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系-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系-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系-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系

00340031 大分子的世界1学分16学时

The world of macromolecules

新生研讨课。从小分子和高分子谈起,讨论高分子与普通分子的特征与特性。从为什么生命的形式必须是高分子、天然高分子材料直至高分子的合成、结构与性能论及高分子与我们这个世界的关系;从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高分子材料,谈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从高分子材料发展的历史,展望未来高分子材料科学的走向;谈高分子材料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交叉和互动:生命和高分子、凝聚态科学和软物质-高分子、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纳米结构高分子材料、医疗用高分子材料、光电高分子材料等。

00340051 分子设计与化学工程 1学分16学时

Molecular Design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简要回顾20世纪化工学科的发展历程,探讨化学工程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介绍分子设计与化学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并通过科研工作案例,向学生展示现代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工具。最后以案例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调研或者社会和市场考察,提出某类产品并对其进行分子设计。

00340071 生物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学分16学时

An Introduction on Biotechnology of Bioenergy

能源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高度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当前各国政府的能源战略无一例外的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的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物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生物能源来自生物质,而生物质只是太阳光能的储存形式,是自然界能量和物质循环链上的一个环节。毫无疑问,在未来20年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增长速率将比社会经济增长速率高出许多倍。能源生物技术是指可直接应用于初级能源或最终燃料生产的生物工艺和技术,能源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目标是生产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相对化石能源和其它能源(如核能)而言的,主要指各种可直接用作燃料的生物质本身或由生物质加工制备的燃料。前者如可直接燃烧以提供热量的树木和秸秆,后者如沼气、酒精、生物柴油和生物制氢等。除此以外,能源生物技术还包括可应用于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生物技术,如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微生物采油技术。能源生物技术既要为生物能源的发展起到火车头的核心推动作用,也必将随着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而完善和发展自身。

00340081 人类与微生物1学分16学时

Human being and microorganisms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健康和生产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人类赖于发展的宝库。比如,应用微生物主要研究通过工业规模获得特定产品或达到特定目的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应用涉及轻工业、化学工业、医药产业、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等许多领域。近年来,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传统的化工产品、改造传统加工业进行清洁生产、生产可再生能源产品、构建环境修复与资源循环新技术等已成为国际上的发展方向和亮点,微生物的成功应用离不开现代工程技术的支撑。

00340142 高分子的化学生物学 2学分32学时

Chemical Biology of Polymers

本课程已于2012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课成功(课号00340131),原为1学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讲授内容涉及多学科交叉,选课同学来自高分子、化工、化学生物、化学等不同专业,背景不一,需要补充讲授基本知识,8周教学时间过于仓促,现申请调整为2学分。

高分子的化学生物学是面向生物医药领域的高分子科学,主要讲解合成高分子与生物体系在不同层次上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从与蛋白质/核酸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开始,直至与细胞和人体的相互作用,最后以高分子作为药物有效成分的应用实例来总结。高分子化学生物学是高分子科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是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的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向高年级本科生介绍这一领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340014 化工原理A(1) 4学分64学时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1)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它化学加工过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内容是讲授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性能和设计计算。化工原理A(1)主要讲授《化工原理》上册内容,包括绪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流体流过颗粒和颗粒层的流动、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蒸发等章节。《化工原理》A(1)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掌握基本原理、突出过程强化、激发交叉兴趣、增强创新能力”的教学逻辑,利用“开放式课堂讲授与案例化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强调严谨教学、突出讲授基本理论,又重视联系实际,丰富工程实践内容,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化工原理》A(1)在讲授方式上突出创新,利用公开讲稿、专题讨论、论文交流、开卷与口试交叉考核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录有清华大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系列片(化工原理部分授课内容)。

20340053 化工原理A(2) 3学分48学时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2)

主要章节有:传质过程概述;蒸馏;吸收;萃取;干燥;其他分离过程概述。

20340062 化工过程仿真2学分40学时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Simulation

“化工过程仿真”是化学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在仿真机上对复杂化工过程模拟与仿真,进行实际生产过程控制与工艺管理,深化掌握化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0340073 研究训练基础3学分48学时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在二年级暑期开设“研究训练基础”课程。通过三周在实验室的科研实践,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学科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学术前沿。各研究室分别接纳一定数量的大二学生,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0340094 化学工程基础4学分64学时

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该课程是化学类及相关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流体的流动和输送、两相流、传热过程、吸收、精馏和气液传质设备。涉及广泛的知识邻域,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配套出版了多媒体课件。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并使用《化学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并插播一些生产实际和实验录像。重点及难点还通过多媒体手段加以强调。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化学工程基础》是清华大学一类课“化工原理”的教材之一。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生物系、材料系和自动化系使用多年。全书分六章,内容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流体流过颗粒和颗粒层的流动、传热、精馏、吸收、气液传质设备和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基础涉及面很广,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工程特点,需要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基础。课堂上介绍的工程实例和安排的实验课能帮助学生接触实际,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其他任何课程一样,本课程的学习也同样需要在学习中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如传热的计算与电容的计算类似;精馏塔的逐板计算与自动控制理论的非线性校正方法类似;精馏塔的热损失的补偿和补偿器类似;塔顶和塔底的温度仪表测量则能够组成一个很有效的反馈系统。

30340104 反应工程基础4学分64学时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化学工程科学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中也将本课程列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在学生专业知识构架和相关素质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0340123 化工热力学3学分48学时

Thermodynamic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化工热力学》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3学分。化工热力学学科是一门研究化学工程中能量及其转换的学科,是化学工程学科的其他分支如分离工程,反应工程,系统工程和生物化工等学科的基础,并为化学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概念、模型、基础数据和计算方法,也对现代材料工程,资源工程和环保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0340162 化工实验(2) 2学分32学时

Lab.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

化学工程专业试验”作为化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目的在于深化对化学工程中“三传一反”基础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装置中问题的能力。

30340182 生物化工基础2学分32学时

Fundamentals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本课程重点介绍微生物的生长计量学、菌体生长动力学、底物消耗动力学、产物生成动力学、连续培养、补料培养、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放大、生物反应过程的量测与控制、酶反应动力学、酶的固定化及酶反应器、生物分离过程及方法等,灭菌原理。

30340222 高分子物理实验2学分32学时

Lab. of Polymer Physics

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必修课,是在学生学习高分子物理课程之后的一门实验性质的专业课。高分子物理实验主要是研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一方面为高分子合成控制目标,另一方面为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选用作依据。在高分子科学和工程学科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高分子物理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验课程,测试方法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以及所用的仪器种类很多,实验目的除了进一步掌握高分子物理的课程内容和提高动手能力以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各项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以及仪器结构。

30340233 聚合物成型加工3学分48学时

Polymer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必修课,是在学生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之后的又一门专业课。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同时学习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改性原理和制品设计,了解成型加工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和设备,学习和运用高分子流变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高分子材料加工和应用的工程问题。在教学中,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录像、选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综合性大实验进一步掌握挤出、注射和流变学测定的原理和操作。

30340302 化工实验(1) 2学分32学时

Chem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1)

化工实验(1),又名化工单元操作实验,属于化工类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辅以部分综合型、提高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典型单元操作过程的机理和规律,并完成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仪器的使用等基本训练。课程包括绪论、实验操作、考查三个阶段。第一次课讲授实验绪论,包括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室守则三部分。实验操作包括: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塔设备流体力学特性测定实验、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板式塔精馏/联机精馏实验、吸收(解吸)系数测定实验、风道干燥实验等6个基本实验及若干选修的综合、研究型实验。考查在全部实验完成后进行,包括所有与实验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数据处理、结论分析等方面内容。

30340312 细胞培养工程2学分32学时

The Cell Culture Technology

细胞培养工程是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密切结合的交叉学科,是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领域,也是生物化学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内容包括细胞工程的概念,细胞的构造与机能,细胞的信息传递,培养方法,微生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等。

30340322 化学工程与高分子科学导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olymer Science

组织和邀请不同方面和领域的资深讲员,如国外和国内的院士、化工系杰出中青年教授、国内外知名企业(含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化工系大一新生为主的学生授课,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工程学和高分子科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工与高分子学科及其与环境、生命、能源、资源等交叉领域的传统和热点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一名合格化学工程师和化工及高分子研究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30340342 专业英语交流技巧(高分子) 2学分32学时

Special English Intermediate Skill( Polymer)

本课程以阅读理解为主,兼顾听力和口语训练及学术论文写作知识介绍。通过阅读高分子领域国际重要期刊杂志上近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教学实验,学习本领域常用词汇。采用师生互动--教师讲解和同学上讲台的方式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学术论文写作欣赏课上将采用全文剖析、第1页剖析、摘要点评、学生论文初终稿对比等方式介绍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同学实际能力的提高,最终养成快速、准确阅读学术论文的习惯,并能大致听懂本专业的学术讲座。以英文原版现代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为背景,侧重发音、表达、听、说、写作、交流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采用即兴演讲、专题报告、模拟学术沙龙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30340353 高分子物理3学分48学时

Polymer Physics

是研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分子运动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从事高分子设计、改性、应用、加工奠定基础。探解高分子的基本问题。

30340361 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 1学分32学时

Experiments on Polymer Processing

研究对象包括共混物、填充改性材料等的成型加工,熟悉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和过程,如流变测定、混炼、挤出、注射、模压、混炼和吹膜等,了解原料、加工方法和工艺对材料聚集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0340371 化工概念实习1学分32学时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Via Plant Observation

选取4-5个典型的工厂(包括石油炼制、石化、高分子加工和生物过程等领域),先在校讲授工艺过程,然后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全面了解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初步建立物料衡算、产品工程、经济核算、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概念。

30340383 高分子材料仪器分析3学分48学时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of Polymer Materials

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必修课。主要介绍色谱、光谱、波谱、质谱、热分析、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制样方法以及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和反应变化过程的表征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侧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30340393 化工系统工程基础3学分48学时

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化工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化工系统分解方法、稳态模拟、动态模拟、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约束优化的基本理论、线性规划建模及算法、非线性规划建模及算法等。特色内容包括:以流程模拟软件UniSim为工具讲解合成氨过程;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工具讲解乙烯裂解过程;以热交换网络集成为案例讲解线性规划建模、混合整数规划建模及超结构建模方法及求解算法。

40340061 化工前沿讲座1学分16学时

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请化工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对化工科研和应用的前沿进行轮廓性的介绍。

40340072 流态化反应工程2学分32学时

Fluidization Reaction Engineering

固体颗粒的流态化技术具有非常高的传热和传质效率与大量处理颗粒的能力,被广泛地运用到化工、石油加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中。本课程重点介绍气固流态化的流动规律,混合和传热过程,规模及放大。立足于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力求引入研究成果以启发进行创新性思维。

40340132 石油化工工艺学2学分32学时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本课对石油化工炼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过程结合工程实践讲解其工艺原理、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工艺

流程等工艺过程,建立对于石油化工过程的基本性工艺概念。

40340144 化工工艺与设备设计 4学分64学时

Design of Chemical Processes and Equipment

化工设计是化工专业的专业课,通过项目设计,希望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1。综合能力: 课程中将全面用到本科各课程的内容,包括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经济类课程,自动控制类课程,材料力学类课程等,还要查阅、检验文献和获取数据(基础数据,工艺,专利,规范等)。2。表达能力(大作业过程中的交流,考核): 每个大作业均要求学生进行多次的汇报。3。团队精神(合作,交流,分工,协调): 各项目按照小组完成。 4。创新意识: 在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中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不墨守成规。5。自主能力: 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均要求学生独立做出各项决定。根据设计课程的特点,以课堂讲授和分组训练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自主研究和高频度的小组讨论交流。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南性介绍;针对每个设计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辅导;设置学生的汇报和交流环节。

40340173 传递过程原理3学分48学时

Principle of Transport Processes

传递现象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更是化学工程学科及其他相关工程科学的重要基础。这门课程主要的内容为“三传”的基本理论,既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将着重讲述“三传”的基本规律以及它们的内在关系,因此课程的核心将分别讲述三种传质现象的基础规律,并认识这些基本规律的相似性。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同学们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数理分析方法,培养同学们进行前沿领域传递基本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40340221 高分子液晶1学分16学时

Liquid Crystal of Polymer

液晶高分子是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进入液晶态的聚合物。液晶聚合物可以是高模量、高强度和耐高温的超级工程塑料和特种合成纤维,也可以是具有各种新颖功能的先进材料。本课程包括液晶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理论、合成方法、重要的液晶高分子品种和应用等。

40340282 认识实习2学分32学时

Perceptual Practice

化工厂的现场学习。认识实习在第二学年的暑期进行。利用2周的时间到燕山石化现场了解化工工艺、设备及流程,增强感性认识。要求了解完整的生产工艺,画流程图,了解热量和物质的充分利用,了解各种化工设备,了解自动控制,了解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

40340332 聚合反应工程2学分32学时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Engineering

本课程旨在帮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建立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学习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掌握反应器设计及放大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了解聚合反应器行为及其放大方法,为学生进一步从事化学工程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40340351 精细高分子1学分16学时

Fine Polymer

《精细高分子》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既包括涂料、粘合剂、高吸水树脂等精细高分子,又包括医用高分子、智能高分子、感光性高分子等功能高分子,还将涉及一些前沿性的领域,例如超支化聚合物、超分子聚合物、活性聚合等,使同学能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为进一步开展课题训练打下基础。

40340372 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 2学分32学时

Fundamentals of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s

为适应非高分子专业学生需要,开设系列高分子材料课程,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内容有: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现代表征分析方法、高分子材料制备与设计、聚合物产品设计与实验。

40340382 工业催化2学分32学时

Industrial Catalysis

工业催化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学科。在现代的大型化工生产过程中,催化过程达到90%以上,并已渗透到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从石油、天然气、煤及天然原料生产化工中间产品时,催化剂起着主要作用。化学反应工程很大程度上是催化反应工程,离开催化剂,反应工程无从发展。催化科学在当今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和推动下,正快速地向前发展,新催化剂的开发已由技艺水平向分子设计方向发展。新催化剂和新催化工艺的出现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0340393 高分子化学3学分48学时

Polymer Chemistry

在介绍基本概念、分类等基础上,重点讲授自由基聚合及共聚合、离子型聚合、配位聚合、逐步聚合的放应机理、特征及控制方法,同时介绍各种聚合实施方法,对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点及类型也作详细描述。

40340443 生产实习3学分

Production Practice

生产实习在第三学年的暑期进行,主要完成岗位流程实习,专题研究报告,同时要结合实践过程,广泛进行交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最后完成岗位流程实习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般按照小分队的形式进行实习。

40340462 分子生物学导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ory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分子基因学基:DNA 复制;翻译;和蛋白质合成。讲述其中的关键的酶,步骤和概念;分析有工程意义的几种DNA存在形式。第二部分是蛋白质化学基础:蛋白质的高级结构,loops 和 folds;蛋白质的结构灵活性和意义;酶的几种催化机理;蛋白质的多样性。第三部分是细胞context 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真核和原核生物;DNA的组织和基因组;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sorting 和turn over,细胞的信号传递。

40340472 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2学分32学时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以典型基因工程实验为主线,讲授其主要操作步骤和简明内在原理。列举其应用实例。以历史上有关几个重要发现启发原创精神。强调相关英文词汇,以利与英文文献衔接。

40340492 工业微生物及其应用2学分32学时

Industrial Microbes and its Application

课程主要讲述工业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并结合典型的应用实例,进一步帮助掌握典型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生物学改造基础。

40340502 无机材料工艺学基础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on the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作为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本课程拟通过讲解有关无机材料可控制备涉及的工艺知识(包括基础理论、前沿动态及新近科研实例),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能力,为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40340512 化工安全系统工程2学分32学时

Chemical Process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本课程通过工艺安全管理十四要素及相关化工事故案例的介绍,阐述化工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通过讲解毒物学、工业卫生、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型、火灾爆炸模型、静电机理、危险和可操作性(HAZOP)分析方法、保护层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等,利用主讲教师领导开发的HAZOP专家系统平台,使学生掌握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在本质安全方面,本课程将在介绍本质安全设计基本策略的基础上,讲述泄压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避免反应事故的方法。为紧密联系实际,本课程还邀请有关知名企业化工安全专家讲解生产实际问题。

40340542 高分子材料概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to Polymeric Materials

《高分子材料概论》课重点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将分门别类地对塑料,橡胶,纤维,涂料及粘合剂等高分子材料的工业生产、加工与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以使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这些专业基础课之后,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知识有一个更全面和系统的学习和认知。本课程除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还将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尤其我国的发展状况,使学生了解到我国高分子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以致用的专业导向。

在教学方式上,本课程将以讲课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分内容还需要同学参与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希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研究型思维模式。

40340551 高分子化学实验A 1学分32学时

Experimens of Polymer Chemistry A

本课程是配合高分子化学理论课开设的实验课。以基础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实验A”与“高分子化学实验B”为配套课程,前者为后者设计研究型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40340561 高分子化学实验B 1学分64学时

Experiments of Polymer Chemistry B

本课程为高分子化学实验提高课。内容以目标产品设计为主线,学生自行设计配方和工艺,通过几个综合实验获得目标产品,并对产品进行评价。课程前后都有讨论学时,教师在学生设计前后给予指导,学生在课程最后进行总结研讨。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章习题解答 2.1 本题没有给出个体域,因而使用全总个体域. (1) 令F(x):x是鸟 G(x):x会飞翔. 命题符号化为 ?x(F(x)→G(x)). (2)令F(x):x为人. G(x):x爱吃糖 命题符号化为 ??x(F(x)→G(x)) 或者 ?x(F(x)∧?G(x)) (3)令F(x):x为人. G(x):x爱看小说. 命题符号化为 ?x(F(x)∧G(x)). (4) F(x):x为人. G(x):x爱看电视. 命题符号化为 ??x(F(x)∧?G(x)). 分析1°如果没指出要求什么样的个体域,就使用全总个休域,使用全总个体域时,往往要使用特性谓词。(1)-(4)中的F(x)都是特性谓词。 2°初学者经常犯的错误是,将类似于(1)中的命题符号化为 27 ?x(F(x)∧G(x)) 即用合取联结词取代蕴含联结词,这是万万不可的。将(1)中命题叙述得更透彻些,是说“对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百言,如果它是鸟,则它会飞翔。”因而符号化应该使用联结词→而不能使用∧。若使用∧,使(1)中命题变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鸟并且都会飞翔。”这显然改变了原命题的意义。

3°(2)与(4)中两种符号化公式是等值的,请读者正确的使用量词否定等值式,证明(2),(4)中两公式各为等值的。 2.2 (1)d (a),(b),(c)中均符号化为 ?xF(x) 其中F(x):(x+1)2=x2+2x+1,此命题在(a),(b),(c)中均为真命题。 (2)在(a),(b),(c)中均符号化为 ?xG(x) 其中G(x):x+2=0,此命题在(a)中为假命题,在(b)(c)中均为真命题。 (3)在(a),(b),(c)中均符号化为 ?xH(x) 其中H(x):5x=1.此命题在(a),(b)中均为假命题,在(c)中为真命题。 分析1°命题的真值与个体域有关。 2°有的命题在不同个体域中,符号化的形式不同,考虑命题 “人都呼吸”。 在个体域为人类集合时,应符号化为 ?xF(x) 这里,F(x):x呼吸,没有引入特性谓词。 在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时,应符号化为 ?x(F(x)→G(x)) 这里,F(x):x为人,且F(x)为特性谓词。G(x):x呼吸。 28 2.3 因题目中未给出个体域,因而应采用全总个体域。 (1)令:F(x):x是大学生,G(x):x是文科生,H(x):x是理科生,命题符号化为?x(F(x)→(G(x)∨H(x)) (2)令F(x):x是人,G(y):y是化,H(x):x喜欢,命题符号化为 ?x(F(x)∧?y(G(y)→H(x,y))) (3)令F(x):x是人,G(x):x犯错误,命题符号化为 ??x(F(x)∧?G(x)), 或另一种等值的形式为 ?x(F(x)→G(x)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1本科测试题

I. 1: how many carbons does Arachidic acid have? (20 carbons) 2: how many double bonds does Arachidonic acid have? (4 double bonds) 3: list two advantages that fats have over sugars as stored fuels (more energy gram for gram; no hydration needed) 4: where inside the cells are most of the phospholipids degraded (lysosomes) 5: oligosaccharide head groups determine the blood type of an individual. How are they attached to the plasma membrane? (glycosphingolipids or lipids and surface proteins) 6: list at least one genetic disease that could result from abnormal accumulation of membrane lipids (Tay-Sachs, Sandhoff’s, Fabry’s, Gaucher’s, or Niemann-Pick diseases) 7: list the three main eicosanoids that produced from arachidonic acid (prostaglandins; thromboxanes; and leukotrienes). 8: list one NASID you know (aspirin, ibuprofen, or acetaminophen or meclofenamate) 9: list two fat-soluble vitamins (A, D, E, K) 10: which vitamin can be derived from beta-carotene (A). 11: which year was the fluid mosaic model proposed? (1972) 12: why the thickness of most biological membranes is thicker than 3nm, the standard thickness of lipid bilayer? ( due to association of proteins to the membrane and carbohydrates on the membrane) 13: Please define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lipid bilayer (the temperature above which the paracrystalline solid changes to fluid) 14: If a membrane protein has its N-terminus expos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ell while its C-terminus resides in the cytosolic compartment, is it a type I transmembrane protein ? (yes). 15: How can you predict if a protein has a transmembrane domain? (hydropathy or hydropathy index, or hydropathy plot). 16: Name the two cell surface receptors that HIV use to enter cells (CCR5 and CD4). 17: For the Na+ K+ ATPase, how many Na+ and K+ can it move across the membrane for the hydrolysis of one ATP (2 K+ in, 3 Na+ out). 18: what drives F-type ATPases to synthesize ATP? (proton or proton gradients) 19: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s a _____-gated channel (Ligand) 20: The neuronal Na+ channel is a _____-gated channel (voltage) II. D and H (3 points) The antiparallel orientation of complementary strands in duplex DNA was elegantly determined in 1960 by Arthur Kornberg by nearest-neighbor analysis. In this technique, DNA is synthesized by DNA polymerase I from one (alpha-32P)-labelled and three unlabelled deoxynucleoside triphosphates. The resulting product is then hydrolyzed by a Dnase that cleaves phosphodiester bonds on the 3’ sides of all deoxynucleotides. For example, in the labeled dATP reaction, ppp*A + pppC + pppG +pppT --? …pCpTp*ApCpCp*ApGp*Ap*ApTp… - ? …+Cp+Tp*+Ap+Cp+Cp*+Ap+Gp*+Ap*+Ap+TpT…

清华大学的2011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等。 正文: 本文将系统总结2009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限于篇幅,在关于各类获奖成果的统计中,本文仅统计获得过一等奖、金奖(国家科学技术奖除外)以上的成果(绩)。 一.最高学术荣誉 ●2012年2月,我校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良镛院士是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曾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和荷兰克劳斯亲王奖等多项荣誉。 ●2012年1月,化学系邱勇教授等完成的―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此外我校还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二.当选院士/会士/工程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大师 ●2011年6月,我校校友、加拿大BCTC公司首席工程师李文沅(1968年电机系毕业)当选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1年6月10日,我校建筑学院杨旭东教授(1988年热能系学士)当选为国际室内空气质量学会会士(fellow of ISIAQ Academy)。 ●2011年6月27日,中国国家画院公布了我国16名首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名单,我校美术学院教授张仃、吴冠中、袁运甫和钱绍武当选首批院士。 ●2011年7月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选出6位2011年度会士,我校校友、天河二号总设计师廖湘科(1985年计算机系学士)和计算机系林闯教授(1977年计算机系毕业)当选。 ●2011年8月,电机系教授何金良(1994年电机系博士)、梅生伟(1989年数学系硕士)和赵争鸣(1991年电机系博士)当选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2011年9月,我校校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1985年自动化系学士)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2009年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11年10月28日,化学系帅志刚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化学学部(Section B4:Chemical Sciences)的外籍院士(Foreign Member)。 ●2011年11月,我校8位校友当选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他们是我校冯正和(1970无线电系毕业)、温江涛(1992年电子系学士)、吴建平(1977年电子工程系毕业)和牛志升四位教师,以及日本九州工业大学温晓青教授(1986年计算机系学士)、微软Redmond总部Principal

《离散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前四章小测验

一、判断题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写“√”,错误的写“×”) ( )1、“只有天下大雨,他才乘班车上班”与“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一样的。 ( )2、公式B A ,含相同的命题变项,若B A ∨是重言式,则A 与B 都是重言式。 ( )3、在命题逻辑中,任何命题公式的主合取范式都是存在的,并且是惟一的。 ( )4、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是1,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是0。 ( )5、同一个谓词公式,在不同个体域中,真值不一定相同。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是复合命题的是( ) A 、黄色和蓝色可以调配成绿色; B 、李辛与李未是兄弟; C 、黄色和蓝色都是常用颜色; D 、张辉与王力是同学 ; 2、设p:天下大雨,q:小王乘公共汽车上班,命题“只有天下大雨,小王才乘公共汽车上班”的符号化形式为( ) A 、p →q ; B 、q →p ; C 、p →┐q ; D 、┐p →q ; 3、公式()p q r ∧?∨的公式类型为( ) A 、重言式; B 、矛盾式; C 、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4、下列联结词集是联结词完备集的是( ) A 、{,,}∧∨→; B 、{,}?→; C 、{,,}∨→?; D 、{,,,}∧∨→?; 5、设解释I 如下:个体域D={a,b},F(a,a)=(b,b)=0,F(a,b)=F(b,a)=1,在解释I 下,下列公式中真值为1的是( ) A 、(,)x yF x y ??; B 、(,)x yF x y ??; C 、(,)x yF x y ??; D 、(,)y xF x y ??; 三、填空题 1、公式)(q p ??与)()(q p q p ∧?∨?∧共同的成真赋值为 。 2、设命题公式A 为含命题变项,p q r ,的重言式,则公式(())A p q r ∨∧→的类型为 。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邱学绍)

第一章 命题逻辑 习题1.11.解 ⑴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⑵x 取值不确定,所以不是命题。 ⑶问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⑷惊叹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⑸是命题,真值由具体情况确定。 ⑹是命题,真值由具体情况确定。 ⑺是真命题。 ⑻是悖论,所以不是命题。 ⑼是假命题。 2.解 ⑴是复合命题。设p :他们明天去百货公司;q :他们后天去百货公司。命题符号化为q p ∨。 ⑵是疑问句,所以不是命题。 ⑶是悖论,所以不是命题。 ⑷是原子命题。 ⑸是复合命题。设p :王海在学习;q :李春在学习。命题符号化为p ∧q 。 ⑹是复合命题。设p :你努力学习;q :你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p →q 。 ⑺不是命题。 ⑻不是命题 ⑼。是复合命题。设p :王海是女孩子。命题符号化为:?p 。 3.解 ⑴如果李春迟到了,那么他错过考试。 ⑵要么李春迟到了,要么李春错过了考试,要么李春通过了考试。 ⑶李春错过考试当且仅当他迟到了。 ⑷如果李春迟到了并且错过了考试,那么他没有通过考试。 4.解 ⑴?p →(q ∨r )。⑵p →q 。⑶q →p 。⑷q → p 。 习题1.2 1.解 ⑴是1层公式。 ⑵不是公式。 ⑶一层: p ∨q ,?p 二层:?p ?q 所以,)()(q p q p ??→∨是3层公式。 ⑷不是公式。 ⑸(p →q )∧?(?q ?( q →?r ))是5层公式,这是因为 一层:p →q ,?q ,?r 二层:q →?r 三层:?q ?( q →?r ) 四层:?(?q ?( q →?r )) 2.解 ⑴A =(p ∨q )∧q 是2层公式。真值表如表2-1所示: 表2-1 ⑵p q p q A →→∧= )(是3层公式。真值表如表2-2所示:

清华大学化工考研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化工考研经验分享 2016年清华考研已经结束。俺在考清华时,走过许多弯路,犯过许多错误,最后终于考上了,给师弟师妹一点建议啦。说一下考清华的一些大的原则呀 1.考清华就跟高考一样,没啥神秘呢。但不变的是你的执着,你的努力,你的坚持。 2.不管简章说招几个呀,近5年都是清华本部化工要7个左右;深圳可能要十几个,深圳的具体不清楚呢。只要是进了复试,最后被刷的都可调剂到清华化学系,核研究院,生物工程系呀等,都可以留在清华呀。所以要全力以赴呀。 3.政治英语性价比不高,都要考个60多分。数学性价比高呢,一般要考个135哈,不难呢;清华物化原题多,只要复习方向对了,可以考个120左右哈,不难呢。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及今年十多个一起复习考上清华北大同学的感受,提出一点点靠谱建议呢。 政治:变化是题目越来越靠理解,光背不行了。举个例呀,以前的题很多是这样的“彭德怀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是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红宝上可以找到,15的题是这样“选择题给你一个事例,让你选因果联系,主要联系,逻辑联系等等”,这类题红宝上就没有,全靠理解,要是没理解,背了红宝也没用。首先说明呢,为了备考,我将网上大多数英语、政治、数学老师的视频都听过一点,有的老师很扯,尽给你总结一些花哨的技巧,换个题就没用了,下面我给大家推荐的一些视频都是我从众多的老师中选出来的,这些老师讲课都很生动,说话很负责不扯。”马哲”阮晔讲的不错,能让你理解透,down 阮晔马哲基础班,边听课边做题,效果不错,多听几遍,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很多人以为政治背一背就行了,这样不好呀,注意你是要考试,就得多做题,多做题才能找到题感,搜“阮晔马哲基础班”down;“毛概和史纲“是才逸讲的狠好,搜“才逸毛中特强化史纲强化”down,这个老师可不简单哈,课讲得很清晰,嘿嘿,不扯很靠谱的呢。 举个例子,有些老师一个劲给你总结这性质那性质,经常要你背这背那,却从来不在乎你的感受,比如说辛亥革命的意义200多字就让你背,真正牛的老师(比如才逸)这样讲呢“1辛亥革命首先是革命,它革清ZF的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2清王朝是封建社会,清ZF完了,社会风气就好了,思想就解放了3社会风气一好,政治经济就大进步4我党经常说,我们得革命必须对亚洲亚洲有影响,最后一个意义是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总结一下就是1砍清ZF的头2砍头后思想大解放3思想大解放后政治经济进步4革命走出去,对亚洲的影响。你看,200多字的意义就这么些就完了,你在稍微发挥一下,加几句话就行了,没必要背的死去活来呢,今天背明天忘。 英语:变化是文章越来越难,所谓的作文押题全是扯呢,没人压得中。最开始还是背单词,明白了字的意思加上句子结构分析法,才有可能看懂句子,加上做题技巧,才有可能做对题。单词咋背呢,用词根词缀法哈,简单点说就是你没必要会写这个单词,也不要你会读,你只需要看到这个单词明白是啥意思就行,加上句子结构分析,看懂了长难句,加上一点点的做题技巧,英语上60问题就不大。解释下什么是词根词缀,举个例,invade,evade,vague,这三个单词都有vad/vag,这就是词根,就跟汉语里的偏旁部首一样,在汉语里,你看到与“木”字旁的字,即使不认识,也知道一般与木有关,英语也这样。vad/vag在英语里有走路的意思,in是往里的意思,一直冲着往里走,不顾你的阻扰就是“侵略”的意思,e是ex 的简写,就是往外,从exit出口可记,往外走就是“逃走”等等。我的水平不高,只能解释到这个程度,具体的构词法还是要听老师的。只要有初中基本1000词汇呀,加上构词法,1个月内大量重复就能理解考研5500单词。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 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大规模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工艺开发,EDA工具开发,新型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量子信息和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微纳电子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教学情况-高电压及电磁兼容北京重点室

电力工程系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研究所2004年度年鉴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研究所 2005-1

目录 一、研究所情况简介 (1)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 (4) 三、教学情况 (6) 四、教学相关活动情况 (8) 1.03/04学年度的考核 (8) 2.高压实验室搬迁工作 (8) 3.编写、制订、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修订实践教学大纲 (9) 4.组织高压实验室建设立项申报,获得35万元的建设经费 (11) 5.其他工作 (11) 五、科研情况 (11) 六、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成果及学术交流情况 (13) 附录:发表论文清单 (14)

一、研究所情况简介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研究所主要开展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复杂电磁场数值分析、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与保护、电工新技术及电气绝缘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目前一共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6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后1人,讲师1人,助教1人。研究所成员情况简介如下: 研究所所长 李成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分别于1982年、1984年在华北电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9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1995年在美国南卡洛莱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作为访问教授在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工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IEE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员会委员,高电压专委会电绝缘分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新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电工学科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等30余项。已发表论文117篇,其中10篇被SCI检索,45篇被EI检索,获省部级三等奖两项,获专利三项。长期从事脉冲功率技术、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工新技术等领域中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电气绝缘与材料、高电压技术等。 研究所副所长 丁立健,博士,教授。1995年哈尔滨电工学院电工材料系电工材料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毕业,2000年华北电力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10月聘为讲师,2001年12月破格副教授,2004年1月低职高聘为教授,2004年11月破格教授。IEEE会员;机械工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电压技术》分会委员;第一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专委会变电站电磁兼容学组委员。2002年被入选华北电力大学“151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子项目各一项,同时还是其它多个纵向和横向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负责或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9项通过了省部级鉴定和验收;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

离散数学复习题

选择题 1.设P :他在听音乐,Q :他学习,将命题“他在学习或在听音乐”符号化正确的是( ) A.P →Q B.P ∧Q C.P ∨Q D.Q →?P 2.下列命题公式不是.. 永真式的是( ) A.()P Q P →→ B.()P Q →∨P C.P ?∨()Q P → D.()P Q P →→ 3.下列等价式正确的是( ) A.()()()()x A x x A x ????? B.()()()(())A x B x x A B x →???→ C.()(())()()x A x B x A x B ?→??→ D.()(())()()x A x B x A x B ?→??→ 4.设A(x):x 是鸟,B(x):x 会飞,命题“有的鸟不会飞”符号化为( ) A.()(()x A x ??∧())B x B.()(()x A x ??∧())B x C.()(()())x A x B x ??→ D.()(()())x A x B x ??→ 5.设X ={,{},{,}}a a ??,则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a X ∈ B.{,}a X ?? C.{{,}}a X ?? D.{}X ?∈ 6.设A B B = ,则有( ) A.A B A = B.A B -=? C.A B B = D.A B ? 7.设A ={a ,{b , c }},则其幂集P (A )的元素总个数为( ) A.3 B.4 C.6 D.8 8.在整数集Z 上,下列定义的运算满足结合律的是( ) A.1a b b *=+ B.1a b a *=- C.1a b ab *=- D.1a b a b *=++ 9.设是群,则下列陈述不正确... 的是( ) A.11()a a --= B.111()ab a b ---= C.n m n m a a a += D.11()n n a ba a b a --= 10.设:,:f X Y g Y Z →→是函数,则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若f 不是入射的,则g f 不是入射的 B.若g 是入射的,则g f 也是入射的 C.若f 是入射的,则g f 也是入射的 D.若g f 不是入射的,则f 也不是入射的 11.设简单图G 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为36,由G 的边数为( ) A.6 B.9 C.12 D.18

清华大学2006年生物化学科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清华大学2006年生物化学科目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下述氨基酸时用PH递增的洗脱液淋洗,最后被洗脱下来的是: () A.谷氨酸 B.丙氨酸 C.苏氨酸 D.缬氨酸 2.关于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B多为右手a-螺旋,3.6个氨基酸残基升高一圈 C二硫键起稳定作用D盐键起稳定作用E以上多不对 3.肝脏不能氧化酮体是由于缺乏:() A酰基-COA合成酶B b-羟酰-CoA-脱氢酶C硫解酶D酮酰-CoA转移酶 4.人体缺乏维生素B12容易引起() A 唇裂B脚气病C 坏血病D恶性贫血E佝偻病 5.酪氨酸tRNA的反密码子5’-GUA-3’,它能辨认的mRNA的相应密码子是() A.GUA B。AUG C。UAC D。GTA E。TAC 6.下列几种不同碱基组成比例的DNA分子,下列那种DNA分子Tm值最高() A. A+T=0.15 B.A+T=0.8 C.G+C=0.4 D.G+C=0.25 E.G+C=0.35 7列那种氨基酸可作一碳单位的供体( ) A.PR0 B.SER C.GLU D.THR E.TYR 8.下列双糖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 A.麦芽糖B。纤维二糖 C.蔗糖. D.乳糖 9.采用发酵法生产14C标记的CO2 ,14C应该标记在葡萄糖什么部位才能最经济有效地保证产生的CO2含14C标记( ) A.标记C-1和C-6 B. 标记C-2和C-5 C. 标记C-3和C-4 D.标记所有碳原子 10.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 ) A.核黄素 B.泛酸 C.硫胺素 D.钴胺素 E.吡哆胺 11.下列对光合作用叙述正桮的是( ) A.儉反应与H2O嚄光解反应懠关. B.C4植物不含CA

清华大学电气专业研究生介绍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一、专业介绍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学科,它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和宽广的发展前景。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有关电能的生产、输送、应用、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技术的宽口径“复合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力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该专业包括的主要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及其信息处理,电机及其控制,电路系统与电磁场工程,电力电子,电气检测与诊断等。 专业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该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对高年级学生还开设一些适应性强、覆盖面广、有利于就业的有关学科前沿科技发展的选修课程。 电机系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4个班约120名本科生。实行分阶段、有统筹的培养模式,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另有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出国学习,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仅占1

0%左右。该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是知识面宽、就业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原电机工程系)成立于1932年秋,系主任由工学院院长顾毓琇教授兼任。至今已培养了上万名毕业生。近年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取得了多项教学与科研成果,1997年“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电工学科高层次人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共获得26项国家科技奖、10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和50多项国家专利。在1998年和2002年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均以四个重点学科的优势成为全国高校同类系中重点学科最多的系;这四个重点学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机系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学术造诣高深的老一辈知名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教授,也有一批国内培养和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全系共有在职教职工140多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6名,教授、研究员37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35名;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0名,另外还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了多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有10多位国家学术杰出奖和教学优秀奖获得者。 学校在电机系实施了三个“211工程”教学基地建设子项目,分别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120万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一、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欧洲化学生物学的一个专门刊名为ChemBioChem刊物,这部刊物在我所阅读的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我查到该文献的两位主编分别是Jean-Marie Lehn教授和Alan R. Fersht教授,他们在诠释刊物的宗旨[1]时指出:ChemBioChem意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使命是涵盖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到DNA/RNA,从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到信号传导,从催化抗体到蛋白质折叠,从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到药物设计,这一范围宽广而欣欣向荣的学科领域。既然化学生物学涵盖面这么广泛,它到底和其它学科之间怎么区分呢? 想到拿这个题目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课堂讨论中的内容,我们小组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对化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化学生物学的分析手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如药物开发和寻找药物靶点。当时课堂上对于题目中三者展开过热烈讨论,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它如何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分别出来,这也是我自己最开始产生过矛盾的问题,这里我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1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化学现象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物学分支学科[1]。根据一些生物化学的书我归纳了一下,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的鉴定,对

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测定,以及研究酶催化,生物膜和生物力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摘自https://www.360docs.net/doc/66858797.html,/view/253496.htm) 1.2 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 化学生物学是使用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的问题或通过干扰/调节正常过程了解蛋白质的功能[1]。曾看到过一篇关于介绍化学生物学的奠基人Schreiber的文章,他曾经指出:“化学生物学是对分子生物学的有力补充,分子生物学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来改变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而化学生物学是采用化学的手段,如运用小分子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分子作为配体来直接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2]。” 化学生物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它融合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是一个有活力、有应用前景的新学科。它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3]:1化学遗传学—采用小分子活性化合物作为探针,探索和调控细胞过程 (1)基因表达的小分子调控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年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 3 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 1 体育(1) 1 2 考查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2 考查 10640532 英语(1) 2 2 考查 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 10420904 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 041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 2选1 20240023 离散数学(2) 3 3 考试 程序设计课组 3 3 考试选1门,详见附录2 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 文化素质选修课≥1 1

合计≥21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2)”,其它专业必修“工程图学基础”。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 1 体育(2) 1 2 考查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 10640682 英语(2) 2 2 考查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 10421002 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 大学物理课组1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 20220214 电路原理 4 4 考试 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 合计≥21 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 主要先修课 - 3 -

- 4 - 21510192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2 考查 2周 程序训练课组 2 考查 3周 合计: 4 第二年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 主要先修课 107 1 体育(3) 1 2 考查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 10420892 高等微积分B 2 2 考试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 304 3 复分析 3 3 考试 大学物理课组2 4 4 考试 见附录2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 2 考查 10430801 物理实验B(1) 1 1 考查 电子基础课组1 3 3 考试 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 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2 考查 文化素质选修课 ≥1 2 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 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 3选1 选1门,详见2选1,大学 2选1,一元微

清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电子工程系 概况 为了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宽口径培养的需要,电子系的本科生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0个班,包括一个国防定向班。电子系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大系,招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选择到电子系就读的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前十名的学生数十名,另外还有多名全国或国际竞赛的佼佼者。 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方向。同时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电子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该领域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波、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以现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光子的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光电子系统。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 1)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传输、交换、检测与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卫星、无线、有线、光纤通信系统和下一代网络技术; 2)电路理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系统仿真与设计自动化; 3)微波、天线、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波应用技术; 4)计算机应用技术; 5)物理电子与集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和新型电光薄膜材料与器件、大功率高速电子器件、微细技术和信息光电子材料评价与检测技术等。 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下的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前期的数学、物理及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宽厚的基础;后期丰富的专业限选、任选课程及专业实践,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提升。

清华大学大学化学A期末考试

2006-2007年度《大学化学A 》期末考试卷(B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2007年1月17日)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 关于乙烯分子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两个C 原子都是sp 2杂化 (B ) 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 两个C 原子间形成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D ) 两个C 原子间形成2个π键 2. 下列现象可用稀溶液的依数性获得正确解释的是 ( ) (A ) 冬天洒盐可溶化路上的冰雪 (B ) 测定有机物熔点,可判断此有机物的纯度 (C ) 植物的毛细现象 (D ) 甘油水溶液可作汽车冷却器的防冻液 3. 下列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 不正确的是 ( ) (A )(3,2,2,21 ) (B )(2,1,0,-21 ) (C )(3,0,0,21 ) (D )(2,2,0,-21 ) 4. 298K 时,CH 3OH(l) + 23 O 2(g) = 2H 2O(l) + CO 2(g)的 恒压热效应Q p 和恒容热效应Q v 之差Q p -Q v 约为/kJ mol -1 ( ) (A )1.24 (B )-1.24 (C )3.72 (D )-3.72 5. 使人体血浆pH 值维持在7.35左右的 缓冲溶液体系是: ( ) (A )NaH 2PO 4 + NaHPO 4 (H 3PO 4的K ?a1=7×10-3,K ?a2=6×10-8,K ?a3=4×10-13) (B )NaHCO 3 + H 2CO 3 (H 2CO 3的K ?a1=4.2×10-7,K ?a2=4.8×10-11) (C )HF + NH 4F (HF 的K ?a =6.7×10-4) (D )NH 4Cl + NH 3·H 2O (NH 3·H 2O 的K ?b =1.8×10-5) 6. 某个化学反应,当温度从298K 升高到398K 时, 若各物质状态均无变化,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r H ?m (398K) > ?r H ?m (298K) (B )?r H ?m (398K) < ?r H ?m (298K) (C )?r H ?m (398K) ≈ ?r H ?m (298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