电源,再一次检查确认供电电源系统没有问题。
3月20日15点15分,3号炉点火;17点15分,3号机冲转;17点32分,3号机3000r/min定速;17点41分,3号发电机并网。
3.事故致因分析(1)事故直接原因分析DEH伺服卡24V供电电源2路保险断路,伺服阀控制器电源消失,所有伺服卡件失电,高压主汽门和中压调门关闭,造成机组停机。
(2)事故间接原因分析DEH伺服卡24V供电电源保险容量设计不合理,1路供电电源电流长期运行在保险额定电流下导致过热熔断,另1路也随即过流断路,造成电液伺服控制器失去24V工作电源导致汽门关闭,机组停机。
(3)存在的管理问题DCS系统24V电源设计不完善,机组调试期间技术把关不严格。
热控专业技术培训不到位,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和系统掌握程度不够,不能迅速发现设备深层次隐患。
(华北院供稿)返回某热电厂机组跳闸保护动作分析与防范1.机组基本情况某热电厂工程为新建2台49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2台150MW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建成后向地区新型能源化工工业区集中供热,电量全部上网。
其中汽轮发电机为东方汽轮发电机厂生产制造,配套由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提供的额定功率为150MW 三相交流两极同步发电机,型号WX21Z—085LLT,额定转速3000r/min(50Hz),额定电压为15.75kV;额定励磁电压248.3 V,额定励磁电流1344.2A;主变压器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制造,型号SFP10-180000/220,额定容量180000 kVA,接线组别Ynd11、高厂变是山东电力设备制造厂的产品,型号SF9-25000/15.75,容量25000kva;DGT801数字式发变组继电保护及220kV母线保护为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生产,220kV线路保护及励磁系统SAVR2000为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制造生产。
发电机的励磁方式为自并励静止可控硅励磁系统,冷却方式为密闭循环式空气冷却,转子绕组为空内冷,其余为空外冷。
2.故障前运行方式故障前,该热电厂1号、2号机组双机运行。
其中1号机有功负荷136MW,电流5020A,机端电压16.13 kV,无功24.996Mvar,励磁电流1014.41A,励磁电压170.2V,故障时励磁电流变化至1419A,励磁电压变化至262V;2号机有功负荷139MW,电流5093A,机端电压16.13 kV,无功25.26Mvar,励磁电流1037A,励磁电压176V,故障时无功变化至184MVar;6kVⅠA、ⅠB段由1号高厂变带电,6kVⅡA、ⅡB段由2号高厂变电。
220kV毕热Ⅰ回201线路及220kV毕热Ⅱ回202线路运行,220kVⅠ段母线及220kVⅡ段母线运行,220kV母联210开关在合位,热电厂6kV备用段由0号启备变带电处于热备用状态。
具体主接线方式见图1。
图1 热电厂一次图3.故障经过及情况分析2009年11月8日13时25分00秒688+0毫秒开始持续时间约76毫秒系统第一次冲击, 2009年11月8日25分00秒688+1726毫秒开始持续时间约132毫秒系统第二次冲击,引起双机停运。
(1)13时25分 00秒688+236.8毫秒,事故喇叭响,2号发变组与系统解列,故障现象:2号机DCS显示“2号发变组220kV侧212开关跳闸,2号机热工保护动作,2号机保护C柜发励磁系统故障,2号机灭磁开关跳闸,6kVⅡA分支621开关跳闸,6kVⅡB分支622开关跳闸,2号机组TV断线,2号机组调节器故障及告警,2号同期快切切换成功,并报装置闭锁,6kVⅡ段备用分支603开关、604开关合闸快切成功。
(2)13时25分00秒688+1976.3毫秒,事故喇叭响,1号发变组与系统解列,故障现象:1号机DCS显示“1号发变组220kV侧211开关跳闸,1号机热工保护动作,1号机复压过流保护动作,1号机保护C柜励磁系统故障,1号机灭磁开关跳闸,6kV ⅠA分支611开关跳闸,6kVⅠB分支612开关跳闸,1号主变风机电源故障,1号机组TV断线,1号机组调节器故障及告警,同期快切切换成功,并报装置闭锁。
6kVⅠ段备用分支601、602开关合闸快切成功”。
(3)13时25分00秒688+4754.3毫秒,1号机保护A柜复压过流保护动作启动引起220kV母联210开关跳闸,220kVⅠ、Ⅱ段母线分段运行。
(4)220kV系统及故障录波屏显示:13:25:00,热电厂220kVⅠ母Ua,Ub,220kV Ⅱ母Ua,Ub电压有突变,220kV毕热Ⅰ,Ⅱ线路的电流有突变;220kV母线保护“220kV Ⅰ、Ⅱ母失灵电压动作,差动电压动作”启动。
(5)1号、2号双机BTG报“发变组主保护动作”,首出为“发变组保护3、除尘PC电压低报警”。
(6)1号、2号“发变组保护3”发信联跳汽机,“2号汽机ETS动作”、“汽包水位低三值”、“ 1号、2号锅炉MFT动作”;1号、2号部分风机跳闸:A/B引风机、A/B 一次风机、A/B二次风机、循泵、3台高压流化风机等电机跳闸;向煤电化一体化工业园区供热全部中断。
4.保护动作情况(1)1号、2号发电机保持C柜(非电量保护柜)动作出口信号灯亮,发信联跳汽机,事件记录开入量为“励磁系统故障”、“热工保护”,“2号汽机ETS动作”、“1号、2号锅炉MFT动作”停1号、2号机炉。
(2)1号发变组复压过流动作发信,t1时限(跳分段时限)动作出口指示灯亮,启动220kV母联210开关跳闸。
5.动作原因分析受110 kV毕龙线距离Ⅰ段保护动作冲击,引起热电厂设备故障停机,向煤电化一体化工业园区供热全部中断。
根据热电厂220kV毕热Ⅰ、Ⅱ回线路故障录波图、发变组录波图、母线保护装置事件记录以及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中事件顺序记录(SOE),情况分析如下:(1)13时25分 00秒688+236.8毫秒,2号发变组与系统解列,2号发变组高压侧212开关和6kVⅡ段厂用A、B分支621开关、622开关跳闸, 是因为网上冲击导致系统电压较低(UA=74.46kV、UB=88.55 kV),2号发电机出口电压降低且不平衡后引起励磁系统逻辑判TV断线,而励磁系统的TV断线发励磁故障(励磁系统故障的条件目前包括TV断线、电源故障、同步变压器故障、脉冲故障,为“或”逻辑)后,2号发变组非电量保护出口动作,导致2号发变组全停(跳2号发变组220kV侧212开关和6kVⅡ段厂用A、B分支621、622开关及跳2号灭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