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响应--宽带载波技术及应用浅析1029
浅谈宽带载波通讯技术的应用

浅谈宽带载波通讯技术的应用【摘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系统建设需求,比较了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和其它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方式和前景。
【关键词】宽带载波;优缺点;探讨0 引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发布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规划,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将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技术特征,到2020年,中国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电网与电源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
可见,如何有效搭建用户与电网之间沟通桥梁,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信息采集服务,是实现电网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基础,同时也是电力公司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互动营销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可以预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在我国智能电网配用电部分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托光纤、无线和电力线载波等通信技术构筑的网络,通过采集器、集中器、智能表计、用户智能交互终端等设备,在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从而实现电力、信息、应用数据的高速传输和远程家电控制等功能。
相对其它通信技术,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采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具有线路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网络建设成本低等技术优势,有望在未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网络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近年来,各地供电公司根据各自的应用需求,也陆续开展了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试点建设,在负荷预测分析、电费结算、需求侧管理、线损统计分析、反窃电分析及供电质量管理等业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仅仅作为试点建设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规模小、分散孤立,总体采集覆盖率低,只占到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用户总数的不到5%,离上述的总体目标还相差甚远,无法满足公司系统各层面、各专业准确掌控电力用户信息的需求。
宽带载波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宽带载波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集抄系统的不断向前发展,业务应用越来越多,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大,目前使用的主流载波通信都是载带载波,受制于通信速率和通信机制,数据采集和应用已经遇到瓶颈。
随着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应用瓶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关键词:宽带载波;用电信息采集;应用1 引言宽带载波技术是传统载波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革新,此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来给不仅让用电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更高,也直接让抄表速度与成功率更高,同时为用电信息系统的本地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增强,优势很多。
2 宽带载波通信简介电力宽带载波技术,利用电力线为通信介质,带宽为2-30M、通信速率通常在1Mbps,采用了扩频OFDM(正交频分复用)等等调制技术,使频带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能消除子信道之间的干扰。
有如下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
OFDM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用户信息,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能力很强。
同时,通过子载波的联合编码,OFDM实现了子信道之间的频率分集作用,也增强了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
2)频率利用率高。
OFDM允许重叠的正交载波作为子信道,而不是传统上利用保护频带分离子信道的方式,因此提高了频率利用效率。
3)使用高速数据传输。
OFDM的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根据信道情况和噪音背景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
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子载波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
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子载波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
而且,OFDM加载算法技术,使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的方式进行传送。
4)抗码间干扰能力强。
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
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通,是一种乘性的干扰。
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很多。
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
由于OFDM采用了循环前缀,因此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3 宽带载波技术在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3.1宽带载波技术在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全采集”目标稳固型智能电网的“全采集”功能,关键在于“全”字。
2019年载波通信智能家居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载波通信智能家居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7月目录一、电网二轮改造带动量价齐升,核心技术厂商具备优势 (4)1、一轮电网改造结束,载波通信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4)2、二轮改造宽带全面替代窄带,载波通信产品迎来量价齐升 (13)二、智能家居市场空间广阔,载波通信厂商迎来新增长点 (18)1、智能家居市场即将爆发,载波通信技术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18)2、通信技术厂商借力龙头智能家居平台,迎来快速增长 (20)三、重点分析:东软载波 (22)电网二轮改造带动量价齐升,核心技术厂商具备优势。
国网二轮改造已经开启,“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建设目标推动载波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新换代。
窄带到宽带,单模到双模是第二轮改造中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宽带载波芯片价格是窄带的2倍,宽带载波电能表价格是窄带的1.6倍,宽带载波芯片单价约30元,宽带载波电能表单价约380元。
长期来看,对一轮的窄带载波电能表完全替代,按照2017年的用电户数,不考虑新增用电户数,对应的宽带载波芯片静态市场空间为173.7亿元,对应的宽带载波电能表静态市场空间为2200.2亿元,均接近一轮改造的近2倍。
目前宽带载波通信芯片通过国网验证的只有东软载波、华为海思、鼎信通讯等少数公司,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二轮改造中宽带载波产品的全面普及,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智能家居应用市场空间广阔,载波通信厂商迎来新增长点。
随着2020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落地,智能家居市场即将爆发。
据ABI Research的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载波通信技术无需重新布线,具备成本低且通信性能好的优势,是智能家居通讯技术的完美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市场一直难以突破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形成一个兼容各类设备的平台。
由于智能家居平台可以获得产品市场使用的大数据,因此终端产品厂商不会采用竞争对手的平台,导致了市场上不同品牌间智能家居产品兼容性极差。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电力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施工量小,没有辐射,这些都是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特点,所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人员非常重视这项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行业的发展,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具有更高的传播速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因这些特点非常受欢迎。
因此本文结合经验总结法从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微功率通信技术的局限性等方面对国内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智网电能的全采集目标、宽带通信的技术特点、宽带载波通信可更好的支撑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业务、信息数据抄表以及宽带载波通信可有效提高电力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对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本人今后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应用引言用电信息釆集系统是电力系统营销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该体系中关键的自动化系统部分,主要负责监测用电用户的实时用电情况。
其主要功能包括:电力数据的自动釆集、数据计量、数据处理、数据在线监测以及电力质量的在线管控等。
依据系统的构成划分,用电信息釆集系统主要由主站系统、终端设备、电能表以及通信系统构成。
主站系统是集“集抄系统、负控系统、配变检测系统”于一体的,满足“全覆盖、全釆集、全预付费”功能需求的系统,该系统的关键设备包括集中器、釆集器、移动作业终端、智能电能表(变电站关口表、台区表和居民用户)等设备。
电力公司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电能计量装置数量巨大,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是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针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大部分故障问题,设计出故障自动识别、异常主动上报,从而大大降低人工排除故障,缩短作业人员故障排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设备高效运作。
1总体架构设计智能用电信息采集通过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进行周期性或不定期采集,从而实现数据双向传输、数据管理以及控制命令转发或执行。
2024年无线载波通信市场需求分析

无线载波通信市场需求分析1. 前言无线载波通信市场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领域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5G 技术的推进,无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无线载波通信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了解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2. 市场需求分析2.1 5G技术的推动5G技术是无线载波通信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人们对高速、低时延的无线通信需求不断增加。
5G技术为无线载波通信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更稳定的连接,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
2.2 物联网的崛起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设备、传感器和其他对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无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物联网中的各种设备需要实现无线通信,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2.3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也对无线载波通信市场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逐渐向高带宽、低时延和大容量的方向发展。
无线载波通信技术需要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2.4 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随着交通工具和人口流动的增加,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希望能够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从而实现无缝的通信体验。
高速移动通信对无线载波通信的抗干扰能力、信号覆盖和信号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市场前景展望无线载波通信市场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和物联网的普及,无线载波通信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同时,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未来,高速移动通信、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无线载波通信市场的发展。
4. 结论无线载波通信市场需求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以及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都将推动无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2024年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调研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进行了调研分析。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具有低成本、安装方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报告通过市场调研,对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X%。
2.2 市场发展趋势2.2.1 智能电网的推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2 低成本的优势与传统有线通信相比,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通过利用已有的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可以节省通信线路建设的成本,降低了通信系统的运营成本。
2.2.3 宽带化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通信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提供较高的通信带宽,满足人们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3. 市场竞争分析3.1 主要厂商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存在着多家主要厂商。
其中,国内厂商有A公司、B公司和C公司;国际厂商有D公司、E公司和F公司。
这些厂商在产品技术、市场份额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3.2 市场份额分析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国内厂商A公司在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占有XX%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而国际厂商D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有XX%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4. 市场机遇与挑战4.1 市场机遇4.1.1 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特别是在智能电网建设、分布式能源接入等方面,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4.1.2 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
宽带载波通信技术简介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重大技术创新:宽带载波1 问题来源电力线不同于普通的数据通信线路,其初衷是为了进行电能而非数据的传输,对于数据通信而言,其信道特性非常不理想,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传输信道,这具体表现为噪声显著且信号衰减严重。
在任何两条不同的电力线上,电力线宽带载波信号的传输带宽和距离都是不一样的,无法建立一个规律的数学模型。
电力线上有许多不可预料的噪声和干扰源,而且电力线通信具有时间上不可控、不恒定的特点,与信号洁净、特性恒定的网络电缆相比,电力线上接入了很多电器设备,这些设备任何时候都可以插入或断开,因而导致电力线的特性不断地变化。
这种电力线分支多节点多,多个电力线接头处输入阻抗不匹配而造成的反射所引起的信号多径效应,造成信号衰减大,传输带宽和距离受到很大限制。
电力线信道输入阻抗的变化强度依赖于信号频率和所处位置,其数值可从几欧姆变化到数千欧姆。
由于输入阻抗的阻抗波动和不连续变化,载波通道中总存在着耦合的不匹配现象,这会大大增加传输的损耗。
除了信道衰减之外,在载波通道中还存在噪声,主要是由两大类噪声叠加而成:一类是背景噪声,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另一类是脉冲噪声,由于其的强度而造成数据传输的障碍。
当这类脉冲噪声的持续时间超过使用纠错码能容忍的检测和改正时间限度时,便会产生突发错误。
为克服上述问题,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采用了扩频、OFDM (正交频分复用)等调制技术,而事实证明,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是目前为止解决在电力线上传输干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OFDM 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可用信道带宽划分为若干子信道,每个子信道都可以近似看作理想信道,在规定使用的频段内,使用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个具有正交特性的载波信号,每个载波传输一定速率的数据,各个载波传输数据的总和就是总的传输速率。
2 扩频通信根据Shannon 公式,在白噪声干扰条件下,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bps )为1(log 2NSB C += (1) 其中B 为信道带宽(Hz ),S 为信号平均功率(W ),N 为噪声平均功率(W )。
浅谈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应用作者:张松磊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08期【摘要】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把将原有的电力线网络改装成电力线通信网络,不需要重新布线,使用方便快捷。
本文简单介绍了宽带电力线通信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采用的技术等,可以看到该项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 OFDM 技术一、引言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兴起的宽带电力通信,是在1Mbps 以上通信速率、在2~30MHz 之间的带宽限定的电力线载波通信。
在这一技术中,把将原有的电力线网络改装成电力线通信网络,不需要重新布线,现有的配电网配置上PLC终端、中继、局端设备及附属装置,插座被转化为信息插座。
通过电力线路这一技术构建高速因特网,使“四网合一”最终实现,能够完成多业务如视频、语音和数据等的承载。
把电源插头插上终端用户就能够接入因特网,进行电视频道节目的接收、打电话等。
二、发展历程国内外目前主要有两大阵营美国和欧洲,在智能电网和智能小区上的应用是美国主要研究的方向,在Internet高速接入网方面的应用是欧洲的主要研究方向。
我国在这一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有较快速度的发展。
(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1999年5月对相关技术开始进行开发研究,并且和韩国KEYIN公司2000年在华北电科院宿舍和电力大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1Mbps速率。
(2)中电飞华2002年在北京建立了三个Internet网试验点,采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速度的电力线接入方式。
(3)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2003年被研发出来,在理论上为开展国家智能电网打下了基础,而且同年对低压配电网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
(4)2005年对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进行了完善。
国家电网公司和Intellon公司与DS2公司这两大国际厂商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在国内多个省市中基于DS2方案的AMI系统已经被成功试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需求响应--宽带载波技术及应用浅析1029宽带载波电力线通信技术及应用浅析研发中心--李勇电力线载波通讯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是一种通过电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技术。
宽带电力线通信BPL (Broadband over Power Line),是指带宽限定在2~30MHz之间、通信速率通常在1Mbps以上的电力线载波通信。
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和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均是是利用现有电网作为信号的传递介质,使电网在传输电力的同时可以进行数据通讯。
图1:电力线载波带宽分布一、宽带载波的技术信息采用扩频通信(SSC)技术的PLC通常称为窄带PLC。
但在用电设备类型日益丰富,电路中开关电源和无功补偿装置等电容性负载日益增多的环境下,信号吸收和突发干扰大大降低了窄带载波通信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为克服电力线通信线路噪声显著且信号衰减严重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要求,宽带载波技术采用了扩频、OFDM(正交频分复用)等调制技术,不但使频带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能消除子信道之间的干扰,从而实现数据的高速可靠通信。
1、相比窄带载波SSC技术,宽带载波OFDM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抗衰减能力强。
OFDM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用户信息,对脉冲噪声(ImpulseNoise)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很强。
同时,通过子载波的联合编码,OFDM实现了子信道间的频率分集作用,也增强了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
(2)频率利用率高。
OFDM允许重叠的正交子载波作为子信道,而不是传统上利用保护频带分离子信道的方式,因此提高了频率利用效率。
图2:OFDM系统频谱图(3)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OFDM的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根据信道情况和噪音背景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
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子载波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
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子载波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
而且,OFDM加载算法技术,使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的方式进行传送。
(4)抗码间干扰(ISI)能力强。
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是一种乘性的干扰。
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
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
由于OFDM采用了循环前缀,因此,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2、OFDM技术亦有以下不足:(1)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
OFDM技术利用各个子载波之间严格的正交性来区分各个子信道。
频偏和相位噪声会使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特性恶化,仅仅1%的频偏就会使信噪比下降30dB。
因此,OFDM系统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
(2)峰均功率比(PAPR)大,导致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降低。
与单载波系统相比,由于OFDM 信号是由多个独立的、经过调制的子载波信号相加而成的,这样的合成信号就有可能产生比较大的峰值功率,也就会带来较大的峰均功率比。
(3)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会增加系统复杂度。
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的使用会增加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复杂度。
3、宽带载波技术性能指标●中心频率2MHz-12MHz,可选择工作频率2.5~5.7MHz,8~11.2MHz●采用OFDM调制方式,子载波支持BPSK,QPSK,8QAM,16QAM,64QAM调制●子载波自适应调制●支持FEC和CRC功能,强大的去噪和纠错能力●针对复杂电力信道设计的高鲁棒性帧结构4、宽带载波抄表性能指标●模块节点掉线时间<3min●点抄时间(一个量)<1s●轮抄时间(300块表、一个量)<1min●对客户端事件的响应时间<5min●通讯距离大于500-1000m宽带电力载波技术满足国网、南网的技术规范;满足全费控、防窃电等关键功能的实现;能提供实时数据满足大客户用电管理的需求。
5、宽带载波芯片目前市场上的2-12M的宽带载波模块,所用芯片是中电华瑞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海思共同研发的专门针对国内电力环境定制的一款芯片,避免了从国外高速电力线载波芯片改造而来造成水土不服的芯片使用问题。
2-12M宽带载波芯片在和电能表接口和集中器接口上与窄带载波没有任何差别,完全兼容。
特别是国网推出2013标准,在本地通信接口实现互换性后,宽带模块完全可以和符合国网13标准的集中器无缝衔接。
相较窄带载波而言,宽带载波在实时性、通信速率、动态组网上有明显优势。
(1)芯片关键指标●物理层速率100Kbit/s~16Mbit/s●应用层速率30Kbit/s~4Mbit/s●芯片工作功耗<600mW,待机功耗<100mW●表侧通信模块工作功耗<1.2W,待机功耗<250mW(2)物理层特性●工作频率范围200KHz~12.5MHz,带宽2MHz,并支持频率扩展●采用OFDM技术,子载波支持BPSK、QPSK、8QAM、16QAM、64QAM调制●子载波自适应调制●支持FEC和CRC功能,强大的去噪和纠错能力●针对复杂电力信道设计的高鲁棒性帧结构●可在 240 VAC, 120 VAC, 24 VAC或直流电力线上稳定工作,最大传输距离大于1K(3)MAC特性●支持TDMA和CSMA/CA,提供冲突避免机制●支持数据分段和重组,提高传输效率●支持数据重传机制●支持AES/3DES/DES数据加解密●支持4级QoS,满足不同业务服务质量需求(4)组网特性●支持自动快速组网●支持终端个数1000个●支持自动中继,最大可支持15级中继●支持动态路由,多路径寻址●支持静态路由(5)网络共存●支持ITU G.9972 ISP协议,与家庭互联设备共存●支持集中器级联,支持跨台变识别、避免串扰(6)CPU●高性能的ARM处理器,工作频率266MHz●内嵌I-Cache 8KB、D-Cache 8KB、ITCM(4KB)(7)存储接口●内嵌SDRAM存储器,最大支持16MB●支持SPI外接存储器(8) 外围接口●1个MII接口,支持10/100Mbit/s网络扩展(Hi3911C支持)●1个SPI Master/Slave接口(Hi3911C支持)●4个UART接口●32个GPIO接口●1个I2C接口(9) 封装●Hi3911T:QFN64 9mm×9mm 0.5mm封装●Hi3911C:Epad-LQFP128 14mm×14mm 0.4mm封装●工作温度:-40℃~+85℃●工作电压:IO 3.3V、Core 1.2V二、宽带载波的现场应用实现方案1、宽带载波集抄系统构成宽带电力集抄系统由三部分组成:A主站软件(应用服务),B集中器终端,C采集器终端,系统组成简介方便,无需改动窄带电力集抄系统原有网络线路,如下框图:图3:系统构成框图2、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居民电表通过RS485与采集器相连,采集器通过电力宽带载波与交换机或抄表集中器相连,实现抄表数据本地上传。
如下图所示图4:系统网络结构图所需产品:集中器宽带载波模块、采集器宽带载波模块宽带载波电力线通信技术可直接利用电力线,无须重新布线,组网简单快捷、成本较低廉,应用范围广,同时保障信息安全。
三、宽带载波在技术应用上的优缺点;1、OFDM技术优点:●有效克服码间干扰,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利用率高●系统的均衡简单2、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方式优势:(1) 宽带载波基于已经过广泛验证的 TCP/IP 网络技术,具有完善的链路层和网络层数据保护与验证,远非各种轻量级的结点组织和中继算法可比。
(2) 宽带载波通信速率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可大大降低遭受突发干扰的影响,即使一次通信失败,也可迅速进行重发,确保数据可靠。
(3) 宽带载波芯片大都基于高性能 32 位核心和DSP 技术制造,在技术等级和性能上都具有优势。
(4)除了应用层的数据加密,宽带载波在链路层支持 DES、3DES、AES 等高强度加密算法,数据通信安全性高。
(5)即使是在窄带载波较有优势的通信距离上,宽带载波通过 OFDM 等高性能调制方式,以及完善的中继组网机制,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大部分台区的应用需求。
(6)宽带载波通信性能高、速率快、扩展能力强,可加载多种网络应用,但其成本相对于窄带载波并未增加多少,因此具有性价比优势。
3、宽带载波对比窄带载波优点:窄带和宽带电力线载波方式,在应用实施方式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如借助电力线网络实现通信节点间免布线或少布线,但在通信机制、通信协议、载波和调制方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差别。
(1)高速数据传输,宽带载波通信速率高达2Mbps远高于窄带载波的几十K 或几百Kbps。
(2)实现远程控制通断电功能,窄带由于中心频率较低难以实现实时抄通。
宽带避免了断电之后难以送电现象,实现实时抄表通断电功能。
(3)宽带载波中心频率为2-12MHz,远高于窄带东软(270KHz)、晓程(120KHz)窄带频率。
正由于中心频率的增加,从而增加应用层的存储空间,从而达到同时向电力线并发多个载波数据帧的效果。
宽带载波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下发5-10条抄表命令,每块表应答时间为200-500毫秒。
窄带载波每抄一块表及应答时间约为10-15秒。
(4)多个数据量的抄读,正由于宽带载波抄读数据快(300块表、一个量<1min),窄带载波(300块表、一个量约3-4个小时,线路好的情况下)。
宽带载波可用剩余时间抄收其它电表数据量,从而解决如偷窃电等客观问题。
(5)宽带载波通信速率高,可以在极端的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可大大降低遭受突发干扰的影响,即使一次通信失败,也可迅速进行重发,确保数据可靠,现场抄表率大幅提高。
4、宽带载波对比塑料光纤的优缺点:宽带电力线载波对比塑料光纤通信方式,同样具有传输带宽高,传输速率快等特点。
但在通信机制、一次性抄表成功率、抗干扰能力、施工安装布线等有着巨大的差异:通信速率传输距离抗扰能力一次性成功率可靠性施工方式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宽带载波2MHz-12MHz1-2KM 强90% 中无线布线中中塑料光纤100M100-300M不受影响99.99%高需要布线高低通信技术优劣势对比从上表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宽带载波在传输距离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也因无需施工布线的特性使得现场安装更加容易,且初期投资成本相对比较低。
同时宽带载波在通信速率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因为塑料光纤通信技术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等特性,从而保证了较高一次抄表成功率。
5、宽带载波缺点尚存国内电网质量差,楼宇在建设时电力线走向和规格都不符合标准,所以线路虚接线路串扰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但当电表数量达到上百万台之后,要保证电表与控制中心之间安全、可靠的通信变得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