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走向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6种方法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6种方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6种方法是:1.开会,晨会、夕会、总结会;2.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树先进典型;3.组织文化活动,外出参观学习;4.创办企业报刊,网站建设;5.领导人的榜样作用;6.开展互评活动。
1、晨会、夕会、总结会就是在每天的下班前和上班时用若干时间宣讲会公司的价值观念。
总结会就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门和全公司的讨论会,这些会议必须紧固下来,沦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有如何改进。
2.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一棵先进典型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明显位置。
给员工践行了一种形象化的犯罪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准,通过典型员工可以形象具体内容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主动”、“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高员工的犯罪行为。
上述的这些犯罪行为都就是很难定量叙述的,只有具体内容形象才可以并使员工充份认知。
3.组织文化活动,外出参观学习出外参观自学也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不好方法,这无疑向社会各界员工表明: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明确提出的建议就是存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努力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努力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不懈努力比较,我们必须改良工作向别人自学。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4.创立企业报刊,网站建设企业报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企业报刊更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和顾客宣传企业的窗口。
网站上及时展开企业方针、思想、文化宣传,企业网站建设专家米粒文化ceo表示,找寻专业的与企业文化有关的网站建设公司展开,更合乎、更切合公司的企业文化。
5.领导人的榜样作用在企业文化构成的过程当中,领导人的榜样促进作用存有非常大的影响。
6.开展互评活动TrackBack活动就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建议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搞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搞的如何,通过TrackBack运动,言外之意矛盾,消解分歧,改正缺点,弘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至工作状态的优化。
6步走企业文化展厅建设

6步走企业文化展厅建设企业文化展厅作为企业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企业的梦想和理念,展示着企业的成果与光荣,融合着企业的精神和文化。
通过展厅对企业的形象进行整体的包装和优化,对企业的业务、业绩、文化、品牌等进行集中地展示,从而成为助力企业领导接待、业绩展现、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作用不仅是对外的,同时也可是对内的,展厅是企业的发展史、奋斗史、文化史的融合,对企业员工起到激烈和鼓舞的作用,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同时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员工教育活动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文化展厅设计是企业向大家展示其文化与形象的一个过程,但是这种展示需要通过直观的展示设计技术手段来实现,在这些展示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以透过不同的东西来了解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企业文化,也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被这个企业展厅设计所吸引。
如何来完成文化展厅设计那么如何来完成文化展厅设计呢?主要分为策划和形式设计两部分。
展厅的策划是一个展厅设计项目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步骤,而形式设计则最终决定了展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视觉效果。
做好企业展厅设计蓝图方案重在要抓住核心点,然后逐一寻找突破点,了解做好企业文化展厅设计的重点,才能更好地做好企业展厅设计方案。
接下来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解读吧!01企业背景分析在进行企业展厅设计前,一般都会进行前期策划,其意义在于展厅主题的理念设计和内容规划的合理设计。
而在策展前的第一个步骤是对企业和品牌自身的背景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或品牌的整体概况,背景分析一般需要做到三点。
一、了解企业品牌发展历史和产业背景精英品牌的诞生毫无疑问是经历市场选择的结果,挖掘品牌从0到1的过程并了解产业背景。
例如济宁机器人产业园展厅是济宁城市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产业集群,是由政府发起企业负责管理运营的组合发展模式,更是地方响应国家工业4.0制造相关政策的重大举措,其中具有当地特色的机器人发展模式结合了产学研并具有完善产业生态圈。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走向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走向2019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企业文化的存在形态有了广泛的共识。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叫自发的存在;一种是自觉的存在。
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是有企业就有的,只要企业一经诞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就会形成经营思想、管理准则、与客户处理关系时的一些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企业的文化形态。
而企业文化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
同仁堂340多年发展到现在,不能说同仁堂80年代以后才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
不同的企业文化有自发、自觉之分,有优质、劣质之分,就是没有有无之分。
如果你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有自发存在的一面,它的危害是什么呢?你就不会自觉地去审计你的企业文化,就不会科学地对现有的文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提炼新的文化。
有些企业家,当他说本单位没有文化的时候,就说明他的文化是一种粗放的、自在的、自发状态,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我们讲,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去不去建设,你的文化都是存在的,而自觉去建设的企业文化,能够引领企业发展和进步,自发存在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企业的离心离德,造成组织上的分崩离析。
有的单位注意到对不良文化的自觉改造,说明他感觉到了企业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企业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要建设它,它就向优秀方面发展,它的性质和方向是可控的;你不去建设,它就可能造成企业的自发的、放任的和原始粗放的一种企业文化,它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去年以来,广大企业对这一点认识越来越清晰,并且行动起来,去自觉地建设企业文化,自觉地抵制落后、野蛮和原始的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和制度改革结合得更加紧密。
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体制的变化必须要有文化的及时跟进,文化跟进以后,它能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先进的文化灵魂引导制度变革的方向,保证制度变革性质的科学性。
再一方面它能够保证新制度条件下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企业文化的六种进化途径

企业文化的六种进化途径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已出现六种新的发展趋势:1: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随着企业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
生态文化是新型的管理理论,与企业文化都属于一种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化与之结合。
4.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科技竞争外,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以良好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
5.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新企业文化的核心。
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
6.新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解脱出来,更重视人。
商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以物为中心,忽视人的因素。
新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走向

一、对企业文化的存在形态有了广泛的共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叫自发的存在;一种是自觉的存在。
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是有企业就有的,只要企业一经诞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就会形成经营思想、管理准则、与客户处理关系时的一些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企业的文化形态。
而企业文化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
同仁堂340多年发展到现在,不能说同仁堂80年代以后才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
不同的企业文化有自发、自觉之分,有优质、劣质之分,就是没有有无之分。
如果你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有自发存在的一面,它的危害是什么呢?你就不会自觉地去审计你的企业文化,就不会科学地对现有的文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提炼新的文化。
有些企业家,当他说本单位没有文化的时候,就说明他的文化是一种粗放的、自在的、自发状态,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我们讲,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去不去建设,你的文化都是存在的,而自觉去建设的企业文化,能够引领企业发展和进步,自发存在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企业的离心离德,造成组织上的分崩离析。
有的单位注意到对不良文化的自觉改造,说明他感觉到了企业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企业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要建设它,它就向优秀方面发展,它的性质和方向是可控的;你不去建设,它就可能造成企业的自发的、放任的和原始粗放的一种企业文化,它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去年以来,广大企业对这一点认识越来越清晰,并且行动起来,去自觉地建设企业文化,自觉地抵制落后、野蛮和原始的文化。
二、企业文化和制度改革结合得更加紧密企业制度改革、企业体制的变化必须要有文化的及时跟进,文化跟进以后,它能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先进的文化灵魂引导制度变革的方向,保证制度变革性质的科学性。
再一方面它能够保证新制度条件下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文化对制度一个是引领,一个是保证,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文化决定了制度。
对制度的作用我们必须说两句话:一句话是建立现代企业必须有现代企业制度,否则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粗放的原始型管理,永远达不到国际现代化的标准,很难和国际接轨;再一句话是制度绝不是惟一的,而且也不能把它绝对化,那样会使我们走向极端。
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建立一种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
那么,如何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本文将为您介绍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第一步:制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常,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对自身内部和外部形象的宣传,是展示企业形象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在制定企业文化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和愿景,总结自身的历史、理念和使命,进一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过程需要在领导和员工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便确保企业文化规划行之有效。
第二步:强化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的理念需要广泛传播到企业所有的员工中,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和认同这些价值观念。
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企业需要制定符合企业文化特点的培训计划,培训员工如何在工作中表现出企业文化,在面对外部客户时对自己企业的形象进行塑造。
这些培训可以通过内部专业培训、组织建设和培训等方式进行。
第三步:强化沟通与激励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企业需要尽可能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员工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以此为理念调整企业文化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激励是至关重要的。
激励不仅仅是向员工提供薪资和福利,更重要的是要对有意义的行为进行赞扬和奖励,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通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激励措施的设立,能够让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发展中。
第四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最后,企业需要执行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组,负责该企业文化计划的推行和实施,包括制定有效的宣传攻略,创建企业标志、标语和企业品牌形象,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度,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素质。
通过实施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企业可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和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
企业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

企业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
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必须不断革新工艺,改进设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产品,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形象,创造企业着名品牌。
这些目标的实现,须依赖于企业的广大员工和优秀人才,并且要想方设法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的、积极热情的为企业服务,那怎样让这些人才留下来心甘情愿的为企业服务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河蟹、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企业文化建设更趋向共享和参与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一般采取的是单向传播的形式,以灌输加管束的传播为主,强调服从和被动接纳,尽管形式多样,但多是一对众的方式。
随着国际化管理思想的融合、员工整体素质尤其是管理认识的提高、企业人才的自主意识增强,使得原有的简单化的形式化传播效果日渐式微,而互动式的、参与式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这种一对众、众对众、我对我、我们对我们相结合的内宣传播,和一对一外宣传播方式,相互组合,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即使是企业文化咨询,也要注意过程的共享和参与。
也存在着单向教育的不良现象----与其他管理咨询一样,咨询公司总是拿专家名头来压企业,害怕企业提意见,提问题,不留后遗症,造成文化咨询的虎头蛇尾的局面,咨询者与企业不欢而散。
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咨询尤其是企业文化咨询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共享性、参与性。
优秀的咨询者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文化提炼过程,多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提意见甚至批评,坦然文化问题的解决,最终达成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的双赢结果。
二、企业文化研究更趋向理性和求实,企业文化建设更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着力构造而形成的,为大部分员工所共享的愿景、价值观等企业本质特征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内的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它的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铸造品牌信仰。
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六个途径

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六个途径摘要:企业文化是在时代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本文就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企业改革Abstract: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unique culture management mode, consider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age, development goal, business strategy,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era of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on how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state-owned enterprise; enterprise reform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主流价值观念的总和,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国有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传承优良作风、发扬光荣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党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人结合国有企业实际,现就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从六个方面谈谈个人意见。
1、要培育具有当代意识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企业文化的存在形态有了广泛的共识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叫自发的存在;一种是自觉的存在。
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是有企业就有的,只要企业一经诞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就会形成经营思想、管理准则、与客户处理关系时的一些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企业的文化形态。
而企业文化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
同仁堂340多年发展到现在,不能说同仁堂80年代以后才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形态和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
不同的企业文化有自发、自觉之分,有优质、劣质之分,就是没有有无之分。
如果你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有自发存在的一面,它的危害是什么呢?你就不会自觉地去审计你的企业文化,就不会科学地对现有的文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提炼新的文化。
有些企业家,当他说本单位没有文化的时候,就说明他的文化是一种粗放的、自在的、自发状态,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我们讲,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去不去建设,你的文化都是存在的,而自觉去建设的企业文化,能够引领企业发展和进步,自发存在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企业的离心离德,造成组织上的分崩离析。
有的单位注意到对不良文化的自觉改造,说明他感觉到了企业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企业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要建设它,它就向优秀方面发展,它的性质和方向是可控的;你不去建设,它就可能造成企业的自发的、放任的和原始粗放的一种企业文化,它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去年以来,广大企业对这一点认识越来越清晰,并且行动起来,去自觉地建设企业文化,自觉地抵制落后、野蛮和原始的文化。
二、企业文化和制度改革结合得更加紧密
企业制度改革、企业体制的变化必须要有文化的及时跟进,文化跟进以后,它能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先进的文化灵魂引导制度变革的方向,保证制度变革性质的科学性。
再一方面它能够保证新制度条件下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文化对制度一个是引领,一个是保证,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文化决定了制度。
对制度的作用我们必须说两句话:一句话是建立现代企业必须有现代企业制度,否则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粗放的原始型管理,永远达不到国际现代化的标准,很难和国际接轨;再一句话是制度绝不是惟一的,而且也不能把它绝对化,那样会使我们走向极端。
我想制度对现代企业的建设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有些制度不科学,而我们却迟迟改革不到位
呢?改革了以后为什么我们的制度执行不到位呢?原因在于文化没有到位。
制度与文化相结合,文化起着引领作用,文化是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决定一个人基本行为、文化素养的根本不是制度,制度永远是个“不完全和约”,它不可能全覆盖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
比如现在从宏观上看,企业重组、制度改革,文化要跟进。
改变制度的时候你不注重改变文化和文化的跟进,那么制度的改变可能给企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负面效果。
从微观世界来看,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文化都是决定的因素。
日本松下的一个副总裁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美国的管理注重的是制度逻辑,日本的管理注重情感逻辑。
美国的管理注重制度语言,日本的管理注重制度的实质,所以日本的管理制度弹性更科学。
我的观点是文化对制度在现实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点目前大家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起码制度的变革和企业的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了。
三、企业家文化自觉明显提高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的文化。
这话是没错的,一定意义就不是全部的。
企业越是独立自主的经营、企业的自主权力越大,企业家责任就越大。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一个宪法,企业家是法人代表,他不能不对宪法负责任,他的意志不能不融在宪法当中。
我们讲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企业家的文化,比如说没有沃森这个总经理,就没有IBM的文化;没有克罗克这个创始人,就没有麦当劳的文化;没有韦尔奇,GE的文化就不是这样的面貌;没有张瑞敏,海尔文化也不是这个形态;没有柳传志,联想文化也不这样。
这一点你不承认也得承认。
所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他的地位是非常关键的。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庆炼化公司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还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我们讲的企业家是一个班子,不是指某一个人。
但是这个班子中的CEO即首席执行官他起的作用是极其关键的。
四、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建设
个性化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因为行业不同,或同一行业处在不同的地方环境不同、历史传统不同、体制模式不同、员工素质不同,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一样,因此企业文化也有不同。
像IBM它的文化是24小时到位的服务文化;美国德尔塔航空公司是亲如一家的服务文化;北京百货大楼就概括为“一团火”服务文化。
像大庆油田和机械制造业不一样,因为行业不同。
即使现在有一些是垄断行业,像电力,都是
电力行业,有发电,有供电,企业文化的内容和重点也不一样。
个性化是企业文化生命力所在,这一点大家也在逐渐取得共识。
五、企业文化与相关学科方式的融合应用越来越明显
从纵向看,我们的企业把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性主义能够纵向和企业文化融合应用。
取这几种管理的特长融合到现代文化管理中来。
横向上来说,我们要与同时代的相关的科学方法相结合。
比如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企业文化是什么关系呢?企业文化最终是一种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文化型管理。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文化型管理境界所达到的手段、方式、途径;它是路、是桥、是船,是非常有效的。
把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改善心智模式、如何自我超越、如何建立共有团队、如何建立干洗机共同愿景等等,这样具体方法应用起来对文化建设能够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和方式,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文化两者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效的。
中航一集团沈阳飞机研究所就把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融和在一起,他们做的相当有章法,而且步骤和做法途径都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
企业文化这种管理方式不要单独应用,结合其他的科学方式融合应用,它的作用会更大。
六、企业家注重理论的提炼和理性的提升
前几年,企业家不太注重理性的思考,不太注重理论的提炼。
企业家要不断地理论化,理论家要不断地了解企业实际。
企业家如不能够不断提高理论的素养、不能提高理性自觉的话,你那个企业文化建设总是处于原始状态,或者肤浅状态,搞不好就会中途夭折、浅尝辄止了。
这两年搞理论研究的企业家越来越多。
大家可以看日本,丰田、本田、松下等企业家,还有像美国、德国的一些企业家,他们着作丰富,并没有影响他经营企业,它是理论与实践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会使企业家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大,品位越来越高。
资料出自MBA巴巴商学网,转载文章
难免出现章节误删等情况,建议直达MBA巴巴浏览下载完整权威资料。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