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TNM分期内容和分期治疗方案
肺癌TNM新分期与解读

x
删除
横膈
• 术后病理显示累及横膈的pT3肿瘤预后更差:
• 与其它非累及横膈的 pT3肿瘤相比,p= 0.004; • 与pT4肿瘤相比,p= 0.02;
18
横膈
• 临床分期累及横膈预后与临床分期为T3(P=0.121)和T4(P=0.09)的
预后相似;
累及纵隔胸膜
• 纵隔胸膜累及的预后作用:
•不足之处
第8版分期数据库来源分布情况
• 本次分期收集了来自国际1999年-2010年期间的肺癌患者,共94,708例 患者进入初筛,77,156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
地区 欧洲 亚洲 北美 澳大利亚 南美 所有 N 46,560 41,705 4,660 1,593 190 94,708 % 49 44 5 1.7 0.3 100
第7版和第8版T分期调整对比
第7版
新截点:1cm T1a: ≤2cm
升期
第8版
T1a: ≤1cm T1b: >1cm, 但≤2cm T1c: >2cm, 但≤3cm
T1b: >2cm, 但≤3cm
T2a: >3cm, 但≤5cm
新截点:4cm
T2a: >3cm, 但≤4cm T2b: >4cm, 但≤5cm
•M分期
•TNM分期
第8版N分期:沿用第7版 现有的临床N0-N3的描述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预后群体
• 现有的临床N0-N3的描述能够一致地区分不同预后群体 • 每两个相邻cN组间比较生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N0 vs. cN1, p< 0.0001; cN1 vs. cN2, p < 0.0001; cN2 vs. cN3, p < 0.0001)
肺癌TNM第八版分类中文版

辅助治疗
在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化疗 或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杀死可能残 留的癌细胞。
局部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局 部治疗的方式,如放疗或射频消融 等。
第三期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
化疗
对于第三期的肺癌患者,通常采用综合治疗 的方式,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第三期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程的化疗。
第三期(t1n2m0,t2n1m0,t3n0m0)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
T1是指肿瘤最大径线≤3cm,未侵犯周围组织。N2是 指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组织。M0是指无远 处转移。T2是指肿瘤侵犯周围组织,但未侵犯肺叶。 N1是指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组织。M0是指 无远处转移。T3是指肿瘤侵犯肺叶或周围组织,但未 侵犯胸膜或纵膈。N0是指无淋巴结转移。M0是指无远 处转移。
tnm分期的历史与发展
TNM分期最初由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提出,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已 经发展到第八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TNM分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 求。
新版的TNM分期更加注重病理学诊断和分子标志物在分期中的价值,以提供更准 确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建议。
02
第四期(任何t,任何n,m1)
总结词
最晚期的肺癌,生存期最短,预后最差。
详细描述
任何T是指无论肿瘤大小、侵犯范围等。任何N是指无论淋巴 结转移情况如何。M1是指已发现远处转移。
04
tnm分期与治疗策略
第一期治疗策略
01
02
03
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第一期的肺癌患者, 通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以切除肿瘤并清除周围的 淋巴结。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7

国际抗癌联盟(U ICC)最新版恶性肿瘤的 TNM分期标准计划于2009年颁布实施。 新的肺癌TNM分期标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将在2009 年发布。
国际肺癌研究中心( IASLC)早在1998年 就启动了新一轮肺癌分期标准修订的研究计 划,其第7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07 年8月刊登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Volume 2, Number 8, August 2007) ,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09年 新版U ICC肺癌分期标准(第7版)的主要依据。
新版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T分期 ①将T1分为T1a ( ≤2cm)及T1b ( >2cm, ≤3cm) 。 ②将T2 分为T2a ( > 3cm, ≤5cm) 及T2b ( > 5cm, ≤7cm) 。 ③肿瘤> 7cm由原来的T2归为T3。 ④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其他癌结节由原来的T4归 为T3。 ⑤原发肿瘤同侧胸腔内不同肺叶出现癌结节由原来 的M1归为T4。 ⑥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归为M1。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 目前SCLC的分期标准采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和 1989年6月第三届SCLC专题讨论会制定的局限 期( limited disease, LD) 和广泛期 ( extensive disease, ED)的两期分期方法。此 次IASLC关于临床诊断SCLC的预后分析结果提 示, TNM分期适用于SCLC 。 • 进一步分析SCLC的LD、ED两期分期标准,提示 无胸腔积液的LD、有胸腔积液的LD和ED患者的 MST分别为18、12和7个月( P < 0. 0001) 。 以上结果推荐将胸腔积液定义为LD和ED的分界 标准,并建议进一步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学阳性、 阴性的预后差异。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41页】

7th edition
Proposal
T2未累及全肺的肺不张/肺炎
T2部分或全肺肺不张/肺炎
T3 累及全肺的肺不张/肺炎
肺不张/肺炎
在病理以及临床分期群体中,部分肺不张/肺炎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全肺不张/肺炎(目前为T3),预后好于其他因素T3(P<0.001);
T分期调整——累及横膈及纵隔胸膜
参考水平
M1b
M1b,单器官/单个转移灶
225(22)
1.11(0.91-1.36)
0.308
M1c
M1b,单器官/多个转移灶
229(22)
1.63(1.34-1.99)
<0.001
M1b,多器官
247(24)
1.85(1.52,2.24)
<0.001
第8版M分期:将M分期进一步细分为M1a、M1b、M1c
地理区域
M0
M0
总计
cT1
cT2
cT3
cT4
总计
pT1
pT2
pT3
pT4
南北美洲
75
31
36
8
0
2577
1364
994
194
25
澳洲
1375
752
429
146
48
1032
454
460
112
6
欧洲
1268
383
456
251
178
2571
745
1259
475
92
亚洲
10294
5934
3318
900
142
肺腺癌分级病理标准

肺腺癌分级病理标准
肺腺癌根据肿瘤大小、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等因素,根据TNM分期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1、Ⅰ期:肺腺癌Ⅰ期属于早期,此时患者体内的肿瘤体积较小,一般最大直径不超过3cm,并且肿瘤位于肺组织中,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现象另外,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痰血等症状。
2、Ⅱ期:肺腺癌Ⅱ期属于中期,此时患者体内的肿瘤体积相对较大,且已经出现了癌细胞转移到肺门附近淋巴结的现象。
而且,此时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出现了喘鸣、胸闷、气急等症状。
3、Ⅲ期:肺腺癌Ⅲ期属于中晚期,此时患者体内的肿瘤体积进一步增大,癌细胞也进一步转移到纵隔或肺外淋巴结区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4、Ⅳ期:肺腺癌Ⅳ期属于晚期,患者已经出现胸膜转移、胸腔积液或全身多处转移的现象。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一、TNM分期的历史沿革及数据来源1997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成立了分期及预后因素委员会,整体负责肺癌的分期工作。
从委员会成立至今,分期工作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该分期委员会首先收集了从1990—2000年,来自20个国家共计100869例患者的数据,并递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分析委员会进行全面分析,形成修改TNM分期的初步意见并被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采纳,形成第7版肺癌TNM分期。
同时,为了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进行统一,IASLC在2009年还制定了淋巴结图谱,对不同解剖位置的淋巴结进行详细定义,以方便后续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在第2阶段,IASLC收集了1999—2010年间,来自16个国家共94708例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成为第8版肺癌TNM分期修改的依据,第8版分期主要强调了肿瘤长径及转移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第8版TNM分期于2017年开始应用至今。
第8版TNM分期公布后,IASLC开始了第3阶段准备并着手数据收集,为第9版更新做准备,此次最重要的变化是分期委员会开始收集并评估分子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考虑将分子标志物纳入分期的可能性。
本次数据库共纳入来自25个国家、75家中心共计124581例患者,其中,18.9%的患者通过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录入。
纳入本次分析的数据中,亚裔患者占比首次超过欧洲患者,比例达到56%,远高于欧洲患者的25%,此外,中东及非洲患者首次实现零的突破,占数据来源的0.1%。
剔除病理不明确、生存数据不完善、分期不确定的患者后,最后,共计87043例患者纳入分析及验证(神经内分泌肿瘤及非小细胞肺患者分别纳入8045例和73197例);就治疗方式而言,47%的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Mountain)

肺癌国肺癌临床分期国内外尚不一致。
国际抗癌联盟1986年修订的肺癌TNM临床分期,以及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组所制订的肺癌LD、ED临床分期,对确定病变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统一治疗标准,评估肺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已为世界广泛采用。
0期(原位癌) Tis Ⅰ期 T1N0M0,T2N0M0 Ⅱ期 T1N1M0,T2N1M0 Ⅲa期 T3N0M0,T3N1M0,T1~3N2M0 Ⅲb期(不能手术) T0~4N3M0,T4N0~3M0 Ⅳ期(不能手术) T0~4N0~4M1说明 T 代表原发肿瘤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x,支气管分泌物检查证实有恶性细胞,但X线和纤支镜检查未能证实有任何肿瘤Tis原位癌T1 肿瘤最大直径≤3cm,由间质或脏层胸膜包围,纤支镜检查肿瘤未累及叶支气管近端T2肿瘤最大直径>3cm,或不论肿瘤大小,但侵犯胸膜,扩张到肺门区域,引起叶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近端应距隆凸2cm以上T3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包括上沟瘤)、膈肌、纵隔或心包,但不累及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椎体,或肿瘤位于总支气管距隆凸<2cmT4 不论肿瘤大小,而癌肿直接侵犯胸壁、膈肌、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肺上沟、隆突或胸膜N 代表受累淋巴结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N1转移到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瘤直接侵润)N2转移到同侧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N3转移到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M 代表远区转移M0无远处转移证据M1有远处转移证据肺癌分期分期是定义癌症扩散程度的方法。
分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你的恢复和治疗可能的概况取决于你的癌症的分期。
例如,某个期的癌症可能最好手术治疗,而其它的最好采用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体系不一样。
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存活可能概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细胞类型。
CT、MRI、扫描、骨髓活检、纵隔镜和血液学检查等可用于癌症的分期。
最新肺癌TNM分期(第8版)

最新肺癌TNM分期(第8版)出版⽇期:2017年12⽉9⽇。
这是对肺癌TNM第8版的总结,这是⾃2017年1⽉1⽇以来⾮⼩细胞肺癌分期的标准。
它由IAS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颁发,取代了TNM第7版。
表中显⽰了第8版TNM分类的⾮⼩细胞肺癌,与第七版的不同之处⽤红⾊表⽰。
符合以前的版本有三个组成部分,描述肿瘤的解剖范围:T为原发肿瘤的程度,N为淋巴结受累,M为转移性疾病。
使⽤CT进⾏T分类,使⽤CT和PET-CT进⾏N分类和M分类。
可⽤于术前影像学和临床分类iTNM / cTNM,但也可⽤于明确的病理分期pTNM,治疗后yTNM 再分期和复发rTNM的分期。
第七版与第⼋版的区别在新的TNM第8版中,⼏个T类别的⼤⼩有所下降,并引⼊了⼀些新的基于病理学的类别。
此外,还介绍了关于胸外转移性疾病的新M类别。
肺实质病灶的⼤⼩被定义为肺窗三个正交平⾯中任何⼀个的最⼤直径。
在亚组织病变中,T分类由固体组分的直径定义,⽽不是完整的⽑玻璃病变的直径。
第8版TNM在肺癌中的肺癌分期T,N和M类别的亚组分为⼀些阶段,因为这些患者的预后相似[1]。
例如,cT1N0疾病(IA期)具有77-92%的5年存活率。
另⼀⽅⾯是任何M1c疾病(IVB期),其5年⽣存率为0%。
肺癌在冠状和⽮状⾯重建上具有明显的穿透⾎管⽣长(Transfissural); 肺叶切除不再是可能的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通常不可能进⾏肺叶切除术:Transfissural增长。
肺⾎管侵袭。
主⽀⽓管⼊侵。
涉及上下叶⽀⽓管。
这些是要报告的具体项⽬。
为了最好地展⽰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薄层图像和三平⾯重建是必要的。
在不确定⼊侵的情况下,多学科肿瘤委员会应根据个案和合并症来决定是否给予怀疑。
T-分类T0:影像学上没有原发肿瘤Tis:原位癌,不论⼤⼩;这只能在切除肿瘤后才能诊断出来。
T1肿瘤 - 左下叶典型的T1肿瘤,完全被肺实质包围。
T1肿瘤⼤⼩≤3cm;肿瘤≤1cm=> T1a;肿瘤> 1cm但≤2cm=> T1b;肿瘤> 2cm但≤3cm=> T1cT1a(mi)病理确诊来源于“微创”的,与⼤⼩⽆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前面文章里介绍了肺癌确诊要尽快分期,也提到了国际上通用的TNM分期方法,由于篇幅有限,介绍的比较简单,很多读者反馈看不懂,今天药代邮(易瑞沙代购直邮网)就将肺癌的国际TNM分期内容和详细的分期治疗方案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便大家更好的进行了解。
什么是肺癌的TNM分期
肺癌的治疗和预后与肺癌的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肺癌分期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国际肺癌分期是根据TNM来进行分期的。
TNM分期中的T是原发肿瘤的大小,N是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M是癌症远处转移情况,这三个是决定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肺癌的分期内容
根据国际通用的肺癌临床分期,将肺癌分为I期(I期肺癌又分IA 期IB期);II期(II肺癌又分IIA期和IIB期);III期(III期肺癌分IIIA和IIIB期); IV期肺癌。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一、肺癌I期:
属于肺癌早期,无淋巴结转移亦无远处转移;
二、肺癌II期:
肿瘤侵犯到内脏胸膜,非全肺性肺不张或同侧肺门和/或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三、肺癌III期:
不论肿瘤大小,凡有肿瘤侵犯到胸壁,纵膈胸膜,心包,隔膜,全肺性肺不张,肿瘤侵犯到气管杈隆凸2cm以内或同侧纵膈和/或气管杈隆凸下淋巴结转移;
四、肺癌IV期:
不论肿瘤大小,凡有肿瘤侵犯到纵膈,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椎骨,气管杈隆凸,恶性胸腔或心包腔积液,原发肿瘤所在肺叶有其他肿瘤结节,或对侧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转移,或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特别注意:肺癌分期不是靠一个胸片或者胸部CT就能确定的,一定要把肺癌的大小、侵犯的范围,有没有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没有肺外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颅脑转移、骨转移和腹腔脏器转移),包括肾上腺、肝脏转移等项目搞清楚,这些在我们前面的文章都已经有所详细介绍。
肺癌的分期治疗方案
肺癌在临床上有标准的治疗方案,而且各个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药代邮就分期治疗方案简略的总结如下:
一、I期肺癌属于早期肺癌,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
对个别IIa+IIc 型侵及粘膜下层,淋巴结转移者,应配合一定的化疗。
二、II期胃癌属于中期肺癌,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
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联合辅助化疗或是肿瘤生物治疗。
三、III期肺癌多侵及周围组织并出现广泛淋巴结转移,虽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应配合放化疗及肿瘤生物治疗,增强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四、IV期肺癌已属晚期,多采用非手术疗法,适合手术切除者尽量先切除原发与转移病灶,然后再配合放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易瑞沙,特罗凯)等综合疗法。
药代邮对选择分期治疗方案的一点看法
一、如果是早期肺癌,外科手术肯定能够使病人受益,而且能够获得长期生存。
二、如果是中期肺癌,手术加上术后化疗、加上靶向治疗、通过联合治疗,一样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相当一部分肺癌病人获得了长期生存。
三、如果是晚期肺癌,认为就不适合做手术,因为手术后,不但没有给病人带来益处,同时还给病人的身体、精神,包括经济上带来一些创伤和损失。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