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工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以改变其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质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实现材料的塑性变形、膨胀、熔化等各种形式的加工目标。

热加工工艺的基础是对材料的加热过程的控制。

在热加工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方式是关键的控制参数。

不同的材料对于这些参数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性质和加工目标来确定最佳的加热条件。

热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热压缩、热挤压、热锻造、热拉伸、热压铸等多种方法。

其中,热压缩是将材料置于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然后用模具对材料进行压缩变形的工艺。

热挤压是将加热的材料通过模具挤出,以实现形状的改变。

热锻造是将加热的金属材料放置在压力机上,通过受力变形来改变材料形态和结构的工艺。

热拉伸是将材料在加热的条件下拉伸,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

热压铸是将加热的金属液体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压力和冷却来制造零件的工艺。

热加工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热加工可以改善材料的可变形性能,使其更易于加工。

其次,热加工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热加工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精确控制,使其达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然而,热加工工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材料的晶粒长大和相变等现象,可能会导致材料的变形不均匀性和内部缺陷的产生。

其次,热加工需要大量能源和设备投入,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使用热加工工艺时,需要合理设计加热过程,控制加热参数,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总之,热加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可以实现材料形状、性能等多方面的改变。

掌握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对于实现高效、精确的材料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热加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可以通过加热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质。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以实现各种形式的加工目标。

热加工和冷加工基础知识介绍

热加工和冷加工基础知识介绍

热加工和冷加工基础知识介绍热加工是指在金属加工过程中,通过加热工件使其达到高温状态,以便进行塑性变形和形状改变的方法。

热加工主要包括热轧、热挤压、热锻、热拉伸等多种方法。

热加工的主要特点是:加工温度高、材料塑性好、变形均匀、表面质量较好等。

热加工适用于许多金属材料,如钢、铝和铜等。

热轧是指通过加热和塑性变形使金属块材或板材在高温状态下通过压下辊和工作辊的夹紧作用而被塑性改变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轧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制造的过程,如钢材和铝材等。

它可以生产出具有较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产品。

热挤压是指在高温下将金属材料放入容器中,并通过压力将其推入模具中,从而通过变形改变工件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挤压适用于制造金属棒材和管材等产品,常用于铝合金的制造。

热锻是一种将金属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并通过加大力量进行塑性变形以改变形状的方法。

热锻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和构件。

热拉伸是一种将金属加热至高温状态,并通过应力和变形改变工件长度和截面积的方法。

热拉伸适用于制造拉伸件、钢筋和线材等产品,常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

与热加工相比,冷加工是将金属材料在室温下进行塑性变形和形状改变的一种加工方法。

冷加工主要包括冷轧、冷挤压、冷锻、冷拉伸等多种方法。

冷加工的主要特点是:加工温度低、能量消耗少、加工表面质量高等。

冷加工适用于制造高精度产品,如汽车零部件、航空零件等。

冷轧是指通过固态变形将金属板材或板坯从辊间通过振动力转变成所需要的形状的过程。

冷轧产生的产品具有高精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常用于制造线材、薄板等产品。

冷挤压是指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中,并通过施加压力将其挤压成预定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冷挤压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和构件,如紧固件、螺栓等。

冷锻是指在常温下将金属材料放入模具中,并通过冲击或压力使其变形和改变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冷锻适用于制造高强度和高精度的零件和构件,如齿轮、凸轮等。

冷拉伸是一种将金属材料置于特定的装置中,并通过施加拉力使其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加工和冷加工基础知识介绍

热加工和冷加工基础知识介绍
13
14
(1) 合金的熔炼 合金不同,其熔炼方式也不同。一般熔炼铸铁用冲天炉,熔炼铸 钢用三相电弧炉或中频感应炉,熔炼有色金属用坩埚炉等等。 1.铸铁的熔炼 铸铁的熔炼设备通常用冲天炉,这是由于冲天炉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熔炼效率较高而且成本低。但冲天炉熔炼的成分不易控制 ,质量不稳定,工作环境差。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感应电炉熔 炼铸铁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4
•冷加工
通常指金属的切削加工。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
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
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任何切削加工都必须具备
3个基本条件:切削工具、工件和切削运动。切削工具应有刃口,
其材质必须比工件坚硬。不同的刀具结构和切削运动形式构成不
同的切削方法。用刃形和刃数都固定的刀具进行切削的方法有车
9
2.1.2 特种铸造 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
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 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 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 等)两类。
10
2.2 成型工艺 1.重力浇铸:砂铸,硬模铸造。依靠重力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型腔 2.压力铸造:低压浇铸,高压铸造。依靠额外增加的压力将熔融金 属液瞬间压入铸造型腔。
8
2、铸造分类 2.1 造型方法 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2.1.1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 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 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 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 成品。 A、 砂型铸造方法:湿型砂机器造型方法、自硬树脂砂造型制芯 、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手 工造型。 B、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 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 制芯。

金属工艺学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热加工工艺基础引言热加工是指将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工和塑性变形的工艺。

它是金属工艺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

本文将介绍金属工艺学热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工艺,包括热加工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以及热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热加工的定义和分类热加工是指将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工和塑性变形的工艺,通过加热金属材料,使其达到高温状态下的可塑性,从而改变其形状和性能。

热加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锻造: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在模具的作用下施加压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方法。

2.热轧:将金属坯料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通过连续轧制的工艺,将金属坯料压制成所需的薄板、条材等形状的工艺方法。

3.热挤压: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在模具作用下施加压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方法。

4.热拉伸: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在拉伸力作用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工艺方法。

热加工的应用领域热加工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制造业:热加工是制造金属制品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于汽车、船舶、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2.建筑业:热加工在建筑业中主要应用于金属结构件的制造和加工,如桥梁、厂房等。

3.能源行业:热加工在能源行业中用于制造燃烧设备、锅炉等。

4.航空航天业:热加工在航天航空行业中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航天器件等。

热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热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使其处于可塑性状态,通过施加力或形变方式,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热加工工艺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塑性变形温度,通常使用火焰加热、电阻加热等方法。

2.塑性变形:在加热状态下,施加力或形变方式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通常使用压力、拉伸等方法。

3.冷却:经过塑性变形后,将金属材料冷却至室温,使其保持所需形状和性能。

热加工复习资料

热加工复习资料

热加工复习资料热加工是指通过加热来改变材料的形状、性能和结构的加工过程。

它是金属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热加工相关知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复习资料。

一、热加工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热加工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达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塑性变形、焊接、热处理等工艺操作的过程。

热加工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性能和结构,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和使用性能。

二、热加工的分类1. 热塑性加工: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达到塑性变形温度,然后进行挤压、拉伸、锻造等工艺操作。

2. 热成形加工: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达到塑性变形温度,然后进行压力成形、挤压成形等工艺操作。

3. 热焊接: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达到熔化温度,然后进行焊接操作,将两个或多个材料连接在一起。

4. 热处理: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达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冷却、退火、淬火等工艺操作,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三、热加工的工艺过程1. 加热: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达到塑性变形温度或熔化温度。

2. 变形:对材料进行挤压、拉伸、锻造等塑性变形操作,改变材料的形状。

3. 冷却:对材料进行冷却处理,使其恢复到室温状态。

4.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处理,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5. 检验:对加工后的材料进行检验,检查其形状、尺寸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四、热加工的设备和工具1. 热处理设备:包括电阻炉、电弧炉、感应炉等,用于加热材料。

2. 压力机:用于进行挤压、拉伸、锻造等塑性变形操作。

3. 焊接设备:包括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等,用于进行焊接操作。

4. 冷却设备:包括水冷却器、风冷却器等,用于对材料进行冷却处理。

5. 检测设备:包括显微镜、硬度计等,用于对加工后的材料进行检测和检验。

五、热加工的应用领域热加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建筑等。

例如,汽车制造中的车身焊接、发动机零部件的热处理,航空航天中的航空发动机制造,电子电器中的电子元器件制造等都离不开热加工技术。

热加工

热加工

锻造
胎膜锻造
自由锻造
模型锻造
自由锻造
只采用通用工具成直接在造设备的上、下砥铁间使坯料变形获得件的方法称为自由锻造。自由锻的原材料可 以是轧材(中小型锻件)或钢锭(大型件)。自由锻工艺灵活、工具简单,主要适合于各种做件的单件小批生产, 也是特大型锻件的唯一生产方法。
胎膜锻造
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可移动的简单模具生产锻件的一种锻造方法。胎模锻造一般先采用自由制坯, 然后在胎模中终锻成形,锻件的形状和尺存主要靠胎模的型槽来保证。胎模不固定在设备上,锻造生接触电阻热。电阻焊是利用接触电阻热将接头加热到塑 性或熔化状态,再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形成原子间结合的焊接方法。
钎焊:钎焊时母材不熔化。钎焊时使用钎剂、钎料,将钎料加热到熔化状态,液态的钎料润湿母材,井通过 毛细管作用填充到接头的间隙,进而与母材相互扩教,冷却后形成接头。
方法介绍
方法介绍
热加工是在高于再结晶温度的条件下,使金属材料同时产生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加工方法。热加工通常括铸 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工艺。热加工能使金属零件在成形的同时改它的组织或者使已成形的零件改变既定状 态以改善零件的机械性能。
铸造
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砂型铸造
在砂型铸造中,造型和造芯是最基本的工序。它们对铸件的质量、生产率和成本的影响很大。造型通常可分 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手工造型是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紫砂,起模,修型工序。手工造型主要适应于单件、 小批量铸件或难以用造型机械生产的形状复杂的大型铸件。
谢谢观看
热加工
改善组织机械性能的加工方法
01 方法介绍
03 焊接 05 冲压
目录
02 铸造 04 锻造
基本信息
热加工是在高于再结晶温度的条件下,使金属材料同时产生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加工方法。热加工通常包括 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工艺。热加工能使金属零件在成形的同时改它的组织或者使已成形的零件改变既定 状态以改善零件的机械性能。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缩孔:形成原因: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总和大于固态收缩。

形成条件:以逐层凝固方式凝固。

防止措施:采用定向凝固,在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增设冷铁缩松:形成原因: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总和大于固态收缩量形成条件:以糊状凝固方式凝固。

防止措施:尽量使缩松转变为缩孔再定向凝固。

为什么铸件和重要加工面和主要工作面在铸型中应朝下?因为铸件上部凝固速度慢,晶粒较粗大,易形成缩孔,缩松,而且气体,非金属夹杂物密度小,易在铸件上部形成砂眼,气孔等缺陷。

铸件下部晶粒细小,组织致密缺陷少,质量优于上部。

如何选择铸件的浇注位置和铸型的分型面?浇注位置的选择: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和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②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③铸件上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处于铸型的下部或处于垂直,倾斜位置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应使截面较厚的部分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⑤应尽量减少芯子的数量。

分型面的选择①应保证顺利起膜②应使铸型的分型面最少③应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在同一个砂箱内。

机械加工余量:为进行机械加工,铸件比零件增大的一层金属称为机械加工余量。

收缩余量:为补偿铸件收缩,模样比铸件图纸低尺寸增大的数值称为收缩余量。

何为球墨铸铁?有哪些优越性?适用于哪些铸件?①球墨铸铁:将铁液经球化处理,使石墨全部或大部分呈球状而制成的铸铁②优越性: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③适用于承受冲击震动的零件,强度与塑性中等的零件,载荷大耐磨受力复杂的零件,高强度耐磨耐疲劳的零件。

灰铸铁,球墨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灰铸铁:增加铸铁的结晶晶核数目和细化共晶团或石墨。

球墨铸铁:清楚白口组织,细化石墨使石墨更加均匀。

试比较灰铁件与铸钢件的铸造工艺特点及性能。

①铸钢熔点高,流动性差易产生浇不足②收缩大,易产生变形热裂缩孔缩松等缺陷③氧化吸气严重,易产生气孔夹渣因而铸钢的铸造性能差。

工艺特点①铸件结构设计要合理②合理设置冒口冷铁③保证型砂性能,采用性能好的造型材料。

热加工知识

热加工知识

淬火cuì huǒ淬读"翠"音.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淬火能使钢强化的根本原因是相变,即奥氏体组织通过相变而成为马氏体组织(或贝氏体组织)。

钢淬火工艺最早的应用见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钢制兵器。

淬火工艺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汉书.王褒传》中的“清水焠其峰”。

“淬火”在专业文献上,人们写的是“淬火”,而读起来又称“蘸火”。

“蘸火”已成为专业口头交流的习用词,但文献中又看不到它的存在。

也就是说,淬火是标准词,人们不读它,“蘸火”是常用词,人们却不写它,这是我国文字中不多见的现象。

淬火是“蘸火”的正词,淬火的古词为蔯火,本义是灭火,引申义是“将高温的物体急速冷却的工艺”。

“蘸火”是冷僻词,属于现代词,是文字改革后出现的产物,“蘸”字本义与淬火无关。

“蘸火”本词为“湛火”,“湛”字读音同“蘸”,而其字形又与水、火有关,符合“水与火合为蔯”之意,字义与“淬火”相通。

“湛火”为本词,“蘸火”则为假借词。

淬火quenching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

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去除金属中的杂质,使其温度和成分达到规定
要求的操作过程称为熔炼。

(3)浇注
翔 云
将金属液从浇包注入铸型的操作过程称为浇注。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制 造
2.1.6 落砂、清理与检验
(1)落砂

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与型砂(芯砂)、砂箱

分 开的操作过程称为落砂。

(2)清理

落砂后,用机械切割、铁锤敲击、气割等方法 清除表面黏砂、型砂(芯砂)及多余金属(浇口、
1—铸件;2—冒口;3—盆形外浇道(浇口

盆);4—漏斗形外浇道(浇口杯);5—

直浇道;6—横浇道;7—内浇道(两个)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1.5 合型、熔炼与浇注

(1)合型 将铸型各个组元(上型、下型、砂芯、浇口盆

等)组成一个完整铸型的过程称为合型。

(2)熔炼

通过加热使金属由固态变为液态,并通过冶金






云 主
图2-4 分模造型的主要过程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3)挖砂造型






云 主
图2-5 挖砂造型的主要过程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4)活块造型






云 主
图2-6 活块造型的主要过程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3.机器造型

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

用型砂和芯砂制造铸型的铸造方法称为
术 基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生产的铸件约占所有铸 件的 90% 以上。
砂型铸造生产工序包括:制造模样、制

备造型材料、造型、造芯、合型、熔炼、浇
注、落砂、清理与检验等。其中,造型、造

芯是砂型铸造的重要环节,对铸件的质量影

响很大。



机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胡 翔 云 主 编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铸件各处壁厚力求均匀







图2-12 壁厚设计举例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3)壁间连接要合理

①要有结构圆角



云 主
图2-1 砂型铸造工艺过程流程图

机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云 主
图2-2 齿轮毛坯的砂型铸造过程简图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1.2 造型方法

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过

程称为造型。造型方法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

机器造型两大类。造型时用模样形成铸件的


2.1.3 造芯
技 术
制造型芯的过程称为造芯。型芯的主要作用是 用来获得铸件的内腔,但有时也可作为铸件难以起 模部分的局部铸型。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孔和通气

道、放芯骨和安装吊环。





图2-9 型芯的结构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型芯可采用手工造芯,也可采用机器造芯。手 工造芯时,主要采用型芯盒造芯;单件、小批生产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司(后)母戊大方鼎

1939年 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的司(后)母

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

纪)铸品,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鼎身

有各具形态的纹饰。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 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该鼎是商王
(2)型砂和芯砂的组成 :原砂、黏结剂、附加物
以及涂料和扑料。
胡 翔
2.手工造型

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方法称为手

工造型,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1)整模造型






云 主
图2-3 整模造型的主要过程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分模造型

为铸件。铸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可铸造出形状十分复杂的铸件,铸件的尺寸

和重量几乎不受限制;
(2)铸造原材料价格低廉,铸件的成本较低;
胡 翔 云
(3)铸件的形状和尺寸与零件很接近,因而节省 了金属材料及加工的工时。
铸造常分为两大类: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1.1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冒口、飞翅和氧化皮)等操作过程称为清理。

(3)检验

铸件清理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可通过眼睛观



(或借助尖嘴锤)找出铸件的表面缺陷,对于铸件

内部缺陷可进行耐压试验、超声波探伤等。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1.7 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1.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铸件的壁厚应合理

大、中型回转体型芯时,可采用刮板造芯。其中用

型芯盒造芯是最常用的方法。





图2-10 用型芯盒造芯示意图

1—型芯;2—芯盒;3—定位销;4—夹钳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1.4 浇注系统

为了使液态金属流入铸型型腔所开的一

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的作用:保证液态金属均匀、
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在距今2000多年的商代,我们的祖先采用了什么样的铸

造方法制造司(后)母戊大方鼎?铸造的机理如何?有
云 主
那些铸造工艺?如何保证铸造质量?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2.1 铸 造
将熔化的金属浇注到铸型的空腔中,待

其冷却后,得到毛坯或直接得到零件的加工

方法称为铸造。由铸造得到的毛坯或零件称

造型方法,称为机器造型。

(1)紧砂方法

常用紧砂方法有振实、压实、振压、抛
砂等,其中以振压应用最为广泛。

(2)起模法

常用起模方法有顶箱、漏模和翻转。



机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图2-7 振压式紧砂方法
图2-8 顶箱起模法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平稳地流入并充满型腔,以避免冲坏型腔;
防止熔渣、砂粒或其他杂质进入型腔;调

节铸件的凝固顺序或补给金属液冷凝收

缩时所需的液态金属。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典型的浇注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外浇道


(2)直浇道

(3)横浇道
(4)内浇道

图2-11 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

(5)冒口

型腔,浇注后形成铸件的外部轮廓。造型过
程中造型材料的好坏对铸件的质量起着决定
胡 翔
性的作用。




械 第2章 热加工基本知识


1.造型材料

制造铸型的材料称为造型材料。用于制造砂 型

的材料称为型砂,用于制造型芯的材料称为芯砂。

(1)对型砂、芯砂性能的要求:强度、透气性、

耐火度 、退让性和可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