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分析

合集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

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举止,关乎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明程度。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培育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分析1. 沉迷网络,游戏成瘾随着网络游戏的风靡,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甚至因此耽误了学业。

他们整天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2. 泛滥的网络暴力在互联网上,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某些个人观点或是情绪化问题,容易发表一些语言攻击性极强的言论,恶意攻击他人。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网络道德,不仅破坏了网络环境,也伤害了他人的感情。

3. 盗版盗唱现象普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音乐、电影等娱乐产品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一些大学生为了图便宜,频繁下载盗版音乐、电影等,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违背了网络道德。

4. 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在互联网上,大学生经常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上传和分享,他们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不断增加。

这对于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安全构成了威胁。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在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网络环境和风气。

亟待采取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二、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对策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

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网络道德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强调网络言行需要负责任,涵养网络良好风气。

2.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学校可以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做出清晰的规定,对于违背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状况及处理方法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状况及处理方法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状况及处理方法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状况及处理方法调查报告(共)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状况及处理方法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问卷文化程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请在该年级后面打勾)1、自己有电脑吗?()A、有B、没有2、你上网用来做什么的?()A、聊天 B、玩游戏 C、学习3、你聊天的目的是什么?()A、交朋友 B、学习C、打发时间4、你如何看你所交的朋友?()A、不是真的朋友B、和现实的朋友一样 C、随便聊聊5、每天上网的时间有多长?()A、1-2小时B、3-4小时C更长时间6、聊天时你会说真心话吗?()A、会B、不会C、视情况定7、如果有网友约你见面你会出去吗()?A、会B、不会C、视情况定8、你上网时间有没有受过别人的而已攻击?()A、有过B、没有过9、你觉得我国公安机关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如何()A、很满意B、不满意C、基本满意D、不是很了解10、你认为有必要进行网络文明的教育吗()A、有B、没有C、无所谓11、你曾经用非法的手段进入或攻击他人的网站吗?()A、是B、经常D、偶尔E、没有过12、如果你侵略了机密的网站,你追求的是什么?()A、获得机密信息B、显示自己的网络本领C、满足自己的好奇心D、其他13、你对语音聊天室存在的谩骂现象是怎么看的?()A、很反感B、没什么,很好玩C、别人都在骂,我也骂D、其他14、你有没有想过在网上散布电脑病毒?()A、有,而且做B、想过,没做过C、完全没做过一、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现状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现状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现状与思考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与此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素质的提升,更对社会风气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网络道德的内涵、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教育对策等多个方面。

实务界也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素养。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现有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道德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监管机制等措施,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提升,推动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1. 背景介绍:网络道德问题的普遍性和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拓宽了人们的交流渠道。

与此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网络道德问题涉及网络言行规范、信息真伪辨别、个人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网络空间的文明程度。

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网络信息的接受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和影响。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世界中,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道德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网络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宣传教育不够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宣传不够,很多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网络道德,怎样遵守网络道德。

这一点从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现状中也可以看出。

2.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意识由于缺乏网络道德意识,许多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往往轻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缺乏网络友善和负责任的态度。

许多大学生不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很容易被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等问题所困扰。

二、对策研究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宣传通过在校内的宣传栏、宣传展板、悬挂横幅以及电子屏幕等方式,宣传网络道德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

2.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大学可以制定网络道德规范,明确规定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

规范内容可包括如何使用自己的账户以及密码,如何对待他人隐私等。

大学可以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行为信念。

同时,网络道德教育也应该融入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去,通过讲座、论坛、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

4.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通过监控与巡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此外,加强学生网络自律也是重要的一环。

学生应该自觉地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的意识。

5.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大学应该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比如,使用正规渠道下载电影、音乐等娱乐资源;避免在无保护情境下泄露个人信息;养成及时备份重要文件的好习惯等。

总之,当前大学生规范网络行为、增强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下的必修课程。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公关论坛将不利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教育。

4.缺乏网络诚信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在虚拟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同样也要求社会成员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但是一些大学生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我的私利,出现了种种失信的行为,这种不良现象一旦泛滥,将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一股毒瘤。

当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网站课程上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学生在完成的时候更有可能会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完成。

以及在网络考试之中,出现诸多的作弊行为。

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大学生的网络守信责任意识愈加淡薄。

5.沉迷网络游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应运而生。

一些网络游戏开发者或者运营者为了博取流量,吸引广大用户的关注,提高玩家的参与度,进而赚取丰厚的利润,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使游戏人物更加多样,游戏场景更加逼真,让玩家群体的体验感更强更佳。

大学生玩网络游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长知识,减少日常生活学习的压力,但是部分网络游戏中暴力、血腥的场景容易使大学生在游戏里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生的空余时间更加充裕,且少了之前家庭学校的严格管束,多数大学生在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放纵与自由的感受之后,越来越沉溺于网络游戏世界中,导致网络游戏成瘾。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之后,深入剖析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一)网络信息内容监管约束力度不够网络信息监管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网络中的内容监管约束力度不够,导致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选择。

一方面,网络信息内容审核机制有待健全。

在网络空间当中,每个用户都可以突破身份、地位的限制,成为信息内容的发布者与传播者。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群体,其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

然而,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普遍较低,存在着大量不良现象和问题,如网络欺凌、侵犯他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给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一背景下,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探讨现有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网络道德素养的提升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举止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更能有效防范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通过深入学习网络道德,大学生将更加懂得如何在网络空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陷入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不良行为的漩涡。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使他们在面对网络信息时能够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伦理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更牵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2. 正文2.1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放松的重要平台。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教育管理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教育管理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教育管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思考。

在我国的高校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我国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思考教育管理措施。

一、我国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1.1 道德观念淡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追求刺激和满足个人欲望,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社会责任感。

1.2 网络谣言泛滥网络谣言在我国高校学生中广泛传播,轻信和传播谣言成为一些学生的习惯。

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和舆论判断能力。

1.3 盗版和侵犯版权行为在网上,一些学生存在盗版和侵犯版权的行为。

他们习惯于在网上非法下载、分享和传播他人的作品,不仅损害了版权人的利益,也违背了学术诚信。

二、思考教育管理的必要性2.1 培养正确网络价值观通过思考教育管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醒他们要依法使用网络、尊重他人的权益以及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

2.2 引导学生主动抵制谣言教育管理者应通过普及网络素养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使他们成为网络谣言的抵制者。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培训,加强学生对媒体素养的培养。

2.3 增强学生版权意识思考教育管理中应加强对学生版权意识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知识产权保护课程,向学生普及版权相关知识,并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的培养,引导他们遵守版权法律法规。

三、思考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3.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教育管理者应制定明确的政策和规定,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

这些政策和规定可以包括道德准则、谣言执法、版权保护等方面,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辅导。

3.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课程设置,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知识和道德。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网络空间同样存在一些道德伦理问题,比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侵犯隐私等。

因此,本篇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状况,探讨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行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提升。

正文内容1.大学生的网络活动情况1.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1.2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1.3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时间分配2.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2.1网络谣言的传播2.2网络暴力的存在2.3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2.4盗版与网络版权问题2.5虚假宣传和广告欺诈3.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分析3.1缺乏意识和教育3.2社交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3网络匿名性的利与弊3.4缺乏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3.5法律法规和监管不健全4.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议4.1强调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4.2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引导和监管4.3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批判思维能力4.4提高大学生对自身信息安全的意识4.5加强网络监管和执行5.大学生网络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1对个人人格发展的影响5.2对社交关系建立的影响5.3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的影响总结本文调查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状况,并分析了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道德行为。

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意识和教育、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暴力的存在等。

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提升,建议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引导和监管,并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批判思维能力和自身信息安全意识。

同时,也需要加强网络监管和执行,以保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公平。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提升将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网络空间和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分析
韩鹏
(沈阳音乐学院网络中心,辽宁省沈阳市,110004)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中,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当代知识的主要载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另一方面,网络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网络犯罪、网络成瘾、网络不文明行为等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
The elementary analysis on internet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HAN-Peng
(Campus Cetwork Center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Shenyang,Liaoning,110004) Abstract:college student;internet;internet morality;internet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The internet is a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our society devlepment with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times.Internet technologies is applied in all fields deeply and widely.Internet technologes facilitates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colledge student,but the negative effection of internet on the college student is quite obviouly.Internet crimes,internet addict and improper behaviors occur frequently.The internet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is elementary studied and the strategies is put forward.
一、问题的提出
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层次知识的主要群体,对网络的利用率较其他群体更高。

网络作为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媒体,以它快捷、便利、开放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信息、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

然而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极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向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部分高校学生对网络使用不当,对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产生了冲击和不良影响。

二、高校学生对网络使用的现状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
(1)学生通过互联网能更快、更准确、更广泛的获取专业相关知识。

以往查阅专业文献的方式比较单一,只能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记载,这样的结果是费时、费力、获得知识量很有限,并且往往不能查阅到专业的前沿和最新进展。

通过对网络的合理利用,学生可以方便、准确、快速的查阅到相关文献,了解专业前言动态,外文资料也极为丰富,提高了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

(2)网络促进了大学生对外界的了解,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

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益于网络信息。

高校学生可通过浏览网上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也可以对个人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更深的了解。

(二)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消极作用不容忽视
(1)由于互联网并没有排除“垃圾”信息,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纷杂的信息中,偏激的思想、陈腐的观念、暴力色情信息影响着心稚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异文化冲接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网络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交织在一起,导致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文化修养、自律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不高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

(3)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很多高校学生上网成瘾,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荒废了学业,甚至导致人性的异化和人格的扭曲。

随着电脑知识在我国的普及以及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络成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关于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

在众多成瘾的人群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网络成瘾率也在不断上升。

部分大学生在网上逗留的时间过长,已经对学习和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头晕、心烦、胸闷、气憋等。

在虚拟的世界中,很多学生会用网络游戏中的成就感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难以自拔;也有的学生因为在网络中可以自由倾吐心声来释放现实生活中压力,而回到现实生活中后淡化了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变的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容易形成孤僻、冷漠、攻击、欺诈的心理,生活习惯懒散,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4)网上不文明行为在大学生网民中大量存在。

有些大学生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发泄、
报复等社会逆反心理体现在网络上,也有人把对他人的不满化为恶意攻击和发布虚假消息。

(5)有些高校学生利用网络在学习上弄虚作假。

由于网上存在大量专业相关信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网上下载的文章进行模仿来应付作业。

这种抄袭他人论文等智力成果,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的行为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而且意味着学术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沦丧。

三、建议与对策
(一)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专业的学习,提倡严谨、诚信的学术精神,高校针对专业学习开设专业检索课,指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个人专业水平。

(二)加强网络管理,加强对信息性质的监控。

对于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及时过滤、删除,减少对大学生精神上的腐蚀作用。

(三)高校应加大对在校学生网络道德宣传的力度。

就目前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的现状来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首要应加强校园网的文化建设,运用校园网对在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引导,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使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思想健康向上。

其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个人完美人格,远离黄色网站,约束个人网络不文明行为,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黑客、网络病毒传播等。

另外,可以通过开展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组织网络知识讲座,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

针对大学生上网成瘾这一现象,高校可以专门开心理咨询中心,有效疏导,帮助学生戒掉网瘾,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四)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了解很少。

而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大多没有完全养成社会规范意识,更谈不上用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加之尝试心理起作用,使他们在网络中行为表现为失范,甚至出现网络色情、网络传毒、网络黑客等违法行为。

而许多大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概念认识不足,他们并不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看作是一种犯罪,因此加大力度宣传网络法制教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瑜玲.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4(2):57-60.
2.祁引霞,张智勇.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
志,2007,16(1):51-56.
3.刘新奇.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5,25(11):22-24.
4.董虹凌,戴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状况问卷调查与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
学报,2003,26(2):129-131.
5.伍安春,张新福等.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及对策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3):11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